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16G与11G区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梁 新增楼层框架扁梁,代号KBL 新增框架扁梁中柱节点(一)(二)、扁梁箍筋构造 新增托柱转换梁,代号TZL 新增框支梁、转换柱配筋构造 新增托柱转换梁托柱位置箍筋加密构造 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新增非框架梁端支座下部纵筋弯锚构造做法 取消非框架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连续通过的构造 修改竖向折梁钢筋构造(一)弯折由10d改为20d 新增上柱小于下柱截面尺寸时,梁上下部钢筋锚固长度起算位置 新增KL、WKL中间支座节点0.5HC+5d要求 新增井字梁JZg配筋构造
7.1.27.1.2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类型及编号 7.2.9: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布置方式 7.2.10新增一种悬挑板阳角附加筋布置方式
7.2.10: QQ:
20
增加后浇带 贯通钢筋搭接 抗震长度要求
21
锚固搭接长度之计算差异
QQ:
22
封闭箍筋及拉筋之弯钩构造差异
QQ:
23
构件之纵向钢筋构造差异
4
墙 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新增LLK侧面纵筋“N”打头时的支座锚固要求 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要求 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转角墙(三)搭接 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新增剪力墙端柱端部墙(二)节点 新增剪力墙约束边缘翼墙(二)节点 新增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转角墙等节点 修改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部分节点露出长度 修改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箍筋配置。 新增剪力墙连梁LLK纵向钢筋、箍筋加密区构造 修改>300≤800剪力墙洞口补墙筋构造节点
QQ:
13
424.2.5-4.2.6:新增框架扁梁 和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
附加钢筋的注写方式
制图规则之梁差异---构造要求详见16G101-1 P93~95
(详见16G101-1 P31~32)
编制人:
QQ:
14
4.6.1增加了非框架梁、 井字梁充分利用 钢筋抗拉强度时 构造要求。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于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可采用 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用斜线将其分 隔开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局部修订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2
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 11G101-3
3.2.4:3.更改拉结筋布置方式称呼为“矩形”与“梅花”(11G为双向和梅花双向)
8.新增代号LLk连梁注写方式 3.4.2:圆形洞口的加强钢筋的构造做法的要求做了调整,并增
加一个例子 3.6.3:新增说明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加筋
编制人:
11
QQ:
12
制图规则之梁差异
.4.2.22:新增楼层框架扁梁类型、托柱转换梁及代号为Lg的非框架梁
6
板 新增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节点 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 新增局部升降板构造下部纵筋≥h,且≥150 新增板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节点(一)(二) 锚固搭接 取消利用基本锚固修正系数计算la、lae的计算过程 新增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Ll、LlE查询表和注释
7
制图规则之总说明差异
16
板集中标注时 区分了上部贯通纵筋, 下部纵筋。
17
制图规则之有梁板差异
5.2. 2:新增梁板式转换层楼板和悬挑板下部钢 筋的锚固长度 5.4. 1:新增悬挑板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抗震等 级) 5.4.3:新增板支撑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搭接 要求)
QQ:
18
制图规则之无梁板差异
QQ:
19
制图规则之楼板差异
1
图集编制依据
11G1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16G1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地下室顶板厚度>=160mm,一般考虑嵌固作用,具体情况问设计)
9
制图规则之柱差异
2.1.4: 新增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注写要求 2.2.2: 表2.2.2柱编号中原来的框支柱变成了转换柱。
QQ:
10
制图规则之剪力墙差异
表3.2.23.2.3--2新增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代号LLk 3.2.3:设计施工时注意新增2条说明
:
24
柱构件之箍筋加密构造差异
增加了刚性地坪
有高差时 柱箍筋加密区 构造做法。
QQ:
25
改变了在柱顶部,柱宽 范围的柱箍筋内侧 设置附加箍筋的设置 范围,强调不管纵筋 直径为多大,均需要 设置。
26
柱构件之柱顶伸出时纵向构造新增
第2条:取消平法系列图集包括内容 第3条:增加《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增加说明: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 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现行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 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第总5说条明:中取取消消非抗了震非设抗计震设计的相关说明
8
制图规则之总则差异
1.0.2:取消楼板部分也适用砌体结构 1.0.9: .取消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 .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变化;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 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 分的内容。 .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内容。
3
16G新图集修改的主要内容
柱 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修改:梁上柱LZ纵筋构造:伸至梁底且≥20d,弯折12d改为15d 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梁 新增楼层框架扁梁,代号KBL 新增框架扁梁中柱节点(一)(二)、扁梁箍筋构造 新增托柱转换梁,代号TZL 新增框支梁、转换柱配筋构造 新增托柱转换梁托柱位置箍筋加密构造 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新增非框架梁端支座下部纵筋弯锚构造做法 取消非框架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连续通过的构造 修改竖向折梁钢筋构造(一)弯折由10d改为20d 新增上柱小于下柱截面尺寸时,梁上下部钢筋锚固长度起算位置 新增KL、WKL中间支座节点0.5HC+5d要求 新增井字梁JZg配筋构造
7.1.27.1.2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类型及编号 7.2.9: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布置方式 7.2.10新增一种悬挑板阳角附加筋布置方式
7.2.10: QQ:
20
增加后浇带 贯通钢筋搭接 抗震长度要求
21
锚固搭接长度之计算差异
QQ:
22
封闭箍筋及拉筋之弯钩构造差异
QQ:
23
构件之纵向钢筋构造差异
4
墙 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新增LLK侧面纵筋“N”打头时的支座锚固要求 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要求 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转角墙(三)搭接 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新增剪力墙端柱端部墙(二)节点 新增剪力墙约束边缘翼墙(二)节点 新增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转角墙等节点 修改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部分节点露出长度 修改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箍筋配置。 新增剪力墙连梁LLK纵向钢筋、箍筋加密区构造 修改>300≤800剪力墙洞口补墙筋构造节点
QQ:
13
424.2.5-4.2.6:新增框架扁梁 和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
附加钢筋的注写方式
制图规则之梁差异---构造要求详见16G101-1 P93~95
(详见16G101-1 P31~32)
编制人:
QQ:
14
4.6.1增加了非框架梁、 井字梁充分利用 钢筋抗拉强度时 构造要求。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于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可采用 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用斜线将其分 隔开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局部修订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2
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 11G101-3
3.2.4:3.更改拉结筋布置方式称呼为“矩形”与“梅花”(11G为双向和梅花双向)
8.新增代号LLk连梁注写方式 3.4.2:圆形洞口的加强钢筋的构造做法的要求做了调整,并增
加一个例子 3.6.3:新增说明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加筋
编制人:
11
QQ:
12
制图规则之梁差异
.4.2.22:新增楼层框架扁梁类型、托柱转换梁及代号为Lg的非框架梁
6
板 新增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节点 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 新增局部升降板构造下部纵筋≥h,且≥150 新增板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节点(一)(二) 锚固搭接 取消利用基本锚固修正系数计算la、lae的计算过程 新增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Ll、LlE查询表和注释
7
制图规则之总说明差异
16
板集中标注时 区分了上部贯通纵筋, 下部纵筋。
17
制图规则之有梁板差异
5.2. 2:新增梁板式转换层楼板和悬挑板下部钢 筋的锚固长度 5.4. 1:新增悬挑板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抗震等 级) 5.4.3:新增板支撑在剪力墙顶的端节点(搭接 要求)
QQ:
18
制图规则之无梁板差异
QQ:
19
制图规则之楼板差异
1
图集编制依据
11G1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16G1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地下室顶板厚度>=160mm,一般考虑嵌固作用,具体情况问设计)
9
制图规则之柱差异
2.1.4: 新增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注写要求 2.2.2: 表2.2.2柱编号中原来的框支柱变成了转换柱。
QQ:
10
制图规则之剪力墙差异
表3.2.23.2.3--2新增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代号LLk 3.2.3:设计施工时注意新增2条说明
:
24
柱构件之箍筋加密构造差异
增加了刚性地坪
有高差时 柱箍筋加密区 构造做法。
QQ:
25
改变了在柱顶部,柱宽 范围的柱箍筋内侧 设置附加箍筋的设置 范围,强调不管纵筋 直径为多大,均需要 设置。
26
柱构件之柱顶伸出时纵向构造新增
第2条:取消平法系列图集包括内容 第3条:增加《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增加说明: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 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现行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 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第总5说条明:中取取消消非抗了震非设抗计震设计的相关说明
8
制图规则之总则差异
1.0.2:取消楼板部分也适用砌体结构 1.0.9: .取消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 .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变化;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 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 分的内容。 .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内容。
3
16G新图集修改的主要内容
柱 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修改:梁上柱LZ纵筋构造:伸至梁底且≥20d,弯折12d改为15d 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