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道名字的由来

合集下载

【记忆】上海人讲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都是指哪些路?

【记忆】上海人讲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都是指哪些路?

【记忆】上海人讲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都是指哪些路?你知道马路为什么叫“马路”吗?上海人嘴里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又都是哪些路?上海开创了城市道路的通名使用“路”的先例,并逐渐影响到全国。

上海“马路”的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这都指的哪些马路。

早期的南京路外滩(上海市档案馆藏)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

中国的地名通常由“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组成,“专名”是地点名称,“通名”表示地点属性。

如“南京路”中的“南京”是专名,“路”则是通名。

在城市,道路名称是地名的主要形式。

传统上,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使用“街”“衖(弄)”“巷”等作为通名。

一般的情况下,“街”指有一定商业活动的“大路”,“弄”“巷”多指居住区的“小路”,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如果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弄堂里的人竞相观战,那就是“万人空巷”“空巷而出”。

1930年出版的《上海指南·城厢租界地名表》。

当时上海的道路仍有不少以“街”“衖(弄)”为通名的,如“一枝春街”“丁家衖”。

(上海市档案馆藏)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占地面积很大,在江西路、福州路、河南路、汉口路围成的圈内。

上图为工部局大楼。

(上海市档案馆藏)1845年英国侨民在现在的南京东路北面,河南中路两侧购进土地81亩,建立了一个跑马场。

跑马场的周围是马道,中间的空地部分作为运动场,部分作为花园使用。

外国人经常在这里进行各种中国人之前从未见过的球类活动,由于这些球类活动大多是手抛的,于是上海人把这里叫作“抛球场”,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老上海”依然把南京路河南中路一带叫作“抛球场”。

跑马场后来曾两次搬迁,最终迁至现在的人民公园。

图为观众在跑马场观看赛马(上海市档案馆藏)抛球场的南面有一条路,开始,外国人把它叫作“Park Lane”,中国人汉译为“花园弄”“派克弄”。

这条马路与上海人所见的“街”不一样,每天有许多马在这里奔跑、溜达,上海人便称其为“马路”或“大(du)马路”。

揭秘上海路名的前世今生

揭秘上海路名的前世今生

揭秘上海路名的前世今生地名通常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

专名就是专用名称,通名则是通用名称,用来表示地名的属性。

如长江中的“长”是专名,而“江”是通名,表示“长江”是指河流。

在城市中,道路名是主要的地名形式。

注册的城市道路也必须有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如上海的“南京路”,“南京”是专名,“路”是通名。

与全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历史上的上海城市道路名称普遍使用“街”,“衖”(弄)、“巷”等作为道路的通名,其中“街”作为城市大路名称,“衖”、“巷”多为居民区小路名称,有所谓“十里长街”、“小巷深处”、“街头巷尾”之谚。

外国人“误读”广东路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

1845年,英租界率先在上海建立,1848年和1849年,美、法租界相继成立,1863年,英、美租界宣布合并,称“英、美租界”,即后来的“公共租界”。

由此,上海长期存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个租界。

租界时期的上海地图南京路是租界修筑的第一条马路,最初这条马路没有名字,外国人称之为“The Road”,上海人以“洋泾浜语”称其为“大马路”。

后来,租界工部局在“大马路”的南面先后修筑了多条与“大马路”平行的东西向马路,遂依次被叫作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四马路(福州路)、五马路(广东路)。

于是,上海人把城市道路叫做“马路”,“路”也被普遍作为城市道路的通名使用。

租界的市政建设速度较快,但是,租界早期没有道路命名的机制,道路取名的随意性较强,于是,就出现了一条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或是几条马路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路名的现象。

而且,外国人使用西文命名道路,中国人又根据自己的习惯给马路取名,于是,租界道路的中文名与西文名不一致的现象更为严重,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许多多的困惑和麻烦。

1863年,“英、美租界”决定对租界路名进行调整,由于是英、美共管的租界,如使用英国人的方式命名马路,美国人不高兴,如用美国人的方式,英国人更不高兴,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使用中国的行政地名作为租界的道路专名。

上海路名背后的故事 02

上海路名背后的故事 02

陆家浜路
静安寺
相传静安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 从松江(今苏州河)北岸迁来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 华山路、愚园路间),香火甚旺,为江南名刹。1945年建 区时,取境内寺名命名为“静安区”。
浦东
• 浦东地处黄浦江以东,“浦东”由此而来
原慕尔鸣路
现茂名路
陆家浜路
陆家浜盛产鼓手,并因宋朝名将韩世忠而得名
◦ 韩世忠大败金兀术后途径陆家浜,老百姓慕其名而围
观,当地吹鼓手连夜搭高台表演,韩世忠听后赞“陆
家浜鼓手吹得真好听!
上海日渐繁荣,很多陆家浜鼓手被请到上海贺喜 祝寿,一部分陆家浜吹鼓手因此在上海租房定居。 这部分鼓手居住地,称之为“陆家浜路”
– 中山路 – 志丹路
以城市或省的名字而命名
– 南京路 – 河南路
以国外人名转化过来的道路名
– 茂名路
以居住地居民特征而命名 – 陆家浜路
中山路
• 中山路最早出现在南京市
– 为迎接孙中山灵柩而建,并得名;
• 1928年,国民政府准备将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平移至南京,因此计划 修筑一条迎陵大道,将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中山门到长江边的中山 码头,称为中山路
志丹路
• 志丹路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刘 志丹 • 刘志丹简介(1903—1936)
– 刘志丹在22岁(1925)就加入中 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第4期学 生,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在陕甘 边创建革命根据地,1936年不幸 牺牲。1996年,被确定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
南京路
• 源自于南京市 • 上海的南京路, 为原先英租界所 在地,是旧上海 的中心。公共租 界中,以中国城 市命名的马路, 南京路为最先 南京路

上海的马路是根据什么规则命名的呢?

上海的马路是根据什么规则命名的呢?

上海的马路是根据什么规则命名的呢?上海马路的命名有规则,但⼜不是完全按规则来。

因为上海开埠⾄今,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曾经“⼀市三治”,经历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城市格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所谓的规则也只能是⼀段时期内的规则,是相对的、变化的。

1845年英租界建⽴时,由于还没有统⼀的市政建设领导机构,界内的路名也就没有统⼀的取名准则,因此⼤多以附近的建筑物或重要机构为路名。

如“花园弄”(今南路东路)、“教堂街”(今江西中路)、“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等等。

1863年,公共租界正式成⽴,有了“⼯部局”这个市政管理机构,为避免路名命名时引起纠纷,就决定了⼀个以中国⾏政地名作为路名的准则,原则上确定以中国的省名作为南北纵向马路的名称,以中国省以下的地名作为东西横向马路的路名。

今天我们在市中⼼看到的南京路、九江路、汉⼝路、福州路、西藏路、云南路、贵州路、河南路……都是在那个时期命名的马路。

法租界建于1849年,是法国独占的租界,没有公共租界在马路命名上的⽭盾,因⽽路名⼤多以法国⼈名、地名为路名。

如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赵主教路(今五原路)、姚主教路(今天平路)、孟神⽗路(今永善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雷⽶路(今永康路)、拉都路(今襄阳南路)等等。

1943年租界消失,原公共租界内以中国地名命名的马路就没有改名,⽽法租界内以法国⼈名、地名为名的马路⾃然统统改名,也基本以中国地名为名。

但由于省名有限,再加上许多省名已经被公共租界所⽤,所以此间马路的改名⼤都以市县名为名,且在⽅位上也只能部分与中国地图对应。

1949年之后,上海的市政建设⼜进⼀步发展,新开辟的道路犹如⾃⾏车的辐条从市中⼼向外延伸。

路名原则上以中国县级以上的⾏政地名取名,⽽且还原则上把上海划分为若⼲块,每⼀块内⼜以与之⽅位相同的⾏政省内的地名作路名。

浦东地区是上海市的正东,这⾥的路名基本上使⽤中国正东的⼭东省地名,如崂⼭路、乳⼭市、潍坊路等。

上海的这些地名由来你造吗?看看他们20年巨变

上海的这些地名由来你造吗?看看他们20年巨变

上海的这些地名由来你造吗?看看他们20年巨变上海有许多有趣的路名,随着二十多年的变迁,这些道路也开始了巨变。

你知道这些地名怎么来的吗?你想知道它们以前的样子吗?今天就来普及一下知识吧。

周家嘴(Zhoujiazui)在杨浦区东南部,杨树浦路、黎平路交口处一带。

因黄浦江在此折北,成嘴角状,旁原有周姓村落,故名周家嘴、周家嘴角。

五角场(Wujiaochang)20世纪20年代初期,今翔殷路、黄兴路、四平路、邯郸路、淞沪路先后筑成,以五条道路呈辐射状向五个方向伸展,状如五只角,称五角场。

打浦桥(Dapuqiao)在卢湾区西部,泛指瑞金二路、肇嘉浜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以原肇嘉浜上带浦桥,谐音打浦桥,故名。

陆家嘴(Lujiazui)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泛指陆家嘴路(烂泥渡路至黄浦江边)两侧一带。

该地原为黄浦江岸一块突出的沙嘴,名陆家嘴,因名。

老西门(Laoximen)位于南市区西部,大致范围:东至复兴东路、曹家街,南至中华路、梦花街,西至西藏南路,北到中华路、人民路。

因原上海旧城厢城门仪凤门,俗称老西门,故名。

十六铺(Shiliupu)今老码头位于南市区东北部,泛指东门路两侧以及附近地区。

清末,上海城厢内外共分16个铺,此处为第十六铺,故名。

徐家汇(xujiahui)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平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农业。

他曾生活、工作于上海,并在现今的虹桥路一带、蒲汇塘路、肇家浜路,从此他的后裔长期聚居在这一地区附近,遂有了今日上海“徐家汇”地名的由来。

南京路(nanjinglu)1862 年,上海跑马场股东重新筑了一条经过新公园及跑马场的大路,这条路是扩修后花园弄的延长。

外人把从外滩至泥城浜这条路称为南京路。

甜爱路(tianailu)老一辈的人有一个传说,说相爱的人手牵手走过这条路,爱情就会长长久久.相传这里曾有一个财主家,财主家里有一个女儿,芳名田爱,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家喻户晓,而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名叫祥德,聪明能干。

上海道路名称的由来

上海道路名称的由来

《上海道路名称的由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好奇过上海那些五花八门的道路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上海有很多以全国各地地名命名的道路,比如说南京路、北京路、西藏路等等。

这是因为在过去呀,上海开埠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和规划,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这样一来,大家一看路名,就能大概知道这条路在哪个方位。

还有一些道路是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

就像中山路,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为了我们国家的进步付出了很多,用他的名字命名道路,就是让大家永远记住他的功绩。

再比如说,有些路是以当地的特色或者历史事件来命名的。

比如在老城区,有一条叫城隍庙路,就是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城隍庙。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次,我的一个外地朋友来上海玩,他看到那么多以地名命名的路,特别惊讶。

他说:“感觉在上海逛一圈,就好像把全国各地都走了一遍。

”上海的道路名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同学们,以后走在上海的街头,是不是对这些道路名称会多一份好奇和敬意呢?《上海道路名称的由来》同学们,咱们生活的上海有好多好多的道路,它们的名字都很有讲究哦。

先说那些以城市名字命名的道路吧。

比如延安路,这是因为延安在咱们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上海用“延安”来命名道路,就是为了铭记那段光辉的岁月。

还有些路是用江河的名字命名的,像黄河路、长江路。

这可能是因为江河代表着流淌和延续,象征着城市的发展永不停息。

再讲讲那些和上海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道路名。

比如说多伦路,那里曾经有很多文化名人居住过,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

给你们说个有趣的事儿。

有一回我和爸爸妈妈逛街,走到一条路叫永嘉路。

我就问爸爸为啥叫这个名字,爸爸说:“可能是因为以前这里住过一个叫永嘉的人,或者发生过和永嘉有关的故事。

”虽然爸爸也不太确定,但这让我更加好奇这些路名背后的秘密了。

上海道路的名字就像一本本历史书,等着我们去翻阅和了解。

《上海道路名称的由来》同学们,上海的道路名称可藏着不少学问呢!有的路是以历史人物来命名的。

上海路名的由来

上海路名的由来

上海路名的‎由来上海很多路‎名都是中国‎的地名。

南北向的路‎常以中国的‎省名命名,如河南路、四川路、西藏路、福建路等。

东西向的路‎常以中国的‎市名命名,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延安路等。

但也有少数‎例外,那是因为上‎海的路并不‎是笔笔直的‎,有的南北向‎的路会逐渐‎变成东西向‎的。

上海路名由‎来上海的街道‎名称的命名‎,有如下几种‎来由:一、来自租界影‎响英租界开辟‎之初,路名随意而‎取。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为整顿租界‎内路名各持‎所见。

最后双方妥‎协,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马路。

1862年‎5月5日,英国领事麦‎华陀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

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则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而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则被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

直到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个‎例外。

广东路是东‎西向,却取了省名‎。

因为当初起‎名时都用英‎文,这条路改为‎“Canta‎n Road‎”,此词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为‎“广东路”,也可理解为‎“广州路”。

初命名时本‎意是“广州路”,中国人则译‎成了“广东路”。

二、辛亥革命的‎产物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市政建设也‎深受其影响‎。

1912年‎修筑道路时‎则命名了汉‎中路、满洲路(今晋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西‎藏路。

取意于中华‎民族是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国家。

原“总统路”改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苏洲河一段‎改为“光复路”,东段改为“国庆路”,新闸桥改为‎“大统路”。

上海各区名的由来

上海各区名的由来

上海各区名的由来中心城区包括:卢湾区,黄浦区(原黄浦区加原南市区),静安区,徐汇区,虹口区,长宁路,普陀区,闸北区,杨浦区;及浦东新区的原南市区,黄浦区及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大致为黄浦江至成山路/杨高路及高桥一带),剩余的浦东新区即原川沙县.郊区: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原上海县,1989年与闵行区合并),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金山区郊县:崇明县(崇明岛,横沙岛及长兴岛,横沙岛及长兴岛原属宝山区,于2005年划归崇明县)上海区名的来由:黄浦:“黄浦”的地名得名于“黄浦江”:黄浦江,南宋名“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流经十一区,至北部吴淞口注入长江,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

1945年建区时,以境东河名命名为“黄浦区”。

卢湾:“卢湾”的地名得名于“卢家湾”:旧时肇家浜自西向东,折向北流,转弯处浜畔有罗姓居住,故名“罗家湾”(约今鲁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国中路一带),后谐称“卢家湾”。

1945年建区时,以境内地名“卢家湾”命名。

1950年改称“卢湾区”。

静安:相传静安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从松江(今苏州河)北岸迁来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华山路、愚园路间),香火甚旺,为江南名刹。

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寺名命名为“静安区”。

长宁:“长宁”的地名得名于“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白利南路”。

1943年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

1945年置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徐汇: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着名科学家徐光启曾于此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着书立说,逝世后归葬于此。

其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

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普陀:“普陀”的地名得名于“普陀路”:20世纪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陕西北路间筑路,以浙江省佛教胜地“普陀山”之名命名为“普陀路”(1949年后向西延伸至西康路)。

上海“马路”名称的由来

上海“马路”名称的由来

上海“马路”名称的由来在上海,习惯将城里的道路称为“马路”;在昔时上海也有将“马路”作为道路路名的,比如大马路、二马路、外马路等。

早期“马路”的名称是个专用名,特指今河南中路以西的南京东路。

南京路由东向西分三段筑成:从外滩至河南中路一段,始筑于 1851 年,在这个道路上有一个英商第一跑马场、抛球场和花草树木布满其间的花园,因此该段道路路名被称为ParkLane ,中文称为派克弄,或称花园弄。

1853 年因这一带地价上涨,英商将第一跑马场土地部分卖出。

1854 年在今西藏中路以东、浙江中路和湖北路以西、北海路以北、芝罘路以南另辟“新花园”,也就是第二跑马场,道路随之向西延筑到现浙江中路。

这时已铺煤渣石路面,并加宽到6— 7.5 米,作为外商马匹进出跑马场的通道,因此被称为“马路”。

1845 年,英租界的西面界限在河南路,到 1848 年西面界限扩展到西藏路,但直到 1859 年 3 月,在《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才出现了“马路”的英文名称:TheMa-loo 。

很显然这是中文“马路”的音译,应该说这个路名的中文称呼产生于1854 年第二跑马场建成后,并且很明显是特指的,1859 年时仅指河南路到浙江路。

1862 年 5 月 5 日,一个中文名叫麦华陀的英国驻沪代理领事发表了《上海街道命名备忘录》,提出重新命名的街道名称 19 条,其中一条就是把“花园弄”和“马路”合并改名为“南京路”。

1862 年的 10 月,在《会议录》中出现了南京路的英文名称“NankinRoad ”该,路的西端基本上也扩展到了今西藏中路。

或许是习惯,这时候theMaloo依旧在使用,还出现在南京路后再添(马路)的情况。

1865 年 12 月 13 日工部局工务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由于一些平行或相邻的主要道路名称相似,打算把几条道路名称改变。

同时还给董事会附上一张路名报表,其中提到“ ParkLane&Maloo ”是旧名,已经在使用的路名是南京路,再次确定要使用的路名也是南京路。

上海路名故事

上海路名故事

上海路名故事在中国的传统和习惯上,人们把城市中路面较宽,有一定商业活动的道路叫作“街”;把路面窄,以居住为主的小道称之“巷”或“弄”。

于是有了如“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之类的成语;当大街上发生大事,巷内的居民争相到街上观瞻,就被讲作“空巷而出”。

上海也不例外。

历史上的上海属江南水乡城邑,多河道水渠,人们外出近行靠轿子,远行靠舟楫,几乎没有马和马车。

1843年上海开埠,大约在1845年,侨民们醵资圈进一块位于今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两侧的约81亩土地兴建了一个跑马场,又在跑马场的南门外筑了一条路,侨民称之road。

这里每天有马进出,上海人就叫作“马路”。

渐渐地上海人就把城市中的道路叫作“马路”,上街也被“兜马路”“荡马路”替代。

壹公共租界的路名近代上海租界的市政建设较快。

1846年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对租界内马路的规划和建设。

因为规划在先,建设在后,所以租界的道路与上海老城厢相比,显得井然有序,犹如棋盘,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统称为“棋盘街”。

若干年后,棋盘街的每一条马路都有了自己的路名,“棋盘街”或“老棋盘界”就特指今天的河南中路。

早期,租界没有道路的管理机构和命名法则,路名的取名多以约定俗成的办法,如附近有教堂就被叫作“教堂街”(今江西中路),“佈道堂街”(今福州路),附近有庙就被叫作“庙街”(今山东路),有的马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这给市民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租界筑的第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

以后,租界先后在这条路的南面筑了与这条马路平行的马路,上海人就把第一条马路叫作“大(沪音du)马路”,大马路向南的马路依次被叫作二(沪音ni)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即今天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

这些旧名称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1861年,原来的英租界和美租界宣布合并,就是后来的公共租界。

1863年,租界当局针对租界路名混乱的状况开了多次会,始终拿不出个合理妥当的方法,因为若用英国人的办法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对,而使用美国人的办法,又会引起英国人的不满。

上海路名和门牌号的规律

上海路名和门牌号的规律

上海路名和门牌号的规律上海街道(摄于1983年)上海是个特大城市,仅市区就有上千条道路,路名繁杂,走向弯曲,同名、同音、近似的路名不少。

前几年曾经整治过一次路名,尤其是浦东使用了不少新路名。

上海的路名上海各地命名道路的基本方法没有变,还是比较科学实用的,有大致的规律可寻。

掌握规律就便于寻找了,但是要注意例外也不少。

1以国内城镇河川地名命名不少道路在市区的位置与路名在我国版图的位置相对应。

例如齐齐哈尔路在市区东北部,金沙江路在市区西部。

但这一条例外最多。

2东南西北各按走向同名的“东路”和“西路”都是东西走向的,“南路”和“北路”都是南北走向的,除非有“中路”夹在中间,一般都是首尾相连的,不会独立平行;而且,要不称南北路,要不称东西路,不会兼而有之。

例如有了北京东路就不会有北京南路。

但中山环路是例外,不仅东西南北路全有,而且中山南路与中山北路是东西向的,互相平行不搭界;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却是南北向的,也不相接。

复兴西路上的96路3某某路与它的东南西北路是相连的例如光复路与光复西路、光启路与光启南路。

但也有例外,譬如:汶水路与汶水东路却是互不搭界,各自一方。

4按序首尾相连某路的“一、二、三、四”路各段总是首尾相连的,而且总是“一路”离市中心更近。

例如瑞金一路与瑞金二路,石门一路与石门二路。

例外:灵石一路、灵石二路、灵石四路是互相交叉的,不仅与灵石路无关,而且缺了灵石三路;还有,漕东三路只有漕东支路相伴,并不存漕东一路或二路。

曾经的南京路S形天桥连接着石门一路、石门二路5新旧支路大多临近某某“老、新、后、支”路总是在某某路附近。

例如沪太路与老沪太路,梅岭南路与梅岭支路。

例外:中华路在老西门,中华新路在闸北,相距甚远。

6以本地老地名命名多在就近以本地老地名命名的道路一般就在该地附近。

例如陆家嘴路在陆家嘴,肇家浜路在肇家浜。

但也是有例外的,譬如宝山路不在宝山;桃浦东路与桃浦西路与桃浦路无关,离桃浦甚远,而且是南北走向的。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

街、巷、弄、里、胡同、坊、市、道、路,是怎么成为道路名称的?1900年的宣内大街街道名称是地名的一种,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不好经常更改的,更改了人们会失去联系。

所以,今天的街道名大多数并不是新起的,有些街道名就很古老。

我们曾经说过,过去最普通的街道名称是街和巷,即所谓大街小巷。

《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

前后左右都通,一般城里的主要道路古代都称街。

如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临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阳门大街(前门大街)、长安街,宋代苏州城的大街(卧龙街,今人民路),明清济南城的院前大街,都是当时当地最主要的街道。

1902年,前门大街巷那就是小巷了。

同样,《说文解字》:“巷,里中道”。

古时,城市称邑。

在汉代,邑往往也就是县(随便说一下,邑就是如今字中右边的软耳朵旁,阝,凡是带右阝旁的字,除少数几个与城市地位、功能有关的字之外,绝大多数都是邑名)。

邑中分为若干里,就像如今城里分几个区似的。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汉代许冲把他父亲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献给朝廷时称自己是召陵邑万岁里人。

显然,在“里中”一定也在“邑中”,把巷解释为“里中道”,而不说邑中道,就是为了强调巷的局部性,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小巷。

巷在古代的另一种写法是衖,读音为“胡绛切”。

据清代大文字学家段玉裁说,“十七史言弄着,皆即巷字。

语言之异也。

今江苏俗尚云弄” 。

所以,如今江南一带所说的弄,里弄、弄堂的弄,一开始只是巷字的另一个读音,后来,索性分出来了。

实际上弄就是巷,一般人认为,弄更加小一点,而且常常是不通的即所谓“实窒弄堂”(死胡同)。

建于1930年的步高里与江南把巷读成弄类似,元大都的蒙古人,把巷读成了胡同,胡同就是巷。

这在拙文《胡同不是外来语》中已述,这里不再罗嗦。

上面所说的里,是居民区的名称。

有点像如今的居民小区,四周用墙围起来,“小区”的门称为“闾”。

这种“里”,实际上一直遗留到现在。

上海城市街道命名的语言理据研究

上海城市街道命名的语言理据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3 H0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3 8 2 1 )1 1 0 4 1 0 —6 7 ( 0 2 0 —0 5 ~0
穿 行 在 上 海 的大 街上 , 开 上 海 街 道 名 称 的 画 卷 , 翻 一
路 、 东路和延安 路等 等。这些道 路具 有较 强的 指向性 , 广 但 却 缺 乏地 理 区域 性 的指 位 标 记 。 新 中国 成立 以后 , 海 在 城 市 街 道 规 划 和 管 理 中 不 仅 上 保 留了 原来 这些 以 中 国行 政 区域 命 名 的 街 道 名 称 , 而且 还
Vo . 7 NO 1 13 .
海 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街道 命 名 的语 言 理据 研 究
么孝 颖 蔡 君 梅 ,
( . 海 电力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海 1上 上 20 9 ;. 0 0 0 2 上海 外 国语 大 学 新 闻 传 播 学 院 , 海 上 20 8 ) 0 0 3
摘 要 : 海城 市街 道 命 名 的语 言理 据 来 自行 政 地 名 、 理 实体 、 济 生 活 中的 典 型 事例 、 史人 物 与 历 史 事 件 以及 社 会 需 上 地 经 历 求等 , 近 现 代 时 期 上 海 的 自然环 境 信 息 和 人 文 环 境信 息在 语 言 中 的沉 淀 , 语 言社 会 生活 的一 部 分 。 是 是 关键 词 : 据 ; 名 ; 理 命 自然环 境 信 息 ; 文 环境 信 息 人
21 年 1 02 月 第3卷 第 1 7 期
河 北大 学学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 J un l fHe e Unv ri P i sp ya dS ca S i c) o r a o b i ies y( hl o h n o i c n e t o l e

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

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

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解放日报记者龚丹韵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薛理勇,以研究上海的路名而著称,相关著作不少,每本还不重复。

总有各种论坛邀请他讲述上海路名的故事,而他不用讲稿,完全信口拈来。

采访时,他说:“你现在能够在网上查到的上海路名故事,基本都是参考我的著作。

”上海马路的路名是怎么形成的?薛理勇分为了以下几种一一讲述。

以建筑类型来取路名早期的道路,没有管理机构和命名法则,路名的取名多约定俗成。

居民怎么叫呢?如附近有教堂就被叫作“教堂街” (今江西中路),“佈道堂街” (今福州路),附近有庙就被叫作“庙街” (今山东路),有的马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这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

不过,当这些建筑物消失后,那些至今还保留的路名,能够让人回忆起曾经的建筑、曾经的历史。

黄浦区老城厢内有条“巡道街”,得名于曾设在这里的衙门。

第一任来上海的道台王澄慧,初来乍到,就购进东门内民地14亩,建巡道衙门。

这个衙门大门向南,于是门前的那条路被叫作“道前街”,西侧的路被叫作“巡道街”。

小刀会起义后,这里成为主攻对象,衙门建筑全部毁坏,后又原址重建。

辛亥革命后,最后一任道台出逃租界,原衙门作为上海革命政府警察厅机构,“道前街”被改为“警察厅路”,解放后改为“金坛路”。

今天,如果想找衙门旧址,它不在巡道街上,而在金坛路25号处。

又比如,老城厢的“三牌楼路”。

过去这条路上真的有三座牌坊。

它们记录了刘氏一族跌宕起伏的人生。

明朝时期,上海刘氏家族出了一对兄弟,哥哥刘铣在北京因贪污罪被关入大牢,弟弟刘钝买通狱卒,代兄坐牢。

哪料到没良心的兄长回到上海,谎称弟弟在路中病故。

或许冥冥中注定好人有好报,不久,刑部想在犯人中找一个擅书法的人,选中了刘钝,当事官得知原来他是代兄受过,感动之余,减轻了他的罪责后放他回家。

刘钝终于回到上海,一切真相大白。

长兄从此无颜面对家人,远走他乡。

刘钝的儿子后来官至福建建宁知府,为纪念父亲,在家乡上海建立了两座牌楼:应奎坊,隐指父亲应刑部之请书写文字的事情;昼锦坊,借喻父亲衣锦回乡。

上海的街道名

上海的街道名

上海的街道名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从这个城市的街道名称就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吸纳。

虽然还会有很多人像多年以前那样,说上海人排外,上海人过于精明,但作为一个外来人,我指的是上海这座城市。

上海人、上海文化都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越发宽容起来。

我在这篇短文中,只是想提一提上海的街道名称。

上海的街道名称命名大概有这么命名方法:第一种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如人民路、中山路、复兴路。

第二种是带有地方色彩的,如肇嘉浜路、陆家浜路、周家嘴路。

第三种是有时代色彩的,如世纪大道。

第四种是用全国各地的地名命名的,如北京东路、西藏南路、南京西路等。

当然还有第五种、第六种,而我更想谈的是上海的许多街道以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命名的情况。

上海作为近现代才兴旺发达起来的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没有中国其它哪座城市能够比拟。

它的街道命名注定了不会用太多当地色彩的街道名称,如陆家浜路、徐家汇路、小木桥路,因为这些当地名称肯定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是不够用的。

对于上海这座20世纪初就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来说,政治色彩浓厚的街道名称显然也不会被城市的管理者所看重。

上海这座新兴城市,历史积淀在中国的众多大中城市里也是甘拜下风,所以不太会用一些历史文化色彩的街道名称。

因此用全国各地的地名来命名街道的办法,是最省事也是最容易被人民记住的办法。

在上海待了有几年了,有空上街的时候总爱关注下街道的名称或拍摄下街牌,那些以全国各地的地名命名的街道名称让我记忆深刻,尤其对那些中国地理知识熟悉的人更会容易地记住街道名称。

没有做过统计,但估计这些以地方名称命名的街道名可以涵盖中国的各个省份,广东路、广西路、四川路、河南路、江西路等等。

还有省会城市名字命名的,可能最著名的就是南京路了,还有如济南路、太原路等。

除了以省会名称命名外,一些地级市的名字也出现在上海街道的街牌上,如长治路、唐山路、商丘路等。

在上海的街道名中百度了一下家乡“开封”的名字,也能查到有开封路。

上海道路命名规则

上海道路命名规则

上海道路命名规则一、引言道路命名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出行体验,还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道路命名规则体现了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海道路命名规则,探讨其背后的含义和衍生的文化内涵。

二、道路命名原则1.历史纪念原则:上海的许多道路以历史人物、事件或地名命名,例如人民路、青浦路、中山北路等。

这些道路名称不仅记录了上海的历史,也弘扬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2.地理位置原则:许多道路以地理位置命名,如黄浦江路、长宁路、浦东南路等。

这种命名方式直观地指示了道路所在的位置,方便市民和游客进行导航和出行。

3.功能定位原则:上海的道路命名也考虑到道路的功能和用途。

例如,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一般以"北"或"南"字开头,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一般以"东"或"西"字开头,如南京西路、东方路等。

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市民快速了解道路的方位和走向。

4.人文风情原则:上海是一座充满人文风情的城市,它的道路命名也体现了这一点。

许多道路以文学名著、艺术家或文化符号命名,如文化街、马路文艺、文化广场等。

这种命名方式既彰显了上海的文化底蕴,也为市民带来了艺术和人文的享受。

三、道路命名的演变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道路命名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一方面,随着城市扩张,新的道路不断修建,需要为其命名。

另一方面,一些历史悠久的道路也可能因为城市规划需要进行改名。

这些演变和更新既反映了上海的发展变化,也展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用心和努力。

四、道路命名的文化内涵上海的道路命名不仅是一种标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开放与包容,也展示了上海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每个道路名称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和一种意义,市民和游客通过这些名称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故事。

五、道路命名的启示上海的道路命名规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上海各条路名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上海各条路名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上海各条路名的由来和命名规则以下是 8 条关于上海各条路名由来和命名规则的内容:1. 南京路,那可是上海超级有名的路呀!它为啥叫南京路呢?据说呀,这是因为当年外国人可喜欢在这一带活动啦。

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一样,南京路也是上海的商业招牌呢!咱逛南京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名字背后的故事呢?2. 淮海路,这名字多响亮呀!它的命名可是有一番来历的呢。

以前这里可是很有格调的地方,就好比是时尚的前沿阵地。

大家想想看,咱在淮海路上溜达的时候,是不是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气质呀?3. 西藏路,哇哦,这名字一听就很有特色呢!它的命名和西藏有关系吗?当然啦,这就像是把远方的风情带到了上海呀。

每次走在西藏路上,是不是感觉像踏上了一段别样的旅程呢?4. 延安路,嘿,这不是让人一下子就想起革命圣地延安嘛!这路的命名是不是也带着那份对历史的敬意呀?就好像是把延安的精神也融入到了上海的血脉当中。

走在延安路上,是不是会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呢?5. 四川路,哎呀呀,难道是和四川省有关?没错呀!这就是一种地域的联系呀。

就像重庆火锅一样,四川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呢。

在四川路上,能不能找到一点四川的麻辣劲儿呢?6. 福州路,哟,这肯定和福州有关系嘛!是不是当年福州和上海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呀?这不就像是两个好朋友,用路名来纪念这份情谊嘛。

在福州路上走着,会不会想到福州的美丽风光呀?7. 北京路,哈哈,这和首都北京有关系呀!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呢?就好像把北京的大气都带到了上海。

走在北京路上,有没有一种身处两个大都市之间的奇妙感觉呢?8. 平凉路,这名字虽然普通,但肯定也有它的故事呀!也许是曾经有什么特别的人或事在这里发生呢。

想想看,一条小小的平凉路,说不定也藏着大大的秘密哟!我觉得呀,上海这些路名可都太有意思啦,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来历和意义,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和变迁呢!。

上海道路命名规律

上海道路命名规律

马——吉——路 马来西亚吉隆坡
菲——拉——路 菲律宾马尼拉
奥——纳——路 奥地利维也纳
浦东开发后最受益的当属陆家嘴一带(陆家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原籍所在),一些并不出名,经济也不很发达的山东地名成了上海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后的发展突然让人们发现路名原来可以是一种无形财富。上海市地名办的负责人说,上海本没有宁夏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动申请命名的,宁夏的广夏集团、宁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也就顺理成章的进驻了宁夏路,为在上海市场大展手脚打开突破口。
上海的路名主要是按照方位对照其在中国各个位置来命名的。
市中心的路名集中了各省名与主要的中心城市,南北向为省名,东西向为城市名(不是绝对的)。
其他地方以各个省的地名作为路名。比如浦东新区(在东部)大多为山东的城镇,长宁(在西部)则大多为贵州等省区,闸北宝山(北部)大多为山西内蒙的地名,普陀(西北)大多为西北几省的地名,杨浦(东北)为东三省的城市。
在云南开远市的要求下,又有了开远路。市地名办的人士说,现在一套崭新的路名命名办法正在实施之中。一些路名开始披上炫目的时代色彩:如世纪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出现了一批李时珍路、牛顿路等科学家的纪念路,似乎标志着这个地区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地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五、国民党市政府的少量调整和更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把“复兴”、“建国”、“中正”等名用于路名:为了纪念民国功臣,还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上海这几条马路名字有点怪,原来有故事

上海这几条马路名字有点怪,原来有故事

咸⽠街地点:⾥咸⽠街和外咸⽠街,平⾏相伴,南端⾄复兴东路,北端⾄东门路。

现在外咸⽠街还在,⾥咸⽠街则已完全消失。

来历:看到这个名字肯定会问:“咸⽠是什么东西?”难道是卖酱⽠的?哈哈,其实它是“咸鱼”的意思。

这⾥曾是上海海货集贸市场,⽽且多为宁波⼈,宁波话“咸鱼”为“咸⽠”,久⽽久之,这条路就叫“咸⽠街”了。

⾹花街地点:在长宁区的东南部,泛指分别与新华路和法华镇路相连的⾹花桥路两侧⼀带。

这个地名是当初因“李泾”上的⾹花桥⽽得名。

来历:据历史记载,当年这⾥遍植牡丹,有数⼗个品种,竟有“⼩洛阳”之称。

附近还建有⼀个以种植牡丹著称的草堂,也叫做“⾹花草堂”,原址就在今天的法华镇路521号附近。

北宋由惠禅和尚修建了法华寺,⼈们把进寺庙的票据,称为“⾹花券”,估计也和寺庙门前有“⾹花桥”有关。

⼟⼭湾地点:在徐汇区中部,泛指漕溪北路与蒲汇塘路交会处周围⼀带。

来历:⼟⼭湾曾经是上海的⼀个重要地标,因林则徐疏浚肇嘉浜、蒲汇塘,堆泥湾处⽽得名。

这⾥还是中国西洋画的发源地,造就了⼀代画界宗师徐悲鸿。

2010年6⽉,⼟⼭湾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镇馆之宝为孤⼉院杰作——黄杨⽊雕牌楼。

居家桥居家桥地点:在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南岸。

来历:本来这个地⽅名叫“介寿桥”,⼊夜后附近的坟地总是磷⽕(旧称⿁⽕)荧荧,于是就被称为“⿁家桥”。

形成村落后,再叫“⿁家桥”实在不妥,上海话“⿁”和“居”谐⾳,于是就成了居家桥。

⼤柏树地点:位于上海中⼼城区东北部,地跨虹⼝、杨浦⼆区境界,是现在逸仙路、汶⽔东路、中⼭北⼀路、曲阳路、邯郸路交汇处四周的区⽚地名。

来历:原来这个地⽅没有地名,当年⽇本⼈占领上海以后,这⼀带驻扎了⼤量⽇军,还修建了江湾机场。

⽇军给这个地⽅起了个名字叫“⼤⼋寺”(也叫⼤⼋字)。

20世纪80年代,上海曾就这个地名有损民族尊严的问题引发争议,最后改成了谐⾳“⼤柏树”,和真正的柏树⼀点关系也没有。

提篮桥地点:位于虹⼝区东南部。

来历:说到提篮桥,⼤家最容易想到的估计就是这座“远东第⼀监狱”提篮桥监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路名由来上海的街道名称的命名,有如下几种来由:一、来自租界影响。

英租界开辟之初,路名随意而取。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为整顿租界内路名各持所见。

最后双方妥协,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马路。

1862年5月5日,英国领事麦华陀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

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则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而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则被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

直到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个例外。

广东路是东西向,却取了省名。

因为当初起名时都用英文,这条路改为“CantanRoad”,此词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为“广东路”,也可理解为“广州路”。

初命名时本意是“广州路”,中国人则译成了“广东路”。

二、辛亥革命的产物。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市政建设也深受其影响。

1912年修筑道路时则命名了汉中路、满洲路(今晋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西藏路。

取意于中华民族是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国家。

原“总统路”改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苏洲河一段改为“光复路”,东段改为“国庆路”,新闸桥改为“大统路”。

三、民族资本兴旺时期的产物。

民国初期,上海的民族资本发展很快,又较多地聚集在闸北地区,为了表达振兴中华、民族昌盛的愿望,则把新辟道路命名为中心路、永兴路、中华新路、鸿兴路、华盛路、华昌路、民立路、民德路等等。

四、“大上海计划”的产物。

现在上海五角厂和江湾一带的路多以“民”、“国”两字当头。

因为民国时期有一个“大上海计划”,在道路建设上规划以五角厂为中心,成放射状向四周修建五条主干道,各干道间有支路相通。

其中凡与淞沪路、黄兴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国”字为路名第一字,如:民庆路、民约路、民彝路、民壮路、民府路、国和路、国京路、国济路等;凡与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纪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

后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大上海计划”停止了,“府”字头的路一条也未修成。

五、国民党市政府的少量调整和更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把“复兴”、“建国”、“中正”等名用于路名:为了纪念民国功臣,还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政府仅对少数道路名称作了更改,仍沿用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的准则。

1979年,上海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地名管理机构,进行了地名普查和命名工作,作了很大的修改。

主要是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把原来的一些路取消了,又增加了一些新路;同时,由于浦东新区和其他开发区的建设,新增加了几百个居民区,道路数量迅速增加。

这些道路都以有新时代气息的名称命名。

综观上海地名命名历史,可见四条经验:1、尊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让地名成为各时期的鲜明纪念;2、尊重“洋人”的参与,不完全否定外国人留下的地名;3、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为主,也不排斥适当用一些人名做地名;4、改革时期一定要有体现改革精神的新地名。

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区面积扩大速度惊人。

路名需求更加丰富,相应的规则就只能以一个大概的原则而行。

这个原则就是尽量以国内的地名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应该大致相当于这条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时不影响原有的主要道路。

这也许是一种表达举国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并附带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识。

只是,在这份表达欲过于强烈时,地名应有的地域色彩也会剥离。

东西向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东路云云,不见得比纽约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个性。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上海市区边缘出现了地区路名集群这样一个有趣状况,同省的地名在地图上被集中在一起。

西南角上出现“钦州路”、“柳州路”等(分别都是广西地名),东北角则出现“鞍山路”、“双阳路”(东北地名),正北方则有“呼玛路”、“呼兰路”(黑龙江地名)。

事实上这一规则在上海沿用时间很长,但是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该规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时新的命名又要考虑到不影响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区在地图上离得很近,而在上海又离得很远,出现了多个东北集群等有趣状况。

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区的赤峰路、多伦路等原上海市区的东北角,现在基本处于应该叫“上海路”或者“连云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为据向上海市图书馆提问:为什么在上海没有一条安徽路呢?振振有词的。

这个问题让上海图书馆的同志有些为难,我的主观臆测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没有出现一条需要命名的马路。

要知道考证为什么没有“安徽路”,比考证为什么有条路叫“安徽路”更难。

实际上,起名字总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哪条马路是生来就一定要叫某个名字不可的,而用来命名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个。

浦东开发后最受益的当属陆家嘴一带(陆家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原籍所在),一些并不出名,经济也不很发达的山东地名成了上海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后的发展突然让人们发现路名原来可以是一种无形财富。

上海市地名办的负责人说,上海本没有宁夏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动申请命名的,宁夏的广夏集团、宁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也就顺理成章的进驻了宁夏路,为在上海市场大展手脚打开突破口。

在云南开远市的要求下,又有了开远路。

市地名办的人士说,现在一套崭新的路名命名办法正在实施之中。

一些路名开始披上炫目的时代色彩:如世纪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出现了一批李时珍路、牛顿路等科学家的纪念路,似乎标志着这个地区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

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

地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上海浦东的路名规律今天中午买了一份新版的上海地图,好好研究了一下,发现上海的地名,就像每个城市的地名一样,很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

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地名,很明显的看出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个地方的命名规律,也就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特点。

碧云国际社区我最喜欢碧云社区在杨高路罗山路西的西南角,路的名字好象一幅油画:东西方向三条小路:蓝——天——路碧——云——路明——月——路南北方向,是四种树:黑白蓝红||||松桦桉枫||||路路路路整个碧云国际社区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图了。

外高桥富特新村富特新村在上海最东北角,并不显眼。

东西方向四条路:春——晖——路夏——碧——路秋——霞——路冬——融——路南北方向,一条横批一样的路呈"丰"形状贯穿着四条路:季|景|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景就在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角落悄悄展现。

张江高科技园区至于张江,显然就不像那些居住为主的地区那么有诗情画意,全都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牛居哈高||||顿里雷斯||||路路路路东西方向就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命名:李——时——珍——路郭——守——敬——路祖——冲——之——路张——衡——路这个张江的大学气氛倒是非常相符。

软件,微电子,制药,生物等产业就在这里安家。

张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举动就是,在我还在交大读书的时候,同一天开出了两条公交线路:大桥五线通往复旦大学校门口,大桥六线通往交通大学门口。

金桥出口加工区碧云社区的东边,金桥路以东,就是制造企业云集的金桥加工区。

这里的路太多,结果就用了简单的办法,南北路一概叫做"金X路",东西就叫"X桥路"。

X就是一个中国省份的简称。

比如: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藏新沪滇湘港豫皖京吉苏穗||||||||||||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东西路就有:秦——桥——路榕——桥——路冀——桥——路宁——桥——路鲁——桥——路云——桥——路川——桥——路桂——桥——路好在中国的省份多,这区区十几条路还是排得出来的。

而且,大概的分布也和中国地图上的相差不多。

外高桥保税区如果其他的新区还是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路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像外高桥这样的大型港口,横平竖直的在同一时间建成的路就显然多得多了。

比如港区里面可能还有网格一样的二三十条路,到现在还没有名字。

因为在港区里面,估计大家都会用集装箱泊位的名字直接标记地点,不需要名字。

如果真的要起名字,估计也用A1, A2, B1, B2这样的方式了。

而港区外面的路,就必须无论如何起个名字,以便非港区的人们可以找得到方向。

于是,就用国家和城市和城市的名字命名。

马——吉——路马来西亚吉隆坡菲——拉——路菲律宾马尼拉奥——纳——路奥地利维也纳日——京——路日本东京华——申——路中国上海美——盛——路美国华盛顿泰——谷——路泰国曼谷加——太——路加拿大渥太华荷——丹——路荷兰阿姆斯特丹德——林——路德国柏林华——京——路中国北京爱——都——路爱尔兰都柏林希——雅——路希腊雅典新——灵——路新西兰威灵顿法——赛——路法国马赛英——伦——路英国伦敦德——堡——路德国汉堡澳——尼——路澳大利亚悉尼加美日芬||||枫桂樱菊||||路路路路如果教小学生学世界地理,拿着这一小片的地图,也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

载满集装箱的货车在这样用世界地名来命名道路上川流不息,把货物运到外高桥港区准备从长江口驶入太平洋的巨轮上去。

--------------------------------------------------------------------------------写的不错,补充一点:花木地区是以花卉名字命名的:牡丹路梅花路樱花路玉兰路海桐路由由新村都是以"严"字开头命名路:严杨路严丰路严镇路严民路还有在浦东开发前,浦东的路名是跟随浦西的命名原则的, 浦东处于上海的东面,和山东在中国的位置接近,所以很多路名都是以山东的城市命名的:蓝村路文登路(现为东方路) 济阳路崂山路乳山路福山路峨山路潍坊路栖霞路即墨路昌邑路巨野路羽山路崮山路临沂路沂南路胶南路兰陵路南泉路成山路德州路东明路齐河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