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七章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七章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七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伟创课件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学习活动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
交流,解读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伟创课件
二、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水杉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
其树干通直挺拔,枝条向侧面 斜伸出去,秀丽的树形犹如一 座宝塔。水杉也是古老的稀有 树种,过去科学家只发现过它 的化石。1943年,我国植物学 家在湖北利川首次发现活水杉, 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二、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针叶林
1.气候特点:夏季温凉,冬季严寒。 2.植被类型: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3.我国分布: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 泰山地。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伟创课件
尊重生命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草原
尊重生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人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
伟创课件
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
尊重生命
伟创课件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荒漠化加剧
我国是草地资源大国,约
占国土面积的40%。由于过度
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面
积每年都在扩大,土地沙漠化
尊重生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 第7章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
一.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1. 我国的大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的植被属于
(C)
A. 草原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热带雨林
2. 下列不属于我国热带雨林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D )
A. 海南 B. 西双版纳 C. 台湾 D. 辽宁
同步训练
3. 我国的主体植被是
(C )
A. 荒漠
课前预习
三、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5.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的国家 之一;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由于过度放 牧,草__场__退__化_______,土__地__沙__漠__化______;对植被资源破坏性 最大的是人为的_乱__砍__滥__伐______、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
同步训练
资料三 海南省森林总面积1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54.5%,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 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海南 省将继续加强林业建设,增加碳汇能力。将二氧化碳储存 于生物碳库是建设海南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热带雨林等天然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 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增强海南林区作为碳 库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的是
(D )
A. 银杉 B. 水杉 C. 珙桐 D. 桫椤
同步训练
9. 属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
是
(B )
A. 侧柏
B. 银杉
C. 毛白杨 D. 椰子
10. 下列不属于我国珍稀植物的是
(D)
A. 水杉
B. 银杏
C. 银杉
D. 侧柏
同步训练
三、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分布特点;
2.掌握植物资源的应用和保护知识;
3.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特征和分布特点;
2.了解植物资源的应用,如农业、医药、工业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2.掌握植物资源的保护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植物资源的定义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2. 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教师介绍我国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分布情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进行学习。
3. 植物资源的应用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应用,如农业、医药、工业等。
学生通过参观相关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
4. 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教师介绍人类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如生境破坏、乱伐滥砍等。
学生通过讨论、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
5. 植物资源的保护
教师介绍植物资源的保护知识,如植物保护区建设、合理利用等。
学生通过参观植物保护区、实地考察、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上课表现、作业、现场考察等形式进行评价;
2.考察学生对植物资源的理解程度、应用和保护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1.需要准备多种情境下的素材及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2.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通过讲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新课。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大熊猫的食物竹子的故事。我讲述了大熊猫为何偏爱竹子,以及竹子在自然界中的独特特点。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好奇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详细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价值。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资源,如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植物等。同时,我还讲解了植物资源的特点与其利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案例,如大熊猫的食物——竹子,以及珍稀植物如银杉、水杉等,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资源的相关知识。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安徽淮南实验中学胡亚伟一、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植物在生物圈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珍稀植物种类以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喜欢联系,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积极的讨论,科学的引导,对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时同学们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分析资料,通过讨论、交流,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核心素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但是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却是大有可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准备。
在“我国的植被类型”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关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通过设计学生活动“收集并交流我国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我国珍稀的植物种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表达交流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珍稀植物种类及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介绍我国的植被类型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植被类型的差异。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案
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植物资源。
(二)讲授新课(1)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展示相关图片)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几方面区分不同的植被类型?)学生结合教材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结合表中内容推断:我们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
(2)我国植物种类繁多教师向学生展示已准备好的一些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图片。
逐一介绍:银杉、水杉、珙桐、桫椤。
(3)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学生交流我国植物资源面临问题的现状。
导致我国植物资源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小结(5)课堂反馈(6)情感升华:播放我《我是一只小小鸟》公益广告。
第七章第二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导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固安县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导学案备课时间:2020.12.10 年级:七年级设计教师:审核教师:课题我国的植物资源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难点知道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过程课前独学先研读教材87页至90页内容,用双色笔勾画要点,标注疑问,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植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的植被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我国的珍稀物种有、、和。
3、银杉被誉为什么?水杉的外形犹如什么?珙桐被称为什么?桫椤又名什么?探究活动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学法指导对学群学【完成表格】探究活动二: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数据分析】1、从该图的数据中你得出什么信息?2、为什么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最低?3、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导致我国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植被类型气候特征主要植物分布状况班内大展示1、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木材用于制作教科书。
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使用教科书的基础上,政府又推行了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政策。
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有利于卫生防疫B.为造纸厂创造经济效益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田D.为了控制人口数量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学法指导。
北师大版七上第7章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学案设计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一、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我国的主要植物资源。
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知识点一: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覆盖在地表、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植被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________________、荒漠等;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___植被类型;我国的西双版纳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
答案:植被热带雨林草原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知识点二: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种之多,名列世界第________________位。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水杉、珙桐、桫椤,等等;我国的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种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濒临绝灭。
答案:3 银杉3000知识点三: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虽然可观,但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人口相比,我国却是世界上森林最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之一;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也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________________和华南地区。
我国也是草地资源大国,但________________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性最大的是人为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
答案:少东南土地沙漠化(二)合作探究查询相关资料,说一说我国草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草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草地植物群落覆盖面积明显减少,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可食性草类减少,有害草类增加,草场等级下降,裸露地表比例增加,为风力侵蚀创造了条件;而风蚀又加剧了草地荒漠化进程,形成恶性循环,继而发展为流动沙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认识我国的植物资源。
2、认识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惜植物。
3、了解我国植物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我国的植物资源;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惜植物;植物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植物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法自习和讨论为主教学过程思考:1、列举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2、列举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植物。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出示课题: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一、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1、植被:覆盖在地表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2、植被的类型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等类型。
热带雨林:举例。
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举例。
以长江流域最为典型。
落叶阔叶林:举例。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
针叶林:举例。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
草原: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
荒漠: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二、我国植物种类和珍惜植物1、我国的植物种类:椐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种之多,名列世界第三位。
2、珍惜植物:A、银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在1979年用嫁接法繁殖银杉获得成功。
B、水杉被称为“活化石”。
是世界上稀有的树种。
C、珙桐有“鸽子树”之称。
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物种,也是著名的“活化石”。
D、桫椤又名树蕨,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三、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
举例2、我国数据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
举例3、我国的沙化面积严重。
举例4、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的现象很严重。
举例小结布置作业我国有哪些珍稀的植物。
7.2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真实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资源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价值及其保护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他们对植物资源的理解。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我国植物资源的图片,如一片茂密的森林或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引发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兴趣。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他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资源的魅力。
2.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和保护的重要性。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植物资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价值及其保护措施。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
级
学科生
物
课
题
第七章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
源
授课人
主备人教学内容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概述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方面
搜集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思想教育
热爱祖国,保护环境
二
次
备
课
教学重点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学难点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资料完整分析法
教学过程课前综艺:
教师提问:
1、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2、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的作用?
3、植物对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
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
阔土地,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植物资源。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插入落叶阔叶林图片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银杉
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布不均衡、土地沙漠化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过度利用
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我国的植物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2.掌握我国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3.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植物资源;4.能够理解并分析影响我国植物资源的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2.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植物资源。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植物和植物制品。
包括食物、药物、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燃料、纤维、饲料等。
2. 我国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我国是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我国植物个数超过4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7万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植被类型。
3. 我国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经济用途分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植物、观赏植物等;•地理分布分类:华北植物区系、华南植物区系等;•生态环境分类:荒漠植物、水下植物等;•根据性质分类:硬木、软木、针叶木等。
4. 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桑树:桑蚕的食物来源,也是可以提取桑葚酱、桑葚酒等食品,同时桑叶也可以制作成为茶叶。
•苹果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其中河北、山东、陕西等省份的苹果产量居前。
•茶树: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主要茶叶生产区域有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份。
5. 影响我国植物资源的因素•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等因素对植物资源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影响:伐木,过度开发等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和减少。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视频展示。
五、教学评价•课堂参与;•演讲;•阅读文章。
六、课后作业1.请根据分类方法,简述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请针对一种植物资源,介绍其种植、采摘、生产等情况,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3.请搜集资料,解析最近10年来我国植物资源的变化情况。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7.2《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教案设计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列举我国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在课堂中分组进行合作,完成讨论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列举我国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难点: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的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
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在上节课结束时已经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植物资源进行预习,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二、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植被,再通过看书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2、课后反思: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何媛媛
2017/5/26。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word教案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2.具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拔、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
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反思〗1.本课的成功之处通过上述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上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相互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
常绿阔叶林
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事实说明我国的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你怎样区分不同的植被类型?
为什么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导致我国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资料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1、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2、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的作用?
3、植物对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
导入新课:
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
阔土地,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植物资源。
课 题
第七章 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课 型
新授课
序号
47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概述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方面
搜集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思想教育
热爱祖国,保护环境
重点
我国的植物资源
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关键
保护环境人我做起,人人有责意识的培养源自教法资料完整分析法教具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落叶阔叶林插入落叶阔叶林图片
针 叶 林
草 原
荒 漠
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银杉
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布不均衡、土地沙漠化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过度利用
小结:
学生进行珍稀植物的有关资料交流,
针叶林
荒漠图片
学生交流我国植物资源面临问题的现状。
水杉图片
教师点拔。
学生意识到环保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资料分析与交流,同学们能认识到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桫椤图片
珙桐图片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中国植物红皮书。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有重要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在我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加强植物保护工作,1982年7月,在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持下,组织召开全有关单位参加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写会议,并正式成立编辑组。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正式出版。随后,该书的英文版也与读者见面。全书共列38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和濒危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备有地理分布图和植物形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