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合集下载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趣味论坛贴吧模拟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设计意图】将塔里木盆地的轮廓与眼睛的轮廓进行比拟,通过差距甚大的两种事物的视觉冲击,引出课堂主题,在新奇和趣味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教师展示一系列新疆城镇的景观图片,学生在地图资料当中一一找到它们,并标注出来。

图一喀什地区是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古称疏勒,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

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里就是位于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它是一个干旱的宝地。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究这片土地的地理奥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区域的地理背景。
-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5.结合课堂所学,与家长分享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知识,了解家长对干旱地区的认知和看法,并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分享的内容。
6.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简单的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塔里木盆地这一独特地理单元充满好奇。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干旱气候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尚需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干旱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山脉等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讨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相关问题。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这个最大的内陆盆地的特点和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对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引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这个较为陌生的地区,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塔里木盆地的初步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认识我国这个最大的内陆盆地的特点和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塔里木盆地虽然干旱,但却是一个宝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增强对我国地理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2.难点:对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的理解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和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与塔里木盆地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学生活动准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活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干旱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增加对该地区的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新疆地区的其他特点有所了解,但对塔里木盆地的特点还需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塔里木盆地的地图,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2.图片:收集与塔里木盆地相关的图片,如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人类活动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3.资料:整理与塔里木盆地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如盆地、干旱等概念。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塔里木盆地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塔里木盆地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其干旱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2.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东西部的影响。

【教学难点】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对人口、城镇、交通分布的影响;2.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的风景图片和播放视频【课程引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课程引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提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哪个盆地吗?学生:塔里木盆地。

教师:对,塔里木盆地是一块宝地,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干旱的宝地。

【新知讲解】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与范围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范围图,让学生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回答: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干旱多媒体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塔里木盆地土地类型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两幅图,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答以下问题。

(1)塔里木盆地内分布的是哪一个沙漠?(2)塔里木盆地与周围的大洋距离分别有多远?(3)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大的山脉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有关系吗?学生:(1)塔克拉玛干沙漠(2)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海陆因素)(3)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旱,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地形因素)教师总结: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因而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塔里木盆地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地形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能大致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形成的原因,并能以此举一反三。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的分布状况,使学生知道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让同学们意思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地形及其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分析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并了解其油气资源分布的状况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引导法2、讨论交流法3、图片展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第八章的第一节我们已经初步的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概况,而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北地区,请同学跟着我一起走进塔里木盆地吧,看看那儿都有什么。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位置;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

进一步引导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气候特征;让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量图,总结其特征引导讨论1.气候干旱的原因,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引导讨论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寻找沙漠里的两条公路,过渡到油气资源的开发(过渡)(二)油气资源的开发;宝地----石油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引导学生讨论1.西气东输的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学生回答后。

教师给予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讨论3.在开发利用中怎样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自主梳理知识要点位置,气候,沙漠戈壁广布,人口资源交通,油气资源丰富。

(四)做本节课的评测练习。

教学设计1: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设计1: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沙漠和戈壁广布[讲授新课]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3.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4. 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5. 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特点、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2. 难点: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探讨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塔里木盆地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资料,加深对干旱地区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拓展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有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可前往塔里木盆地进行生态考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2.认识新疆塔里木盆地在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深化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域特点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3.提高学生的地理区位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盆地的地理形态;2.了解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提高西部地区的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认识盆地的地理意义;2.分析塔里木盆地存在的问题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回归主题:介绍盆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盆地的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言介绍盆地的概念。

2.预热: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盆地的兴趣。

3.2 主体环节3.2.1 塔里木盆地介绍1.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理特点。

通过PPT展示幅员辽阔的中国地图,找出新疆地区,然后在新疆地区找到塔里木盆地。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有关内容,自己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讨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理解。

3.2.2 塔里木盆地的资源1.讲解:通过PPT,介绍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

介绍其石油、天然气、煤炭、钾盐、风能、太阳能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激发学生对资源开发的关注和思考。

2.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手持平板电脑学习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的图片、数据等,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发展瓶颈等问题。

同时在小组内进行思考、交流和探讨。

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做PPT报告,向全班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

3.3 练习环节3.3.1 课堂演练1.讲解:地图测量法的基本内容,讲解如何测量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2.操作实践: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用地图和工具测量塔里木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如何理解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案例。

3.安排好课堂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干旱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下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下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及其脆弱性,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交通线分布与绿洲的关系,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得影响。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分析,增强综合利用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本节的学习,养成了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展开,八年级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而且本课内容与平阳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很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实物、地图、视频等一系列丰富的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或其它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分析塔里木盆地位置、地形、气候、地貌,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展示: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戈壁的景观图片。

教师设问:景观图片图示景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在西北地区,沙漠景观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这里主要是什么地形?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

教师过渡:你是否知道,这看似荒凉的地方,却与我们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西北地区的腹地,揭开塔里木盆地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对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并与已有内容相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激发对新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引导发现,探究点拨一、沙漠和戈壁广布:教师引导:指示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所在的新疆的地形特点,然后从经纬度、海陆位置、省级行政区、环绕的山脉等方面加以描述塔里木盆地。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如干旱、沙漠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对该地区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干旱环境产生好奇心。

第二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位置。

2.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章: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候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干旱等。

2. 通过数据或图表展示塔里木盆地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干旱环境的形成原因。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数据或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气候特点。

第四章: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动物等。

2. 探讨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生态特点。

第五章: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地理与文化2.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3. 年级:八年级4. 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5. 教学目标: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及人类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及人类活动。

2. 教学难点:理解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干旱地区为何被称为“宝地”。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及人类活动。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及人类活动,重点解释干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内的典型城市——乌鲁木齐的发展现状,了解当地人民如何应对干旱环境。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对当地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够绘制简单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2. 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

3. 认识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分布,如石油、天然气等,并了解其开发利用状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内陆盆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特定概念和现象较为陌生,如沙漠、绿洲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内陆盆地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难点: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特定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沙漠、绿洲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内陆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

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
、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 好,其实这里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学生:阅读并回答。

教师:适当指导并归纳板书。

板书:3、绿洲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活动:请同学们小组共同完成教材80页活动题1、2、3.
学生:观察图8.18并思考讨论,教师巡堂并指导。

学生小组代表利用展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对于活动题第3小题,让学生阅读教材81页阅读材料“塔里木的沙漠公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条公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的内容“油气资源的开发”(板书)。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展示:1、 “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油田的开发状况,使学生明确齐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要量大,但能源的开发时间较长,增产难度大。

2、展示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并解释说明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西部地区能源丰富。

降水稀少(干旱)
通过东西部地区的对比,是学生明确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图8.19,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同时结合教材图8.21,说明图中输气管经过的地区,同时让学生完成活动题第1题。

学生:归纳总结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活动: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说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提供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东部的贡献;与其它能源相比,天然气的优势;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保的意义。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适当指导。

※课堂总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根据笔记以及板书等,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
、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3、绿洲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教学反思:本课知识贴近时事,但对于“西气东输”工程学生还是较难理解,教师要详细讲解。

降水稀少(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