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就目前国内的电视市场来说,各种娱乐节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在节目的经济性影响下,受到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出现了普遍的内容单一性。举个例子说,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在国内的热播,就让全国各大省城卫视兴起了一股唱歌选秀的热潮后,各种选秀节目如《中国好男儿》,《中国梦想秀》之类的更是层出不穷,之后的几年,选秀节目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终于在2012年浙江卫视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好声音》,再次掀起了选秀节目的热潮。“娱乐教父”湖南卫视自然不甘落后,接连推出《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等电视节目。这样换汤不换药的节目不仅浪费电视资源,导致节目质量不高,更是带来了收视疲软、恶性竞争等消极现象。就如一位美国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一样:“庸俗的作家们往往都在利用大众文化需求来赚钱”。

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吸引观众关注到自身的节目,这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课题。精准的主持人角色定位能够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观众锁定某个频道、某档电视栏目,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节目主持人的接受和认可。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提升栏目的品牌效应,就必须准确定位主持人的电视形象。我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而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对电视节目本身的影响。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表现

(一)主持人的“价值观念”

主持人的穿着搭配、手势语言都与节目的整体需求融为一体。当然目前的传播手段、方式非常的多元化,有些主持人为了凸显自己,过于明显的强调个人化,使自己的“小我”凌驾于节目的内容诉求、风格定位这个“大我”之上,这样造成了节目主持人面对节目态度上不够谨慎,弱化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比如东方卫视《东方夜谭》的主持人刘仪伟,在一期采访陈坤的节目中,主持人问问题时会先设定一些答案,弄得嘉宾非常的尴尬。相比而言,一些蜚声国际的著名主持人则会强调“节目为大”,比如美国NBC全国广播电视网著名节目主持人布罗考在登上《晚间新闻》的主播台之前,被要求在节目中播读广告,他认为这有损自身形象,削弱节目价值,断然拒绝,放弃了一个能使他的年薪增长20万美元的机会。

因此在节目中,主持人要随时的调整自我的状态与节目需求之间的分寸。主持人只有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才能够正确的审视节目流程,从而通过有效的控制和驾驭节目进程的方式,完成平等的大众传播。

(二)关于节目主持人的物化性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分为很多层次,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自我的个性意识与节目主题风格之间的关系。所谓好的电视节目,追根究底是能够获得观众认可,带来视觉观感以及提升审美享受的节目。这也是主持人在舞台上的“物化”效果。何谓之物化呢?

《庄子·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段话是成语“庄周梦蝶”的由来,讲的是庄子与蝴蝶的一种交互变化与融合,我们暂且抛开哲学或文艺学的角度去探讨物化的概念。如在节目中,主持人也做到个性化与节目风格的“物化”,那么“物化主持”不仅能满足节目最基本的需求,还能更高层次的提升主持技巧。

主持人的物化性,强调的就是主持人与节目需求的整体融合。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主持人在演播室内的表现与节目要传达给观众的理念是一致的。主持人在舞台上要有一种意识,物化主持,不仅不会泯灭掉主持人的个性,还会做好电视节目最后一关“把关人”的角色。

(三)适当引导,提升交流

节目主持艺术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艺术形式,主持人在台前的艺术表现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贯穿节目始终。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者、参与者、信息传递者,在节目中起到了串联、引线的作用,最关键的一点是观众与媒体最直接的沟通对象便是主持人,这要求主持人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即作为重要的元素组成节目的一部分。主持人是站在台前,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与受众进行平等交流的人。对于主持人来说,做到将媒体意图与服务理念的贯彻实施,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

主持人要做到“言之有理”,使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够更好的诠释节目的内核,就需要主持人对话题进行引入,对嘉宾的情绪进行引导。比如齐鲁卫视的《拉呱》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和搭词的工作人员在新闻事件报道之前先将事件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以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聊”出来,这样便于观众对于新闻事件

的接受和理解。

主持人能够做到对话题的控制和引导,就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节目现场资源,不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与观众的沟通才能更理想。

(四)主持人的“引入性”

准确鲜明的主持人角色定位有助于节目内容的展开,提高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主持人有时更像是主人一样,作为一名引路者、介绍者,让观众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电视节目情境中去,也更利于传达节目的整体意图,发挥主持人“演”的优势

对于主持人来说,在电视节目中适当的演绎是一种高超的主持技巧。这种“演”,并不是类似于戏剧表演,充斥了过多的夸张情绪、动作和语言,戏剧中的表演是对于既定角色的一种主观认知。而主持人的演绎则是一种“非角色表演”,因为他还是基于自我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更能感动人心的信息传递。

纵观目前的电视市场,获得较好反响的电视节目一般都要求主持人能够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考虑信息的传递。这样的形式之下,主持人就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职业素养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融入演绎形式,对主持人的面目表情和语气语调都是一种辅助作用。在节目现场,主持人与观众或者说是虚拟对象之间的交流都需要表演的技巧。这种类似于“独角戏”的表演方式能增强节目的连贯性,同时也能够使主持人在节目现场相对的放松,能够更好的在镜头前表现自己。比如,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谢娜,在主持《快乐大本营》的时候总是会穿插表演的技巧,在一期访问小沈阳的节目中,为了满足小沈阳的愿望,谢娜与小沈阳即兴的主持《新闻联播》节目,谢娜用世界各地的“方言”,夸张的表情和表现方式给我们呈现了别开生面的主持形式,现场更是笑声一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更凸显与嘉宾互动的能力。

主持人在节目现场的表演,与其说是一种手段,不如说是一种增强节目传播效果,完成节目进程的一种交际性能。

(五)主持人要把握的“导向性”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冲击,以及电视节目自身的深化改革,使得节目内容不断丰富,节目形态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多元化的电视格局之下,主持人要成为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必须提升自身对节目的控制和驾驭能力,能够张弛有度的控制节目的进程,实现正面向上的舆论引导。主持人在节目现场的把控指挥,不仅包括台本上规定的走位和台词,更多的时候考校的是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对于现场的控制和驾驭能力。

主持人拥有的权力是媒体和观众赋予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立场和观念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中传递积极、向上、乐观、热情的正能量,也就是要传递“真、善、美”。这是作为传媒人的重要责任之一。如同著名主持人孟非所说的:“我想如果我们三个人还具有这个能力的话,还有能力去传播主流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的话,我们是在用一种最能为广大观众接受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节目中,主持人有时候不需要靠有声语言直接表达观点,而是通过对问题的设置、与嘉宾或观众的互动及节目内容的编排上无意中体现的。主持人对于节目流程的控制和驾驭是工作能力的必然体现,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对于主流价值的肯定和宣导则更能体现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