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
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是指为儿童提供在正式学前学校之前的教育经历和机会,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比较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优点和局限性。
本文将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学前教育是指为0-6岁的儿童提供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它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在儿童早期大脑发展的关键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可以对其未来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1)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比较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优势和限制。
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可以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儿童的综合发展,注重培养其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育资源比较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系统和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可以借鉴和吸收各种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学习机会。
(3)强调个性化发展比较学前教育鼓励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发展阶段。
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个性化的学前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
(4)培养跨文化意识比较学前教育可以加强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和尊重。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宽广的世界观和跨文化意识。
这对于他们以后在全球化社会中适应和交流至关重要。
3. 结论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不同教育方法和理念的优缺点,丰富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观念转变,注重个性化发展,培养跨文化意识。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学前比较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各种比较活动,帮助他们发展比较思维和比较能力的教育方法。
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能够分辨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属性,并进行分类、比较和排序。
下面是对学前比较教育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比较思维:指幼儿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共同点和差异的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形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归纳能力。
2. 比较能力:指幼儿进行比较的能力,包括分类、比较、排序等。
比较能力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展对事物的认知、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比较活动:指幼儿在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各种比较任务和游戏。
比较活动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属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属性比较:指幼儿通过比较事物的属性,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进行排序和分类的活动。
属性比较是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5. 数量比较:指幼儿通过比较事物的数量来进行排序和分类的活动。
数量比较是学前比较教育的关键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量概念和数学思维。
6. 比较游戏:指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比较活动的教育方法。
比较游戏可以通过各种玩具、图片和游戏道具,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前比较教育是一种以比较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幼儿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幼儿的比较思维和比较能力。
通过比较,幼儿可以发展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培养其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亲子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在选择学前教育方案时,家长们常常面临难以取舍的情况。
本文将比较各种学前教育方案,以帮助家长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传统学前教育传统学前教育是指传统幼儿园或托儿院提供的教育方式。
它通常采用集中化的授课模式,注重知识灌输和学术考核。
传统学前教育课程包括语言、数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着重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智力能力。
优点:1. 传统学前教育有专业的教师团队,能提供系统的教育服务。
2. 学科多样化,有助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3. 学习环境相对稳定,可以培养幼儿的纪律和自律能力。
缺点:1. 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游戏元素。
2. 学习压力较大,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心理负担。
3. 班级规模较大,个别幼儿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二、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这种教育方案下,幼儿可以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
优点:1. 游戏为主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 学习过程中强调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培养社交能力。
缺点:1. 由于游戏为主,学前教育内容可能相对单一,无法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
2. 学前教育的评估标准较为模糊,难以准确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3. 学习过程可能缺乏规范,有时不易掌握幼儿的学习进度。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亲自承担起幼儿的教育任务,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开展教学活动。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家庭成员可以与幼儿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全面关注和照顾幼儿的身心发展。
优点:1. 家庭教育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
2. 与家人相处可以建立更为密切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凝聚力。
3. 家庭教育更加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幼儿的状态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一)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1.横向比较研究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2.纵向比较研究是指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3.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二)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1.平行比较研究是指对两个或多个被假设为互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的研究。
2.影响比较研究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三)从比较研究的内容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1.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2.总体比较研究是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
(四)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1.定性比较研究主要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题的性质和程度的研究。
2.定量比较研究主要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五)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1.宏观比较研究是指对学前教育系统或其与外部关系的整体研究。
2.微观比较研究是指对学前教育系统内部具体的、局部的研究。
(六)从比较的范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1.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1
1.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进行的跨文化研究,旨在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究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的学前教育。
2.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波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它规定每个幼儿的家长可获得1100英镑的凭证,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以使全国每个愿意进入学前儿童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的幼儿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3.法国编织学校法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由新教派牧师让?弗雷德里克?奥柏林于1771年创办,是一种慈善机构,以4-7岁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旨在培养儿童纪律性,使幼儿理解宗教教义和提高语言能力,掌握劳动技术,是法国近代幼儿教育设施萌芽的标志。
4.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受苏联发射卫星影响,美国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
这场运动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这场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5.东京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1876年,在文部省大辅田中不二麿的建议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立。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
幼儿园设有监事(相当于现在的园长)1人,首席保姆1人,教育对象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
P74 6.保育学校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招收2-5岁的儿童,由一位首席教师负责管理。
保育学校的工作人员受过教师和保姆的双重训练。
P1347.费里教育法1881年,法国政府颁布了《费里教育法》,确立了"义务”"免费"和"世俗化"的国民教育三原则,规定初等教育(包括母育学校)免收学费和书杂费,师范教育免收学费和膳费。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比较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特点和属性,让孩子在观察、思考和分析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以培养他们综合思考和判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实施。
一、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比较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前比较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比较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不同事物的特点、相似之处以及差异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学前比较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通过比较,儿童可以在思考和分析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此外,学前比较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比较,孩子们能够发现不同事物的特点和差异,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实施方式学前比较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
首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进行比较教育。
例如,可以利用积木或拼图等玩具让孩子比较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图片或照片来进行比较教育。
例如,可以给孩子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和比较这些动物的特点和属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故事、歌曲和诗歌等文学作品来进行比较教育。
例如,可以让孩子比较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培养他们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来进行比较教育。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或博物馆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比较不同动物、植物或文物的特点和属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前比较教育的注意事项在实施学前比较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参与比较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提供适当的学前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多元化,不同的学前教育形式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比较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教育这三种常见的学前教育方式。
一、幼儿园幼儿园是一所专门为幼儿提供教育和看护的机构。
它通常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教学设备。
幼儿园可以提供系统的学前教育,让孩子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游戏和社交。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一般包括语言、数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以及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教师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学习。
然而,幼儿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前教育资源有限,导致幼儿园普及率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其次,幼儿园的收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承担不起。
此外,幼儿园教育容易让孩子陷入竞争和功利的氛围中,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照顾。
二、托儿所托儿所是为家长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
它主要关注照顾和看护,提供婴幼儿生活所需的基本保健和护理服务。
托儿所的特点是灵活,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提供全日制或半日制服务。
在托儿所,婴幼儿可以得到早期照顾和保健,如喂养、洗澡、玩耍等,但在教育方面相对较少。
托儿所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较好地解决家庭照顾和工作之间的矛盾。
它提供了家长需要的看护服务,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工作。
此外,托儿所的收费相对较低,较为经济实惠。
然而,托儿所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由于托儿所的主要任务是看护,教育质量和效果可能不如幼儿园。
此外,托儿所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需要家长仔细选择。
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常见的学前教育形式之一。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通过日常生活和亲子互动来引导孩子的成长。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全面成长。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对中外学前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育理念比较1. 中方教育理念在中国,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养成。
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育人责任,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并且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倡导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
2. 外方教育理念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性。
强调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
二、教学方法比较1. 中方教学方法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和体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强调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课堂上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辅以动手实践和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
2. 外方教学方法在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探索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强调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更注重互动和合作。
三、资源配置比较1. 中方资源配置在中国,学前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学设备、教材、教师等。
重点发展公办幼儿园,注重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质量。
政府会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以保障学前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
2. 外方资源配置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比较丰富多元。
除了幼儿园,还包括私立幼儿园、家庭保育和社区教育等。
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教育选择,以满足家庭的需求。
政府在资源配置上也更加注重公平性,努力缩小教育资源差距。
结语中外学前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而西方国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性,注重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目的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提前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
下面是一些学前教育的常见名词解释:1. 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提前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
2. 幼儿园: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组织形式,提供给儿童一种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各种教育活动。
3. 游戏教育:游戏教育是一种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手段,通过自由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情感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通过帮助儿童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5. 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是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教育,包括儿童的观察、分类、比较、推理等认知过程,通过提供丰富的教育材料和活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6. 社交教育:社交教育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教育,包括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社交技能,通过让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和组织社交游戏,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7. 转变角色:转变角色是指儿童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学校环境,从家庭成员过渡到学生角色的过程,需要儿童逐渐适应学校规则和学习方式,学会与老师和同学相处,逐步独立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8. 绘本阅读:绘本阅读是通过阅读绘本图书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和培养阅读兴趣的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插图,帮助儿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9. 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儿童的歌唱、舞蹈、演奏乐器等音乐活动,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10. 儿童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是通过教育儿童关于危险的认知和如何避免危险的行为,保护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涉及安全自救和防范措施等内容。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第一章1、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2、朱利安: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开始是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连续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
3、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4、影响比较研究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5、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6、区域比较研究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第二章1、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
2、〈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芝麻街》最初以参与“开端计划”方案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3、〈发展适宜性实践〉(DAP)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于是1987年针对早期教育质量提升而颁布的一个文件,《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病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掼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及至全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过程,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下,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
本文将比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前比较教育,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传统教育传统学前教育注重灌输知识,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基础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教育。
教师主导教学,课程内容固定,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培养。
传统教育的优点在于对学生的控制和纪律管理更加严格,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此外,传统教育注重基本功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体系。
然而,传统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它过于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此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关注不够。
二、现代教育现代学前教育强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强调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学生的兴趣设计课程。
现代教育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现代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孩子的自由和个性发展,有时忽视了基本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培养。
此外,现代教育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和工具可能会过度依赖技术,使孩子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
三、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比较教育是为了弥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旨在综合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优点,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完善的教育体系。
学前比较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能够满足不同家庭和学生个体之间的教育需求。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学前比较教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学前比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学
比较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系统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形式和模式各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学前教育学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差异和共同点。
一、教育理念和目标学前教育学的理念和目标是指导学前教育的总体思想和教育追求。
在中国,学前教育的理念强调幼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灌输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学前教育的理念更加注重儿童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指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重点关注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而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更加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游戏和探索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三、教育机构和管理学前教育的机构和管理是指教育机构的类型和管理模式。
在中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和家庭教育三种形式,并受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而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既有公立幼儿园,也有私立幼儿园和家庭式托儿所等,并且有着相对较为松散的管理模式。
四、教师和家长角色学前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对于儿童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学前教育中的教师一般具有相关的学历和资质,有责任传授知识和价值观给幼儿,家长起到监护和配合的作用。
而在西方国家,教师更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家长更多的是参与和引导的角色。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中国学前教育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西方国家更注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
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借鉴国际经验,综合各种教育理念,提供更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学前教育环境。
(1800字)。
学前比较教育课件PPT
认知发展
学前比较教育课件的设计需要基 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根据不同 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适
合他们的比较教育内容。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前比较教育 中至关重要。课件设计应充分考 虑如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
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情感支持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得到充 分重视。课件设计应提供积极的 情感支持,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 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
教师应该定期参加比较教育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比较教 育水平和能力。
提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机会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如派遣教师到海外 参加教育交流活动或者合作研究项目。
06
学前比较教育的未来展望
教育改革与学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较教育全球教育改革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趋势将促进学前比较教育的进一步发 展。各国教育部门将更加重视早期教育,为学前比较教育提 供了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机会。
具备比较教育知识和技能
02 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
,能够进行教育比较和研究。
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03
教师应该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和家长进行
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培训与发展
加强幼儿教育专业培训
教师应该定期参加幼儿教育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 水平和能力。
加强比较教育专业培训
起源与发展
学前比较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其逐渐成为学 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当前趋势
当前,学前比较教育正朝着多元化、精细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学 者和教育机构开始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深入的比较 研究。
学前教育-学前比较教育-难点分析
难点一第一章绪论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三、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方法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定义: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雪橇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简化定义):是比较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1)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2)研究时间:以当代为中心(3)研究范围: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包括: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4)研究深度:经验研究,本质,影响因素,政治文化等的能动作用,制约关系,特点和共同规律,发展趋势三、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1)从比较时间: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2)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平行比较研究,影响比较研究(3)从比较方法的性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4)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三、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5)从比较内容:专题比较+总体比较专题比较研究: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总体比较研究:对国际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判明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6)从比较范围:区域比较+问题比较区域研究: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
按研究内涵的大小,分为整体研究和局部研究。
问题比较研究:对两个或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
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旨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模式和特点。
一、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中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着幼托、幼儿园和托幼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
幼托主要提供保育服务,注重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和基本需求。
而幼儿园则既关注幼儿的学习,也注重游戏和活动的开展,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此外,托幼机构也为家长提供了照管幼儿的选择。
二、美国学前教育美国的学前教育着重于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学前教育普遍采用幼儿园的模式,即包括幼儿园(Kindergarten)和托儿所(Daycare)。
幼儿园提供给3-5岁的幼儿托管和教育服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学习、运动发展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而托儿所则主要是为工作家长提供日常照顾服务,并在必要时进行学习和活动的组织。
三、芬兰学前教育芬兰的学前教育被认为是全球最优秀的之一。
芬兰的学前教育是免费的,重视游戏、亲子互动和自主学习。
幼儿园在芬兰是社区的一部分,涉及广泛的教育团队、医疗和社会服务。
幼儿园教师在芬兰有高度的教育背景,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芬兰,幼儿园的教师通常拥有硕士学位。
四、日本学前教育日本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幼儿的社会能力和道德教育。
幼儿园被认为是幼儿进行社会适应和道德培养的重要场所。
日本的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师在日本也需要获得一定的教育资格,以保证教育质量。
结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在形式、内容和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基本能力训练;美国的学前教育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芬兰的学前教育则注重游戏、亲子互动和自主学习;而日本的学前教育则重视幼儿的社会能力和道德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3、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4、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三、什么是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夸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期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分析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的变革与发展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1、横向比较类型2、纵向比较类型3、综合比较类型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2、文献法3、比较法4、分析法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出生到8岁儿童)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一)、幼儿学校的传入与发展1、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叫幼儿学校,是罗伯特.欧文的影响下出现的。
(二)、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1、1837年福禄贝尔在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2、1856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
迈耶。
舒尔茨在家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
3、1860年,伊丽莎白。
皮博迪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儿园,(美国式、民族化的幼儿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她被美国认为是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P.30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开始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之为“比较教育之父”。
《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是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
库森:法国,是借鉴时代的比较教育学家之一。
把对普鲁士教育的考察结果写成了《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为法国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基佐法案》提供重要参考。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P.31借鉴—改善德国的施奈德和英国的汉斯属于因素分析流派(单选)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单选)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P.31除了采用历史法外,还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属于《教育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比较教育。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美国的诺亚和艾克斯坦从分析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手法入手,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
(单选)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P.32名词解释: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比较学前教育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单选)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领域,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方法、幼小衔接等,都可以是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名词解释5*5`=25 简答4*10`=40 论述1*15`=15 案例1*20`=20比较学前教育:对同一或不同时空范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前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自我概念课程: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从内而外由儿童自身、家庭及其成员、幼儿园及其朋友、社区及其帮手四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部分都包含身份、角色及其关系、周围环境、运动、安全、健康、食物、交往八个方面每个方面在不同年级阶段有不同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俄罗斯祖母学校:俄罗斯研究表明,祖母对年幼儿童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使她们能在隔代教育中取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对她们进行培训,祖母学校由此而生。
祖母学校的教师有教育心理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担负普及儿童家庭教育知识的重任。
公开课程:也叫正式课程、显性课程,它指的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具有计划性、预期性等特点。
组织这类课程时,需要注意:1.考虑到全体儿童的普遍情况;2.从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出发;3.兼顾学前教育机构的特殊状况和社区的一般条件;4.尊重澳大利亚的文化传统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隐蔽会议:也叫非正式课程、隐形课程,它指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具有潜在性、随意性等特点。
这类课程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
母亲日托:招收0-6岁的儿童,每位母亲照看的孩子最多不能超过6人(包括照看者自己的孩子在内);它由母亲日托协会加以监督和管理,提供儿童保育和教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简称UNICEF,1946年临时设立,1953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儿童疾病、营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布鲁纳发现法:布鲁纳提出发现法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儿童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要给儿童提供探索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萌发发现的兴奋感和自信心,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P.30比较教育借鉴时代的开始是以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之为“比较教育之父”。
《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是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也是在这本书中首次被正式使用。
库森:法国,是借鉴时代的比较教育学家之一。
把对普鲁士教育的考察结果写成了《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为法国政府制定初等教育制度的基本法《基佐法案》提供重要参考。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P.31借鉴—改善德国的施奈德和英国的汉斯属于因素分析流派(单选)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单选)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P.31除了采用历史法外,还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属于《教育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比较教育。
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描述、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美国的诺亚和艾克斯坦从分析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手法入手,提出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
(单选)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P.32名词解释: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体现比较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比较学前教育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单选)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领域,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行政、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方法、幼小衔接等,都可以是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学前教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3、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4、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
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三、什么是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夸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期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分析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的变革与发展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1、横向比较类型2、纵向比较类型3、综合比较类型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2、文献法3、比较法4、分析法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出生到8岁儿童)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一)、幼儿学校的传入与发展1、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叫幼儿学校,是罗伯特.欧文的影响下出现的。
(二)、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1、1837年福禄贝尔在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2、1856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迈耶.舒尔茨在家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
3、1860年,伊丽莎白.皮博迪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儿园,(美国式、民族化的幼儿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她被美国认为是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三)、公立幼儿园的创立与发展1、第一所公立幼儿1873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创建的。
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倡(杜威):摆脱幼儿教育中福禄贝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加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生活的联系。
3、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具有以下特点:(1)、主张幼儿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生活,教育方法应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积累直接的生活经验,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20世界下半叶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开端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2、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
3、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4、开端计划的发展与延伸:坚持到底。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学前教育1、《发展适宜性实践》: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维度。
发展适宜性:教育必须要考虑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个体适宜性: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快慢,认识方式,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特征,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
第二节: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一、保育学校:主要招收岁的儿童。
二、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的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1)、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2)、营造学习的关爱社区(3)、保证时间,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实习学习目标(4)、使儿童的学习有意义(5)、运用策略以发展儿童的理解、知识、技能。
四、高瞻课程目标: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高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源。
高瞻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工作--回顾”三个环节。
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尔德曼提出的,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塔伏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六、美国的幼儿教师教育幼儿教师的任用资格: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1、知识和能力核心标准2、普通知识标准3、道德行为标准二、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与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能够观察,记录和评估幼儿,以支持其和家庭的发展;能够适宜地、有效地联系幼儿和家庭;能够运用知识建构有意义的课程;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三、美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2、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沿革1、明治初期的学校教育沿袭幕府末期以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方针。
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
3、《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4、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80年代):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以当时在美国盛行的儿童中心主义和自由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幼儿的本能需要,肯定直接经验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
5、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两次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幼儿园教育大纲》将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
(2)、制定”天使计划“为了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的、能使父母安心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良好社会环境。
”天使计划“的基本方向及其实策重点包括:1、提供支援以缓解家长育子与工作之间的矛盾2、支援家庭育子3、改善育子家庭的住宅以及生活环境4、减轻育子的经费第二节:日本学前教育现状一、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类型(1)、幼儿园(2)、保育所(3)、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集幼儿园和保教所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对0-6岁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同时为家庭提供教育资源。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集体活动:行事活动是指日本幼儿园、保育所常年例行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是取材于社会生活或幼儿园生活重大事件的综合主题活动。
三、日本学前教育发展趋势1、积极推进幼保一元化改革2、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3、重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质量第四章: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沿革一、沙俄时代的学前教育:1860年,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时期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发展1、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托儿所和幼儿园一体化2、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幼儿园教育大纲》的修订3、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构想》的颁布三、苏联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1、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1)、强调教育本质的阶段属性(2)、反对“遗传决定论”及“自由教育”(3)、批判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2、乌索娃的学前教育思想(1)、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苏联学前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3)、提出学前教育的新方法----指示法(4)、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乌索娃的研究开辟了苏联学前教育的新方向,为建立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的思想一直对苏联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苏联学前教育的特点:中央集权的学前教育体制四、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1992年7月10日颁布《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把学前教育机构推向了市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市场经济”的调节。
2、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类型:托儿所(招收0-3岁幼儿)、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招收0-7岁幼儿)、家长管理中心以及社会服务性学前班。
五、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1、体育2、智育3、德育4、劳动教育5、文学6、艺术--审美教育第三节: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俄罗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经费问题2、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求3、个性一定向型相互作用教育模式的现实存在困难二、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趋势1、突出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3、注重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4、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第五章:英国学前教育一、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第一节:英国学前教育的沿革1、布莱尔政府的学前教育改革政策(1)、“确保开端”计划(2)、《基础阶段教育(3-5岁)课程指南》(3)、2006年教育计划(4)、《每个儿童都重要》(5)、《儿童保育十年战略》(6)、《早期奠基阶段规划》第二节:英国学前教育现状一、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1、保育学校和保育班2、日间托儿所3、游戏小组:是英国学前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游戏小组的建立是为了抚育战后的孤儿和自生子。
第三节:英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英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托幼机构不能满足社会需要2、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3、“照看”和“教育”的分类裂二、英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1、加大学前教育投资,创造入学机会2、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整合化3、规范和提高托幼机构服务质量4、促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家庭的积极合作5、注重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第六章: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第一节:法国学前教育一、法国学前教育机构1、母育学校,又称幼儿学校,它是法国学前教育最传统最主要的免费学前教育机构。
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按年龄分为小班(2-4岁)、中班(4-5岁)和大班(5-6岁),分年龄班进行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林间幼儿园是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
三、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1、运动教育2、社会与文化环境3、交流4、艺术与创造力5、音乐教育6、数学教育7、自然--环境--科技德国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是顺应儿童的天性,通过玩的途径,教育儿童。
其次教育活动多样,如游戏活动、社会活动、训练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感官活动、探究活动等。
第三,重视爱的教育。
德国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儿童感受、体验周围环境,进而爱自然,爱生活。
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到爱身边的每个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四,崇尚自然教育。
德国幼儿园教育非常崇尚自然,不仅让儿童接近大自然,与周围环境融合,而且在幼儿园的环境设置上也效法自然,提倡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生长。
第八章:学前教育课程比较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发展趋势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发展趋势1、注重“完整儿童”的培养2、注重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3、注重儿童主动性的培养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与发展趋势1、注重课程内容的全面性2、注重课程内容的本土性3、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性三、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比较与发展趋势1、注重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的综合运用2、注重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3、注重发挥游戏作为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功能四、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儿童具有内在的潜能2、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3、儿童具有吸引力的心理4、儿童具有敏感期5、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五、高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一日活动和成人支持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