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一、内部控制国际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是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后,企业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结果。
其理论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内部牵制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和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需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二是内部控制被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阶段。
三是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阶段。
该阶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该阶段正式将以前作为外部因素的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四是内部控制结构五要素阶段。
该理论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风险评估是规划控制活动的前提,控制活动是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对策,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信息与沟通,监控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的评价和促进。
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现状尽管我国一些海外上市的企业,比如中石化,已经开始按照国际准则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规范,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2007年3月2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2008年6月28日,基本规范正式发布,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与包括COSO报告在内的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
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该基本规范列举了内部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制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讲解
采取伪造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不列、少列收入的手段,偷逃税102
内控缺失, 效益下滑, 问题暴露!
4万余元。
收受贿赂: 先后四次收受吕某某人民币10万元,并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
其在企业经营、职务安排上谋取利益。
侵占国有财产: 轻骑集团下属置业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进行审计评估时,
企业各管理层内控职责、内控设计原则与实施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影响与内控局限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 与执行和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 部控制的基础;
公司治理 正直与道德价值观 机构设置 权责分配 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 人力资源政策
通、内外勾结的严重结果, 所以法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同时做出了严格
的要求。
一、加大公司董事会 的财务报告责任:
PCAOB (政府监管)
1、加大管理层对内控 的负责; 2、审计委员会 必须有财务专家; 3、审计委员会负责选 择和监督会计师事务
上市公司
增强CPA的 独立性
5年轮换
向公司审计 委员会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 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1、战略目标 2、营运目标 3、报告目标 4、资产目标 5、合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目标(战略目标)
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 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 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选 择。
企业为什么需要内部控制?—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6
我国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本目标
总结我国经验,借鉴国际惯例,有效利用国 际国内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通过三 到五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 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 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及以监管部门为主导、各单 位具体实施为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咨 询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 部控制实施体系,推动公司、企业和其他非营利 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 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8
四、企业内部控制 应当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
2001年起,财政部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 计控制的建立与健全,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布《内部 会计控制规范》。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 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 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008年12月31日、2009年1月8日、 2009年1 月16日又分别以财会便[2008]60号、财会便 [2009]4号、财会便[2009]6号发出关于征求内 部控制应用指引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意见的 通知。
4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使用“内部会计 控制”作为根除经济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 泛滥的根本措施之一。内部会计控制作为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开始引起管理当 局的高度关注。
10
三、内部控制发展阶段 ——结构三分法
20世纪80年代之后至90年代,内部控制由偏重 研究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发展成为对内部控制 系统的全方位研究,其突出的变化和重要成果是 日益重视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在结构上由控制环 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7.25•【文号】财会[2006]13号•【施行日期】2006.07.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财会[2006]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已经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我部同意,现予印发。
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2、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第一章委员会第一条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咨询机构,旨在为制定和完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第二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指导、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对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的总体方案、体系结构、项目立项等提供咨询意见;(二)对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涉及的有关理论、政策提供咨询意见;(三)对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中重大控制程序、内容和方法等的选择提供咨询意见;(四)对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实施提供咨询意见并反馈有关信息;(五)开展内部控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和若干咨询专家组。
秘书处为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财政部会计司,秘书处秘书长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兼任。
咨询专家组由公开选聘的咨询专家组成。
第四条委员会会议分为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咨询专家组会议。
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咨询专家组会议结束后,应对会议讨论的议题、讨论情况和结果,形成会议纪要和书面报告。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统一与协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统一与协调内部控制规范,简单说就是内部控制的标准。
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一种范本,让大家都按照范本去做、去执行。
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政出多门”的客观现实,不仅执行者无所适从的问题,而且也加大了监管成本。
“正出多门”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控制取得了迅猛发展,从以下“正出多门”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就可略见一斑。
l996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作出了规定。
l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
1999年8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要求企业建立组织机构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支持保障系统等控制系统,内部控制要素包括组织机构控制、授权经营控制、财务会计控制、资金运用控制、业务流程控制、单证和印鉴管理控制、人事和劳动管理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稽核监督控制、信息反馈等。
2000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期货经纪公司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内部控制内容包括内部机构控制、授权分责控制、岗位责任控制、风险监控、资金管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结算控制、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内部稽核控制等。
2001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资金管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稽核控制等。
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团体、各类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有关的控制,是我国会计工作中又一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开选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开选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6.20•【文号】财办会[2006]6号•【施行日期】2006.06.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开选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的通知(财办会[200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我部拟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为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咨询服务。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席由我部领导担任,副主席由国资委、证监会领导同志担任。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民主决策精神,切实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部特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有志为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控制体系建设贡献力量的咨询专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咨询专家的权利和义务(一)主要权利。
1.参加咨询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和有关工作会议,并就会议讨论的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2.参加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并就会议讨论的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3.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提出意见和建议;4.优先承担有关内部控制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5.优先获得有关研究资料和动态信息。
(二)主要义务。
1.按时参加咨询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有关工作会议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组织的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等各项活动;2.按时完成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及其秘书处交办的工作任务;3.按时完成所承担内部控制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交高质量研究报告;4.对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及其秘书处提出咨询的问题及时发表意见,并定期反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和实施中的有关情况;5.按照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及其秘书处的要求承担保密义务。
财政部内部控制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0)控制环境类指引 (1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 (10)第一章总则 (10)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 (11)第三章组织架构的运行 (1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2 号——发展战略 (14)第一章总则 (14)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14)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实施 (1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3 号——人力资源 (17)第一章总则 (17)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18)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4 号——社会责任 (21)第一章总则 (21)第二章安全生产 (22)第三章产品质量 (23)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23)第五章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2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 (26)第一章总则 (26)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建设 (26)第三章企业文化的评估 (27)控制活动类指引 (2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6 号——资金活动 (29)第一章总则 (29)第二章筹资 (30)第三章投资 (32)第四章营运 (3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7 号——采购业务 (36)第一章总则 (36)第二章购买 (37)第三章付款 (3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8 号——资产管理 (41)第一章总则 (41)第二章存货 (42)第三章固定资产 (44)第四章无形资产 (4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9 号——销售业务 (47)第一章总则 (47)第三章收款 (4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研究与开发 (50)第一章总则 (50)第二章立项与研究 (50)第三章开发与保护 (5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1 号——工程项目 (53)第一章总则 (53)第二章工程立项 (54)第三章工程招标 (55)第四章工程造价 (57)第五章工程建设 (58)第六章工程验收 (5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2 号——担保业务 (61)第一章总则 (61)第二章调查评估与审批 (62)第三章执行与监控 (6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3 号——业务外包 (66)第一章总则 (66)第二章承包方选择 (67)第三章业务外包实施 (6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4 号——财务报告 (70)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 (71)第三章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 (73)第四章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 (73)控制手段类指引 (7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 (75)第一章总则 (75)第二章预算编制 (76)第三章预算执行 (77)第四章预算考核 (7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6 号——合同管理 (80)第一章总则 (80)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81)第三章合同的履行 (8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7 号——内部信息传递 (85)第一章总则 (85)第二章内部报告的形成 (86)第三章内部报告的使用 (8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8 号——信息系统 (88)第一章总则 (88)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89)第三章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90)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92)第一章总则 (92)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93)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94)第四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95)第五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97)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99)第一章总则 (99)第二章计划审计工作 (100)第三章实施审计工作 (101)第四章评价控制缺陷 (103)第五章完成审计工作 (104)第六章出具审计报告 (105)第七章记录审计工作 (109)附录: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109)1. 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09)2.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11)3.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12)4. 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14)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文件银监会保监会财会[2010]11号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现予印发,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控制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5-22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介绍
•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
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 即使是设计最好、运行最出色的内部控制程序在其执行过程中也可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风险敞口
固有风险 - 风险管理有效性 =
剩余风险 (风险敞口)
多坏? 多快?
多好? 多快? 预防或 积极准备应对及恢复 提升
可接受?
趋势
财务 声誉 法律法规 健康安全环保 相关利益者
更好 更坏 没变化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时间、环境机遇及风险定影
• 事件有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或两者皆 有 • 具有负面效应的事 件意味着会产生风 险 • 具有正面效应的事 件可以抵消不利的 影响或产生有利机 会
风险因素 环境 影响风险物化可能 性的 环境或状态
“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 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 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 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国资委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负面 - 向下
• 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抵制价值创造或者侵蚀 已有价值 • 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可能来源于看似存在正面 效应的机会,如:客户需求量超过其生产能力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巡视员郝爱群出席会议并就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出要求。
来自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香港会计师公会、澳门特区财政局的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
发布会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主持。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制定发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成并有效实施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也是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深入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宏观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微观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企业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利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
他强调,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扎实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是着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内控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崇尚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控文化,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二是着力实施全方位、全覆盖的内控规范培训,重点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将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三是着力做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四是着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内部控制建设所依据的规范、内部控制审计所遵循的准则及注册会计师相关业务监管要求等方面,建立互认机制,切实降低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成本。
202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失控案例不断爆光,风险管理警钟常鸣
案例分析与警示
风险构成有哪些要素
• 风险因素——增加风险事故的时机,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
•
实质性风险因素
•
道德风险因素
•
心理风险因素
• 风险事故——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
• 风险损失——实际或潜在利益的丧失
第二节 现代内部控制开展的启示
六、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开展的重要启示 反舞弊成为加强内部控制的内在需求 市场经济越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越重要 实施风险管理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开展趋势 风险控制是防范经营失败的重中之重 失控导致失败是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强调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是一种思维创新,融合好,可以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根本标准〔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货币资金〔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采购与付款〔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销售与收款〔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工程工程项目〔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担保〔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对外投资〔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本钱费用〔征求意见稿〕? • ?内部会计控制标准——预算〔征求意见稿〕? • ……
第一节 正确理解内部控制
第一节 正确理解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权威解释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 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021年6月28日由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 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根 本标准?中对内部控制最权威的解释。
第一节 正确理解内部控制
• 内部控制是一门包含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犯罪学等多门学 科知识的边缘学科。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一、内部控制演进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本世纪40年代前的内部牵制,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内部控制制度,7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内部控制结构,90年代开始的内部控制框架结构以及2006年开始的双轨制运行体系。
内部控制的演进遵循着“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双轨制运行”五个历史阶段的演变轨迹。
(一)演进发展历程1.内部牵制阶段(会计系统牵制)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我国系统的内控制度建设是在有了《会计法》之后。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美国于1934年出台的《证券法》类似我国的《会计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或称内部业务控制)两个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由内部牵制逐渐演变为涉及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等制度阶段。
这一观点是1958年AICPA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提出的。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首次提出控制环境。
该观点是1988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提出的,我国1997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套用了这一理论。
4.内部控制框架阶段(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企业内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8)针对内部控制可获得的相关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9)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初步判断; (10)与评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和内部控制有效性 的公共信息; (11)注册会计师对客户和业务的接受与保持进行评估时了解的 与企业相关的风险情况; (12)经营活动的相对复杂程度。在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确定必要 的才横须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 复杂程度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第一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历程
2、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引导下的起步阶段 (二)亚洲金融影响下的调整提高阶段 (三)SOX法案推动下的系统完善阶段 …… 2006年7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牵头,由财政部、国资委、 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 制标准委员会。在监管部门、大中型企业、行业组织和科研院 所等机构领导和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国企业内部 控制标准体系的机制保障和组织配套形成了。
2009年1月8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 发布了《关于征求<企业奈步控制应用指引——组 织架构>等10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意见的通知》, 在新增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五个应用指引项目并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调整修改了资金、采购、资 产、销售、研发等五个应用指引。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等5部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一号— —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 控制审计指引》,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行,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并 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也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 执行。 18项应用指引不仅包括了有关业务活动控制的实务指南,而且增加了对内 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控制要素的操作性指引,涵盖 了企业的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销售业务、工程项目、担保业 务、业务外包、合同管理等具体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应用,还指导了企业进 行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部控制行为。《企业内 部控制评价指引》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程序、内部控制缺陷的认 定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 详尽的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 审计业务进行了规范,并给出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使我国注 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时有章可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 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发布标 志着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指引
第一部分内部控制规范的背景及框架介绍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的背景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第27条规定: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③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财政部从2001年开始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1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发布《基本规范(试行)》(2001)和涉及货币资金(2001)、采购与付款(2002)、销售与收款(2002)、工程项目(2003)、担保(2004)、对外投资(2004)的六个具体控制规范,同时印发了固定资产、存货、筹资、成本费用、预算等控制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9月7日制定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2005年1月,银监会又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第5号令《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简称《准则》),提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准则》借鉴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其管理或者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遵守有关法规,而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
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组成。
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等法律法规,制定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及应用指南》第二讲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及应用指南》第二讲第二讲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概述本讲主要阐述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过程2.基本规范制订的法律依据3.基本规范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内容4.基本规范明确内部控制目标5.基本规范的基本原则6.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规范方法7.基本规范实施的责任主体8.基本规范取得的突破9.基本规范发布和实施的意义2.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过程2008年 6月 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基本规范。
基本规范自 2009年 7月 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执行内部控制且要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评价意见。
基本规范既有类似萨班斯法案的强制力, 又有与 COSO 报告一样的对内部控制实务的示范作用,既对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又为千差万别的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既吸收了内部控制的国际先进理念,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内部控制的现实环境要求。
这一规范的出台,是中国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严格自律的宣言书,更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接受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不断完善企业制度、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会计准则体系是帮助企业发展, 那么内部控制体系则是让企业在高速发展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换句话讲, 如果说英语是国际通用的公共语言,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那么内部控制则是国际通用的管理语言。
基本规范的发布是我国继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之后,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在会计审计领域推出的又一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
2.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建立与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正在形成全球第三大 经济体,新型和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现阶段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完成五年过渡期后,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原来的资本输入逐步 向资本输出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大中型企业进入国际产业和资本 市场投资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国际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的环境,我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苦练内功、强化内控、防范 风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我 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安全网”和“防火墙”。
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的渐进发展过程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不同发展进程而逐渐形成的, 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全面风险控制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内部牵制(1978—1985年)
1978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明确要求“企 业的生产、技改、基建等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应由总会计师会签”; 1984年4月24日,财政部发布《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要求各单位 “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 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要同本单位的经济(经营)责 任制相联系,以责定权,责权明确,严格考核,有奖有惩”;“出纳人 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以及稽核工作和会 计档案保管工作”;
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世 界各国都在为此积极探索,作出应有的贡献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制定萨班斯法案,在其302和404条款中对强 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建立了国会立法推动、政府监管跟进、 民间完善指引、企业组织实施、中介进行审计、社会提供咨询的联动机制。 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COSO报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欧盟,随着统一市场的建立和资本流动的加速,要求改善市场效率和 有效性的呼声不断高涨,促使欧盟进一步关注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并在其改 革白皮书中予以确认。根据伦敦股票交易所制定的《联合规则》,英格兰与 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内部控制——关于“联合规则”的董事指 南》,要求公司董事会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完善风险应对机制。法 国商法和金融证券法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作出规定,金融银行委员 会条例对信贷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提出明确要求,金融市场管理局还 制定了《内部控制条例——参考框架》予以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的通知2006年7月25日财会〔2006〕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已经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我部同意,现予印发。
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2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抄送: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附件1: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工作大纲第一章委员会第一条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咨询机构,旨在为制定和完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第二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指导、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对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的总体方案、体系结构、项目立项等提供咨询意见;(二)对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涉及的有关理论、政策提供咨询意见;(三)对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中重大控制程序、内容和方法等的选择提供咨询意见;(四)对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实施提供咨询意见并反馈有关信息;(五)开展内部控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和若干咨询专家组。
秘书处为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财政部会计司,秘书处秘书长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兼任。
咨询专家组由公开选聘的咨询专家组成。
第四条委员会会议分为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咨询专家组会议。
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咨询专家组会议结束后,应对会议讨论的议题、讨论情况和结果,形成会议纪要和书面报告。
委员会秘书处应视具体情况,将会议纪要和书面报告及时送达委员。
会议闭会期间,由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与委员、咨询专家联系,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并向委员会有关领导传达委员、咨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研究、讨论、协调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委员会工作大纲,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中重大控制程序、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具有广泛影响的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以及其他重大事项。
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时间及会议议题由秘书长提出,报经委员会主席并商副主席批准后召开,具体工作由秘书处负责。
全体会议由主席主持,全体委员参加,委员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参会的,应事先向主席或秘书长请假,并对会议所讨论的议题提供书面意见。
第二章委员第六条委员由财政部聘任,委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理论界、会计职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方面的代表。
第七条委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参加委员会全体会议以及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提前获取会议文件资料;(二)对上述各种会议讨论的议题提出咨询意见;(三)及时获得咨询专家组对有关内部控制项目的研究报告,以及委员会、咨询专家组、秘书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四)在委员会秘书处的组织、协调下,经商有关部门和单位同意,就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调研;(五)就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向委员会提出建议;(六)优先取得委员会有关内部控制标准的资料和正式出版物。
第八条委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按时出席委员会全体会议,参加委员会举办的研讨会等各项活动;(二)按时完成委员会布置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三)对委员会提请咨询的问题发表意见;(四)就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并向委员会提供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实施中的问题;(五)对委员会要求保密的信息负责保密。
第九条委员因工作变动和其他原因需要进行调整的,由委员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委员会主席批准后调整并公布。
第三章咨询专家组第十条委员会下设若干咨询专家组。
咨询专家组可根据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需要进行增设、删减或合并。
第十一条咨询专家组成员由咨询专家组成,各咨询专家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若干人咨询专家组组长、副组长由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提名,报委员会主席同意后确定。
组长、副组长可由委员会委员兼任。
第十二条咨询专家组可设立若干项目研究小组开展咨询工作。
第十三条咨询专家组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讨论本小组开展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咨询工作的重要事项。
咨询专家组会议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咨询专家组会议时间及会议议题由咨询专家组组长提出,报秘书处备案。
咨询专家组会议由咨询专家组组长主持,本组全体咨询专家参加。
组员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参会的,应事先向咨询专家组组长请假,并对会议所讨论的议题提供书面意见。
咨询专家组召开本小组会议,可邀请其他咨询专家组的咨询专家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列席会议。
第十四条根据工作需要,经委员会主席批准,可由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召开咨询专家全体会议。
第四章咨询专家第十五条咨询专家由委员会秘书处聘任,聘期两年,均为兼职。
聘期届满时,根据工作情况续聘或解聘。
第十六条咨询专家应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企事业单位、职业团体、中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等方面的代表。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当选聘部分境外专家学者担任国际咨询专家。
第十七条咨询专家享有以下权利:(一)参加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咨询专家组会议,并就会议讨论的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参加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并就会议讨论的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三)就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四)优先承担有关内部控制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五)优先获得有关研究资料和动态信息。
第十八条咨询专家应履行以下义务:(一)按时参加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咨询专家组会议以及委员会组织的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等各项活动;(二)按时完成委员会及其秘书处交办的工作任务;(三)按时完成所承担内部控制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交高质量研究报告并根据委员会秘书处的要求提交有关控制标准的建议稿;(四)对委员会及其秘书处提出咨询的问题及时发表意见,并定期反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和实施中的有关情况;(五)按照委员会及其秘书处的要求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咨询专家不得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的名义从事营利性活动和其他与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无关的活动。
一经发现,立即解聘并予以公布。
第五章委员会办事机构第二十条委员会秘书处是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一条委员会秘书处的具体职能如下:(一)在主席及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内部控制国际、国内研讨会等会议和活动,准备会议材料并按照规定时间提交委员;(二)负责委员会与委员之间、委员会与咨询专家组之间的沟通与联络,以及相关资料和信息的上传下达;(三)组织起草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统筹协调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四)跟踪管理委员和咨询专家承担的内部控制科研课题;(五)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六)管理委员会的财务;(七)代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办理与内部控制国际或区域性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等事宜;(八)完成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章经费第二十二条委员会经费的来源:(一)专项收入;(二)其他收入。
第二十三条委员会经费的用途:(一)内部控制项目的课题研究经费;(二)委员会全体会议、咨询专家全体会议和其他有关会议的会议费用;(三)其他相关费用。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四条委员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a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 Committee,缩写为CICSC。
第二十五条本工作大纲经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报财政部批准后实施。
附件2: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程序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民主决策精神,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特制定本程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起草工作由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财政部会计司,以下简称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有关咨询专家组参加。
三、草拟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分为建议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草案和送审稿四、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过程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发布阶段。
(一)立项阶段。
委员会秘书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立项意见,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征求意见。
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立项意见应包括对立项的背景和理由做出的说明。
委员会秘书处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立项意见做出修改调整,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并商有关部门同意后正式立项。
委员会秘书处应将立项情况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通报,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委员会秘书处应根据需要,结合确定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项目和立项意见,依托咨询专家组,成立项目研究组,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起草阶段。
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立项后,委员会秘书处应即组成项目起草组,并将项目起草组的成员及有关情况向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通报。
项目起草组根据所承担的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项目,及时提出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在有关研究报告和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完成建议稿,经委员会秘书处审查修改后形成讨论稿,并提交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根据委员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委员会秘书处将征求意见稿送财政部会计司审查同意后,由财政部会计司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中央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财务司(局)和有关中央管理企业等印发征求意见稿;同时,在有关网站和主要媒体上予以公布,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项目起草组应对社会反馈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草案,由委员会秘书处再次提交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
(四)发布阶段。
项目起草组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委员会秘书处将送审稿送财政部会计司审查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及其他有关部门领导审定、会签后联合发布,并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五、已经发布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如需进行重大修订,修订程序同上。
六、本程序所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是指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规定。
各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适用本程序的规定。
七、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