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

论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亡时间,在法医学鉴定中都以“死亡经过时间”一词来表达。死亡经过时间是指死亡发生至法医检验所经历的时间。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死亡时间对确定案发时间,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划定侦查范围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案件涉及多个犯罪嫌疑人时,准确判明死亡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法医是根据什么来推断死亡时间的呢?显然是尸体死亡后的一般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把尸体死亡时间分成三个时期:死后早期、死后晚期和白骨期。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多以尸体温度的下降规律为基础。其原理为:受害者刚死亡时,体内的热能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以传导和辐射的方式散失,直到尸体温度等于环境温度。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直至达到环境温度。除此之外,尸斑、尸僵和其他死后变化也常常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尸温的测量部位一般选择相关性较好的尸体内部温度,主要测量部位有直肠和肝脏。直肠温度测量

方法: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远离骨盆后壁进行测量;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具体测量时,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个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脏表面。尸体死亡时间的温度判断标准为: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为死后4~5小时;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肝脏是人体的最大的实质器官,又位于尸体的中心部位,因此测量肝脏温度也能较好地反应尸体内部温度。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实际工作中,对需要推断死亡时间的尸体,可采用一种较为简易的方法,即死后早期现场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尸体直肠温度,连续数次测量的结果,能客观反映尸温下降的个体规律。

晚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晚期尸体死亡的时间较长,尸温的测量不再适用。在法医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种案例,尸体已出现腐败。此时可用腐败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来推断死亡时间。一般情况下,死后24~48小时左右,尸体右下腹皮肤出现污绿色尸绿。死后3~4天左右,腐败

血液沿着静脉丛形成树枝状污绿色的腐败静脉网。死后5~7天左右,形成所谓的腐败巨人观。但由于腐败的速度和特点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和条件,腐败发展的时间有很大差异。这一点应当给予足够重视。此外,根据尸体昆虫数据也可以分析推断死亡时间。这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即法医昆虫学。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常常有规律地出现在尸体上,呈现一定的演替规律。运用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成果和技术方法推断死亡时间,大大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甚至对早期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判定方法:死后1~2天以内为新鲜期,即肿胀发生之前的时期。最先到达尸体的为丽蝇科和麻蝇科昆虫,如丽蝇及其相关种类包括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红头丽蝇和反吐丽蝇等可在死后10分钟内到达尸体并产卵,卵常被产在尸体的天然开口处如眼、鼻、耳、口、阴道、肛门等部位,也可以产在伤口处。其中丝光绿蝇选择城市环境,伏蝇则多选择乡村环境;肿胀期约为死后2~7天,尸体从轻

度的肿胀到完全膨隆。此期带强烈腐败气味的液体可从尸体开口处流出,使得尸体下面的土壤呈碱性,节肢动物开始离开尸体下土壤。此期尸体的昆虫主要是丽蝇和麻蝇,酪蝇和尖尾蝇科也开始出现;腐败期约为死后4~13天,尸体爆裂,大量腐败气体泄漏出来,尸体大部分软组织都被蝇类幼虫所吞噬。腐败后期大量腐食性和捕食性甲虫到达尸体,而大部分丽蝇和麻蝇幼虫则完成发育,离开尸体化蛹;后腐败期约死后10~23天,尸体只剩

下毛发、皮肤、软骨和骨。双翅目昆虫不再是尸体上主要昆虫,各种甲虫大量出现;残骸期约死后18~90天,尸体只剩下骨头和毛发。残骸上昆虫逐渐减少,其下土壤中可能出现大量螨类,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白骨化是指腐败细菌作用引起尸体软组织全部崩解,导致尸骨裸露的过程。在法医实践中,对田野、森林、江河中发现来历不明的尸骨或开棺复验时,对高度腐败或完全白骨化的尸体,常需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中对土中白骨化骨骼,判断其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形态学观察、荧光反应、血清蛋白沉淀反应、骨蛋白与甘油三酯含量测定、骨骼含氮量测定、牙齿变化,毛发变化。

法医学上推断死亡时间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方法来推测死亡时间。现在,一些新的推测方法相继提出,如根据超生反应、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程度检测等。这些方法虽然精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值得注意的是死亡时间推断一定要全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影响尸体的自然腐化。比如,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春季在长江以南多雨、湿度大,秋季则干燥。尸温下降从气温角度来讲,春秋相似,但湿度不同,南方尸体腐化速度显然比北方快得多。但如果北方冬季的室内多有暖气,或由于尸体裹有较厚的被褥,尸温可经久不下降。于各地由

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在全国各处都适用。必须在各地摸索适合本地使用的办法并探讨其规律。再者,死因等因素对尸体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尸体死亡时间的判断应该在尽可能多地收集证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并整合,才能准确无误地推断死亡对于死亡时间的法医学判断,由于影响尸体变化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不可能达到十分精准的地步,一般来说,死亡经过时间越短,尸体毁坏越轻,结论越准确。

国内外法医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多种指标,综合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从各个层面研究出了尸体变化的大致规律,以帮助法医检验并判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一、利用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

由于人体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一致,临床死亡发生后能存活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能够根据还具有生活能力的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判断死亡时间。

利用超声反应推断死亡时间局限于对死后不久的尸体,其死亡时间不应超过发生的超生反应可能存在的时间。常用的用于推断死亡时间超生反应及其在尸体上存在的时间是:

死亡经过时间 4小时内 8-12小时 12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30-70小时 12-24小时二、利用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

超生反应瞳孔对阿托品和依色林能起扩瞳和缩瞳反应骨骼肌能在机械刺激的作用下发生收缩皮肤竖毛肌遇冷水刺激发生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