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广州中医药大学讲义PPT课件
中医八大护理之一拔罐疗法ppt课件
拔罐的操作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也有一些禁忌症,如皮肤破损、炎症、肿瘤等。在拔罐前应先了解患者的身 体状况,避免拔罐引起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拔罐时应选择适当的体位,避免患者感到不适。同时,应掌握好拔罐的时间和力度,避免过度拔罐造成皮肤损伤。 在拔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拔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适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痛、肩痛、背痛、腰痛等;以及慢性病 ,如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肠胃炎等;还可用于调理亚健康状态,如疲劳、失 眠、焦虑等。
禁忌症
拔罐的禁忌症包括高热、抽搐、痉挛等急性病症;皮肤破损、炎症、水肿及血管 瘤等部位;孕妇腹部、腰骶部等敏感部位;以及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刺激者。
适应症广
拔罐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肌肉疼痛等,尤其 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副作用少
拔罐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其副作用相对较 少。
疗效显著
拔罐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 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疗效较为显著。
拔罐疗法的局限性
结合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 可以结合拔罐疗法来提高疗效,
如感冒、咳嗽等。
结合针灸治疗
针灸和拔罐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和
治疗疾病。
结合推拿治疗
推拿和拔罐疗法可以相互补充, 推拿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疼 痛,拔罐则可以刺激穴位、疏通
经络。
05
拔罐疗法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外科疾病的治疗
颈椎病
拔罐疗法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 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改善颈
拔罐培训课件精ppt课件(2024)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拔罐疗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出现了多种拔罐工具和拔罐方法,如抽气罐 、电动拔罐器等。
2024/1/29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腰痛、 痛经等。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如高 热抽搐、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等。
2024/1/29
1. 操作前检查拔罐器具是 否完好,有无裂痕。
12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3. 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出现水泡或皮 肤破损。
5. 对于高热、抽搐、 痉挛等患者不宜拔罐 。
2024/1/29
4.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13
03
拔罐疗法临床应用
2024/1/29
14
常见病症拔罐治疗
02 拔罐配合推拿
推拿可放松肌肉,拔罐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03 拔罐配合艾灸
艾灸可温通经络,拔罐可加强艾灸效果。
2024/1/29
16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结合其他疗法,如中药、食疗等,制定综 合治疗方案。
2024/1/29
根据患者病情、病史等因素调整拔罐部位 、力度和时间等参数。
拔罐后及时消毒拔罐部位,避免感染;嘱咐患者
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受风着凉。
2024/1/29
19
异常情况处理
晕罐
立即停止拔罐,将患者平卧,注 意保暖;轻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 ,重者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
穴。
2024/1/29
皮肤破损
拔罐疗法讲义 PPT
• 拔罐得作用就是多方面得,但如能与别得治法如温 与灸、帖敷、按压等结合起来,那么临床作用与治 疗效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大大扩展。
拔罐法得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定穴: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 位与拔罐方法。
操作流程
2、拔罐:
(1)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 裂缝。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 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 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 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 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 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
• 二、祛除浊气法
•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就是足少阴肾经得井穴。肾为“先天 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 生殖,就是人体得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 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得生 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 得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 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 内得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 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 老,体质康健。
•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就是人体极重要得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 良好得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得背俞穴, 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得调节脾胃 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得发生。
2024版拔罐ppt课件完整版
02 拔罐疗法基本操 作
拔罐器具选择与准备
01
02
03
04
玻璃罐
透明度高,便于观察罐内皮肤 变化,适用于多种拔罐方法。
竹罐
轻便耐用,价格低廉,适用于 药罐法。
陶罐
吸力大,适用于走罐和刺络拔 罐。
抽气罐
操作简便,便于调节吸力大小, 适用于家庭保健。
拔罐部位选择与定位
背部
胸腹部
上肢
下肢
膀胱经、督脉为主,可 治疗全身疾病。
任脉、足阳明胃经为主, 可治疗胸腹部疾病。
手三阳经为主,可治疗 上肢及头面部疾病。
足三阳经为主,可治疗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
拔罐操作方法与步骤
准备物品
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消毒棉球、止血钳、 95%酒精棉球、打火机或火柴等。
选择体位
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俯卧位、仰卧 位、侧卧位等。
定位消毒
确定拔罐部位,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
04 常见疾病拔罐治 疗方案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案
感冒
对于风寒感冒,可以在大椎、风门、 肺俞等穴位进行拔罐,以祛风散寒;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在曲池、合谷、 太阳等穴位进行拔罐,以疏风清热。
咳嗽
对于外感咳嗽,可以在背部膀胱经、 督脉进行走罐,重点在肺俞、风门等 穴位留罐;对于内伤咳嗽,可以在中 府、云门、膻中、天突等穴位拔罐, 以宣肺止咳。
推动科研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对拔罐疗法 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其理论和技
术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肤破损处理
若因操作不当导致皮肤破损,应立即 停止拔罐,并对破损皮肤进行消毒处 理,防止感染。同时,避免在破损皮 肤上继续拔罐。
2024版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拔罐法课件课件完整版目录•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拔罐法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拔罐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拔罐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拔罐法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01拔罐法基本概念与原理拔罐法定义及作用拔罐法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方法。
拔罐法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中风偏瘫等。
拔罐法原理与操作技巧拔罐法原理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操作技巧包括选穴、留罐时间、拔罐力度等。
在操作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拔罐部位的不同,灵活掌握拔罐技巧。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等局部病证,也可用于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等全身病证。
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禁用;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
02拔罐法常用器具及选材竹罐陶罐玻璃罐常用拔罐器具介绍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经多种制作工艺后做成的管壁厚度约2~3分米的竹罐。
这种竹罐的优点是不易摔碎,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价格便宜。
缺点是铁爆裂漏气。
由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平正,里外光滑,厚薄适宜。
此罐适用于火力排气法。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大小分3、4、5号。
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
《中医拔罐》课件(2024)
拔罐时患者毛孔张开,容易感受风寒,因此 要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患者着凉。
2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2024/1/28
皮肤损伤
01
拔罐过程中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水泡等损伤,应立即停止拔罐
,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
晕罐
02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罐现象,表现为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
,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休息,适当补充糖水。
现状
拔罐疗法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在传统中医 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还在许多美容院、养生馆等非医疗机 构中作为保健项目开展。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拔罐器具 和操作方法也不断改进和创新。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用于多种 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腰痛、痛经等。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通过罐内负压,吸附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组织暂 时性的充血或郁血,从而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 达到治病的目的。
2024/1/28
温热刺激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 、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 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 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 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 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 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 的目的。
穴等。
哮喘
拔罐可以选取定喘穴、肺俞穴、 膻中穴等穴位,通过拔罐的刺激
作用,缓解哮喘症状。
2024/1/28
16
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疾病
1
(2024年)中医拔罐ppt全新
16
闪罐法
操作方法
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 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适应症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 能减退等疾病,尤其适用于不宜 留罐的部位,如小儿、年轻女性
的面部。
注意事项
操作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 。
2024/3/26
17
走罐法
2024/3/26
操作方法
先在罐口或欲拔部位涂一些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 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 起下。
多学科融合
将拔罐与中医、西医、康复医学等多学科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性 的治疗体系。
27
拔罐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推广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拔罐技术 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培训与认证
建立国际拔罐培训与认证体系,提高拔罐技术的 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国际标准与规范
制定国际拔罐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拔罐技术的 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和安全性。
拔罐技术创新
03
结合现代科技,对传统拔罐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舒适度。
26
拔罐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拔罐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
智能化辅助
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智能化的拔罐辅助系统,为患者提供 更加便捷、精准的治疗服务。
拔罐后应观察罐印的颜色、形状和分 布情况,以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
处理水泡
若拔罐后出现水泡,小水泡可自然吸 收,大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涂以龙 胆紫药水,防止感染。
拔罐疗法ppt课件完整版
多元化宣传手段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 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广告 、义诊活动等,提高拔罐疗法 的知名度。
合作与联盟
与相关医疗机构、保健中心、 养生会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推广拔罐疗法,扩大市场份 额。
打造品牌形象
通过优质的服务、专业的技术 和良好的口碑,树立拔罐疗法 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拔罐疗法安全性 及规范化研究
加强拔罐疗法安全性评估, 制定拔罐操作规范,提高拔 罐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推动拔罐疗法的标准 化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 受益于这种绿色、安全的中 医治疗方法。
06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与培训教育
拔罐疗法市场推广策略
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
根据拔罐疗法的特点和目标受 众,制定清晰的市场定位策略
操作规范
01
拔罐疗法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拔罐部位、拔罐时间、
拔罐力度等,以确保安全有效。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02
了解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和慎用情况,如皮肤破损、过敏体质、
孕妇等,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后果。
消毒与清洁
03
拔罐前需对拔罐器具和拔罐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防止感
染。
拔罐疗法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理论考试 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学员达到培训要求。
拔罐疗法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
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 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 具有显著疗效,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腰痛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调 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拔罐疗法讲稿ppt课件
02
CATALOGUE
拔罐器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见拔罐器具介绍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 损的细毛竹,截成6~10厘米 长,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 罐口,口径有3、4、5厘米 不等。用前将竹罐在温水或 药液中浸泡几分钟,使罐内 气温增高,然后用镊子或止 血钳夹住罐口甩几下,迅速 将罐扣在应拔部位上。
拔罐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探讨拔罐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和应用前景,如将拔罐疗法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康复治疗 、疼痛管理等领域,以拓展拔罐疗法的应用领域和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咳嗽
对于外感咳嗽,可以在背部膀胱经、督脉进行走罐,以宣肺 止咳;对于内伤咳嗽,可以在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进行 拔罐,以培土生金、补肾纳气。
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病症治疗方案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颈肩部进行拔罐,重点在风池、天 柱、肩井等穴位,可以配合刮痧和艾 灸。
在腰部和患侧下肢进行拔罐,重点在 肾俞、腰阳关、环跳等穴位,可以配 合牵引和理疗。
贴棉法
将一块0.5~1cm见方的脱脂棉 片浸少许酒精,贴在拔罐部位 上,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
走罐法
在拔罐部位上涂抹润滑剂,用 火罐吸附皮肤后,手握罐子在 皮肤上往返推动。
拔罐后处理及保养
起罐
一手握住罐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子边缘的皮肤,使空气进 入罐内,即可将罐子取下。
处理拔罐部位
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拔罐部位上的水珠、血迹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观察反应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如出现水泡、破损等应及时 处理。
注意事项
拔罐后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片刻,避免受风着凉;24小时内不要洗澡 或游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拔罐疗法操作PPT课件
大、中、小三种,长短也可分为长、中、短三种,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及
病证选用。
03
玻璃罐
系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
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
拔罐前准备工作
•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 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 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 选择合适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时,即应随
时调整。初次治疗者和体弱、年老、儿童等及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 宜选小罐具,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意外情况。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拔罐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也不宜拔罐。
拔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选择部位: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拔罐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拔罐 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中医八大护理之一拔罐疗法ppt课件
04
拔罐器
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如玻璃罐 、竹罐等,确保其密封性能良
好。
酒精棉
用于点燃后加热拔罐器,使其 产生负压。
纸巾
用于擦拭拔罐部位和拔罐器。
毛巾
用于覆盖拔罐部位,防止烫伤 。
拔罐的操作步骤
确定拔罐部位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或肌肉丰厚处进行 拔罐。
清洁皮肤
用毛巾擦拭拔罐部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涂抹酒精
用酒精棉球涂抹拔罐部位,点燃后迅速将拔罐器 扣在相应部位。
固定拔罐器
确保拔罐器紧密吸附在皮肤上,避免漏气。
观察反应
观察拔罐部位的颜色变化和患者的反应,如出现 异常应立即停止拔罐。
取下拔罐器
等待一段时间后,用纸巾擦拭拔罐部位,然后轻轻取下 拔罐器。
拔罐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95% 85% 75% 50% 45%
调节身体机能
通过拔罐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内部 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等。
禁忌症
高热、抽搐、痉挛、皮肤过敏、 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的部位 等。
02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拔罐工具的准备
01
02
03
乳腺增生
拔罐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症 状,减轻乳房疼痛和肿胀 感,改善乳房健康。
04
拔罐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拔罐疗法的优势
01
02
03
04
操作简便
拔罐疗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 技巧,只需一个拔罐器即可进 行操作,方便快捷。
适用范围广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 状,如感冒、咳嗽、肌肉酸痛 等,且对于一些慢性病也有一 定的缓解作用。
拔火罐PPT共24张(2024)
探索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的联合应用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拔火罐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将拔火罐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 景。
35
THANK YOU
2024/1/30
36
实践操作中的体验
在实践操作中,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拔火罐的独特魅力,感 受到了其在缓解疲劳、舒筋活络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学员们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医传统疗法,努力掌握更多 的技能和方法,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医传统疗法的普及与推广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中医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
常用拔罐部位
背部、腰部、肩部等肌肉 丰厚处
2024/1/30
穴位选择原则
根据病情和经络理论,选 择相应穴位进行拔罐
常见穴位
大椎、肺俞、心俞、肝俞 、肾俞等
14
拔罐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拔罐器具准备
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检查罐 口是否光滑,有无破损
患者准备
排空大小便,穿着宽松舒适的 衣服,取适宜体位
拔罐时间,以减少不适反应。
2024/1/30
29
拓展应用范围,探索新领域
2024/1/30
拓展一
01
将拔火罐应用于美容领域,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和经络,改善肌
肤状态。
拓展二
02
将拔火罐与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拓展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不是禁忌就一定不能 拔罐
•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与不宜拔 罐的部位,不是绝对的
• 应与其它疗法相配合
• 在临床应用中,上述禁忌情 况尽量避免,必要选用时, 应慎用
拔罐临床应用 举例
病症
拔罐部位
罐法
感冒、咳嗽 肺俞、风门、大杼 留罐、闪罐
腰肌劳损 落枕
肾俞、大肠俞、 腰阳关、委中、 阿是穴
留罐、走罐
临床意义
发紫并伴有斑块 寒凝血瘀
紫黑色
散在紫点 红而暗 鲜红而艳
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或有血 瘀 气滞血瘀
血脂偏高且有热邪 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灰白、触之不温
虚寒或湿邪
表面有皮纹或微痒 风邪或湿征
罐内壁有水气
该部位有湿气
出现水泡;血水
体内湿甚;是热毒反 应
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 外感风寒 印记
红色小点集中于某穴 提示该穴位所在脏腑
七、常见反应 及处理方法
局部异常:拔罐时,患者 疼痛难耐或者局部有灼痛感, 或者远端发麻发凉、发痛;
晕罐:出现头晕、心慌、恶 心、呕吐、冒冷汗、面色苍 白、呼吸急促等症。
七、常见反应
• 处理方法
及处理方法
• 局部异常时,应立即起罐, 待反应减轻后再拔罐;
• 晕罐时,切勿惊慌失措,先 起罐,解开患者衣扣,喝热 水,并注意保暖;若无效, 转医院。
八、注意事项
• 禁忌拔罐 1、心脏病、心力衰竭; 2、有出血倾向者 3、皮肤病者; 4、施术部位溃疡、全身浮 肿; 妇女月经病;外伤骨折等
八、注意事项
• 凡大血管通过之处、乳头、心 尖搏动处、鼻部、耳部、前后 阴、静脉曲张处、浅显动脉分 布处(腹股沟动脉搏动处等)、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敏感穴位 (合谷、三阴交等),当慎用
大椎、肩井、风门 留罐、走罐
痛经
中极、次髎、地机 留罐
风寒湿痹 血海、肾俞、足三 留罐 里、阿是穴
十、罐印辨别
• 风邪 • 湿热证 • 寒湿证 • 血瘀证
红色; 鲜红色; 暗红色; 紫黑色;
十、罐印辨别
• 上焦属火 红或深红;
• 下焦属水 与湿热一样;
• 虚证
淡红、潮红,或是 没变化。
罐印颜色
四、罐具
• 传统罐具 兽角罐、竹罐、陶瓷罐、玻璃 罐、橡胶罐、抽气罐等
• 新型罐具 电热罐、磁疗罐、红外线罐、 紫外线罐、离子渗入罐等
竹罐
?为什么常用玻璃罐
• 闪罐 • 走罐 • 留罐
五、罐法
• 响罐 旋罐 动罐 弹罐
闪罐
• 是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 即取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此反复一拔一取的 拔罐法
三、作用机制
①祛风除湿 ②温经散寒 ③解毒泄浊 ④疏通经络 ⑤行气活血 ⑥扶正固本
• •
现代医学认为: 拔罐疗法的机械(负压)和
温热等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产生: ☆体内生物学效应 • 1、促进血液循环 2、促进新陈代谢 • 3、提高免疫能力 4、缓解机体疼痛 • 5、调节大脑功能 6、调节肌肉功能 • 7、双向调节效应
3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闪罐
• 适用范围:以风邪为主的 疾患,表现有 肌肤麻木、 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等症 状
• 操作要点:拔至皮肤潮红, 或连续30次左右
走罐
• 又称推罐、拉罐等。是指 在吸定后,再反复推拉、 移动罐具,扩大施术面积 的拔罐方法。
走罐
• 适用范围:经络、脏腑功能 失调,经脉、气血阻滞,外 感等
• 操作要点:操作前,在应拔 皮肤和罐口涂润滑油等介质。 施术时,以应拔部位出现紫 红色为度
八、注意事项
1、醉酒、过劳、过饥、过饱、 过渴等慎用拔罐
2、前一次拔罐部位痧斑斑块 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 拔罐
八、注意事项
3、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一 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4、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 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变化情况, 便于及时处理不良现象
八、注意事项
5、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15分钟; 短者5分钟;个别长者30分钟
六、操作
2、具体操作:见闪罐、 走罐、留罐之定义
六、操作
注意: 1、走罐后需用纸巾擦干净
皮肤上的润滑剂 2、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
以免损伤皮肤
七、常见反应 及处理方法
• 正常反应 局部呈现潮红、紫红色、或丹 疹(紫红色点子);或者发生 水疱,这些均是正常现象
七、常见反应
及处理方法
• 处理方法: 出现丹疹或小水泡者,可不 作处理 如水泡较大者,用消毒针将 其刺破,放出水液,再常规 消毒,预防感染
留罐
• 又称坐罐。是指罐吸拔在 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 的拔罐方法。
留罐
• 适用范围:以寒邪为主的疾 患,脏腑病,久病,病变部 位较深者,表现为经络受邪、 气血瘀滞、麻木、消化不良。
• 操作要点:留罐时间一般为 10~25分钟,小儿、年老者以 5~15分钟为宜。
六、操作
1、准备物品:各型号火罐、 95%酒精、棉球、打火机、 润滑剂、镊子、纸巾等
拔罐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火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火罐的作用机制、罐印的 意义及处理方法 3、了解火罐的历史、种类
一、发展历史
• 古称“角法”——最早的拔 罐疗法
• 唐代竹罐——《外台秘要》 • 汉代陶制火罐——治内科 • 现代——新发展
二、理论依据
• 内经 • 中医经络学说 • 皮部论
位附近
异常
• 特点:轻巧、价 廉、不易跌碎、 比重轻、吸得稳、 能吸收药液。多 用于药罐疗法。
• 缺点:易爆裂漏 气
竹罐
• 特点:此罐轻便, 不易破碎,便于 携带。一般为家 庭用。
• 缺点:无温热感, 不能高温消毒, 易于老化,宜拔 固定罐
抽气罐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