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试题答案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359caec3a87c24028c49b.png)
第四章血液循环二、填空题1、内分泌2、缩短,舒张期缩短3、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4、关闭,关闭5、关闭,关闭+-1.心脏除了有循环功能外,还有______功能。
2.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_______,其中以_____更为显著。
3.心室收缩期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
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状态。
5.等容舒张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E 2.B 3.B 4.B 5.E1.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等容舒张期D.射血期E.充盈期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造成负压的“抽吸”作用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3.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4.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是()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快速充盈期5.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是()A.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末C.快速射血期末D.减慢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末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C 2.ABC 3.BD 4.CD 5.ACD1.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A.心室容积不发生改变B.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C.房室瓣膜和半月瓣都关闭D.心室内压高于动脉压E.心房内压高于心室内压2.xx泵血时()A.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力变化的原因B.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C.瓣膜的活动可控制血流方向D.瓣膜的活动与室内压的变化无关E.心室容积不发生改变3.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A.房室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来自心房收缩B.心室等容舒张期内,室内压力大幅度下降C.心房收缩对于心室充盈起主要作用D.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充盈总量的30% E.房室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来自心房舒张4.关于搏出量正确的叙述有()A.等于每分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B.xx大于右心室C.指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正常人安静时为60-80mlE.5~6L/min5.关于心音正确的叙述有()A.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持续时间较长B.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舒期,持续时间较长C.第一心音产生标志着心室收缩开始D.第二心音产生标志着心室舒张开始E.第一心音调高、持续时间长五、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T 2.T 3.F 4.T 5.T( )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ef790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单项选择题1、⽑泽东第⼀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个⼗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个落后的农业国的⼯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C、⼯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B、⼯⼈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C、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民民主专政D、坚持⼈民代表⼤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A、三改两化B、⼀化三改C、三化⼀D、⼀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商业实⾏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民共和国建⽴B、全国⼤陆的解放与统⼀C、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地改⾰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 ( )A、⼯⼈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盾C、⼈民⽇益增长的物质⽂化⽣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由化之间的⽭盾⼆、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业进⾏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愿互利B、典型⽰范C、国家帮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加⼯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E.全⾏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场伟⼤的社会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偏差,遗留了⼀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到整个社会经济⽣活C.在⼀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阶级领导的⼈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C.⼯⼈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剖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52a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0.png)
解剖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人体主要的组织类型?A. 上皮组织B. 肌肉组织C. 神经组织D. 血液组织答案:D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皮肤B. 心脏C. 肝脏D. 肺答案:A3. 人体的骨骼系统由多少块骨头组成?A. 206块B. 300块C. 500块D. 600块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关节的基本类型?A. 滑动关节B. 铰链关节C. 球窝关节D. 固定关节答案:D5. 人体最长的神经是哪一条?A. 视神经B. 坐骨神经C. 迷走神经D. 背神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体的肌肉系统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骨骼肌;平滑肌2. 人体循环系统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3.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消化道;消化腺;附属器官4.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呼吸道;肺;胸膜5.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肾脏;输尿管;膀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人体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案:人体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持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参与运动、储存矿物质和血细胞。
2. 解释神经系统的两大分支及其主要作用。
答案: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主要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3. 简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如何工作。
答案: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心脏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再通过肺部和肾脏排出体外。
4. 描述呼吸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呼吸系统主要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为身体提供必需的氧气并维持生命活动。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d1e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8.png)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高数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数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2eb5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7.png)
高数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若函数f(x)在点x=a处可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x)在x=a处连续B. f(x)在x=a处不可导C. f(x)在x=a处不连续D. f(x)在x=a处不一定连续答案:A2. 曲线y=x^3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是()。
A. 1B. 3C. 9D. 27答案:B3. 函数y=e^x的导数是()。
A. e^xB. 1C. xD. ln(x)答案:A4. 函数y=x^2-4x+4的极值点是()。
A. 1B. 2C. -2D. 4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函数y=x^2+2x+1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02. 函数y=sinx在区间[0, π]上的最大值是______。
答案:13. 函数y=ln(x)的定义域是______。
答案:(0, +∞)4. 函数y=e^x的反函数是______。
答案:ln(x)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求函数y=x^3-3x^2+2的导数。
答案:y'=3x^2-6x2. 求函数y=x^2+4x+4的极值点。
答案:极值点为x=-2,此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3. 求曲线y=x^2在点(2,4)处的切线方程。
答案:切线方程为y-4=4(x-2),即y=4x-4。
4. 求函数y=e^x的不定积分。
答案:∫e^x dx = e^x + C四、证明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函数y=x^3-3x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
答案:略2. 证明:函数y=x^2-4x+4在x=2处取得最小值。
答案:略。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4e4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0.png)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6.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7.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8.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9.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10.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答案:ABCD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BCD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
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ABCD4.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68364483c4bb4cf6ecd13b.png)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1f2db0c22590102029dbc.png)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填空题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一般利率。
答案:优惠利率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答案:基准利率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换算得出的。
答案:通货膨胀率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答案:实际利率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特殊转化形式。
答案:剩余价值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答案:公定利率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r=i+p 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利率。
答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债权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与()。
答案:固定利率、浮动利率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答案:利率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
答案:平均利润率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答案:管制利率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答案: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答案:利率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发挥作用的表现。
答案:收益资本化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答案:终值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答案:公定利率19、凯恩斯认为,()与()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答案:货币供给、货币需求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答案:递减二、单项选择题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8312ee2bd960590c677e2.png)
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B.需要C.动机D.光趣(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3.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A.晕轮效应B.有晕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名人效应(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 )13. 小张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 )14. 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动机D.外部动机(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db5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a.png)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血液循环二、填空题1、内分泌2、缩短,舒张期缩短3、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4、关闭,关闭5、关闭,关闭+-1.心脏除了有循环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功能。
2.心率减慢时,心动周期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更为明显。
3.心室收缩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处在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在___________状态。
5.等容舒张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_状态。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e2.b3.b4.b5.e1.心动周期中,占到时间最久的就是()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等容舒张期d.射血期e.充盈期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蓄积主要依赖于()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造成负压的“抽吸”作用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3.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增高速度最快的就是()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4.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甩最低的时期就是()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快速充盈期5.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小就是()a.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末c.快速射血期末d.减慢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末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c2.abc3.bd4.cd5.acd1.等容收缩期的特点就是()a.心室容积不发生改变b.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c.房室瓣膜和半月瓣都关闭d.心室内甩低于动脉压e.心房内压低于心室内压2.左心室泵血时()a.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力变化的原因b.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c.瓣膜的活动可以掌控血流方向d.瓣膜的活动与室内甩的变化毫无关系e.心室容积不出现发生改变3.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a.房室压力梯度的构成主要源自心房膨胀b.心室等容舒张期内,室内压力大幅度上升c.心房收缩对于心室充盈起主要作用d.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充盈总量的30%e.房室压力梯度的形成主要来自心房舒张4.关于搏出量正确的叙述有()a.等同于每分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b.左心室大于右心室c.指一次眩晕一侧心室射向的血量d.正常人安静时为60-80mle.5~6l/min5.关于心音正确的叙述有()a.第一心音出现在心缩期,持续时间较长b.第二心音出现在心舒期,持续时间较长c.第一心音产生标志着心室收缩开始d.第二心音产生标志着心室舒张开始e.第一心音调高、持续时间长五、是非题(恰当的填上“t”,错误的填上“f”)1.t2.t3.f4.t5.t()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就是顺利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df204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3.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试题一、单选题1、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哪些政党?A.辛亥革命党B.国民党C.共产党D.民族党答案:B.国民党2、191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谁宣布中华民国成立?A.孙中山B.毛泽东C.袁世凯D.鲁迅答案:C.袁世凯3、中国近代史中的“五四运动”是指?A.孙中山发起的反清复明运动B.孙中山发起的民主革命运动C.毛泽东发起的解放运动D.革命军发起的革命运动答案:B.孙中山发起的民主革命运动4、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北京B.南京C.上海D.广州答案:A.北京5、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哪些政党?A.辛亥革命党B.国民党C.共产党D.民族党答案:A.辛亥革命党 B.国民党 C.共产党 D.民族党6、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哪些运动?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革命军运动D.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答案: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革命军运动 D.社会主义革命运动7、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辛亥革命党、国民党、共产党和民族党四大政党。
答案:正确8、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错误四、问答题9、请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内容。
答案: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由孙中山发起的民主革命运动,运动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促进中国进步,要求民主、科学、文化。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爱国、实业、敬业、诚信”,倡导“民主、科学、文明”,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民主、共和、科学、文明”,宣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6e06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d.png)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2. 以下哪个过程不涉及细胞呼吸?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光合作用答案:D3. 人体细胞中,能量的直接供应者是:A. ATPB. ADPC. 磷酸肌酸D. 葡萄糖答案:A4.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主要通过哪种方式产生能量?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脂肪酸氧化答案:A5.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通过以下哪个途径产生能量?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乳酸发酵答案:B二、填空题1.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水2. ATP的全称是______,它是细胞内能量转移的主要分子。
答案:三磷酸腺苷3.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主要通过______来产生能量。
答案:有氧呼吸4. 细胞中,______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当需要能量时,它可以迅速转化为ATP。
答案:磷酸肌酸5.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最终通过______排出体外。
答案:血液循环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并解释它们在能量产生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是无氧过程,它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柠檬酸循环是需氧过程,丙酮酸在细胞线粒体中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循环,产生更多的NADH和FADH2。
电子传递链是细胞呼吸的最后阶段,NADH和FADH2中的电子被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最终产生大量的ATP。
2. 解释为什么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会产生乳酸,并且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疲劳。
答案: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迅速增加,而氧气的供应可能跟不上需求,导致糖酵解过程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酵解过程中,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以维持糖酵解的继续进行。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37a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e.png)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运输B. 信号传导C. 细胞间连接D. 细胞分裂2.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A. 维持细胞形态B. 物质的跨膜运输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磷脂分子的排列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 膜的厚度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 细胞膜上的胆固醇主要作用是:A. 调节膜的流动性B. 增加膜的厚度C. 促进物质的跨膜运输D. 增强膜的机械强度5.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需要:A. 载体蛋白B. ATPC. 钠钾泵D. 以上都是6.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B. 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C. 维持细胞的机械运动D. 调节细胞的pH值7.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8.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9.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10.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2.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
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____的流动性。
4. 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可以调节____的流动性。
5.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需要消耗____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
6.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____。
7.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可以控制____的进出。
8.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促进____的跨膜运输。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c3ff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1.png)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是基础护理学的核心内容?A. 护理伦理学B. 护理专业知识C. 护理技术操作D. 护理研究方法2. 护理评估的目的是:A. 了解患者的社会环境B.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C. 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D. 确定患者的诊断病情3. 护理标准是指:A. 护士个人的工作规范B.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C. 护理行为的一般原则D. 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4. 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是:A. 尽可能减少干预B. 按照护理标准执行C. 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D. 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程序5. 患者在床位上活动受限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 定期更换体位B. 使用便携式导尿袋C. 绑定固定带防止坠床D. 使用干净的肢体固定器6. 下列哪项不是皮肤护理的原则?A.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B. 定期按摩促进血液循环C. 使用护肤品避免过敏D. 预防与处理皮肤损伤7. 头发护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减少头发受损B. 定期修剪头发C. 使用梳子梳理头发D. 避免使用烫发剂8.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护理的目的?A. 保持口腔的清洁度B. 预防口腔感染C. 改善患者的口腔气味D. 提高患者的食欲9. 下列哪个操作不是眼睛护理的常见操作?A. 清洁眼睛B. 滴眼药物C. 贴敷眼膜D. 手术前眼部准备10. 下列哪项不是耳部护理的原则?A. 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B. 保持耳廓清洁C. 清洁耳道时插入棉签D. 预防感染和损伤11. 下列哪项不属于各种护理计划的设计原则?A. 个性化原则B. 效果可衡量原则C. 及时更新原则D. 随意性原则12. 下列哪项不是个人卫生的重要内容?A. 洗手B. 刷牙C. 洗头D. 洗脸13. 指导患者行为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干预时的基本任务,其中包括:A. 解释病情及医嘱B. 制定护理计划C. 进行护理操作D.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14. 下列哪项不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方法?A. 观察面色B. 测量血糖C. 记录血压D. 检测血氧饱和度15. 下列哪项是正常体温值?A. 36℃B. 37℃C. 38℃D. 39℃16. 定期测量患者身高体重的目的是:A. 评估营养状况B. 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C. 掌握患者病情变化D. 判断患者生长发育情况17. 下列哪项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A. 心脏B. 脾脏C. 肺部D. 肝脏18. 下列哪项是呼吸系统的功能?A. 消化B. 运动C. 换气D. 分泌19. 下列哪项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A. 呼吸氧气B. 排除废物C. 吸收营养物质D. 过滤血液20. 下列哪项是排泄系统的主要器官?A. 肾脏B. 心脏C. 大脑D. 肝脏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简述护理评估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7fa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f.png)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B )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C)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D)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C)A.蔬菜价格放开B.蔬菜供不应求C.蔬菜价值在增大D.蔬菜运费增加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B )A.100%B.150%C.200%D.250%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B)A.具体劳动而升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C.抽象劳动而升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A.商品价值B.商品价格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A.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B)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D)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A)A.分权制衡形式B.股份制形式C.“参与制”形式D.垂直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BC)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是同质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2.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CD )A.商品本身的价值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C.货币的价值D.市场供求关系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的关系是(ABD)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4.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ACD )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B. 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ACD)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B.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C.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D.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6.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BC)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B.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7.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CD)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形式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ACD)A.生产资本的构成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9.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C)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CD)A.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三)简答题1.指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答: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大学语文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358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5.png)
大学语文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的组成部分?A. 风B. 雅C. 颂D. 所有选项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曹操B. 王勃C. 李白D. 辛弃疾4.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谁?A. 王勃B. 杜甫C. 李白D. 苏轼5.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______、雅、颂三部分。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楚辞的开山之作,其中“______”是其核心思想。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______》中的名句。
5.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原名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2.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学价值。
3. 简述鲁迅小说《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2. 论述《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4. A5. D二、填空题1. 风2. 《水调歌头》3. “忧国忧民”4. 《静夜思》5. 《石头记》三、简答题1. 《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1)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2)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3)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
2. 《滕王阁序》主要内容是作者王勃在滕王阁上举行的宴会上所作的序文,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483e5f61fb7360b4c65d1.png)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填空题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一般利率。
答案:优惠利率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答案:基准利率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换算得出的。
答案:通货膨胀率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答案:实际利率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特殊转化形式。
答案:剩余价值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答案:公定利率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r=i+p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利率。
答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
答案:债权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与()。
答案:固定利率、浮动利率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答案:利率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
答案:平均利润率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答案:管制利率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答案: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答案:利率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发挥作用的表现。
答案:收益资本化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答案:终值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答案:公定利率19、凯恩斯认为,()与()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答案:货币供给、货币需求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答案:递减二、单项选择题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教育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760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6.png)
教育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政策D. 教育技术答案:D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培养人才B. 传授知识C. 研究教育规律D. 提高教育质量答案:C4. 教育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答案:C5.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全部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
A. 哲学B. 社会学C. 心理学D. 教育学答案:ABC2. 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管理D. 教育政策答案:ABCD3. 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比较研究D. 案例研究答案:ABCD4.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用于()。
A. 指导教育实践B. 制定教育政策C. 提升教育质量D. 促进教育创新答案:ABCD5. 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
A. 跨学科研究B. 信息化研究C. 国际化研究D. 多元化研究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答案: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等。
2.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教育学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这些可以为教育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3. 教育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教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4.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c10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c.png)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调节物质进出C. 传递神经信号D. 储存遗传信息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 脂质B. 蛋白质C. 糖原D. 胆固醇答案:C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脂质的类型B. 蛋白质的含量C. 糖原的含量D. 胆固醇的含量答案:A4. 细胞膜上的受体主要作用是:A. 传递信号B. 储存能量C. 合成蛋白质D. 维持细胞形态答案:A5.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需要:A. 能量B. 载体蛋白C. 浓度梯度D. 所有选项答案:D6.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主要功能是:A. 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B. 传递神经信号C. 储存离子D. 合成离子答案:A7.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要作用是:A. 促进物质的被动扩散B. 促进物质的主动运输C. 抑制物质的扩散D. 储存物质答案:B8.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作用是:A. 识别细胞B. 储存能量C. 传递神经信号D. 维持细胞形态答案:A9. 细胞膜上的信号转导主要涉及:A. 脂质B. 蛋白质C. 糖原D. 胆固醇答案:B10. 细胞膜的修复主要依赖于:A. 细胞分裂B. 细胞凋亡C. 细胞再生D. 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脂质、蛋白质、糖类2. 细胞膜上的______是细胞识别的关键。
答案:糖蛋白3. 细胞膜上的______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答案:通道蛋白4. 细胞膜上的______可以促进物质的主动运输。
答案:载体蛋白5. 细胞膜上的______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答案:细胞间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答案:细胞膜由磷脂双层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其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内部结构,调节物质进出,传递信号,以及细胞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试题答案参考答案:一、1-5 CCDAD 6-10 DCCAD 11-15 CCCCD 16-20 DCCDB 21-25 DCBBA 26-30 ADDBD 31-35 DACDC 36-40 DBDDA 41-45 BBDDA 46-50 CBDCC 51.D 52.D二、1.AC 2.ABC 3.ABCD 4.AC 5.BCD 6.ABC 7.AD 8.BD 9.BD 10.ABC11.ACD 12.AB 13.ABCD 14.ABCD 15.BC三、简答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因为: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最终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古典经济学家由于没有区分劳动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等问题,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
而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打通了道路。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第一,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
又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
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态(比如: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依据和意义: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是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区分的。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另外,由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
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5.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级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的资本的大小。
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
因此,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6.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作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我们还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四)论述题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由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具有三种循环方式。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分析,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合理地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保证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这样,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3.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
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值与价格背离,最终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使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
(五)材料分析题1.(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2.(1)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过剩。
发生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