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前必读经典段落 201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原著经典名句解读:“但是”,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
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
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相矛盾的。
”这种责难归结为什么呢?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
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这是《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第64—68段的内容,其中,68段是对资产阶级种种攻击诬蔑的简明有力的回答。
在这里,马恩阐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实现两个“决裂”。
第一个决裂是同传统所有制关系的决裂,即私有制的决裂,反映共产主义革命同以往革命的不同——根本变革所有制;第二个决裂是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即与建立在传统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一切旧的思想意识的决裂。
两个“决裂”反映了共产主义革命不只是制度上的根本变革,最终目的还包含改变由旧的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
面对资产阶级的责难,马恩一语道破问题的实质:“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
……,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所以,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就是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前必读经典段落 2016
唯物史观概要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8-93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 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 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 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统治阶级和统治思想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98—10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 ……这两种情况使得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 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 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对立是社会 革命的基础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 115--116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 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 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学生自学讲解篇目: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1995年 第 2版 )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新版本 2012 年 版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网址交 往。……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 念的上层建筑。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1、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5-78
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 的事物。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律师在她的视野 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 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本次完全脱离的。这一点 从上面 所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
1.《共产党宣言》- 第1章、第2章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第6卷、第7卷
3.《列宁选集》-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第5卷、第6卷、第7卷、第8卷、第9卷
4.《毛泽东选集》-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第5卷、第6卷
5.《邓小平文选》-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第5
卷
6.《江泽民文选》-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
7.《胡锦涛文选》- 第1卷、第2卷、第3卷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第2卷、第3卷
9.《中共中央文献资料》- 第1辑、第2辑、第3辑、第4辑、第5辑、第6辑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基础理论》- 第1卷、第2卷、第3
卷
11.《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1卷、第2卷、第3卷、第4卷、
第5卷、第6卷、第7卷、第8卷
12.《中国青年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会文献辑录》- 第1卷、第
2卷
13.《毛泽东思想万岁》- 第1卷、第2卷
14.《马列主义哲学大纲》- 第1卷、第2卷
15.《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 第1卷、第2卷
16.《社会主义文化伦理学》- 第1卷、第2卷
17.《社会主义法律原理》- 第1卷、第2卷
18.《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1卷、第2卷、第3卷
19.《中国古代史纲要》- 第1卷、第2卷、第3卷
20.《中国地理概论》- 第1卷、第2卷、第3卷。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重点(手工word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重点(手工word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重点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科学的实践观、“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2.《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前提和方面、新世界观的概括、共产主义的论证
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两个决不会”
4.《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基本问题及意义、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的异同、费尔巴哈是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5.《自然辩证法》:“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
6.《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理论
7.《资本论》:资本的原始积累、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8.《论粮食税》:俄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9.《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思想、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历史局限、如何看待“两个必然”的思想
10.《反杜林论》:论证哪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
11.《怎么办》:革命的理论的重要性、自发性和自觉性的辩证关系,新型政党的性质、党员条件和组织原则。
马列经典著作摘抄100句
马列经典著作摘抄100句1、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
2、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3、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4、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当人还没有开始围绕自身旋转以前,它总围绕着人而旋转。
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6、艺术的才能独一无二地集中在几个人身上,艺术才能的泉源是广大群众,可是艺术才能在广大群众中被窒息,这全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7、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
8、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9、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0、无论商品的使用价值或其交换价值,都不取决于为获得它而付出的劳力多寡。
11、一切死亡先辈的传统,好像梦一般,笼罩着活人的头脑……他们怯懦地运用魔法,求助于过去的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服装,以便穿着这种古代的神圣服装,说着这种借用的语言,来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12、人类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不彼此敌对互相冲突。
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13、宗教是被压抑生物的哀叹,且它同等于没有灵魂状态下的心绪,是无情的世界的感情,也就是民众的阿片。
1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共35页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
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7、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9、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0、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1、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举例说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答、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
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得出的唯一的科学结论,是解决法的具体问题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不可动摇的.非常明显,社会必须首先解决人们的吃、穿、住等生产和生活的经济问题,然后才能进行政治、法律等活动,这个道理极为朴素和科学。
2、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发生矛盾,就会发生社会革命?答: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命题.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其要点是: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
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⑶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
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这就是所谓“两个决不会",是相对于“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来说的。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如下:1.《共产党宣言》- 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目标- 内容概述: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的崛起与革命、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实现途径等。
2.《资本论》- 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内容概述:商品、货币、资本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和矛盾等。
3.《列宁选集》- 主题: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分析,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策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等。
4.《斯大林选集》- 主题:斯大林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五年计划经济体制,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等。
5.《毛泽东选集》- 主题: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人民战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等。
6.《恩格斯选集》- 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 内容概述: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运动规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等。
7.《中国共产党章程》- 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内容概述:党的性质和目标,党员的条件和权利义务,党的组织和领导制度等。
8.《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题: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规律等。
9.《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主题: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内容概述:法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等。
10.《共产主义社会理论》- 主题: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实现路径- 内容概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和途径,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等。
以上是马列经典诵读篇目的节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深入了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代背景: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家(1804.7.28—1872.9.13)1.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
他的思想的主要特点有:①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排除了社会存在②用生物学上的人代替社会人的思维,排除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③把人的本质就视为生物学的本质2、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三个角度批判基督教)①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
②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③宗教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麻醉、蒙蔽)3、184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马克思于l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研究这本书时,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题写了笔记。
1888年,恩格斯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发表出来。
恩格斯曾做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4、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基础,把革命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内容提要:《提纲》由十一条组成(1,2,4,5,6,8,11条重要),按内容可分为总论、分论和结论三部分。
总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论哲学的消极性和直观性,奠定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第一条、第二条)。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1 2016
4.阐述人类解放,完成政治上的转变 (《德法年鉴》时期)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全面阐述 新世界观(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巴 黎 会 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始全面制定新世界观 的,《手稿》是新世界观的诞生地。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 义的秘密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正面阐述了历史 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唯物 主义的发展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的粗 糙的物质生产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等重要 思想。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制定和概述了唯物史观。
2.异化劳动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异化劳动理论是在《手稿》中提出的。 《手稿》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生涯的转折:针对副 本的批判转向针对正本的批判。 副本:哲学、法和宗教 正本:政治经济学 这一转折是从对哲学、法和宗教的批判进入到 “市民社会”、社会经济领域,重要的成果就是提 出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理论贯穿于《手稿》的各部分,是马 克思用来分析其他问题的有限方法和理论武器。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前提和基本过程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 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 变世界
——马克思
(一)马克思的学术生涯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中学 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 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 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 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 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 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 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 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前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课前言提纲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弗罗姆:“马克思既非狂热分子,也非投机家,他是西方人性的精装。
是一个具有不妥协的真理意识的人;他追求的是现实固有的本质,而从不为欺骗性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身上充满不可动摇的胆识和不容侵凌的正直感;他满腔热情地关心人和人的未来;他忘我无私,缺少的就是权势欲,任何时候头脑都清醒,任何时候都能激励人,凡他所为,都注入了生命。
他代表了西方传统最优秀的品质:相信理智和人类进步。
他真正体现了他思想中那种人的品格。
”1、个人体会2、专业要求3、国家命运1)有助于从根本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
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就要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我们要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要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加强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
理论修养党性锻炼4、人类未来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读书:背景还原,原汁原味2、反思:寻求真谛,把握本质3、联系实际:先学习后联系,化作世界观,化作方法,化作能力个人、国家实际、全人类建议:关于原著学习的几点建议:1、学习原著要有两方面的本领,即钻进去,走出来。
具体方法因人而宜,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学者要注意处理好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关系。
2、要做一个够格的读者。
(1)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三史(世界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社会主义思想史);文学史;有关自然科学知识。
(2)要有正确的态度。
要与经典作家思想相通;信仰问题;态度上,有理论感;处理好党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
3、要有刻苦读书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课文原文语段摘录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正式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15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16页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7页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30页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缩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原著重点文本段落
重点文本段落(1):“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文本段落(1)解读:❖明确地表述了马克思的立场,即哲学上的“自我意识”立场。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哲学借这种自我意识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神给世界规定了秩序和规则,而人的自我意识可以打破命运的束缚。
正象盗天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 伊壁鸿鲁把人的自我意识还给了人, 把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还给了大众, 让人们认识到只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才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真正主宰。
马克思明确的哲学立场是自我意识的立场,但同时他对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又抱有深深的警惕。
重点文本段落(2):“在我看来,如果说那些较早的体系对于希腊哲学的内容较为重要、较有意义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这一组学派则对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对其性质较为重要、较有意义。
然而正是这种主观形式,即这些哲学体系的精神承担者,由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规定,直到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重点文本段落(2)解读: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希腊晚期自我意识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自我意识哲学的产生, 不是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倒退, 而是希腊哲学的重大发展。
古希腊晚期三派哲学要求人们在普遍的压抑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作不受外部命运支配的自由人。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哲学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行动自由的可能性,提供了诠释古希腊社会及其思想的真正钥匙,。
他把伊壁鸠鲁“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重点文本段落(3):“两位哲学家讲授的是同一门科学,并且采用是完全相同的方式,但是——多么不合逻辑啊!——在一切方面,无论涉及这门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应用,还是涉及思想和现实的一般关系,他们都是截然相反的”重点文本段落(3)解读:(1)前者对知识的真理性采取一种怀疑论的、不确定的观点;而后者则对事物采取独断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9]马克思:《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10]马克思:《资本论》[11]恩格斯:《反杜林论》[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毛泽东:《实践论》[20]毛泽东:《矛盾论》[21]毛泽东:《论持久战》[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二、马克思主义类书籍:[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萧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0]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1]黄楠森:《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6]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17]夏甄陶:《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1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0]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廷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2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共192页文档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网址交 往。……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 念的上层建筑。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1、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5-7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 的事物。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律师在她的视野 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 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本次完全脱离的。这一点 从上面 所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64—66 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 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 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 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唯物史观的前提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66—68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 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生产决定的。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1—74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 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 这里我们只举出几个我们用来与意识形态相 对照的抽象,并用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最初的历史关系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8-81
生产力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6-88
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实际前 提之后才会消灭。 ……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 视现实关系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P130
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 应当确定一切人类顺从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 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 能够生活。 …… 这样,生命的生产,……因而就表现为 “历史”,她 不需要有人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
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形式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1—83 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 史的关系的四个要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 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生活的生 产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就在这些 束缚和界限爱你的范围内运动着。
社会分工及其后果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3—86 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一家庭中 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 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 …… 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这一系列独特的、不 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 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 条件和后果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122——124 共产主义和过去额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 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 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群体的自发性, 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 …… 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 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 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 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课前阅读的原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l卷(1995年第2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现收录于《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l卷(1995年第2版)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新版本2012年版, 写论文引用马恩原著必须用最新版。
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对立是社会 革命的基础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 115--116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 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 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学生自学讲解篇目: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1995年 第 2版 )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新版本 2012 年 版
唯物史观概要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8-93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 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 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 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统治阶级和统治思想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98—10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 ……这两种情况使得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 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 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生产和交往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68—71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 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 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 而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只是在后来当这些城市彼此 发生了关系的时候,这样的分工才发展起来。
唯物史观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