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研究-揭秘中国城市母亲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国产电影在塑造各类角色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母亲形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反映,在电影作品中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深刻的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及其背后主题的跃迁,以揭示电影艺术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迁。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的塑造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慈祥、贤惠、勤劳的代表。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无私奉献,为子女付出一切。
这类形象体现了传统社会对母亲的期望和要求,突出了母亲的家庭角色和牺牲精神。
(二)现代母亲形象的多元发展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独立、自信、坚强,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同时,电影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母亲形象,如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独立创业的女性等。
(三)当代母亲形象的复杂性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更加复杂和立体。
她们在面对家庭、事业、爱情等多重压力时,往往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
这些母亲形象不仅具有情感深度,还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三、主题跃迁的探讨(一)家庭伦理主题的深化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家庭伦理主题在当代国产电影中得到了深化。
电影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母亲形象,探讨了家庭中的亲情、爱情、责任等伦理问题,引发观众对家庭价值的思考。
(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当代国产电影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母亲形象反映社会现象和矛盾。
例如,电影中出现的单亲妈妈、留守母亲等形象,反映了社会变迁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引发观众对社会保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当代国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通过母亲形象表达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维护。
电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具有独立的个性和价值观,还体现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和呼吁。
四、结论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的嬗变,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母亲的勇气
这是一则台湾大众银行 公益广告“不平凡的平 凡大众”中的其中一支, 名为“母亲的勇气”。 由奥美广告出品,广告 取材自台湾一则真实的 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排除万难 远赴委内瑞拉探望怀孕女儿的感 人故事
一位老妇人因为疑似携带违禁 品,在委内瑞拉机场被拘捕了
她来自台湾,名叫蔡莺妹,67岁, 生平第一次出国,不会说英文,不 会说西班牙语
她不仅独自搭乘飞机三天,甚至还 经过多次的转机,穿过三个国家椅上 蜷缩,也曾在恍 惚的人流中举着 救命的纸条卑躬屈膝……这一切的一 切,不过只是想亲眼看看自己的女儿
她女儿刚生产完。她们有好几年没见了。 她带着中药材要去炖鸡汤给女儿吃,补 身子。
了不起的“中国大妈”来自哪里?
了不起的“中国大妈”来自哪里?2013年黄金抄底战,“中国大妈”一战成名。
海外媒体不仅创造了“dama”(大妈)热词,由此引申出的“大妈经济”也受到国际关注。
她们不仅是家庭投资与消费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
“大妈经济”崛起俨然成为中国经济水平和国民购买力提升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一些企业甚至喊出“得大妈者得天下”的营销口号。
随着市场不断成熟,中国也将迎来“大妈”群体消费井喷的时代。
除了惊人购买力,“中国大妈”引起外媒关注,也有其消费不够理性、投资盲目跟风的因素,这一点容易被放大和误读。
前不久,刘伟琴将几年前在国际金价下跌时“抄底”购入的黄金卖了,她略带羞涩地说:“赚了不少钱。
”这位浙江女性的举动,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媒体口中的“中国大妈”的投资行为。
2019年6月第一周,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再创新高。
纽约市场金价也创下2018年4月中旬以来的新高。
2013年国际金价急剧下滑时,“中国大妈”因抢购黄金而一战成名。
海外媒体不仅创造了“dama”(大妈)热词,由此引申出的“大妈经济”也受到国际关注。
“中国大妈”这个群体,年龄不一、性格各异,由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女性组成。
她们手握家庭财富支配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不仅活跃在中国城镇的广场舞舞台上,还活跃在国际消费、投资市场上。
很多人好奇“中国大妈”的神奇和力量来自何处。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迎来高速发展,中国家庭逐步实现财富积累,并开始涉足消费和投资领域。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妈经济”揭示的“银发人群”消费、投资行为,既是中国个人投资者和家庭消费行为的缩影,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中国大妈”的“黄金”投资时代浙江人刘伟琴还记得2013年的“黄金抄底战”。
刘伟琴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金融知识,当年“炒黄金”时,她凭借的是自己10多年的投资经验或者说是投资“直觉”。
2000年,刘伟琴和丈夫从浙江湖州一家水泥厂辞职,下海经营水产育苗生意。
5年后,湖州市老乡徐敏利看准乡村旅游的潜力,经营起度假村。
关于“母亲”媒介形象建构的研究
关于“母亲”媒介形象建构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并反映着社会现实。
其中,“母亲”这一角色在媒介中的形象建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母亲”在媒介中的形象特征、研究方法、发现与分析以及启示与展望。
在媒介中,“母亲”的形象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母亲在媒介中的身份多样,既可以作为照顾者的角色出现,也可以扮演教导者、支持者等角色。
母亲在媒介中的形象表现形式既有文字、图片,也有视频、音频等。
媒介中的母亲形象往往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既保留了传统母爱的本质,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元素。
针对“母亲”媒介形象建构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文献回顾可以梳理出“母亲”形象建构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案例分析则可以深入探讨个别母亲形象建构的实践和经验;问卷调查则可以大范围地收集受众对于母亲形象的认知和感受。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媒介中的母亲形象建构存在着以下变化:从传统的温柔、慈爱、奉献的形象向更为多元立体的形象转变;受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母亲形象建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同时,受众对于母亲形象的认知和反应也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
媒介中的母亲形象建构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需要认识到母亲形象建构的多样性,避免将母亲形象简单地归纳为单一的模式;我们需要母亲形象建构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念;我们需要受众对于母亲形象的反应,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媒介中的母亲形象建构提供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可以进一步比较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母亲形象建构的特点和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可以新媒体对于母亲形象建构的影响,探讨新媒体如何改变母亲形象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可以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以便更准确地揭示母亲形象建构的现状和问题。
新语境下主题广告中的母亲形象变迁及优化路径
近年来人们高度关注性别文化,女性议题的社会热度持续高涨,而伴随女性群体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传统贤妻良母形象在女性群体认知中已渐显“过时”。
本文以母亲节主题广告为切入点,探究母亲角色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的表现形态。
在社会财富积累进入平台期、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广告中的母亲形象发生转变:突破了附属于家庭对社会顺服的传统观念中的母亲形象,塑造出更加回归自我、回归质朴、去标准化的母亲形象———从以孩子为主题到以自我为主题,从崇高的给予者到自然的被给予者,从符合典范的母亲到打破常规的母亲,从年龄两极分化到群体多圈层。
一、网络时代信息权力结构的变化当新生代女性成为消费大舞台上“妈妈”这一大女主时,她们开始挑战和质疑主流评价体系对母亲的约束和压制,新的“活法”和“玩法”让她们的生活熠熠生辉。
2021年,M ob研究院联合美柚发布《2021年95后宝妈人群洞察》,该报告显示:2021年,95后“新妈妈”占比上升幅度最大,从2020年的13.9%上升至2021年的16.2%,95后将逐渐成为生育人群的中坚力量,90后的妈妈占据了妈妈群体的主流。
相较于70后、80后妈妈,新一代妈妈的育儿观发生了很大转变。
经历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便利,同时受到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90后这批妈妈们思想更独立,也更关注自我。
在育儿的同时,她们将更多目光投向自身,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及明确的人生规划。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2020女性品质生活趋势洞察报告》显示,75%的新生代妈妈非常认同即使当了妈妈,女人还是要有独立空间和自我的追求;68%的女性表示在有娃之后,会将自己排在家庭的第一位, 29%将孩子排在第一位,仅3%会将丈夫放在首位。
90后妈妈们坚持以母亲为中心,而不是大部分传统养育观念所要求的以孩子为中心,[1]打破了中国社会传统评判标准下母亲的刻板印象。
二、十年间母亲节广告形象的变迁广告作品不但宣传、塑造品牌或人物形象,同样也反映时代变迁中每个人的样子。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引言:母亲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的基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亲形象一直被赋予着尊贵和伟大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电影艺术也呈现出了新的变革和转变。
本文将从当代国产电影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的嬗变与主题跃迁。
一、传统母亲形象的嬗变传统中国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常常被描绘为贤良淑德的模范,她们以自己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构筑起了一个稳定的家庭和和谐的社会。
例如,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的祥林嫂,她以她的孝顺和坚韧的精神扮演着一个充满母爱的角色。
她的形象成为了传统母亲形象的典范,而这种形象又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母亲形象逐渐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当代女性开始摆脱传统束缚,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
这种变革也在中国电影中得到了反映,母亲形象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
二、当代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当前中国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定位,而是更加多元化和真实。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的周冬雨饰演的张一鸣的母亲,在影片中展现出了一个独立自由、坚定而又有责任感的现代母亲形象。
她不同于传统母亲形象中的柔顺贤良,而是充满自我追求和个性魅力。
在电影《小时代》系列中,黄圣依扮演的许愿展现了一个职场母亲的形象。
她在事业上有着追求和自己的意愿,同时也尽力照顾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代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和现实性。
三、母性主题跃迁的探讨除了母亲形象的多样性外,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性主题也得到了跃迁和呈现出新的表现方式。
传统电影中的母性主题通常强调母爱的伟大和儿女之间的亲情。
而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性主题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母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电影《如果我可以重新爱你》中,殷桃扮演的赵丽娟生下一个唇腭裂的孩子,面对儿子和社会的偏见,在父亲的不理解和丈夫的反对下,她坚定地守护着孩子,最终在坚持和努力下成功圆满。
中美文化价值观对比分析——以中国大妈广场舞为例
一
[ 2 】国务 院学位委 员会 .农 业推 广硕 士专业 学位设 置 方案
一
2 0 1 3 年, “ 广 场舞” 成为 了国 内社会讨论 度极高 的 空 间 ,中国喜欢 活动 的高龄 群体被 迫前 往公
时 间被贴上 了负 面标签 。 作者认 为 , 作 为社会文化现象 的“ 广场舞 ” 在国内
园、 广场 、 停车场等地方跳舞 。 但从最初虽扰 民却被周
[ 1 1国务院学位委 ] 员会. 硕士、 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
总体 方 案 ( 学4 .  ̄ - [ 2 0 1 0 1 4 9 号) [ E B / OL ] . ( 2 o l o 一 1 1 — 2 6 ) .
h t t p : / / ww w. c h i n a d e g r e e s . c n / x wy y j  ̄ y x x / g i j 1 / z c w j / 2 6 8 3 1 3 .
s ht m1 .
基金项 目: 本文系2 0 1 1 年重庆 市研究生教育教 学
改革研究项 目( 校内立项 ) 《 基于“ 村官” 培养的农业推 广硕 士培养模式改 革研究 》 成果 。
作者 简介 : 刘 兰英 ( 1 9 8 1 一 ) , 女, 四川宜 宾人 , 最 高 学历 : 硕士; 职称 : 讲师 ; 研究 方 向 : 思想 政治教 育 ; 单 位: 西南大学 ; 骆 云中( 1 9 6 2 一 ) , 男, 四川崇 州人 ; 单位 : 西 南大学 资源环 境学 院 ; 职称 : 副研 究员 ; 研究方 向 :
章 通过 分析 中美两 国人 民对“ 中国大妈广场舞” 的态度 来分析 中关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共融 , 有助 于避免 两国 文化 冲突, 更能促进 两国之 间的跨 文化 交际。
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寡母如何获得话语权
|RADIO &TV JOURNAL 2019.11一、引言《孤儿救祖记》(1923)中的儿媳余蔚如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寡母形象,随后便开始出现寡母叙事的高潮。
本文在对中国早期电影中寡母形象的相关研究是将其置于1923—1934年这段时期内来深入探讨的。
这一时期内以寡母叙事为主线的电影颇多,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银幕上所呈现的寡母形象在社会的变迁发展中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期间还经历了女性的第一次解放,在中西文明的交互影响下,寡母作为女性形象中的一个分支有所混杂,新旧交融。
之所以将1934年作为研究结点,是由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爆发。
193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抗战热情空前高涨,在民族存亡的大前提下,“国防电影”的口号被提出,电影工作者应该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①。
电影中呈现的寡母形象多与战争情节挂钩,传递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既有传统的旧女性,又有新女性,她们的精神风貌随着社会的进程和转型发生了巨大改变,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学术界人士运用当代的女性主义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的批判和解构。
母亲作为女性形象中的一类群体,也常被用作研究。
多数学者都是将寡母作为女性形象或者母亲形象下的一类分支进行探讨,迄今为止,国内外电影界、学术界对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寡母形象还没有专门研究。
除此以外,对寡母形象的研究一般致力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批判男权主义,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1923—1934年中国早期电影文本中的寡母形象去探讨寡母这类女性形象在这个年代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来获得女性话语权。
二、中国早期电影中寡母形象的定义及梳理1923—1930年,中国电影中的寡母形象在沿袭中国传统文化中“寡母教子”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借用与改造,使其符合传统封建观念下“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
《孤儿救祖记》(1923)中的儿媳余蔚如是中国电影银幕上第一个寡母形象。
小妈妈媒介接触习惯
谨慎细致
传统保守
不安焦虑
责任感
消费者活动爱好—宝宝越小,妈妈越宅
家中有5-6岁宝宝 的消费者日常偏 爱聚会性质的外 出活动
摄影 俱乐部健身 150 玩乐器 下棋 100 听音乐会 去咖啡厅酒吧 唱卡拉OK 50 0
看影牒 阅读 听广播
家中有0-2岁宝宝 的消费者日常活 动性质较为“安 静”,居家性质
25-35岁女性是0-3岁宝宝产品的主要购买群体
宝宝年龄越小,母亲主导消费的比
25—35岁的消费者家庭是0-3岁阶
例越高;
消费者性别特征
段宝宝的消费主力;
消费者年龄特征
1
Table=家中子女年龄0-6岁 Target=家中子女年龄 单位:%
消费者生活态度:拥有0-2岁孩子的消费者责任感最突出
看电视 上网 聚会聊天 去公园 看电影
家中有3-4岁宝宝 的消费者倾向于 参与提高个人地
去游乐场 打麻将
位、身份的活动
郊游 逛街购物 看歌舞剧 玩纸牌 听音乐 玩游戏机 去饭馆就餐 0-2岁子女 3-4岁子女 5-6岁子女
Index
3
Table=家中子女年龄0-6岁 Target=家中子女年龄
消费者城市差异:不同级别城市妈妈关注点不同
科 技 知 识 讲 座
外 语 教 学
8
消费者经常阅读时尚生活类、家庭文摘类杂志
消费者经常阅读的杂志
读者 知音 家庭 故事会 青年文摘 瑞丽服饰美容 家庭医生 时尚.伊人 瑞丽伊人风尚 健康之友 爱人 妈咪宝贝 都市丽人 父母必读 健康与美容 1.2 1.2 1.1 1.0 1.0 0.9 0.9 0.8 3.1 3.0 2.8 2.3 2.0 7.6 7.0
群舞《中国妈妈》的创作背景
群舞《中国妈妈》的创作背景群舞表现独立的主题、情绪和意境的完整的舞蹈作品。
大致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和情节性舞蹈两类。
群舞在中国舞蹈中最常见,这类作品除以群舞为其基本组成因素外,有时也在群舞中穿插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突现群众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人物形象,并从艺术上通过变化、对比以增强美感。
《中国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当代舞蹈作品,当代舞,实际上是一大类舞蹈创作蓬勃发展的结果,当代舞不以舞种风格化为标志,而是以形式上兼容并蓄,题材上广泛多样,内容上注重写实为主要特征。
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通过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对于当代舞来说更多是从现实出发,在现实中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从头脑的抽象概念出发。
《中国妈妈》由著名青年编舞家王舸,韩真编舞,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联合演出,获得2007年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银奖,表演金奖,2009年第五届CCTV全国舞蹈电视大赛十佳优秀作品创作奖第一名、表演银奖。
舞蹈所叙述的故事大纲: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中国母亲遇到了一位失去亲人的日本孤女,一开始对日本侵略者的孤女是憎恨的,但是在母性的本能下让她的心中再次燃起大爱,在这两个矛盾的情感中,超越一切的伟大母爱,妈妈最终还是收养了小女孩。
妈妈给女孩换上中国衣服,教她做农活,和她一起玩耍,尽一切可能爱她,就像爱自己一样。
在母亲的照顾下,女孩逐渐长大,但是有一天她必须还是要回到她的国家。
母亲泪流满面,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身影。
读懂整个故事之后,对《中国妈妈》这个舞蹈名称,观赏者应该会有更深一层次的领悟。
《中国妈妈》看似是在讲述一件真实的故事,其实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伟大的母爱,宽容,无私。
中国母亲伸出援助之手给敌人的孩子们,使他们的爱和关怀超越仇恨,使他们从寒冷到死亡健康成长。
这种母爱在人类的战争中是罕见的,它跨越国界,消除仇恨是宽广的。
中国这个词强调了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达已经成为了观众关注的重要部分。
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也是文化传播和价值塑造的重要工具。
因此,研究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和主题跃迁,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价值观念转变以及电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慈祥、贤惠、勤劳的代表。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无私奉献,承担着抚养子女、照顾家庭的重任。
这种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母亲的期待和认同。
(二)现代母亲形象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多元化,包括独立自主、追求个人价值的女性形象,如职业母亲、单身母亲等。
这些形象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独立、自主的认可和尊重。
(三)嬗变的原因母亲形象的嬗变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这反映在电影中就是母亲形象的多样化。
此外,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主题的跃迁(一)家庭主题的深化家庭一直是国产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主题也在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家庭和睦、亲情为主,到现代的电影中涉及家庭矛盾、代际沟通、家庭教育等深层次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二)女性主题的凸显当代国产电影中,女性主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影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母亲形象,探讨了女性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等问题,凸显了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社会问题的关注除了家庭和女性主题外,当代国产电影还关注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环保等。
这些主题的跃迁反映了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也体现了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责任和使命。
四、结论通过对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和主题跃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虎妈战歌中国妈妈为什么更胜一筹解析
蔡美儿 (Amy Chua) 1962年(虎年)生于伊利诺 州香槟(Champaign) 。 1984年以极优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大学。 曾供职于华尔街,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 亚大学、纽约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现任耶鲁 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 蔡美儿的祖辈是中国福建人,大约在20世纪二 三十年代先后乘船前往菲律宾,蔡美儿的奶奶精 明能干,做塑料制品的卖卖,赚了一大笔钱。从 此家族开始变得富裕。蔡美儿父亲是蔡少棠 (Leon M. Chua),颇有数学天分,前往美国开拓 人生,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目前他是柏克莱 加大电机系教授,被称为“非线性电路理论及细 胞式神经网络”之父。 蔡美儿嫁给耶鲁法学院授Jed Rubenfeld(美国 犹太裔),生有两个女儿。
• NO • choose their ow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自己选 择课外活动 • NO • get any grade less than an A 功课不拿A • NO • not be the No. 1 student in every subject except PE and drama 任何一门功课不拿第一, 除了体育和戏剧 • NO • play any instrument other than the piano or violin 弹除了 钢琴和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 NO • not play the piano or violin.不弹钢琴或小提琴
Here are some things her daughters were never allowed to do:
• NO• attend a sleepover 不在 家过夜 • NO • have a play date 参加玩 乐日 • • NO be in a school play 参演 校园剧 • NO • complain about not being in a school play 抱怨不 能参演校园剧 • NO • 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 看电视,玩 电脑游戏
奥美广告案例揭秘如何用故事情节引发共鸣
奥美广告案例揭秘如何用故事情节引发共鸣奥美广告案例揭秘:如何用故事情节引发共鸣在广告创意与策略中,故事情节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增强广告的影响力。
作为一家世界知名的广告公司,奥美(Ogilvy)以其精准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故事叙述方式而受到广告界的赞誉。
本文将揭示几个著名的奥美广告案例,深入探讨它们如何运用故事情节来引发共鸣。
1. 诺基亚《连接人生》广告这则广告以一位年老的农民为主角,通过他与孙子的亲情故事,展现了手机的连接功能。
故事开始时,农民收到一条短信,告知孙子即将诞生。
然而,因为天气恶劣,他无法立即前往医院。
通过更加紧密的联系,他最终目睹了孙子的降生。
这则广告以温暖感人的故事叙述方式,传达了诺基亚手机连接亲情的情感内涵,通过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共鸣,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2. 斯普瑞特《无敌闪灵》广告这则广告以一个年轻男子为主角,通过讲述自己在漆黑的夜晚被追赶时所经历的故事,展示了斯普瑞特汽车的高速与稳定性能。
男子通过驾驶斯普瑞特汽车逃脱了追赶者的魔掌,最终安全回到家中。
这个故事的引人入胜和紧张刺激的情节,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汽车的卓越性能,激发他们对斯普瑞特品牌的认同感。
3. 巴黎欧莱雅《因为值得》广告这则广告以一位职业女性为主角,通过讲述她在职场中辛苦付出的故事,展示了巴黎欧莱雅化妆品的力量。
女主人公在广告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仅是职场女性,还是忙碌的妻子和母亲。
这个故事通过女主人公的坚持和努力,传达了“因为值得”这个品牌口号的核心理念,激励观众也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奥美广告如何利用故事情节引发观众的共鸣。
首先,故事情节要与产品或品牌紧密相关,确保传达出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形象。
其次,故事情节要有张力和冲突,这将使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并对故事投入情感。
同时,故事主角的塑造也非常关键,观众需要与主角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通过故事的结局,给观众留下积极向上的印象,引导他们转化为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2014年早教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早教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儿童早教行业:朝阳产业、蓝海市场 (4)1、巨大的人口基数:0-16岁人口约1.1亿 (4)2、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重视:教育是家庭第2大支出 (5)3、城市早教市场空间巨大:测算2013年320亿,2020年达1000亿 (7)二、竞争格局:朝阳行业 (8)1、早教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竞争不激烈 (8)2、行业分类 (9)(1)按办学主体分类,可分为三类:连锁加盟模式是主力 (9)(2)按早教内容分类:分为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类:其中英语培训占比最高 (9)3、业内企业竞争情况—海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各有千秋 (10)4、早教机构的推广模式:以加盟为主进行推广 (11)三、海外优秀企业的案例-金宝贝发展史 (12)1、发展历程:经历了4个阶段 (13)(1)1976-1986年,专营早教中心的阶段 (13)(2)1986-1994年,童装与早教并重的阶段 (13)(3)1995-2010,上市后的快速扩张阶段 (14)(4)2010-至今,私有化并退市,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14)2、公司业绩情况:外延扩张是营收增长的驱动力 (15)(1)外延式扩张是推动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16)(2)公司利润变化有4个明显的阶段 (16)3、童装业务:公司营收的绝对主力,坚持多品牌、直营化和本国化 (19)(1)公司童装业务运营有二大战略:多品牌战略、直营和本国化 (19)(2)本土直营战略 (21)(3)门店运营情况:单店面积扩大,店效却在不断下滑 (22)4、早教业务:加盟为主,大力推广海外加盟商 (23)(1)中心的数量在稳步增长,主要靠海外加盟商的拓展 (24)(2)早教业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非常小,但在2012年后突然上升 (25)四、国内上市企业向早教领域的拓展 (26)1、上海育翰 (26)2、森马进军早教领域 (28)(1)为什么要跨产业去并购 (28)(2)为什么进入早教行业 (29)(3)为什么选择上海育翰 (29)。
分析经典剧目《中国妈妈》的编创思路与手段
分析经典剧目《中国妈妈》的编创思路与手段作者:张今誉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优秀舞蹈剧目被舞蹈编导创作出来并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剧目《中国妈妈》就是其代表之一。
《中国妈妈》这部作品是一个阐述爱的作品,每一次去观赏它,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无不为这种至高无上的大爱所动容。
这种优秀的作品正是经过了成千上万个人的鉴赏与再创作,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社会和人民产生影响,从而获得艺术的生命力。
本篇论文将会从几个方面分析经典剧目《中国妈妈》的编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编创思路;手段;《中国妈妈》中图分类号:J7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071-02一、编导创作手段与思路形成的前提《中国妈妈》这部作品出自于2007年12月18日在四川歌舞剧院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并获得了大赛的“文华舞蹈节目表演奖”。
此比赛题材限于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鼓励艺术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这也许是编导创作这部作品的艺术背景之一。
对于舞蹈的创作是一个较为主观的精神活动,由于每位编导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个性特点尤其是舞蹈专业知识技能都不相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编创内容。
作品的创作者一一王舸,国家一级编导,创作了很多经典优秀的舞蹈作品,他的艺术创作主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善于从生活中提取艺术素材,这些作品的情感表达也大多来自于生活和经验。
王舸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心中总是充满了阳光,因此他的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永远有一种爱的温度。
王舸坚信只有具备真实的创作感受才能让观众感动,只有达到情感的真实才能让观众相信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的命运。
其代表作《风悲鸣》、《红高粱》等都是这类情感的表达。
《中国妈妈》被著名舞蹈评论家舒巧评到:“短短八分钟的舞蹈,却能表达出舞剧的结构形式,情感饱满,舞技精湛,值得称赞。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在当代国产电影的丰富多样中,母亲形象成为了重要角色和研究的对象。
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电影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母亲形象,从家庭主妇到社会名人,从乡土纯真到城市复杂,展现了社会的多元化。
本文主要探究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如何进行嬗变以及相关主题如何实现跃迁。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描绘为家庭的核心,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和责任。
她们是家庭的支柱,是孩子们的榜样。
这些母亲形象往往具有高尚的品质,如慈爱、坚韧、包容等。
她们为家庭奉献,同时也带有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二)女性独立精神的崛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逐渐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母亲形象展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面貌。
她们不仅在家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社会、职场等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
这些母亲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母亲形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母亲形象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些母亲形象不仅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还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主题跃迁(一)家庭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当代国产电影中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从传统的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观念逐渐转变为更加平等的家庭关系。
这反映在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被动服从转变为更加自主和独立的角色。
(二)女性成长的关注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独立精神的崛起,当代国产电影开始更加关注女性的成长和经历。
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家庭角色,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追求的独立女性。
这种关注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丰富了电影的内涵。
(三)社会问题的反映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还反映了社会问题。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当代国产电影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母亲形象,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以及主题跃迁,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母亲形象的塑造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1. 传统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家庭的核心,具有崇高的家庭伦理道德和母爱精神。
她们温柔贤惠,照顾家庭,抚养子女,成为家庭的支撑和慰藉。
这类母亲形象通常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她们的生活重心围绕家庭和子女展开,体现出浓厚的家庭情感和传统观念。
2. 现代母亲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开始发生改变。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
她们不再是单纯的家庭主妇,而是参与到社会工作和公共事务中,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能力。
同时,现代母亲形象也更加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3. 当代母亲形象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她们不仅具有传统母亲的温柔和贤惠,还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和自主。
同时,她们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境,如职场压力、家庭矛盾、子女教育等问题。
这些母亲形象更加真实和鲜活,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三、主题跃迁1. 家庭伦理主题在早期国产电影中,家庭伦理主题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电影通过塑造传统母亲形象,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些电影通过家庭故事和人物关系,展现了家庭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
2. 社会现实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当代国产电影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现代母亲形象所面临的职场压力、家庭矛盾等问题成为了电影的重要主题。
这些电影通过塑造现代母亲形象,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和思考。
3. 人文关怀主题当代国产电影中的人文关怀主题也逐渐凸显。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在当代国产电影的繁荣发展中,母亲形象作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塑造与演变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主题跃迁。
通过对不同时期母亲形象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关联。
二、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往往被塑造为贤良淑德、慈爱宽容的传统女性形象。
她们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为家人付出一切,成为了家庭中的精神支柱。
这种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母亲角色的期望和认同。
(二)现代母亲形象的多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她们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同时,影片也关注到了单亲妈妈、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展现了她们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
(三)当代母亲形象的嬗变特点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嬗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形象更加立体丰富,具有更多的个性和情感;二是关注点更加广泛,涉及更多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三是更加注重母亲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三、主题跃迁(一)从家庭伦理到社会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当代国产电影的主题也发生了跃迁。
从早期的以家庭伦理为主的题材,逐渐扩展到关注社会问题、人权、环保等更广泛的主题。
母亲形象的塑造也更多地涉及到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
(二)对母爱内涵的深入挖掘当代国产电影在表现母爱时,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慈爱和牺牲上,而是更加深入地挖掘母爱的内涵。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展现了母爱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三)对性别平等与独立的倡导当代国产电影中,越来越多的母亲形象展现出性别平等与独立的观念。
影片通过塑造独立自主、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倡导性别平等和女性独立的社会观念,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变迁。
四、结论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映。
《2024年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范文
《论当代国产电影的母亲形象嬗变与主题跃迁》篇一一、引言在当代国产电影的蓬勃发展中,母亲形象成为了重要的艺术符号之一。
这些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塑造与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展现了电影艺术创作主题的跃迁。
本文将针对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以及电影主题的跃迁进行探讨。
二、当代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的嬗变(一)传统母亲形象在早期的国产电影中,母亲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代表。
她们往往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家庭的支柱和孩子们的榜样。
这类母亲形象多以传统妇女的形象出现,以家庭为中心,承担着家庭责任,默默付出。
(二)现代母亲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当代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母亲形象更加多元化,她们不仅关注家庭,还关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这些母亲形象更加独立、自信、坚强,她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并解决问题。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沟通、理解、支持等。
(三)新时代母亲形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产电影中的母亲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
这些母亲形象不仅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还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
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这些母亲形象在电影中往往扮演着引领者、创新者、探索者的角色。
三、当代国产电影主题的跃迁(一)家庭主题的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国产电影中的家庭主题也在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家庭伦理剧到现在的多元化家庭题材,电影更加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代际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
这些主题的深化使得电影更加贴近现实,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二)社会主题的拓展除了家庭主题外,当代国产电影还拓展了更多的社会主题。
这些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教育改革、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
这些主题的拓展使得电影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同时,这些主题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女性主题的凸显在当代国产电影中,女性主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外国专家眼中的魅力中国城市
外国专家眼中的魅力中国城市
张晓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2023()1
【摘要】在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和外国专家服务司的大力支持下,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
2022年12月主题活动结果发布,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青岛、广州、苏州、南京、武汉、成都。
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潜力的中国城市为:西安、济南、重庆、昆明、天津、无锡。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张晓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发布
2.2019"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3.
聚天下英才促科创活力
——记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4.2020年度"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发布5.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发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中国城市母亲》奥美研究表明中国城市母亲具有多样性并且和社会传播形象并不一致对这一群体的误读会对品牌造成实质性影响2010年3月31日, 上海——在中国, 预计有3亿2千万职业女性, 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人口的总和。
她们是国内消费的源动力, 她们拉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她们更为新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对营销者而言, 只要能为妈妈们提供相关的、实际的、有意义的产品, 这样一群重要而具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意味着充满诱惑的机会。
如果说中国的母亲们都很相像, 这绝对是过于臆断之词, 但正因为这种误读导致许多营销者会采取相同的方式对市场信息做出响应。
这也是奥美大中华区的消费者洞察及趋势研究部门Discovery所出具的最新报告《揭秘中国城市母亲》的核心研究问题。
―产品必须帮助妈妈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奥美整合营销传播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庄淑芬指出, ―如果品牌能够首先考虑到帮妈妈们解决问题, 产品的销售就更为容易有效。
所以我们借此研究, 深入了解并且洞察现在的城市妈妈们是如何看待周边的世界, 并且她们在其中的位置又是怎样的。
‖―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城市母亲在传播中的形象被边缘化‖, 庄淑芬补充道, 并且强调现在很多品牌和这一消费者群体的鸿沟正在逐渐扩大。
―那种完美平衡事业和家庭’的超级母亲形象实在是对现如今妈妈对自己对孩子多元的生活方式、愿望和抱负的一种过简阐释‖, Discovery执行总监辛默(Kunal Sinha)指出, ―不管被当代广告如何解读, 妈妈们并不处于―无助‖的处境, 她们不需要品牌的拯救。
‖同时辛默还补充道: ―本质上来说, 妈妈们认为自己是产品的主人。
她自己就是那个拯救自己生活的英雄, 而不是某个品牌。
对于我们的客户和品牌来说, 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 才有可能把自己和其他竞争品牌区分开来, 真正赢得这些城市母亲的青睐。
‖此次调研中的主要发现包括:妈妈们不尽相同。
3亿2千万职业女性, 每一个个体都与众不同, 每一个又都与她们的前辈们不同。
在纷繁复杂的妈妈群体里, 我们根据个人目标、经济独立程度、自我形象描述、对孩子的期待为妈妈们分类, 主要分三大类:1. 奋进型妈妈(29.4%)这些妈妈希望在男性主导的职场里证明自己, 相应的就需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尤其是身为母亲的责任。
她们依赖外界的帮助, 比如阿姨。
对她们而言, 一个经常性的议题就是努力获得来自配偶和社会的认可。
2. 随和型妈妈(34.9%)随和型妈妈对孩子的发展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她们把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放在首位。
她们的花费集中在孩子身上, 而她们也从中获得很大的快乐。
3. 奉献型妈妈(35.7%)这一类型的妈妈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对她们来说, 孩子就是生活的重心, 衡量她们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孩子。
她们对孩子的日常作息有着严格的要求, 认为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命运。
但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即使是奉献型妈妈, 她们的孩子还是有自主权去挑选喜欢的食物和衣服。
“我的快乐来源是孩子考上大学, 找到一份好工作。
”西安一个13岁孩子的妈妈说道。
跟许多妈妈一样, 她对教育的观念也非常实际, 逼着孩子在学业上胜人一筹, 虽然她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牺牲孩子很多的闲暇时间。
传统意义而言, 养不教, 父之过, 而随着妈妈们工作时间的增长, 她们却渐渐接过了这个重任。
于是很多妈妈都担心, 怎样可以尽可能帮助自己的孩子。
对品牌的启示: 妈妈常常会寻找身边的―权威‖来帮助自己, 比如职业机构, 网上妈妈的群,还有朋友或者同事。
尽管对于有婴儿或小孩的妈妈们来说可参考的信息很广泛, 但是对于那些将要上学的儿童或者青少年的母亲们来说, 可参考的信息远远不够。
品牌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线下与妈妈们就类似问题或者担忧进行沟通, 从而增加产品的真正价值。
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尽管投射在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总是两个极端, 大部分女性却生活在灰色地带——职业女性也要履行家庭主妇的责任, 而家庭主妇也需要挣钱养家。
品牌需要在他们的叙述中描述这一现实。
对品牌的启示: 就像费雪或者雀巢在办公室提供日托空间一样, 安利经销商也有机会在每家每户创造一个同样的空间。
妈妈们也是网络达人。
通过集体活动, 她们把网络当成获取自由和集体行动表达自己的渠道。
比如―重庆妈咪血拼家族‖QQ群的创始人李娇娇, 儿子两岁, 她利用QQ群的力量帮助群友省钱、试用产品、还支持公益。
网络妈妈社区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并已颇具声势。
营销者可以通过跟这20%的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去影响剩下的80%。
在家里, 妈妈要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保持家庭的和谐。
传统来讲, 男主外女主内, 这样男人就可以专心事业, 一朝成―龙‖。
而今, 这样的平衡有所转移。
妈妈们开始迎头赶上, 在职场上追求成就感。
这就造成了潜在的矛盾, 妈妈们需要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 也需要一个寻求帮助和指导的平台。
那些在平衡冲突时遭遇困难的妈妈们会请专家给予帮助。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解决家庭问题的谈话节目或者专家博客如此受追捧的原因。
对品牌的启示: 这是品牌至今仍未发掘到的一块影响力。
品牌可以聘请专家教授如何管理家庭冲突, 然后上传包含品牌相关内容的讲座图片, 或者创建一个专门设立相关顾问解决母亲问题的小型网站。
妈妈们也在寻找家庭之外的个人空间。
她们会利用有限的时间, 跟朋友聚会, 让自己跟社会重新连结。
我们在上海碰到的一个妈妈每周参加羽毛球俱乐部活动, 但大部分的妈妈虽然希望跟朋友出去玩或者一起看电影, 但实际上她们的娱乐时间仅仅限于家里, 看看电视或者看看碟, 有时看书有时上网。
对品牌的启示: 如果品牌可以提供给妈妈们除了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社交自由。
体育品牌、酒店、航空公司、媒体品牌甚至是服装品牌, 都是和这类消费者群体联系稍显紧密的品牌。
品牌可以开始思考如何为妈妈和孩子同时创造互动娱乐的机会, 让她们尽情享受个人空间。
对妈妈们来说, 最有意义又最好玩的活动莫过于能帮助孩子丰富经历, 拓展视野。
不论从定量的结果还是从跟妈妈们面对面的对话中我们都能发现, 家中最美丽的回忆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全家一起出游, 尤其是在孩子4-6岁的时候。
除了旅游以外, 最受欢迎的活动有电子产品, 教育玩具, 创新的学习方法还有跟朋友们社交。
对品牌的启示: 中国妈妈们的实用主义本质为品牌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洞察, 尤其是那些主打妈妈和孩子的品牌。
在展现这种孩童乐趣的同时, 重要的是展现这种超越了纯粹娱乐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开拓孩子的视野。
妈妈们通常掌管家庭经济大权, 但缺乏整体规划的知识。
通常财务规划并非是每月, 而是按年进行, 夫妻俩一方的收入被存起来。
个人理财通常是通过个人复杂的关系网, 而不是通过大机构来完成, 因此金钱的流动更快, 也更基于信任。
所有这一切的行为都与大机构倡导的越大越好的观念背道而驰, 从现实来说, 越小越个人的理财方式会受到妈妈的青睐。
对品牌的启示: 如果金融机构要喜迎更多的借款人, 他们需要明智得将自己定位为小型的而非大型机构, 因为前者更具有人情味。
银行也应考虑到社区展开活动, 这也正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一种参与和响应。
教授实用的金钱管理知识的金融研讨会将会受到妈妈的热烈欢迎。
过去几年中, 健康威胁占据了媒体的头版头条, 妈妈们也因此特别关注品牌安全的问题,尤其是跟孩子相关的品牌。
妈妈们会借助百度或者其他权威网站这些外界资源, 来衡量和评估对于品牌的认识。
她们也会参考周围朋友们的意见。
她们对于产品的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越发成熟, 她们也清楚, 高价格不一定就意味着高功效。
但是她们确实也需要进一步的教育。
对品牌的启示: 比如, 我们在沈阳见到的一位妈妈在帮助孩子防近视上花钱无数, 但她也没有科学可据说, 到底哪一种办法才真的有效。
2010年, 中国的美容市场将达到人民币3800-4000亿元的规模。
妈妈们对自己的外表愈发在意, 根据研究, 妈妈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先生的认可, 也来自于孩子的认同。
武汉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告诉我们, 她决心重新打造自己的形象, 而动力就来自于儿子的挑战。
为了帮儿子争―面子‖, 她会努力―保持年轻、自信和知性‖。
对品牌的启示: 美容品牌可以寻求除了爱情以外的和母亲们的消费者触达点。
许多母亲是为了孩子们而打扮自己—从一个儿子或者女儿的角度来看的美丽, 也许是另一种值得探讨的对美丽重新定位的观点。
妈妈们把投资新衣服看成是理性消费。
她们认为, 自己的穿着关乎社会上和工作中其他人如何看自己。
相反, 化妆品消费却可有可无, 很多妈妈担心, 使用化妆品长远来说会损伤皮肤。
因此很多妈妈更倾向于只购买面霜, 或者去美容院。
对品牌的启示: 这个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如何让妈妈们在家里就享受到SPA般的高质体验, 感受化妆品产品层面的优点, 并消除既有的误解, 将是品牌成败的关键。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妈妈有着显著的不同。
只要看看城市的规模–一线城市2000万人口, 二线城市800万, 就可以了解个大概。
一线城市中, 49%的妈妈认为生育小孩是延续家庭的血脉, 二线城市中这个数字是31%。
所以一线城市的妈妈更把孩子的学业放到首位, 其中32%的妈妈说, 孩子对于家庭的稳定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二线城市的妈妈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健康都比教育重要。
这一点从她们在健康方面的花费就能看出来, 她们在健康方面的花费平均比一线城市的妈妈高7%。
一线城市的妈妈们普遍认为,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
所以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表现出色, 同时她们也着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以―确保他们将来会有一份好工作‖。
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电视仍然是妈妈们主要的信息来源(超过80%) 。
二线城市的妈妈经常看报纸, 而一线城市的妈妈则更依赖网络和线下的传播渠道。
无论生活在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妈妈们强调自己不想跟社会脱节, 这也是她们育后回到工作岗位的动力。
这一比例一线城市23%, 二线城市16%。
###关于《揭秘中国城市母亲》《揭秘中国城市母亲》项目由奥美Discovery团队发起, 这是一个深入调查当代中国城市母亲心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该研究旨在理解发生在母亲身上的变化, 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周边的世界, 又是什么让她们兴奋或动心。
自2009年9月起, 我们在全国七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 (覆盖了一线和二线城市北京、上海、沈阳、西安、重庆、武汉和厦门) , 走访了165个家庭。
母亲们畅谈了她们的愿望和梦想, 分享了家庭相册; 我们还见到了她们的孩子, 跟她们一起购物; 我们甚至还让15位母亲用日记形式记录下她们一周的生活点滴, 并不意外的是, 其中很多妈妈选择了博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