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普通用卷
最新北京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空气》习题1及答案
《第一节空气》习题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物,它是由、、、、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其中占体积最大的是气,占空气总体积的%,其次是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都保持着各自原来的。
2.稀有气体是、、、、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4.成年人每min大约吸入氧气8 L,大致需要空气L,8 L氧气的质量是g,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L。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429 g/L)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4B.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C.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又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D.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2.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叙述错误的是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通常状况下,氮气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填充白炽灯的灯泡D.空气中的氮气不能供给呼吸,对人体有害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稀有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约为0.03%C.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氧气5.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造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植物被破坏。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6.用足量的红磷放在一密闭的、充满空气的容器中燃烧,燃烧后温度恢复到原温度,压强保持不变,则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A.78%B.79%C.100%D.无法判断7.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A.①—d B.②—a C.③—c D.④—b三.简答题:1、在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能否用硫代替红磷?为什么?2.有两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和氮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最新北京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习题1及答案
《第一节初步认识化学元素》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2.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Fe B.Si C.O D.Al3.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营养成分铁镁锌钙含量(mg/100g)4.5 ~ 590 ~1003 ~ 4280 ~300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4.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和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能呈三态(固、液、气)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7.加热装有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待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中共有()A.两种化合物B.两种化合物,两种单质C.两种单质D.三种化合物8.蒸馏水中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A.氧原子B.氧元素C.氧气分子D .矿物质9.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
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 6H 12O 6),下列原子中不需要...的是( ) A .碳原子 B .氢原子 C .氮原子D .氧原子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C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D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1%二.填空题11.填表:元素名称氧 铝 氮 氯 镁 铜 铁 硫 元素符号 C P Z n Na C a H12.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写在其所属类别的后面:a .氧气b .空气c .水d .氯酸钾 12 Mg 镁24.31(1)化合物_______;(2)混合物_______;(3)单质_________;(4)纯净物_______;13.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你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物质包括在标准内,而另外一种物质不在标准内。
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_第一章_走进化学_单元检测题
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_第一章_走进化学_单元检测题更易洗净B.为了多产粮食可以多施用化肥,使粮食更好吃C冬季燃烧脱硫煤可以预防酸雨的发生,使空气更清新D.人们用纯铁制汽车,可以使汽车更坚固6.下列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学习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固体D.加热固体7.下列有关化学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B.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C.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人类只有益处而无害处D.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9.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1)为了节省火柴,从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燃另一酒精灯(2)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3)为了提高加热效率,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直接将烧杯放在火焰上(4)为了防止固体掉落,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A.(1)B.(1)(2)C.(3)(4)D.(1)(2)(3)(4)10.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A.烧杯B.量筒C.试管D.蒸发皿11.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检查气密性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1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气密性的检查B.浓硫酸的稀释C.二氧化碳的验满D.液体的量取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量筒读数C.稀释浓硫酸D.点燃酒精灯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27.8gB.27.4gC.32.3gD.32.6g15.以下是一些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药品送入试管底部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B.液体的量取C. D.闻气体的气味加热液体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试管水,2振荡后倒掉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3418.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中下部,摆动手腕D.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时,滴管的伸入试管内且尖端触及干净的试管内壁19.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很多发明都较早.下列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A.制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2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块状固体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三、填空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21.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如果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两秒钟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在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因此,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_部分.22.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2)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________;(3)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4)用酒精灯给容积为15mL的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则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宜超过________mL;(5)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________倾斜;(6)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________,表明试管已洗涤干净.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23.小强已经长大了,看见妈妈非常辛苦,就尝试着帮助妈妈做家务活.有一次,妈妈吃完饭后,他争着要刷碗,你能告诉他怎样才能确定碗洗干净了呢?24.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1)实验室中取用块状固体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2)某同学在使用烧杯给物质加热,试验后发现烧杯炸裂.请列举两条造成烧杯炸裂的原因.五、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25.问题探究(1)问题情境实验课上,小明的老师要求学生量取一定量的食盐溶液、给所取溶液加热、最后洗涤试管.实验中小明由于操作不慎试管破损了.(2)原因分析请你分析试管破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假如你是老师,在做本实验前应请你提醒学生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26.陶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一)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二)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三)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四)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________)→d (五)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理论上2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0.203g.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7ml,换算成质量为0.253g,超过理论量为:0.253g−0.203g= 0.05g.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答案1.C2.D3.A4.D5.C6.C7.C8.D9.D10.A11.B12.D13.C14.B15.C16.BC17.AD18.CD19.BC20.AC21.外焰内焰焰芯外焰外焰22.外焰;(2)倾倒液体时药液有可能从瓶口流下腐蚀标签,所以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手心,故填:对手心;(3)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凹液面的最低处;(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15mL的三分之一是5mL,故填:5;(5)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固体药品中湿存的水蒸气冷凝回流有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填:下;(6)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在容器内壁的水珠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故填: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23.碗内壁附着的水清澈,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4.(1)镊子;(2)烧杯外壁有水,加热前未擦干;加热时未垫石棉网等.25.(2)外壁水未擦干,没有先预热,骤冷等(3)试管夹从管底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倾斜45度,管口不能对着人冷却后洗涤等26.解:(二)①高锰酸钾制氧气:知其反应物为高锰酸钾,生成物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为点燃,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细铁故高锰酸钾→加热丝在氧气中燃烧:知其反应物为铁和氧气,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反应条件为点燃,故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三)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和应用,故①试管;②量筒;(四)为达到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 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c →b →d ;(五)(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实验过程发现B 瓶中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或高锰酸钾粉末进入瓶中;(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瓶中没有留少量水;(3)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制得氧气的实际量高于理论量,这个超出的氧气不会凭空产生,因为题中提示除去可能混有空气、水因素外,只可能来源于含有氧元素的是K 2MnO 4、MnO 2;故答为:(二)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三)①试管;②量筒;(四)c、b;(五)(1)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或高锰酸钾粉末进入瓶中;(2)瓶中没有留少量水;(3)K2MnO4、MnO2。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
小芳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如图甲所示。
结合小芳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乙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a处,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B.注入水后,向左推或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均可改变该装置的压强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气密性良好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也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D.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闻药品气味D.过滤河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是为了节约药品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燃放烟花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7.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有很多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小明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交流评价D.得出结论8.下列仪器中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量筒B.试管C.滴瓶D.烧杯9.实验操作也是化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读数B.液体取用C.过滤D.滴加液体10.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清洗所用仪器,达不到目的的是()A.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植物油的试管C.用稀盐酸清洗管壁上附着碳酸钙的试管D.用稀硫酸清洗管壁上附着铜的试管11.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连接导管.B.检查装置气密性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二、填空题1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1)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水结成冰C.西瓜榨汁D.粮食酿酒2.(3分)下列是我市高新区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3.(3分)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4.(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氧气验满5.(3分)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A.汞和铁B.氧气和二氧化碳C.白酒和白醋D.铝和铜6.(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7.(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闻气体D.熄灭酒精灯8.(3分)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正确的操作是()A.吸取液体后滴管倒置B.吸取液体后滴管平放C.滴瓶中的滴管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只用来吸取该滴瓶中的液体D.用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后不经洗涤,就用来吸取另一种液体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0分)9.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3)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5)常用于收集或储存气体的仪器是。
10.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用手拿药品:;(2)把块状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3)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药液:;(4)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5)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6)用量筒量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要将试管口对着人:.12.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1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2)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A.;B.;D..1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同学的猜测.【结论与解释】(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反思与评价】(5)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6)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D;2.C;3.B;4.A;5.B;6.A;7.D;8.C;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0分)9.g;d;c;h;e;10.污染药品或对手产生伤害;损坏试管;污染试剂;污染药品;腐蚀标签;会造成读数不准确;11.防止残留药液腐蚀标签;防止液体喷出烫伤人;12.③④;②⑤⑥;⑧;①⑦;13.C;污染试剂;使人中毒;打破试管;14.变浑浊;水蒸气;小明;小亮和小光;小明;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燃烧时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最新北京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习题2及答案
《第一节初步认识化学元素》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铝、二氧化硫B.冰、水蒸气C.水银,食盐水D.氮气、空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水B.食盐水C.氮气D.红磷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高锰酸钾(KMnO4)B.五氧化二磷(P2O5)C.水(H2O)D.氧化镁(MgO)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元素B.铁元素C.硅元素D.铝元素5.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6.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7.地壳中各元素所占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O,Si,Al,Fe B.Al,Fe,Si,O C.Fe,Al,Si,O D.Si,O,Fe,Al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单质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C.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9.化合物()A.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指所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物质C.一定是纯净物D.可以是混合物10.水是由()A.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B.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C.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D.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H”表示;“2H”表示。
12.水是由和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13.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填“大”或“小”)写,第二个字母应(填“大”或“小”)写。
例如:镁和锰的元素符号分别为和,其元素符号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14.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氢氧氮氯碳硫磷钾钙钠镁铝锌铜参考答案:1.C、D 2.A 3.A 4.D5.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对常见元素符号的识记能力。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 走进化学》 章节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走进化学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物理性质的是()A. 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B.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 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D. 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 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 铜丝用做电线B. 氮气用来制取氮肥C. 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D. 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检验纯碱中含有CO32-B.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C.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D. 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CO用于还原铁矿石B.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C. 铜作导线D. 干冰作制冷剂7.物质的下列用途中,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的是( )A. 氮气和氩气作灯泡的保护气B. 食品充氮防腐C. 充有氖气的灯管通电时发出红光D. 用氧气炼钢8.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大米酿酒B. 牛奶变酸C. 生石灰干燥食品D. 轮胎爆炸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粮食酿酒10.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下列厨房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天然气燃烧B. 菜刀生锈C. 牛奶变酸D. 橙子榨汁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石油蒸馏B. 雕像受到酸雨腐蚀C.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D. 用富含淀粉的甘薯酿酒二、填空题12.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 及其________ 的自然科学.1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科学.14.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基础练习(包含答案)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④⑥B. ①②⑥C. ①③⑤⑥D. ②③⑤2.某同学为养鸡厂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消毒液时仰视读数,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浓度()A. 无影响B. 偏大C. 偏小D. 无法判断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B. 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C. 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D. 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4.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包含了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合用物理性质区分的是()A. 酒精和汽油B. 铜和铁C. 氧气和二氧化碳D. 厨房中的食盐和蔗糖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C. 为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其他酒精灯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7.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蜡烛燃烧,葡萄酒氧化B.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 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 玻璃破碎、鲜肉冷冻8.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沙里淘金B.滴水成冰C.钻木取火D.木已成舟二、多选题(9.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蜡烛燃烧B. 胆矾磨成粉末,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白色浑浊C. 氧气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D. 液氧是淡蓝色的,铁生锈10.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B.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一定要用水冲洗后再放回滴瓶上C. 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药品B. 称取药品C. 量取液体D. 搅拌溶解12.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 高炉炼铁B.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 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D. 用洗涤剂洗餐具13.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 )A. 氧化镁B. 二氧化锰C. 碳酸氢铵D. 氧化铜14.下列生活情景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1.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石油分馏C.氢氧化钠潮解D.煤的干馏3.生活中使用的下列用品,其能量来自于化学反应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B.微波炉C.电饭锅D.天然气灶4.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干冰升华C.玻璃破碎D.空气液化6.化学是一门以____ ___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规律的科学。
7.在下列空格里填上对应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③化学性质石蜡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并燃烧,这说明石蜡熔点低,且具有可燃性。
8.国际卫生组织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9.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
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剌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采用的方法是10.A、B、C、E、F都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C、E、F是黑色固体,C常用作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它们间有如下转化关系:①A C+D+B↑,②B+E F.(提示:“↑”表示气体)(1)写出A的名称:.(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3)叙述E在B中反应的现象:.(4)写出木炭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为A选项物质的运动状态;故答案选择A考点:化学研究的范畴2.D【解析】试题分析:冰块融化;石油分馏;氢氧化钠潮解这三个变化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产生了新的物质,比如煤焦油等。
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1章走进化学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大概念素养目标对应新课标内容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并能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P18】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说明二者的区别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发生颜色变化、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P27】初步学会实验基本操作学会试剂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及连接、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P13】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化学发展史1.(2023天津南开美达菲学校月考)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B.原子学说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纳米科技的成功探索D.绿色化学的提出知识点2化学研究的内容2.(2023湖南临澧期中)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B.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大理石有怎样的微观结构3.【新独家原创】“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这是航天员们在问天实验舱内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天宫课堂》的开播让科学更容易走进人心。
下列授课内容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天宫课堂浮力消失B.空间站计算返回舱落点C.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D.天宫课堂研究植物生长4.绿色化学强调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知识点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教材变式·P3实验改编】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中的冰,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冰逐渐融化B.玻璃片上有小水珠C.试管口处有大量的白烟D.属于物理变化6.【主题教育·国防教育】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A. 油B. 汞C. 沙D. 硫磺2.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物质两大类,下列关于纯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纯物质不会发生变化B. 纯物质可以分解成其他物质C. 纯物质的成分可以发生改变D. 纯物质的特性是固定的3.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B.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C.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D. 元素的性质是固定的4. 下列物质中可以化学变化的是()A. 水B. 二氧化碳C. 铁D. 空气5. 物质的性质是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的,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B.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改变C. 物质的性质只有一种D.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加热改变二、填空题1. 沙和石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分离。
2. 钢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3. 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
4.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比称为()。
5. 单质是指由只有一种()组成的物质。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物质的性质?2. 请举例说明纯物质和混合物。
3. 什么是元素?举例说明。
4. 请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5. 为什么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四、应用题1. 将1克食盐和1克砂糖分别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请回答以下问题:- a. 食盐和砂糖分别是溶质还是溶剂?-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是多少?- c. 溶液的成分可以改变吗?为什么?- d. 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成分?- e. 将该溶液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2. 将铁粉和硫磺粉混合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解释原因。
3. 通过实验你发现将氢气通入一种物质中,会产生爆炸声和火花。
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五、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溶解物质的溶解性与溶液温度的关系。
描述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六、解答题1. 解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课课练
第1章《走进化学》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史实不正确的是()A.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B.原子真实存在,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硅原子图象C.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采用湿法冶金的方法炼铜D.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经历从合成材料到天然材料,再到特殊材料的发展过程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A.舍勒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3、下列哪个科学家认为科学上不存在凭空的假说,必须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他提出应该把化学看做一门独立的科学,他赞同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并将化学变化中不能分解的物质叫做“元素”。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道尔顿D.波义耳4、科学史上每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
门捷列夫对科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发现元素周期律B.开发联合制碱法C.揭示空气的主要成分D.提取青蒿素5、人类的进一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结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D.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6、“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铜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下列有关铜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怎样将铜矿石炼成铜B.铜制品为什么会生锈C.如何将铜加工成零件D.铜锈是由什么组成的7、2019年央视春节晚会借助了一些高科技,营造出唯美震撼、神奇梦幻的舞台空间,其中利用化学成就的是()A.首次成功使用5G+4K超高清网络视屏传输,使观众可以同步看到更加清晰的节目B.首次应用智能语音识别字幕制作技术,使得1小时春晚视频节目只需5分钟就可完成字幕制作C.深圳分会场表演中对鲸鱼AR技术的呈现,通过编写蓝图实现物理运算,产生真实的液态水流效果D.在零下20℃的长春分会场中,演员身穿独特且轻薄的石墨烯发热服,表演冰雪轮滑8、下列“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的4项,其中与化学学科关系最密切的是()9、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新材料的研制B.“神十一”飞天轨道的设定C.农药、化肥的研制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0、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化学做出的贡献的是()①地铁的铁轨②羽绒服的纤维面料③墙壁的涂料④酱油,醋调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1、诺贝尔奖是授予世界上在物理、亿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等六个领域对人类做重大贡献的人。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分子普通用卷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分子普通用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B. 分子和原子总在不停地运动C. 原子不可再分D. 分子是坚持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2.分子和原子的实质区别是〔〕A.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分子可以构成物质B.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 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3.以下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红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分解分子D.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动而改动4.分子与原子的基本区别是〔〕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分子能坚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5.以下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 水结成冰,分子中止运动D.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6.O2、CO2、SO2等是我们罕见的三种物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A. 氧元素B. 氧分子C. 氧离子D. 氧原子7.A B C D8.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在化学反响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响中不能再分B. 分子的质量都大于原子的质量C. 分子的运动是永久的,而原子在分子中不运动D.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9.以下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 冰消融成水B.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C.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D. 黄豆被打成豆浆10.B香水、汽油要密闭保管分子质量很小,故液体均易挥发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D石油气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距离,加压使得距离变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0.0分〕11.分子原子①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②能否坚持物质的化学性质③能否直接构成物质④定义12.〔1〕酒香不怕巷子深〔2〕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过氧化氢与水组成元素相反,但是性质却相差很大的缘由.13.如下图,在金属管内装入3mL乙醚〔C4H10O〕液体,用软木塞塞紧管口,把一根软绳绕上管子一圈,手拉绳子两端迅速来回拉动,一会儿乙醚蒸气就将塞子冲开.〔1〕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塞子被冲开的缘由.〔2〕乙醚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抚慰性气息的液体,极易挥发,其蒸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请你依据对乙醚性质的看法,剖析乙醚在实验室中放置时的本卷须知.14.用微粒的观念解释以下理想。
最新北京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习题1及答案
《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习题
一.选择题
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如何开发新能源
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如何治理环境污染
2.化学课本中第一单元彩图,其内容是一只可爱的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可说明此高分子合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绝热性B.良好的导电性C.隔水D.密度大
3. 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有咸味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4.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白色烟雾
5.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
A.力图使所有原料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C.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D.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D。
北师大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A. 蜡烛B. 木头C. 铁器D. 纱布答案:C2. 化学符号“Hg”表示的是()。
A. 氮B. 氢C. 铅D. 汞答案:D3. 手摸铁制的炉子,感到异常寒冷,其主要是因为炉子()。
A. 导热B. 发热C. 导电D. 绝热答案:A4. 因测不到热量的温度,所以通常称之为()A. 合理温度B. 热温度C. 摄氏度D. 绝对温度答案:B5. 小明用温度计测得乙醚的热温度,发现温度计上的温度比实际温度低了10 ℃,小明发现原来温度计用的是A 温标,这时实际温度T=这个温度的读数-10请问小明所用的温标是()。
A. 摄氏温标B. 华氏温标C. 热力学温标D. 开尔文温标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合成氢气的化学式是()答案:2H2. 可以固定指示液的实验器材是()答案:试管3. 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方法有()答案:磁性吸附、沉淀、蒸馏4. 下面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溶液中溶质占大部分。
5. 鱼雷介质的典型例子是()答案:水三、简答题(共30分)1. 碘酒是①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②一种能冷奔的药,这是因为碘酒中富含③。
答案:①,②:甲醇;③:碘2. 汞的密度大、熔点低,是制造温度超过500 ℃的温度计的理想原因。
在医学内科用水银血压计测量人的血压前,要先在商用水银中加入少量的①,原因是铁非常容易②③向铁血红蛋白转化,从而能更快地判断血压的高低,并采取指令。
答案:①:铁②:富集在血液中③四、解答题(共60分)1. 分解表格表示的物质A,然后根据观察现象填写下表答案:初始物质:氧化锌分解后物质:金属锌分解温度:约800 ℃2. 表格中是关于各种添加剂对直饮水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说明:+ 代表浓度会增长,- 代表浓度会降低,0 代表浓度不变答案:石炭对镉离子和铅离子的浓度都会降低,平积对镉离子的浓度会增加,对铅离子的浓度会降低。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
2019-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从铝土矿中提取金属铝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C. 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2.在你所做的课外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用蜡烛制取炭黑B. 自制汽水C. 用简易净水器净水D. 鲜花在酸碱溶液中变色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甘薯酿酒B. 石蜡熔化C. 烟花爆炸D. 食物腐败4.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无水CuSO4易吸收水份又变成蓝色,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A. 物理性质B. 用途C. 制法D. 化学性质5.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风吹草动B. 玉石摔碎C. 粮食酿酒D. 汽油挥发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木材制成桌椅C. 纸张燃烧D. 湿衣服晾干7.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鲜牛奶变质B. 糯米酿酒C. 钢丝球刷碗D. 常绿植物的呼吸8.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交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酒精燃烧C. 面粉厂粉尘爆炸D. 水洪沸腾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食物腐烂C. 粮食酿酒D. 钢铁生锈1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
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清洗葡萄B. 葡萄发酵成酒C. 把葡萄捣碎D. 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二、填空题1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下同)A.肥皂水 B.氧气 C.氢气 D.明矾(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3)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________;(4)常用净水剂是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已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则下列关于碘131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53B. 中子数为53C. 核电荷数为78D. 原子质量为131g2.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C. 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g”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序数为114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下列有关114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14B.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4C.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5D.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894.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为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38B. 50C. 88D. 1265.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B. 重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C. 重氢原子中没有中子D. 水分子和重水分子的质量相同6.2006年10月6日,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利费莫尔宣布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核外电子数为ll8,中子数为17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分别是()A. 297 118B. 118 297C. 118 179D. 179 1187.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A. a=b=cB. b=c=dC. a=c=dD. a=b=d8.2019年12月15日,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开钻仪式在江西相山铀矿田顺利举行。
铀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原子序数为92,某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A. 238B. 92C. 330D. 1469.疫情期间,同学们用眼增多,容易引发近视。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少年近视还可能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铬有关。
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4,相对原子质量52,则铬原子的质子数为()A. 24B. 52C. 76D. 2810.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2B. 48C. 70D. 2611.考古学家通过C−14测定法将我省宁波地区的文明发展史推到距今8000多年前。
C−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 6B. 8C. 14D. 201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判断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79.9gB. 1.325×10−25gC. 159.8gD. 79.91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12gB. 12C. 1.993×10−26kgD. 1/12g14.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这种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5个质子和14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95B. 146C. 241D. 51二、填空题15.已知该铯元素的原子里核电荷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它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
16.某原子的核外有14个电子,则它的原子核里有______个质子,核电荷数为______.该原子是______.17.某原子的质量为bg,而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a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18.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B的原子质量为b千克,且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19.1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2倍,则2个镁原子的质量为______,1个镁原子中含有______个中子20.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锗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测得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已知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77,则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核内质子数为______,中子数为______。
三、简答题2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若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其中核电荷数比中子数少10,求该原子的实际质量,及该原子的电子数。
22.已知铁、镁、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24、65,试回答:上述三种金属各n个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上述三种金属各1kg,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____;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m kg,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四、探究题2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小明采用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均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如下:①小明同学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利用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燃烧匙中的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解释实验使用过量红磷的原因.②小明同学又利用图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低于1,请你回答可5能的原因有______.③写出用图甲比用图乙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2)小明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小明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在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②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______.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3)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一个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kg,请你计算一个该硫原子的质量.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故其核内质子数为53,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则中子数=131−53=78,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故核电荷数为5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为131,而不是原子质量为131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答案】C作为标准,任【解析】解:A、据所学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错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的比值,故错误;12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12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错误;故选:C。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1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12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3.【答案】B【解析】解:A、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原子的中子数=289−114=175;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故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4;C、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故该元素的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4;D、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故该元素的该元素的质子数为114;故选:B。
依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解答;此题是一道原子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原子内一些等量的关系的了解和掌握.4.【答案】A【解析】解: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是5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质子数为88−50=38;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
故选:A。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答案】B【解析】解:A、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故重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故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核内中子数为2−1(质子数)=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虽然重水分子和水分子中氧原子的质量相同,但由于重氢原子和氢原子中的中子数不同,因此重氢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不同,故重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结合重氢分子和重水分子的构成等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及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解析】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该元素核外电子数为ll8,所以质子数是11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18+179=297。
故选:A。
利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决此题.此题是对原子结构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答案】D【解析】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而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或核电荷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