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材料

合集下载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于20**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站点拥有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鲜明的特色,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联军村委会及联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村民、居民混居的特点,在办公用房建设上采取一个阵地、两块牌子的独特模式。

其中联军村位于XX市东郊,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920户,总人口3,350人,有耕地7,206亩。

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交叉任职。

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37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小康示范户48户。

201X年,联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

联管社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城郊办事处东侧,占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678户,总人口5539人。

现有党员30名。

二、主要做法一)站点建设“求高”,实现远教管理的规范化1、坚持资金到位,配优设备。

该站点拥有108平方米的固定播放场所。

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2、坚持制度到位,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远教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监督。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

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三是建立节目预告制度。

每月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节目预告。

3、坚持人员到位,职责明晰。

村党总支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

同时,为适应远程教育设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由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员和操作员。

(二)学习方法“求活”,力求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村党总支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古达乡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

古达乡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

古达乡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记古达乡新街村远程教育学用典型唐兴宽唐兴宽是古达乡新街村人,今年35岁,他中等身材,是个不善言谈的人。

正是这个貌不惊人的农村汉子,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借助远程教育,强势发力,完成一个个令人侧目的蜕变,成为闻名乡邻的科技致富先锋,用勤恳与激情奏响一个个情系远程教育的致富进行曲。

新街村地处赫章偏远地带,人多田少,收入单一,是古达乡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

如何找好找准村级经济发展思路,一直是唐兴宽的一块心病。

2009年,新街村被定为古达乡中心小学远程教育帮扶村后,从浙江打工回来的唐兴宽发现,通过远教网络不但可以有效地查看各地产品信息,还可以全面地掌握任意一种农产品全套种养技术。

基本可以避免以往因农产品养殖技术不过关或产销信息不健全而引发的危急,了解这一点之后,唐兴宽决定利用学校远教网络寻找村级经济发展思路,他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广泛搜集发家致富的信息,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发展肉牛养殖业上。

于是,他花钱买下新街村放弃的村委会房舍,修建起了牛圈,并在牛圈的周围种上了果树和蔬菜。

由于努力学习养牛技术和管理知识,勤于实践,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他的养殖基地里有20多头牛。

年总产值达到5万余元。

为此,他更加痴迷于远程教育,更进一步激活了他“不安份”的心,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已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要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大力推广高效种植、养殖技术。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他准备在进一步加强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其他村民,带动当地种植、养殖业蓬勃发展。

使自己的家乡脱掉“贫穷”的帽子。

他计划依托远教示范宣传把周边农户都引进“远教”课堂,学习养殖业技术,把握“远教”机遇,解决养殖业在饲养、销售、疾病、防治等各个环节中的难点问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在他的带动之下,村民们也纷纷走上了种养殖业的道路,为今后村级经济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于20**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站点拥有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鲜明的特色,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联军村委会及联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村民、居民混居的特点,在办公用房建设上采取一个阵地、两块牌子的独特模式。

其中联军村位于XX市东郊,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920户,总人口3,350人,有耕地7,206亩。

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交叉任职。

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37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小康示范户48户。

xx年,联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

联管社区成立于xx年,位于城郊办事处东侧,占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678户,总人口5539人。

现有党员30名。

二、主要做法1、坚持资金到位,配优设备。

该站点拥有108平方米的固定播放场所。

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2、坚持制度到位,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远教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监督。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

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三是建立节目预告制度。

每月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节目预告。

3、坚持人员到位,职责明晰。

村党总支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

同时,为适应远程教育设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由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员和操作员。

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村党总支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1、因时制宜,灵活教学时间。

远教站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党员群众在不同时间段选择的需求。

乐里镇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材料

乐里镇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材料

乐里镇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材料第一篇:乐里镇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材料乐里镇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先进典型材料兴隆村位于乐里镇镇西北面,距乐里镇政府3公里,辖6个村民组,共人口326户、1321人,人均耕地面积约0.59亩。

自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该村党支部一班人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党员群众的好路子。

把干部群众学习培训及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字上围绕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优势。

该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工作:一、抓组织领导。

兴隆村成立了村党员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龙盛庭任组长,负总责、并亲自抓,村委主任龙盛敏协助抓、党支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远教工作,听取情况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站点的优势作用。

二、抓设施建设。

该村将远程教育站点安排在该村的小学—兴隆小学,播放室能够容纳80人,远教设备有上级远教办统一匹配,利用了学校的桌椅等配套设施,整个远教站点看上去场地宽敞,整洁卫生。

既节约资源又方便学生。

三、抓学用结合。

根据农村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特点,制定详细的远教学习计划,采取白天不学晚上学,晴天不学雨天学,农忙不学农闲学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集中学习。

经常性的组织群众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远教,切实增强了农村党员群众对远教的自觉性及爱好。

2013年,兴隆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就“五园新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召开群众会830余人次,把建设“五园新村”的政策交给群众,激发兴隆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逐户调查农户房屋结构和各通组路和串户路情况,并排板定夺维修改造新建房屋、硬化路面。

组织能工巧匠300余人次到其他乡镇学习借鉴新农村建设和榕江县“穿衣戴帽”民居改造和修建,为兴隆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修路和建房的过程中,村支两委人员亲临现场化解矛盾,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调处矛盾上百余起,为新村建设顺利完成起到重要作用。

白楼镇刘楼行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白楼镇刘楼行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白楼镇刘楼行政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典型案例一、实施背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富民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创新工程,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一项基础工程。

有利于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刘楼行政村位于白楼镇东北方向,全村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900亩,人口1520人,党员32人。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刘楼村于2005年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2007年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转入“学用”工作阶段。

通过学习培训,使农村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掌握党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广大群众掌握1至2项农村实用技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了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较好地实现了远程教育信息平台服务广大干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基本做法(一)科学组织完善机制结合刘楼村实际,建立健全了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应用制度等,初步形成了远教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增强远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刘楼村从学习时间、学习对象、学习内容等方面都制定了科学计划,规定党员干部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对群众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12个小时,全村远教学习时间每周达到30个小时以上。

对村干部的学习教育侧重转变干部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员“双带”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

对农民群众的学习教育侧重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培训。

(二)培育典型突出实效注重树立远程教育学用典型,发挥典型距离近、真实可信、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特点,树立了一批双强党员、双强村干部、双带致富个人典型。

退伍党员邓滨昌,放弃在云南的创业基础,返乡带领群众发展黄金豆、黄金谷、彩色红薯等特色高效农业面积800亩,增加群众收入160万元。

关于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关于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关于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关于远程教育学用结合典型材料该同志是XX县娄山关镇水井村农民,一个踏实勤劳、精明能干的人。

他于96年外出云南打工,20**年返乡创业,20**年来到楚米镇后泥组开始自己的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党员活动室,看见远教视频正在播放种植葡萄的课件。

此视频成就他创业之路,让他成为闻名远近的科技致富能手,同时他用勤恳与激情奏响了一个情系远程教育的致富进行曲。

张志勇早在1996年就外出云南打工,他先后做过很多工作,最后到一家葡萄种植园里打工,开始只是给别人看管葡萄园和做一些杂事。

后来,由于他肯学并逐渐掌握了一些种植技术,于是老板就让他开始管理整个葡萄园。

在管理葡萄园的过程中,他积累了很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慢慢的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

2006 年,他怀揣着自己当老板的理想回到家乡,可是现实与理想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刚开始他利用在打工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种植红提葡萄,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201X年他来到楚米镇三座村后泥组租赁土地开始了葡萄种苗的培育,可种苗的质量不高,收益甚微。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里看到一个介绍如何种植葡萄的节目,他霍然开朗,原来虽说云南的气候和当地相差不大,但还是有区别的,再加上土质的差异等等因素,致使自己种植的葡萄质量不高,而这些仅仅只靠原有的经验是无法解决的,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于是他开始主动找到楚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和三座村的远教管理员,晚上到村远教室利用远教平台在网上查询资料,收看相关视频。

白天邀请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和他一起在田间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葡萄种植的方法和经验。

在201X年,他大胆投入120万元,租赁土地45亩,开始进行规模化葡萄种植和葡萄种苗培育。

短短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纯利50余万元的收入,如今,他聘请当地人给他管理后泥的葡萄园,正准备在其它地方再建一个,他终于实现当老板的理想。

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材料

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材料

目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8人,党员126人,总人口4469人,1213户,少数民族1093人,总面积4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3.6亩,是一个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的多民族聚居村。

自2003年开展远程教育来,该村共建成远教播放点1个、播放分点8个、远程教育村民服务点25个、远教示范基地3个,拥有各类光碟500余套,书籍2000余册。

2005年被市评为3星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010年已申报4星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三合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抓好常规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种养殖业上水平、规模化,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687元跃升至5827元,村级党组织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多次被授予省级“五好基层党支部”和市、县“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重培训强素质作表率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三合村从抓基层党员群众培训入手,强素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本着保稳定、促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把远程教育同党建和各项工作相结合来管理村级事务和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远程教育的长效推进,确保了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全村共有党员126名,其中女党员25名,占党员总数的19.53%,少数民族党员23名,占党员总数的18.25%。

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开展工作,重点是党员干部,让他们先致富,作表率,再通过他们帮扶带动群众学习,提高素质,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经过长期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发展科技致富能手200多人,党员培训率100%,群众培训率90%,群众素质和依靠科技信息致富的能力大大提高,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已建立奶牛、山羊、生猪3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累计培训党员群众20000余人次。

自“远程教育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和“双创双争”工程开展以来,三合村更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把远程教育和党建有机结合,以“夯实基础筑堡垒、提升素质强能力、创新机制优环境、改善民生促和谐”为目标,狠抓党员教育管理、增强支部凝聚力,通过重抓阵地建设、强抓党建载体、狠抓村级班子建设等举措, 进一步筑牢农村战斗堡垒;以创建“四带三比二联一亮相”党员示范岗为载体(“四带”:积极带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政治思想,学习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带头认真努力工作,立足本职作贡献;带头遵章守纪,致力建设和谐双流;带头优质服务,情系百姓群众。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村位于寺下乡的北部,有25个村民小组545户2102人,其中党员39人,党员模范作用发挥较好,是全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自远程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寺下乡珍珠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使党员素质显著提高,能人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两茶”(油茶、茶叶)种植、肉牛养殖业发展和劳务输转等方面成效显著,走在了全乡的前列,体现出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设施完备、管理到位。

按照市五星级站点标准全力打造,对原珍珠小学进行重新装修和布置,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为以“培训提素,产业富民”为宗旨的农民知识化培训基地。

今年来,该站点又添置了电脑、投影仪、大屏幕电视,大大提升了站点的硬件设施水平。

作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制定了科学严格的学习培训计划和制度,做到墙上有制度、学习有预告。

成立了远程教育主体班,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农村人才和党员一起都纳入远程教育主体班,共同参加远程学习教育,扩大教育覆盖面。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观看网络课程和专家辅导相结合,课堂学习和基地实践相结合,学习形式丰富多彩。

同时,健全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技术服务员、教学辅导员、信息服务员等“六支队伍”,本着“方便、实用、高效”的原则,指定专人负责村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运行及维护,并对其工作严格考评。

规定村里每次会议之前都要先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并要求每次集中学习都要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记录”。

活动开展以来,珍珠村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都在2次以上,收看学习参加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

二、素质培训、学为所用。

珍珠村以村远程教育站点为依托,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班,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岗位水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站点在每年冬季利用冬闲时间,集中组织学习3次以上,每2个月邀请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乡农技站技术人员到示范点进行现场授课指导。

村级远程教育先进典型材料

村级远程教育先进典型材料

村级远程教育工作典型发言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李嘉,是阳里市阳东区阳光镇阳南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下面,我把这些年从事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工作的做法、体会向各位领导作一下汇报,不当之处,请领导们批评指正。

我们阳南村位于泰山脚下,全村有2056人,其中党员57名。

从2005年1月村里刚建起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始,我就担任站点管理员。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村的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005年底,在全国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我代表村里汇报了终端站点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今年12月6日到9日,受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邀请,我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培训班上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基层的主讲人,作了《终端站点教学课件信息的处理和运用》业务讲座,得到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领导同志的鼓励、肯定和培训班学员们的赞同。

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我始终认为,远程教育站点虽小,但远程教育事业的舞台很大,党支部和大家伙把这项任务交给自己,是极大的信任,管不好设备对不起领导和组织,用不好站点对不起党员和群众,既然站到这个岗位上,就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做让党员满意、群众欢迎的管理员。

我认为,当好站点管理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当好站点管理员,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干什么吆喝什么”。

我觉得,作为远程教育管理员,首先要对自己做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责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党中央决定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及长远。

我们基层终端站点是远程教育课件节目传输的末端,又处于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为民服务的最前端,如果我们管理员的工作没有做好,整个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做得再好,也会因为“最后一公里”断路而前功尽弃。

从事管理员工作7年来,我深深感到,这个岗位虽然职务不高、权力不大,但对村里和谐发展的作用很大,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

村创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典型材料村位于寺下乡的北部,有25个村民小组545户2102人,其中党员39人,党员模范作用发挥较好,是全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自远程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寺下乡珍珠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使党员素质显著提高,能人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两茶”(油茶、茶叶)种植、肉牛养殖业发展和劳务输转等方面成效显著,走在了全乡的前列,体现出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设施完备、管理到位。

按照市五星级站点标准全力打造,对原珍珠小学进行重新装修和布置,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为以“培训提素,产业富民”为宗旨的农民知识化培训基地。

今年来,该站点又添置了电脑、投影仪、大屏幕电视,大大提升了站点的硬件设施水平。

作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制定了科学严格的学习培训计划和制度,做到墙上有制度、学习有预告。

成立了远程教育主体班,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农村人才和党员一起都纳入远程教育主体班,共同参加远程学习教育,扩大教育覆盖面。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观看网络课程和专家辅导相结合,课堂学习和基地实践相结合,学习形式丰富多彩。

同时,健全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技术服务员、教学辅导员、信息服务员等“六支队伍”,本着“方便、实用、高效”的原则,指定专人负责村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运行及维护,并对其工作严格考评。

规定村里每次会议之前都要先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并要求每次集中学习都要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记录”。

活动开展以来,珍珠村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都在2次以上,收看学习参加率更是达到了95%以上。

二、素质培训、学为所用。

珍珠村以村远程教育站点为依托,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班,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岗位水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站点在每年冬季利用冬闲时间,集中组织学习3次以上,每2个月邀请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乡农技站技术人员到示范点进行现场授课指导。

凤山镇武卫村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凤山镇武卫村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凤山镇武卫村党支部远程教育学用典型材料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以来,凤山镇武卫村党支部高度重视,以提高党员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群众就业创业技能为抓手,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努力打造高标准的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在全村营造了党员干部了解远程教育、利用远程教育、关心远程教育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中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基本情况武卫村位于凤山镇北部,距县城30多公里,与云心、龙城两村接壤。

下辖4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60户,总人口7708人,党员76人。

武卫村村自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远程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育促使新农村建设创建再上新台阶,以新农村创建助推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一是“致富”有远教,增收致富才可靠。

在新农村创建活动中,该村把致富放在第一位,引导农民群众围绕“富”字做文章,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找准致富路子,实现增产增收。

如该村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各种农民致富的的方法,村党支部经过实地调研,认真思考,根据本村的区域优势,调整了主攻方向,组织带领党员和村民通过种植超级水稻,冬种马铃薯,发展养殖业,走上了农业产业、科技兴农的新路子。

全村连片种植优质谷1000多亩,其中超级水稻400多亩,建立了超级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大力发展优质谷种植,平均亩产达1500市斤;建成了博白县冬种马铃薯基地,该基地种植冬种脱毒马铃薯1000多亩,仅马铃薯一项农民年纯收入达60多万元;抓好瘦肉型生猪基地建设,现在全村有16户上规模瘦肉型猪场,生猪存栏达到3800多头;发动村民饲养“三鸟”25000多羽,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学习”上有远教帮,学习培训更有效。

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经验材料doc[五篇模版]

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经验材料doc[五篇模版]

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经验材料doc[五篇模版]第一篇: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经验材料doc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经验材料现将某乡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某乡位于水城县南部,全乡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总人口25303人,辖8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学站点7个,基本形成了乡、村和村民组横向到边、纵向到户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二、采取的做法及措施某乡自2004年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远程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使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深刻体会到,远程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核心是学,目的是用。

开展远程教育,最关键的是学用转化。

学出效果、用出效益。

我们按照“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突破难点、培育亮点、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用”二字做文章,重点在学用转化上求突破。

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强化保障措施,优化教学组织,狠抓学用转化;注意将远程教育与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打造新型农民,培育富村产业,拓展致富门路,把党员干部群众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惠及农民的经济成果,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落实。

(一)整合远教资源,打牢基层基础,构建学用转化平台一是整合远教资源。

今年,结合我乡并村工作的实际,为保证每村有一套远程教育设备,使各村党员干部及群众都能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

为加强对各村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将并村后有两套远程教育设备的村调整到没有远程教育设备的村。

即将原来小坝古村远程教育设备调整到大坝古村;原妥倮村远程教育设备调整到上营村;原鸡场村远程教育设备调整到乡科教文化服务中心。

草堂村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汇报材料(含5篇)

草堂村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汇报材料(含5篇)

草堂村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汇报材料(含5篇)第一篇:草堂村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汇报材料草堂村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汇报材料草堂村是城关镇政府所在地,是桂东县“东城区”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9个村民小组,298户,总人口1200人,劳动力650人,青壮劳动力400人,全村耕地面积337.84亩,水田面积250.84亩。

支部共有党员43名,其中女党员15人。

现任党支部于2008年5月换届选举产生,共有支委6人,平均年龄40岁,并有大学生村官1名。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冬夏光照充足,适宜种植甜玉米、红薯等抗旱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其中甜玉米种植在工作队和镇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政策指引下,已初见规模,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牲猪养殖业、花卉苗木种植初显成效,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养殖户行列。

一、站点基本情况城关镇草堂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在村二楼会议室,可同时容纳30多人观看学习。

室内桌椅齐全,并配备了台式电脑、音响、投影仪、大屏幕等基础设备,标牌张贴在站点外,播放节目单提前张贴在村宣传栏中,《远程教育程教育学习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室管理制度》等均已上墙。

每次使用前有专人负责对设备的检查,并有详细记录,一旦设备出现技术 1问题,及时联系技术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安全措施和制度落实到“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不转借,不登陆非法网站,不玩游戏。

确保每次设备运行正常。

二、基本做法(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有人管1、成立领导小组来指导。

为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并由大学生村官专门负责远教工作。

制定了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并且把这项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2、配备工作人员来管理。

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为了确保远教能正常收看,我村配备了一名管理员和一名维修人员。

管理员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认真制定村级教学“月计划”,搜索相关辅助资料,在电脑中建立条块清晰的文件库和文件夹,将每期远教资料下载后统一放置在文件夹内,分批分类进行教学,并与其他兄弟村进行沟通,达到资源共享,互补提高。

村基层远教站点学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基层远教站点学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基层远教站点学用典型材料村基层远教站点学用典型材料一、开展全体党员“同上一堂课”利用党员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在村内党员活动室设立会场,组织全体党员参加,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沈浩先进模范,在党员中掀起一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

蔬菜村第一书记吕金祥以沈浩同志为楷模,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认真观看党员教育片,学习党的基本理路和工作精神,学习兄弟村的先进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加以改进,把优良做法带到本村的大建设中去,在搞建设的同时,丰富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建立党员电教科技服务示范基地蔬菜村是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专业村,村内建有万亩蔬菜大棚,为更好的指导农民生产,街道设立了蔬菜村党员电教科技服务示范基地,通过党员的引导作用,安排专人进行远教平台管理,为农户播放远程教育技术专题片,学习种养殖技术及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对于不方便到村观看电教片的村民,党员通过对电教平台上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上门为村民解决难题,做好电教科技服务工作,为村民排忧解难,最大化的发挥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民。

如今蔬菜村的大棚蔬菜在XX市市场中占较大比例,优化了村内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民增收。

三、寄教于乐,培养农民的综合素质村内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鼓励富裕劳动力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木工、油漆工等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素质。

同时在远程教育平台相关课件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节目,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

革命题材的电影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欢,在玩乐的同时,也加强了党性教育,将远教平台资源优势利用到最大化,很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附送:村基本情况、卫生管理及农村改水改厕专题汇报材料村基本情况、卫生管理及农村改水改厕专题汇报材料一、辖村基本情况园洲镇地处广东省XX县西部,东江中下游的北岸,北靠岭南第一山——罗浮山,镇内有沙河贯穿而过。

远程教育先进典型材料

远程教育先进典型材料

XXX村远程教育工作先进事迹材料记四义号村远程教育示范户――国树田XXX ,60岁,退休干部,曾担任XXX乡组织委员,正科级干部,现任XXX镇XXX村村民组长该同志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坚持参加现代教育学习培训,充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为信息平台、教育手段、知识洼地的优势特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在提高群众素质上下工夫,在推进全村新农村建设上下工夫,有力推动了全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他积极主动地参加远教学习。

结合村党员干部理论缺乏,群众种植技术低下的特点,积极配合村党支部组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俗话说:群众要致富,关键看示范。

农村党员干部示范户既是农民群众这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农民群众的先进代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他大胆创新,建议村“两委”将“三会一课”地点设在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收看视频、典型经验介绍、点播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提高他们致富奔小康的本事。

积极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际国内形式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稳定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作用。

他平时准时参加村里边的远程教育培训,而且还通过下载课件等进一步了解养殖技术等基础理论,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远教节目的帮助下,为了拓宽群众创收途径,该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作用,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种养业,努力提高群众的种养殖技术。

他曾经探索养殖貉子致富的路子,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结果并不理想。

养殖貉子没有成功后,他发现四义号村育肥牛业起步较早,前期基础较好,为了加强育肥牛业的发展,他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下载了大量的有关课件,组织群众收看,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养殖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养牛户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目前,工作成效显著,全村育肥牛业已出具规模。

另外,他还义务地给村民们担当起技术指导员,生产上的大事小情总是找他,经过他的精心指导和积极带动,村民们的养牛潮、致富潮涌动得更激烈了。

最新-村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精品

最新-村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材料 精品

村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材料2019年来,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组织部和镇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为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党员先进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远程教育站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许疃村系许疃镇政府所在地,是许疃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5个自然庄,30个村民组,1500余户6257人。

许疃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由原来的许疃小村党支部和小营村党支部合并,共有党员176人。

自2019年以来,在许疃村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

自开通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以来,许疃村紧紧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将远程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思路、发掘新做法,开拓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㈠抓好远教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远程教育站点开通后,许疃村及时召开会议,成立了由村书记为组长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值班表和播放使用制度,并委任专业知识较强的村委委员张红兰为远教的技术管理员,要求培训时,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培训,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建好培训档案,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共筹集资金2万余元,对远程教育学习活动室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添了桌椅。

因此,该村远程电教室也成了该村的人口学校、党员活动室,实行了“三室合一”。

许疃村党总支在抓好远教的同时,把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手段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学率,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寻找到了新的熔接点。

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较大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8人,党员126人,总人口4469人,1213户,少数民族1093人,总面积4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3.6亩,是一个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的多民族聚居村。

自2003年开展远程教育来,该村共建成远教播放点1个、播放分点8个、远程教育村民服务点25个、远教示范基地3个,拥有各类光碟500余套,书籍2000余册。

2005年被市评为3星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2010年已申报4星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三合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抓好常规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种养殖业上水平、规模化,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687元跃升至5827元,村级党组织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多次被授予省级“五好基层党支部”和市、县“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重培训强素质作表率
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三合村从抓基层党员群众培训入手,强素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本着保稳定、促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把远程教育同党建和各项工作相结合来管理村级事务和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远程教育的长效推进,确保了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全村共有党员126名,其中女党员25名,占党员总数的19.53%,少数民族党员23名,占党员总数的18.25%。

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宗旨开展工作,重点是党员干部,让他们先致富,作表率,再通过他们帮扶带动群众学习,提高素质,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经过长期努力,不断开拓进取,发展科技致富能手200多人,党员培训率100%,群众培训率90%,群众素质和依靠科技信息致富的能力大大提高,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已建立奶牛、山羊、生猪3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累计培训党员群众20000余人次。

自“远程教育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和“双创双争”工程开展以来,三合村更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把远程教育和党建有机结合,以“夯实基础筑堡垒、提升素质强能力、创新机制优环境、改善民生促和谐”为目标,狠抓党员教育管理、增强支部凝聚力,通过重抓阵地建设、强抓党建载体、狠抓村级班子建设等举措, 进一步筑牢农村战斗堡垒;以创建“四带三比二联一亮相”党员示范岗为载体(“四带”:积极带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政治思想,学习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带头认真努力工作,立足本职作贡献;带头遵章守纪,致力建设和谐双流;带头优质服务,情系百姓群众。

“三比”:我和人家比态度、我和人家比效率、我和人家比质量。

可概括为工作认真、努力、高效,服务文明、快捷、优质,做到提升党员形象,发挥党员作用,改善村级发展环境。

“二联”:做到每个党员联系一户贫困户、每个党员联系一名外出务工人员。

以群众满意为基本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群众提供真诚帮助,解决困难,送去温暖。

“一亮相”:党员采取挂牌、座牌和佩戴党徽等形式,表明共产党身份,增强政治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自觉提供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三创一办”活动为契机,结合“远程教育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和“双创双争”活动,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骨干,培训出一批创业党员和致富能手,推进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增收。

因地施教学用转化引领致富
三合村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生动直观的优势,一是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播放点和分点集中学习,播放各类政策、农业科技信息光碟,为党员干部学习提供生动、鲜活的教材。

二是针对边远不方便的村组采取走出去和“送学上门”的方式,开展个别辅导学习。

三是依托项目请专家现场教授。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找项目求发展,同时借助上级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党员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在巩固和发展好原有奶牛和生猪示范基地的同时,2010年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村支部以开发利用草地畜牧业资源为突破口,把发展种草养羊项目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
柱产业来抓,在市、县农业等相关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外出考察,协调资金,初期投入450万元,组建XX县惠民种草养羊专业合作社,研究制定了《双流镇三合村种草养羊规划(2010年-2012年)》,以“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把农户的土地转租过来,统一种草、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核算,提高总体经济收入,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改善。

现牧草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初期投放种羊2000只,预计年纯收入179万元。

种草养羊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了68户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同时也实现了“羊—沼—草”的良性循环,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状况,使养殖业生产实现无害化。

在创业带富过程中,村支部采用多种形式帮助村民致富。

一是实施项目帮扶。

对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和创业带富积极分子,统筹整合农业发展、扶贫开发、“一事一议” 等项目进行帮扶;二是利用技术和信息进行帮扶。

通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党员创业带富”综合培训基地,选聘农业专家、致富能手与创业党员结对帮扶,及时提供政策法规、致富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降低创业风险;三是适时进行市场引导。

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学校及大型企业等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创业带富项目结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通过着重培养示范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合村为新时期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