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小村梅尧臣
梅尧臣诗歌研究
completely new road with his own poetic theories and practices.This makes Song poetry
a
form
new situ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ang poetry.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career,the
In the current poems,I mainly talk about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hardship and facing reality of
his works,and analysis the allegory current events and the latter is the character of his stressing
景祜元年1034范仲淹因宫迁矛盾受到牵连由右司谏被贬为睦州知州这次事件把梅尧臣从书本中喊醒了7不仅成为他生活道路上的一个大转折也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个大转折z在这次政治事件中梅尧臣不仅表现了对腐朽统治的厌恶之情而且支持范仲淹等人主张革除弊政的斗争同情他们被贬的命运最能道出他内心感受的是灵鸟赋1j时梅尧臣还把政敌放在了猛虎行里给予严厉的批判
thoughts’transforms
of Mei Yaocheng,the politics,the
economy and the culture’S background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my paper includes four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eriod of his reading growth,from the fifth year of
【梅尧臣】《梅尧臣》阅读解析及译文
【梅尧臣】《梅尧臣》阅读解析及译文梅尧臣梅尧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
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
用询荫为河南主薄,钱惟演留西京,特磋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唱。
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
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由是知名于时。
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
尝语人日:“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
”世以为知言。
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
大臣屡荐宜馆阁,受召,赐进士出身。
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
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
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
善谈笑,与物无忤,恢嘲刺讥托于诗,晚益工。
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
(《宋史·列传二0二》)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读学士询从子也从子:侄子。
B.以深远古淡为意古淡:质朴淡泊。
C.以为知言知:知己。
D.尧臣益刻厉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由是知名于时②名重于时如此B.①间出奇巧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①用询荫为河南主簿②广用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D.①凡诗,意新语工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初未为人所知。
②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
③欧阳修与为诗友。
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为至也。
②大臣屡荐宜在馆阁。
③贤士大夫多从之游。
④恢嘲刺讥托于诗。
译文:①——②——③——④——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梅尧臣“诗才”的一组是() ①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②用询荫为河南主簿③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④世以为知言⑤宝元、嘉祜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⑥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梅尧臣诗词鉴赏
梅尧臣诗词鉴赏·”梅尧臣从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
熊“自在”,鹿“自在”,看“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
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此联就可以说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熊升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行”者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行”者看了。
“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
从章法上看,这一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更充分的表现。
全诗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
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
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
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陶者】宋代: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
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赏析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
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
诗歌鉴赏之意象(一)
诗歌鉴赏之意象(⼀)⾃古以来,由于农耕环境的闭塞,“天⼈合⼀”的哲学精神的影响,中国⽂⼈的⼼灵都留下⼭⽔⽥园的烙印。
到了南朝,谢灵运的诗作⽇益露出⼭⽔诗的端倪;魏晋政治⿊暗,不少⽂⼈⼠⼦便寄情⼭⽔,笑傲江湖;迨及唐代,王摩诘、孟浩然更是着⼒绘写流泉村落。
对⼤千万物的钟爱这⼀“⾃然情结”,在历代落魄⽂⼈⾝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贾岛、柳永,不⼀⽽⾜。
云游⼭川的经历,耕读⼈家的环境,更为其观照⾃然万物提供了便利。
他们往往借外物寄托个⼈⼼志,在吟啸之中⼀浇⼼中块垒。
那么,什么是“意象”?从语义学的⾓度看,“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
所谓“意”,指诗⼈主观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感情(情、理);所谓“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活中的景物、事象、物景,声⾳、⾊彩、⽓味以及想象中的万物皆属此列。
“意象”便是创作主体关于意、象的审美创造的产物。
由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是“表现”,在“意”与“象”之间,“意”是“象”的主宰,“象”是“意”的载体。
“⼭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写之”(刘熙载《艺概》),此语也适⽤于诗。
当然,此时的“烟霞”、“草⽊”也便是意象了。
(意象是蕴含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诗歌的创作⼗分讲究含蓄、凝练,诗⼈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是“⾔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志。
这⾥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既可以是⼈物形象,也可以是景象,或具有⼀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意象”⼀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
刘勰《⽂⼼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运⽄”⼀语。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中的物象。
“物”是个外延极⼴的概念。
除了诗⼈的“我”⽽外,天地间的⼀切包括⽇⽉星⾠、⼭川草⽊、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全都是“物”,⽤南宋诗⼈张孝祥的话来概括,即“万象皆宾客”。
古诗起承转合
③提问方式:某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或作用? ④解题指导,熟悉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了解某一部
分的特点及作用,尤其是首尾句。
四、巩固性练习和参考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①(二首选一) 苏轼
21-2古诗起承转合语句 的作用分析及练习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张怡
一、病例展示和标记答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实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 嗟①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 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 唱,《后庭》遗曲。
纠正措施:
①认真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全词”二字,要 放眼于整个文本:读文本时,注意圈画标题中 的“怀古”二字;圈画出意象,如“千里澄 江”“翠峰如簇”“征帆“酒旗”“彩舟”等, 景物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浓淡相宜,构 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境界旷远、清 新,风格雄健、壮阔。
②细读第一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 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 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晚秋”二字点明 登临季节。
参考答案:①“欲山行”总启下文,为后6句写 道中具体所见引路。
②“东风知”“吹断积雨”流露出清新、快乐 之意,为全诗奠定情感基础。
③“东风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人感到亲切, 为下文表现内心舒畅营造了氛围。[(本题考查 对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评分标准:本题4 分。任选两点作答,答对一点给2分。]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内容
战乱频仍、 忧念家国、 离乱之愁。
③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 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 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 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答:从注释和标题看,这是作者离开家 乡,到巴东初任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 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先是一种闲情,结 果触景生情,旧业遥清渭,便联想起家 乡,当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 乡,于是“惊”。前后变化,突出了思乡之 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黑、吉、桂卷)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致远《天净沙》 三 )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乡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怀 4、闺中怀人 (闺怨) 人
如: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 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 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 —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古诗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翻译赏析
古诗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翻译赏析《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梅尧臣。
其古诗全文如下: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注释】[1]棘篱:用荆棘编的篱笆。
漫:轻易地,此处指草率地。
此联意为淮水泛滥之后,形成许多小州。
州上小村中人家的篱笆墙已破败了,草草地留个门,景象萧条。
[2]王民:臣民。
版籍:交纳租税的户籍。
论:看待。
[3]鸟翘:像鸟尾翘起的船头。
【翻译】淮河阔大的洪水过后,大地上形成许多沙洲。
忽见一个村落,但见村民门前的篱笆墙已稀疏破敝,草草地搭建个门。
寒鸡觅食后,自个儿呼唤着同伴。
而一些无衣取暖的老人们怀抱着孙儿,守候亲人归来。
野外一只小船泊在河边,只残留下几根断缆。
疲惫的鸟儿抬着头无助地打量周围。
早已枯萎的桑树,被洪水侵蚀得露出了深深的根部。
我哀叹灾民的生活凄惨到如此地步,可他们还被荒谬的官府强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鉴赏】梅尧臣出身贫困,同情下层劳动人民,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此诗描绘的是仁宗庆历八年淮河地区洪灾后,小村荒凉破败,一片萧条;百姓饥寒交迫,生活艰难的景象。
前六句以“棘篱”、“寒鸡”、“野艇”、“枯桑”等为意象,写出这个村子人烟稀少、破败荒凉之情景。
其中第三句中的“寒”和第六句中的“啮”用得格外传神,“寒”生动描绘了鸡瑟缩的样子,巧妙的点名了那时事深秋季节,继而让人想到无衣老者的身寒,百姓的艰苦。
“啮”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表现了水灾造成的破坏之大。
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
末句婉而多风。
”(《宋诗精华录》)表面上这首诗没有只言片语的指责意,如末句看似只是指出了一个事实:尽管沙州村上人家灾后现状如此凄惨,他们还是被编以户籍以向统治者交纳苛捐杂税,实际上却婉转的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深的同情。
仁宗庆历八年(1 048)梅尧臣写过《岸贫》,诗曰:“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
梅尧臣的诗歌赏析
•二:诗歌特点
• 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 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 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 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 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 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 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 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 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 《四部丛刊》本。
总之
• 梅尧臣的诗以风格平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 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 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 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 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 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 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 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 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 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
1、体裁的平淡化 含义:所谓“平淡”,通常理解为梅诗中 所体现的自然淡远意趣,其中又包含语 辞的不事雕琢与情感的平和宁静这两重 要素,而后者可能更为传统文人所看重。
• 对于梅尧臣来说,生活中的主要困扰仍 是仕途挫折而非生活困境,须知当年梅 尧臣正因父亲去世而守制在家,经济状 况已不如平时,然而在这种情境之下, 政治上的失意仍是第一位的,生活上并 没有感到太大问题。所谓平淡诗风,平 和的心理占有相当比重,稳定的生活则 在事实上构成了平和心理的保障。需要 注意的是,梅尧臣的平淡诗风到晚年更 趋明显,而其对应的经济状况是晚景胜 于早岁,儿女婚嫁及父母终老之事俱毕, 生活较为宽裕,诗风与经济状况之间的 联系不可不察。
颔联
• 第一句便承“千山”写“好峰随处改”。 “好峰”便是“千山”;“随处改”,到 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 复低”的具体化。第四句扣题目“山行”, 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 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当然 也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 诗人优雅心情,开拓了山野的境界。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诗歌鉴赏—2010模拟新题分类汇编1、【2010?南开中学考前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6分)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岩居僧的形象。
(3分)(2)前人评价该诗“写飞鸟用一‘过’字,十分精练”,谈谈你对诗中“过”字的理解。
(3分)【答案】(1)①远离俗世: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②淡泊、平静: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⑨品性高洁: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每点1分)(或:远离俗世,生活俭朴,心境淡泊,品性高洁。
)(2)“过”有“路过”“经过”之意:(1分)这里写出了“飞鸟”既不急于归巢,也不陶醉山林,只是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1分)其无忧无虑、无欲无求的特点,衬托出“岩居僧”淡泊的心境。
(1分)【解析】(1)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
岩居僧生活在花草人鸟稀少的“石岩”,他用“冰下水”煮茗,用“佛前灯”燃香。
可见这是一位淡泊、高洁而又远离尘俗的隐者。
(2)考查诗歌的语言。
语言的赏析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字面义+文中义,画面内容,表情达意的作用,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味道在开头结尾的“石层”和“此僧”的遥相呼应。
这是作者的得意处。
读不出,就不理解作者的苦心经营。
石和此读音相似,層和僧字根相同,若此,石层和此僧便巧妙地形成呼应。
正因为把门开在岩石上,导致苦行僧的孤傲或傲岸,这是很少有人来往的原因,因为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高度。
“一鸟过寒木”和“数花摇翠藤”表面看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诗人的这种表现方法,使这两种事物仿佛有了一种关系。
好像是因为“一鸟过寒木”的原因,导致“数花摇翠藤”的结果。
由此益发证明:“开扉在石层”和“何因似此僧”之间确实存在一种联系。
这正像我煎茶烧的却是冰下的水,而供佛的香居然烧着佛像前的灯,这一切都是自相矛盾的,就像岩居僧和逃名者的行为和目的的自相矛盾一样。
宋词的开山祖师《梅尧臣》词作鉴赏: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词的开山祖师《梅尧臣》词作鉴赏: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仕途坎坷宋真宗咸平五年四月十七日(1002年5月31日[1] ),梅尧臣出生。
梅尧臣出身农家,幼时家贫,但他酷爱读书。
十六岁时,梅尧臣参与乡试,但未被录取。
之后,由于家庭无力继续供其再次攻读,梅尧臣便跟随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
在河南任职时,梅尧臣深受当时著名的诗人、西京留守钱惟演的赞赏,二人成为忘年交。
凭借钱惟演的提携,梅尧臣还结交了欧阳修等青年文士。
此后,梅尧臣曾以德兴县令之职兼知建德、襄城两县,并监湖州税。
又任签书忠武军、镇安军节度判官及监永丰仓等地方官。
因朝臣屡次推荐,他于皇祐三年(1051年)得宋仁宗召试,获赐同进士出身。
皇祐四年(1052年),梅尧臣以太常博士之职担任献官。
此年,他或曾参与纂修《太常因革礼》。
旋即任监永济仓。
南归游历皇祐五年(1053年)六月,梅尧臣编次林逋所著《和靖先生诗集》,并为之作序。
[6] 同年冬,扶嫡母束氏灵柩南归。
至和元年(1054年),在宣城居丧的梅尧臣研读医药书籍,常为邻里农民治病。
此后,他曾至扬州及京师汴京等地。
不登权门嘉祐元年(1056年),翰林学士赵概、欧阳修等人上疏举荐梅尧臣。
论梅尧臣的七律诗风及其诗学内涵
论梅尧臣的七律诗风及其诗学内涵[摘要]作为诗文革新的中坚力量,梅尧臣在古体诗创作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学界多有论述,但对其近体诗论之甚少。
此以七律为例。
在内容上,梅尧臣七律倾向于写一个淹蹇不遇文人的穷愁感愤之情,且善于抒写日常生活情事,使七律由宋初的馆阁走向了民间,其风格平淡拗峭、瘦硬生新。
在创作技巧上,梅尧臣七律颇受后昆体诗人的影响,注重技法,好奇求新,创变多而沿革少,体现出与欧阳修不同的努力方向。
梅尧臣七律创作方面的努力与成就直接影响了元祐诗坛的七律技法与诗风,在北宋七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梅尧臣七律创作经历诗学内涵[作者简介]张立荣(1973—),女,山西运城人,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副编审,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词学。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9-0021-05在北宋文人的交游唱和中,七律一直是首选诗体。
诗文革新诗人的成就多体现在其古体诗上,现代学者论欧、苏、梅诗歌重视反映社会现实,有“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倾向,言意好尽,开宋诗一代面目,所举事例也多为其古体诗。
其以古体诗创作实绩纠正西昆体之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七律是西昆体及后昆体诗人最擅长的诗体,诗文革新诗人尽管大多不注重七律创作,但在其内容、风格、形式等方面亦作了多方改进,进一步推进了在七律这一诗体上宋调面目的确立。
但每一种诗体的风格都有其内在延续性,梅尧臣的七律或多或少都受到白体、西昆体及后昆体诗人的影响,在北宋七律发展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梅尧臣七律的创作经历及内容梅尧臣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其《宛陵先生文集》有诗2800余首,文极少,在北宋可谓唯一以诗著称而留名后世者。
他是北宋诗坛较早从事古诗创作,从诗体角度变革西昆体的诗人。
其诗歌成就也主要在古体诗,尤其是五言古诗上。
其五律,清丽闲肆,有唐人之风,成就亦颇高,被许学夷推举为“宋人第一”。
有关梅尧臣的诗10首
有关梅尧臣的诗10首(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有关梅尧臣的诗10首梅尧臣出身农家,幼时家贫,但他酷爱读书。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年九年级教学诊断测试语文试题(2024.4)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共9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源头开始,(wān)蜒曲折,浩浩荡荡,跨越山脉高原,一路奔腾而下,穿越东西,贯穿南北,书写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齐鲁黄河,如一条灵动的金色丝带,缓缓流淌在齐鲁大地上,勾勒出一幅花枝招展的美丽画卷。
河滩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杨树,河水里游(yì)着鱼虾,天空中飞翔着白鹭。
河水轰鸣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人们可以漫步于河岸,徜徉于田野,感受大自然的慷慨和恩惠,体会生命的律动和生机勃勃。
这条河流,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齐鲁文化的繁荣,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坎坷沧桑,黄河是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精神文化长河。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蜿弋zǎi gèng B.婉戈zǎi gènC.婉戈zài gèng D.蜿弋zài gèn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A.浩浩荡荡B.花枝招展C.心旷神怡D.生机勃勃3.下列关于黄河的补充材料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气温回暖和上游冰凌开始融化影响,使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大增,滚滚黄河水奔腾而下,吸引了不少游客。
B.近年来,济南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扩大济南黄河文化品牌效应和对外影响力。
C.《黄河与中华文明》不仅能够让读者理解黄河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还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黄河自然面貌与地理特征。
北宋梅尧臣的著名诗词
北宋梅尧臣的著名诗词
哎呀,说起北宋的梅尧臣,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你知道吗?他的诗词就像一扇通向古代风情的神秘窗户。
比如说他的,“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
就出来啦?仿佛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深秋山林中动物们的自在生活。
这
难道不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自然风光纪录片还要生动?
还有那首,“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这不就像是一位
老友在跟我们悠闲地讲述他在溪边看到的美景嘛!想想看,野鸭子在
岸边悠然入眠,老树上绽放的花朵让整个枝干都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这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
梅尧臣的诗词,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却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触
动我们的心灵。
难道你不觉得他就像是一位能洞察人心的智者,用诗
词给我们传递着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与感悟?
我觉得呀,梅尧臣的诗词是北宋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
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梅尧臣日常诗歌
梅尧臣日常诗词1.《鲁山山行》梅尧臣〔宋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陶者》梅尧臣〔宋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苏幕遮·草》梅尧臣 〔宋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4.《古意》梅尧臣 〔宋代〕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5.《东溪》梅尧臣〔宋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6.《考试毕登铨楼》梅尧臣 〔宋代〕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7.《春寒》梅尧臣 〔宋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8.《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 〔宋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梅尧臣的诗集
梅尧臣的诗集
嘿,你知道梅尧臣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诗人啊!他的诗集就像
一个藏满宝藏的宝库。
梅尧臣的诗,有的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能照亮你的
心田。
比如说他写的那些自然景色的诗,“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
无丑枝”,哇,这描写得多生动啊!就好像你真的能看到那悠闲的野鸭
子在岸边睡觉,那老树上开着花,一点也不丑,反而充满了生命力。
这不就跟咱生活中有时候看到的小美好一样嘛!
还有啊,他写人情世故的诗,那可真是入木三分。
“月缺不改光,
剑折不改刚”,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和品格啊!就好像一个人不管遇到
什么挫折,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
你想想,咱生活中不也得有这样
的坚持嘛!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讨论梅尧臣的诗。
我朋友就说:“哎呀,这诗有啥特别的呀。
”我当时就急了,反驳道:“你咋能这么说呢?这诗多好啊,你再仔细品品!”然后我就给他详细解释了几首诗,他听
完后也不禁感叹:“原来这么有意思啊!”
梅尧臣的诗集就像是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它不是那种
一下子就惊艳到你的东西,而是需要你慢慢去体会,去感受。
每一次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总之,梅尧臣的诗集绝对值得你去好好读一读,去感受其中的美妙和智慧。
难道你不想去探索一下这个宝藏吗?。
《全宋诗》之梅尧臣诗重出考辨
《全宋诗》之梅尧臣诗重出考辨陈小辉【摘要】《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梅尧臣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期刊名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全宋诗;重出;梅尧臣【作者】陈小辉【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72册,收诗人约九千余人,录诗约二十五万多首,作为一代的诗歌总集,可谓超迈前人,堪称独步。
然而,由于该书卷帙浩繁,出之众人,故在编纂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其中漏收、误收、重收问题亦有不少。
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
笔者在使用《全宋诗》的过程中,亦发现梅尧臣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已指出《全宋诗》编者所辑录梅尧臣《答绍元老示太玄图》与梅尧臣《答鹅湖长老绍元示太玄图》诗重出,前诗误辑当删;又梅尧臣《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三首》其三与晏几道《公仪招观画》重出,此当为梅尧臣诗。
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一书也指出《全宋诗》编者所辑录梅尧臣《早梅》诗乃唐人熊皦《早梅》诗,该诗属误辑当删;《全宋诗》编者所辑录梅尧臣名下句“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又见梅询《送夏子乔招讨西夏》诗中。
又张如安《〈全宋诗〉疏失分类偶举》一文指出梅尧臣《和昙颖师四明十题》诗与释昙颖《四明十题》诗重出,此诗亦当为梅尧臣诗。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2辑)》载《全宋诗杂考四》一文也指出,梅尧臣名下《陪谢紫微晚泛》《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隅泛舟回谢公命赋》与宋祁名下《陪谢紫微晚泛》《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隅泛舟回谢公命赋》诗相重,此两诗当为梅尧臣诗,宋祁名下此两诗当删归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小村梅尧臣篇一:2018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特色训练积极应付古诗鉴赏中的新活题]2018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特色训练积极应付古诗鉴赏中的新活题编辑安徽周兵[目标解说]诗歌鉴赏命题类型化,大都围绕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四类进行,考生答题也容易模式化,对这类题型总会找到答题的角度,总有自己的答题模式。
但是,命题总是在稳定中求创新,古诗鉴赏命题也总有新题、活题出现,考生缺乏经验,无法应付,只要有这类题,总是丢分很多。
其实,所谓新活题,无非是提问角度富有变化,或者考查点有变化,或是考点较冷。
明白了这一点后,就会发现新活题只是“新”“活”一点而已,“万变不离其宗”,其考查重点仍在常规的四类上;答题也仍要在读懂全诗的基础上,认真揣摩题干信息,遵循“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原则。
下面的几组训练题可提高你对新活题的应变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
一、内容主旨方面新活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注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这首边塞诗的主题与众不同,别有新意。
请简要分析。
点拨该题直接考查诗歌的主题,而且要求比较出“新意”,考查角度和要求比较新颖。
答案多数边塞诗表现的主题是报效祖国,而此诗的主题是讴歌民族和解,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塘避暑[宋]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论者认为此诗境界高远,请结合全诗赏析。
点拨该题要求赏析诗高远的境界,考查角度新颖。
答题时先要理解什么是“境界”,再体现“高远”。
答案①首联和颔联写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如入仙境,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宽阔胸怀。
②颈联融情思于景物。
通过描绘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的图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
③尾联写“出淤泥而不染”的万柄莲香,远胜借酒浇愁的自暴自弃的举动,体现了诗人摒弃功利、追求清廉的气度。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点拨该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内涵,做了太多的情感内涵题的考生容易顺着思维定势而答成“情感内涵”。
答题必须答出其“理”。
答案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
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创造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陈陶①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②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
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
②都市:唐都城长安。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点拨该题设题有强烈的具体性、针对性,就是针对杜甫及本诗设题,这类题要特别认真审题,明白命题者的意图:该诗哪些内容体现了“诗史”,其实质仍是考查对该诗内容的理解。
答案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二、表达技巧新活题情景关系分析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①②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字太朴,吴兴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
4.《绵谷回寄蔡氏昆仲》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
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
点拨情景关系是古典诗歌最主要的内容,自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不过,长期以来一直是把这两者分开考查,如考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方法、景中蕴含的情感,却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考查。
上述四题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和探索。
其他方面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注②③①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从表达技巧和意象选择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二联“翻思”“肯信”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这是充满理性的思考。
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
这样写从不同的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
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
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一、二两句站在访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的角度写。
想象访客旅途的艰辛,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惜别严仁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棙柂转牙樯。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乐器。
②捩柂:扭转船舵。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从空间转换的角度,给词中画线句子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两句巧用空间转换,分别从行者与送者的角度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其中“蒲帆重”写行者行舟别离时的心情之重,“粉泪香”写送者目送行者远去时的内心之悲,两句互为对偶,各写一方,于自然的时空转换中,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塍废圃周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答案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却婉转悠扬,充满生机;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野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可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
点拨表达技巧方面的新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考查手法非常见常考,如“无理而怨”;二是鉴赏的角度新活,如写作角度的变化等。
应对它们,一方面要靠积累、扩大、①②提升自己的审美眼界,另一方面还要细读原诗。
毕竟,把原诗读透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三、语言赏析新活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本词在关联词运用上极富表现力,请围绕这一点加以赏析。
答案本词的关联词有“但”“又”“况”。
“但”表转折语气,以“莺燕”的无声反衬鹃啼的分外清晰、刺耳,以“月夜”反衬自己的独自飘零,表达内心的凄苦。
“又”有递进的感觉,杜鹃已经催人泪下却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写出了作者对杜鹃夜啼的无可奈何。
“况”为递进,之所以“不堪听”是因为杜鹃啼声本就悲戚,再加上作者半生漂泊、志业未遂,更添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
点拨语言赏析多放在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上,对虚词考查很少,这也是考生的弱项,需要平时认真训练,答题思路与答实词差不多。
四、诗话词话分析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注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
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认同。
诗人在长期为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
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
诗中的“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非真如隐士那般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诗人生活的孤独。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村①梅尧臣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②注①仁宗庆历八年,淮河地区惨遭水灾。
②王民:臣民。
版籍:交租税的户籍。
论:看待。
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
末句婉而多风。
”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该诗看似无只言片语表示指责之意,实则婉转地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篇二:2018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特色训练积极应付古诗鉴赏中的新活题]2018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特色训练积极应付古诗鉴赏中的新活题编辑安徽周兵[目标解说]诗歌鉴赏命题类型化,大都围绕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四类进行,考生答题也容易模式化,对这类题型总会找到答题的角度,总有自己的答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