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留抵退税政策影响与探讨
留抵退税政策影响与探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先手棋”推动并激发市场活力,用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减法”,去换取企业复苏的“加法”以及市场活力的“乘法”,从而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一、政策背景及意义(一)政策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加之新冠疫情的肆虐,我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面临严峻考验,帮助中小企业“活下去、熬过去”,为他们纾困解难、减压降负,减税降费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的举措。
2022年,政府将“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作为工作任务之一,采用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将减税、退税形成合力,把阶段性措施、制度性安排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全年退税减税估计2.5 万亿元左右,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民生、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二)留抵退税政策意义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出台,既可以有效缓解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缓解现行的经济下行压力。
留抵退税作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将1.5万亿元的现金流直接提供给市场主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及预期,有力地支撑了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
二是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当前增值税制度。
留抵退税税额由结转下期抵扣变为当期退税,抵扣周期能有效缩短,企业成本能有效减少,进一步深化了增值税制度改革及完善,更加符合现代增值税税制要求。
二、政策要点(一)留抵退税的含义增值税当期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在现行增值税制度下,如果一个企业纳税期内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就会形成留抵税额。
留抵税额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在时间上不一致造成的,如集中采购原材料或存货,尚未完全实现销售;筹建期间大规模采购却暂时没有收入等;二是在多档税率并存的情况下,销项适用税率低于进项适用税率就形成了留抵税额。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一 、一般企业留抵退税
3.退税程序问题
纳税人满足退税条件后,应在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 抵税额。
一 、一般企业留抵退税
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的衔接
• 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办理退税的顺序是,先办理出口业务的免抵退 税,待免抵退税完成后,还有期末留抵税额且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可以再申 请办理留抵退税。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Presented by 202007
政策背景
留抵税额,是纳税人已缴纳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我国过去一 直实行留抵税额结转下期抵扣制度,仅对出口货物服务对应的进项税 额,实行出口退税。近年来,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进项抵扣范围 不断扩大,纳税人的留抵税额呈现总量越来越大、涉及纳税人越来越 多的显著特点。随着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推进,我国营商环境的日益改 善,各界对留抵退税制度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
• 适用免退税办法的外贸企业,由于其进项税额要求内销和出口分别核算,出口 退税退的是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因此,应将这类纳税人的出口和内销分开处 理,其出口业务对应的所有进项税额均不得用于留抵退税;内销业务的留抵税 额如果符合留抵退税条件,可就其内销业务按规定申请留抵退税。
一 、一般企业留抵退税
填写基本信息, 勾选“留抵退
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是指税务机关当期已核 准,但纳税人尚未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中填报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一 、一般企业留抵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 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2019年20号公告
(三)纳税人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的, 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 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 量留抵税额。
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
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是指企业在购买原材料、设备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货物和服务时缴纳的增值税可以留抵,用于抵扣将来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所应缴纳的增值税。
这一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降低企业的负担,提升竞争力。
一、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获益1.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企业可以在购买原材料和设备时享受留抵退税的优惠政策。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减少支付的增值税金额,减轻负担。
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材料成本较高的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企业可以将留抵的增值税用于抵扣将来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所应缴纳的增值税。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一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额,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对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
在企业购买科技设备或者进行科技研发时,可以享受留抵退税的政策,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这样一来,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运行机制1.留抵退税程序企业可以在购买原材料、设备以及其他符合规定的货物和服务时缴纳的增值税进行留抵退税。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企业在购买符合规定的货物和服务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增值税。
(2)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可以根据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发票金额,由税务机关核定留抵额度。
(3)企业可以在将来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使用留抵额度抵扣应缴纳的增值税。
2.留抵退税的限制条件(1)企业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和其他相关凭证;(2)企业应当遵守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有关规定;(3)企业应当按照留抵退税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三、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推进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应当加大对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宣传,让企业了解并利用这一制度,将其纳入企业的税务规划中。
留抵退税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概述留抵退税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因应税项目产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可抵扣的留抵税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申请退还这部分留抵税额的法律制度。
留抵退税制度是我国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留抵退税的法律规定、操作流程、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留抵退税法律规定1.法律依据留抵退税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留抵退税范围留抵退税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抵税额;(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抵税额;(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出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抵税额;(4)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出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抵税额。
3.留抵退税条件(1)企业应依法纳税,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2)企业留抵税额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退税;(3)企业留抵税额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企业留抵税额的退还,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4.留抵退税程序(1)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留抵退税申请;(2)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留抵退税申请进行审核;(3)审核通过后,主管税务机关向企业开具《留抵退税通知书》;(4)企业收到《留抵退税通知书》后,按照规定办理退税手续。
5.留抵退税金额计算留抵退税金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留抵退税金额 = 留抵税额× 退税率其中,退税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三、税收优惠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留抵退税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按月或按季申请留抵退税。
2023年企业退税政策解读
2023年企业退税政策解读摘要:1.2023 年企业退税政策的背景和目的2.退税政策的具体内容3.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4.企业如何应对退税政策5.结论正文:2023 年企业退税政策解读2023 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降低企业成本,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持企业发展。
本文将对2023 年企业退税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内容,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
一、2023 年企业退税政策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六个行业。
为应对这一情况,国家决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二、退税政策的具体内容1.退税范围:2023 年,我国将继续对购置日期在2023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12 月31 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2.退税金额:企业可申请退还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进行计算。
企业应关注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及时、准确地申请退税。
3.退税流程:企业需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完成退税申请。
税务部门将根据企业的申请,审核退税金额并办理退税手续。
三、退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1.减轻企业负担:退税政策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2.促进企业投资:退税政策将有助于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3.优化产业结构:退税政策将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四、企业如何应对退税政策1.关注政策动态:企业应及时关注税务部门的相关政策公告,了解退税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保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2.优化财务管理: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完整,以便在申请退税时能够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
3.合规纳税:企业在享受退税政策的同时,应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纳税,避免因税务违规导致的罚款、滞纳金等经济损失。
各地留抵退税措施
各地留抵退税措施概述留抵退税是指旅客在购买境内特定商品后,可在抵达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后,将购买的商品退税金额留在目的地进行使用。
这种措施旨在吸引更多的跨境消费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提升境内特定商品的竞争力。
各地的留抵退税措施存在差异,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地区的具体措施。
1. 中国留抵退税措施1.1 适用范围中国留抵退税适用于境外居民购买的境内特定商品,旅客可根据购买金额享受退税服务。
1.2 退税流程1.旅客在购买商品时,应向商家索取留抵退税单据,以备未来退税使用。
2.旅客在离境前,需将购买商品携带到指定的退税办理点办理退税手续,并出示购买凭证、护照等相关身份证明文件。
3.退税办理点将核实退税单据的真实性,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退税手续。
4.审核通过后,退税金额将以人民币形式返还给旅客。
2. 欧洲留抵退税措施2.1 适用范围欧洲留抵退税适用于非欧盟居民购买的特定商品,旅客需满足一定条件方可享受退税服务。
2.2 退税流程1.旅客在购买商品时,需向商家索取退税单据,并在离境前将商品出示给海关官员核验。
2.核验通过后,旅客可前往退税办理点办理退税手续,出示购买凭证、护照等相关身份证明文件。
3.退税办理点将核实退税单据的真实性,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退税手续。
4.旅客将收到的退税金额以欧元形式返还。
3. 美国留抵退税措施3.1 适用范围美国留抵退税适用于非美国居民购买的特定商品,旅客需满足一定条件方可享受退税服务。
3.2 退税流程1.旅客在购买商品时,需向商家索取退税单据,并在离境前将商品出示给海关官员核验。
2.核验通过后,旅客可前往退税办理点办理退税手续,出示购买凭证、护照等相关身份证明文件。
3.退税办理点将核实退税单据的真实性,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退税手续。
4.旅客将收到的退税金额以美元形式返还。
4. 日本留抵退税措施4.1 适用范围日本留抵退税适用于非日本居民购买的特定商品,旅客需满足一定条件方可享受退税服务。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解读概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因纳税额超过应纳税额而产生的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相关政策。
该政策通过减少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行解读,包括政策背景、适用范围、申报条件和流程、税款退还、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一、政策背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为了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政策。
在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中,增值税是企业主要的税收类型之一,对企业运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稳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有时会出现纳税额超过应纳税额的情况,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推出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税负,提高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适用于符合相关条件的纳税人。
具体来说,适用范围包括按照国家财政部规定纳税期限和留抵退税货物范围的企业和纳税人。
三、申报条件和流程企业在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必须是合法注册并正常经营的纳税人;2.企业应当按规定依法缴纳增值税,并超过应纳税额;3.企业应当将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报送给税务机关。
申报流程如下:1.企业首先需要填写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表,将相关证明材料准备齐全;2.然后,将填好的申报表和证明材料提交到所属税务机关;3.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核实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4.如果审核通过,税务机关将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退税操作;5.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到指定的银行领取退税款项。
四、税款退还根据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规定,税款退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直接退还到企业的银行账户,企业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到银行进行领取。
另一种是抵扣方式,即将退还的税款抵扣到企业未来的应纳税款中。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退还方式。
五、注意事项企业在申报增值税留抵退税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提供虚假资料;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申报,避免耽误退税的机会;3.及时了解新的退税政策和规定,以便及时申报和领取退税款项;4.合理规划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以最大程度地获得退税的机会。
官方解读!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
官方解读!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解读(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劳务税司副司长刘运毛)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3月2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以下简称“14号公告”),明确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
同时,税务总局相应配套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4号,以下简称“4号公告”),对相关征管问题进行明确。
为方便广大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劳务税司副司长刘运毛就有关2022年留抵退税新政的重点内容以及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一、关于留抵退税新政的主要内容今年的留抵退税新政有三大特点: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
具体来说,新政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即在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二是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这里着重说明和强调五个问题:第一,将先进制造业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并作为一项长期性政策。
第二,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予以退还。
这项存量留抵退税政策是一次性政策。
这里的“一次性”,是指纳税人在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不再有存量留抵税额。
留抵退税政策培训课件
留抵退税政策培训课件留抵退税政策培训课件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进出口业务。
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我国推出了留抵退税政策,以降低企业的负担,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对留抵退税政策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份培训课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政策。
一、留抵退税政策的背景和目的留抵退税政策是指企业将出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留抵在国内,用于抵扣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该政策的出台旨在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留抵退税政策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1. 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在中国注册;2. 企业从事出口货物的生产、加工、贸易等业务;3. 企业已获得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和增值税发票。
三、留抵退税政策的操作流程1. 企业在出口货物后,根据实际出口情况向海关申报退税;2. 海关核实相关资料后,将退税款项划拨至企业的留抵账户;3.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将留抵账户中的退税款项用于抵扣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四、留抵退税政策的优势和风险1. 优势:留抵退税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金压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该政策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风险:留抵退税政策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退税款项的实际到账时间可能较长,企业需要做好资金周转的规划;此外,政策的具体操作流程较为繁琐,企业需要熟悉相关规定并遵守。
五、留抵退税政策的应用案例以某出口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留抵退税政策成功降低了进口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该企业将出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留抵在国内,用于抵扣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从而降低了进口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留抵退税政策的操作技巧1. 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留抵退税政策的最新动态,以确保能够及时享受政策红利;2. 企业应合理规划资金流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留抵退税,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留抵退税操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关于39号公告“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深度解析
关于39号公告“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深度解析关于39号公告“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深度解析-郑会⼴-过去很长的⼀段时间内,中国在增值税上实⾏的都是留抵税额⽆限期结转抵扣的制度,仅仅针对出⼝货物和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实⾏出⼝退税。
但随着中国深化增值税改⾰进程的推进,2019年3⽉20⽇,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海关总署出台了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关于深化增值税改⾰有关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39号公告”),政策正式将增值税留抵退税作为⼀种常态化、规范化的制度确⽴了下来,且适⽤于所有⾏业。
39号公告对纳税⼈通过设定退税条件和限额退税的⽅式进⾏政策规范,其中退税条件围绕纳税⼈信⽤等级、退税计算门槛、纳税⼈⾏为规范、是否享受特殊税收优惠展开。
尽管39号公告对于企业适⽤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的规定相对⽐较简单,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对于制度的实施细节感到迷惑,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章对39号公告中关于期末留抵退税的规则在适⽤、实施以及“退税顶峰值”计算细节⽅⾯进⾏深⼊地分析,以帮助⼤家解决对于政策的⼀些疑惑,提⾼纳税遵从度。
⼀、纳税信⽤等级不需要前置根据39号公告第⼋条第(⼀)款第2项规定,符合纳税信⽤等级为A级或B级的纳税⼈,可以在符合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令很多企业⼈员感到疑惑的点在于,符合纳税信⽤等级为A级或者B级,是不是意味着要在成为AB级纳税⼈后,再满⾜连续6个⽉满⾜退税条件才能去申请退税?实际经营中,企业很多时候是需要先发⽣各项⽀出的,⽐如采购原料、购置不动产或设备等等,然后我再投⼊⽣产运营最后产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后才能产⽣相应的收⼊。
那么在这种情况项下,我企业前期还没产⽣收⼊的时候我是很难认定为AB级纳税⼈的,⽽我采购这些动作所产⽣的进项税额⼜是先于收⼊取得的,如果要我企业先成为AB级纳税⼈后产⽣的增量留抵才能申请退税,那政策适⽤性岂不是⼤打折扣?实际上是不需要的,39号公告所规定的信⽤等级要求你只要满⾜在去申请退税时对应的纳税申报期成为了AB级纳税⼈就可以。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及退税流程讲解1017
自2019年6月1日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可以自 2019年7月及以后纳税申报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 专用发票情形;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第三,前面说到的都是按月纳税的纳税人,按季纳税的纳税人执行口径 也一样,只不过计算区间不是连续六个月,而是连续两个季度。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及退税流程讲解
出于防范退税风险的考虑,未享受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或先征后退政 策的这项条件是按照纳税主体而不是按照即征即退项目来限制的。也就 是说,只要享受过这些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其一般项目的留抵也是不允 许退税的。
如果该企业10月收到了30万元退税款,则该企业10月的留抵税额就应从 100万元调减为70万元(100-30=70)。此后,纳税人可将10月份作为起 始月,再往后连续计算6个月来看增量留抵税额的情况,如再次满足退税 条件,可继续按规定申请留抵退税。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及退税流程讲解
二、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及退税流程讲解
退税额的计算公式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在增量留抵税额的基础上,首先,需要考虑进项构成比例。这与2018年 一次性留抵退税计算退税额的原则是一致的,取数区间是以2019年4月1 日起至申请退税前这一段时间内已抵扣的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 用缴款书和完税凭证三种票对应进项占全部进项的比重来计算。然后, 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一个60%的退还比例。
留抵退税政策
留抵退税政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留抵退税政策成为许多国家为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促进出口贸易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留抵退税政策指的是将企业在进口原材料和设备中支付的关税和增值税等税款,抵扣后用于抵扣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支付的其他税款,以此减轻企业的税负,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本文旨在探讨留抵退税政策的定义、优势及其在国际经贸中的应用。
一、留抵退税政策的定义留抵退税政策是由国家设立的与进出口相关的税收政策,其核心原则是对企业支付的关税和增值税进行抵扣,以减少企业的税负并提高其竞争力。
留抵退税政策分为内退和外退两种形式。
内退是指在国内对于企业购入国内生产的原材料进行抵扣,外退是指在国外对企业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所支付的关税和增值税进行抵扣。
留抵退税政策的具体规定会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企业在申请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和报关单据。
二、留抵退税政策的优势1. 降低企业成本:留抵退税政策可以减少企业支付的进口税款,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对于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所支付的关税和增值税进行抵扣,让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鼓励创新和发展:留抵退税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资源,能够用于技术研发、生产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这种鼓励创新和发展的机制,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升级换代和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 促进出口和国际贸易:留抵退税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来国内开展生产和销售活动,促进出口,并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鼓励企业在国外采购原材料和设备,以及对出口产品进行关税和增值税的退税,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三、留抵退税政策在国际经贸中的应用1. 提高国际竞争力: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留抵退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并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中国自2000年起实行了出口退税政策,允许企业对出口产品中支付的增值税进行退税,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出口环境,并促进了国内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增值税期末留底税额退税相关政策讲解
背景
•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留抵税额结转下期抵扣制度, 仅对出口货物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实行出口 退税。2018年6月27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 《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 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0号),试 行对部分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予以退还的 政策。2019年3月20日,《关于深化增值税改 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 署公告2019年39号)取消了行业限制,对于符 合条件的纳税人 ,均有机会申请享受增值税期 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5.2019年4月1日以后一次性转入的待抵扣部分 的不动产进项税额,在当期形成留抵税额的,可用 于计算增量留抵税额。
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又 产生新的留抵,要重新按照退税资格条件进行判断。 特别要注意的是,“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大 于零”的条件中“连续六个月”是不可重复计算的, 即此前已申请退税“连续六个月”的计算期间,不 能再次计算,也就是纳税人一个会计年度中,申请 退税最多两次。
4月30日,为方便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业务,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 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自 2019年5月1日起执行,就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过程中涉及的 相关征管事项进一步予以明确。《公告》细化了申请时间、 明确了与出口退税衔接、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增量留抵税 额的确认及后续事项。
增值税法定抵扣凭证包括: 1.增值税专用发票 2.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3.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 4.接受境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从税务机关或者 境内代理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 5.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6.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4月1日起全面试行留抵退税制度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4月1日起全面试行留抵退税制度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申请留抵退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全面试行是指自2024年4月1日开始,我国对于境内企业的进出口商品退税政策进行了和优化。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留抵退税:1.注册在我国境内的企业:申请留抵退税的企业必须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以及依法独立经营的企业。
2.公认的纳税人:企业必须是公认的纳税人,即纳税人按时足额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应抵扣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纳税人。
3.具备出口货物的资格:企业必须是具备出口货物的资格,即企业已通过审批并办理了出口货物的手续。
4.申报出口货物并缴纳出口退税税额:企业需按照规定申报出口货物,并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相应的出口退税税额。
5.退税金额符合规定:企业需按照规定,退税金额不超过其实际发生的税额,且未发生自行编制、盗抢税票等违法违规行为。
6.适用退税率的商品:退税政策适用于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工业品、农产品、资源产品、加工贸易产品等。
7.出境后贸易模式:企业所出口的货物需是出境后的贸易活动,不能是国内贸易或境内的转口贸易。
8.需满足其他特定条件:根据具体的退税政策规定,可能还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条件,例如出口目的地、货物的产地、货物的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等。
以上是留抵退税制度全面试行后,企业申请留抵退税的一般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和申请材料,如出口货物清单、合同、发票、报关单等,以便进行退税申请的审批和核算。
同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国家相关部门也将依法予以查处和处理。
总之,企业在申请留抵退税时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此确保退税政策的合法合规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企业在申请过程中应提前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合法的申请操作。
4个案例详解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
4个案例详解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是指纳税人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满后,仍有留抵
退税余额的情况下,可以将留抵税款继续留抵下期退税使用的政策。
下面
将详细解释4个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
1.案例一:企业A在一季度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满后,仍有留抵退税余额。
此时,企业A可以将留抵税款继续留到下一季度退税使用。
如果企业
A在下一季度的纳税申报中填写了留抵退税余额,该余额将会在下一季度
的退税中扣除。
2.案例二:企业B在年度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满后,仍有留抵退税余额。
由于企业B的经营情况需要,它决定将留抵税款留到下一个年度使用。
因此,在下一个年度的纳税申报中,企业B可以填写上一年度的留抵退税余额,并在年度退税中扣除该余额。
3.案例三:企业C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满后没有留抵退税余额。
在这
种情况下,企业C将无法继续留抵退税,并需要按照正常的退税程序申请
退税。
4.案例四:企业D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满后,留抵税款超过了下期可
退税额度。
此时,企业D只能将超出部分退税,而多余的部分无法继续留抵,也无法退还给企业D。
企业D需要按照退税程序申请退还多余的部分。
综上所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是一项可以让纳税人灵活运用的政策。
在一定条件下,纳税人可以将留抵退税余额继续留抵下一期退税使用,从
而减少企业的税负压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留抵退税余额不能无限制
地延期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条件,否则将会影响企业的合规运营。
固定资产留抵退税说明
固定资产留抵退税说明政策内容为保障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退税行业范围政策顺利实施,方便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决定将2022年7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延长至7月份最后一个工作日。
一、官方解读1、公告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自2022年7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全额留抵退税政策扩大至批发零售业等行业。
根据现行规定,应在纳税申报期内提出申请退税。
考虑到自7月份开始,将新增较多纳税人办理退税。
因此,为有利于纳税人更快获得退税,参照今年4-6月份做法,延长今年7月份的留抵退税申请期限,即纳税人在7月最后一个工作日(7月29日,含本日)之前都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2、延长7月份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规定是否面向所有纳税人?所有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不限于新扩围的批发零售业等七个行业的纳税人),如果计划在7月份申请退税的,都可以在7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提交《退(抵)税申请表》进行申请。
3、7月以后还可以继续申请留抵退税吗?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均可以在7月以后的纳税申报期内按规定申请留抵退税。
一、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将《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范围扩大至“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下称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下同)。
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可以自2022年7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和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退税。
二、2022年第14号公告和本公告所称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十、在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后、税务机关核准其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前,核 准其前期留抵退税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扣减 税务机关核准的留抵退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当期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可以在同一 申报期内,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五、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的,应当按期申报免抵退税。当期可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应办理免抵 退税零申报。
六、纳税人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先办理免抵退税。 办理免抵退税后,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再办理留抵退税。
4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合同执行
5
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 策的。
注意事项
(二)本公告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 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四)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注意事项
(五)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办理免抵 退税后,仍符合本公告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 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六)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按照本条规定 再次满足退税条件的,可以继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但本条第(一) 项第1点规定的连续期间,不得重复计算。
抵退税时存在尚未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的,应待税务机关核准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后 ,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扣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 退税应退税额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是指税务机关当期已核准,但纳税人尚未在《增值税纳税申 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中填报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注意事项
七、税务机关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原则办理留抵 退税。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是否符合留抵退税条件、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等进行审核 确认,并将审核结果告知纳税人。
八、纳税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且不存在本公告第十二条所列情形的,税务机关应 自受理留抵退税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纳税人出具准予留抵退税的 《税务事项通知书》。
2019年9月30日
政策文件
政策
1.《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 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 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 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 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 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 年第20号)
3.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 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 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 税政策的公告(财政 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19年第84号)
纳税人发生本公告第九条第二项所列情形的,上述10个工作日,自免抵退税应退 税额核准之日起计算。
注意事项
九、纳税人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发生下列情形的,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一)因纳税申报、稽查查补和评估调整等原因,造成期末留抵税额发生变化的,按最近一期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二)纳税人在同一申报期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或者在纳税人申请办理留
(七)以虚增进项、虚假申报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 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注意事项
三、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应于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次月起,在增值税纳税申 报期(以下称申报期)内,完成本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 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见附件)。
退税条件
自2019年4月1日起,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 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
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 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 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 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一)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税务机关继续为其办理留抵退税,并自增值税涉税风险 疑点等情形排除且相关事项处理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向纳税人出具准予留抵退税的 《税务事项通知书》。
注意事项
十二、税务机关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发现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存在以下情形,暂停为其办 理留抵退税:
(一)存在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的; (二)被税务稽查立案且未结案的; (三)增值税申报比对异常未处理的; (四)取得增值税异常扣税凭证未处理的; (五)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事项
十三、本公告第十二条列举的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等情形已排除,且相关事项处理完毕后,按 以下规定办理:
税务机关核准的留抵退税额,是指税务机关当期已核准,但纳税人尚未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 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填报的留抵退税额。
十一、纳税人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不予留抵退税。税务机关应自受理留抵退税申请之日起 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