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与传统文化1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史学啊,那在传统文化里就像是一颗超级闪耀的恒星,光芒万丈,其他文化元素都得围着它转呢。

你想啊,传统史学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从三皇五帝开始,那些故事就像是一部部超级精彩的玄幻大片。

黄帝大战蚩尤,那场面,就跟超级英雄打架似的,电闪雷鸣,各种神奇的法术乱飞。

这些故事可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它们就像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魔法秘籍,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智慧。

传统史学还是一个超级严格的老师。

它会板着脸告诉你,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那些朝代的兴衰,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像秦朝,强大得像个肌肉猛男,横扫六国,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太霸道,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就像一个暴发户肆意挥霍自己的财富,结果一下子就垮台了。

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要懂得照顾大家的感受。

而且传统史学就像一个有着超级记忆力的老神仙。

它把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比如诸葛亮,那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呼风唤雨,空城计那一出,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表演,把司马懿骗得团团转。

这些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激励着我们要做聪明、勇敢又有谋略的人。

它也像一个超级爱唠叨的老奶奶。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仔仔细细地说个遍。

从宫廷里的勾心斗角,到民间的家长里短。

就拿宫斗来说,那些后妃们争宠的手段,比现在的宫斗剧还精彩呢。

为了一点小利益,那心眼多得像蜂窝,斗智斗勇,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在传统文化的大家庭里,传统史学就像一个定海神针。

如果没有它,传统文化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时间的海洋里瞎晃悠。

它给文学提供了无数的素材,那些诗词歌赋很多都是从历史故事里汲取灵感的。

它也是绘画、戏曲的源泉,你看那些历史题材的绘画和戏曲,就像是传统史学这个大树上结出的鲜美果实。

传统史学还像是一个神秘的时光隧道。

我们只要一钻进这个隧道,就能瞬间穿越到古代。

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九讲 会通与断代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九讲 会通与断代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给中国人打开了一 个全新的世界,其作用不亚于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在东北的朝鲜,设 置郡县。这些活动,为司马迁写《史 记》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惟我汉继 五帝末流,接三代统业”。
顺应这种“海内一统”局面,司马谈、 司马迁父子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决心 通古今之变,对此前中国文明史进行 整合。《史记》用一种综合体,完整 地勾勒了中国早期发展史脉络。通过 《史记》的整合,汉以前零乱的、驳 杂的中国文化,得以完整的、一以贯
《史记》以后,中国社会的历史如 何写,有三条道路: 一是续编史记; 二是断代为书; 三是重纂通史。
司马迁之后,首先出现的是“续史 记”作品。从褚少孙开始,不少学人 包括班固父亲班彪,都投入到了续写 工作中。其中,班彪的《史记后传》 质量最高。
但续写有续写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无法统一风格。每个史家的观点不同 治史风格有异。一定要后人屈从前人, 则委屈了后人,否则,又有不伦不类 之嫌。尤其是像司马迁《史记》这种 “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 的史 书,要一个正统封建知识分子去仿
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 浊,究汉德之所由” ,这是班固很不 满意的。 班固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歌颂 汉朝的丰功伟绩。他曾作《典引篇》, 称颂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两位开国皇帝 的功劳,认为中国历史非尧不
兴,非汉不弘。在这种“汉绍尧运,以 建帝业”史观支配下,班固毅然断汉 为书,成《汉书》。《史记》将西汉 “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 《汉书》断代为书,突出了汉朝的位 置,适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由于 中国历史的特点,班固以后,断代史 十分
严格意义上的通史和断代史是从 《史记》和《汉书》开始的。
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著作。它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汉 武帝,前后近三千年历史。这是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通古今之变”的早期 中国通史著作。《史记》是汉武帝时 代“拓地”的产物。汉武帝时代,是 中国的一个全盛时代,号称“拓地几 两万余里”。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

第十章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

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字。

这些记载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而可以被看作历史记载的萌芽。

负责记载的史官,则担当起草公文、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家。

《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风、稚、颂三个部分。

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

《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概括了 3 000 年历史,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史记》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

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荀悦的《汉记》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就史学门类言,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

三、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

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

宋元时代,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史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礼仪等各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观念、史书编纂等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强调历史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取向,这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视道德教化和人伦关系有关。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古代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常常需要参考和解读传统文化中的文字、文献、艺术作品等。

古代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也为古代史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古代史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古代史学家不仅要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需要分析和解读古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变迁。

例如,研究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都是古代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古代史学借助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代文化

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代文化

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中国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史学是一个深受推崇的领域,自古以来,大量著作不断涌现。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也在逐步演变。

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中国史学的传统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历史文献之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广泛,包括古籍、碑刻、竹简等。

历史文献的研究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还要考虑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此外,中国史学的传统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 传统史学的叙述与注释。

在古代,史书是记录历史的主要形式,传统史学家主要是致力于对史书进行整理、比对和注释。

如《史记》等著作在中国史学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传统注释方法包括整编、修订和补注等,这些方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史学的现代文化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史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方法。

现代史学家更多地使用资料分析、统计学等现代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研究。

此外,近年来,人类社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史学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史学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另外,大量新兴学科、领域的涌现,也为中国史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如民族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兴起,使得史学研究更加深入探讨了文化因素对历史形成和演进的影响。

同时,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史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历史文化教育成为各级教育的重点之一,许多机构、公司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三、中国史学现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国度,中国的史学领域同样经历了深化和广泛的发展。

在传统领域中,文献研究和史书之注释仍然是史学研究的重点。

在现代领域中,多元化和深入化的探讨成为趋势。

在技术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推进下,中国史学领域迎来了难得的好时代。

总的来说,中国史学在传统与现代文化间融合兼容并蓄。

历史学考18个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学考18个万能答题模板

历史学考18个万能答题模板党的发展历程1.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2.答案模板(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

传统文化1.常考设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答案模板(1)坚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3)积极宣传民族传统文化;(4)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思想解放1.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答案模板(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民族复兴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答案模板(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民族团结1.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2.答案模板(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对外交往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大国崛起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必备知识基础练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诘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2.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C.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3.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

”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A.“三纲五常”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春秋大一统”4.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5.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

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下列各项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愚夫愚妇与圣人同C.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6.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7.《楹联丛话》记载,曲阜孔府大门前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偕天不老,文章礼乐圣人家。

”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偕天不老”的思想是( )A.孔子的“仁”B.孟子的“民贵君轻”C.董仲舒的“君权神授”D.荀子的“仁义”和“王道”8.《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

两汉史学传统文化的不竭渊薮

两汉史学传统文化的不竭渊薮

两汉史学:传统文化的不竭渊薮王健2012-10-29 11:17:16 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06月28日16 版)汉代作为我国中古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成就卓著,开创了文化盛世,而且构筑了中古史学巅峰。

打开两汉史籍,人们在追溯那个文明高涨时代的王朝递嬗、社会盛衰等宏大历史进程的同时,值得再三品味的,还有极富创造力的雅言俚语,林林总总的传奇人物,悲欢离合的生活轶事,不胜枚举的文化掌故。

这些历史遗存的精华,无不融汇到历史长河中,蔚为传统文化的不竭渊薮。

这里仅以语汇、掌故和文化母题为例,对此作一简略的历史考察。

一语汇作为语言符号的聚合体,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表意工具,有着极强的传承性和扩散性。

两汉是中古文化创造力奔涌勃发的时代,两汉史学所积淀的新语汇蔚为大观,它们植根于特定的时代土壤和文化语境,极富生命力和表现力,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史记》、《汉书》的语言建树,受到历代极高评价和广泛推重,清人张之洞赞誉两书云:“古来词章,无论骈散,凡雅词丽藻,大半皆出其中,文章之美,无待于言。

”《史记》、《汉书》中许多词语如“实事求是”、“移风易俗”、“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运筹帷幄”、“萧规曹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均率先创意,传播久远。

品读《后汉书》不难发现,范晔笔下的东汉文化,其语言特色与前代又有不同,尤为儒雅的文辞俯拾即是,如刘秀所讲的“置之度外”、“有志竟成”、“克己奉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披荆斩棘”、“疾风知劲草”、“旗鼓相当”、“差强人意”、“推心置腹”、“得陇望蜀”、“敝帚千金”、“乐此不疲”等,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时至今日他还享有“语言大师”的美誉。

来自前四史中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汇,不仅生动鲜活,而且几乎每一个词本身都承载着一段曲折动人的历史。

这些成语的形成,固然归功于秦汉名人“脱口秀”功夫,但只有被史家给予二次加工,并被记载下来留存到史学经典之中,才真正激活语汇的魅力,使它们获得永恒的生命。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_史学论文:戊戌变法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_史学论文:戊戌变法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戊戌变法与传统文化的碰撞1898年6月11号(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二十三日)翁同龢拟定,在康有为等维新士子的推动激励下,光绪皇帝“诏定国是”,决定变法,并在以后的三个月间频频地颁发了许多新政诏令,试图启动一场由上而下的体制内的经济、军事、文教、政治诸方面的近代改革——所谓“百日维新”,也称“戊戌维新。

这是近代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以适应当时现代化挑战的尝试。

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它的失败导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

任何运动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发生的,它们的发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着形式多样的背景,也有着各自的目的和想要的结果。

那么,这次维新变法运动到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或者说为何会发生这次变法运动呢?19世纪9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与中国的封建主义相结合,竭力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阻了,理所当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塌陷了。

因而,这次维新变法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民族和国际背景,但最最直接的原因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的失败。

而它的失败使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

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能由“崎岖小岛”、“东夷小国”战胜老大中华帝国,能由弱到强,就在于向西方学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所以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认为要把中国从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厄运中拯救出来,取得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富强,只有实行维新变法,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

简单点说,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就应该向日本学习,像他们那样实行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对此,他们借鉴早期维新思想家(如郑观应)提出的“变法”主张,以新的形式,新的姿态,向着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守旧的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在痛斥封建顽固势力的同时,也对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种种失误和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
§1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021/2/4
1
2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一)远古至秦汉的史学:奠基 先秦是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
史学源头:口耳相传,辅之结绳刻木。 中国远古时代的大量历史传说,如《大 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造人》 等等,尽管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但其中 包含的史学元素却光彩夺目。
(2)类书、丛书的编修达到了高潮。明《永乐 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都代表了类书、丛书的最高成就。
2021/2/4
1
17
(3)清代考据学在校勘古籍,考证史实 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重 要的著作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 翼《廿二史札记》等。
(4)方志编修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数量 之多、范围之广,为前代所不及。
(5)史评史论在明清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以清代章学城的《文史通义》成就最大。
2021/2/4
1
18
(6)明清两代的官修史书,不论在数量 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 时期。官修正史有《元史》和《明史》。 其它重要的官修史书有《大明会典》、 《明实录》、《清实录》、《清会典》。 “清通” 等。 (《清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 乾隆年间官刻《二十四史》。
2021/2/4
1
4
最早的历史典籍
继甲骨文、金文之后,《尚书》中记载 了殷、商王朝的大事,是中国最早的文 献总集,是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
《诗经》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如 《绵》、《公刘》等反映了周王朝某些 历史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视为汉 族史诗。《大雅》中的有关篇章提供了 周部族的发祥、发展、创业、立国的史 料。

宋代书院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

宋代书院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

宋代书院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
1、书院更加开放、自由
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宋代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在高速进步。

宋朝统治者对于文人学子的认可度非常的高,促使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高。

同时,宋代开放科举制,开放教育方式,书院逐渐兴起,各类官办、民办书院日益增多。

书院秉持着思想开放、内容开放的原则,科举对贫民百姓开放也促使着更多寒门学子前来书院求学,书院的教授内容也相对开放,朝廷没有像以往那样对教学内容和思想上加以严苛的要求。

2、书院满足人们对功名的追求
宋代统治者期望打破过去的门第限制,鼓舞更多的寒门学子加入科考、入朝为官,激励了不同阶层的学子积极求学,抱有浓烈的求学治国、实现自身价值的展望。

而学子们想要求学,就不得不参与到书院的教学中来,由于社会的心理引导,学子们对于书院抱有崇高的期望。

所以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天子脚下,书院都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书院对于学子的知识传授以及思想引导,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

《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赵璐璐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品读与欣赏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部史学巨著——《史记》。

《史记》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的一部中国古代名著,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中国的史学史和文学史两个方面给予了《史记》极高的评价。

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一下《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看一看《史记》这部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究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样的特色。

一、司马迁的生平其实《史记》这部书大家都会非常熟悉,它的作者是中国西汉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我们要了解《史记》这部书,当然就要先了解司马迁这个作者他的一生,他的思想也对《史记》的成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现在先来谈一谈司马迁这个人的生平。

司马迁字子长,他出生在汉景帝的中元五年(公元前的145年),他是当时汉代左冯翊夏阳人,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附近。

那么,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汉朝的太史令,太史令这个官职主要负责掌管当时图书的保管、史籍的修著和编撰、天文历法等等。

因此可以说,司马迁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史方面的训练。

年十岁,司马迁就可以诵古文。

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父亲司马谈认为,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父亲司马谈就要求司马迁离开家乡,出去远游,来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一看,当时整个汉王朝的统治情况,并可以寻访许多的历史遗迹。

因此,司马迁在20岁这一年离开了家,开始了他的游学生涯,在司马迁整个游学的过程中,他遍访了祖国大江南北的许多古迹,并且有幸知道的许多地方上的史料,见到了许多秦汉之际历史的亲历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也得到了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应该说,这都为以后司马迁写作《史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司马迁在结束游历之后,回到家中,但是不久司马谈因为病重去世了。

于是司马迁在经过三年的守孝之后,就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职位,在汉武帝的元封三年(公元前的108年),司马迁正式开始担任汉武帝的太史令。

简析中国传统史学的功能

简析中国传统史学的功能

简析中国传统史学的功能中国传统史学的社会功能第一,它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

严肃的历史学著作是会在帮助人们明是非、辨善恶、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方面,有所助益。

第二,它具有经验借鉴的功能。

假如因时代前进了而蔑视历史经验,那只能使人们在现实中增添盲目性。

第三,它具有文化积累与传播的功能。

我国传统文化中史学的作用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通过史官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之高、史书在古典目录学中的分类位次之先及史存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之重得到体现。

一、史官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的地位之高史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早。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民神杂糅,巫史不分,史官既承担着'史''的职责,更重耍的是还承担者在当时极为重要的政治角色--"巫"的角色,成为沟通神与王的特殊人员。

他们主持祭祀,占卜吉凶,用神的意志来引导统治者,成为君王左右必不可少的参政人员。

相传夏代有史官终古,殷代有史官向挚,"唯殷先人, 有册有典",当时"册""典"就是由史官来完成的。

西周时代,史官的队伍日益扩大,分工趋于明显,他们有的记录史事,有的起草公文,有的掌管文书。

椐记载天子赐钟鼎给诸侯公卿,往往派史官做代表行给奖礼。

周公时代的史佚见于钟鼎文的就不下数十次。

而且周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当时史官的地位很高。

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史职人员,承袭传统职业模式,既从事编册,又进行筮卜、星占、望气、圆梦等宗教迷信活动,他们沟通神人,掌握天人之间的各种事务, 可谓上交天子,下接诸侯,在统治集团的决策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大唐以后,开始形成设馆修史的制度。

各朝都把国史的修撰视为国事并且实行严格管理,禁绝私人修史。

撰修国史的人员,职高位显,通常都是朝廷内外的精英人物。

他们精通历史,富有学识,是当时社会的名流,备受各朝天子的青睐。

中国史学史第1课

中国史学史第1课

中国史学史第一课:中国史学的悠远传统一、[教学内容]1、先秦史学商周时代,国家体制中已经设置了专门保存、管理政府施政记录的史官。

他们对于庙堂之上的政务决策进行记录。

这种记录,既保持了施政的经验,以为后来之参考,又构成一种监督机制,使得施政、议政者的重要言行有案可查,后世的人得以对前人进行有根据的评价。

周代已经整理成书的《尚书》,就是这种记录的选编。

虽然这类记录行为,还没有纳入系统自觉的历史编纂系统,但是已经具有史学的基本功能。

最晚到西周末年的时候,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更为系统的经过编纂的史书。

战国时的墨子说,他曾见到过“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史事之盛。

这种各个政权设官纂修的史书名称并不统一,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周、鲁、齐、宋、燕等国都叫《春秋》。

这些史书后来都散佚了,不过从孔子据《鲁春秋》修成的《春秋》,以及《左传》、《国语》等书中,还是可以略知当时各国国史基本内容的范围。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国史之外又兴起了私人修史之风。

孔子所修编年体史书《春秋》,就是迄今尚存的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

《春秋》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鲁国十二公,凡242年,以鲁国政务大事为中心,记载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人物活动,记忆当时的各国朝聘、会盟、征伐等大事。

同时,《春秋》还记载了日食、地震、山崩、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现象和灾异。

《左传》是基于《春秋》基本内容增加更为详明解说的编年史,相传为战国时人左丘明所作,覆盖事件从鲁隐公元年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略长于《春秋》。

2、两汉史学两汉时期,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写出了《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是一个经济繁荣和大一统局面巩固的时代,这为出现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史记》首次开创记载国家大事、典章制度、各类人物、社会风貌的纪传体史书,在史学和文学双重意义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司马迁本人也在后来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一节赫赫始祖的业绩•传说时代: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剧烈变化。

•黄土高原地区的部落领袖:炎帝、黄帝。

•一、炎帝贡献•发展原始农业,发明最早农具耒耜,培育最早谷物粟;•创立“日市”;•发明医药;•发明五弦琴等。

•二、黄帝部落贡献•文字,仓颉等;•衣冠,胡曹、黄帝;•财产制度;•设官治民。

•三、华夏民族主体的形成•炎黄部落由南、北二线东迁中原。

•与九黎部落的军事冲突,东夷部落加盟。

•炎帝、黄帝部落冲突,黄帝部落成为中原盟主。

•四、人文精神的起源•积极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人合一。

•炎帝的“文”、“智”→人禽之辨、文野之分。

•第二节北粟南稻的农业•采集、渔猎,攫取性经济生活→农业、畜牧业,生产性经济生活。

•中国生产性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异同:•一、相同处,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7000年前。

•二、相同处,驯养捕获动物为家畜→畜牧业,培育野生植物→农业。

不同处,畜牧业为副业。

•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生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与耒耜农业相配•自然条件:生活资料的天然财富、劳动手段的天然财富。

•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种粟农业,仰韶文化各氏族部落为发明者与推广者。

•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为全世界种稻最早的地区,种稻农业。

•史前主要农具:耕作,铲、耒、锄;收割,刀镰;加工,磨盘、磨棒。

质料有石、蚌、陶、木。

•家畜饲养业依附于种植农业,猪为六畜之首。

新石器时代末期,猪、狗、鸡(早期三种)、牛、羊。

•定居与农业的关系密切,既是前提,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聚落状况成为反映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水源、土地、交通是选择聚落地点的三条件。

聚落类型有沿水阶地聚落(水旁台地)和岗丘聚落(高地)。

聚落规模发展趋势:小—大—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史学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

而史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史学、发展、地位与意义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人创造的文明史册中最为瑰丽璀璨的乐章,是对五千年华夏文明前进步履的生动记录,是对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精神的凝聚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文字,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史学等领域的辉煌成就。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史学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之史学史学,从广义上讲是完全独立于人们的之外的、过往社会的客观及其发展;另一方面,它是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在我看来,史学是通过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

历史记述,受主客观条件局限,不可能完整、全面,还可能出现歪曲事实的情况。

这其中有诸多原因,比如:一,搜集史料的制度有局限,记述范围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进行记述的人,居庙堂之高则不知江湖之事,而局江湖之远则不知庙堂之事。

三,随着历史发展,修史中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劲,政治思想决定修史的主导思想,主流思潮决定修史者的基本意思等。

由于这些原因,后人所见的历史记述,已经不可能是“纯粹”的人类社会演进客观过程,而是作为社会主体所代表的演进主流的基本历程。

因此,对历史记述进行研究,就要弄清真相,并进行诠释。

史学就是在弄清真相和进行诠释的不断交织中成为一门学科的。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自己诸多的特征:(一)功用趋于政治化。

史学功用问题,实际是治史宗旨问题,也即研究历史的目的与任务。

(二)思想日益伦理化。

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先是以氏族血缘为纽带,后是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宗法观念。

它不仅对古代哲学思想有着明显和直接的影响,而且深深地渗透到史学领域内。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第一讲-“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第一讲-“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

把礼的意识纳入个人的修养之中, 就成了仁。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 做是对社会秩序自觉的体认和维护。
请看视频:孔子的理想和仕途人生
(二)《春秋》书名的诠释
“春秋”在古代原是一类史书的通 称。这种名为“春秋”的国史,当 时在有些国家还有各自的专名,据 《孟子·离娄篇》,在晋国称为 《乘》、在楚国称为《祷杌》、在 鲁国称为
原典欣赏:《左传·隐公元年》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 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 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 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经典赏析
莊公時期3
貶出姜氏,誓不相見 鄭伯悔之,穎考叔代為畫策 母子相見,其樂融融 詩評
颍考叔祠碑
郑庄公黄泉见母
二、故事中的悬疑: “春秋笔法”及“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的它例:
天王狩于河阳
关于“春秋笔法”的价值批判
肯定:“春秋笔法”的表达方式,则是 把价值判断寓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 平淡的背后,是深思、再思、三思后的 定论。没有 “炮轰”、“油煎”之类的 语言暴力,高简的文笔,传达的是历史 法庭的冷冷寒意。
就孔子所处的时代而言,孔子的目 的在于奉天法周,欲在天下大乱之 际,冀使天下有道,恢复固有的政 治和社会秩序,故用字遣句之间, 以示正邪有别,如王霸之辨;尊卑 有别,如为尊者、亲者、贤者讳;
原典欣赏:《左传·隐公元年》
“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 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 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 难之也。
赏析: 莊公時期2 太叔果叛,鄭伯曰可矣,連討之, 太叔奔共 春秋譏作失教
書曰:鄭伯克段於焉。段不弟,故 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 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 難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与伊斯兰世界迥然
不同,而且也与西方世界大相径庭。这一点早已为中外学者所
注意。
历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基石,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
之一。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人,都要经过史学之风的吹拂,接
受史学之雨的沐浴。如果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
姓,他一定会听过用种种形式包装起来的历史故事、历史演义
源。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传统、并发挥出如此重要作用的中国
史学,也一定会以其独到的人文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
和发展过程中作出新的贡献。本书的十五和十六两个专题的旨
趣即在于此。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讲,史学这一文化事物在世界范围内的
产生和发展,主要有三种形态:西方史学、中东伊斯兰史学和
中国史学。在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整体运动开始之前,这三种
类型的史学几乎是独立发展的,并且以其各自的风格和精神,
影响着、哺育着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对各自文
明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从比较的观点来看,史
先崇拜、再由祖先崇拜而发展起来的宗庙祭祀文化,培育出举
世无双的尚史传统和尊史风尚。这一传统和风尚一方面导致了
后世政治生活中对“殷鉴”的重视,另一方面又造就了中国文
化中独特的“前喻型”基调。两者的交汇,遂使得史学成为一
门特殊的知识门类,一门上可以关乎国家兴亡、下可以关乎个
第 2 页
人人生价值的学问。本书除在第一个专题中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概述,也有微观的分析。
其五,中国传统史学门类众多,几乎涉及到不同时期社会
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影响着中
国人的生活态度、社会观念、价值理想、民族意识、思维方式
第 3 页
和人生境界。本书的第七至十四各专题,就是置身于中国传统
史学各个分支(如民族史、人物传记、地方志、家谱等)的发
要的角色,既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有关,也与中国传统
文化的自身结构有关。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相互渗透,才使
得史学这一文化中的文化不仅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而且也在
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广泛而又深刻地漫延开来。导致并持续
维系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相互渗透的中介机制,便是民族的心
理文化背景。在我们看来,中华民族由血缘根基演化而来的祖
之外,其他专题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涉及到这一问题。
其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史学渊源于上古的巫
术文化。史官文化在与巫官文化的分离过程中,一方面剥离了
其原先的神秘面纱,另一方面又无法从根本上割断其自身的文
化因缘。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精神,都可以或多或少、或明或
暗地从这一文化因缘中获得理解。本书第二个专题就是要重点
其四,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显学”,之所以能
够成为一种特殊的知识门类,是与其自身的功能密切相关的。
大致而言,中国传统史学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功能
(包括政治借鉴和道德教化),另一个就是文化功能(既是民族
文化的主要载体,又是塑造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本书的四、
五、六各专题即围绕史学的这两大功能展开,其中既有宏观的
解读史官文化与巫官文化的这种风云际会以及蕴含在其中的若
干重要的文化信息。
其三,在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领域,与史学关系最为密切
的就是经学。在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史学与经学不仅难分
难舍,而且时有交叉和重叠。本书的第三个专题就重点讨论这
个问题,以期从一个动态的角度给经史关系重新定位,并借以
阐述不同时期经史关系的演变对史学文化的影响。
展历程,具体而细微地分析传统史学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对中
国整个人文世界的深刻影响,并讨论了传统史学观察历史的各
种视野以及历史知识在民间的传播与普及之路。
最后,中国传统史学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还深
刻地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史学及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之
前,东亚的日本和朝鲜以及南亚的越南等国的史学,都在很大
第 1 页
部,汲取营养,因为宦海生涯所必需的经验、智慧,差不多都
白纸黑字写在史部著作之中。如果他贵为人主,年复一年的
“日讲”和“经筵”,就是为他专门开设的知识大餐,而组成这
一道又一道大餐的基本原料,就是关涉兴亡之道和治乱之由的
历史知识。如果说以《圣经》和《古兰经》为核心的宗教读物
是生活在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人们的最主要精神食粮,那么
对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基本的精神食粮则是
史学著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
是中华智慧的活水源头。
说到史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清
楚,这本薄薄的小书也只能从几个方面对这层关系加以粗略的
梳理。我们在梳理这层关系时,大致遵循如下的思路:
其一,中国史学之所以能够在传统文化舞台上扮演如此重
或历史戏剧。如果他是一个文士,他一定要从小就开始阅读
《史记》和《汉书》之类的史学著作,而且一定要在浩如烟海
的历史书籍中获得最起码的历史知识,以期能够对深奥、晦涩
的古代经典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可是他进入仕途的第一个需要
克服的知识难关。如果他由于种种机缘已经跃入龙门,在他漫
长的宦海生涯中,他也一定要在茶余饭后或官宦之暇阅览史
的程度上受到中国史学的滋养和雨露。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没有中国传统史学,也就没有东方史学。如果 Nhomakorabea中国传统
史学是东方史学的基本内核,那么受其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
本、朝鲜和越南的史学则是外缘。基于这个内核与外缘基础之
上的东方史学,不仅是古代灿烂的东方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鲜
艳夺目的奇葩,而且也是滋养和丰富东方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