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doc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总论

会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总论
2、《会计基础》考试题型
3、学习要求
4、《会计基础》课程结构
Step2:讲授新课: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历史
1、我国“会计”一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3、中式会计发展的里程碑: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
4、现代会计之父:意大利卢卡.帕乔利,编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板书设计: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后记
课堂教学安排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授课章节名称
第一章总论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授课
课时
二课时
授课
形式
新授课
教学
资源
教材、教参、PPT、网络资源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锻炼及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情感目标:强化专业概念,深化职业从业资格意识;
教学
重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内容
教学
难点
会计核算具体内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外
作业
习题集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含师生活动)
Step1:1、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a.什么是会计?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功能1.2 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准则概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强调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第二章:会计记录和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会计记录方法强调连续记录和系统记录的重要性2.2 会计科目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解释科目的作用: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2.3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借方和贷方的原则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3.1 会计凭证介绍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类型和作用强调凭证的重要性:确保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2 账簿解释账簿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类型和使用方法3.3 账簿的登记演示如何登记账簿:凭证的审核、科目的借贷方向、金额的计算等强调账簿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四章:财务报表和会计循环4.1 财务报表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财务报表强调财务报表的作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2 会计循环解释会计循环的步骤: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强调会计循环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介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致性和真实性第五章:会计软件和电子会计5.1 会计软件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5.2 电子会计解释电子会计的概念和特点强调电子会计的优势:信息共享、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5.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护、系统更新等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记账法6.1 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账户式会计记账法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6.2 账户的开设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账户的开设、使用和关闭流程6.3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强调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决策的重要性7.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解释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方法7.3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进行财务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第八章:成本会计8.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强调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介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解释成本计算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8.3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第九章:管理会计9.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9.2 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介绍预算编制、成本效益分析、目标成本法等工具和技术解释这些工具和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9.3 管理会计报告解释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等第十章:会计伦理和法规遵循10.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解释会计伦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诚实、公正、保密等10.2 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解释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了解和遵守的法规和准则:税法、审计准则等10.3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解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继续教育、自我监督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是构建财务报表的基础,正确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探讨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原则等)讨论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1.3 会计科目与会计体系解释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探讨会计体系的组织与结构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记账方法与记账凭证介绍记账方法(如借贷记账法)解释记账凭证的编制与使用2.2 会计账簿与账户探讨会计账簿的概念与种类解释账户的设置与管理2.3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与审核探讨试算平衡的概念与方法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第四章:账户体系与会计分录4.1 资产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资产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资产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4.2 负债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负债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负债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4.3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第五章:财务分析与评价5.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主要的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5.2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与作用探讨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与步骤5.3 财务评价与决策介绍财务评价的概念与作用讨论财务评价与决策的关系及应用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解释存货的概念与分类探讨存货的管理方法与策略6.2 存货的计价方法介绍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解释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影响6.3 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探讨成本计算的方法与步骤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探讨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与策略7.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与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解释折旧方法的选择与影响7.3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清理探讨固定资产处置的条件与程序解释固定资产清理的概念与处理方法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管理8.1 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确认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与计量方法8.2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介绍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与策略解释应收账款催收的程序与技巧8.3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探讨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与程序解释坏账的处理方法与影响第九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9.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探讨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9.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介绍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与税率解释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申报程序9.3 税务筹划的方法与策略探讨税务筹划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税务筹划的方法与策略第十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与选择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与作用探讨会计软件的选择与实施方法10.2 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介绍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与功能模块解释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10.3 会计信息化与网络安全探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影响解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会计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石,包括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原则等,需要重点掌握。

会计基础第一章教案一.doc

会计基础第一章教案一.doc

附件2:XXX职业技术学校教案教案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授课人授课地点教室课题-w- -- -W- -- -W-弟一早概述弟一TJ、弟—TJ、弟二TJ授课班级及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4、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导入新课: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重点)会计是以货希作为至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利管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正事。

2、周朝:“会计” 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眷清簿”,设“钱谷账” o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缴二存-该”,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进缴表”(资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基础会计第一章教案

基础会计第一章教案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
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
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重点)
1、资金进入企业 企业存在前提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源包 括所有者的资金投入和债权人的资金投入,前者构成 所有者权益,后者构成负债。 2、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与周转 (1)生产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环节。 解释:制造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用 货币资金去购买材料物资,为生产过程做准备;生产 产品时,再到仓库领取材料物资;生产出产品后,还 要对外出售,售后还应收回已售产品的货款。 (2)资金循环: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 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 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例如:企业固定资产计量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 账,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在其使用年 限内分期转作费用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 为若干个连续的、相等的时间间隔。
第2节 会计的意义
一、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
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独特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 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地反映,并 通过反映所获得的信息以监督、计划、控制等方式来实 施经济管理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那么,会计 这种管理活动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学科)有什么不同 呢?
法,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854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成立,是 会计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产生了 标准成本会计,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 碑。 (三)现代会计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会计发展史上第四个里程 碑。 会计处理的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五个里程 碑。 结论: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讲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 出:你怎么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进行课 堂讨论。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我们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需要运用会计来进行管理,经济活动越发达会计的发展也越快、要求也越高。
二、会计的概念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有所差别。
当然对已经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记录计算的经济活动,还必须运用货币量度加以综合反映。
(2)以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为核算依据
这里的真实、合法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严格依据审核无误的合法原始凭证进行,以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计算
连续:指会计记录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不能中断,不能按照主观意愿或某种目的改变记录顺序。
2.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帐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业务。从西周开设“大宰”来掌管王朝财权,设“司会”来掌管王朝计政。当时的会计主要是为奴隶主占有奴隶并榨取其劳动产品、为巩固奴隶制服务的。
3.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唐代出现了“四柱结算法”,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四柱”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平衡公式表现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相当于现代会计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期初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通过这个平衡公式,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作用。“四柱清册”的创建和运用,为我国传统的记账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最初的会计行为——计量和记录行为,是建立在数学的表现方式上。因此,到目前为止数学依然是现代会计学的一大支柱。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

《基础会计》利润教案第一章:利润的概念与计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学会计算不同类型的利润。

让学生掌握利润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定义和意义。

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的重要性。

讲解毛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在会计报表中的应用。

第二章:利润分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计算股利和留存收益。

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股利和留存收益的计算方法。

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分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分配的重要性。

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分配对企业和股东的影响。

第三章:利润预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意义和作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让学生掌握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利润预测的意义和作用。

财务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预测的概念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引入利润预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利润预测的重要性。

讲解财务指标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利润预测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利润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比率进行利润分析。

让学生掌握利润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利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财务比率在利润分析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账簿教案

基础会计账簿教案

基础会计账簿教案第一章:会计账簿概述1.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账簿的种类和设置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查阅流程1.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的定义和作用会计账簿的种类: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现金账、银行账等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手工设置和电子设置会计账簿的登记和查阅流程1.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会计账簿的实际应用场景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种类的会计账簿及其作用操作演示:展示会计账簿的手工设置和电子设置方法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模拟的会计账簿记录并进行查阅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账簿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种类会计账簿的分析能力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掌握程度第二章:日记账的设置与管理2.1 学习目标理解日记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了解日记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2.2 教学内容日记账的定义和作用日记账的设置方法:账页格式、账页数量等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时间顺序登记法、分类登记法等日记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2.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日记账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操作演示:展示日记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模拟的日记账记录并进行查阅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日记账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日记账设置和登记方法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日记账查阅和管理流程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总账的设置与管理3.1 学习目标理解总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了解总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3.2 教学内容总账的定义和作用总账的设置方法:科目设置、账页设置等总账的登记方法:期初余额登记、期末余额登记等总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3.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总账在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操作演示:展示总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模拟的总账记录并进行查阅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总账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总账设置和登记方法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总账查阅和管理流程的熟练程度第四章:明细账的设置与管理4.1 学习目标理解明细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了解明细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4.2 教学内容明细账的定义和作用明细账的设置方法:科目设置、账页设置等明细账的登记方法:时间顺序登记法、分类登记法等明细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4.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明细账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操作演示:展示明细账的查阅和管理流程练习题:让学生填写模拟的明细账记录并进行查阅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明细账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明细账设置和登记方法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明细账查阅和管理流程的熟练程度第五章:会计账簿的整合与分析5.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的整合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账簿的整合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析方法和指标5.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的整合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簿的整合方法第六章:会计账簿的整合方法6.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整合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会计账簿的整合方法学会运用会计账簿整合技巧6.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整合的概念和重要性会计账簿整合方法:总账与明细账整合、日记账与总账整合等会计账簿整合技巧:账户对应法、借贷对应法等会计账簿整合的实际操作流程6.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会计账簿整合在企业财务处理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会计账簿整合的方法和技巧操作演示:展示会计账簿整合的实际操作流程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会计账簿整合技巧进行实际操作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账簿整合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整合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整合实际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会计账簿的分析方法7.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账簿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会计账簿分析指标7.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簿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会计账簿分析指标: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现金流量比率等会计账簿分析的实际操作流程7.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会计账簿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会计账簿分析的方法和指标操作演示:展示会计账簿分析的实际操作流程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会计账簿分析指标进行实际操作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账簿分析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分析方法和指标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分析实际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第八章:会计账簿的电子化管理8.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电子化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软件的使用了解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的优势和挑战8.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电子化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软件的使用:账套建立、账簿录入、数据查询等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的优势:提高效率、减少错误、方便查询等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的挑战:数据安全、软件选择、人员培训等8.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会计账簿电子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的优势和挑战操作演示:展示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软件进行实际操作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账簿电子化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软件的使用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电子化管理实际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第九章:会计账簿管理的内部控制9.1 学习目标理解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措施9.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原则: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等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授权审批、分工负责、定期核对等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实际操作流程9.3 教学活动引入实例:讲解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分析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操作演示:展示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实际操作流程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措施进行实际操作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操作测试:检验学生对会计账簿管理内部控制实际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会计账簿的概念、作用及其种类,包括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及要求】1、使学生对会计学科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课堂实验对会计实践性环节产生兴趣2、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该学科的难度,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专业认同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会计职业能力要求;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对专业的好感及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形成感性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对会计的了解,仅限于生活中的观察,对于会计的实质缺乏深度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专业课进行感性认识教育。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教学计划】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一、1、介绍本专业学科特点及职业发展前景(教师搜集资料介绍)2、教师提出本专业的考核要求和专业学习方法二、组织课堂实验进行专业课感性认识就教育1、准备工作:教师先准备一部分现金,金额可以尽量在100元以内,然后随机邀请一位同学上来,拿出自己身上所带的现金,请他(她)当面向同学数清。

教师在此假设实验前提,即现在将该位同学看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现在让他经营图书的贩卖活动,启动资金由他老师借给他和他本人的自有资金组成。

然后开始提问引导:(1)请问该位同学的现金共有多少?这些现金是由他拥有和控制的吗?教师由此可以引入资产的概念,会计上将一个企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且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看成是企业主体的资产,所以我们可以将该位同学拥有的个人现金称之为他的资产。

该项资产是该位同学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请同学们看一下,他的资产有几部分组成?(引入资产具体组成的多样性)(2)请说出资产总额有多少?(3)请问该位同学有负债吗?如有,金额是多少?那么请你试着对负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4)现在请同学们将该位同学的资产总额与他的负债总额相减,观察计算结果,然后请问计算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可以发现,该部分的金额正好是该位同学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数额,因为该部分资金归他所有,所以他对该部分资源有要求权,我们将这种要求权称之为所有者权益。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第1章)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第1章)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授课教师:肖晓龙教学过程§1-1 会计的概述一、什么是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会计学科的分类三、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1.监督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2。

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3。

监督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四、会计的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2.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3.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专门核算方法,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计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

这些专门核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方法体系,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1-2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一、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结构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二、财政部的管理职责1.主要任务在我国,由财政部的会计事务管理司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

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的主要任务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管理全国会计工作,制定全国性的会计法令、制度、规划和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基础会计(第六版 1-4章)基本教案

基础会计(第六版 1-4章)基本教案

2010年8月23日8时53分
6
(二)会计的性质会计的性质即会计的本质属 性,亦即其所归属的范畴。
▪ 会计与社会生产经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它计量经济过程中占用的财产物资及劳动耗费, 通过价值量的变化来描述经济过程,评价经济上 的得失,并且发展成为一种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 核算与监督的、以价值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 理活动。可以看出,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 活动。
▪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 本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会计法》确定的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 监督。
2010年8月23日8时53分
10
1.会计核算职能
▪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 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 算、报告等环节,对会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 账、算账、报账,给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 能。
▪ 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 供应商、国家税务和工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 证券监管部门、社会公众。
▪ 2.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企业经营者。
2010年8月23日8时53分
9
二、会计的职能
▪ (一)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 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人 们在经济管理中用会计干什么。它集中体现着会 计的本质。会计职能按其发展变化,分为基本职 能和扩展职能。
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 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 面创造社会产品,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人们 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 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
2010年8月23日8时53分
2
(一)会计的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其发展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3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4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基础核算方法2.1 会计记账方法2.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2.3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2.4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等式3.1 账户体系的基本结构3.2 会计等式的建立与维护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4 利润表的编制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4.2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4.3 应收账款与坏账的处理4.4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第五章:存货与固定资产5.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5.2 存货的核算方法5.3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折旧5.4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第六章:流动资产及其他资产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6.3 无形资产的识别与核算6.4 其他资产的分类与核算第七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7.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7.2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7.3 长期负债的核算7.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核算第八章:收入、费用和利润8.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8.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8.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财务报告分析9.1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与方法9.2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与分析9.3 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9.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分类10.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原则10.3 前期差错的识别与更正10.4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六、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

其分类主要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

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存货的后续计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计算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特点;明确会计的职能;熟悉会计的定义,会计学及其体系;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及会计核算方法。

重点:会计概念、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难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会计对象第三节财务会计职能第四节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任务第五节会计学体系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控制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记忆即可。

当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足,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

这就是会计萌芽会计萌芽期,会计还是生产职能的“附属工作”,会计基本成型期在西周,这时候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1。

国内发展(1)西周时期: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会,总和计算,岁会记账、算账计,零星计算,月计(2)、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的出现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3)、明清时期:明末清初在“四柱清册”的基础上出现了“龙门账” ,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进-缴=存-该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及业主投资进缴表存该表合龙门(4)、新中国1985年制订了会计法。

1999年5月修订会计法并在2000年7月1日执行。

1993年7月1日颁布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与国际接轨。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 会计概述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章会计概述【本章课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第二节会计的职能第三节会计的对象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会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等内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会计产生兴趣,了解如何学习会计理论和方法,了解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具】挂图: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史【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计概念2.会计特征3.会计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对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内容广泛抽象,教学时应理论联系实际讲授。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会计概念及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时间分配】本章共6学时。

【导入新课】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有人说会计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介绍本课程:《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学科,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是以后各专业学科的基础。

本节重点和难点: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简单刻记的出现就是会计产生的萌芽阶段。

(二)会计的发展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1)原始社会阶段: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

2)奴隶社会后期: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

西周时代出现了“会计”一词。

3)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清代焦循)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基础会计学 教案

基础会计学  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会计的概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会计产生条件产生文字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账簿、四柱清册结账法、龙门账会计的发展西方:复式记账会计职能(核算、监督)会计的特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四、教学内容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表的构成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经营状况 的期间报表。
■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构成利润表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收入-费用= 利润”这一等式来概括。
现金流量表
■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获得的。
□(2)资产应能被企业所实际控制或拥有。
□(3)资产应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的分类;


■(二)负债
■负债(Liability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的现时义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又被称为对外报告会计,其主要目的是依据公 认会计准则,对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企业外部的 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状况的信息,以满 足其决策需要,及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 ),也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目的是根据 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特定要求,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以供决策。(如何分 配资源的决策权、如何进行日常及长期的具体经营决策、如何进行内部各部门的业 绩评估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通常被称为商业语言,企业与其交易对象及资金提供者等利益团体之间的交流, 主要是通过会计这种特殊的语言来完成,如果不熟知这种语言,人类的商业活动将 会受到极大限制。
■会计又被视为是一种信息系统,企业通过这个信息系统,向企业管理当局及与企业 有利害关系的各种外部集团或个人提供对其经营、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信息。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 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 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
□它是以现金是否实际收付作为确认企业收入和费用的记账基础。凡是收到现 金,确认为收入;凡是支付现金,确认为费用。
单选
■1.在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
A.会计分期假设B.会计主体假设
C.货币计量假设D.持续经营假设
■所有者权益的特点
□( 1)不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
□(2)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1)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一张静态的时 点报表。月报表。
■D.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 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 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答案】A
多选
■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单独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E.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空间范围
■【答案】
■负债的特征:
□(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的分类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or Stockholders' Equi ty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 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二、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
三、会计的目标:
投资者I债权人I政府I企业管理人员I职工
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会计核算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要素:
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一)资产
■资产(Asset)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三、财务报告的构成
■企业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 资料。
□财务报表又称会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 表述。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附注是对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 项目的说明等。
■正确答案:A
■2.关于货币计量假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
■B.假定货币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C.存在多种货币的情况下,我国境内的企业均要求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D.货币计量#交设为历史成本计量奠定了基础
■【答案】C.
■3.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遵循的会计基础是()。
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
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
■【答案】A
■4.下列有关会计基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本准则规定我国所有单位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B.基本准则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C.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