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欧:那也得算作正直。 苏:但是,我想你是说过不能欺骗朋友的吧? 欧:噢,请让我全部收回。 苏:很好。但是,还有一点,我想问你。你认为 一个有意破坏正直的人比一个无意破坏正直的人 更不正直吗? • 欧:哎呀,苏格拉底,我对我的回答已经失去了 信心。因为整个事情已经变得同我原来想像得恰 好相反。
哲学史是“一般认识的历史”,“是全 部知识领域的历史”(列宁)
• 冯友兰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 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 而思之。” 人类精神的反思包括认识的形式和认识的 内容 。
• 认识内容——全部知识领域。哲学是一种 “批判性”的研究 ,即“对任何思想体系 的结构、假设前提、概念及其主张的重要 性进行的理性探究” 。
• • • • • • • •
• •
欧:也放在那里。 苏:还有奴役吧? 欧:是的。 苏:没有一样这类事情可以放在正直的一行吗? 欧:唔,要是那样搞,可没有听说过。 苏:好啦。但是,如果一个将军必须惩处那极大地危害了他的国家的 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而且奴役他。这不对吗? 欧:当然不能说不对。 苏:如果他运走了敌人的财物,或者在战略上欺骗他。这种行为怎么 样? 欧:噢,自然完全正确。但是,我想你刚才要谈的是欺骗或错待朋友。 苏: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同样的行为就得分写在两行里,是不是?
• 然而,由于吉姆是一个来自国外的应受尊重的访问者,上尉 乐于给客人亲手杀死一个印第安人的特权。如果吉姆接受这 一要求,那么作为对他的特殊敬意,其他印第安人将被释放。 当然,如果吉姆拒绝这一要求,他就失去了这一特殊的机会。 而且一当吉姆说他不接受这一要求时,刽子手就将采取他会 采取的行动,把印第安人全部杀死。 • 吉姆想起青少年时看的小说里的那些不顾死活的情节,但他 不知道如果他拿起枪,是否能吓住上尉、刽子手和其他士兵。 不过,他十分明白这种做法是无效的,因为任何反抗的企图 都意味着全部印第安人和自己都将被杀死。那些靠墙的印第 安人和其他村民了解这样的境遇,他们显然恳求吉姆接受这 一“殊荣”。 • 吉姆应当采取何种行动呢?
• 笛卡尔说:有的:原则上,他不能怀疑他 自己是有意识的,他存在着。即使他怀疑 一切,他也无法怀疑他在怀疑,也就是说, 他存在着并且是有意识的。我们因此就有 了一种通过测试的候选者,那就是,“我 思故我在”。
例子二:一个叫伊恩(6岁)的小孩家里来 了客人,其中包括3个孩子。他们爱看的电 视节目,伊恩不爱看,而伊恩爱看的节目, 那3个孩子不爱看。他们人多,伊恩只好让 给他们看。可他很委屈,对妈妈说:“妈 妈,为什么3个人自私就比1个人自私好 呢?”
① 不是问题的问题 罗素:“桌子存在吗”的问题
• 重要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桌子虽然一向并 没有惹动过我们的思绪,现在却已经变成 了充满惊人的可能性的问题了。而这些问 题就是哲学中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它包括 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理?有可能 知道绝对确定的事物吗?
“哲学,如果它所回答的问题不如我们所 期望的那么多,最低限度也有权利问一些 可以增加对世界的好奇心的问题,并且可 以指出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的表面之 下所潜伏着的奇异和奥妙。” ——罗素
例:历史哲学的分类与问题
① “什么是历史?” 一般地说,“历史”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 义:一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关于过 去发生的事情的叙述和修辞。前者被认为 是所谓客观的历史,后者则被认为是历史 学。
2)自知无知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的神谕 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说, “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 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
“苏格拉底方法”
如苏格拉底与当时一个名叫欧提德穆斯青年关于“正直”这一问题的对 话: • 苏:但是,必然有某些行为真正出于正直,正如出于其他职能和技巧 一样。 • 欧:毫无疑问。 • 苏:那么,你自然能够告诉我那些行为是什么?出于正直的是什么? • 欧:我当然能够,而且我还能告诉你出于非正直的是什么。 • 苏:很好,让我们在相反的两行中写出什么行为出于正直,什么行为 出于非正直。 • 欧:我同意。 • 苏:好吧,虚伪怎么样?虚伪放在哪一行? • 欧:当然放在不正直那一行。 • 苏:欺骗呢? • 欧:放在同一行。 • 苏:偷盗呢?
二、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1、哲学始于惊奇和无知 柏拉图:“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 惊奇” 。
•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今来人们开始 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 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要的问题, 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 出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 惭愧自己的愚蠢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 的是为了摆脱愚蠢。显然他们为求哲而从 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 柏拉图说:“他(哲学家)的天性决定了 他要探究存在,他不会停留于那些人们只 知道它们存在的单独的个体,他要寻根究 底,在认识万物之自然(本质)之前绝不 轻言放弃……当他走近真实的存在者,和 它紧紧联系在一切,创造出理智和真理, 他就达到了真知。于是他生活在真实里, 生长着,摆脱了他的痛苦。”
• 但从另一方面说,中国传统所谓‘‘智”, 并不只是西方所谓知识即人之求知之成果, 而是指人之一种德性,一种能力。此种智 与西方所谓wisdom或intellegence之义略同。 中国“哲”字的主要含义是“知人之智”, 而知人之智,是一切智中之最难,也是一 切智之归宿。从这个意义看,中国“哲” 之训为智,其涵义又可比西方Philosophy一 字之原义要深。
②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波普尔 :“童年时代的一个哲学问题”
③普通儿童的哲学问题 参见马修斯《哲学与幼童》
例子一: “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6岁的孩子, 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爸爸, 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呢?”
蒂姆的父亲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 道,同时问蒂姆他对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是怎样想的?蒂姆又舔了几下锅子,回答 说:“噢,我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梦,因为 人在梦里,不会追问这是不是梦的。”
• 但以哲学一名指西方之Philosophy,并不完 全切合。因为Philosophy 有爱智之意,而 “哲学”一词似乎缺少了爱之义。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正是因 为不满当时自称为智者(Sophist)之人, 乃自称为爱智者(Philosopher),即哲学 家。
• 但以哲学一名指西方之Philosophy,并不完 全切合。因为Philosophy 有爱智之意,而 “哲学”一词似乎缺少了爱之义。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正是因 为不满当时自称为智者(Sophist)之人, 乃自称为爱智者(Philosopher),即哲学 家。
《哲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一、“哲学”一词原义
英文中 “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 从希腊的Philosophia一词转译过来,其中 philo是“爱”的意思,sophia则是“智” 之意,所以“哲学”本来的意思是“爱 智”。中文“哲学”一词,来自日本人西 周的翻译。
• 如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是人类精 神对于人类宗教生活的反思; •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人类 精神对于认识及政治生活的反思; • 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是人类精神对于 自然科学研究的反思。
• 认识形式——一般认识和整体性探究 一方面,哲学感兴趣的是一些基本概念 (如时间,空间,存在,社会性,善,美, 死亡等)。 当代英国哲学家汉普夏尔说:“哲学是 对人类知识范围进行的自由探索,也是对 适用于经验和现实的最一般范畴进行的自 由探索。
• 欧:我想是这样的。 • 苏:好,现在就让我们来专门讨论对待朋友的问题吧。假 定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丧失勇气,又分崩离析。如果 他告诉他们生力军即将到来,欺骗他们相信他,使他们鼓 起勇气,取得胜利。这种欺骗朋友的行为怎么样? • 欧:唔,我想我们也得把这个写在正直的一边。 • 苏:假定一个孩子需要吃药,可又不肯吃。他的父亲欺骗 他,使他相信药是好吃的。哄他吃了,救了他的命。这种 欺骗怎么样? • 欧:那也得归入正直的一边。 • 苏:假定有人发现一个朋友处于极端疯狂的状态,怕他自 杀,偷走他的剑。你怎么看待这种偷盗?
Fra Baidu bibliotek
资源通常有有限,因此就有分配问题。什 么样的分配是公平的?为了多数人的需要 就要牺牲少数人的需要吗?我们以什么标 准判断一种行为或制度的好坏?这是伦理 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伊恩的问题中 暗示了对功利主义学说的非常有趣和重要 批评。
“吉姆的选择”
• “吉姆来到南美一个小镇的中心广场上。广场靠墙 处站着一排被捆着的20个印第安人,大多数印第 安人看起来非常恐惧,只有少数印第安人面无惧 色。 • 他们前面站着几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个身着卡 其布衬衫的魁梧男人是负责的上尉。当上尉询问 了吉姆许多问题,知道他是由于考察植物偶然来 到了这个地方后,便向他解释这些印第安人是胡 作非为的人。由于他们参与了几起抗议政府的事 件,所以要枪毙他们。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其他 潜在的抗议者明白顺从的好处。
例子三:约翰(6岁)正好思索这个事实, 除书本、玩具、衣服之外,他有两条手臂, 两条腿,还有一个脑袋。他问:“哪一部 分的我,算是真正的我?”
例子四:公主的月亮 7岁的埃莉诺公主生病了,她向国王提 出了要天上的月亮。国王请来他身边的聪 明人,皇家总管,宫廷魔法师和学者。他 们都说不可能摘下月亮。国王很悲伤,叫 来了宫廷小丑弹琴。
在中国,原本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字与 “学”字。 “哲”字根据《尔雅》释言,训为“智也”。 “学”字在《尚书大传》曰,“学效也”;《白虎 通》: “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 。 “哲”与“学”连名,只限于“哲”或“智”之 学,只有《庄子· 天下篇》所谓道术,魏晋所谓玄 学,宋元明所谓理学、道学、义理之学与西方 Philosophy之名略相当 。
蒂姆的推理是这样的: 如果万事都是梦,人们就不会追问那是不 是梦。 人们会追问,那就不是梦。 所以 并非一切都是梦。
• 这个推理就类似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 在”的命题。 • 笛卡尔提出一个思想实验:想象有一个强大的恶 意的魔鬼,他正在欺骗我们,因而我们不知不觉 出错了,它向我们灌输错误的观点,这样的话, 我们将无法对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东西抱有信心。 问题是:我们怎样才知道这并非如此?我们怎样 才知道我们不是在被这样一个精灵所骗?有没有 任何东西通过这种测验?
进一步阅读
1、《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 贾德著,作家出 版社1999年版 2、《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100个让人想 破头的哲学问题》 (美)巴吉尼著,上海 三联书店2008版 3、《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 特· 所罗门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版
2、对智慧的探索——哲学的探究对象和方式 1)一般认识和全部知识
• 历史学家可能会问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发生了什么,哲学家 会问:“时间是什么? • 数学家可能会探索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会问:“数是什 么?” • 物理学家可能问原子的成分是什么,或者重力是由什么引 起的,哲学家会问:“我们怎么知道在我们的心灵之外, 还会有别的东西存在?” • 心理学家会去研究孩子是如何学会一门语言的,哲学家会 问:“是什么使得一个词意指某个东西?” • 任何人都可以问,不买票溜进电影院是不是错误的,哲学 家会问:“是什么使得一个行为有对错之分?”
• 苏格拉底说:“我所唯一知道的事,即什 么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 I know nothing.”)
• 柏拉图的哲学之爱(Eros):“柏拉图式的 爱情”
• 从肉体之爱升华到哲学之爱:从追求一个 美的身体出发,为着美本身不断向上攀登: 从一个美体延伸到两个美体,由两个美体 延伸到所有美体。从美的身体走向美的生 活,从美的生活走向美的认识,从所有认 知最终到达那个惟一指向美本身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