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有解析)
2019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有解析)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构造、功能、动向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为考生准备的中国自然地理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考向一中国主要地形(2019 浙江金华 4 月模拟 )读我国某地区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 1~2 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A. 河西走廊B. 三峡地区C.黄河下游平原D.云贵高原解析:选 B。
从海拔上看,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隋今后开始向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布局。
河西走廊和云贵高原海拔都要远高于300 米,可消除 ;黄河下游平原地区海拔低于200 米,也可消除 ;唯有三峡地区有此海拔分布,故 B 选项正确。
2.该地区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整体送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A. 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C.用地紧张D.河流损害解析:选 C。
新建城市海拔整体上送上升趋势,主若是由于地势低平的地区较少,只能向相对较高海拔地区发展。
考向二中国天气特色及其影响(2019 高考安徽卷 )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凑近 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 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 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 以南、 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地址B.地形C.季风D.海陆地址解析:选 B。
34N 以南、 104E 以西主若是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顶峰、高原天气,故该地区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整体偏南,是由于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截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宽泛高温D.冬季风权利强且影响范围广解析:选 D。
本题主要观察温度带分布及成因。
由于我国位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 )东部,最大大洋 (太平洋 )西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冬季形成的亚洲高压权利兴盛,冬季风权利强,故我国东部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对照,受冬季风影响大、范围广,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从而造成我国亚热带的地址偏南。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9中国自然地理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练29中国自然地理双基达标、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F 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1.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特征为 ( )A.由南向北倾斜 B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C.由东向西倾斜 D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2•该自然保护区的山地可能位于( )A. 南岭 B .太行山 C.天山D •大兴安岭3•该自然保护区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 )A. 沙尘暴 B .洪涝 C.雪崩 D .泥石流 答案:1.B2.A3.D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及地理综合能力。
通过山地植被的分布及变化可以推测山地的倾斜状况;基础自然带与当地纬度保持一致; 南方低山丘陵区夏秋季节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第1题,图示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西北方向为山地灌丛, 东南方向为常绿林, 因此该地的地势特征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第2题,该山地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应位于中国南方亚热带气候区, 选项中只有南岭符合, 太行山、天山、大兴安岭均在北方, 无亚热带植被,选 A 。
第3题,该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方山区,受夏季暴雨的影响,如果地表 植被遭到破坏,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选D 。
互亚热带常绿幅叶林 □常绿计阔?R 疋林□常绿帽木林 亘]山地瀚木审地1〜3题。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4〜6题。
45a NWN降水应厲米)春分園至秋分4•据图可知,()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5. 该区域()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6. 芒种至小暑期间,()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答案:4.B 5.A 6.C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春分到秋分期间我国某区域天气状况,较难。
(新课标)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_同步测试卷十五 中国的分区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
同步测试卷地理(十五)(中国的分区地理)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下面两图,完成1~2题。
1.关于两图所示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两地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为灌溉水源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④两地皆全年少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左图所示为我国新疆地区特有的坎儿井,是一种独特的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右图所示为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窑洞。
新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
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但只有黄土高原地区因夏季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较严重。
2.下列关于上面两图所示地区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③右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黄土高原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农业生产的特点不是精耕细作。
故排除②③。
海水入侵是指海水沿着陆地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
下图为2015年我国近海局部海域出现海水入侵现状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海区海水入侵最弱的时段是( C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解析】海水入侵是指海水沿着陆地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
为陆地地下水水位较低时,海水向陆地方向迁入的现象,而环渤海地区在7~8月份,为雨季,降水量大,地下水水位高,海水不易入侵,故选C。
4.海水入侵最容易引发入侵区的( C )A.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盐渍化D.河流水位降低【解析】海水入侵会导致地下水含盐量升高,水位上升,由于地表蒸发量大,水分被蒸发掉,而盐类物质积累在表层,导致土壤盐碱化,故选C。
5.针对海水入侵及其引发的农业生态问题,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B )A.跨流域调水B.开采地下水灌溉C.改种耐碱作物D.水田改旱地【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海水入侵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现象,A对。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十九章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读图,回答1〜3题。
1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B.5°C.8°D.10°2.图中山脉(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 .②是黄河的发源地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D .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3. 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A .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B .河北省、山西省C.落叶林带、草原带 D .外流区、内流区解析:第1 题,根据我国四至点所在的经纬度,再按照最北端和最南端之间的网格多少即可计算出经纬网的纬线间距。
第2题,①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②是祁连山脉,而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③是太行山脉,而中国农耕区与牧区大致以古长城为分界线;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第3题,太行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河北省和山西省;两侧都是落叶阔叶林带和外流区。
答案:1. B 2. D 3. B(2019河南郑州联考)下图是我国主要城市不同季节降水相对值折线图。
据此回答4〜5题。
4. 图中的①②③与季节相对应的是()A .①一夏季,②一秋季,③一冬季B .①一冬季,②一夏季,③一秋季C.①一秋季,②一夏季,③一冬季D .①一夏季,②一冬季,③一秋季5. 关于下列城市降水季节变化成因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 .乌鲁木齐夏季降水比例最高是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B .台北的冬季降水比例高是由于受偏北风的影响C.西安秋季的降水比例高是因为多锋面雨D .南昌的夏季降水比例较低是由于受副高的影响解析:第4 题,读图,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②—夏季;冬季降水最少,③一冬季;①一秋季,所以C项正确。
第5题,乌鲁木齐不受夏季风的影响,A 项错误;台北的冬季降水比例高是由于受偏北风的影响,B 项正确;西安秋季的降水比例高是因为多锋面雨,C 项正确;南昌的夏季降水比例较低是由于受副高的影响,D 项正确。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42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四十二)中国地理分区(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61页)一、选择题(2018·长春模拟)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1~3题。
1.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2.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3.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D.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1.B 2.B 3.B[第1题,注意中国区域的划分,识记区域基础知识。
由图可知A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该区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中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该区域的黄土高原区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 mm到800 mm之间,降水集中在夏季;大气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第2题,图中B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该区域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多,所以水资源丰富;在东南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呈酸性,肥力低;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陇海线在北方地区,不经过本区,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
第3题,由图可知C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该地区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形区,因而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昼夜温差大;D地区是中国青藏高原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两地区畜牧业以草原畜牧业、山地畜牧业为主;两地区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主要属于内流区域。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中国地理分区一、选择题图1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图2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图1图21.图1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气温、气压、降水B.光照、降水、气温C.气压、光照、气温D.降水、气压、光照2.导致①气象要素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地势高B.东坡受暖流影响C.东坡受海洋影响大D.东坡多阴雨天气3.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B.所处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C.东南季风带来充足降水D.地壳活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答案:.1.B 2.D 3.B解析:第1题,台湾东部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背风坡降水少,因此②为降水;降水多则光照少,光照和降水呈负相关,则①为光照;海拔高气温低,则③为气温。
第2题,台湾岛东部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多阴雨天气,故日照时间短。
第3题,物种丰富说明水热差异大,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的地区水热差异大。
读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第 4~5题。
4.关于图中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B.图中河段流速较慢C.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D.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5.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A.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作物品质优良B.光照丰富C.积温较高D.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答案:4.B 5.C解析:第4题,图中河流海拔高,有结冰期;图中河段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河流流速较慢,B项正确;该地区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航运价值低;该河最终流入孟加拉湾。
第5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青藏高原上光照资源都较丰富,河谷地区光照不如周边高原面上丰富;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C项正确;人口稠密是社会经济条件。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
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五章中国地理分区第3节认识省级区域练习题含解析
第三节认识省级区域一、单项选择题《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年)》指出,要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为主体,构筑环首都城市群。
读图,回答~题。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最突出优势是( ).国家政治中心、政策优势明显.全国交通枢纽,信息通达度高.全国经济中心,建设资金充足.全国文化中心,环境舒适度高.从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原则和机遇考虑,环首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地形、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与北京市的经济互补性强.位置优越,原有产业基础薄弱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题。
.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地平坡缓.岛多浪小.河多沙厚.滩阔岸直.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港区行船更加通畅.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海洋生态得以维护新疆年均降水量较少,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智慧的新疆人想出了很多办法。
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①收集雨水②引流地下水③提供生产用水④减少地表径流.②③.①②.②④.①③.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扩大种植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年月日,连接喀什与和田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年月日首列旅客列车开通。
据此回答~题。
.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交通条件好.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绿洲地带.河流下游.高山雪线附近.沙漠地区读我国某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题。
.该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的原因有( )①煤炭、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②地势平坦开阔③人口和城市密集,生产的产品在本地供不应求④交通便利⑤便于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③④⑤.①③⑤.①②④.②④⑤.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大陆方面的优势有( )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先进的技术④雄厚的资金.③④.①②.①④.②③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特训:第19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第19章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2题。
1.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2.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自西向东流C.自东向西流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3.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1-2题。
1.上图中B、 C、 D、 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B.渭河平原、秦岭、汉江谷地、黄土高原C.汉江谷地、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大别山、东北平原、江南丘陵2.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C、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B.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C.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4. 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测得每天11:30旗杆影长最短。
下图为该小组利用连续五天的测量数据绘制的每天旗杆最短影长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时段最可能接近(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5.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铁路属于哪条铁路的一段( )A.兰新铁路B.青藏铁路C.陇海铁路D.沪昆铁路2.图中“三山”之间的地形区号称“聚宝盆”,得此美誉源于该地( )A.属于盆地地形B.森林茂密C.矿产丰富D.河湖众多6.读下图,回答1~3题。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3章 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 含答案
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19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北方地区
(1)地形区
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3)河流
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4)资源
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5)城市
图中的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6)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2.南方地区
3.(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
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考向1 北方地区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 .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 .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 .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 .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6《中国地理分区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限时规范训练36 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总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
答案:C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由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高,但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总量、耕地面积、GDP比重均低,但水资源总量丰富,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
答案:B下面为“我国某地植被、土壤、基岩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区( )A.冬季降水偏多B.图示剖面为夏季风的迎风坡C.最冷月气温低于0℃D.地表水短缺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山体基带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 mm,降水集中于夏季。
根据平原地区为水田,可知地表水丰富。
该地夏季风为东南风,图示剖面为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
答案:B4.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中M地适合种植( )A.椰子B.茶树C.可可D.咖啡解析:地表土为红壤的丘陵地区适合种植耐酸性的茶树。
答案:B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解析:根据经纬度、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范围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年际变化较小。
答案:D6.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解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第1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练习题含解析
第四章中国地理概况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一、单项选择题三沙市是中国领土最南端,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行政区。
读三沙市区域图,回答1~2题。
1.三沙市隶属( )A.台湾省B.海南省C.广东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和后5位的省级行政区及人口数表格(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回答3~4题。
3.A.粤、鲁、豫B.藏、青、宁C.津、琼、宁D.川、豫、鲁4.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前5位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B.都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西北部C.多位于我国人口界线的东南部D.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5~6题。
5.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③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读某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和面积柱状图,回答7~8题。
7.图中各省级行政单位从左向右按照我国区域划区排序正确的是( )A.华北、东北、南部沿海地区、华中、华南、西北内陆、港澳台B.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三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内陆、港澳台C.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港澳台D.北部内陆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内陆地区、港澳台8.图中①~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B.图中②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C.图中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D.图中④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但人口密度可超过16 000人/平方千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分区ppt课件(含答案)
A.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增加农田灌溉用水
D.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2)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为( )
A.土地肥力不高
B.水资源总量不足
C.夏季雨水过多
D.沙尘淹没农田
(1)D (2)B [第(1)题,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 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匹配程度。选 D。第(2)题,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表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数量匹配情况,华北地区平原广阔, 但水资源总量不足。选 B。]
[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是表征农业生产所拥有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 宜匹配的量比关系。东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且区内差异较大,水土资源 匹配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减轻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的措施是( )
大,如下表所示:
以南
以北
1 月平均气温
大于 0 ℃
小于 0 ℃
年降水量
大于 800 毫米
小于 800 毫米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自然带 河流 耕地 粮食作物 水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有结冰期 旱地为主 小麦为主 黄河水系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1 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2 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华北地区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8中国地理分区
丰富丰富纷纷限时规范训练 38中国地理分区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4 分)读我国四个地域天气条件比较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地域为()A.华北地域、四川盆地、东北地域、青藏地域B.青藏地域、四川盆地、东北地域、华北地域C.青藏地域、四川盆地、华北地域、东北地域D.东北地域、四川盆地、华北地域、青藏地域解析:读图,依照图例解析,甲地水分、热量不足,光照充分,对应青藏地域。
乙地水分、热量充分,光照少,与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光照少对应。
丙地水分、热量、光照都居中,没有明显优势,对应华北地域。
丁地热量相对较少,水分、光照较充分,可能是纬度较高,气温低,与东北地域对应。
答案: C2.结合天气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C.丙——天然橡胶基地D.丁——春小麦基地解析:结合前面解析,甲地位于青藏地域,农业主若是河谷农业,不能够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
乙地是四川盆地,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丙地是华北平原,是温带丰富丰富纷纷麦无法过冬,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建设春小麦基地。
答案: D(2018 ·青岛调研 ) 读“贵州省地图”,回答下面两题。
3.贵州省地理环境特色为()A.苍松雪岭,沃野稻香B.黄沙漫漫,驼铃叮当C.石林林立,群峰拔地D.地形波折,喀斯特广布解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意貌广布,地表波折不平;“苍松雪岭,沃野稻香”指黑龙江;“黄沙漫漫,驼铃叮当”指我国西北地域;“石林林立,群峰拔地”指云南。
答案: D4.乌江流域 ()A.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航运条件优越D.下游有凌汛现象解析:结合乌江流域所处的纬度地址能够判断出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天气温高于 0 ℃,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合等高线图例可判断出乌江流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乌江流域落差大,航运条件较差。
答案: B“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有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圆满结合后才能形成。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6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鲁教版
课时作业(三十六) 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9·安徽A10联盟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亏水量7~8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的融化B.降水量的增大C.冰川融水增多D.湖水补给河水2.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B[第1题,图示该地在4~6月(春季及夏初)作物亏水量大,说明此时水分补给少;若有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因气温高而补给量应较大,与图示信息不符,则可能是该地以降水补给为主,而此时降水少。
而7~8月亏水量减少,必然是降水补充所致;故B正确。
第2题,根据4~6月亏水量大,7~8月为雨季,可判断为华北地区。
](2019·河北唐山一模)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a)。
图b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图a图b3.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4.此路段冷季( )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5.该铁路线可能是( )A.青藏铁路B.滨绥铁路C.北疆铁路D.贵昆铁路3.B[第3题,暖季气温要比冷季高,则可判断①②为暖季、③④为冷季;同时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则可判断②为棚内、①为棚外;故B正确。
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③④为冷季,且③为棚外、④为棚内。
图示棚内外气温差冷季较暖季小,说明遮阳棚的作用冷季比暖季小,则C正确。
图示冷季时棚外最高气温低于5℃,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则A、B错误;图示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9点~18点的白天,则D错误。
2019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地理综合检测试题( 时间: 90 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下图中, M与 N之间、 E 与 F 之间是海区,M、 N、 E、F 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 题。
( )1.关于M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M港濒临海域属中国的内海②M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③M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④M港附近泥沙淤积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EF 之间的海域是东海B. EN之间的陆地是山东半岛C.连接 M港的东西向铁路是神黄铁路D.连接 F 港的东西向铁路是沪杭—浙赣线(2015 ·苏州调研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年降水量、 7 月均温、 1 月均温B.年降水量、 1 月均温、 7 月均温C. 7 月均温、 1 月均温、年降水量D. 7 月均温、年降水量、 1 月均温4.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 1 800 米C.气温变化与地形有密切关系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人口数柱状图”,完成5~6 题。
5.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6.对甲、丁两省区的分析正确的是()A.两省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B.两省区行政区范围小,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C.甲人多地少,经济构成以二、三产业为主D.丁人均耕地多,多大型农场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 7~8 题。
7.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8.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悬殊,主要是由于()A.纬度不同B.耕地数量差异C.市场需求不同D.工业基础差异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2010 年粮食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中国地理分区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四个区域气候条件比较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与甲、乙、丙、丁对应的区域为( )A.华北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C.青藏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华北地区、青藏地区解析:读图,根据图例分析,甲地水分、热量不足,光照充足,对应青藏地区。
乙地水分、热量充足,光照少,与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光照少对应。
丙地水分、热量、光照都居中,没有明显优势,对应华北地区。
丁地热量相对较少,水分、光照较充足,可能是纬度较高,气温低,与东北地区对应。
答案:C2.结合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对应合理的是( )A.甲——商品棉生产基地B.乙——草原畜牧业基地C.丙——天然橡胶基地D.丁——春小麦基地解析:结合前面分析,甲地位于青藏地区,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不能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
乙地是四川盆地,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丙地是华北平原,是温带地区,天然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建天然橡胶基地。
丁地位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过冬,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建设春小麦基地。
答案:D“贵州省地图”,回答下面3--4题。
3.贵州省地理环境特征为( )A.苍松雪岭,沃野稻香B.黄沙漫漫,驼铃叮当C.石林林立,群峰拔地D.地形崎岖,喀斯特广布解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苍松雪岭,沃野稻香”指黑龙江;“黄沙漫漫,驼铃叮当”指我国西北地区;“石林林立,群峰拔地”指云南。
答案:D4.乌江流域( )A.为热带季风气候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航运条件优越D.下游有凌汛现象解析:结合乌江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0 ℃,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合等高线图例可判断出乌江流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乌江流域落差大,航运条件较差。
答案:B“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
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 ℃,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 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南岭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东北平原解析:材料中提到“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
南岭属于山区,云贵高原喀斯特的地貌广布地形崎岖,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均不能满足雪卷的形成条件。
而青藏高原能够满足材料中提到的三个条件,最有可能出现雪卷。
答案:B6.该地的特色农业类型是( )A.坝子农业B.立体农业C.灌溉农业D.河谷农业解析:结合上题结果,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农业的发展应该选择在地势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带。
答案:D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
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时期)约6.5个月。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通风管挡板(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解析: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气温经常低于0 ℃,可知通风管挡板夜间多打开。
夏季气温高,多关闭。
负温期气温有可能高于0 ℃,正温期气温也可能低于0 ℃,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
故选C。
答案:C8.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A.负温期短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太阳辐射弱解析: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日较差大于平原地区,故选C。
答案:C下图是台湾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台湾岛东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反气旋活跃②盛行来自海洋的季风③地形抬升④暖流增温增湿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可用排除法,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而不易形成降水,故台湾东部降水丰沛的原因,不可能是受反气旋控制。
另外,从知识上也可判断,台湾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
答案:D10.适宜在台湾岛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地中海农业解析: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A11.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在岛屿东侧较西侧的纬度偏高,主要是因为( )A.东侧海拔高,坡度陡B.东侧暖流势力强C.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D.东侧降水量较大解析:气候类型的界线主要是依据气温来划分的,气候类型界线东侧纬度偏高,说明东侧热量条件好于同纬度西侧;故B、C两项可能正确,但冬季风对台湾气温影响较小,则B正确。
答案:B二、综合题(56分)1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6分)材料一:在云南东南部深山中,有一个奇特的坑居小村落,几百年来它与外界惟一的通途是一个幽长不见天日的水洞。
至今仍没有通电、通车,大约有一百多户壮族人家住在这个“桃花源”中。
它是一个狭长形小坝子,方圆约有两三平方公里,海拔仅700米左右,四面群山环抱,一座古朴的村落散布在面向西南的山坡上,为一株株巨大的榕树所覆盖,及目所见只是零零星星几幢房屋以及满山粉粉的油茶花。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坝美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未来甚至有可能超过与之相邻的广西桂林。
想进坝美村可不容易,要绕道广西才成。
驱车五百公里,到达广南县城,再换乘越野车沿阿科河逆源而上近50公里,再步行一公里多路,沿河向上游走,直到一堵峭壁阻断了水路和山路。
这里就是坝美的入口。
(1)描述坝美的地理位置。
(6分)(2)分析形成坝美“桃花源”环境的条件。
(8分)(3)根据材料说明坝美经济开发的优势产业,分析该产业的开发条件及其影响。
(12分)解析:(1)描述该地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来分析。
(2)形成坝美“桃花源”环境主要从外界对其影响和自身独特环境两大角度进行分析。
(3)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可开发的优势产业为旅游,开发条件和对区域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大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纬度低,地处亚热带地区;云南省东南部;昆明的东南方向(与广西相对较近)。
(2)与外界沟通相对较少;山间小盆地,地形平坦;地处亚热带,热量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北侧有高山,阻挡冬季风,寒潮等自然灾害少。
(3)旅游业坝美“桃花源”独特环境吸引力强;有助于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但该地旅游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开发难度大;旅游活动会对当地独特景观带来破坏;坝美面积较小,接纳能力有限。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20分)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当惹雍错湖,西藏第三大湖,海拔4 000多米,位于藏北地区典型的纯牧区,但在当惹雍错湖湖边却有青稞的分布,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
材料三: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16 ℃,这也让墨脱被视作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有青稞分布的自然原因。
(6分)(2)为什么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8分)(3)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6分)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从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来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小气候的成因,即湖陆差异导致的环境整体性演变。
第(2)题,植被类型丰富说明小气候类型丰富。
从地形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
第(3)题,少数民族众多,说明内外民族交融困难。
答案:(1)当惹雍错湖水体(与高原山地相比)比热容较大;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释放热量(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气片);同时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所以适于青稞的种植。
(2)由于墨脱所属区域为山地地形(山高谷深),(西南季风挟带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沿山体爬升,并形成充沛降水,在山地中营造出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进而形成多种植被类型,垂直分异明显。
(3)①横断山区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②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难以融合;③横断山区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图中甲地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糖料生产基地。
乙县地处狼山与贺兰山之间的风口位置,全年风大。
黄河从乙县境内流过,河床高出县城平均4~6米,成为“悬河”。
(1)说出甲地所在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黄河乙县段形成“悬河”的主要原因。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答案:(1)气候干旱;春秋季低温(冻害、霜冻、冷害等);沙尘暴;土壤盐碱化。
(2)该地西部为沙漠,西北风吹沙落河,抬高河床。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河套平原,其不利自然条件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大,多沙尘暴;从表中可知,甲地春秋季节气温较低,且极端低温与平均气温差太大,会出现冻害、霜冻等;因不合理灌溉将会出现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导致农业减产。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县河段及上游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较小,则“悬河”不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而成的;西部为沙漠,且处于峡谷出口,风力大,故河流中的沙为风吹来的。
第(3)题,针对“悬河”的成因分析措施,必须从控制沙源入手,从恢复植被、增加植被等方面来分析。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