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育的公平性,积极开展后进生教育。
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呢?后进生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其他年龄、学历、社会阅历相同的人而言,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人群。
那么这些学生成为后进生的成因是什么呢?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又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对策。
一、后进生的成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亲子教育的状况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
如果家庭里缺乏学习氛围,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关注,学生就容易缺乏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自然成绩就会不尽如人意。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的教育资源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如果学校本身的教育质量有所欠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等因素,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劣势地位。
3.自身因素: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心理素质等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
如果自身存在缺陷,就会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后进生的主要表现1.成绩表现:后进生的成绩表现最为明显,一般是成绩排名低或者平均分较低。
2.学习态度: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比较消极,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3.行为表现:后进生的行为表现一般比较不良,例如违反校规、辍学、旷课等。
三、后进生转化对策1.建立完善的后进生档案:学校可以对后进生进行档案建立和资料调取,把后进生每个方面的情况、表现、试验成绩等资料都记录在案,并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改进教学设计:学校应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掘学生的潜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更加灵活、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订学习规划,拓展个人兴趣和爱好,发掘自己的高潜质。
4.强化家庭教育:家长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自己作用,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心态。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对策探析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对策探析素养教育要求面对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为目的。
后进生一般是学习和纪律都较差的“双差生”,他们学习根底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心情波动突出,负面影响较大。
教学中,做好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赛过带好几个优秀学生的作用。
一、后进生形成的缘由学生后进,有家庭的缘由、环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和自身的相识。
有的家长溺爱、迁就小孩,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不懂教育,时时打骂、训斥孩子;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生活无人照看,学习无人关怀;有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失必要的父爱和母爱;有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恶劣、交往困难,无法摆脱环境影响,只能同流合污;有的学校外部环境不好、学习风气差,学生没有学习的爱好;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看法不端正,动力缺乏,心情低落,思想滑坡,成果下降;有的学生是非观念不强,不能区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后进生转化的对策1、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信念⑴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要走出误区,要克制“朽木难雕”的思想。
对后进生,要不嫌弃、不放弃,谨慎分析现状,找准问题,制定措施,拿出对策;要充溢信念,坚信自己必须能够把每一个后进生教育好。
⑴学生要自信,要有精神支柱,要有战胜自己的志气。
学生要不负重托,去努力,去争取;要相识到“生活不会怜悯弱者,也不会亏侍强者”、“只要付出努力,我就必须能够胜利”;要激昂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全力以赴地追求胜利,百分之百地投入,百折不挠地拚搏;要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争做学习的主子:不要悲观,不要悲观,日要鼓足干劲,从点滴抓起,从根底入手,逐步缩小差距,在学习中找乐趣,在乐趣中提高成果。
2、老师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后进生心情和心理很不稳定,承受实力差,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简单丢失学习的信念和志气。
这时,老师要多给学生志气,多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多缔造学生学习的时机,多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
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方面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存在不仅加大了教育的难度,而且也给学校、教师和他们本身带来了挑战。
究其成因,我认为以下三点是主要的:一、学习态度和方法不对这是一个非常邪门的事情,更有甚者,经常会有既聪明又勤奋的学生,也会遇到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的学生。
这些学生常常过于依赖老师,只有在面对考试时才会认真学习,并容易受到诱惑而偏离学习方向。
这样的学生往往不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放弃探究问题的决心和毅力。
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他们重视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多关注孩子的社交、运动等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努力造成冲击。
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媒体的推广和社会焦点的转移,学生可能受到社会上不好的风气和不良信息的摧残,导致学习意愿减弱。
三、教育管理方面不足学校应该以学生成长、学习进步和自我认知为重点,但是有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这些方面。
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后进生的关注和引导往往不够。
这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状态也反映了教育体制和管理的缺陷。
对于后进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这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很有益处。
首先,学校要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帮助学生提升的评估方法等措施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家庭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
二、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方法学校和家庭要鼓励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家庭可以从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帮助、监督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方法。
学校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评估、奖励等措施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可以通过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增加课堂上的关注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等方面,使得学校教育给予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机会。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后进生,指的是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不良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家庭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规划不合理等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对学习的不重视、自律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有些学生可能对学习缺乏兴趣,只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而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校教育环境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
学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是否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资源不足等都会妨碍学生的学习进步。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转化对策: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
学生自身也需要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并通过提高自律能力、优化学习方法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也应该改进教育方法和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也应该加大投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社会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心和帮助。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后进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通过开展学习辅导、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家庭、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善。
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配合下,后进生才能得到转化和提升,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后进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往往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导致他们难以达到正常的学业水平。
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对于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后进生的成因1.1 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环境问题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氛围混乱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的不善、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家庭矛盾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等,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上的问题。
1.3 学习态度问题有些后进生在学习中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学习,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些都会导致学习上的问题。
1.4 心理问题有些后进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自我放弃、消极抵触、孤僻内向等,这些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
有些后进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方法不熟悉,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学校应该加大对教育环境的改善力度,提高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力量,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2.2 家校合作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解决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鼓励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增强学习的目标意识和动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建立自信心。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对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生,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创新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转化。
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入手,分析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对策,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后进生的原因分析后进生是指在学业、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发展较慢、成绩较差的学生。
后进生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不和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消极、自律性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以及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导致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3.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对、缺乏学习技巧或者学习习惯不好都会影响学业成绩。
4. 自我发展:有些学生在心理成长上存在障碍,例如自卑、自大、过分自信等都会影响学业成绩。
二、后进生的特点1. 成绩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常常是在班级中偏低的,有时一科目甚至几门科目都不及格。
2. 自信心低:后进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常常自卑、消极。
3. 不善交往:后进生的情商通常较低,难以与同学良好相处,社交能力不足。
4. 学习方法不对:后进生常常使用错误的学习方法,或者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 没有自我激励能力:后进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自我激励能力,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三、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1. 了解学生的原因和特点:针对不同的后进生,了解他们的成因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找准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帮助。
2. 调整教育方式:对待后进生要采取更加耐心、关心、理解和爱护的态度,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他们,要多鼓励、多表扬。
3.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积极推进班级教育教学改革,为后进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学校、班级层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4. 鼓励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让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自主性。
后进生转化的措施4篇

后进生转化的措施4篇后进生转化的措施第1篇一、后进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1.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2.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
3.社会原因: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局部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4.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
二、教师转化后进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3.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4.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5.作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
6.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1、通过谈心的方式找准转化的突破口。
后进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
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学困状态他们又或多或少的对老师存在一些戒备心理。
在仔细发现了这一特点后,应采取了谈心的方式力争得到他们的信任。
在课余休息时间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的根本原因,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谈话。
2、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时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优点,了解他们擅长的方面,例如,有的学生很喜欢画画,那么可以把出班级黑板报的时机给他,让他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艺进而提高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学习。
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4篇

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4篇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第1篇后进生,是相对于“先进生”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班级中一部分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希望自己的学生品行优良、成绩优异、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希望自己的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不希望班级中出现后进生而影响到班级形象和班主任工作评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即使在一个班级内,因家庭环境和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后进生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教学客体中,也就不可避免。
这时候,我们是祭起纪律条令的利剑,立即“清理门户”,扫地出门;是恨铁不成钢,心灰意冷,弃置不顾让其自生自灭;还是直面现实,积极探寻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寻求转化的办法呢?认真思考一下,班主任工作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教好好学生的锦上添花,而恰恰在于“用生命改变生命”的后进生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有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育者又怎会没有深深地同感:许多年后依然记得你、感激你的,恰恰大多是当年那“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后进生”!这种教育的反差更应该让我们警醒,对后进生,我们不但不应该放弃,反而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后进生的类型及成因探究入手,以创新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寻求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一、后进生的分类及基本特征根据不同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一、学习后进生,即所谓“学困生”,指在学习方面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或因自身生理缺陷、心理偏差、不良学习习惯等引起成绩落后、学习困难甚至严重厌学的学生。
二、思想品质后进生,即受家庭、社会等环境影响,对任何事均表现出无所谓或不满情绪,缺乏责任感,玩世不恭,故意顶撞,经常违反校纪班规以及公认的道德准则,甚至违法犯罪的学生。
后进生转化措施和办法

后进生转化措施和办法一、关于后进生的概念和原因后进生是指在学业上进展较慢,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
二、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性后进生转化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学校和学生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校而言,后进生的转化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成绩水平;对学生而言,转化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个别指导:针对每一位后进生制定个别化指导方案,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辅导。
2.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培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时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耐心。
4.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如采用游戏式教学、实践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趣。
5.鼓励参与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活动,培养后进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6.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将后进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促使后进生与优秀生源之间的交流互动。
7.优化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发现学生的潜力和进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的转化。
8.家长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转化进展,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与学校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9.提供心理辅导:对于遇到困难或者学习压力较大的后进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和解决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0.激发潜能:通过选拔、评奖等活动,激发后进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将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进步和突破。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一、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学生,他们通常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不佳,思维局限,缺乏自信心,经常处于低自尊状态。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一些后进生的家庭环境可能不够和睦,充满了家庭矛盾和冲突,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也可能不够到位,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后进生的出现。
2. 学习方法: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够科学合理,他们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质量和效率低下。
3. 自信心不足:一些后进生可能因为曾经失败过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种心态将会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动力和勇气,表现出退缩、沮丧。
4. 生活态度:有些后进生对待学习和生活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对于人生的目标和规划,对待学业漫不经心,对未来缺乏远大的梦想和计划。
二、后进生的转化对策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一种消极的标签,而应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提高自己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一些后进生的转化对策:1. 家庭的支持: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成员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信任,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2. 学校的帮助:学校是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变过于悲观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耐心地指导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3. 自主学习:后进生自身也需要主动地寻求帮助,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针对学习方法的不足,可以主动去寻求学习指导的书籍或者网络视频,改进学习方法。
对自信心不足的后进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提高自信心。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长时间不及格,进步较慢,学习动力缺失的学生。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转化对策。
一、形成原因1.学习方式不正确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后进生通常其学习方式不正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度依赖老师或教科书学习,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乏学习兴趣造成的,缺乏兴趣的学习,容易导致学习困难和成绩下降。
2.家庭环境与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家庭关系矛盾严重,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条件相对困难,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和稳定的情绪,进而对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生活习惯不良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熬夜、不健康饮食等。
3.兴趣和动力后进生缺少学习兴趣和动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同学之间的差距,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相应的鼓励和激励,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同时,许多后进生都缺乏自信心,无法适应学校的竞争环境,导致学习成绩长期不佳。
二、转化对策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需要老师和学校探索出一种普遍的解决方案,即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将重点放在学生理解自己学习方法的能力上,让后进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并纠正错误。
2.全面加强评价制度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和兴趣是重要的转化对策。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制度,注重学习效果而非学生之间的分数趋势,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校内竞赛和活动来激励后进生,并将其引导到感兴趣的领域去深入学习。
3.重视心理健康学校应加强后进生心理辅导,改变后进生消极厌学的观念,提振他们的自信心,并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动力。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强自信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后进生的辅导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不容缺失的环节。
政教处范文后进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措施

政教处范文后进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措施一、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学生的学术表现都非常关注,而“后进生”这个概念也被许多老师所关注。
然而,即便我们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却发现其实一些后进生在校园中表现得依然不尽如人意,这引起了我们对于后进生生成因的思考,以及对于其转化措施的探讨。
二、后进生生成因分析1. 家庭教育不完整部分学生的后进表现与其家庭教育不完整有关,这些学生的父母占据了家庭教育中主导地位,而其教育意愿往往偏低,这使得学生在校园中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和学术自律,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2. 缺乏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部分后进生,他们缺少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不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得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些学生总喜欢依赖教师,在老师的社会范围内等着得到答案,而不是对于问题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这些行为都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了不少学生对于自身情况缺乏较为准确的认知和评价,他们很难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现有的成绩和学习态度,进而缺乏一定的自我期望和自我管理能力,导致他们又一次错失了提高自己学习质量的机会。
4. 缺少师生沟通交流在一些情况下,学生们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老师不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甚至得出“老师对我不关心,我也就没必要在乎自己学习”的结论,于是放弃学习成为了他们的谈虎色变。
三、后进生转化措施1. 家校合作我们认为,为了保证学生的整体教育质量,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同时,学校也要举办一些学习教育讲座等活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和兴趣。
2. 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需要契合其自身特点和模式化的教育组成部分,而这种配合需要加强整体教育的设计,同时要建立起全面的师生关系。
同时,学校也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潜能。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后进生是指在学习和成绩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考虑。
首先是学习态度和动力问题。
后进生可能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的价值和目标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
他们可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
其次是学习方法和技巧问题。
后进生可能对学习方法和技巧不熟悉,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可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
再次是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问题。
后进生可能来自贫困家庭或者家庭教育不良,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支持。
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和自尊心,感到自己与他人有差距,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最后是学科难度和课程内容问题。
后进生可能在特定学科或者课程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困难,造成学习困难和成绩落后。
他们可能缺乏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兴趣培养活动和职业规划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与后进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
其次是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方法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帮助后进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后进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和指导。
再次是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和小组互助学习活动,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提供特殊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后进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是根据学科难度和课程内容提供相应的教学调整。
可以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供适当程度的课程难度和资源支持,避免过分困难或者太简单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帮助后进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总之,后进生的成因多种多样,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4篇

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4篇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第1篇后进生的概念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使用这一概念。
约在1905年前后,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等人研究中小学辍学情况,运用各种量表对若干美国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大低于其他城市学生的水平,他们用了“Laggards in Our Schools”一词来描述这群学生。
“Laggards”可以直译成“落伍者”,还可意译为“后进生”。
这大概是最早的“后进生”概念,意指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
我国的“后进生”概念源自于前苏联。
尤其是建国初期,受“一边倒”的政策影响,大量学习、借鉴甚至是直接照搬照抄前苏联的经验,教育领域自然亦不例外。
在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他们常用“后进生”一词来描述那个时代处于特殊境地的学生们,他们不仅测验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行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要求相差甚远。
我国教育界接受了这个概念,把它运用于中小学实践当中,并逐渐丰富其涵义。
一、问题的提出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
但是,在学校中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
由于诸如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
从长远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隐患。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使这些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任务。
因此,研究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从教师的职责来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教育好各类学生,尤其应该能够有效地转变后进学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所以,转变后进生几乎是每个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后进生的“后进”是一个相对概念。
他们现在是后进生,在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和自我的努力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变成“先进”的学生;同时,现在“先进”的学生也会因为某些因素变成“后进”的学生。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后进生是指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相对于同龄人较为滞后的学生。
出现后进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能力发展不平衡等。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转化对策,包括改变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辅导、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等。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他们对于学习缺乏积极的态度,常常对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
这种态度可能与他们缺乏自我激励的能力、对未来的规划不明确等有关。
一些后进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他们缺乏对自己学习的规划和把控能力,容易受外界干扰,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他们不了解如何高效地学习,缺乏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些后进生在能力发展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他们在不同学科或领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而在其他方面较为低下。
针对后进生的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转化对策。
改变教学策略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老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提供个性化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针对后进生的不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水平。
可以组织小组辅导或一对一辅导,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在辅导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后进生互帮互助,加强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
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后进生因为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困难,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和自卑的情绪。
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后进生的积极方面进行肯定和鼓励。
还可以为后进生提供一些成功案例,让他们看到不同人在相似的困境下如何克服困难,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家校合作也是解决后进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措施4篇

后进生的训练转化措施4篇后进生的训练转化措施第1篇一、必需找准后进生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后进生的构成有三个方面的缘由:一是与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从小娇惯的子女,往往不听招呼,厌恶学习,而离婚子女和留守同学缺少管教,心理灰暗,常借犯错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二是多年的训练不当使之成为后进生,有的同学智力发育慢,学习困难,或是生性顽皮,性格爆燥,一向不讨人宠爱,某些老师的白眼,训斥和讽刺,构成了他们对立心情和逆反心理.三是败坏的社会风气毒害了同学的心灵,社会上打牌赌博,吃喝玩乐等丑恶现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样板,金钱至上、一夜暴富、准时行乐的思想,使他们无心学习,逃学、上网、赌博、早恋。
所以,后进生的成因是五花八门的,仅有充分的调查争辩,全面、彻底、精确的分析造成后进生的缘由,仅有把握真实情景,才能有的放矢,才有把握,才能见效。
二、要针对症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向正轨。
1.把握心理特征,调动进取因素。
后进生常有几种不良心理:⑴既自卑又自尊,好强的心理;⑵认为四周的人都嫌弃他,轻视他,对他有敌意;⑶认为学与不学,表现好与不好都一样,态度任凭,对于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老师必需主动接近他们,关怀他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多鼓舞,进行正面训练和进取引导,消退他们的疑惧和对立心情,要把敬重同学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拉近心理距离,他们体会到老师可亲可敬,值得信任,这样才有可能转后进生为优秀生。
2.发掘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上进斗志。
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很多优点,特长,时不时还要露一手.此时,老师应当擅长发掘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的火花,使他们感到,我也有优点,也有特长,并不比别人蠢,不比别人差。
3.运用老师的人格力气,对同学进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要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留意自我的言行举止,要明确、坦荡,言出必践,决不食言,不良行为决不做。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后进生来自贫困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
他们可能面临着经济困难、家庭不和谐等问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 学习方法不当后进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
他们可能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他们可能过分依赖记忆,而忽视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没有培养好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导致在各个科目上都表现较差。
3. 学习动力不足后进生往往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
他们可能对学校教育缺乏兴趣或信心,感到无所适从。
一些后进生可能受到同伴压力或社交困难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学业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他们可能面临自我价值感低下、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4. 缺乏学习习惯后进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可能没有养成定时复习、预习和总结的好习惯,导致知识记忆不牢固。
他们可能容易分心、拖延时间,缺少坚持完成任务的毅力。
二、后进生转化的对策1. 家庭支持与教育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业表现的重要环境。
家长应该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或培训机构,提供额外的学科辅导。
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亲子沟通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培养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后进生需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后进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教授他们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方法。
鼓励后进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对于他们的转化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后进生参加学校活动、竞赛等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同时,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减少后进生的社交压力。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前进生和后进生两种学生类型。
后进生,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
后进生的成因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过程,因而对于教育从业者和学生来说,理解后进生的成因及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一、后进生的成因1.学习方式问题:学习方式不当是后进生最常见的问题,他们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会出现听课枯燥无味,不会做笔记,甚至忘记带书等等。
2.学习态度问题:有些后进生缺乏全面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主动性,出现逃课、旷课等等问题。
3.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分散可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4.家庭背景问题:家庭背景的因素也可能影响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如果家庭条件较差,学生可能会决定提前辍学,转而从事打零工等工作。
5.心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1.个性化教育: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学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教育他们如何表达、沟通、思考、学习等习惯。
此外,把学习分成不同的阶段,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鼓励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体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为孩子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4.教导沟通技巧:同学之间交流和互动是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中需要记住的知识点。
5.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更多的实践课程和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掌握学科知识。
总之,通过制定合理的各种转化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后进生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4篇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4篇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第1篇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品德不良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个群体.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班主任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1.1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些家长明知孩子有错,不去批评教育,而是辩解包庇,故意纵容.有些孩子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尤其一些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丢下子女让爷爷、奶奶照顾,或是外公、外婆照料.而这些人总是担心没带好后不好向其父母交待,所以在照顾过程中,一般不会严加管教.加之自身文化水平低,想辅导也没这个能力.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哭,能学多少学多少的观念过日子.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有些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追求吃穿打扮,使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耳染目濡一些不良习气,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差,学习掉队,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有些是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而有些是由于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致使青少年长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心理受到创伤,感情受到折磨,因而产生了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甘愿后进.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暴躁,不是贪图享乐就是自暴自弃,失去了对自我的提高.1.2学校教育原因有些学校并未彻底地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仍以分数论学生.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时间久之便沦为后进生.有些是教师素质不高产生的.个别教师教育不得法,对学生多是批评指责,翻"老帐",而少表扬或不表扬,甚至采用变相体罚的手段,致使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而有些教师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1.3社会教育原因在物质大发展的今天,由于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逐渐蔓延,也让学生耳濡目染,许多学生也认为有钱就好办.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而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也以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处不在的网络使部分学生迷恋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游戏,使旷课、逃课变成常事,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毁掉了前程,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措施2.1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要想在学业上有所造树,相对较难.因为求学路漫漫,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态度,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就会多走一些弯路.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并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2.2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重视教师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忽视后进生只能使他们更加放纵自己,产生厌学与逆反的心理,最终会走向堕落.班主任要对后进生付出更多的爱,对他们多鼓励,少指责,要对他们多加引导,使其转化思想,形成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树立求知的信心.2.3要善于表扬学生违反纪律、不努力学习是一些后进生的家常便饭.对犯错误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批评指正,不过批评要讲究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要注意语气和场合,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批评学生时要心平气和,在轻松的场合下进行.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句真诚的表扬胜过一百句批评.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使这些闪光点不断发场光大.因为表扬对于后进生是巨大的鼓舞,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受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奋发向上.2.4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习成绩落后的.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后进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营养剂,人一旦对某个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强烈的心理渴望去认识事物或参加活动,我们要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个性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公开场合“露一手”,在活动中风光一回,在活动中自我激励、从而认识自身价值.总之,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后进生的缺点、错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找准时机反复抓,抓反复.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第2篇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政教处后进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措施

03
关注后进生的长期发 展
不仅仅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等方面的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 成长。
对政教处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与合作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 成绩不理想。
自制力差
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难以保持学习热情。
缺乏目标导向
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我规划和导 向,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02
后进生转化措施
家庭教育措施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减少家 庭矛盾,加强亲子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效 果。
政教处后进生成因分析及转 化措施
2023-11-04
目录
• 后进生成因分析 • 后进生转化措施 • 具体案例分析 • 经验总结与展望
01
后进生成因分析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恶劣
01
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环境恶劣,父母离异、酗酒、赌博等行为对
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
02
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孩子成长,导致家庭教
案例二
教学方法不当、缺乏个性化辅导
小张是一名高中生,他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然而,数学老师的教 学方法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助。尽管老师多次讲解,小张的成绩还是没有
起色,逐渐成为了后进生。
分析:学校教育不当也是导致后进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方法不 当、缺乏个性化辅导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惑和无助,进而影响他们 的成绩和成长。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商丘市民权县外国语学校王振霞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教师们最困惑的问题是学习有困难学生(也被称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少数后进生。
本文从关注和转化“后进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育实践,探究成因、表现特点,及对照他们的心理感受,对症下药,提出解决转化后进生的对策,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表现特点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老师情感雨露的滋润,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
因此教师要重视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平时多沟通,用自己的心灵火花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后进生由于成绩差,自卑心里强,总在同学中抬不起头。
教师应该在教育中用宽容感化良知,用温暖滋润学生心田,用关爱呵护他们成长,维护后进生的自尊,逐渐消除他们的自卑心里,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一、后进生的“成因”后进生的成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
教师应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还可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析这几年接触的后进生,我认为其形成原因如下:(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
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
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
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
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这种情况相当较多。
有的家长出外打工,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
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
(二)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
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在中学阶段表现更为明显,敲诈、勒索甚至抢劫都来了,社会上犯罪低龄化这个警钟已敲响了,这个发展趋势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更多的重视。
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
但如果老师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
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
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厥不起。
3、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
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有的学校或班级为了考试成绩优秀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或者劝其不要参加考试,或者分班时坚决不要差生、后进生,这对在差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这种情况使得这些后进生们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
(三)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
对社会上恋爱、婚姻道德观念不能明辨是非。
一些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2、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学生培养的投入。
培养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福;或是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是有一批人花很多钱建造了漂亮的房子,却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
这样造成学生无心学习,甚至也觉得本来觉得早日去挣钱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接受更多的教育本身就是财富。
3、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学生的危害更大。
在消费文化的巨大影响下,使得一些学生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使学生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二、后进生的“表现特点”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
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
从几年来的了解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4、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
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三、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后进生的心理很脆弱,要加倍呵护,其内心越渴望被肯定,哪怕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甚至教师的只言片语,都可能经他们的心灵以最强烈的震撼。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后进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受压抑状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晒不到阳光的角落”。
这时,教师如能适时地给以关爱,不吝惜自己真诚的期望,那对学生而言,是阴霾中透出一丝阳光,是滋润心扉的滴滴雨露,将有力地鼓励他们奋起,激励他们前进。
1、把微笑送给学生,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人的脸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脸部表情往往传达着一个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师的脸部表情。
比如,对于后进生,许多教师总是“恨之入骨”,时常板着面孔。
学生表面上对其百依百顺,其实他们往往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并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老师,如果能够把阴沉的脸变得晴朗一些,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动之以情。
批评教育,注意“艺术”性,“爱”字当头,做到良药不苦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2、把爱心送给学生,消除学生戒备心理。
后进生受到的批评特别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他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会相信的,好像自己怎么努力也没用。
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关你什么事”、“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
为此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
(二)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又被悄无声息地改成了“学困生”。
虽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
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学困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成绩眼下还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师生的帮助和他们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后天他们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学生。
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
然而,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老师从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
在部分老师的观念中,“师道尊严”比法律所赋于的平等权利更有影响力。
因而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很少从两个平等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个话题的角度去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师道尊严”的面孔下,总是显得苍白无力。
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