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市2010年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2010年一季度北海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一季度北海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北海市统计局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发展形势大好,实现首季“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开门红,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初步统计,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为:地区生产总值89.78亿元,增长16.1%,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财政收入11.89亿元,增长63.71%,增幅排在全区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21亿元,增长57.99%,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03亿元,增长38.55%,增幅排在全区第2位;利用外资841万美元,同比增长138.92%,增幅排在全区第4位;外贸出口25753万美元,增长12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7亿元,增长18.78%,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82元,同比增长12%以上(具体数据待自治区核定),增幅排在全区第1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61元,增长11.07%。
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为:一、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78亿元,同比增长16.1%。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5.67亿元、35.43亿元、38.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9.5%、9.6%。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1%、67.13%、28.1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6个百分点、10.81个百分点和4.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7.5:39.5:4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29%、拉动经济增长7.45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增速放缓。
初步统计,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5.67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
1、种值业。
蔬菜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产量仅为7.52万吨,同比下降55.4%;水果产量0.55万吨,同比增长31.09%;种植业实现产值3.39亿,同比增长6.47%,增幅较去年下降5.16个百分点。
广西县级市2010年概况

广西县级市2010年概况桂平市人民政府驻西山镇,邮编:537200。
代码:450881。
区号:0775。
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7亿元,年均增长13.6%,经济总量在全区109个县市区中跃升到第3位,荣获了2009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548元增加到10600元,年均增长13.7%;财政收入由4.18亿元增加到8.56亿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5.9亿元增加到115.6亿元,年均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6.1亿元增加到62.8亿元,年均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56元增加到14857元,年均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60元增加到4936元,年均增长1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56.4亿元增加到143.2亿元,年均增长2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2.1亿元增加到64.1亿元,年均增长23.7%。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黔、郁、浔三江交汇处,现辖26个乡镇,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70多万,市区人口20万。
2001年以来连续七届进入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2005年被世界华人组织评为中国200个最具魅力城市之一,是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行政区划城市建设桂平市有国家建设部试点乡镇一个:即木乐镇;有自治区重点镇5个,即木乐镇、社坡镇、江口镇、金田镇、西山镇,5个重点镇镇域面积77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5.8万人(西山镇列入桂平市城市规划区人口除处),其中农业人口为30.2万人,非农人口5.6万人。
重点镇规划区内户数8308户,总人口6.35万人。
累计新建住房2500户,竣工面积16.8万M2,其中楼房建筑面积14.1万M2。
完成公共建筑面积5.5万M2,其中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4万M2,生产性建筑面积13.8万M2。
广西城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西城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010年广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02.39亿元,同比增14.2%,经济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扩大已然成为制约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强桂”战略的短板,二元经济结构日益显现,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广西“十二五”期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广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现状第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反映。
广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1446元上升到2010年的4543元,增加了2.14倍,年均增加额193.56,年均增长率13.38%;而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792元上升到17064元,增加了2.56倍,年均增加额767元,年均增长率16.01%。
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收入差距从1995年的3346元扩大到2010年的12521元,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额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额的3.96倍,广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2.63%。
第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由生活水平差距最终反映,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二是城乡居民家庭主要物品拥有量,三是城乡居民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
首先,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绝对差值不断扩大。
广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由1995年的4045.83元上升到2010年的11490元,增加了1.84倍,年均增加额为465.26元,年均增长率为11.5%;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由1995年的1143.04元上升到3455元,增加了2.02倍,年均增加额为144.5元,年均增长率为12.64%。
从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值来看,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差距增大,由1995年的2902.79元扩大到2010年的8035元。
2011822 2010年北海市经济运行报告

2010年北海市经济运行报告北海市统计局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2010年,全市广大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开展三年跨越发展工程。
2010年,是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伊始年,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为实现三年跨越发展奠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6亿元,增长17.6%;财政收入47.1亿元,增长3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3亿元,增长50.7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5.9亿元,同比增长57.7%。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32亿元,同比增长42.08%;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3.7亿美元,增长72.27%;实际利用外资9934万美元,增长97.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增长18.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上涨3.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469.76亿元,较年初新增存款87.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38.18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49.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8元,增长10.99%;农民人均纯收入5426元,增长15.5%。
二、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一)、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初步核算,2010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6亿元,同比增长17.6%。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7.55亿元、167.88亿元、142.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1.9%、10.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72.58%、22.5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12.8和4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9%、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保持平稳。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52.48亿元,增长4.36%。
2010广西城市概况

14—1 自治区辖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2010年)Main Social & Economic Indicators of Cities (2010)
注:1.本表数据均为市辖区数,下同。
2.人口指标数据为公安户籍年报数。
2010年公安部门对流动人口、户籍变动情况等进行清查,集Note: 1. All the data in this table refers to municipal districts of the cities, and so as the continued tables.
2.The data on population is from the annual report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2010,the public sec
查,集中上报一批往年未登记入户的婴儿和一批已死亡尚未销户的人口,导致部分人口指标数据增长较大。
.
lic security department checked the situ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change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etc. A group of unreg
unregistrated babies in bygone years and a group of un-written-off dead were concentratedly reported, leading to largely ch
ely changes of some population indicators.。
2010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构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化宜居宜商城市为方向,以构建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的发展战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五场攻坚战,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改善,企业效益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80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全市经济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4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52.91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903.11亿元,增长13.9%。
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3.93:34.59:51.48调整为13.58:36.26:50.16。
与2009年比较,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7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35和1.32个百分点。
图2 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价格: 2010年,全市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总体平稳。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全年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分类别看,价格水平有升有降,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呈“五升三降” (见表1)。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业: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44个,就业服务机构15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123个。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8万人,与上年持平,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6万人;全市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70.54万人,农村从业人数303.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比上年末降低0.17个百分点。
2010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各族人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研究国内外形势变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大力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展以“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着力改善民生,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6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02.0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403.99亿元,增长10.2%。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3%、45.3%、36.4%。
按户籍人口推算数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11元,增长13.1%。
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5%。
2010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5%,比上年末降低0.07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908元,比上年增加3063元,增长11.0%。
全年组织财政收入1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08亿元,增长21.6%;上划中央收入40.57亿元,增长25.0%。
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98.29亿元,增长26.9%。
一般预算支出182.25亿元,增长29.6%。
全年一至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1.97、118.37、128.01、130.03;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16.75、118.49、120.33、125.94。
2010年广西14个地级市GDP、财政收入等部分经济指标分析

35230.00 12.07% 22779.53 19430.18 25657.23 7.80% 6.66% 8.79%
37264.11 12.77% 16420.89 12931.85 15011.15 16106.11 14588.83 12990.71 18384.64 18734.20 20847.10 291859.42 5.63% 4.43% 5.14% 5.52% 5.00% 4.45% 6.30% 6.42%
综合 得分
175.81 125.44 90.37 50.89 35.08 31.35 46.31 47.09 67.77 43.17 25.80 42.11 31.29 28.99
综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
1 2 3 5 10 11 7 6 4 8 14 9 12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年14个地级 2010年14个地级 市部分经济指标 分析
城市 南宁市 Nanning 柳州市 Liuzhou 桂林市 Guilin 梧州市 Wuzhou 北海市 Beihai 防城港市 Fangchenggang 钦州市 Qinzhou 贵港市 Guigang 玉林市 Yulin 百色市 Baise 贺州市 Hezhou 河池市 Hechi 来宾市 Laibin 崇左市 Chongzuo 自治区平均值 自治区总计 该项占 该项在 社会消费品零 该项占 地区生产总值 该项占 该项在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亿 当年价, 自治区 自治区 售总额(亿 自治区 售总额( (当年价,亿 自治区 自治区 元) 比例 的排名 比例 的排名 元) 比例 元) 1800.26 18.83% 1315.31 13.75% 1103.56 11.54% 579.28 401.41 320.42 520.67 544.66 840.25 573.99 296.87 468.74 405.22 392.37 683.07 9563.01 6.06% 4.20% 3.35% 5.44% 5.70% 8.79% 6.00% 3.10% 4.90% 4.24% 4.10% 1 2 3 5 11 13 8 7 4 6 14 9 10 12 300.88 25.91% 201.18 17.33% 121.08 10.43% 56.13 47.10 35.12 58.37 40.02 68.96 72.32 22.08 47.34 43.05 47.50 82.94 1161.13 4.83% 4.06% 3.02% 5.03% 3.45% 5.94% 6.23% 1.90% 4.08% 3.71% 4.09% 1 2 3 7 10 13 6 12 5 4 14 9 11 8 905.93 27.10% 480.00 14.36% 391.53 11.71% 191.77 108.00 51.84 172.19 209.54 307.24 113.85 78.68 191.52 79.46 61.08 238.76 3342.64 5.74% 3.23% 1.55% 5.15% 6.27% 9.19% 3.41% 2.35% 5.73% 2.38% 1.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各市2010年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分析摘要: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依据2010年广西区最新统计数据中选取能够反映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指标,借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广西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各城市排名差别的原因。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经济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城市经济发展实力;评价;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309-02广西地域广阔,城市间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等差距明显,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大。
如何客观地、正确地评价广西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找出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是了解各城市发展水平、构建城市间经济协作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 软件比较分析广西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
一、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指标体系确定为客观评价广西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本着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相关指标。
在参考各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增加了城市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及脆弱性因素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城市经济活力指标的测量借助“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总值指数”、“人均gdp指数”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完成,发展潜力指标采用“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产值占全部gdp的比重)、“第三产业gdp贡献率”(第三产业产值占全部gdp的比重)、“存款”、“贷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性支出”、“教育支出”等指标进行测量,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因素是本文的首创,主要指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利性因素,如果第一产业贡献率过高、工业企业负债规模较大、城市失业率偏高、社会保障支出及医疗支出偏高都会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
最终,本文形成了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城市开放性程度、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及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因素等六个测量维度、2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广西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2.分析过程及权重确定评价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属性指标对竞争力影响的相对权重系数和指标的合成方法。
目前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
由于主观赋权方法依赖于专家的经验,虽然全面,但难免会有主观臆断性。
运用客观赋权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的思路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表征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经过无量纲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到评价对象在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根据14个城市经济实力综合得分进行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排名。
二、因子分析过程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而成少有的综合指标,实现较少的因子反映较大的信息的目的,其核心是提取关键性、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
本文依据广西区经济统计公报,统计、整理出2010年广西14个地级市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27个指标的原始值,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然后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矩阵。
(2)因子提取。
计算标准化数据矩阵中变量的均值、方差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再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因子。
(3)计算因子值。
将因子分数矩阵与标准化数据矩阵相乘,计算因子在各地市的得分值。
(4)结果分析。
运用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1.因子分析可行性分析考虑到收集到得原有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用于因子分析,因此借助相关系数矩阵、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 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很高,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提取公共因子。
根据kmo抽样适度测定值,本例是0.713,此值大于0.5,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卡方分布为71.341,自由度为28,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故可认为,本数据可用于进行因子分析。
2.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因子提取根据因子分析初解值可以发现由第二列可知,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较高(所有值均在0.698以上),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
因此本次提取的总体效果较为理想。
研究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选取了5个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因子,5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0.447%,基本能够反映出原始指标所代表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信息,其具有显著代表性。
表2 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选择这五个主因子进行分析。
而且通过因子碎石图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2、3、4、5个因子相对比较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率较大,第5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值都很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因此提取五个因子是合适的。
3.因子解释与命名从因子的协方差矩阵可以得知,五个因子没有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实现了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
这里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在统计学中,通过方差最大法以求所选因子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含义。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第一公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为50.878%,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邮电业务总量”、“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上载荷大,该公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定义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因子。
第二公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14.240%,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等指标上载荷大,可以界定为城市经济活力因子。
第三公因子f3在“进出口总额”、“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等指标上载荷大,且进出口总额贡献率最高,可以定义为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因子。
第四公因子f4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地区gdp比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地区gdp比重”、“工业企业负债合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载荷大,且“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地区gdp 比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地区gdp比重”两大指标反映出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因此定义为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因子。
第五公主因子f5方面,“入境国际旅游者人数”是载荷最大的指标,可以定义为城市经济国际化程度因子。
4.各市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采用thomson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估计为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之后因子载荷阵的转置与相关系数逆之乘积,可得:f1=0.064x1-0.005x2+0.018x3+0.013x4+0.032x5+0.015x6+0.01 8x7+……+0.001 x27以此类推计算出广西14个地级市各因子的得分;然后,将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归一化,即分别求出5个因子对应的因子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并将其作为五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求出的前五个因子权重系数,对14个地市的因子加权求和(综合分值=f1*0.537785+f2*0.150232+f3*0.12645+f4*0.124205+f5*0.0613 29),得到广西14个地级市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综合得分值及排序(表3)。
表3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三、基本结论与建议南宁、柳州和桂林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为广西的经济发达城市,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着辐射作用。
与2008年相比,南宁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柳州,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柳州,但发展潜力不如柳州,柳州重工业产业优势突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交通便利的交通条件及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潜力巨大,但经济活力不如南宁。
相比于南宁与柳州,桂林的国际化程度很高。
作为广西的重点旅游城市,该城市域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得天独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然而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南宁与柳州。
北海、防城港、钦州、梧州等市综合经济实力相对比较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次发达区,由于地处沿海一带,有着很强的优势,北海在开放程度、防城港市在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名列前茅,甚至居全区首位,发展前景广阔。
玉林、百色、来宾、贺州等市综合得分值低,经济发展滞后,为全区落后地区。
地处桂西和桂东等处,地形以山区为主,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是自治区重点贫困地区之一,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根据分析结果,应该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经济区,形成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沿海城市为主体的北部湾经济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
同时,积极利用南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地位优势,以“1+n”协作帮扶发展思路,打造南宁都市圈,带动周边崇左、凭祥等地区的发展,形成省会都市经济区。
利用利用柳州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优势,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强同周围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经济实力,使该地区的经济向更高的阶段迈进。
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经济区,应该积极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国际化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而桂东经济区,由于毗邻粤港澳,是承东接西的桥头堡,在产业承接方面可以大做文章。
而百色、河池为中心的桂西经济区,资源丰富,可以发展资源型经济和能源经济,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1]包赞.基于因子分析法评价安徽省各城市经济综合实力[j].经济论坛,2005(10):88-90.[2]张金凤,王涨娜,张月.辽宁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53-55.[3]蒋亮,罗汉.我国东西部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的主成分分析[j].经济数学,2003,3(20):48-53.[4]张吉献,张艳玲.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9(1):277-278.[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