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新趋向
晚清史研究的新趋向
作者: 朱英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近代史研究
页码: 104-119页
主题词: 辛亥革命;清史研究;曾国藩;政治激进主义;史学研究;大陆史学界;文学作品;袁世凯;
清末“新政”;晚清历史
摘要: 晚清史研究的新趋向朱英近十余年来,国内近代史学界对晚清史的研究日趋重视,推出了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原本非属史学界的一些研究者也对晚清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89年以后,晚清史的研究似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几乎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晚清...。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晚清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知识归纳一、晚清政局的演变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军备废弛,纪律败坏。
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1)内忧外患的形势①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①总理衙门的设立。
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
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
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
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势
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势
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外来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中国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
这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激烈的思想辩论和文化变革的浪潮。
2. 政治改革的倡导与尝试: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峻的政治危机和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倡导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变法风潮”到“戊戌变法”,中国政治改革的浪潮催生并推动着社会变革的发生。
3. 经济现代化的逐渐落地:晚清时期,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中心。
外国资本和科技的引入使得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传统的农业经济也逐渐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形态。
4. 清末民主思潮的兴起:晚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内忧外患的日益严重使得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兴起。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引进西方的民主、自由和平等思想,并形成了一股倡导民主体制的思潮,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民族主义的觉醒:晚清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对国
家的认同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一些爱国主义者开始呼吁民族团结和反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系列在民族、政治、文化等方面寻找中国出路的思潮。
总的来说,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封建与开放等矛盾冲突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出现大规模的变革和转型,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
清代新政治史论文
清代新政治史研究摘要史学发展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清代政治史研究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一改发往传统研究路径,尤其是新清史对清代政治史研究的冲击,使得清代政治事件、人物、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研究都有很大的突破。
虽然清代新政治史的研究为我们开阔了新视野,但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关键词传统政治史新政治史清代新政治史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政治史的中衰和复兴无疑是重要线索之一。
西方史学由兰克学派的一统天下到年鉴学派的兴起,社会史逐渐成为史家关注的焦点,政治史研究开始失去昔日的光环。
“二战”结束之后,政治史的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同时积极借鉴社会史乃至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至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新政治史勃兴的局面。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国史学界,也重演了政治史因社会史潮流的冲击而边缘化问题,又在跨学科的基础上重新焕发生机的历程。
清代政治史研究演变见证了史学发展的历程。
一、由传统政治史到新政治史上世纪上半叶是西方史学新旧交替时期,年鉴学派的兴起,冲击传统史学研究,新史学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
深受西方新史学影响的梁启超,提出“创新史学”的呼吁,新史学开始成为各个学者争先研究的对象,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综合史观的新史学,无疑对传统政治史起到冲击作用,政治史由传统研究模式走向新发展道路。
新政治史较传统的政治史而言,弥补传统政治史的许多缺陷,这使得政治事件、人物和制度的关注点都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更加重视政治文化的研究。
新政治史注重各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政治史研究开阔视野。
首先,传统政治史的事件研究,对事件概念的理解比较狭窄,主要关注重大政治事件,将事件本身当作独立的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发展过程作出真实的描述,不太注重事件的前因后果。
新政治史将传统政治史和事件史扩大范围,形成一种边界开放的事件和叙事,使政治事件研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其次,人物研究方面,传统政治史的弊端在于将目光局限在帝王将相等政治精英人物身上,忽略了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的行为、观念和情感,新政治史则侧重研究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行为;就研究方法而言,传统政治史注重对精英政治行为进行表象化的描述,新政治史则倾向于对大众政治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和量化分析。
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与革命思潮
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与革命思潮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后期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困境和革命思潮的冲击。
这一时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
首先,清朝政治改革的尝试。
面对国家政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衰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进行政治改革。
其中,戊戌变法是清朝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
戊戌变法是慈禧太后与广东总督张之洞等人共同提议的政治改革方案。
变法的目的是要推行一系列西式的政治制度,包括设立国会、设立新的政府机构等。
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对后来的政治改革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奠定了后来革命的基础。
其次,革命思潮在清朝后期开始兴起。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这种不满情绪促使了革命思潮的涌现。
康梁争议是清朝后期革命思潮的一个重要事件。
康梁争议是清末的一个学术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中国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
康梁争议揭示了清朝政府对于改革的困惑和无能,也加剧了社会动荡的局势。
此外,辛亥革命是清朝后期最重要的革命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格局,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篇章。
而清朝后期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的兴起,也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接触并吸收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这些新思潮对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和改变,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政治理论和改革主张。
例如,《资政新篇》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的来说,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一段历史。
政治改革的尝试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革命思潮的兴起则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转型。
这一时期的政治改革和革命思潮也表明了中国社会对于改革和革命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而不断努力的精神。
这段历史不仅在政治上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晚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晚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晚清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落后:晚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而是逐渐衰落。
由于西方列强强行开放中国市场,导致大量的中国财富流失,财政收入不足,导致国家财政长期赤字。
同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生产不发达,加上洋务运动带来的大量债务,进一步加重了财政困难。
2. 改良与革命思潮兴起:晚清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先后兴起了保守、改良、维新和革命等多种思潮。
光绪年间的百日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运动;辛亥革命则是中国共和民主革命的开端,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政权。
3. 异乡侨民的涌入:晚清是大规模中国人移民海外的时期。
一些商人、劳工以及难民流落到了世界各地,其后代成为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
他们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 满清政府统治危机:晚清时期满清政府内部的各种矛盾冲突逐渐激化,政治上的腐败日益恶化,使得满清政府处于一个极度动荡的局面。
尤其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满清的统治危机逐渐加重,最终被推翻。
总之,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其发展趋势不仅具有历史
价值,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概述_历史学论文_
近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概述_历史学论文_近年来清代政治史研究概述_历史学论文_清代政治史研究一直是清史(1840年以前)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它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职官、政策、人物、外交、事件和会党等诸多课题内容。
90年代以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也渐趋明朗。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出版有关专著30余部,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十篇,显示了清代政治史研究的繁荣局面。
当然,其中也存在某些不足,如重复研究、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下面,笔者对近年来清代(1840年以前)政治史的研究成果作一评述,以期从中探究出一些发展态势,进而有利于今后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一、清代职官制度研究清前期职官结构的研究是此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王文明《试论清前期官制的几个主要特征》(《许昌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一文认为,清前期的官制调整幅度大,总的趋势是加强皇权,并带有浓厚的民族歧视性质。
李兴荣在《试论后金"八王共议"制度》(《四川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努尔哈赤本意效法汉人立皇储,无奈屡屡受挫,只得以"八王共议"来维护政权稳定。
由于与中央集权的趋势相抵触,故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措施。
杜家骥《天命后期八旗旗主考析》(《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一文则认为,八和硕贝勒是八旗旗主,但天命后期两黄旗尤其是镶黄旗虽已确定旗主,但仍与努尔哈赤有统属关系。
姚念慈《天命年间都堂初探》(《清史研究》1991年第3期)一文,分析了天命六年至八年间都堂的发展脉络,作者指出它实质上是一次限制"八王共治"的不成功尝试。
赵志强《论议政处与清代前期之决策》(《历史档案》1992年第4期)一文,在详细比较了清前期议政处的职责和功能后指出,清前期决策中枢以皇帝为核心,由议政处、内阁和各部院首脑组成,三者之中,"以议政处为最重要"。
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_花玲
外的非正式机构, 事实上在晚清时期成为各直省督抚衙门内部 对职官制度的研究, 已较少争论其政治属性问题, 而较多考察其
行政职能运作的基本载体。其新旧杂糅的特征, 与文案处及文案 渊源流变与结构功能。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制度变革与转型, 将会
委员的出现相辅相成, 既反映出近代行政职能扩展和业务细分 推动晚清职官制度的研究。
发展轨迹构成了中国近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一条重要线索。 熟走向衰落之际, 史学界的研究视角也有从事件史回归制度史
另 外, 关 于 地 方 督 抚 的 研 究 , 关 晓 红 的《晚 清 督 抚 衙 门 房 科 之趋势。因此, 作为晚清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官制度研究
结构管窥》[20]一文, 匠心独具。文章指出, 房科作为清代职官体系 也受到广泛关注, 不断向纵深发展, 研究风气也渐趋理性、实证。
晚清时期正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
往研究界对于这样一个颇具弹性的“委员办理”的清代人事制度 代, 制度变革与转型无疑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但
至今尚未关注。作者独具慧眼, 指出其对晚清地方政治演变以及 由于学术界以往曾一度大兴主要关注若干重大政治事件的事件
民国初年各省自治运动与地方军阀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基础, 它的 史研究路径, 制度史研究相对冷落。近年来, 当事件史研究由成
晚清时期, 中国政局处于激烈动荡之中, 职官制度作为其重
要组成部分, 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世纪以来随着晚清 二、新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论文成果
政治研究趋势的转变, 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 果。检视新世纪以来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著, 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进步。本文拟对此作一个综合述评, 以期有裨于学界在这一
另外,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新部门, 也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6], 着重论述了 该部在发展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及社会政治变革方面的作用, 具有开拓性意义。苏全有的《清末邮传部研究》[7]一书, 是第一部研 究邮传部的专著。对邮传部的成立背景、官制、机构、经费、规章管 理、职掌等作了系统研究, 论述了该部在发展中国交通事业和回 收利权方面的作用, 并对其政策决策作了深入检讨和重新审视。
晚清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
晚清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晚清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晚清政府不断尝试进行政治改革,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变革的压力。
本文将从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来探讨晚清中国的局势。
一、政治改革1. 废除科举制度晚清政府意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开始尝试废除这一制度。
科举制度长期以来导致了官僚腐败、士人儿女成群、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成为政治改革中的重要一步。
2. 实行新政晚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新政,试图改善国家的政治状况。
其中最重要的是戊戌变法,该变法试图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强大反对,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3. 推行洋务运动为了解决国家的危机,晚清政府推行了洋务运动。
这一运动旨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以提高国家的自强能力。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资金浪费、技术依赖等。
二、社会变革1. 经济变革晚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变革。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晚清政府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并试图发展工业和商业。
这些变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社会结构变化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流动,社会阶层开始出现分化。
传统的士人阶层逐渐失去了其特权地位,而商人和工人阶层逐渐崛起。
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也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3. 文化变革晚清时期,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的现代文化发展,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支持。
总结: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晚清现代化的趋势
晚清现代化的趋势
晚清现代化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制度的改革:晚清时期,政治制度开始向西方学习,推行了类似宪政体制的变革。
1885年,首次设立了一个由举荐和选拔制度组成的科举考试,遴选出一批有才华的人才来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后,又相继颁布了《政治体制编》(1900年)和《宪法大纲》(1907年),试图建立比较完备的宪政体制。
但由于政治体制上的反动势力较强,最终未能彻底实现。
2.经济形态的变化:清朝末期是中国经济从封闭向开放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
西方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纺织业、造船业、煤矿业等。
同时,铁路、电报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大力发展,使得国民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都得到提升。
3.文化思潮的转变:晚清时期,新文化、维新等思潮得到了发展,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和反思,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理念。
包括渴望民主、自由,认为传统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有制约作用,呼吁实现社会平等,重视科学、技术等。
4.社会结构的变动:晚清时期,由于新兴产业一系列行业的出现,社会结构出现了变化。
原本以地主和官僚为主的封建社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中产阶层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
这种社会结构变动的趋势扩大了社会阶层的距离,加深了社会对于改革的渴望。
总而言之,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时期。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面临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当近代史研究领域渐趋后移,不少学者纷纷转向民国史的研究时,清末新政成了晚清史研究的一个热点。
关于清末新政的总体研究,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分界线。
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作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此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至今成为一个趋势。
清末新政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改革运动。
关于清末新政各个领域的具体研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平衡性:个别问题探讨较为深入,大多数问题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
如果要对近年来的新政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作出总的估价,那么可以说还只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初级阶段。
1.清末新政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
首先,对清末新政总体评价上不甚客观,有故意拔高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
这个问题主要在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的讨论上表现出来。
以往长时期内,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研究主要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清末新政只是作为背景来叙述,而且经常被当作批判的对象,几乎是被完全否定的。
近年来,随着清末新政的研究成为热点,有人又反其道而行之,人为地以贬低辛亥革命来抬高清末新政。
其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做法都不是客观的历史主义的态度,是片面而不可取的。
其次,学风较为浮躁,缺少深入具体的实证性研究。
这个问题大致有三种表现:一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忽视。
有人喜欢动则自称填补空白,其实只是因不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做了无谓的重复劳动。
二是一些好辩之士故意标新立异。
或为了快出“成果”而经常故意与人唱反调;或为了出“名”而专挑名人大家论战。
三是寻题目做文章,甚至人为制造“假论题”。
不是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做起,不熟悉基本的资料,不了解学术动态与趋势,找不到问题研究的切入点,而只是随意挑个题目拼凑成篇,结果所做只是时下颇为人所不齿的所谓“低水平重复劳动”。
清朝的政治革新与民族主义思潮
清朝的政治革新与民族主义思潮清朝政治革新和民族主义思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重要话题。
在清朝政治革新的过程中,社会上形成了不少的民族主义思潮,这对于清朝之后的发展和中国的整体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清朝的政治革新和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历程。
一、清朝政治革新的背景在清朝政治革新前,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许多动荡之中。
由于清朝在治理国家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加之外部列强的压力不断加强,终于促成了清朝进行政治革新的必要性。
此时,中国社会上所形成的一些新思潮也对此起了不小的作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的逐利行动导致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
清朝颁布的一系列《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半殖民地条约都不断削减了中国主权,未加阻止的道路使得国库不断空虚,国经衰退,社会长期处于亡国危机境地。
二、清朝的政治革新清朝政治革新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的思想者和爱国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其中著名的人物不在赘述。
主要内容是以洋务运动为特点的内务府改革和以光复会为特点的外交斗争和民主政治斗争。
在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内务府的改革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对于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舶来产业萌芽,使得中国经济上的周期性扩张得以初见端倪。
在光复会等舆论的支持下,清朝政策的制订与推动取得很大进展。
晚清时期运用西方思想,以“新政”“废科举”“试金石”等方案变革科举,形成了新式的选官制度。
此外,光绪帝还采纳了南京司徒铭的建议,让庐山会议召开。
三、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清朝政治革新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上也形成了不少的民族主义思潮。
这些思潮对于清朝政治革新的推进和中国的整体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就是鸦片战争后,对外居留列强不断扩张,清朝社会上形成了不少的民族自尊心。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士开始提倡抵制洋货、反对列强的思想。
这一思潮的形成促使了清朝政府开始向外寻求支持,这也是政治革新的必然结果之一。
近十年来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
柏褅之死,并非出于肃顺的挟私报复,而是清政府高层的共同决定。肃顺是咸丰的忠实臣子,受到咸 丰倚重,但肃顺树敌过多,特别是长期与懿贵妃结怨,加之咸丰帝临终安排失当,肃顺最终在皇权政 治漩涡中成为牺牲品①。龙盛运的著作对咸丰朝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清军江南大营做了专题 研究,内容涉及江南大营的将帅、兵勇与粮饷、战争与战略,由此揭示江南大营这一经制军主力绿营 失败的原因,指出虽然江南大营时期向荣及一些官僚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转变不利形势,但治标不 治本,在组织、管理、兵源补额、粮饷筹措与发放等一系列问题上,仍旧把陈规旧套视为不容改变的祖 宗成法,思想僵化,生活腐败,最终导致江南大营的两次大败;江南大营的覆灭从反面为湘军的崛起 提供了借鉴和机会。②
对于太平天国期间清朝政局的演变,有的对清廷和湘军集团在筹建长江水师过程中在水师统帅 人员的调配任用、饷需和船炮军械的购置管理诸方面所展开的权力争夺做了考察,认为清廷虽在争 夺中占据上风,但长江水师采用经制的绿营体制,导致其迅速衰弱,中国海军近代化的历程也因此被 延误。⑤ 有的通过对 1860年 7月至 1861年 5月曾国藩于安徽所设祁门大营的考察,揭示晚清省区 军事化加强,地方势力坐大,“勇营”正规军化,国家权力下移,内轻外重格局,满汉权势变迁局面的形 成。⑥ 有的对咸丰朝重臣肃顺做了重新评价,认为面对当时每下愈况的时风、政风,肃顺在咸丰帝支 持下,果断敢为,维护了本朝家法的尊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的风气。引发重大关注的耆英、
5
一、晚清政局与人物研究
政局与人物研究,始终是政治史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自 1840年鸦片战争和 1850—1864年太平 天国农民战争以来,受内忧外患的冲击,清朝政局发生急剧变动。最近十年,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多有一些新的探索。
晚清发展趋势
晚清发展趋势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转型的时期。
由于外国列强入侵与内忧外患的影响,晚清社会发展呈现出多种趋势。
首先,晚清政治呈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共存的趋势。
晚清朝廷虽然存在一定的集权,但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内部改革的推进,政治体制开始趋向分散与自治。
此时,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自治运动,一些地方官员也呼吁废除科举制度,提倡新兴的政治体制。
其次,晚清经济呈现出内外交流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侵占,中国开始与世界其他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大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西方的工业化经验,提倡实业兴国,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一些商业家与企业家逐渐在中国经济中崭露头角,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社会文化呈现出开放与启蒙的趋势。
晚清社会受到了西方启蒙思想与科学技术的冲击,开始有人提倡科学与进步,并尝试推动社会变革。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深入研究西方知识与思想,建立起了一些新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派。
社会风气开始有所改变,思想解放与多元化的声音逐渐被接受。
最后,晚清社会还呈现出一种民族主义的趋势。
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侮辱,中国社会开始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意识。
一些知识分子提倡民族自强与抵抗,民族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晚清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以维护民族利益为目标的运动与组织。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与转型。
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有的是对外开放交流的体现,有的是内部自我启蒙与改革的体现,有的是民族主义的兴起。
这些趋势的出现为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对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清末新政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研究清末新政是指1901—1911年,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的危亡,迎合新兴阶级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过去研究新政只限于1901年至1905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将1906年至1911年之间的预备立宪囊括在内。
这样不仅扩大了研究时域,更有利于对清末新政这一有机整体的研究。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情况,1989年以前,清末新政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新政研究成为热点。
并且在国外有关中国近代史著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的学者已做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做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
“文革”前17年中,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重视,发表的论文不超过十篇。
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算是唯一的专门性论著。
有关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著中论述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文集》等书中辑录了很少一部分。
人物方面的只有李时岳的《张謇与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195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立宪运动更是一棒打死,持完全否定态度。
“文革”期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算是较早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
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史的研究一时变成热门,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
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末新政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百篇之多,约为文革前的十倍之余。
论文主要有:侯宜杰的《清末筹备立宪时期的杨度》(《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华友根的《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略论》(《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郑大华的《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求索》1987年第6期),张锡勤的《论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问题上的纷歧》(《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王笛的《清末“新政”与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清末“新政”与挽回利权》(《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2期),王邦佐的《试论一九0一年——一九0五年清政府的“新政”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
近年晚清史研究方向
李细珠晚清政治史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内容,经过20世纪的风雨历程,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分支学科。
上个世纪末,姜涛先生曾经就1949-1999年50年间的晚清政治史研究做了系统的评述,[1] 总结了以往研究的得失利弊,明确了该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新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史研究的重心逐渐下移与社会文化史等新学科的勃兴,晚清政治史的研究逐渐有所冷落。
同时,又因为晚清政治史研究已相对成熟而起点较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实属不易。
即便如此,时代在前进,学术在发展,当然晚清政治史研究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略做述评,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革命史研究的淡化与边缘化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运动,曾经以“三次革命高潮”为名,不仅是晚清政治史而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随着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研究方法的更新,关于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在逐渐由政治史向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渗透与扩展,为认识这些重要的政治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关于太平天国与晚清政局研究太平天国史研究虽然已成冷门,但仍然有一些具体的考证性研究成果值得注意。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冯云山所创建的宗教组织,一般认为其名叫“拜上帝会”,这似乎己成不易之论。
夏春涛通过考证发现,冯石山创建的宗教组织其实名为“上帝会”,而不是“拜上帝会”。
同时,他还指出,太平天国对其宗教没有正式命名,间或称为“天教”,根据“拜上帝会”这一所谓的宗教组织名称推演为“拜上帝教”,也有欠妥当。
[2] 《天朝田亩制度》历来被视为太平天国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反映农民土地要求的农民革命纲领。
王国平通过考察太平天国起义酝酿过程的宣传活动及其主张,探析上帝教的教义,并与中国历史上曾使农民获得私有土地的均田制比较,认为所谓“平均分配土地”其实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误解。
[3] 欧阳跃峰撰文对所谓太平天国实施了“圣库制度”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太平天国的生活必需品供给方式不应称为“圣库制度”;用国库来解释圣库是不妥的,说国库来源于圣库亦纯属推测。
改革开放40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路向
134
改革开放前后及 1980年代到 1990年代初,在学术上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晚清政治史研究一 度繁荣发展,重建了革命史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的晚清政治史研究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清除 “影射史学” 的流毒,对 “文革史学” 进行拨乱反正。“文革” 时期是史学政治化的极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史学成了任人涂抹 的对象,历史事实被扭曲得面目全非。“文革” 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 是拨乱反正,把曾经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政 权,但对此学界也有不同看法。王天奖撰文认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从本质上看无疑是一次农民 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在天京建立政权之后,便逐渐蜕变成为一个地主阶级封建政权。⑥ 孙克复、 关捷提出商榷,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是封建政权,而是 “一个和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 的 “农民革命政权”。⑦针对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 6册提出的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 而搬到中国来的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 的说法,朱东安撰文认为,根据斯宾诺莎关于神权 政治的原义,并参照中世纪西欧的情况,太平天国不但没有推行神权政治,而且其各项做法正好 符合斯宾诺莎开出的结束神权政治的处方。⑧
2003——2004年晚清政治史研究述评
2003——2004年晚清政治史研究述评2017-1004年晚清政治史研究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的视角从下层革命活动转向上层政治行为,较多地关注了统治阶级的群体结构及其政治活动,而对以往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等,有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边缘研究的趋势;二是与近代史学界近年来的基本研究趋向相一致,在时段上也有下移的趋势,清末新政成为研究的重点;三是与前两点密切相关,有一个从事件史逐渐回归制度史研究的趋势。
(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往学术界研究较多的课题,研究起点较高,只有在发现新资料或开拓新领域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所进步。
华林甫的《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1]一文,通过对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中文地图的考察,认为至少有六幅是清军用于镇压早期太平天国的原始地图,其中五幅系清军围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一幅系长沙攻守形势地图。
作者结合文献记载,考定了各图绘制时间,并订正了关于1851年永安北路清军驻兵总数、“古束”地名的写法、长沙兵勇壕坑的实际走向等问题的一些流行看法,对于早期太平天国史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边缘研究的倾向很明显。
董丛林的《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文具体考察解析了太平天国时期的谶谣现象,认为谶谣盛行是太平天国时期神秘政治文化现象的明显表征之一。
当时的谶谣,在题材上主要是围绕清朝与太平天国争斗事体者,有从宏观上预言战乱形势者,有对战事胜负成败的预言者,有涉及对有关人物之于战局和时势作用的预言者;在形式上则多种多样,有童谣、谶语、谶诗、碑谶、图谶等。
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晚清政治学学科史研究述论
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晚清政治学学科史研究述论
王昆
【期刊名称】《长白学刊》
【年(卷),期】2016(0)3
【摘要】晚清民国是近代中国学术体系转型与知识体系转换的关键时期,西方政治学的引入则是这种变动的知识性基础。
但是我们在对新世纪以来晚清政治学学科史研究成果稍作梳理后便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不充分,存在的问题与误区也较多。
已有研究片面强调日本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影响作用,忽视了日本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之间的互动与差异。
西方政治学在近代中国的引入除了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外,还必须重视西方政治学的本土化过程,并反思这一过程中学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关系。
【总页数】5页(P101-105)
【关键词】政治学;思想史;学科史;新世纪;述论
【作者】王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晚清外债史研究述论 [J], 马金华
2.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透视 [J], 杨海蛟;亓光
3.政治学跨国比较研究述论——对现代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反思 [J], 王乐理
4.微观视角下的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论——新世纪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日常生活研究[J], 罗睿
5.中国现代政治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框架——以早期学科发展史研究为例(1899-1949) [J], 王怀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新趋向作者:李细珠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点击数:1632 更新时间:2006年06月01日晚清政治史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内容,经过20世纪的风雨历程,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分支学科。
新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史研究的重心逐渐下移与社会文化史等新学科的勃兴,晚清政治史的研究逐渐有所冷落。
同时,又因为晚清政治史研究已相对成熟而起点较高,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实属不易。
本文拟对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略做述评,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革命史研究的淡化与边缘化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运动,曾经以“三次革命高潮”为名,不仅是晚清政治史而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随着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研究方法的更新,关于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在逐渐由政治史向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渗透与扩展,为认识这些重要的政治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太平天国史研究虽然已成冷门,但仍然有一些具体的考证性研究成果值得注意。
夏春涛《“拜上帝会”说辨正》考证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冯云山所创建的宗教组织名称是“上帝会”,而不是“拜上帝会”。
王国平《〈天朝田亩制度〉新议》通过多方面考察认为,所谓“平均分配土地”其实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误解。
欧阳跃峰的《“圣库制度”考辨》,认为太平天国的生活必需品供给方式不应称为“圣库制度”,用国库来解释圣库是不妥的。
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捻军史的研究,有郭豫明的专著《捻军史》,值得学界重视。
关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与政局的研究。
朱东安推出新著《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系统地论述了曾国藩集团崛起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内部结构、与清政府的关系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等问题。
高中华的《肃顺与咸丰政局》,是第一部系统论析肃顺生平思想活动及其在晚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著作。
台湾学者林文仁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和《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两书,从地缘关系与派系分合的角度,考察1861-1898年晚清政局的演变态势,颇有新意。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起源问题,以往的研究者大都认识到其起源的区域性和组织的多元性,但对于这两者之间是如何沟通的这个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深入。
程歗《社区精英群的联合和行动》从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对山东冠县梨园屯玉皇庙教案口述史料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
庚子年(1900年)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对于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和东南互保来说,庚子勤王运动的研究显得很是薄弱。
桑兵在长期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集结为《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一书,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兴起的考证史学的重要著作。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人物的研究。
章开沅《张汤交谊与辛亥革命》通过具体考察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与汤寿潜的交谊关系,对辛亥革命作出了新的思考。
张礼恒《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指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作至疏远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研究有向社会史领域拓展的趋势。
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从灾害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长沙抢米风潮中官、绅、民三者所扮演的角色及互动关系。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为,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而可视为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入有待于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胡国枢的《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区域研究与光复会个案研究相结合的重要著作,弥补了学术界以往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二、改革史研究的细化与深化严格说来,晚清改革史的起点至少应该从洋务运动算起。
但是,因为洋务运动时期的变革主要在技术层面与经济领域,而且一直是晚清经济史研究的重点,故本文拟着重介绍有关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的研究成果。
随着现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晚清改革史的研究亦备受学界关注,并有渐成细化与深化之势。
戊戌变法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老课题,茅海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最为引人注目。
他的新著《戊戌变法史事考》,是这方面成果的初步结集。
作者充分利用大量档案材料,完成了一些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
旧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充分证明了作者刻意追求的所谓“史实重建”的学术宗旨。
稍后,茅海建又相继发表了《“公车上书”考证补》等新作,得出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的结论;同时指出,康有为、梁启超通过《我史》等类并不可靠的历史记录,成功地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并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
尽管学界对康有为、梁启超涂饰史料以神话历史的行为早有察觉,并多有揭露,但今人对戊戌变法史的整体理解,从主流上讲,依然未能摆脱康梁话语系统的基调。
戚学民《〈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详细探究了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初版九卷本的成书过程,认为《戊戌政变记》一书“实为康梁应急的政治宣传品,而非纪实的信史”。
马忠文《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认为,所谓从乙未年开始撰写年谱的说法并不可靠;年谱的主体内容撰写于1899年初,大致无疑问,但此后康氏对年谱仍有修订和增删,将其视为康逝世前定稿,可能更为合理一些。
毕永年的《诡谋直纪》被发现后,一直被认为是康梁维新派“围园”密谋的权威资料。
房德邻《维新派“围园”密谋考——兼谈〈诡谋直纪〉的史料价值》一文,既认定康有为等确实有利用袁世凯兵围颐和园的计划,又对毕永年的《诡谋直纪》的真实可信度提出质疑。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也是戊戌变法史研究中聚讼纷纭的疑案。
刘路生《戊戌政变袁世凯初四日告密说不能成立》针对郭卫东所谓袁世凯八月初四日在京向庆亲王奕劻告密说,提出商榷。
认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没有八月初四日在北京告密的必要和条件,奕劻亦非接受袁世凯告密之人。
孔祥吉《蔡金台密札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则利用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所刊布的蔡金台写给李盛铎的两通密札,结合其他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考释,具体考察了袁世凯通过荣禄“电庆邸达之”向慈禧告密而引发戊戌政变的全过程。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崔志海撰文《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评》,对于国外学者研究清末新政的英文著作,作了系统的介绍,为国内学界了解国际学术状况提供了一个基础。
清末新政时期,停废科举是一项影响近代中国至为深远的重大决策。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两位乡村士子的日记为基本史料,对于所谓科举制度废除与四民社会解体及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观点提出修正。
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士”阶层,在社会结构里虽随科举停废而消失,但众多士子却在诸多渠道中经过重新分化组合,而继续掌控着各种权力资源,占据社会权势的重要位置。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新部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晓红的《晚清学部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苏全有的《清末邮传部研究》,是第一部研究邮传部的专著。
关于地方督抚与新政的研究。
李细珠的《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以制度变革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张之洞对清末新政时期各项制度变革过程中清王朝中央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并以张之洞在湖北所推行的具体改革作为新政政策实施的例证,以动态地观察清末新政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
关于留日学生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
尚小明的《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具体考察了留日学生在清末筹备立宪、教育改革、新军编练、法制变革等方面的种种活动。
借鉴与移植西方近代法律制度,是晚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张德美的《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晚清法律移植的背景与原因,并从法理移植、司法移植、立法移植三方面对晚清法律移植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全面论述。
尤志安的《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近代化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清末刑事司法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李启成的《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则具体研究了晚清各级审判厅成立与运作的过程,从程序与实体两方面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对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突破,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清末新政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不少,其中关于边疆地区的新政研究更是薄弱环节。
赵云田在发表相关研究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出版《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一书,对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在清末新政时期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三、几个新的研究趋向纵论中国近代史研究,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经获得新生,那么,90年代便开始了一个学风的重要转向。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的时代。
如果把这理解为一个学术研究风向的转轨,那么,其趋向实证的结果可能会更加切合学术本身理性、深沉的品格,而使学术研究获得真正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正深受此种流风余韵之影响。
回顾及此,有以下五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向:其一,总的趋向:从宏观论争到微观实证。
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学术上也是如此。
学界盛行翻案风,往往因历史评价问题争论不休。
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模式化,试图通过运用某一种理论模式概括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普遍的历史现象,描述历史的基本进程,甚至预设历史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由5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发展到80年代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论争,曾经热闹一时。
但在此之后,学界便渐趋沉寂,学风也渐趋理性、实证。
例如,对政治人物,已较少争论其阶级属性,而较多探讨其具体作为;对政治事件,已较少争论其性质与意义,而较多探究其原因、过程与结果;对政治群体、组织与制度,已较少争论其政治属性问题,而较多考察其渊源流变与结构功能,等等。
其二,研究领域转向:从革命史转到改革史。
这是学术研究范式转换与时代变迁相契合的明显表征。
革命史范式淡出,现代化范式凸显。
研究的视角从下层革命活动转向上层政治行为,较多地关注统治阶级的群体结构及其政治活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与清末新政成为研究重点,而对以往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等,有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边缘研究的趋势。
其三,研究时段下移:清末新政成为热点。
与近代史学界近年来的基本研究趋向相一致,晚清政治史研究在时段上也有下移的趋势,清末新政成为研究的热点。
清末新政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改革运动。
关于清末新政各个领域的具体研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平衡性:个别问题探讨较为深入,大多数问题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