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3分)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春天结伴去郊野踏青。

小明同学要制作一期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的“踏青”文化,邀请你协助完成。

1.请用正楷字书写“带上文化去踏青”这七个字,作为板报标题。

(1分)专栏一踏青溯源踏青,也称“踏春”“探春”“拜青”,一般指人们春天到郊野游玩,欣赏春色,寄情..山水。

踏青是中华传统民俗,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在西周,立春之时,天子携职官、黎庶,于东郊野外行礼迎春,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司春之神的敬畏,这种农耕祭祀习俗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

此后踏青的主题熔合..于多种节日仪礼中。

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纪念黄帝诞辰的日子。

这天除祭祀之外,还有河中沐浴、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古代怕春雷引发山火而设定禁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纪念先秦名士介子推的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后来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人们在慎终追远之外,又格外珍惜清明节的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纷纷到野外踏青,感受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宋时期,国家设定了清明假日,假日里赏花踏青在全社会各阶层形成风尚,尤其在宋代盛况空前。

清明节时“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出游的多样需求又助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2.你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将情怀寄托到山水中”的意思,所以“寄情”字形有错误。

B.因为表达的是“文化相互交流形成整体”的意思,所以“熔合”字形有错误。

C.因为表达的是“推崇尊敬前辈的高尚品格”的意思,所以“崇敬”字形有错误。

D.因为表达的是“春天的景物美丽多彩”的意思,所以“明媚”字形有错误。

2024北京平谷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平谷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平谷初三一模语 文2024. 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学校开展了“寻找最佳旅游乡村”学习活动,准备由你组织收集材料并完成一本宣传图册。

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第一部分 卷首语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永续文脉的沃土。

近年来,各地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百花齐放的乡村旅游产业,创建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涌现了一大批让人向往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探索出一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国式乡村发展道路。

第二部分 探访资料皖南古村落——西递村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南麓,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入选首届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1.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西递村匾额书法图片。

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幅书法作品属于楷书,形体方正,严肃端庄,体现了西递胡氏家族数代为官的显赫地位。

B.【乙】幅书法作品属于隶书,字体宽扁,庄重古拙,体现了对上天、君主、圣人之言的敬畏之意。

C.【丙】幅书法作品属于行书,舒展流动,自由飘逸,启示后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D.【丁】幅书法作品属于篆书,瘦劲挺拔,古朴圆润,体现了主人谦和礼让、敦亲睦邻的生活态度。

世界梯田原乡——大寨村大寨村坐落在龙脊梯田风景区里,有着壮观的梯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农耕文化。

这里的梯田气势恢宏,层层叠叠,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春天,层层梯田,宛如玉带,映衬着蓝天白云;夏天,稻浪起伏,美不胜收;秋天,稻谷成熟,像一座座金塔耸立,十分壮观;冬天,水田如镜,与周围的村庄和山峦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023年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初三一模语 文2023.5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ID 号班级准备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北京生物多样性”专栏,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

第一部分 中国生物多样中国f ú【甲】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高原、湿地、草原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其类型和数量之多在全球首屈一指。

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远离人烟的高山、湖【乙】泊和草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装点四季的植物、穿破城市喧嚣的虫鸣鸟叫、公园里躲躲藏藏的小松鼠,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正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重要ni ǔ【丙】带。

1.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字形、字音不能确定。

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幅】⑴布帛、呢绒等的宽度。

⑵泛指宽度。

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辐】车轮中连接车毂(ɡǔ,指古代车轮中心的圆木)和轮辋(w ǎn ɡ,指车轮的外框)的一条条直棍儿。

【泊】p ō 湖(多用于湖名)。

b ó 船靠岸,停船;停留;停放(车辆);恬静。

【钮】⑴同“纽”①②。

⑵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

【纽】⑴某些器物上可供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

⑵纽扣。

⑶枢纽。

⑷瓜果等刚结的果实。

A.幅 p ō钮 B.辐 b ó 钮 C.辐 p ō 纽 D.幅 p ō 纽第二部分 ——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 ① 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 ② 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4.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进行了“古建文辉——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后计划举办专题展览。

下面是展览内容的初稿,请你进行审校、修改和补充。

展板一:汉字中的古建发展分)A.因为这里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所以“巍峨”一词中无错字。

B.因为这里表达“鲜明地展示”的意思,所以“张显”一词中有错字。

C.“穴”读作“xué”。

D.“剖”读作“pāo”。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全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B.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C.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D.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篆文的“穴”字展板二:成语中的古建细节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美轮美奂B .包罗万象C .相得益彰D .棋逢对手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展板三: 诗文中的古建形式A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牧B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甫C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牧D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甫 6.为插图黄鹤楼拟写一副对联,补全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何时 ① ,看洲渚萋萋芳草今日白云仍在, 拂汉阳 ②A .①黄鹤飞来 ②历历晴川B .①黄鹤再来 ②历历晴川C .①黄鹤飞来 ②浩瀚烟波D .①黄鹤再来 ②浩瀚烟波7.展览的结语中需要解释主题“古建文辉”的意思,请你综合三块展板,补写内容。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 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班级开展以“故事的力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各组进行专题研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成果,并结集成册,同时制作数字班刊相关栏目。

你负责编辑,请完成下列任务。

1. 在专题研究报告集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故事的力量”作为标题__________。

2.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莫言演讲词“讲故事的人”。

下面对其文稿中的字音和字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自己的,就必须讲他人的。

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处理,使他们成为文学形象。

写作时,有时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

有人找我父亲发泄不满,我父亲替我道歉,同时开导他们不要当真:“《红高粱》中他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写社会现实类小说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不使它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小说家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人都当作人来写。

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

A. “处”在此处是“处置”的意思,应读作“chǔ”。

B. “当”在此处是“应当”的意思,应读作“dāng”。

C. “纪”在此处是“记录”的意思,应写作“纪”。

D. “作”在此处是“当成”的意思,应写作“作”。

3. 第二组同学向大家介绍“如何讲好故事”。

下面文稿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你想成为讲故事高手,最佳途径之一是向经典名著学习。

《水浒传》继承了宋元以来“说话”的艺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犹如抽丝剥茧,集英雄好汉于梁山。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式微》、《子衿》均选自《诗经》。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2.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3.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 B.gèn xiè è yānC.héng jiě è yīn D.héng xiè yì yīn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说。

B.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销声匿迹一筹莫展B. 抑扬顿挫翻来复去脍炙人口C. 蹒跚学步海市蜃楼正襟危坐D. 顾名思意孤陋寡闻世外桃源(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表现得从容不迫,令人钦佩。

B. 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让观众们目不转睛地观看。

C.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D.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但内容却空洞无物,让人昏昏欲睡。

(答案)D(注:此题假设“滔滔不绝”在此语境下使用不恰当,因其通常指说话连续不断,而内容空洞则与“滔滔不绝”的正面含义相悖)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B.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C.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D.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B(《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非讽刺小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为了避免交通拥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

(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答案)C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

B. “寒舍”是古人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C. “端午”节日习俗是吃月饼、赛龙舟。

D. “陛下”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答案)B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关切地问:“要注意身体啊!”B. 他喜欢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不,”他摇了摇头说:“我还没想好。

”D.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答案)D(注:A、C两项中,问号后应使用逗号,因为问句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B项中,书名号间不应使用逗号,应去掉)7、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寓意相近的一项是:A. 滥竽充数B. 邯郸学步C. 杯弓蛇影D. 掩耳盗铃(答案)B(都表达了做了多余或不恰当的事,反而坏了事的意思)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分钱。

语文(北京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北京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3分)1.(1分)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2.(2分)D3.(2分)D4.(2分)D5.(2分)传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6.(2分)C7.(2分)(亚运会)如同一个舞台,让不同文化交相辉映。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4分)8.人迹板桥霜直挂云帆济沧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空1分)(二)(共5分)9. (2分)狂风突起整个楼宇顿时被凄风笼罩,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10. (3分)这首诗中,诗人用高楼、蒹葭、杨柳、绿芜等景色,(1分)营造出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1分)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的感慨。

(1分)(三)(共8分)11.(2分)D12.(3分)丙13.(3分)(每空1分)示例:“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问心无愧,寄情山水子瞻感到快乐的原因是“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选择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B.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日长安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领导者是宋江,展现了其智勇双全的一面。

(正确答案)D.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记录了他在日本的生活。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年多大了,”他问道:“有二十岁了吗?”B. 北京的胡同,无论是宽是窄,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C. 这个周末,我们计划去:长城、故宫、颐和园游览。

(正确答案)D. 他轻轻地推开门,小声说,我回来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竭泽而鱼披星带月脍炙人口B. 谈笑风生按部就班两全其美(正确答案)C. 迫不及待原形必露金碧辉煌D. 世外桃园提心吊胆再接再厉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

B. “社稷”在古代常用来代指国家,其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正确答案)C. “谥号”是皇帝生前所取的,用以概括其一生的功过。

D. “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销售量一直居高不下。

(正确答案)D.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最终两人终成眷属。

B.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多次被唐僧误解并赶走,但每次都因观音菩萨的劝说而返回。

C.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的关键战役,最终以曹操的大败告终。

(正确答案)D. 《简·爱》中的简·爱与罗切斯特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从未遇到过任何挫折。

2024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丰台初三一模语 文2024.0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组织“京畿春色动人心”语文实践活动。

下面是各小组准备的实践成果汇报文稿,请你帮助完善。

(一)“笔底生春”组:让文字激活春天的记忆作家的笔下,记录着北京春天的今昔。

让我们一起品读那埋藏在字里行间的鲜活印象。

【印象之一:北京春短“没脖子”】老北京人有句俗话叫“春脖子短”,意思是北京的春天很短。

来自南方的作家们对北京“短春”的印象尤其深刻。

林斤澜是温州人,他觉得北京的春天简直短到没脖子:“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

”祖籍福建的冰心在《一日的春光》 中写道:“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这充分流露出她对北国之春的珍惜之情。

1.对文段中加点语的字形和字音的判断,下列说法不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格外、特别”的意思,所以“尤其”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气温突然而猛烈地上升,变得非常炎热”的意恩,所以“暴热”一词中有错别字。

C.因为表达的是“力求在一定范内达到最大限度”的意思,所以“尽量”应读为“jǐn liàng”。

D.因为表达的是“充足,足够”的意思,所以“充分”应读为“chōng fèn”。

2.“吞咽”是指吞食,即吃东西时不加咀嚼,整个或成块地咽下去。

根据语境,文段中“吞咽”一词应解释为。

(2 分)【印象之二:满城风沙惹爱恨】风沙也是北京春天最常见的。

冰心写道:“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①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语文(北京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语文(北京卷)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闭幕,亚运会中有关非遗文化的精彩瞬间至今仍令人回味。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相关展板的文字介绍。

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展览文字介绍的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九个字作为标题。

(1分)前言将“你”“我”汇成“我们”①亚运会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将亚洲各国和地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让翘.首以盼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更加真切可感。

也正是通过这项盛事,亚洲多姿多彩的文化得以章显。

②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一个现代之城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再现马可·波罗笔下记载.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杭州及其协办城市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让世界与之联结。

2.有同学认为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翘”应读为“qiáo”B.“章显”应写为“彰显”C.“载”应读为“zǎi”D.“联结”应写为“联节”第一部分亚运刮起“非遗风”走进亚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陈列区前的宾客总是摩肩接踵....。

一条长达60米的“中华龙”风筝精妙绝伦....,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典雅的瓷器、精美的扇子、精致的丝绸……设计者自出心裁....,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深沉与繁华。

很多宾客对其中一把巨大的西湖绸伞印象尤为深刻。

2024北京二中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二中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二中初三一模语 文考查目标: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字形: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在语境中辨识句子表达的问题并修改: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积累古诗词,把握诗意,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够准确地提取信息,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阅读文学类作品,整体感知内容,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能根据要求写出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文从字顺的文章。

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卡,共18页;试卷12页,答题卡6页。

全卷共五大题,28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在试卷指定位置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今年五四青年节,学校将组织“展翅翱翔,绽放青春”主题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活动主题“展翅翱翔,绽放青春”。

第一部分 “青春赞歌”朗诵比赛2. 朗诵社团负责组织“诵赞新青年”朗诵比赛,这是一位同学准备的朗诵稿,请你帮助他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这是一束燃烧近百年的火炬 那些五月的旗帜它用亘古不朽的能量 燃烧着无数青年煮沸青春的热血 爱国的火焰煮沸麻木的中国 这是中国最激情的五月那个五月的黎 那天的朝霞“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呐喊 如同青春的热血抖落北洋政府懦弱的笔尖 融入炽热的怒火那个五月的天空 那耀眼的光芒“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炙烤着沉睡百年的中国把浑噩的世界振撼 于是历史铭记了这一天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A. 因为表达的是“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亘古”一词中“亘”的读音为“gèn”。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

(共14分)1.(14分)2024年是甲辰龙年,初三年级组织开展“龙行中华,声啸九天——探寻龙文化”研学活动。

以下是同学们的研学笔记,请你阅读后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千姿百态,辉耀历史ㅤㅤ中国龙的形象在历史发展和朝代【甲】更dié中不断演变。

远古时期龙的形象简单,但形态各异。

有的身似鳄鱼,有的头部似猪,有的保留了鱼的样貌……文明产生之后,龙的形象更加艺术化。

“超级国宝”夏朝晚期绿松石龙形器,龙首隆起,中部出脊,尾部内蜷,若游动状,栩栩如生....。

商周玉龙、夔龙纹在祭仪中与玉器、青铜器碰撞出神圣而庄严的火花。

战国玉龙珮【乙】挣脱.....穿系它的绳索,容光焕发.,从两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自由浪漫、充满想象的时代飞身而来,充满张力。

当历史迈进开放【丙】dǐng盛的大唐,奔放洒脱的鎏金走龙流光溢彩....,再现了最耀眼的大唐风华。

清代故宫九龙壁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壁顶正脊饰九龙,壁上九条蟠龙分隔于五个空间,壁面二百七十块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将象征天子之尊的九五之制发挥到了极致!ㅤㅤ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或古朴【丁】稚拙..,或婉转灵动,或奔放张扬,或高贵威严……不仅生动地反映各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更在风云变幻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1)请你对文段【甲】【乙】【丙】【丁】四处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更dié”是“轮流更替”的意思,“迭”的字义为“轮流、替换”,应为“更迭”。

B.【乙】处“挣”是多音字,读一声或四声,读四声意思“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应读四声。

C.【丙】处“dǐng盛”意为“正当兴盛”,“鼎”曾用作国家礼器,可代表国家,应为“鼎盛”。

D.【丁】处“稚拙”有“稚朴拙笨”的意思,“拙”为形声字,“出”为声旁,应读“zhuó”。

(2)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B.容光焕发C.流光溢彩D.千姿百态(3)为了丰富笔记内容,你承担了为清代九龙壁配一幅“龙”字书法图片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星宿(xiǔ)斋公(zhāi)阎王(yán) 轩敞(xuān)B . 兀自(wù)报帖(tiě)侥幸(jiǎo) 簿子(bù)C . 掼在地下(guàn)带挈(qiè)相公(xiāng) 行事(xíng)D . 解元(xiè)碇子(dìng)拙病(zhuō) 桑梓(zǐ)2. (2分)结合语境,选出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1)据长沙市交通建设部门日前,长沙市除继续加快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外,3号线、4号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将全面铺开。

(2)与书为伴,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3)今年入春以来,湖南出现了严重的旱情,洞庭湖水面缩减了约五成,做好抗旱准备工作已经成为的事情。

A . 公布完备刻不容缓B . 公示完备迫不及待C . 公布完善刻不容缓D . 公示完善迫不及待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 .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 . 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D .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 (2分) (2017九上·新化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麦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人造韩寒》的博文,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人造”和“包装”的结果,还称韩寒当年在新概念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为其父代写。

B . “拆高架和办青奥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丁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俭办青奥是写入青奥理念的,南京青奥会赛事本身的预算将不会高于以节俭为特色的新加坡青奥会。

”C . 3月20日起,油价首次逼近8元大关,已经突破不少人的心理防线,有关人士正在预测油价上涨的连锁反应何时将带动蔬菜等价格的走高?D . 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新媒介,微博提供的不仅是140个字符、一张图片、一段视频,还给公众无偿建设了一个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

5. (2分) (2017八下·滦南月考)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词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工,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 .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提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2015·南平) 阅读《“互联网+”时代》,完成下列各题。

“互联网+”时代①“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态。

简单地说,这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

②“互联网+”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而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

它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

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滴滴打车等所做的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在线化。

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③“互联网+”的出现,在许多领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便利。

④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要打车,必须到路边等车,而等车的滋味大家都知道;上车之后,如果司机和乘客都不熟悉路,乘客认为绕远路了,发生争执,要投诉,影响心情;到了目的地,车费43.8元,乘客给司机lOO 元,司机在阳光下一照,看是不是假钱,乘客心里肯定不爽,司机找还乘客56.2元,乘客也要看看其中50元是不是假钱。

整个打车过程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

⑤“互联网+交通”催生了打车软件的出现,有了这种软件,只要在里面输入目的地,这个信息就被数字化、广播化,司机接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就赶到乘客面前,节省了等车时间;有了导航软件就可以知道捷径,免除了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的苦恼;乘客用手机支付车费,彼此再不用担心收到假钱了。

新的打车过程充满了人性化的温情。

⑥“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省去了人们出门找货源找客户的麻烦。

比如,武夷山茶叶、建瓯笋竹产品、浦城丹桂系列产品等,现在都已成规模地通过互联网销售了。

通过“互联网+医疗”,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咨询千里之外的名医,并完成疑难杂症的诊断,这就是“互联网+”给偏远地区患者带来的便利。

⑦然而,随着网络平台的线上服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风险控制的压力也会急剧增加。

尤其是随着手机病毒的出现,有更多的黑客将盗号程序嵌入电商的官方应用,从而在后台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移动支付不同于银行支付,只要拿到账号和密码就行,很容易成为病毒的重区。

一旦被入侵,损失可能会很大,挽回的余地很小。

因此,“互联网+”的支付安全问题正待解抉。

(根据《财经》《时代周报》改编)(1)根据提示,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________→“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升级→________→“互联网+”的支付安全问题亟待解决(2)阅读④﹣⑤段,概括“互联网+交通”用什么方式解决“打车”的三个问题。

(3)本文多处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概括其中一例,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7.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系在风筝线上的……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

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

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

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

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

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

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

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

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

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

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

夜色朦胧。

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

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

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

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

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

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

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

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⑧韶光如流。

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

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糊纸涂色→()(3)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8七上·巴南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舍人相谓曰________ 终亡其酒________(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第一根横线上。

再请你想出自寓言故事的其它两个成语,写在后面两根横线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4)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9. (7分)(2013·青岛) 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

__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________ , ________。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五、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2014·包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

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

”卫君欲执孔子。

孔子走,弟子皆逃。

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

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