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规范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光伏制造行业具有复杂的特点,要想保证企业的发展运营,那么
就必须认真贯彻有关的规范性条件。
届时,企业的规范性标准和环境
强制要求将会有所不同,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
首先,光伏制造企业应当认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例如:电工
紧急安全管理规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等。
企业应对安全规定严
格落实,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安全,准确运用电气安全产品节约成本,以达到工作安全和能耗节约的目的。
其次,光伏制造企业应当认真落实环保规范。
目前,国内已实施
的环保法规颇为严格,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制
定的环境保护制度,对生产过程进行设计和控制,尽量减少有害污染
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恶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再次,光伏制造企业应崇尚质量规范理念,坚持“以质量为本”
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
品质量可靠。
同时,企业要加强对设备与工序的控制,以保证所生产
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期望。
特别是,随着该行业的发展,审计机关将会逐渐加强监督,企业
应当切实提高自省意识,积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符合政
府的产品质量和环境监督要求,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以上就是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一篇介绍。
企业如果认真贯彻
规范性条件,可以有效地改善经营状况,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
是同时也应当注意,由于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应不断加强相关
的管理,保持与时俱进的能力。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法解读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法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11.2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法解读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并于2024年11月15日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管理办法》)。
为更好地理解并执行新修订的政策文件,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修订发布《规范条件》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展,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
《规范条件》自2013年发布以来,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适时进行修订,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生产能耗等方面提出要求,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目前,在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无序竞争加剧、市场波动调整、技术迭代提速等问题和挑战,《规范条件》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产业发展形势的最新要求与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规范条件》主要内容有哪些?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
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部分要求企业和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引导地方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光伏制造项目。
光伏电站标准化规范最新版

光伏电站标准化规范最新版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规范也日益受到重视。
以下是最新版的光伏电站标准化规范的主要内容:1. 项目规划与设计:- 光伏电站的选址应考虑日照条件、地形地貌、环境影响等因素。
- 设计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建筑、电气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2. 组件与设备选择:- 选用的光伏组件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保证效率和质量。
- 逆变器、支架、电缆等辅助设备也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
3. 施工与安装:-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保证其固定稳定,避免因风力、雪载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害。
4. 系统测试与验收:- 完成安装后,应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
- 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电站的性能和安全。
5. 运营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 应定期对光伏电站进行性能评估,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6. 环境与社会责任:- 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应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7. 技术更新与创新:-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 支持研发和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8. 安全与应急响应:-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 质量保证与认证:- 光伏电站及其组件应通过国家认可的质量认证,确保产品质量。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10. 政策与法规遵循:-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 及时了解和适应政策变化,确保电站的合规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光伏电站的标准化规范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光伏工业现有主要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光伏工业现有主要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光伏工业是指利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是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光伏工业中,各种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规定了工业的标准化程度、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重要方面,保证了工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在光伏工业标准的制定上,主要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光伏工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它们在产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
一、光伏工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一种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标准,是指在国家标准化制度下制定的普适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标准。
它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监督实施的标准,旨在规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能、使用、测试等方面。
在光伏工业中,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检测标准和技术标准。
其中产品标准是光伏工业中重要的标准之一,它涵盖了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电池和胶粘剂等多个领域。
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使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标准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我国为例,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国家标准有《光伏组件-安全要求》、《光伏组件-性能检测方法》和《光伏组件-设计要求和分类》等标准。
这些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光伏电池组件的温度、湿度、电气参数、力学强度等都有严格的检测和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组件的质量,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保证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二、光伏工业行业标准光伏工业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的,主要是由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技术机构等自主制订,供特定行业使用的标准,一般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时效性强,非常适合针对特定需求、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来制定和使用。
在光伏工业中,行业标准涉及到生产、技术、质量等方面,以及工业企业的管理、进出口、环境保护等。
行业标准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都有重要作用。
光伏使用年限行业规矩

光伏使用年限行业规矩
光伏使用年限行业规矩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和标准的复杂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光伏系统的使用年限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组件的质量、安装过程的专业性、环境条件以及维护和管理的水平等。
因此,行业规矩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动态范围。
一般而言,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通常在20至25年之间。
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组件应能维持其原始性能的一定比例,通常为80%或更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光伏系统在25年后就无法使用,而是其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实际上,许多光伏系统在超过设计寿命后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只是效率可能有所降低。
为了确保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这包括清洁组件表面、检查电缆和连接器的完好性、监控系统的性能等。
此外,及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组件也是保持系统性能的关键。
在光伏行业中,还有一些标准和认证体系用于评估光伏组件和系统的质量。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用于测试光伏组件的耐久性和性能。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制定了自己的光伏系统安装和运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光伏使用年限行业规矩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议题。
为了确保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性能,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组件和专业的安装过程,还需要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同时,遵循国际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也是确保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最新光伏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共72项1)《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 24460-20092)《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GB 29551-20133)《光伏压延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2-201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6)《低压熔断器》第6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539.6-2013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GB/T 16895.32-20088)《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10)《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11)《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200212)《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20031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9115.1-200314)《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9115.2-200315)《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B/T 19393-200316)《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 19394-200317)《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18)《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19)《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20)《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21)《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0321.1-200622)《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0321.2-20062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2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25)《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26)《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GB/T 25382-201027)《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B/T 26071-201028)《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B/T 26072-201029)《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B/T 26972-201130)《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B/T 28866-201231)《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B/T 29054-201232)《用区熔拉晶法和光谱分析法评价多晶硅棒的规程》GB/T 29057-20123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195-201234)《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T 29196-20123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36)《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37)《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38)《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全要求》GB/T 29544-201339)《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 29595-201340)《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B/T 29848-201341)《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49-201342)《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B/T 29850-20134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1-20134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2-20134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B/T 30152-201346)《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B/T 30153-20134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0427-201348)《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30983-201449)《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50)《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51)《太阳能资源术语》GB/T 31163-20145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GB/T 31365-201553)《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 31366-20155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 31854-201555)《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法(TGA)》GB/T31984-201556)《光伏涂锡焊带》GB/T 31985-201557)《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 31999-201558)《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59)《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60)《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6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62)《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63)《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64)《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 6495.3-199665)《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6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 6495.5-19976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 6495.7-200668)《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69)《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70)《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71)《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6497-19867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二电力行业标准,共2项1)《电力通信站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DL/T 1336-2014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T 1364-2014三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共7项1)《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49-20142)《建筑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 JG/T 450-20143)《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 JG/T 465-20144)《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 JG/T 466-2015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20106)《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JGJ/T 264-20127)《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 365-2015四建材行业标准,共3项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 JC/T 2067-20112)《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 JC/T 2170-20133)《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JC/T 2274-2014五机械行业标准,共1项《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模组的测试方法》 JB/T 12238-2015六能源行业标准,共18项1)《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2)《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4)《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5)《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0-20136)《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7)《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T 32012-20138)《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T 32013-20139)《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4-201310)《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 32016-201311)《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T 32017-201312)《便携式太阳能光伏电源》NB/T 32020-201413)《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NB/T 32021-201414)《光伏发电调度技术规范》 NB/T 32025-201515)《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 32026-2015。
光伏行业制造规范

光伏行业制造规范近年来,光伏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中,制造业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质量和安全。
为了促进我国光伏制造业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光伏制造行业的质量水平,必须制定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制造规范。
一、质量标准制造光伏组件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现阶段,虽然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居于全球首位,但是质量却十分参差不齐。
如何提高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其次,要制定出明确的制造规范和测试方法。
同时,加强对光伏制造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生产环境光伏行业生产环境要求高。
光伏制造需要静电防护环境,防尘环境等。
这些环境要求制造企业建立完善的制造测评体系,确保生产环境稳定,同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实施和监控,以确保设施和生产过程达到相关的技术规范。
三、成本控制提高光伏制造业的品质并不意味着加大成本。
只有控制制造成本,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在制造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的措施有很多。
例如,降低非必要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出率等等。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并具备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技术升级在光伏制造行业中,技术创新和升级极为关键。
制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制造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有效创新也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中国光伏制造业的真正腾飞,提高品质水平、控制成本和技术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建立完善的制造规范和测试方法,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督和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并持续地引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光伏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分布式光伏标准规范最新

分布式光伏标准规范最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在用户端就近发电、就近使用,余电上网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其标准规范对于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分布式光伏标准规范的最新概述:# 1. 设计规范- 系统容量: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场地条件确定系统规模。
- 组件选择:采用高效、可靠的光伏组件,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
- 系统布局:合理规划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和方向,以最大化发电效率。
# 2. 安装规范- 结构安全:确保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电气安全:遵循电气安装规范,确保系统无漏电和过载风险。
- 防雷接地:系统必须有完善的防雷和接地措施。
# 3. 施工规范- 施工人员:施工团队需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
-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进行。
-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 4. 运维规范- 定期检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故障处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系统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 数据记录:记录系统的运行数据,用于分析和优化。
# 5. 安全规范- 操作安全:制定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 防火措施:系统应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
- 紧急预案:制定紧急情况的应对预案,如火灾、自然灾害等。
# 6. 环保规范- 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 废物处理:光伏组件废弃后应进行合理回收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 7. 法规遵循- 国家法规:遵守国家关于光伏发电的法律法规。
- 地方政策:关注并遵循地方政策,确保项目的合规性。
# 8. 技术更新- 持续学习:随着技术的发展,持续更新和学习最新的光伏技术。
- 规范修订:定期对标准规范进行修订,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
# 结语分布式光伏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促进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现行光伏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共72项1)《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 24460-2009?2)《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GB 29551-2013?3)《光伏压延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2-201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6)《低压熔断器》第6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539.6-2013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GB/T 16895.32-20088)《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10)《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11)《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200212)《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20031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9115.1-200314)《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9115.2-200315)《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B/T 19393-200316)《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 19394-200317)《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18)《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19)《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20)《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21)《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0321.1-200622)《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0321.2-20062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2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25)《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26)《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GB/T 25382-201027)《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B/T 26071-201028)《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B/T 26072-201029)《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B/T 26972-201130)《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B/T 28866-201231)《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B/T 29054-201232)《用区熔拉晶法和光谱分析法评价多晶硅棒的规程》GB/T 29057-20123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195-201234)《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T 29196-20123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36)《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37)《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38)《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全要求》GB/T 29544-201339)《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 29595-201340)《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B/T 29848-201341)《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29849-201342)《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B/T 29850-20134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1-20134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2-20134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B/T 30152-201346)《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B/T 30153-20134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0427-201348)《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30983-201449)《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50)《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51)《太阳能资源术语》GB/T 31163-20145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GB/T 31365-201553)《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 31366-20155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31854-201555)《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法(TGA)》GB/T 31984-201556)《光伏涂锡焊带》GB/T 31985-201557)《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 31999-201558)《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59)《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60)《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6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62)《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63)《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64)《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6495.3-199665)《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6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6495.5-19976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 6495.7-200668)《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69)《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70)《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71)《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6497-19867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二电力行业标准,共2项1)《电力通信站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DL/T 1336-2014?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T 1364-2014?三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共7项1)《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49-20142)《建筑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 JG/T 450-20143)《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 JG/T 465-20144)《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 JG/T 466-2015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20106)《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JGJ/T 264-20127)《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 365-2015四建材行业标准,共3项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 JC/T 2067-20112)《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 JC/T 2170-2013?3)《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JC/T 2274-2014?五机械行业标准,共1项《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模组的测试方法》 JB/T 12238-2015六能源行业标准,共18项1)《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2)《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4)《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5)《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0-2013?6)《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7)《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T 32012-2013?8)《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T 32013-2013?9)《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4-2013?10)《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 32016-2013?11)《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T 32017-2013?12)《便携式太阳能光伏电源》NB/T 32020-2014?13)《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NB/T 32021-2014?14)《光伏发电调度技术规范》 NB/T 32025-201515)《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 32026-2015。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本)

附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工作,组织对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抽检、公示和公告,并动态管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光伏制造企业公告申请的受理、核实和报送工作,监督检查企业规范条件保持情况。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所有类型的光伏制造企业,本办法所指的光伏制造行业主要为多晶硅、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行业。
第二章申请与审核第四条申请公告的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二)符合《规范条件》要求;(三)无重大违法行为。
除前款规定外,企业开展委外代工业务的,被委托方也应满足《规范条件》要求。
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光伏制造企业可自愿向当地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填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时通过光伏行业运行监测与项目管理平台()进行在线申报。
《规范条件》公告的申请工作以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为申请主体。
集团公司旗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单独申请。
申请企业应当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申请企业承诺具有企业基本资质文件等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项目建设备案或核准文件、项目建设环评批复文件、环保竣工验收文件、财务审计报告、第三方机构产品检测报告及其他有关材料。
第七条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予以受理。
光伏发电规范

光伏发电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
为了保障光伏发电的运行安全和性能稳定,制定一系列规范、规程、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设计规范、安装规程、运行标准和维护要求四个方面,对光伏发电行业的各项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规范1. 光伏组件选型。
在光伏组件的选型中,应根据项目的运行环境和功率需求,选择性能优良、可靠性较高的组件。
对于不同的项目,应进行适当的组件评估和性能测试,以确保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选择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安排逆变器的布置,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 电缆敷设。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合理布置电缆线路,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特别要注意电缆的绝缘和防护,避免电缆损坏和线路故障。
二、安装规程1. 基础建设。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阶段,基础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应根据项目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建设方法,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支架安装。
光伏组件的支架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和固定支架。
特别要注意支架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以减少因恶劣天气条件造成的损坏或倒塌的风险。
3. 连接与布线。
在组件和逆变器的连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正确的电气接线和布线。
要确保连接牢固可靠,防止接触不良和线路短路等问题的发生。
三、运行标准1. 发电效率监控。
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功率和发电量检测。
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电效率低下的问题。
2. 维护与保养。
光伏发电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其运行正常的关键。
应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清洗,以及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和报告机制,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维护要求1. 清洁与防护。
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会降低发电效率,因此应定期对组件进行清洗。
光伏行业标准和认证管理制度

光伏行业标准和认证管理制度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应用受到全球关注。
为了确保光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标准和认证管理制度。
本文将简要介绍光伏行业标准和认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光伏行业标准光伏行业标准是指对光伏产品和光伏系统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档。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材料、生产工艺到设备性能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光伏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伏行业标准:1. 光伏组件标准光伏组件标准主要关注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
其中包括组件的尺寸、电气特性、光电转换效率等指标,以及对组件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进行的测试要求。
在制定光伏组件标准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IEC 61215和IEC 61730是被广泛采纳的标准。
2. 光伏系统标准光伏系统标准关注的是整个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
这些标准包括对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和安全要求,以及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维护指导。
国际上常用的光伏系统标准有IEC 62446和IEC 61724。
二、光伏行业认证管理制度光伏行业的认证管理制度是指对光伏产品和企业进行认证和管理的体系。
通过认证,可以确保光伏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并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有保障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伏行业认证管理制度:1. TUV认证TUV认证是指德国著名认证机构TUV(TechnischerÜberwachungsverein)对光伏产品的认证。
TUV认证主要关注光伏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经过TUV认证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可信度。
2. CEC认证CEC认证是指澳大利亚太阳能研究所(Clean Energy Council)对光伏产品和安装商的认证。
CEC认证主要涵盖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以及安装商的专业资质和施工标准。
通过CEC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被视为行业的可靠和优选选择。
3. JET认证日本电器安全环保技术协会(Japan Electrical Safety & Environment Technology Laboratories,简称JET)对光伏组件的认证。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办法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办法
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光伏制造行业的迅速崛起。
然而,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化,光伏制造行业的质量安全和
环境保护问题等也愈加凸显。
面对这种困境,制定光伏制造行业
规范办法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对于光伏制造企业而言,行业规范办法的出台将有力保
障产品质量。
据调查,目前光伏制造企业的生产环节存在不少安
全隐患,比如电击伤、火灾等。
而规范办法的制定能够确立各种
规章制度和标准要求,实行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加强质量监管,从而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产品质量。
其次,行业规范办法还将促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光伏制
造行业因其资源环保性、可再生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发
展前景的绿色产业。
然而,光伏制造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润,不
遗余力地压低成本、提高产量,导致环保问题相对突出。
制定规
范办法后,能够统一行业标准、提升企业信誉度与竞争力,进而
促进绿色发展、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此外,行业规范办法还有好处在于维护行业公正竞争。
当前,
光伏制造行业的发展较为分散,同行业内各家企业之间的差异大,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行业不规范、乱象频出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行业,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维护公正竞争,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公开、透明。
综上所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办法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维护行业公正竞争。
至于具体实施方案,则还需要行业内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协作,积极推动制定和落实相关规范办法,切实提升光伏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现行光伏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共72项1)《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 24460-20092)《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GB 29551-20133)《光伏压延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2-201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6)《低压熔断器》第6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539.6-2013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GB/T 16895.32-20088)《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10)《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11)《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200212)《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20031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9115.1-200314)《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9115.2-200315)《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B/T 19393-200316)《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 19394-200317)《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18)《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19)《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20)《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21)《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0321.1-200622)《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0321.2-20062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2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25)《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26)《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GB/T 25382-201027)《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B/T 26071-201028)《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B/T 26072-201029)《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B/T 26972-201130)《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B/T 28866-201231)《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B/T 29054-201232)《用区熔拉晶法和光谱分析法评价多晶硅棒的规程》GB/T 29057-20123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195-201234)《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T 29196-20123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36)《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37)《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38)《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全要求》GB/T 29544-201339)《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 29595-201340)《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B/T 29848-201341)《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29849-201342)《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B/T 29850-20134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1-20134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2-20134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B/T 30152-201346)《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B/T 30153-20134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0427-201348)《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30983-201449)《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50)《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51)《太阳能资源术语》GB/T 31163-20145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GB/T 31365-201553)《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 31366-20155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31854-201555)《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法(TGA)》GB/T 31984-201556)《光伏涂锡焊带》GB/T 31985-201557)《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 31999-201558)《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59)《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60)《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6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62)《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63)《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64)《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6495.3-199665)《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6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6495.5-19976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 6495.7-200668)《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69)《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70)《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71)《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6497-19867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二电力行业标准,共2项1)《电力通信站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DL/T 1336-2014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T 1364-2014三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共7项1)《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49-20142)《建筑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 JG/T 450-20143)《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 JG/T 465-20144)《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 JG/T 466-2015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20106)《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JGJ/T 264-20127)《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 365-2015四建材行业标准,共3项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 JC/T 2067-20112)《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 JC/T 2170-20133)《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JC/T 2274-2014五机械行业标准,共1项《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模组的测试方法》 JB/T 12238-2015六能源行业标准,共18项1)《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2)《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4)《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5)《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0-20136)《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7)《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T 32012-20138)《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T 32013-20139)《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4-201310)《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 32016-201311)《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T 32017-201312)《便携式太阳能光伏电源》NB/T 32020-201413)《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NB/T 32021-201414)《光伏发电调度技术规范》 NB/T 32025-201515)《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 32026-2015。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制造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光伏制造行业在一些方面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制造流程不规范、生产环境不卫生以及过度依赖优惠政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制造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光伏制造行业需要遵循的规范条件之一是加强环保、卫生管理。
光伏制造涉及到的化学品和物料相对较多,所以对于化学品管理和废料处理等问题需要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生产环境卫生、安全。
此外,加强环保工作还包括督促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处理制度,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光伏制造行业需要遵循的规范条件还包括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安全管理。
制造行业经常涉及到一些较为危险的操作,因此对于员工的培训和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向员工传递安全文化,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和管理水平。
此外,光伏制造企业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目前在光伏制造行业中,除了硅基光伏电池技术,新型材料和器件的研发也成为发展的热点。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保障。
最后,光伏制造企业还需要高效管理,降低成本。
现今的光伏创新与发展受到过度依赖政策,制造企业面临的压力巨大。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企业需要采用高效、省力的管理方式,利用先进管理技术和系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控制生产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而言,光伏制造行业的规范条件需要从加强环保、卫生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和高效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完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可促进整个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光伏发电规范

光伏发电规范引言: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确保光伏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全面讨论光伏发电规范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规范1.1 建筑物设计与选址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应优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并充分考虑选址的可行性和光照条件。
建筑物的屋顶、墙面等部位应进行结构承载力评估和合理规划,以确保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固定不会危及建筑物安全。
1.2 光伏组件的选型和安装在选用光伏组件时,应注意其质量、品牌和性能等因素,确保其具有稳定的发电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其在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牢固稳定。
1.3 逆变器和电气系统设计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电气系统的设计应保证连接正常、耐久可靠,并满足相关电气安全要求,如漏电保护、避雷保护等。
1.4 电缆敷设和布线规范电缆敷设和布线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电缆短路、插头插座烧坏等安全问题。
同时,应合理规划电缆的长度和截面,减少线路损耗和发电效率的影响。
二、光伏发电系统运维规范2.1 系统巡检和维护光伏发电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检查组件的损坏、污染和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组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清洁和除尘太阳能组件表面积累的灰尘或污染物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因此应定期对组件进行清洁和除尘。
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工具,避免对组件表面造成损害。
2.3 数据监测和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对于发现故障、优化运行和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应安装合适的监测设备,收集、存储和分析光伏系统的各项数据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4 安全意识培训和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相关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意识培训,了解光伏系统的危险源和应急处理方法。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光伏制造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 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一)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
(二)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
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逐步迁出。
(三)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 20%。
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一)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太阳能光伏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能力;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 3%且不少于 1000 万元人民币;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本条第(三)款产能要求的 50%。
(三)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1.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 3000 吨/年;2.硅锭年产能不低于 1000 吨;3.硅棒年产能不低于 1000 吨;4.硅片年产能不低于 5000 万片;5.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 200MWp;6.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 200MWp;7.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 50MWp。
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安装规范

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安装规范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长,新能源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光伏发电系统的选址和设计、组件安装、接线布线以及系统调试和运维等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安装规范。
一、选址和设计在选择适合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地点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
要选择光照条件较好、太阳直射角度较低的地方,以最大化地吸收太阳能。
同时,还应尽量避免阴影遮挡较多的区域,确保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
在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和电源接入条件。
应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系统的容量,并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以确保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组件安装组件安装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在组件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 安装角度和朝向:根据所在地的经纬度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组件的安装角度和朝向,以实现最佳的光伏发电效果。
2. 支架和固定方式: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支架和固定设备,确保组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 防风、防尘措施:在安装组件时,应考虑到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防风、防尘措施,确保组件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接线布线光伏发电系统的接线布线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接线布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 电缆规格和材质:根据系统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用符合规范的电缆,并注意电缆的敷设方式和保护措施。
2. 接线盒和连接器: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和连接器,并进行可靠的接线连接,以防止接触不良和线路故障。
3. 接地保护:在接线布线过程中,应合理布置接地设施,确保系统的接地保护效果良好。
四、系统调试和运维在完成组件安装和接线布线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维工作,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伏行业规范
篇一: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xx年本)》(修订版)
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24号),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
(一)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
(二)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
脆弱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
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逐步迁出。
(三)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
(一)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太阳能光伏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能力;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本条第(三)款产能要求的50%。
(三)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不低于3000吨/年;
2.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
3.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
4.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
5.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
6.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
7.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
8.逆变器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微型逆变器不低于
10mwp)。
(四)现有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满足《太阳能级多晶硅》(gb/t25074)1级品
的要求;
2.多晶硅片(含准单晶硅片)少子寿命大于2μs,碳、氧含量分别小于10和16ppma;单晶硅片少子寿命大于10μs,碳、氧含量分别小于1和16ppma;
3.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
于17%和18.5%;
4.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分别不低于15.5%和16%;
5.硅基、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及其他薄
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8%、11%、11%、10%;
6.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8%(微
型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低于94%和95%)。
(五)新建和改扩建企业及项目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满足《硅多晶》(gb/t12963)2级品以上要求;
2.多晶硅片(含准单晶硅片)少子寿命大于2.5μs,碳、
氧含量分别小于8和6ppma;单晶硅片少子寿命大于11μs,碳、氧含量分别小于1和16ppma;
3.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8.5%和20%;
4.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5%和17%;
5.硅基、cigs、cdte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2%、13%、13%、12%。
(六)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衰减率在1年内分别不高于2.5%和3%,25年内不高于20%;薄膜电池组件衰减率在1年内不高于5%,25年内不高于20%。
三、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
(一)光伏制造企业和项目用地应符合国家已出台的土地使用标准,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
(二)光伏制造项目能耗应满足以下要求:
1.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65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12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55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100千瓦时/千克;
2.现有硅锭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8.5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小于7千瓦时/千克;如采用多晶铸锭炉生产准单晶或高效多晶产品,项目平均综合能耗的增加幅度不得超过0.5千瓦时/千克;
3.现有硅棒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45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小于40千瓦时/千克;
4.现有多晶硅片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45万千瓦时/百万片,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小于40万千瓦时/百万片;现有单晶硅片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40万千瓦时/百万片,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小于35万千瓦时/百万片;
5.电池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10万千瓦时/mwp;
6.晶硅电池组件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6万千瓦时/mwp;薄膜电池组件项目平均能耗小于50万千瓦时/mwp。
(三)光伏制造项目生产水耗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项目水循环利用率不低于95%;
2.硅片项目水耗低于1400吨/百万片;
3.电池项目水耗低于1700吨/mwp。
(四)其他生产单耗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四、环境保护
(一)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项目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应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企业应有健全的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获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定期开展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