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平常三大习惯影响阅读与写作:
丰富学生的读物
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小学阅读理解常考题型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主要人物的评价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
考题形式及解题技巧
一、理解加点字、词。
考题形式: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答题技巧:(1)文中找(2)换词语(3)逐字解(4)想引申义
答题格式:文中指谁(什么),怎么样(干什么……)
例子:
①在文中用“ ______”划出相关语句,解释的带点词语。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②请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下面的词语。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③先理解下面带点的字,再写出整个词语的意思。
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了迷,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座”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虚”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无虚席”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词语的本义,想到词语的引申义。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理解成语分三步:
①逐字解。张:________ 冠:__________ 戴:___________
②解本义:“张冠李戴”原来指:__________________
③解比喻或引伸义:“张冠李戴”现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题技巧:结合文章中心,解释字、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答题格式:这个词语采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情感(或心理、情状)。
例: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卢沟桥烽火》
答: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分别说出加点字、词和换的字、词的意思,再主要说用加点字、词的好处或换的字、词的不好,所以不能换。
答题格式:不可以。这个字(词)在文中是……意思,体现了……,而替换的字(词)只是……,如果换了不能写出……的效果,所以不能换。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答题技巧:表态,一般答不好。先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删掉有何效果,所以不能删。
答题格式:不能。加点字表示……,说明了(表现了)……。删去后,与前(后)文不符,所以不能删。
例: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音乐之都维也纳》
答:不能。“许多”表示程度,说明只是大部分维也纳的街道、公园、礼堂、剧院、
会议大厅,不包括全部。删去后,表示所有都如此,与原意不符,与事实不符。
练习: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
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
盘中……
问:将文中的“撮”换成“抓”好不好?为什么?
答:
二、理解句子。
考题形式:
1、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的意思
答题技巧: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
方法指导:先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甚至是标点,单独理解,然后结合语境弄懂全句的意思。
例: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
思路分析:一碧千里:一望无际的草原全是碧绿碧绿的。茫茫:朦胧、模糊的样子。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的意思,就自然会明白这句话。
答:一望无际的草原是碧绿碧绿的,远处也是一样,一点儿也不模糊。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答题技巧: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方法指导:有的语句在一篇文章或语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理解它,必须注意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句子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理解它就必须联系它领起的内容;如果句子在文中起小结或总结的作用,理解它须从前文去找相关信息;如果句子在文中起过渡的作用,理解它就必须从前后文中找相关的内容。
例: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山谷中的谜底》
思路分析: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句。联系前文中提到的内容,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恰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这样句子的意思不讲自明了。
答: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想办法克服。但如果困难很大,暂时无法克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退让,保存实力,以便以后能找到机会克服。
3、联系文章的中心理解句子
答题技巧:有些句子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就要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含义。
方法指导:句子包含的深刻哲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