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完整版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植物DNA的提取与测定一、目的本实验目的是学习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和测定DNA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了解DNA的性质。

二、原理细胞中的DNA绝大多数以DNA-蛋白复合物(DNP)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提取DNA时,一般先破碎细胞释放出DNP,再用含少量异戊醇的氯仿除去蛋白质,最后用乙醇把DNA从抽提液中沉淀出来。

DNP与核糖核蛋白(RNP)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利用这一特性可将二者分离。

以NaCl溶液为例:RNP在0.14 mol/L NaCl中溶解度很大,而DNP在其中的溶解度仅为纯水中的1%。

当NaCl浓度逐渐增大时,RNP的溶解度变化不大,而DNP的溶解则随之不断增加。

当NaCl浓度大于1mol/L时,DNP的溶解度最大,为纯水中溶解度的2倍,因此通常可用1.4 mol/L NaCl提取DNA。

为了得到纯的DNA制品,可用适量的RNase处理提取液,以降解DNA 中搀杂的RNA。

关于植物总DNA的提取主要有两种方法:1.CTAB法: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简称CTAB):是一种阳离子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的浓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CTAB能溶解于乙醇中。

2.SDS法:利用高浓度的阴离子去垢剂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在高温(55~65℃)条件下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变性,释放出核酸,然后采用提高盐浓度及降低温度的方法使蛋白质及多糖杂质沉淀,离心后除去沉淀,上清液中的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复抽提后用乙醇沉淀水相中的DNA。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放入比色槽。 (2)在 585nm 处,调第 1 支比色皿透光度为 100%T,依次测出其他几支比色皿的 T%。 不合格的需反复剔除极端值,或重新配对,直至有 2 个以上的比色皿合格。
二、结果及讨论
【参考范围】 1、波长的检测:在 529nm ± 1nm 处有最大吸收值为合格。 2、杂光的检测:T% ≤ 5%为合格。 3、比色皿配套:Tmax % – Tmin% ≤ 0. 5% 为合格比色皿配套。 【注意事项】 1、722 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选定检测波长,置调节模式为透光率 T,将某一盛装参比介质 的空白比色皿置于光路,打开遮光板,调 0%T,盖上遮光板调 100%T,再将盛装待测液体的比色皿置 于光路,测出 T 值,或置调节模式为吸光度 A,即可测出 A 值。注意每次测定均需重新调 0%T、100%T。 2、在杂光检测中,用于调 0%T 的黑纸片应完好无孔洞,否则会导致假合格现象。 3、使用比色皿时,其盛装液体不能超过总体积的 2/3,也不宜少于 1/2,且在检测前必须用擦镜纸 将比色皿外的液体擦拭干净。
糖标准溶液管:第 2、3 号管。注意稀释后要混匀。
2 号管
3 号管
110mmol/L 葡萄糖液(μl)
100
50
D.W.(μl)
50
50
葡萄糖液浓度(mmol/L)
பைடு நூலகம்
73.33
55
2、再将第 2、3 号管分别取 50μl,加 D.W.50μl 依次作等倍稀释(各 4 管),得到 8 种较低浓度的
葡萄糖标准溶液,稀释方法见下图:
实验一 分光光度计性能检测
【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测,包括波长检测、杂光检测以及比色皿配对。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1、波长检测:⑴可见光区域的黄光波段比较狭窄,适用于光度计波长的粗测;⑵镨钕滤光片在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课件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课件

实验操作问题
实验设备使用不当,导致设备损 坏或实验失败。
解决方法
加强实验材料管理,确保学生正 确使用和管理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问题
实验材料管理不善,导致实验结 果受影响。
解决方法
提供设备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正确使用设备。
实验结果异常分析与处理
异常分析
01 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可能存
在误差或错误。
01
02
03
实验技术原理
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 理,包括生物学、化学和 物理学原理等。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 ,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 验操作步骤、实验后处理 等。
注意事项
提醒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 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收集
说明如何收集实验数据, 包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的 记录等。
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实验 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步骤
或使用未经批准的试剂
爱护实验室设备和器材,保持 实验室卫生整洁
02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介绍与使用
实验器材
介绍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 器材,如烧杯、量筒、滴管、离 心管等,并说明其用途和特点。
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正确使 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实验误 差或安全事故。
04
生物化学实验案例分析
案例一:DNA提取与鉴定
总结词
基础实验,了解DNA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详细描述
本案例介绍了DNA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实验材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 实验结果分析,旨在让学生了解DNA提取与鉴定的基本过程,掌握相关的实验 技能。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目录1.氨基酸的纸层析1 2.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盐析作用3 3.凝胶过滤法使蛋白质脱盐 5 4.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7 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9 6.酵母RNA的提取及其组分的鉴定 11 7.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13 8.脲酶Km值的测定 16 9.鱼细胞ATP酶活性的测定 10.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20 1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12.SDS―PAGE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13.油料种子油脂含量的快速测定 27 14.血清胆固醇的测定(磷硫铁法) 29 15.粘多糖肝素纳效价的测定 31 16.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33 17.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35 18.质粒DNA的提取,酶切和电泳鉴定 36 1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含量 39 20. DNA片段的PCR扩增 41 21.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 42附录1 生化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44 附录2 生化实验室操作安全注意事项45 附录3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4618 22 25 实验一、氨基酸的纸层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最简单的液―液相分配层折,它以滤纸作惰性支持物,其原理主要是分配作用,辅以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即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相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通常用?表示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在特定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当支持物被水饱和时,通过氢键被纤维素分子表面的羟基吸附的水分子扩散性大大降低,不具流动性,故滤纸及被吸附的水可作为层析的固定相,而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有机相则为层析的流动相。

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指南

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指南

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指南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备,如灭火器、安全眼镜、实验台等。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试管、移液器、天平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检查这些试剂和设备的质量和完整性,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我们需要阅读实验操作指南,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样品处理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之前,我们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例如,如果我们要提取蛋白质,我们需要将样品细胞破碎,并使用离心机将细胞碎片和细胞核分离。

如果我们要提取核酸,我们需要使用酶来消化细胞壁,并使用离心机将细胞碎片和细胞核分离。

2. 试剂的配制与标定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配制一些试剂。

例如,我们可以配制缓冲液、酶液等。

在配制试剂之前,我们需要准确称取所需的化学品,并按照实验操作指南中的比例配制。

同时,我们还需要标定试剂的浓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操作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按照实验操作指南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例如,如果我们要进行酶活性测定实验,我们首先需要将样品和试剂加入试管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pH下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时取样,并使用分光光度计等设备测定反应的吸光度。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酶的活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验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图表来展示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序列比对、结构预测等。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规范,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实验服和手套,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2. 试剂的使用要准确,按照实验操作指南中的比例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不足。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概论本部分的内容为生物化学实验中所涉及的主要原理。

介绍如何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及书写实验报告的一般规则,是训练学生进行正规实验寻林的重要内容。

普通实验技术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洗液的配制,吸量管的使用、混匀的方法以及过滤、离心等一般实验室技术。

实验样品的制备着重讨论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血液、尿液样品及组织材料的采集和处理,匀浆制备和组织浸出液制备。

离心分离技术、电泳原理、分光分析、层析分离技术,重点讨论这些重要技术的原理,内容则尽可能简洁扼要,作为具体实验内容的参考。

一.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目的在于经过实践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是培养探求真知、尊重科学事实和真理的学风,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一)实验记录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及时地记录在激烈路本上。

原始数据必须准确简练、详尽、清楚。

记录时不能夹杂主观因素,在定量实验中观测的数据,如称量物的重量、滴定管的读数、光密度值等,都应设计一定的表格,依据仪器的精确度记录有效数字。

完整的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日期、实验题目、目的、操作、结果。

(二)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及记录,按照下列顺序写出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The title of experiment ):2.目的(Objective):3.原理(Principle):最好使用简式。

4.操作步骤(Operational procedure):5.实验记录6.计算与结果(Calculation and Results):7.讨论(Discussion):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异常现象进行探讨和评论,以及对于实验设计的认识、体会和建议。

二、普通实验技术(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清洁玻璃仪器的洗涤与清洁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玻璃仪器的洗涤工作是很重要的。

1.新购置玻璃仪器的清洗新购置来的玻璃仪器表面附着有游离碱质,应先用肥皂水洗刷后再用流水冲洗,浸泡于I-2%HCl中过夜,取出后再用流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在干燥箱中烤干或自然晾干,备用。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实验指导供口腔、护理、药学各专业用〔第一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编2020年6月编写说明«分子医学实验学»是一门集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差不多实验、科研探究和医学应用于一体的全新的综合性实验课程。

事实上验技术反映现代生物医学进展趋势。

«分子医学实验»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分子医学差不多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及综合和设计性实验等部分。

课程的要紧目的一是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突出差不多技能训练,是使学生能把握分子医学的经典理论和差不多实验,二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素养,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思维。

开设分子医学实验学的目的在于:1、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明白得,加强经历。

2、通过实验,把握分子医学实验学的差不多操作技术,把握层析法,电泳法,分光光度法和生物大分子制备等常用的实验方法的差不多原理,熟悉分子医学实验的一样知识。

3、培养学生观看、比较、摸索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工作态度及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本实验指导11个实验项目涵盖了分子医学实验学中沉淀、离心、层析、电泳、分光光度测定等分子医学实验的差不多方法,可依实验所需时刻作合理组合实验,依照实验条件和教学安排适时开课。

实验室规那么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相关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的实验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本卷须知,打算安排实验工作时刻。

2.穿白大衣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不得谈笑和大声说话,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情况。

3.实验时应持〝三严〞作风——态度严谨、思维严密、操作严格。

实验中认真、认真观看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及时如实的做好原始记录。

实验失败须重做。

依照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写好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阅。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生物化学实验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

本实验指导将帮助您顺利完成生物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一、实验前的准备(一)了解实验目的在进行每个实验之前,务必清楚地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这将有助于您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专注,并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

(二)预习实验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熟悉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准备实验用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试剂和材料。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试剂是否过期,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实验要求。

二、实验安全(一)个人防护在实验过程中,要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保护自己免受化学试剂和生物样本的伤害。

了解所使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危险特性,遵守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规定。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和腐蚀性试剂,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三)生物安全对于涉及生物样本的实验,要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范,防止感染和交叉污染。

在处理微生物、细胞和组织样本时,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四)防火防爆实验室中严禁烟火,要熟悉灭火器和紧急喷淋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对于易燃易爆的试剂和气体,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和储存。

三、常用仪器的使用(一)移液器移液器是定量移取液体的常用工具。

使用前要根据所需移液量选择合适的移液器和吸头,并进行校准。

移液时要保持垂直,缓慢按下和释放按钮,避免产生气泡。

(二)离心机离心机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

使用前要平衡样品,选择合适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离心结束后,要等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后再打开盖子,以免发生危险。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使用前要进行仪器校准,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比色皿。

测量时要确保比色皿清洁,溶液无气泡和杂质。

(四)pH 计pH 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电子版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电子版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电子版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一、试剂1. 氯仿:用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溶解、清洗;2. 硫酸:用于提取溶液中的某些物质,同时也作为能溶解蛋白质的酸性溶剂;3. 乙酸:用于碱化反应,可能提升蛋白质的溶解性;4. 盐酸:用于常温下蛋白质的溶解;5. 磷酸:用于常温下极酸性物质的溶解;6. 氯化钾:用于静电,渗析,也用于调节溶液酸碱度;7. 硝酸铵:用于碱化反应,可以提高某些物质的溶解度;8. 碳酸二铵:用于碱化反应,也可以帮助提高溶液中某些物质的溶解度;9. 氯化钠:用于溶液稀释,也可以作为是pH调节剂;10. 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二、器材1. 酸性硫酸铜滴定池:用于检测溶液中硫酸盐的浓度;2. 温度控制仪:用于控制反应温度;3. 硅胶色谱柱:用于分离混合液中的物质;4. 浴室:用于沸煮某类蛋白;5. 真空泵:用于将液体抽出;6. 多管共振探头:用于测定比色法中的较高浓度;7. 比色杯:用于比色现象;8.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快速地分离多种物质;9. 微型反应釜:用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10. 微量称量管:用于精确称量少量物质;三、步骤1. 准备:将所需试剂和器材准备好;2. 溶解:使用氯仿等溶剂将芳香族化合物溶解;3. 提取:用硫酸和乙酸将混合液中的物质进行提取;4. 能谱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混合液进行谱线检测;5. 碱化反应:利用硝酸铵或其他碱性物质进行溶液的碱化反应;6. 比色:用比色杯分析混合物中物质浓度;7. 极化:利用多管共振探头检测混合液中的蛋白质浓度;8. 冷却:将比色法中高浓度物质稀释后,再加入冰水将温度控制在冰点以下;9. 沸煮:将某类蛋白放入温度控制仪能控制的浴室中,进行沸煮;10. 离心:利用真空泵将液体从比色杯中离心,以便收集蛋白质沉淀。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李峰杜春秀李荣张建平编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前言生物化学实验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生物体内化学分子的结构与化学反应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实验科学,是生物科学、农学、动物科学专业、生命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及与湖南省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科技人员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

它是在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普通生物学实验有比较全面了解及一定基础训练基础上开设的实验技术。

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生物学知识,掌握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现代生物学知识前沿、掌握现代生物学基本技术,具有综合设计、创新实验能力的创新人才。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是熊大胜教授主持的“生物学基础实验‘531’课程体系研究”的实验教材之一。

生物化学实验模块按生物化学及生化大实验的实验功能构建,承担《生物化学实验》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模块以提高学生应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改革以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从加强基础的观点出发,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增加一些新近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模块共包括15个实验。

实验注重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结构及组分鉴定方法;掌握蛋白质性质的综合测定,了解蛋白质沉淀和变性等重要概念;掌握最常用的蛋白质制备、分离和纯化过程和方法;通过淀粉酶的提取,活性测定以及淀粉酶动力学分析实验,加深对酶的特性认识;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掌握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掌握核酸的提取过程以及核酸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技术;熟悉掌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血糖的定量测定和脂肪酸的β-氧化实验,掌握有关物质代谢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在生化大实验中开设了《总RNA的提取及鉴定》和《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的表达差异》两个综合性大实验;本实验模块还开设了为期6周的选修开放项目《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创新实验),使学生更好的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衔接。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8学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8学时)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前言实验教学作为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研室根据中医本科专业的特点,并依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大纲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组织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本实验指导内容共12项实验。

每项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等项目,同时后附思考题,以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

实验学时:48学时实验一基本操作(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移液管、微量加样器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721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3.熟悉试验结束后试管、移液管的清洗方式【实验仪器、器材与试剂】1.实验仪器和器材:721分光光度计、玻璃试管、微量加样器、移液管、试管架、洗耳球、记号笔等。

2.实验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实验项目、方法与步骤】1、微量移液器使用(1)根据取用溶液体积选用适当量程的微量移液器a)P20 2 ~ 20b)P200 21 ~ 200c)P1000 201 ~ 1,000(2)容量设定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即可。

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需要调超过三分之一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

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这将导致移液器损坏。

(3)吸液头安装正确的安装方法是:把白套筒顶端插入吸液头,在轻轻用力下压的同时,把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切记用力不能过猛,更不能采取剁吸液头的方法来进行安装,那样做会对移液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预洗吸液头安装了新的吸液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把需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

这样做是为了让吸液头内壁形成一道同质液膜,确保移液工作的精度和准度,使移液过程具有重现性。

(5)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液头垂直浸入液面。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pdf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pdf
实验内容、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讲解 教师对该实验内容的安排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实验指导
的要求进行独立操作与观察。 3.独立操作与观察 除个别实验分组进行外,一般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操作和观察。在实
验中要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4.示教 每次的实验都备有示教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某些实验中的难点,扩大在
液面处,眼睛平视标线,加溶剂至液体凹与标线相切,盖瓶塞倒转,使气泡升到顶,将瓶震荡数次,再倒
置,重复操作 10 次以上,才能混合均匀。(注意:不再定容了,防止溶液漏掉)
2 液体稀释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中,再按上法进行。如果稀释时产生热量,可先
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溶剂溶解,冷却后移到容量瓶中,再按上法进行。
用容量瓶定容后,装入试剂瓶,帖上标签。
标签应注明以下内容:药品浓度,名称,配制人和日期等。
(六)清理实验场所。
(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
1 概念
由一定物质组成的溶液,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时,其氢离子浓度改变甚微或基本不变,此种溶液称
为缓冲溶液;这种作用称为缓冲作用;其溶液内所含物质称为缓冲剂,调节缓冲剂的比例可以配置成各种
【实验用品】
1.材料: 2.器材和仪器:烧杯,容量瓶,量筒,玻璃棒,试剂瓶。 3.试剂:NaH2PO4·2H2O,Na2HPO4·12H2O。
【方法步骤】
(一) 溶液的配制步骤 (一)实验准备
1 准备所需的药品和玻璃仪器。 2 洗涤。 (二)计算 1 百分比浓度计算:
(1) G/V 比 如:配 1%NaCl, 称 1 g NaCl 溶于 100 mL 水。 (2) V/V 比 如:配 75%乙醇 100 mL,乙醇 100 mL×75%=75 mL,蒸馏水 25 mL。 (3) G/G 比 用的较少,如计算灰分中某种元素如 Fe 的含量。 2 摩尔浓度的计算:(药品的分子量一般在标签中注明)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docx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docx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 09实验一总糖的测定 (2)实验二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5)实验三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 (9)实验四氨基酸的分离鉴定一纸层析法 (13)实验五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15)实验六酪蛋白的制备 (18)实验七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20)实验八肝细胞核中核酸(RNA和DNA)的分离与测定 (22)实验九紫外吸收法测定DNA含量 (25)实验十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26)实验-一酶的特性 (29)实验十三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37)实验十四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40)实验十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44)实验十六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50)实验十七质粒DNA的提取 (55)实验十八质粒DNA的酶切 (57)实验十九PCR基因扩增 (59)实验二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61)实验二十一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制备 (63)附录 (65)实验一总糖的测定一、目的掌握肓接测定法测定总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样品经处理除去蛋白质等杂志后,加入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糊水解为还原性单旃, 以直接滴定法测定水解后样品屮的还原糖总量。

三、器材1•电炉2.滴定管3.锥形瓶4.容量瓶四、试剂1.6moI/L盐酸溶液2.0. 1%甲基红乙醇溶液:称取0. lg甲基红,用6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o3.20%氧氧化钠溶液。

4.0. 1%转化糖标准溶液:称取105°C烘干至恒重的纯蔗糖1.9000g,用水溶解并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

取5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6mol/L盐酸5ml,在68-70°C 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于流动水下迅速冷却,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20%Na0H溶液中和至小性,加水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转化糖lmg。

5•费林氏A液:称取15g (CuS04 ・5H20)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并稀释到1L。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8个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8个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8个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吕杰编著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教研室内容介绍《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是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化学》课程组的教师在参考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的生物化学实验与实习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汇编而成。

该实习指导围绕教学大纲设计了8个实验内容。

目目录实验一氨基酸纸层析4实验二DNS-CL法测定N末端氨基酸5实验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7实验四酪蛋白的制备8实验五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10实验六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及活力测定12实验七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14实验八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16 实验一一氨基酸纸层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氨基酸的纸层析分离,学习纸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化分离技术。

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所需样品量少,分辨力较高等优点而广泛的用于物质的分离,并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缺点是展开时间较长。

分配层析法:是利用物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即=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溶剂系统: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水和滤纸纤维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其扩散作用降低形成固定相,有机溶剂和滤纸亲和力弱,所以在滤纸毛细管中自由流动,形成流动相,由于混合液中各种氨基酸的分配系数值不同,其在两相中的分配数量及移动速率(即迁移率Rf值)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标准氨基酸溶液2、仪器:层析缸,层析纸,毛细管,天平,吹风机等。

3、、试剂:(1)氨基酸标准溶液:0.1M丙氨酸和0.1M谷氨酸标准溶液。

(2)溶剂系统:正丁醇:甲酸:水=15:3:2(体积比)摇匀;(3)0.1%的茚三酮丙酮溶液;茚三酮15克,丙酮100毫升四、实验步骤:纸层析(1)取一长方形滤纸,在滤纸纵向对应的两边距边沿2cm处,用铅笔轻轻的各画两条平行线,一条作前沿标志,一条作点样线,在点线上每隔2cm画一个+作为点样位置,共5个点。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生物化学实验细则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

非本实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各位同学进入各自实验小组实验台后,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开玩笑。

4.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移动实验仪器。

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2006年1月目录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1)目录 (2)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实验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6)实验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11)实验4 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16)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0)实验6 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24)实验7生物氧化与电子传递 (25)实验8 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27)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3学时)目的要求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4.了解蛋白质两性性质原理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

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西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系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录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实验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8)实验3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薄层层析法 (10)实验4 液化淀粉酶活力测定 (13)实验5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 (17)实验6 核酸浓度测定—紫外线(UV)吸收法 (20)实验7 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22)实验8 植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24)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目的要求:了解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变性作用和凝固作用的原理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原理: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表面,由于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形成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

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在一定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失去电荷,脱水,甚至变性,则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可逆沉淀反应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虽已沉淀析出,但它的分子结构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性质,沉淀因素除去以后,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

这种作用称为可逆沉淀反应,又叫做不变性沉淀反应,属于这一类的反应有盐析作用;在低温下,乙醇,丙酮对蛋白质的短时间作用以及利用等电点的沉淀等。

二、不可逆沉淀反应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分子结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失去原来的天然性质,这时蛋白质已发生变性。

这种变性蛋白质的沉淀不能再溶于原来溶剂中的作用叫做不可逆沉淀反应。

重金属盐,植物碱试剂,过酸,加热,震荡,超声波,有机溶剂等都能够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沉淀反应。

实验操作一、试剂1.蛋白质溶液取5mL鸡或鸭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4—8层纱布过滤,新鲜配制。

2.蛋白质氯化钠溶液取20mL蛋清,加蒸馏水200mL和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充分混匀后,以纱布过滤不溶物(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溶解球蛋白)。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亚甲 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消耗量。
(3)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 反应溶液中。
五 还原糖的计算 六 撰写实验报告及实验效果分析
实验三 蛋白质性质(一)——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一 实验目的
一、蛋白质盐析作用 1. 取蛋白质溶液 5ml,加入等量饱和硫酸铵溶液,微微摇动试管,使溶液混合静置几 分钟,球蛋白即析出。 2. 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滤液中加硫酸铵粉末,至不再溶解,析出的即为清蛋白。再加 水稀释,观察是否溶解。 二、乙醇沉淀蛋白质 取蛋白质溶液 1ml,加晶体 NaCl 少许,待溶解后再加入 95%乙醇 2ml 混匀。观察有无 沉淀析出。 三、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取试管 2 支,各加蛋白质 2ml,一管内滴加 1%醋酸铅溶液,另一管内滴加 1%CuSO4 溶液,至有沉淀生成。 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
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 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其反应如下:
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便于
观察滴定终点。 Cu2O + K4Fe(CN)6 + H2O
Cu2O + K4Fe(CN)6 + H2OK2Cu2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某种或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 含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质物 质亦可产生相同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是蛋白质。颜 色反应是一些常用蛋白质定性测定的依据。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完整版生物化学实验指导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物化学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

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

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

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

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

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

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

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生物化学实验须知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

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

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

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

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

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

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

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2.一般实验都为两个学生单独进行。

有的实验要4人一组,由相邻两学生组成固定小组。

小组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可作适当的调整。

五、仪器1.每个实验小组的常用仪器在各自的抽屉里,请各位同学爱惜公用仪器,用完及时清洗干净。

2.公用仪器(包拈贵重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电动离心机等)使用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妨碍他人工作。

设有使用登记薄的仪器,使用后必须登记,以示负责。

对于不熟悉仪器,切勿随意乱动应请教师指导。

六、试剂1.每两小组合用一份试剂,在一般情况下,使用的试剂应该固定。

2.取试剂瓶塞与量取用具(如吸管或滴管)不应与试剂瓶分开放置,用后应立即放回原处,量取用具应按规定放置。

瓶塞与量具一旦弄错,试剂即受污染,实验就可能失败。

3.标准试剂不应用潮湿之吸管与之直接接触,取出后不得再放入原瓶。

七、玻璃器皿的洗涤一般玻璃皿器用肥皂或去污粉以毛刷洗涤即足以满足要求,洗后应将肥皂或去污粉仔细冲掉,将水倾去后,器壁不挂水珠,视为合格。

铬酸洗液仅用于毛刷不能洗净的器皿,切勿滥用于普通玻璃器皿洗涤。

使用铬酸洗液时,玻璃器皿应干燥;过多的水份将使洗液迅速失效。

用过的铬酸洗液须加以保存以反复使用,直至变为绿色后方可舍弃;其舍弃法与浓硫酸液相同。

用洗液浸洗过的玻璃器皿,应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清洗时,宜采用“少量多次”原则以节约蒸馏水,同时清洗的效率也高。

八、舍弃物的处理舍弃物必须依照其性质作适当处理。

以免造成实验材料浪费,损坏水槽及下水管道,或污染实验环境。

1.所有固体舍弃物(例如用过的滤纸、损坏的软木塞及橡皮物、玻璃渣、火柴梗等)。

必须放入废物筒或篓中,切勿丢于水槽中。

2.废硫酸或洗液,应先倾入大量水中,再倒入水槽中,并以大量水冲走。

3.实验完成后的沉淀或混合物,若含有可提取或收回的贵重物品者,不可随意舍弃,应放入教师指定的回收器中。

生化实验基本操作一. 玻璃仪器的洗涤在生化实验中,玻璃仪器洁净与否,是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

洁净的玻璃仪器内壁应十分明亮光洁,无水珠附着在玻壁上。

㈠常用的洗涤方法:1.一般仪器,如烧杯、试管等可用毛刷蘸肥皂液、合成洗涤剂仔细刷洗。

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倒置在器皿架上晾干或置于烘箱烤干备用。

2.容量分析仪器如吸量管、容量瓶、滴定管等,不能用毛刷刷洗。

用后应及时用自来水多次冲洗,细心检查洁净程度,根据挂不挂水珠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1)如不挂水珠,用蒸馏水冲洗、干燥,方法同上;(2)如挂水珠,则应沥干后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4~6小时,然后按上法顺序操作,即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干燥。

3.粘附有血浆的刻度吸量管等,有三种洗涤方法:(1)先用45%尿素溶液浸泡,使血浆蛋白溶解,然后用自来水冲洗;(2)也可用1%氨水浸泡,使血浆溶解,然后再依次用1%稀盐酸溶液、自来水冲洗;(3)以上二法如达不到清洁要求,可浸泡于重铬酸钾洗液4~6小时,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

4.新购置的玻璃仪器,应先置于1~2%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6小时,除去附着的游离碱,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

5.凡用过的玻璃仪器,均应立即洗涤,久置干涸后洗涤十分困难。

如不能及时洗涤,先用流水初步冲洗后浸泡在清水中,待后按常规处理。

㈡使用重铬酸钾洗液(以下简称洗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需用洗液浸泡的容器,在浸泡前应尽量沥干。

否则会因洗液被稀释而降低洗液的氧化力。

+、Ba2+、Pb2+ 等离子可与洗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化合物沉积在容器壁上。

因此,凡接触过上述离子的容器,应先除去上述离子(可用稀硝酸或5~10%EDTA钠清除)。

3.油类、有机溶剂等有机化合物可使洗液还原失效。

因此,容器壁上附有大量油类、有机物时,应先除去。

4.洗液的酸性和氧化性很强,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千万不要滴落在皮肤或衣物上,以免灼伤或烧坏。

5.洗液颜色由深棕色变为绿色时,说明洗液已经失效,应停止使用,更换新液。

因重铬酸变成硫酸铬后不再具有氧化性。

注:重铬酸钾洗液的配制取重铬酸钾20g溶于20ml蒸馏水中,加热至沸。

冷却后再将200ml浓硫酸慢慢加入,边加边搅拌。

注意:此时可产生高热。

为防止容器破裂,应选用耐酸搪瓷缸或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切忌用量筒及试剂瓶等配制。

为防止洗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变质,洗液应贮存于带盖的容器中。

当清洁效力降低时,再加入少量重铬酸钾及浓硫酸就可继续使用。

二. 吸量管的使用吸量管和定量吸(移)液器(微量加样器)均为用来转移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

㈠吸量管:生化实验中常用的有三种,最常用的是刻度吸量管。

1.刻度吸量管:⑴刻度吸量管的种类:①按容量规格来分,有、、、、1、2、5、10ml等数种。

其精密度按不同的容积可达移取量的~1%。

通常将管身标明的总容量分刻为100等分。

因此,10ml的吸量管一格代表;1ml的吸量管一格代表,其余类推。

②按“零”点位置来分,有“O”点在吸量管上端的(即读数从上而下逐渐增大),也有“O”点在吸量管下端的(读数从下而上逐渐增大)。

两种标示方法,在使用时各有方便之处。

③按刻度方法来分,刻度吸量管也有两种,一种是刻度刻到尖端的,将液体放出时,应吹出残留在吸量管尖端的少量液体(我实验室的刻度吸量管全部是这一种),另一种是刻度不刻到尖端的。

⑵刻度吸量管的正确使用方法: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管身,将吸量管的尖端伸入试液深处,左手持洗耳球把试液吸入管内至高过刻度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按住吸量管的上口,以控制试液的泄放。

吸液后应尽量使吸量管保持垂直,使右眼与刻度等高,稍微轻抬食指或轻轻转动吸量管,使试液面缓慢降落,至管内试液弯月面的最低点与吸量管的刻度线相齐为止。

然后将吸量管插到需加试剂的容器中,让尖端与容器内壁靠紧,松开食指让液体流出。

液体流完后再等15秒钟,捻动一下吸量管后移去(如需吹的吸量管,则吹出尖端的液体后再捻转一下吸量管移去)。

⑶使用刻度吸量管的注意事项:①选择适当规格的吸量管:吸量管的最大容积应等于或略大于所需容积(ml 数)。

②仔细看清吸量管的刻度情况:刻度是否包括吸量管尖端的液体读数方向是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③拿吸量管时,刻度一定要面向自己,以便读数。

④吸取试剂时应注意三点:一是先吹去吸量管内可能存在的残留液体,二是将吸量管插入试剂液面深部(以免吸液过程中因液面降低而吸入空气产生气泡或管内试剂进入洗耳球),三是使用洗耳球(不可直接用口吸)。

⑤按吸量管上口时应该用食指,不能用拇指。

⑥吸取粘滞性大的液体(如血液、血浆、血清等)时,除选用合适的吸管(奥氏管)外,应注意拭净管尖附着的液体,尽量减慢放液速度(用食指压力控制),待液体流尽后吹出管尖残留的最后一滴液体。

⑦使用的吸量管应干净、干燥无水。

如急用而又有水时,可用少量欲取试剂冲洗3次,以免试剂被稀释。

2.移液吸量管:也有两种,常见的一种是吸量管的上端只有一个刻度,另一种是除了在吸量管上端有刻度外,在吸量管下端狭窄处也有一刻度线。

无论哪一种,在使用时将量取的液体放出后,只需将吸量管的尖端触及受器壁约半分钟即可,不得吹出尖端的液体。

3.奥氏吸量管:准确度最高,使用时必需吹出留在尖端的液体。

㈡定量吸(移)液器(微量加样器):定量吸液器是吸量管的革新产品。

由塑料制成。

目前,因产地厂家不同其质量、价格差异十分悬殊。

1.定量吸液器的优点:使用方便,取、加样迅速,计量准确,不易破损,能吸取多种样品(只换吸嘴即可)。

2.定量吸液器的类型:有两种类型。

⑴固定式:只能取加一定容量的试剂,不能随意调节取加样量。

其规格有10μl、20μl、25μl、30μl、50μl、100μl、200μl、250μl、300μl、400μl、500μl、1000μl等。

⑵可调式: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取加样量。

例如规格为50~200μl的可调式定量吸液器,可以在50到200μl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调节成设计容许的各种取加样容量(60μl、85μl、110μl、170μl、200μl等)。

一般来讲,固定式吸液器比较准确,可调式吸液器使用较为方便。

3.定量吸液器的使用方法:⑴选择适当的吸液器。

吸液前先把吸嘴套在吸引管上,套上后要轻轻旋紧一下,以保证结合严密。

⑵持法:右手四指(除大拇指外)并拢握住吸液器外壳(使外壳突起部分搭在食指近端),大拇指轻轻放在吸液器的按钮上。

⑶取样(吸液):用大拇指按下按钮到第一停止点,以排出一定容量的空气,随后把吸嘴尖浸入取样液内,徐徐松开大拇指,让按钮慢慢自行复原,取样即告完成。

⑷排液:将吸液器的吸嘴尖置于加样容器壁上,用大拇指慢慢地将按钮按下到第一停止点,停留1秒钟(粘性较高的溶液停留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