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61cddf284ac850ac024220.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zhòu()夜耕yún() sānɡ()树短dí()拂xiǎo()ɡònɡ()耕织二、看图连一连。
麻钲má qìnɡ磬笛zhēnɡ dí三、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草满池塘水满陂.。
()A.池塘。
B.池岸。
C.山坡。
2. 童孙未解供.耕织。
()A.供给。
B.从事。
C.供奉。
3. 短笛无腔.信口吹。
()A.口腔。
B.曲调。
4. 山衔落日浸寒漪..。
()A.带有寒意的水中波纹。
B.寒冷冬天的水中波纹。
四、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1.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____”字表明牧童不是规规矩矩地骑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小孩做了什么)的情景,表现了小孩________的心情。
五、理解课文内容,填一填。
1. 《稚子弄冰》一诗中表示颜色的字词有____、____、____,“玉磬穿林响”“玻璃碎地声”描写了________,全诗有声有色,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2. “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一个“____”字写出了日落西山时的样子,一个“____”字写出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样子。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2.解释诗中加点的字词。
耘田:_________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哪两句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景?请画上横线。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6f258c1c708a1294a4405.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童孙未解供.( gōng gòng)耕织。
2.彩丝穿取当银征.( zhēn 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í)。
二、辨字组词。
耘()昼()晓()运()尺()绕()三、生字辨析。
1.“昼”字读,共画,反义词为。
2.“耘”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桑”是结构,音节是。
4.“晓”的部首是,共画。
四、选择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填序号)1.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傍晚②靠近③旁边2.稚.子.金盆脱晓冰。
()①皇帝最小的儿子②幼稚的孩子③幼小的孩子3.短笛无腔.信口吹①曲调②口腔③腔调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画“√”,错的画“×”)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题目的意思是指四个时候田园里的事。
()2.《稚子弄冰》一诗中的“玻璃”是指一种天然玉石。
()3.《村晚》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
()六、先解释加点词语,再说说诗句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绩麻:各当家:诗句意思:2.牧童归去..吹。
..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归去:信口:诗句意思:七、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根据意思写出诗句)2.东南水乡,人们正忙着插秧播种,连小孩儿都在忙着学种瓜。
“”说得真没错!3.《稚子弄冰》一诗中,描写儿童在冬天嬉戏的诗句是:。
八、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
,也傍桑阴学种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诗中一、二两句描绘了,以白描的手法写出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
4.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九、挑战课外阅读。
池上小娃撑小艇①,偷采白莲回。
不解②藏踪迹③,浮萍④一道开。
【注释】①小艇:用竹篙撑,使小船行进。
②解:明白,懂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02bd89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e.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名师来指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
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答案大家找〕(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答案大家找〕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
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
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
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案大家找〕“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五年级下语文1 古诗三首课外阅读及答案
![五年级下语文1 古诗三首课外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601eff78a6529657d5374.png)
五年级下语文1 古诗三首课外阅读及答案
(一)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理解词语。
艇:解:踪迹:
2.给下列字注音。
撑偷莲解踪浮
3.组词。
娃()艇()藏()踪()蛙()挺()臧()粽()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略
(二)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但:无:
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诗人的嘱咐是:。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
3.不见九州同无忘告乃翁
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6a12fba0d4a7303763ad7.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2. “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二)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稚子:。
(2)钲:。
(3)磬:。
(4)玻璃:。
2.给加粗的字注音。
3.“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互文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类文阅读(一)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A.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2.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4.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__可以看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e6e9af78a6529657d5323.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9.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内容多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bf522e009581b6ad9eb40.png)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_________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城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_________①[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②[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位于渭水北岸。
③[浥]湿润,沾湿。
④[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_________①[将晓]快要天亮。
②[三万里河]指黄河。
“三万里”形容它很长。
③[五千仞岳]指华山。
“五千仞”形容它很高。
④[摩天]碰到天。
⑤[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⑥[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暴政。
⑦[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我会写:仞:万仞壁立千仞心游万仞岳:五岳山岳岳父岳母三山五岳摩:抚摩按摩摩天观摩摩拳擦掌遗:遗民遗失遗忘遗憾路不拾遗涕:涕零鼻涕感激涕零巫:女巫、巫师、巫术、巫婆、巫神多音字: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舍:shè宿舍shě舍不得形近字:仞(万仞)刃(刀刃)岳(山岳)兵(士兵)摩(摩天)磨(磨炼)问题归纳:1、第一首诗前两句描绘一幅怎样的意境?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第二首诗描写景色有何作用?滚滚黄河奔流三万里,东入大海,巍峨华山高达五千仞,上与天奇。
如此大好河山,却沦陷在“胡尘里”,怎能不令人愤慨?壮观的景色描写渲染了老百姓的悲愤、失望之情。
2020新版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新版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2eab0da38376bae1fae4b.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140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f.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 “桂子飘香,宫后会之”中的“桂子”是______。
A. 花B. 树C. 果实D. 根答案:A2. 诗人感到什么情绪?A. 悲伤B. 愉快C. 思念D. 愤怒答案:C3. 诗句“只应守寂寞,如坐等滄茫”中的“滄茫”的意思是______。
A. 清澈B. 蓝色的C. 遥远的D. 幽深的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草莽纪程》中的主要内容。
答案:《草莽纪程》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讲述了诗人在意气风发的年轻时期在九州独往南岳时的心情和遭遇。
他怀揣抱负,独行山野,欣赏自然美景,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2. “惟将终夜加金剪,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两句诗表达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守夜剪修云雾,期待月亮的美好景象。
在“金剪”指月光的刺眼,运用“云开见月明”暗示经过努力,光明即将到来,寓意明天就是美好的。
三、解答题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的“玲珑骰子”和“安红豆”分别是指什么?答案:“玲珑骰子”比喻连珠儿童玩具,象征初生婴儿。
“红豆”指心,比喻相思。
这两者都代表着父母的深情厚爱。
2. 请简要概括“梅花”一诗的主题。
答案:“梅花”一诗主题在于通过描写梅花,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崇尚坚强品质和乐观态度的思想情感。
通过梅花的形象,弘扬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9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f20157e21af45b307a890.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课后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课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b00bc43323968001c920e.png)
9.古诗三首(1)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出示课件5:杜甫《春望》】请生朗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3)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B、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看课文插图,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见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
C、朗读感悟“放歌纵酒”。
(1)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出示课件6】读五六句。
指名读。
(2)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还有做伴,此时,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
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的“喜欲狂”,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
(板书:放歌纵酒)全班读。
D、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1)杜甫的家乡在哪儿呢?(洛阳)(2)洛阳美吗?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最后一句(评:还在巴峡流连),小组读(评:到了巫峡),大组读(评:到了襄阳),全班读(评:洛阳到了!)(3)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出示课件7】师: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
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人欣喜若狂的喜悦之情。
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从军行》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部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d0ecd10a6f524ccbf85f9.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第一课《古诗三首》1.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第二课《祖父的园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找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月是故乡明》3.课内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91a1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a.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2)却看妻子愁何在()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3)青春作伴好还乡()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2.判断题(1)“遗民泪尽胡尘里”,诗句中“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3)“三万里河东入海”,此句中的“河”指淮河。
()(4)“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五千仞”是实指,形容山高。
()(5)“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3.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这首诗中的“,”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作了铺垫;第三句“”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
这首诗中的“,”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地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4.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d9b2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2.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从军行)》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
A.王昌龄B.杜甫C.高适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
A.宋代诗人陆游B.唐代诗人王维C.唐代诗人王之涣二、读拼音,写词语。
huáng héqiāng díyáng liǔhé xūwèi chéng yáng guān yí mín mó tiān三、用“√”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泪尽(jìn jǐn)涕(tì dì)泪蓟(lì jì)北漫卷(juàn juǎn)诗书摩(mó móu)天襄(náng xiāng)阳四、比一比,再组词。
纫()兵()第()摩()仞()岳()涕()磨()五、根据句子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却: A.后退; B.推辞,拒绝; C.再。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③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2)漫: A.到处都是,遍; B.广阔,长; C.不受约束,随便。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③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
()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却看..妻子愁何在却看:(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晓:(3)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4)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七、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从军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边塞诗人,这首诗中的“,”写的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土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作了铺垫;第三句“”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2020新教材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新教材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c8d5caf45b307e87197c7.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新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65f17476c66137ef061914.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最新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445747c1cfad6195fa7ba.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2020年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204101eb91a37f0115c59.png)
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第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的农村儿童形象。
A.淘气顽皮、聪明伶俐B.热情淳朴、天真可爱C.遇事慌张、手足无措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四句的意思。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村生活?答案1.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2.B3.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为是邻村的客人忽然到来。
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门,赶紧把闭着的柴门打开。
4.例:宁静优美,闲适舒坦。
(意思对即可)清平乐(yuè)·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清平乐村居2.B3.溪头卧剥莲蓬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类文阅读-2 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节选)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
“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下来用帽兜子()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草,我就给他()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1.西江月:词牌名。
2.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3.别枝惊鹊: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5.见:同“现”。
1.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
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天的夜晚,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看出季节特征的。
2.词的上片主要写山村特有的响声,分别是:鹊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写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
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2.鸣蝉蛙声
3.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