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欧根尼·拉尔修

合集下载

柏拉图

柏拉图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修身养性,追求精神上富足)(知足常乐,过犹不及) (安逸于现状,失去进取心,不利于社会进步)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 度。 (感恩)(爱情观) 在短暂的生命力寻找永恒。 (勇于追寻,为理想奋斗)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 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选择) 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乐观)
做事贵在坚持,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努力拼搏, 虽然不一定成功实现目标,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将会是你远离成功。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前后甩手看 看谁能每天坚持。前期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下来,一 年后只有却柏拉图坚持下来。此时的柏拉图虽仍显 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执着追求、 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素质。然而有谁想过在他成为 哲学家之前,其实大部分时间的他也和大众一样显 得平淡无奇,但所不同的是他能在那些人们看似平 淡、枯燥的重复中认准目标、始终坚持。当然,甩 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是目标游移、耐不住 寂寞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事实也证明苏格拉 底的其他学生大部分平庸无奇,鲜少有成就。这就 像有两个条件差不多的人,一个学习坚持不懈,一 个学习浅尝辄止,很明显前者更容易成功。所以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其实贵在坚持的意义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 在于认准了一件事情并为之付出过程中对人的意志 耐性的磨砺,使你在坚持磨砺中变得更加深沉、睿 智,以更好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从而开启通 往成功的大门!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 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 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 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 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 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 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持之以恒,认准目标)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 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 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 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 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 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 部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 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 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 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追寻真理,敢于质疑)

西方政治思想史 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 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 《论运动》、《论星象》、《论荷马史 诗中的疑难》(六卷)、《论磁石》、 《奥林匹克胜利者》、《格言集》、 《论尼罗河》等; • 主要的政治学著作包括:《政治学》、 《雅典政制》、《家政学》; • 其他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修辞学》、 《尼各马科伦理学》。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特点
• 1.注重经验的研究方法; • 2.学科的分类;
• 游历时期:阿塔内斯、米提利尼(结 识泰奥弗拉斯特)、马其顿(受菲利 二世之邀,亚历山大之师)、斯塔吉 拉城、雅典(前355); • 学园时期:吕克昂学园,主持学园工 作,(“漫步学派”或“逍遥学 派”),编写大量教学讲义或大纲, 集中科研,写出大量著作。前323,亚 历山大病逝,受牵连,亚将学园交由 泰主持,自己回到母亲的家乡优卑亚, 终日忧郁惆怅,前322,病逝。62岁。
公民观
公民(polites)的定义
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 的人们”;(《政治学》,P.111) “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 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政治学》,P.113) 不同政体对公民内涵的界定不同,亚里士多德 自认为自己对公民的界定适合于平民政体; 公民的德性:在于他既能出色地统治人,又能 体面地受治于人。(不只具有一种德性,应该具 有善良之人所具有的完满德性)
(二)著 作
• 据第欧根尼· 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亚 里士多德的数目共154种383卷。现存只 47卷; • 涉及当时科学的所有门类:如《论正义》、
《论诗人》、《论财富》、《论灵魂》、 《论快乐》、《论科学》、《论属与种》、 《演绎》、《定义》、《关于政治理论的 讲演》(八卷)、《修辞与艺术》、《毕 达哥拉斯篇》、《论动物》(九卷)、 《解剖》(七卷)、 《论植物》、

庄子学派与犬儒学派哲学思想异同点浅析

庄子学派与犬儒学派哲学思想异同点浅析

庄子学派与犬儒学派哲学思想异同点浅析庄子学派和犬儒学派是在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这段时期产生的思想流派。

这段时期,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虽然尚无直接文化接触与交流,这两大哲学流派却在出现的社会背景、政治社会观、伦理生活观上都存在诸多相似性,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但同时他们存在着内在的根本差异性。

针对俩学派的思想异同点进行浅析。

  公元前4至3世纪,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在经历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哲学流派:古希腊的犬儒派与古代中国的庄子学派。

犬儒学派和庄子作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代里的智者,都为各自时代的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

前者以愤世嫉俗、行为乖张为特征,后者以“离世异俗”思想抗争为特征。

虽然尚无直接文化接触与交流,这两大哲学流派却在出现的社会背景、政治社会观、伦理生活观上都存在诸多相似性,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一、庄子与犬儒学派简要介绍  一般认为,古希腊的犬儒派出现于公元前4 世纪,是所谓的“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时断时续,一直存在到罗马帝国晚期。

但犬儒生活方式的创立、基本思想主张的提出和处世特征的形成却主要是在早期阶段的三位代表人物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和克拉底活动之时。

第欧根尼是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灵魂人物。

犬儒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是提倡生活简朴、回归自然,节制自己的欲望,想狗一样的活着。

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饰的等等。

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阿里斯蒂普斯生平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阿里斯蒂普斯生平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阿里斯蒂普斯生平Cyrene 的Aristippus(约公元前435-356 年)是一位享乐主义的希腊哲学家,他教导说生活的意义是快乐,因此追求快乐是一个人可以追求的最崇高的道路。

他与柏拉图、色诺芬、安提斯泰尼等人同为苏格拉底的追随者之一。

他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中第一个收取教授哲学费的人并且,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他受到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蔑视,他们都在与苏格拉底有关的著作中批评阿里斯蒂普斯。

起初很难理解阿里斯蒂普斯怎么会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哲学和生活方式似乎截然相反;然而,阿里斯蒂普斯的“座右铭”“我占有,我不占有”与柏拉图和色诺芬这两个关于苏格拉底生平和哲学的主要信息来源所呈现的苏格拉底的人生观非常吻合。

关于苏格拉底的另一个来源,实际上是许多最伟大的希腊哲学家的来源,是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公元3 世纪)所著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观点。

拉尔提乌斯虽然在现代被许多学者批评没有引用他的资料来源,但提供了许多关于最杰出的(他认为的)古希腊哲学家生平的有趣轶事。

《阿里斯蒂普斯生平》中的以下段落摘自拉尔提乌斯的作品,将这位哲学家描绘成一个复杂的人,但他始终设法保持平衡和个人自由。

CD Yonge 翻译:I. ARISTIPPUS 是一个古利奈人。

但正如埃斯基涅斯所说,他来到雅典是被苏格拉底的名声所吸引。

二。

他自称是智者,就像游学者Eresus 的Phanias 告诉我们的那样,他是苏格拉底的第一个学生,他向他的学生勒索钱财,并寄钱给他的老师。

有一次他寄给他二十德拉克马,但又让他们退了回去,因为苏格拉底说他的守护神不允许他接受它们;因为,事实上,他对有人向他提供这些东西感到愤慨。

色诺芬过去常常恨他;为此,他写了一本反对享乐的书,以此作为对阿里斯蒂普斯的攻击,并将主要论点归于苏格拉底。

狄奥多鲁斯在他的《教派论》中也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攻击,柏拉图在他的《灵魂》一书中也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攻击,我们在另一个地方已经提到过。

德行即知识[5篇材料]

德行即知识[5篇材料]

德行即知识[5篇材料]第一篇:德行即知识试论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摘要:对知识的独到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善的理解,把知识与善等同起来应用于理性主义伦理学,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关键词:苏格拉底;知识;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出生在雅典,自师从阿纳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

苏格拉底把知识即善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本文将就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对知识即善的观点依次予以评述。

一、苏格拉底的知识如果知识即善,善就是知识,那么善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砍做事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及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

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等等,而且他所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勇敢”或“正义”,而是“勇敢自身”或“正义自身”,亦即“勇敢”或“正义”的类本质。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局偶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二、“知识即善”“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所谓“德性”,在希腊语中原值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善。

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善的人。

因此,他把善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及善,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

早读迟到检讨书600字范文

早读迟到检讨书600字范文

早读迟到检讨书600字范文很多学生因赖床而导致早读迟到,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罚写一份检讨书。

那么大家知道学生早读迟到检讨书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早读迟到检讨书5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早读迟到检讨书1尊敬的班主任老师:您好!我在早读时因为睡觉太晚了,起得太迟了,一步小心就迟到了.当我气喘吁吁冲到教室门口,我顿时意识到我已经迟到了,真的是太不应该了.作为一位中学生竟然迟到了,竟然真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最后一个来,我不禁汗流了好久好久.我深刻地作出检讨.认真,诚实,严肃地作出检讨,我为什么迟到?我迟到有什么错?我迟到对不起谁?我迟到还是不是老师教导下的好学生?现在,我意识到我犯下了不可磨灭的罪行,我本应搭车去乌江自刎以谢天下,但怕__中学会少一个本科名额,所以再三思考下痛下决心改过,改过,再改过!!!1.昨晚上放完学后,我迅速冲回去,先到饭堂,再到宿舍,然后解决问题后安心睡觉,后来一些人陆陆续续地回来,我睡了.又醒了.再睡,又醒.很不爽,于是就干脆加入去讨论三国与恐怖片.于是乎很晚才睡2.我迟到得严重错误是我没有早点来教室参与热烈得令人冲动与向往的早读,我浪费着大好的时光与青春,该死该死,又浪费大家时间给老师批评,更是错;再有又要写800字检讨,简直是令人无地自容.3.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接班人之一,我的迟到不仅对不起我自己.对不起兄弟姐妹,更对不起党与人民,对不起班主任和校长,对不起祖国人民!检讨完毕,所言皆发自内心。

检讨人:__20__年_月_日早读迟到检讨书2尊敬的老师:首先,作为__的一份子,我对我们班在这学期累计迟到次数排在__学院倒数,深感愧疚。

对于学校做出的写检讨书的处罚,表示接受,也感谢老师和学生会干部发现并指出我们的错误,避免我们酿成更严重的错误。

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通过学习《学生手册》中对学生行为管理规定,我深深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对自己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自剖。

古希腊人名与汉译

古希腊人名与汉译

古希腊人名与汉译作者:张强来源:《读书》2010年第01期古代西方有位名叫“Diogenes Laertios”或“Lartios Diogenes”的希腊传记作家,中文通常译作“第欧根尼·拉尔修”。

因史料匮乏,后世知其生平者,或据其所著的《名哲言行录》推断他为公元三世纪初人,或视修饰语“Laertios”或“Lartios”为其出生地,即小亚细亚基利基亚地区的古城拉尔特。

若由是推,“Diogenes Laertios”或“Lartios Diogenes”应为“拉尔特的第欧根尼”,而不能按照现代西方语文的表述方法,移译成名姓兼具、中间加间隔符号的“第欧根尼·拉尔修”。

至若把“Laertios”或“Lartios”视为古罗马族名或第欧根尼绰号的则当别论。

在古典历史上,除了拉尔特的第欧根尼外,较为著名者有犬儒学派创始人西诺普的第欧根尼(Diogenes ho Sinopeus)以及前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阿波罗城的第欧根尼(Diogenes Apolloniates)。

在语言学上言之,“Diogenes”为“Dios”(宙斯的)与“genes”(生者)复合而成,意为“宙斯所生者”。

如“名从主人”,“Diogenes”应译作“狄奥戈奈斯”。

鉴于“第欧根尼”的译法在学界已为“俗成”,可姑且用之;如何释义“Laertios”或“Lartios”亦有待于佐证材料的新发现,但把“Ptolemy Apion”简单地翻译成“托勒密·阿皮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托勒密·阿皮翁”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卷八, 53页),或把“Alexander Balas”译作“亚历山大·巴拉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亚历山大·巴拉斯”条,一九八六年,卷八, 786页)则显然有悖于古希腊语言、历史、宗教以及与之相关的命名传统,不可不做“约定”。

就传统而言,古希腊人有名而无姓,且重名者多见,如修昔底德(Thukydides)、德摩斯提尼(Demosthenes)以及狄奥多鲁斯(Diodorus)等。

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女人角色的笔记

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女人角色的笔记

各种对哲学和神学历史的叙述,都带有男性指向。

这和如下的事实紧密相联系:大多数历史叙述,一直是由男人从男性视角来撰写的。

但是,它也和在社会中女人被赋予的家庭角色相关,并且和这种精神日程主要由男人设定的事实相关。

这篇笔记的目的,旨在给出一些观察,使人注意到某些相关的文献。

1古代世界总体而言,女人们都缺乏那种向男人开放的种种教育机会,她们未被当成精神上的平等对象来对待。

这点尤其是古代世界的真相。

2然而,也有种种例外。

基于某种平等的基础,女人们得到允许进入毕达哥拉斯的社团。

她们的思想残篇保留了下来。

柏拉图的母亲佩里克蒂奥娜(Perictione),也许曾经是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

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在他的《著名哲学家评传》中,提到过许多女人。

他将整章的篇幅,用在犬儒学派的希帕基亚(Hipparchia the Cynic,约公元前300年)身上。

3这位女人着装、行动,都像男性的犬儒论者。

女祭司和教师曼蒂尼亚的第奥逖玛(Diotima of Mantinea),出现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

4在那里,苏格拉底宣称:她教导他“关于爱的哲学。

”她的方法,是通过问答展开的。

性爱(eros)“既不美又不善。

”它是介于有死者与不死者途中的某种强有力的精神。

这种精神,驱使人类产生和理解美。

《会饮篇》中第奥逖玛这个人物,是否只是文学的构思,还是(正如通常在柏拉图对话中那样)基于某个真实的人物,学者们之间对此存在争议。

在《理想国》5中,柏拉图倡导给予女人平等的地位和教育机会,赞成女人成为城邦的守卫者。

但是,这需要和柏拉图不赞成家庭的观点联系起来考虑。

《理想国》中,柏拉图极力主张废除家庭,但在《法律篇》中他放弃他的主张。

他观察发现:女人“天然的性格倾向”“劣于男性。

”6亚里斯多德也认为:“男性优越于女性。

”7他发觉:和其他各种动物具有共同的地方427在于“女性在性格上更加软弱,她们更宁愿驯服,更容易接受抚爱,在学问方面更敏捷。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姓名:韩娇艳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号:201206425127一、柏拉图其人:1.生平: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柏拉图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苏丹(Sulta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第四。

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

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彻底绝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加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

12.成就:柏拉图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纪录,现代学者将柏拉图的对话录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对话录:《申辩篇》、《克力同篇》、《卡尔米德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尤西弗罗篇》、《美涅克塞努篇》、《小希庇亚篇》、《伊安篇》。

接下来几篇则被视为过渡期或转型期的对话录:《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

2.中期对话录:《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斐多篇》、《斐德罗篇》、《会饮篇》、《理想国》、《泰阿泰德篇》、《巴曼尼得斯篇》。

3.晚期对话录:《智士篇》、《政治家篇》、《菲力帕斯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法律篇》。

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

狄奥根尼目录[隐藏]简介人物思想轶事译注狄奥根尼,又名第欧根尼,戴奥真尼斯(希腊文Διογένης英文Diogenes,公元前404——323)[编辑本段]简介古希腊哲学家,又名戴奥真尼斯,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

约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生于锡诺普(Σινώπη,现属土耳其),卒于科林斯。

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

[编辑本段]人物思想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

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

作为一个苦行主义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只木桶内,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

每天白天他都会打着灯笼在街上“寻找诚实的人”。

狄奥根尼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

狄奥根尼认为:“每种通行的印戳都是假的。

人被打上了将帅与帝王的印戳,事物被打上了荣誉、智慧、幸福与财富的印戳;一切全都是破铜烂铁打上了假印戳罢了”。

狄奥根尼对“德行”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他认为和德行比较起来,俗世的财富是无足计较的。

他追求德行,并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只要你对于幸运所赐的财货无动于衷,便可以从恐惧之下解放出来。

后来他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

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样活着”。

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Cynicism)。

他的哲学思想为古希腊崇尚简朴的生活理想奠定了基础。

归到他名下但现已失传的各种著作中,有对话、戏剧和一部《共和国》,该书描绘无政府主义者的乌托邦,人们在其中过着“自然”的生活。

[编辑本段]轶事狄奥根尼和亚历山大的故事据说狄奥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包括这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

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课件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第1讲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课件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第1讲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知3-讲
7.1964 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盖尔曼也 因此获得了 196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感悟新知
知识点 4 纳米科技
知4-导
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简
称粒子。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空间
尺度都小于10-9 m
10-9 m 是一个长度单 位,称作纳米。
课堂小结
探索微观 世界
探索微观世界 的历程 探索科学
原子结构

原子核结构
纳米科技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 请完成教材课后作业 作业2 补充: 请完成对应习题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 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尽管当年他的见解 缺少科学实验的基础,但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他的思维 闪烁着真理的火花。
德谟克里特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科学探索
•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缺少科学的 实验基础,长期以来并不为人们 所认同。
• 直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以道 尔顿和玻意耳为代表的科学家通过大 量的实验才复活和确立了原子论。
例 关于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 原子是由分子和电子组成的 C. 原子核和电子都带负电 D. 原子核外的电子都是静止的
知-练
感悟新知
例 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用纳米材料 知-练 制成的用品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 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那么纳米铜具有的性质 是( A ) A.超塑延展性 B. 颜色为红色 C. 导热性 D. 导电性
5.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 6.1919 年至 1932 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确定了原子

论诗学——精选推荐

论诗学——精选推荐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

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

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

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

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

一、诗学的涵义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

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

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

《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Techne)。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

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

古代希腊哲学论文

古代希腊哲学论文

古代希腊哲学论文在众多关于希腊哲学的文献中,第欧根尼啦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一本独特的哲学史书,它采用了一种传记体的方式,记载了希腊哲人的种种轶事,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古代希腊哲学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古代希腊哲学论文篇一希腊哲学精神的写照摘要:在众多关于希腊哲学的文献中,第欧根尼啦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一本独特的哲学史书,它采用了一种传记体的方式,记载了希腊哲人的种种轶事,因而显得比较零散。

本文尝试以一种哲学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这本书:首先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性的哲人故事,分别对这五个故事进行论述,以求如实展现出五位哲人迥异的性格和思想特征;而后采取一种哲学分析的方法,滤去这些故事表层的差异,揭示出五位哲人的共性,即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西方哲学的内在精神:哲学乃是对智慧的追求。

关键词: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哲学分析;希腊哲学;智慧《名哲言行录》是一本独特的哲学史书。

它的独特之处也许在于:通过作者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叙和描述(也许还加上些想象的成份),仿佛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逐渐模糊和被人淡忘的古希腊先哲们的古旧形象重又变得鲜活生动和清晰了起来。

这是读任何一本现当代哲学论文集或哲学史书所难以获得的生动感受和体验。

因此,确如这本书的英文译者在序言里说得那样,“《名哲言行录》更多属于文学而不是哲学”。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了此书的独特价值所在。

“因为对于碰巧成为哲学家的那些文人学者的传记而言它是一个贡献。

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因为流传至今的这类古老传记是如此至少”。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本标准的哲学史书,而更像是一本参杂了各种奇闻轶事以及大量的史实和想象成分并存的有关古希腊哲学家的历史故事书。

因此,这么一本“混合体”史料集无疑让某些哲学史家或者古典学家们头疼不已或者不屑一顾;但是另一方面,恰恰也因此“缺陷”,这本书才有幸从众多严肃谨慎的哲学史书籍中脱颖而出,让那些被成天板着面孔的枯燥乏味的论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可怜的人们得以呼吸些清新的空气。

古罗马政治思想

古罗马政治思想

古罗马政治思想---西塞罗一.古罗马具体的分期西罗马帝国灭亡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476年1453年------------------------------------------------------------------------------------------------------------ 前500年前27年395年分裂东罗马帝国灭亡二.古罗马的思想家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著名的代表人物,如塞涅卡等,主要提出了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

斯多哥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

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西塞罗(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古罗马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安德罗尼柯(约前一世纪,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埃奈西德穆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者,皮浪的思想继承者)斐洛(约前30-约后45,古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塞涅卡(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爱比克泰德(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琉善(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161-180],新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约二世纪中叶,古罗马哲学家,怀疑论者)德尔图良(150-160年之间-约222,基督教教父之一)奥利金(约185-约254,基督教神学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第欧根尼·拉尔修(约200-约250,古希腊哲学史料《名哲言行录》的编纂者)普罗提诺(约204-约270,古罗马时期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的最重要代表)波菲利(233或234-约305,古罗马时期生于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门徒)三.西塞罗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很快并且很快成为罗马关注的焦点。

第欧根尼的“无耻”之辨正

第欧根尼的“无耻”之辨正

第欧根尼的 无耻 之辨正∗于江霞摘要:作为古希腊昔尼克派的创立者,第欧根尼在世说传统中常以 无耻 形象示人,这不仅引起反对者对其道德哲学的攻击唾弃,而且还令他的追随者都哑口难仿㊂然而这一形象并非一种道德退化的表现,而恰恰代表着医治道德退化现象的一种 高调 的伦理努力㊂透过第欧根尼公开的夸张㊁戏仿言行以及坚持不懈的德性训练,可以说其蓄意㊁一贯的 无耻 生活方式正是他用以推销其伦理主张㊁毁损习俗和扫清社会烟雾的带有理智慎思的哲学工具,传递的则是其始终关切的简易㊁自制㊁自足㊁自由等重要价值㊂关键词:第欧根尼;无耻;价值;习俗;自然作为古希腊昔尼克派的真正创立者,锡诺普的第欧根尼(Diogenes of Sinope,c.404-323BCE)的哲学与实践一直备受争议,后人评价褒贬不一㊂这在虚实相间的世说传统下尤∗本文最初发表于‘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3期㊂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希腊罗马伦理学综合研究 (13&ZD065)㊂为如此㊂①虽然爱比克泰德㊁塞涅卡㊁朱利安等古代哲学家都赋予其 贤哲 王者 ,甚至 神 一般的美誉,卢梭㊁狄德罗㊁尼采等近现代哲学家也对其哲学颇感兴趣,但历史上看不惯他惊世骇俗的外表与行为,瞧不起其无智识㊁反人类的学说与言论的哲学家亦大有人在㊂例如,柏拉图骂他是 发了疯的苏格拉底 (DL6.54;Aelian,Varia Historia XIV.33)②,西塞罗㊁奥古斯丁视他为无耻之人,黑格尔则说他抛弃了伦理③㊂事实上,第欧根尼的 无耻 ()甚至让其追随者都颇为尴尬,更难以效仿㊂由于羞耻同样也是希腊84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①②③通常认为,世说(单数,复数,主要由轶事㊁趣闻㊁格言构成)传统作为一种虚构和历史的混合体,传达了哲学家的精神或个性(),甚至某些观念㊂作为修辞学教育的基石,世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有用性,即可以作为范例,通过凸显哲学家的品性和气质而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达到某种教育㊁示范的效果㊂相关的讨论可参见J. F.Kindstrand, Diogenes Laertius andthe Chreia Tradition, Elenchos,1986(7),pp.219-243;Derek Krueger, The Bawdy and Society:The Shamelessness of Diogenes in Roman Imperial Culture, in R.B.Branham and M.-O.Goulet-Cazé(eds.),The Cynics:The Cynic Movement in An-tiquity and its Legac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pp.223-224.克鲁格尔(Derek Krueger)在该文中指出,关于第欧根尼的世说可能居于古代名人之首(p.224)㊂本文用DL指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英译本见Hicks,R. D.(trans.),Dioge-nes Laertius:Live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5),中译本见第欧根尼㊃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徐开来㊁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欧根尼㊃拉尔修:‘名哲言行录“,马永翔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用Diss.来指爱比克泰德的‘论说集“,英文版见Oldfather,W. A.(trans.),Epictetus:The Discourses as reported by Arrian,the Manual,and Fragments,vols.2(London and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5-1928);Robin Hard(trans.),The Discourses of Epictetus(London:Everyman,1995),中译版见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论说集“,王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爱比克泰德:‘哲学谈话录“,吴欲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㊁王太庆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㊂传统道德的基石①,这种有道德与反伦理之间的鲜明比照恰恰使 无耻 成为我们理解第欧根尼的伦理主旨㊁实践目的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窗口㊂如何看待他的无耻,如何评价他对人的本性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独特规定,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其哲学的具体主张㊁语言风格和实践方法的认识与评价,而且有助于历史地理解作为重要伦理学运动的古代昔尼克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现代回响㊂一 无耻 抑或 知耻提到第欧根尼,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 狗一般的()生活方式㊂历史上大多关于第欧根尼的世说都是围绕于此,例如记述他自称或被称为 狗 ,模仿㊁解释㊁赞誉狗的行为,并因此受到唾弃歧视㊁言语攻击㊁肢体伤害等(如DL6.33;6.40;6.46;6.55;6.60;6.61)㊂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立场曾对其 狗一般的 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第欧根尼曾经因这么做而被赞美,他们还以为,如果他们的无耻行为可以在人类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教派以后会变得高贵㊂但是后来的昔尼克派却不这么做了,羞感于是战胜了谬误㊂羞感会使人在别人面前脸红,谬误却把人变得像狗一样㊂因为我认为,据说这么做过的第欧根尼和别的几个人,只是在人们面前做出了性交的动作,别人并不知道他们衣服下面在发生什么㊂他们不可能在众94第欧根尼的 无耻 之辨正①R.B.Branham,M.-O.Goulet-Caze (eds.),The Cynics :The Cynic Movement in An-tiquity and Its Legacy ,p.5.。

犯罪和惩罚:柏拉图《法律篇》第九卷探微

犯罪和惩罚:柏拉图《法律篇》第九卷探微

观察世界,而今人以“析分”思维去思考事物,在这个意义上讲,今人在把握某些问题上未必比古人精到。

因此本论文将采用列奥·施特劳斯的研究方法:以作者本人的意图去理解作者,以古人的眼光去审视古人。

以上是对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做简单的交代。

目前汉语法学界对《法律篇》的研究,但大多都停留在“人治”和“法治” 3之争的层面上,认为柏拉图早年主张“人治”,晚年转向“法治”,亦即从《理想国》转向《法律篇》,从最佳政体转向次优政体,这种观点受到乔治·萨拜因对《法律篇》的评价影响,认为《法律篇》是:“柏拉图在其晚期哲学中为恢复法律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做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讲始终是半心半意而又缺乏说服力的,而他所做出的那种并不让人满意的妥协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那种妥协使得他把后来提出的混合制国家描述成不过是一种次优的国家。

” 4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法律篇》并没有改变柏拉图在《理想国》所主张的哲人王统治,《理想国》也不是柏拉图法律虚无主义的“罪证”。

因为“理想国”是为了讨论何为正义之便而建立一个言辞的城邦,柏拉图深知这样的城邦是不能在现实中建立,它存在于人的理念之中,它为经验世界的城邦提供评判标准与批判根据。

《法律篇》确实有主张法律之治,但应当注意的是,法律之治针是对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所固有的弊端而提出,柏拉图并没有反对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在《法律篇》第十二卷的末尾,引进夜间议事会来管理城邦,它成为“哲人王”的替代品。

因此,若要深入理解《法律篇》,有必要对文本作仔细的爬梳。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弄清楚,《法律篇》第九卷中诸类罪罚的表现形态,以及什么是诸类罪罚的基础?为什么要如此规定?其与古希腊的历史、社会、政治有何种关联?柏拉图书写本书本卷的意图为何?以历史阐释法律,以法律阐明思想是本文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以犯罪与惩罚作为一个切入点,将逐一讨论上述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柏拉图《法律篇》第九卷作专门的研究,毋论对罪罚作专题研究,若此文能为学人所肯,可3 “人治”与“法治”之争,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按照苏力的看法,这种争论是中国法学界玩弄文字游戏的产物。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二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二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二Ⅰ.第欧根尼·拉尔修,第10卷Ⅱ.塞克斯都·恩披里柯Ⅲ.普卢塔克《论信从伊壁鸠鲁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27]第欧根尼·拉尔修,第10卷,伽桑狄注释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续)[72]“我们研究时间,不能象我们研究一个对象中所具有的其他特性那样,即把这些特性和我们心中的预想联系在一起,而应该考察那种使我们有根据说时间长或时间短的明显性……也不需要采用一些新的好象是更好的表达方法,而应当使用最普通的表示时间的用语。

也不应该给时间加上别的说法,似乎时间具有这个说法所固有的同样的本质……只是主要必须说明,我们是怎样把独自性同时间联系起来的,又是怎样衡量时间的。

”[73]“也无需提供证明,只须思索:我们是把时间同白昼和黑夜以及昼夜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正如[把它]同我们有内心感受和没有内心感受,同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联系起来],从而把我们称为时间的东西作为特殊的标志重新加以考察。

”(第52—53页)“……它们[世界]本身也全都再分解。

”(第53页)“由此可见,他[伊壁鸠鲁]把世界解释成暂时的,因为它们的各部分是变化的。

他在别的地方也谈到这点。

”(第53页)[74]“其次,也不应该认为各世界必定具有同一形状,[应设想]它们彼此是有区别的。

”(第53页)“生物由于其必然性而不能与无限分开来,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75]……必须假设事物本身教会并迫使自然去从事许许多多和各式各样的[创造]。

随后思想就对自然所提供的东西进行研究,还以自己的发现予以充实,在某些情况下——比较快,在另一些情况下——比较慢,并且获得精确的认识,在有些领域里用的时间比较长,在有些领域里用的时间比较短。

”(第[53]—54页)参看第54页(末尾)和第55页(开头),那里谈到“名称的起源”。

[76]“至于说到天象,则必须认为,运动,位置,亏蚀,[升起],降落以及诸如此类现象的发生,绝不是由于有某一个存在物似乎在支配着它们,正在或已经使它们井然有序,同时它还享有完满的幸福和不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欧根尼·拉尔修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欧根尼·拉尔修:曾写过对话。

悲剧。

但流传下来列在他名下的一些著作。

都被现代研究者所否定。

中文名,第欧根尼·拉尔修。

别名,Διογένης Λαέρτιος。

国籍,罗马。

出生日期,公元200年。

逝世日期,公元250年。

职业,哲学家。

代表作品,《名哲言行录》。

人物简介。

罗马帝国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史家。

生平不详。

以希腊文写作。

编有古希腊哲学史料《名哲言行录》。

《名哲言行录》。

《名哲言行录》共10卷。

包括200余位哲学家与300余篇作品。

它将古希腊哲学按哲学家籍贯分为两大学派:爱奥尼亚派与意大利派。

再按哲学流派来划分。

卷一至七讲的是“爱
奥尼亚”哲人。

卷八至十讲的是“意大利”哲人。

该书用的多数是间接材料。

但其中也不乏有价值的文献。

如第十卷介绍伊壁鲁鸠及其弟子的思想极为详尽。

伊壁鲁鸠的主要箴言及致友人书3篇几乎全部引录在内。

第欧根尼该书显然是大量前代资料的总汇。

第欧根尼有时编排得不好。

显得前后不一致。

特色是轶闻。

趣语占很大比例。

可能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文风。

跟古今中外很多作者一样。

拉尔修喜欢在书中引用自己的诗句来凑兴。

除了自己的歪诗。

他也引了不少古代大诗人的诗句。

为后世保存了许多重要的文学资料。

《名哲言行录》一直在古代流传。

但并不有名。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该书开始有印刷本。

也有拉丁文译本的出现。

变得为人熟悉。

蒙田是该书的热情读者之一。

尼采也做过有关《哲人言行录》的研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