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03492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2.png)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4
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即改变不适应甚至阻碍 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稳定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并改革其具体形式
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是让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必须正确
5 认识和处理社会基本矛盾。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核心:这两对 矛盾是社会中最为根本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 发展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生产 力的不断发展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导致上层建筑 的变革。而上层建筑的变革又会影响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生产力的 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XXXXX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目录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在不断 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和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是多样的
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 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改革、革命、改良等方式来解决社会基本矛 盾,也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政策、加强社会管理等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 定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973502dbcd126fff6050b0e.png)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 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 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 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歪曲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关系的学说
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 反应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 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一) 经济基础 与上层 建筑
(二) 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 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 重要意义。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
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 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 政治、文化发展上也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有些国家会出现历史的跳跃性:
俄国: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美国: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c7e9dfae009581b6bd9eb4f.png)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考点1 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1.历史观(1)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2.唯心史观(1)定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点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派别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3.唯物史观(1)定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意义: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2 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1.社会存在(1)定义: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本考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2题考查过)2.社会意识(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构成:①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和承担着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第一部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一部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72558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c.png)
第一部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我们前面讲过,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
这一讲是要进一步说明,人类社会作为自然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什么?它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所要回答的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贯穿着两个基本的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这两个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规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支配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预示着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光辉前景。
我们前面还讲过,马克思一生的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系统而全面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
所以,在没有讲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对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里,大家应当首先明确,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同义语,讲的是一个东西,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历史观。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依据,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方法论的根本前提,就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以,下面我们分别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做一些阐述。
(一)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所指的就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构成人类社会这一运动形态的诸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a09b4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6.png)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和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决定了社会的运动方向和方式。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社会基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涉及各个方面,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等。
2. 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它们既是冲突和矛盾的一方面,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进方向。
例如,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既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3. 社会基本矛盾的曲折性: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曲折的,既包含着相对平稳的发展过程,也伴随着激烈的斗争和冲突。
社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和冲突而实现的,而这个过程是充满曲折性和波动性的。
4. 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性:社会基本矛盾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变革,矛盾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性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内部存在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矛盾。
5. 社会基本矛盾的主导性:社会基本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社会基本矛盾的主导性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它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过程,为社会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f949b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8.png)
人口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 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制约。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目
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
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 01 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
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 02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ab5437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0.png)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指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立,驱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
这些矛盾和对立包括各个方面的对立,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和下层、城市和农村、国家和国际间的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和对立的存在导致社会不断地发生变革和演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反映;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地循环和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向着更加先进、更加公正、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等等。
总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897d4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1.png)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动力,是社会运动的源泉和动力。
这种矛盾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体现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存在,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而且,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矛盾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社会的不平衡发展。
2.矛盾相互依存,发展是联动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不同矛盾之间的发展是相互联动的,一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矛盾的发展,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矛盾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3.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来解决。
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和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实践。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源泉。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矛盾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8bbeb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7.png)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矛盾组成的。
这些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分析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也是驱动社会运动的矛盾。
它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的冲突和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运动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的种类社会基本矛盾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矛盾、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不仅存在于社会的整体层面,也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组合。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体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与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了现有的生产关系制约,就会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组织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就会导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3. 阶级与阶级矛盾阶级是指社会中由于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群体。
阶级矛盾是各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社会的阶级矛盾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的主要推动力。
4. 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国际关系中的矛盾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由于利益、意识形态、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
国际关系的矛盾是全球社会发展和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基本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f7bf4330975f46526d3e1cb.png)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看法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议社会看法,社会看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议社会看法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看法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中,社会存在决议社会看法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看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作用是第二位的,其中供认社会存在决议社会看法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念.历史唯心主义既支持抹杀社会看法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支持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张的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看法的反作用在性质和水平方面有两个方面,其实,这也表达了社会看法的相对独立性.先进的、革命的、迷信的社会看法对社会存在的开展发生庞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革命的、不迷信的社会看法对社会存在的开展起着阻碍作用。
社会看法在自身开展中还具有历史承袭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二是集成先人留上去的肉体文明效果.社会看法就是在这两个来源中相互作用构成的。
案例一乌托邦主义乌托邦主义是社会实际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假定干可欲的价值和实际出现于一理想的国度或社会,而促进这些价值和实际。
普通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以为这样的国度能够完成,至少是不能够以其被完美描画的形状付诸完成。
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虚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深刻用法所指的普通。
似乎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展描画某一概念〔正义或自在〕,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方式,来展现该概念的假定干基本性质。
在某些其他的场所,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的那么主要是批判和挖苦:将乌托邦中的残酷人民和作者事先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
只要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忆»〔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希图依据其乌托邦中所仔细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2d4bc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e.png)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指政治、经济及社会运动的活动规律,它关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它表明,社会基本矛盾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前提,而且它们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
因此,要求必须根据某一时刻社会的实际情况,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并加以有效地运用,从而可以科学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路线,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主要是指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总规律,体现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彼此之间常常存在着一种“互相抵触的协调”状态。
1、矛盾发展的总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前提,
它们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体现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彼此之間常常存在着一种“互相抵触的协调”状态。
2、运动活动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指政治、经济
及社会运动的活动规律,它关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它反映出的社会运动总的特征,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平衡发展为方向,以逐步实现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想深入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和运动活动的规律。
3、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社会发展必然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在的
规律,它指出,尽管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存在很多的矛盾,但是最终,
社会发展会向着一个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
因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有助于理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路线,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4d0f9335727a5e9856a61ac.png)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 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 • 生产力中还包含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 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所以,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 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 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同一体。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 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课划分为: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 会。这五种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 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 动的规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1)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 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就是说,有什么 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 (2)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 式中,生产力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革命的因素,整个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 们的历史选择性
•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 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 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 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 可能性空间。 •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 统一的过程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证统一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9ad5e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双方,这种对立双方在社会发展中相互作用、斗争和转化,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前进。
这些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运动规律。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对于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行科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生产关系的落后和不适应。
这种矛盾驱使社会朝着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方向发展。
2.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指的是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基础指的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否则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3. 阶级之间的矛盾。
社会阶级的存在和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之一。
不同阶级之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和冲突,这种矛盾驱使社会朝着阶级斗争和阶级和解的方向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相互作用、斗争和转化,产生了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
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随着矛盾的斗争而不断前进。
2. 社会主义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的,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3. 社会稳定与社会变革的统一规律。
社会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
变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稳定则是为了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
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在变革和稳定中寻求平衡,才能够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对于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55020df964bcf84b9d57be0.png)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LOGO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 唯心史观主要观点: 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
最基本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决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定
产品分配关系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
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 碍生产力的发展
适合
经济 基础
适合
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不适合 经济基础
促进 作用
阻碍 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 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
——马克思
1. 生产力
(1)定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
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 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 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 力量。
(2)生产力构成要素
劳动者
实
体
劳动对象
性
要
生产力
劳动资料
素
科学技术
智
能
性
科学管理
要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7785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6.png)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互对立的矛盾,是驱动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则是描述和解释社会基本矛盾变化的规律性。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统一性。
1. 矛盾的普遍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存在的普遍规律。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无论是自然经济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都有其特定的矛盾存在。
矛盾是社会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2. 矛盾的特殊性社会基本矛盾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和形式,而变动性则表现为社会基本矛盾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 矛盾的斗争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
矛盾的斗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对抗性、斗争性和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过程。
4. 矛盾的统一性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斗争中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矛盾双方通过斗争和统一来解决矛盾。
矛盾的统一性体现在矛盾双方通过斗争和统一来推动社会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只有准确把握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找准社会发展的方向,推动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 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斗争规律,可以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3. 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的推动。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46e2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1.png)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和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它反映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决定了社会变革的方向和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等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而旧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这种发展,这导致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
这种矛盾冲突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发生,推动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指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的存在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上层建筑也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革,否则就会出现社会矛盾和冲突。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对立统一、斗争发展”。
这意味着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冲突来推动的,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的方式最终实现合理的统一和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就是通过这种矛盾冲突的推动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通过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分析和解决,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社会主义革命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把握和解决,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而社会的发展也永远不会停止,不同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将继续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对于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7663f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f.png)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类社会由于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个过程中不同的阶级之间就产生了基本矛盾和不同的利益需求。
这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它们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那么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什么呢?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社会分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不同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冲突。
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有两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尖锐的矛盾,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主要指生产工具(资本、劳动力、科技、土地等)发展与生产关系不匹配,即一些落后的制度和观念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困难和社会危机。
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则是指富人与穷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利益对立和冲突,这是社会变革的根源。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社会不断发生变革。
社会变革是指一个社会制度向着另一个社会制度的转变过程。
这个过程中,社会会出现阶级斗争和阶级对抗。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社会就会发生革命,旧的生产关系被推翻,新的生产关系和制度得以建立。
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如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就曾经历过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发生这一变革的原因是奴隶社会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而封建社会发展了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生产力转变为土地。
这种转变使得原来的奴隶主不能再维持他们的统治,新的封建家族和地主阶级崛起。
而近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曾繁荣一时的地主统治制度和封建经济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于是,在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发动了革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社会基本矛盾和它所引发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核心部分。
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
明确社会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对于指导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3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5d6781dfad6195f312ba624.png)
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
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
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
不能进行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当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
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生产力水
平比较低下的古代,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因此,这时人口生产能否提供足够
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
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其内容主要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生
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的对象意识。不同个人的个体意识千差万别,各具特
点,个性鲜明而丰富。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其内容是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
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人类的社会群体是复杂多样的,群体意识也是复杂多
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对于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
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
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牛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随着社会发展到今天,全球社会正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矛盾,其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它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和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劳动就业、生产关系等方面的矛盾。
它是社会生产活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制度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竞争、危机与变革、资本主义联合体。
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矛盾,也有特定的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
矛盾。
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组织、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政治分工的提高。
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一定社会时期、社会形态下,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组织形式。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据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和性质来实现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互斥性:社会矛盾是相互抵触、相互制约、不断紧张、发
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是社会矛盾的互斥性。
(2)可调性:社会矛盾的发展是可调节的,它是一个有规律的
动态过程,可以通过社会政治措施来调节和解决。
(3)可逆性:社会矛盾的发展可以被逆转,它不仅可以通过改
变社会的制度、技术和管理水平来调节,而且可以通过应对和源头性改革来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一个复杂的双向动态系统,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它不仅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步,也引发了社会发展的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