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说勤奋(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9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9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9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较令你感动,为什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

2、通过分角色演童话剧,加深对童话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31《快乐的。

王子》2、学生齐读并质疑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自学情况。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出示学习提纲。

3、先自学,后分组讨论交流。

4、反馈自学情况。

5、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谈体会。

6、假如你是王子,你会……五、1、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了这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感想?六、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31快乐王子宝石无助的母亲小燕子眼睛可怜的乞丐王子的伟大眼睛可怜的小女孩金箔片子穷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3、体会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圣殿的向往。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感受维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感受维也纳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音乐,看你是否能说出这些名曲的名字或创作者。

(出示:《命运交响曲》、《月光曲》……)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1、出示“自读提示”:(1)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一枚金币教材简介: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

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目的要求:基础知识: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2、小结钱的重要性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 认识多音字:B 指导书写C 理解生字新词:辩解、筋疲力尽、懒惰、熊熊大火2、朗读课文,想一想: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件什么事?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教师小结,随机板书[板书]儿子父亲二、讲授新课:(一)学习1-8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人为什么“再也受不了“?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指导想像儿子懒惰的程度让父亲受不了?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父亲的“受不了”4、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二)学习9-26段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引导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年级语文教案-学做家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学做家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诸暨市店口二小语文电子教案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2003年月日(周)
课题
教材第七册第课《学做家务》
教学目标
1、能把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动手能力,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要多动手做。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把做事的经过写清楚,动笔时,学生缺乏内容,一些常用词不会写。
五、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或检查初稿。(教师巡回指导,选定讲评用的学生习作。)
二、讲评:
1、抽一篇上等文交流,重点讲评:文章是怎样把做家务事的经过写清楚的?
2、抽一篇中等文交流,重点讲评:纠正语病,做到意思连贯。
三、修改。
1、自读自改。
2、同桌互改。
分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准备
分课时
教学内容
与目标
第一课时:交流做家务的感受,从范例中具体懂得写学做一件家务事的要求和方法;选好内容,定好题目,动手写作。
第二课时:继续写作,完成全文;初步讲评、修改。
分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表扬入手,激发写作热情。
1、请爱劳动的小朋友说说自己会做哪些家务事。
2、评讲:写小作者碰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结果怎么样?
3、小结:只要能把碰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写出来,就能做到把经过写清楚。
四、自选内容,定好题目。
1、你最喜欢干什么家务事?
2、小组交流: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评价)
4、看课文插图,学定题目:学钉纽扣学包饺子学做菜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第七册)一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和新词。

3、能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2至4小节,感受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人类带来的快乐,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机智。

2、根据课文的学习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1、通过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2、自读课文。

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3、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⑵认清字形;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七册语文教案

第七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一句编写而成的。

本教材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材基本结构和特点: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编组,涵盖八个专题,分别是:走进千山万水、以诚待人、中外童话、热爱生命、战争与和平、浓浓的乡情、成长的故事、执着的追求。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揭示学习要求,每组有三至五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40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

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4个字,会写186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一等奖1、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优质课教案四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教材分析】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课文情节生动,人物鲜明,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生字字音,并重点指导“魂”“誓”等字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初步体会九色鹿、调达等人物形象和特点,感悟做人的道义。

【重点难点】掌握读故事的基本方法,说出九色鹿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设计思考】1.以“故事”体裁文章为例,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基本范式和变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为着眼点,以学生自悟自学为重点,掌握概述故事内容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回归语文教学本位。

【教学过程】一、走进“故事”,导入新课1.以“聊故事”的方式导入。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交流九色鹿名字的由来。

3.谈印象:读第一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

4.质疑,激发阅读期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九色鹿什么故事呢?【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通过“聊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兴趣;同时,课开始便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文的学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练 习 5
1,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回答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 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2、有关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多的句子: a\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b\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c\众人拾柴火焰高。 d\人心齐、泰山移。 e\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抱成团。


请你用“xx的自述” 形式,介绍一个你熟悉的 事物,要写具体、生动。
3、为了防止这种疾病,我们应该多吃含有维 生素C的食物,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19、其妙的国际互联网
课文是一篇介绍现代科技的文章,我们通常说 的“上网”的“网”是指国际互联网,这张“网” 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人们可以利用这张“网”做许多的事情:读新闻、 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 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 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 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 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近义词
然而-但是 忘记-遗忘 焦急-着急 端详-凝视 出发-进发 显现-显示 方便-便利

气馁-泄气 照样-照旧 破败-破落 相似-相像 拖累-连累 请教-求教 激动-兴奋
改进-改善 回顾-回忆 如今-现在 察访-查访 降临-来临 寻访-拜访 区别-分别 艰苦-艰难 谈论-议论 聊天-谈天 庞大-巨大 快捷-快速 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不少于400字
【积累】
有关勤奋的成语
废寝忘食 坚持不懈 专心致志 手不释卷 持之以恒 全神贯注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孜孜不倦
【积累】
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人生在勤,不索何求。(张衡)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和时间赛跑》教案.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和时间赛跑》教案.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和时间赛跑》教案师:我学语文的时间比你们要长,如果从我说第一句话算起,恐怕得有三十年了吧。

像我三十年的学习体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多读书、多读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还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精华,读书不仅要多,还要读好书,要读文学精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这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赛,读课题。

师: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有人说,读他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杯甘美的山泉,看看谁能品得其中的真味。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品味呢?生:读课文。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要求:出声朗读;要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时间5分钟。

师:看着你们那么认真投入的读书,我想你们一定已经能把课文读通读对了,来,谁能来展示一下?你来生:读小学的时候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来,这句话你再读一遍,要把它读通顺。

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生: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读一读,想一想。

师: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一下,就比较简单了: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还不如生:对我说实话。

师:与其对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生: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所以,父母的选择是对我说生:实话生:说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谁再来读?生: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师:这段话中有两处引号,发现了吗?第一处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什么意思?生:时间和金子一样宝贵。

生:不对,时间比金子更宝贵,一寸金子还买不到一寸光阴。

师:对,光阴就是时间。

还有一处是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什么意思?生:就是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电脑住宅》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电脑住宅》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电脑住宅》说课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电脑住宅》说课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教材分析《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师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

使我们体会到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3.学情分析学生有阅读的兴趣,要注意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4.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理解数据、节能、分门别类、集装箱、储存、指令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交流,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了解电脑的神奇以及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重点)(3)体会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5.教学准备搜集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6.课时:一课时7.评价任务(1)通过让学生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看拼音写词语等练习,学会生字词。

(2)通过自读、填表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电脑的神奇以及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通过画重点词句小组交流,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活动一PPT出示人类的住宅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板书课题,引出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第五单元教学预案学情分析:16《说勤奋》《说勤奋》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议论文之一,以清晰的论题、生动的论证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圣陶语)的议论文的魅力。

这篇课文阐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凭借勤奋取得成功的深刻道理,启示我们不忘勤奋,以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本课先举古人司马光为例,再举今人童第周为例,全篇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篇末还有强调深化的作用。

本课紧扣“勤奋”两字,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勤奋”是通过哪些事例、什么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走一个来回。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达,在读中学写。

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17《李时珍夜宿古寺》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李时珍与弟子庞宪住在破败的古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收获,并且亲自冒险品尝草药,为了修订好《本草》不顾劳累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称得上是一篇语言美、情感美的好作品。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他们面对艰辛时所表现的态度。

主要采取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朗读等方法来引导感悟。

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三处内容:1、古寺的破败景象;2、李时珍亲自尝草药;3、李时珍师徒的对话。

这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精神境界。

让学生自己读,再谈谈各自的理解,互相交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好这几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体会到李时珍修《本草》时的艰辛与危险,从而在心目中树立起李时珍的高大形象。

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精

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精
1、审题:什么叫近义词?
2、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3、给带点词找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四、学习第4题:
1、审题
2、独立完成天空,请三位同学在小黑板上做。
3、反馈,订正。
4、读句子,说说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5、说说填入的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第1句,写出了江水水势汹涌。第2句,写出了江水中的船很险。第3句,写出了鸬鹚的威武。)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一段话。
分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仔细审题”和“认真完成”的要求。
二、学习第一题:
1、看懂题目。(项目、要求)
2、学生自学完成,教师辅导个别差生。
3、讨论,讲解。
分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
修改意见
三、学习第3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一段短文。根据词语在字典中确定一种恰当的字义。
教学准备
分课时
教学内容
与目标
第一课时:完成1—4题。
能确定同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思;能正确抄写指定的词语;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能根据课文句子天空,体会比喻中喻体的作用。
第二课时:完成5—6题。
能用自己的话书面解释古诗中的有关句子。
归因分析
对错别字重视不够,平时书写不注意结构、笔顺。
干预策略
1、上课时多强调,多比较
2、多举行些有趣的纠错活动
(1)找出重点词,板书:
天地间珠帘
屋顶薄烟
雨越下越大屋檐珠子、线
地上小溪
分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
修改意见
(2)看板书逐句熟读、背诵。

小学语文第七册《说勤奋》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说勤奋》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说勤奋》教案13.说勤奋(使用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说勤奋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揭题第一教时(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6、全班质疑问难7、齐读全文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一句3、体会交流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设问)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说勤奋》全班朗读)5、归纳板书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五、作业抄生字第二教时一、复习检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2节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3、体会交流A、哥、弟间的对比,(指导朗读)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C、特别醒枕的奥秘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6、两件事说明了什么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7、指导朗读8、齐读这一段9、归纳板书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三、学习课文第3节(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读课文(2)讲童第周的故事(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4)体会交流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5)指导朗读(6)归纳板书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四、学习课文第4节(1)齐读课文(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4)归纳板书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六、布置作业[小学语文第七册《说勤奋》教案]相关文章:。

(完整word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

(完整word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内容的教学案例一、教学目的1、认识目标:让学生读懂文章,了解12岁的周恩来当时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自己是为什么读书,来确定并坚定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志向。

2、思想升华:确定学生学习志向后,引导学生不只是为自己读书,还要为国家、为父母读书,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以此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家族的繁荣复兴联系在一起。

3、感情升华:让学生体会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感情。

(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周恩来的爱国之情让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教材分析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选自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本组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本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在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本课位于本组教材的第一篇,意图是引导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引导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本组其它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学法基础和感情基调。

三、学生情况分析1、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特别喜欢鲜艳的色彩,思维活跃。

2、学生认知水平低,缺乏抽象性,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3、刚上四年级的学生学习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教案

25、爬山虎的脚〈一〉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和爬山虎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和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挂图或幻灯片〈四〉学生先去访一下爬山虎,了解教学重点的3个问题。

第一课时〈一〉课前说1、学生讲一下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爬山虎脚的变化。

2、过渡:同学们,在一、二自然段里我们知道了爬山虎叶子里生长中的变化,长大后叶子又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你们都一定想知道,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和爬山虎脚的变化,〈板书课题〉〈二〉课内悟指导观察图画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先看爬山虎脚的样子,怎样爬和脚的变化,(观察后学生个人口述)2、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怎样爬山和脚的变化。

〈三〉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怎样爬和脚有什么变化的。

(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出示挂图)1、默读课语文第三自然,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口述)2、我们又继续学习第四自然段,上面写了爬山虎的样子,那么爬山虎又是怎样爬的。

怎样爬、角、巴、拉、贴。

指点:1)爬山虎爬的时候,你感觉到它爬得妥不妥呢,快不快呢?2)这几个动词用得很确切,很生动、形象。

3同学们,我们学习了3-4自然段,分别了解到爬山虎脚的样子及它怎样爬的,那么,现在你们学着上面的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1)个人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内容:爬山虎脚有什么变化的?2)用笔划出有关脚变化的词语没触着墙:没有痕迹触着墙:灰色、牢固3)齐读第五段四、朗读全文五、总结这篇文章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的颜色和样子以及爬山虎脚的样子及变化。

重点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这一部分是按脚的样子怎样爬及变化的顺序写的)结合课后作文训读去讲六、课堂练习1、自、弯曲爬山虎的脚上细丝原先是()的。

现在()了,这样它才能沿着墙往上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
说勤奋(参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说勤奋(参
考文本)
13.说勤奋 ( 使用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第一教时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

(个人朗读。

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
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 (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 (指导朗读)
6、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7、指导朗读
8、齐读这一段
9、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
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基础
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
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
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