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读书随笔 《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后感
读书随笔《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后感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的心愿。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就成为了每一个老师的重要工作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假期里我看了蒋军晶老师写得《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收获颇多。
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的选书的方法,五个“一点”:生僻词汇少ー点;书薄一点;大道理少说一点;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人物形象鮮明一点。
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カ和好奇心的书,三四年级选现实英雄、友情、冒险类的书;五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等书籍。
任何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也不例外,而且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喜欢的书的类型也不一样。
蒋老师有一句话“投其所好,无所不用其极”,给孩子他喜欢的书,他才会坐下来,认真地读。
哪怕是在我们看来,书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太简单了,但只要内容健康向上,画面清晰美观,孩子又喜欢读,就可以让他读了。
我们还要尽量让他们多看不同类别书籍,拓宽孩子的视野,令他们觉得书本内容多姿多彩,オ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就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
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
不得不承认,学校是惟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
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
因此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裕的时间,帮助孩子阅读入情入境,促进脑图的形成。
在平时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看课外书,并且要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在脑海中出现想象的画面。
如果学生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个画面,并把它连起来,那就是形成一组动画片。
学生在看书时,能在脑海中绘制动画片,那可是开心事。
只要让他们尝到这甜头,马上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玉门市第二小学杨琴花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是越来越重视阅读,都希望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听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有的老师这样说——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细观当今的社会现实,孩子他们最为喜欢的是电脑、电视和爸爸妈妈的手机。
而读书这种耗时又费力的事情,他们是极不情愿做的。
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家长的心愿。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就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工作但却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如愿所偿呢假期里我读了杭州天长小学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在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方面,觉得他的好多做法、观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蒋老师的做法:1.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一——“让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并不简单。
当今这个世界上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遥控器”、“掌中机”的战争。
并且在这场战争中,书本往往是节节败退的。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需要引领。
摘录《和孩子聊书吧》里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我愿意相信一些阅读推广人的结论:如果你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了200 本,那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60%。
我很喜欢60%这个“可能性”——既给你希望,又让你觉得很真实。
有的家长会认为,买200 本书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吗确实,几千元的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来说,并不算多。
其实,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实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然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如此逐步积累,不断充实书架。
现在的孩子,多好啊!有了专门的读书的课,有了专门读的书,有了专门的图书室,有了……也有了读书的枷锁,读书在做规定数量的摘抄,要写心得感受,要做一定的检测题进行检测,要规定所读的书目……为什么要给读书戴上枷锁何不放手让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自己喜欢的故事,为什么要规定必读书呢可不可以规定,一年要看几本书,会说多少故事,年末以说故事的形式来比比呢学生自己去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看,带来和同学分享,这样不是能看更多的书吗2.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二——找到“味道好”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18篇)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8篇)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篇1如今生活的节凑不断加快,我们也能日趋感到生活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孩子静不下来”这句话在我们的耳边不时响起。
随之家长、老师的抱怨也是不断: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有些老师这样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在书中蒋老师将“聊书过程” 大致分成四个环节:导读、阅读、讨论、延伸,不过聊前要有一个暖身活动。
暖身活动其实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书中蒋老师就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做了详细地阐述:“营造环境”(建一个书架、捐两本,看百本)、“影响友伴---群体动力学的启示”、“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他说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给孩子阅读时间”、“无所不用其极”。
导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很想阅读你所推荐的书。
而蒋老师又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如何选对书,一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书。
三四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写现实英雄,友情,冒险,同情心的书。
五六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知识类、科幻类、侦探推理类,抒情文学及描写人类命运的书籍。
阅读就是师生在同一时间内共同读完一本书。
蒋老师在这里给我们谈了谈共读的三种方式:大声朗读、持续默读和自由阅读同时与我们分享了他设计的三份读书单,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讨论就是和孩子聊一聊这本书。
要与学生聊书,教师首先得熟悉所要聊之书,因此,教师的阅读至关重要。
一次成功的教学意义上的“讨论”一般经历三个环节:探索、聚焦和总结。
蒋老师给我们出示了:《要是我不遵守规则》讨论片段,让我们有例可循。
同时提醒大家“讨论”的几个要点。
延伸就是让阅读成为有趣的体验。
延伸活动看是随意,实则精心。
自然延伸是由作品中走进大自然或进行试验验证书中所述的自然现象;肢体延伸用动作表演作品、用橡皮泥表现作品形象等;文学延伸是进行续写、仿写等;生活延伸如《爱的教育》让学生找找生活中自己感受的爱;艺术延伸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让孩子们画一画动物们的嗯嗯,制作成自创书。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领悟现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是越来越重视阅读,都希望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足我们的授课,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但实质情况是我们常常听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有的老师这样说——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细观现在的社会现实,孩子他们最为喜欢的是电脑、电视和爸爸妈妈的手机。
而读书这种耗时又费力的事情,他们是极不情愿做的。
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实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家长的梦想。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就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工作但却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如愿所偿呢?假期里我读了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在怎样引导孩子阅读方面,感觉他的很多做法、见解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蒋老师的做法:1.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一——“让读书变得像呼吸同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成为一个“平生阅读者”并不简单。
现在这个世界上洋溢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遥控器“掌中机”的战争。
而且在这场战争中,书籍常常是节节败退的。
怎样让孩子真实爱上阅读,需要引领。
摘录《和孩子聊书吧》里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我愿意相信一些阅读实行人的结论:若是你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了 200 本,那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 60%。
我很喜欢 60%这个“可能性”——既给你希望,又让你感觉很真实。
有的家长会认为,买200 本书那不是很简单的事吗?确实,几千元的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来说,并不算多。
其实,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 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实质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尔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这样渐渐积累,不断充足书架。
现在的孩子,多好啊!有了特地的读书的课,有了特地读的书,有了特地的图书室,但同时也有了读书的枷锁,读书有了规定数量的摘抄,而且要写心得感觉,还要做必然的检测题进行检测,要规定所读的书目。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直就是我所希望的,可事与愿违,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也远不及玩具和电视的吸引力大。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感谢有这次读书沙龙的活动,我以阅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有不小的收获。
并用思考所得的方法结合孩子的情况在实践中运用,积累了一些心得。
个人对阅读教育的认识,也步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关于阅读的界定。
我常常“在自觉不自觉中,局限于一些界限之内。
”其实,在学习中,可以阅读的东西无穷无尽,阅读无处不在。
不光是图书、杂志、报纸、文件、出版物,其他如广告、路标、海报、店家的特卖信息等等,只要能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都会深入研读。
这么看来,学生并非不阅读,看他们整天捧着图书角力的书如痴如醉的样子,怎能说他不爱阅读呢?第二,阅读的时机。
对于人生,阅读就像是那扇门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你打开得早,有打开得早所能见到的美妙。
打开得晚,也有打开得晚的风光。
打开得早,如果能从学生时代就打开,不但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并且能及早因为阅读而使你的人生迸发出火花,因着这一点火花,再给你的人生就此带来不同德光亮与异彩。
然而,如果很晚才打开,也有很晚打开得好处与享受。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识见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识见与阅历一样的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为孩子没有阅读令我们满意的文学作品而深怀不满,也不必在意其他孩子因为阅读了更深更难的书,而对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说一些诸如:看看人家,都在读***书了,而你还在读这些无聊的漫画之类的话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文字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的体验和了解,决定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想让孩子有更深入的阅读,不妨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多了解生活,开阔视野,从生活中明白许多道理,有了这些体验,再去阅读,感受会大有不同。
第三,阅读环境的影响。
以前,我并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喜欢阅读的人应该在任何地方都会阅读,阅读无处不在。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拥有一颗爱读书的初心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拥有一颗爱读书的初心读书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那么怎么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呢?看一看这本书吧,教你和孩子一起喜欢上读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拥有一颗爱读书的初心,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什么是初心?董卿在《朗读者》曾言:“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
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愿望,靠本事赢得荣誉。
”学生时代能拥有一颗爱读书的初心毋庸置疑是珍贵的,通过一本本书去体会人生百态,了解各种知识,一览各地风情是多么美好的事啊!那么如何点燃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培养他们爱书的初心呢?蒋君晶老师的作品《和孩子聊书吧》则为我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并在具体实施上给予了详细的指导。
一、聊书就是“说来听听”,点燃阅读热情我们常和朋友聊天,聊时事,聊八卦,聊孩子,聊影视剧,而且一聊就聊得热火朝天,说的人说得停不下来,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要讨论或争论一番,这是为什么呢?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聊的话题双方都感兴趣,都有倾诉的欲望。
聊书亦如此。
首先聊聊自己喜欢看哪一类型的书,让每个人都“说来听听”,其中六年级的推荐书目动物小说《狼王梦》无疑是深受欢迎的,然后大家共同制定一个阅读计划,相约在什么时候读完,都读完之后再坐在一起讨论讨论,说道说道。
整个过程的教学组织可以松散一些,围绕一个话题,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虽参与其中但不主导讨论,没有“好坏对错”的评判,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在这样一个安全的“聊书”环境里,我想学生是不会有思想负担的,“读后感”也会在自然而然的聊的过程中说出来,再与同学的观点一碰撞,也会更丰富更深刻一些。
有了这样的聊书经历,学生的读书热情肯定会被激发出来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说、被倾听和被认可的心理诉求,有了这样的诉求,他肯定会积极地认真地读班级共同约定的共同书目的。
二、聊书不是“随便说说”,漫无目的聊书的过程,鼓励学生都“说来听听”,但绝不是“随便说说”。
心得体会-《和孩子聊书吧》读后心得
心得体会-《和孩子聊书吧》读后心得
《和孩子聊书吧》是一本关于儿童阅读的书籍,内容主要是讲述了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以下
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的阅
读环境,也是最重要的阅读伙伴。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给孩
子提供一个开放的阅读氛围。
其次,书中提到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
作者认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
阅读需求和兴趣,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书籍。
同时,也要引
导孩子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培养他们的广泛阅读兴趣。
另外,这本书也强调了阅读引导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家长不仅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还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可以加深孩子
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最后,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阅读活动和技巧。
比如,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建立
家庭阅读记录、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等等。
这些活动和技巧可以丰富孩子的阅
读经验,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总的来说,读完《和孩子聊书吧》给我留下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深刻认识到阅读对
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我也会尽力去
践行书中提到的建议,与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
聊出书香童年——《和孩子聊书吧》读后随感【___】
聊出书香童年——《和孩子聊书吧》读后随感【___】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我读过的教育著作中,一本非常好的书。
作者___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也是国内知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我曾在南京听过他的阅读课,在杭州也曾在一次会议上和他交流过。
这次我又有幸读到了他的大作,___的形象在我心中愈来愈清晰,愈来愈高大。
在全国众多语文教师中,___当之无愧是最璀璨的星星之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低效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对此诟病较多。
著名语文教育家___先生在1978年就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
新课标出台以后,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阅读对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但是,认识到重要性和具体的操作策略之间还需要搭建一座座桥梁,打通一条条隧道。
我一直在倡导每一届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书,并在书的来源、保证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等方面想了很多点子,但总体而言,难以令我满意。
直到我开始亲身投入课内海量阅读,摸索出了读整本书的方法。
上学年我进行了一个“教师大声读给学生听”的实验,受到了弟子们的热烈欢迎,因此这学期继续。
我为全班朗读的是整本经典童书,并在事前精心制定计划,制作相关PPT,在教师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若干语言训练点。
录音笔录下的实况被整理成文字,听教师朗读好书,成了全班的期盼,集体的节日。
我发现,自己搞的这个小实验竟然和___老师提倡的和孩子聊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___的聊书,从理论到实践,是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而我的做法尚在襁褓之中,稚嫩、零散、随意。
但现在我开始有意识保存、积累每一次朗读童书的文字、音频资料,相信我的探索也会逐渐羽翼丰满,日臻成熟。
从阅读单篇文章,到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各有其阅读价值。
单篇文章的阅读方法隶属于语文课程之内,无数人研究了很多年;群文阅读教学近几年方兴未艾;而整本书的阅读价值,了解并重视的语文教师却极少,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每学期我都会为孩子们准备朗读素材,但在选择素材时,我会进行甄别筛选,以确保符合以下条件:情节发展快、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明快易读、景物描写不过多,每章节的篇幅以5000-8000字为宜,朗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家长的心愿。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就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工作,但却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和孩子聊书吧》的作者蒋军晶老师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聊书”是一个让孩子爱上阅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所以,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如何与孩子“聊书”的经验告诉读者。
而这些宝贵的经验正是我这种平时对如何指导孩子阅读,毫无经验的人来说,太有指导性意义了。
以前,很少读理论指导性的书籍,总觉得会很无趣。
但读蒋老师的这本书,越读越觉得它吸引我。
正如蒋老师说的:“原以为聊书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实践之后,慢慢感觉到,和孩子聊书是‘外松内紧’的事。
”“说来听听”这几个字,我想可以代表蒋老师所说的“外松”。
蒋老师在聊书的时候,喜欢用“说来听听”作为对学生的追问,并不用我们常问的“为什么”。
因为“说来听听”本身营造的是一种轻松、随意的氛围,让人感觉老师很在意、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就像平时的“聊天”。
这也正是蒋老师聊书课堂的风格:轻松、自然、随意,不会给学生造成任何压力,这是让学生开口聊书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说来听听”代表着一种平等,师生间的平等,这种平等营造出了一个安全的讨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敢于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疑惑,才有机会自由地表达。
期间,老师退出了高高在上的讲台,以听为主,学生不会受到老师思想的左右,才更有可能激发出自己思维的火花。
就是蒋老师说的“内紧”吧!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书适合“聊”。
这个确定书的过程,正是老师需要大量阅读的过程。
看了蒋老师给出的书单和各年段推荐书目后,我知道,我这个第一步就已任重道远。
接着,把书推荐给学生时,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需要做一个导读。
导读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有兴趣去阅读该书并持续阅读直至结束。
所以蒋老师认为,导读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熟悉作者与作品的背景;要有对该书的摘要;老师要有自己的收获;还要有对该书的评论和质疑。
让读书成为爱好——读《和孩子聊书吧》的几点思考
这是一本聊阅读的书,特别适合作为如何上好阅读课的指导教材,无论是导读课、推进课或是总结课,无论是童话故事、冒险小说或是成长故事等,都能从中获得很大的教益。
但我今天要谈的几点思考并非关于阅读课,仅仅就是关于阅读,聊书的前提。
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都说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取得高分,那是一种生存的技能。
阅读,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是为了享受生命。
人这一辈子,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再旅行,而阅读就是心灵的旅行。
认识到这一点,我就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每晚至少半小时阅读课外书。
孩子们很认真,每晚的作业都有家长的签字,但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才了解,有的孩子看书时旁边放着表,半小时一到立刻给家长签字;有的孩子数着页码,估测着半小时大概读那么几十页……真正喜欢看书的孩子有几个?父母抱怨孩子不努力,却是自己捧着手机督促孩子看书;父母抱怨孩子随他小时候,也是不喜欢看书,却不知习惯根本没有遗传。
此书中作者说到,如果你的家里有200本以上的藏书,那么孩子有60%的可能会喜欢阅读,如果家长能坚持每晚看书读报,孩子几乎没有不喜欢看书的。
所以,“要我读”是老师能做的,“我要读”却是要通过家长的努力,当然这还涉及到读孩子喜欢的书,在喜欢读的基础上适当引导读好书,毕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好书却是无尽的,唯有引导读经典,才能让有限的时间拥有无限的价值。
二、从“我要读”到“我爱读”在孩子拥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后,无论是家庭或者学校,都该为孩子创设相应的阅读条件。
学校的图书馆已为孩子们开放,定时借阅图书。
图书馆的书也增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或是当今流行的书籍,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更多。
但借阅的条件似乎是每月一到两本。
按照本书作者观点,孩子的阅读速度应该保证在每三四天读完一本七八万字的书,如果中年级孩子,一周一本书还读不完,那么这个速度就太慢了,影响阅读效果。
因此为了弥补图书馆借阅的不足,班级图书角开展“捐两本,看百本”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相互借阅,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其实还能形成一股读书的力量,也有了共同的语言,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最近,阅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看到书名,我觉得这个“聊”这个字很好,平时我们在课堂上总是追问孩子“为什么”,如果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就会觉得这种追问会给人一种紧张感,孩子不敢轻易发言,而“聊”,说来听听,就有一种轻松的氛围,让人感觉老师在意孩子们的意见,就像平时聊天。
当然,既然是聊,师生、生生就要有互动,有对话,要让班里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说话,所以,对于新手而言,聊的目标定位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聊书鼓励“说来听听“,但绝不是“随便说说”。
在聊书的过程中,不应该总是聊老师想问的话题,而应该多聊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向孩子表明这一点,不要怕无法应对孩子们的问题,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而对于具体聊的内容,可以是关于书的内容,也可以从表达、创作的角度聊,在不断的聊的过程中,教给孩子们一些阅读策略,让每个孩子都向前走一步。
书中,蒋老师谈到了为什么要读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价值在哪儿?整本书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可以让孩子静下来,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
对于什么样的书适合聊呢?蒋老师谈到了五个“一点儿”:冷僻词语少一点儿;薄一点儿,太长或太难的书会让孩子受挫,甚至可能破坏他们的阅读乐趣;大道理少说一点儿,孩子喜欢的是故事;故事情节发展快一点儿;人物形象鲜明一点儿。
当然,也可以选择高品位的书,所谓品位,可以是忠实于自然的书;可以是解放儿童的心,使他们愉悦的书;是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的心灵,使儿童尊重一切生命的书;或是启发儿童知识、帮助孩子认识人性的书。
多选择儿童文学经典也是很好的选择。
对于一次完整聊书的大概样子,蒋老师谈到聊书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但可以有一般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导读、阅读、讨论、延伸。
导读,就是引导孩子共读一本书,完整意义上的聊书总是从导读开始的。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如今,我们的社会、家长和教育趋势都越来越重视阅读。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喜欢看书,而一些老师则表示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读书。
孩子们更喜欢电脑、电视和手机,而不喜欢阅读这种耗时费力的事情。
让孩子爱上阅读,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心愿。
然而,如何帮助孩子学会阅读,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却是一项不易的任务。
在假期里,我读了___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发现他的很多做法和观点值得研究和借鉴。
一、___的做法:1.让孩子爱上阅读之一——“让阅读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他们成为“终身阅读者”并不容易。
当今世界上,与“遥控器”掌中机的战争正在悄然进行,书本往往是败退的一方。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需要引领。
___在书中分享了一段话:阅读推广人士的结论是,如果你家里有200本书,那么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60%。
这个“可能性”既给人希望,又让人觉得很真实。
有些家长认为买200本书很容易,但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实际上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父母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然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逐步积累,不断充实书架。
现在的孩子有了专门的读书课、专门的图书室、专门的读物,但同时也有了读书的枷锁,读书有了规定数量的摘抄、心得感受和检测题。
为什么要给阅读戴上枷锁呢?为什么要规定必读书目呢?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呢?可以规定一年要看几本书,会说多少故事,期末以说故事的形式来比比呢?学生可以自己去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书,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分享,这样不是能看更多的书吗?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
我总是以“忙”为借口,很难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本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欢读书,怎么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呢?但是,现在还不晚。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doc
蒋老师的做法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一——“让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并不简单。
摘录《和孩子聊书吧》里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我愿意相信一些阅读推广人的结论:如果你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了200本,那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60%。
我很喜欢60%这个“可能性”——既给你希望,又让你觉得很真实。
有的家长会认为,买200本书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吗?确实,几千元的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来说,并不算多。
其实,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实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然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如此逐步积累,不断充实书架。
放手让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自己喜欢的故事,为什么要规定必读书呢?倒是可以规定,一年要看几本书,会说多少故事,期末以说故事的形式来比比呢?学生自己去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看,带来和同学分享,这样不是能看更多的书吗?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二——找到“味道好”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明确了选书的方法,他说:如果班级读书基础薄弱的,那么在选书的时候要做到5点:(1)生僻词汇少一点;(2)书薄一点,增加信心;(3)大道理少说一点;(4)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5)人物形象鲜明一点。
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例如: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三四年级选那种现实英雄、友情、冒险、同情心,五六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人类的命运。
一句话,就是要让孩子找到“味道好”的书。
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三——“让我们聊起来”让孩子聊起来,是一门技术活。
首先是提出好的问题,蒋老师详细阐述了四个方面:提稍微“大一点”的问题;提稍微“开放一点”的问题;提稍微“生活一点”的问题;提稍微“表达方面”的问题。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和孩子聊书吧一一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玉门市第二小学杨琴花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是越来越重视阅读,都希望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听很多家长这样说一一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有的老师这样说一一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细观当今的社会现实,孩子他们最为喜欢的是电脑、电视和爸爸妈妈的手机。
而读书这种耗时又费力的事情,他们是极不情愿做的。
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家长的心愿。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就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工作但却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如愿所偿呢?假期里我读了杭州天长小学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聊书吧一一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在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方面,觉得他的好多做法、观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蒋老师的做法:1•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一一一“让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并不简单。
当今这个世界上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一与“遥控器”、“掌中机”的战争。
并且在这场战争中,书本往往是节节败退的。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需要引领。
摘录《和孩子聊书吧》里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我愿意相信一些阅读推广人的结论:如果你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了200本,那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60%。
我很喜欢60%这个“可能性”一一既给你希望,又让你觉得很真实。
有的家长会认为,买200本书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吗?确实,几千元的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来说,并不算多。
其实,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实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然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如此逐步积累,不断充实书架。
现在的孩子,多好啊!有了专门的读书的课,有了专门读的书,有了专门的图书室,有了,,也有了读书的枷锁,读书在做规定数量的摘抄,要写心得感受,要做一定的检测题进行检测,要规定所读的书目,,为什么要给读书戴上枷锁?何不放手让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自己喜欢的故事,为什么要规定必读书呢?可不可以规定,一年要看几本书,会说多少故事,年末以说故事的形式来比比呢?学生自己去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看,带来和同学分享,这样不是能看更多的书吗?2•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二一一找到“味道好”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3篇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心得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心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体会3篇1这学期,组里发了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聊书吧》。
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也越来越重视阅读。
一学期二三十本书文章,这样的阅读面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而蒋老师的这本关于群文阅读的书恰恰为我指明了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的体会: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
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
不得不承认,学校是惟一能够使学生安静阅读的理想场所。
在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的家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
麻将声、扑克声以及电视、电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平心静气地面对纸质阅读,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学生往往做不到。
因此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裕的时间,帮助孩子阅读入情入境,促进脑图的形成。
在平时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看课外书,并且要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在脑海中出现想象的画面。
如果学生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个画面,并把它连起来,那就是形成一组动画片。
学生在看书时,能在脑海中绘制动画片,那可是开心事。
只要让他们尝到这甜头,马上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被激发,习惯就很容易被养成。
那么我们得出结论:习惯的养成源于脑图的形成。
真可谓脑图产生兴趣,兴趣养成习惯。
所以在学校里,老师每天坚持安排特定的时间陪着学生看书。
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尽快地培养每个孩子看书的习惯,二、引领共同阅读,形成阅读仪式。
孩子在刚开始看课外书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让孩子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贴近孩子生活,和他们生活经验相吻合的书籍。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
《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读书心得体会如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趋势是越来越重视阅读,都希望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我们的教学,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听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有的老师这样说——我的学生喜欢翻书,却不会看书。
细观当今的社会现实,孩子他们最为喜欢的是电脑、电视和爸爸妈妈的手机。
而读书这种耗时又费力的事情,他们是极不情愿做的。
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是每一个老师、家长的心愿。
帮助孩子学会读书,和孩子一起畅谈好书,就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工作但却又是一件不易的事。
那么老师该怎么做才能如愿所偿呢?假期里我读了蒋军晶老师写的《和孩子一起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在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方面,觉得他的好多做法、观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蒋老师的做法:1.让孩子爱上读书之一——“让读书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并不简单。
当今这个世界上弥漫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遥控器“掌中机”的战争。
并且在这场战争中,书本往往是节节败退的。
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需要引领。
摘录《和孩子聊书吧》里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我愿意相信一些阅读推广人的结论:如果你的家里有书架,而书架上的书达到了200 本,那你的孩子爱上书的可能性可以达到60%。
我很喜欢60%这个“可能性”——既给你希望,又让你觉得很真实。
有的家长会认为,买200 本书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吗?确实,几千元的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来说,并不算多。
其实,他们误解了“书架上的书达到200本”的意思。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实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看,翻翻,找找,然后买两三本自己喜欢的书回家,如此逐步积累,不断充实书架。
现在的孩子,多好啊!有了专门的读书的课,有了专门读的书,有了专门的图书室,但同时也有了读书的枷锁,读书有了规定数量的摘抄,并且要写心得感受,还要做一定的检测题进行检测,要规定所读的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我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意识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引导他们知道怎样读书,是每一个为人师者的重要责任。
一直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暑假读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让我有了不少收获,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
收获之一:怎样使学生“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常常有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孩子总要我催着才会去看书。
”……在我看来,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许多孩子看书是因为父母的督促、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假性的“爱阅读”,而不是自发自主的对阅读的热爱。
怎样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领。
在蒋军晶老师总结的几种方法中,“建一个书架”和“组织读书群体”我认为是最为重要、最为行之有效的。
在家里,我为自己三岁大的女儿专门准备了一个书架,摆放她的绘本、画册。
现在,她会自己整理书架,会在逛商场里要求我给她买书,会独自捧一本书安静地翻半个小时。
我想,她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
而在教室里给学生准备一个书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还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借阅制度。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行为上往往会有一种“跟风”的意识,体现在阅读上也是如此。
我们会发现,班级的某个交际圈里在某段时间中都在看同一本书,如果在此时进行一些适当的引导,会比学生的个体阅读效果更好。
因为学生在共同的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讨论、交流,而不读这本书的孩子就会有危机感——和同学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我们学生每学期的推荐阅读书目,其实也是群体阅读的一种方式。
收获之二:找到“味道好”的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萦绕在老师、家长脑中的大问题。
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的选书的方法,五个“一点”:生僻词汇少一点;书薄一点;大道理少说一点;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人物形象鲜明一点。
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
力和好奇心的书,三四年级选现实英雄、友情、冒险类的书;五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等书籍
任何人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也不例外,而且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喜欢的书的类型也不一样。
蒋老师有一句话——“投其所好,无所不用其极”,给孩子他喜欢的书,他才会坐下来,认真地读。
哪怕是在我们看来,书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太简单了,但只要内容健康向上,画面清晰美观,孩子又喜欢读,就可以让他读了。
我们还要尽量让他们多看不同类别书籍,拓宽孩子的视野,令他们觉得书本内容多姿多彩,才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就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收获之三:怎样和孩子聊书
2013年的寒假,学校组织五年级冬令营,语文学科开设了“经典共读”课程,我带着学生们一起看《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在课堂上一起讨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是一种十分特别的阅读体验。
现在读了蒋老师的这本书,突然发现,原来我早就在和学生聊书了。
我回忆当时自己和学生“聊书”的经历,和蒋老师所介绍的方法相对照,发现要让孩子们聊起来,聊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确实是一门技术活。
聊书话题的提出十分重要,蒋老师详细阐述了四个方面:提“大一点”的问题;提“开放一点”的问题;提“生活一点”的问题;提“表达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营造安全的讨论环境,教学组织松散一些,过度诗意和结构化的教学语言不用,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讨论技巧。
书中蒋老师除了给我们阅读和聊书的策略外,更实用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书不同的聊法,带我们走进了聊书现场,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一位阅读此书的人能一步一个脚印,和孩子们一起“静下来,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
读完此书,我不由深思:平时自己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的困惑,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不少启发,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静下心来,在工作之余捧一本书仔细品味,不断提高自己的方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好好读书吧!
201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