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版--薄层色谱讲义共63页
第五章薄层色谱法讲课文档
![第五章薄层色谱法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05a4c217f1922791788e83f.png)
第二十八页,共84页。
初步干燥,然后逐步升温之105-110 °C,活化半 小时,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
有的吸附剂在调糊时,易产生气泡,必须设 法除去,否则,在活化时气泡破裂,形成小洞, 影响分离。为了防止产生气泡,在调糊时加入数 滴乙醇。
高的脂肪酸移动的最慢。
第三十一页,共84页。
(4)涂布固定液的薄层(分配薄层) 把固定相涂布在吸附剂上制成薄层,涂布
方法有四种: ①调糊法 将固定相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制
成溶液,用这种溶液代替水与吸附剂混合调 成糊状,涂铺薄层。
②浸渍法 把固定相溶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把薄层浸入,取出, 在空气中放置使溶剂挥发,而固定相
第二十四页,共84页。
干,活化备用。
② 氧化铝硬板 取氧化铝G(内含煅石膏15%)25g,
加水25mL,滴加乙醇数滴,置研钵中调成糊状
,然后涂铺成均匀的玻璃板,室温干燥后,根
据需要于150-160度干燥1-3小时,备用。 (3)薄层板的活化
硅胶、氧化铝的活性与其含水量有关,
第二十五页,共84页。
含水量越低,吸附能力越强,其活度越高。 因此层析板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活化。对于 硅胶薄层其活化温度为105~110°C,氧化铝 薄层的活化温度为150~200°C,活化后的薄 层板在使用之前应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4)常用的粘合剂及其使用
第二页,共84页。
薄层层析有如下优点: 1. 快速 做一次薄层层析只需要10-
20min,而做一次纸层析需要数小时。
2.分离效率高 薄层层析可使性质相似 的物质如同系物或异构体分离,其分离效率 比纸层析高100-1000倍。
教学资料ppt电子教案课件薄层色谱法
![教学资料ppt电子教案课件薄层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eb4a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0.png)
微量圆环技术
将试样溶液点于已准备 好的薄层上,点成同样大小 的圆点,用毛细管吸取各种 经初步选择认为可能应用的 展开剂,加到试样点中心, 让展开剂自毛细管中慢慢流 出进行展开。
微量圆环技术
1 用环己烷展开 2用苯展开 3用氯仿展开
11
(四) 点 样
1.样品溶液
一般用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挥发性有机 溶剂,最好用与展开剂极性相似的溶剂溶解试样, 配成0.5%~1%的试液。
有色物质经展开后呈现明显的色斑,很易判断。
对于无色物质,可根据化合物的性质,用物理检 出法、化学检出法、酶与生物检出法和放射性检出法进
行显色。
23
1 物理检出法
1 .紫外光 一般来说,对于未知化合物,展开后在用显色剂以前,都应先
在紫外灯下进行察看。紫外光常用两种波254nm与365nm。 如果化合物能吸收紫外光同时放出荧光,可用此荧光定位。
吸附剂的选择 薄层板的制作 展开剂的选择 点样 展开 定位与显色 薄层层析的定量测定
4
(一) 薄层层析用的吸附剂
常用的薄层层析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纤 维素、聚酰胺等。
吸附剂的选择:首先决定于样品成分的性质, 即它们的溶解性、酸碱性、极性以及是否与 吸附剂起化学反应等;
其次要考虑吸附剂、载体是否容易得到及其 价格等。
5
(二) 薄层板的制作
层析板是用专门的涂布器把浆状的吸附剂(纸浆、纤维素、硅胶、 中性氧化物、聚酰胺、多孔性玻璃粉,硅烷化键合硅胶等)均匀 地涂在在薄层板(玻璃板、金属板或弹性塑料板)上,干燥 (110℃活化)后即可使用。
6
(三)薄层层析中展开剂的选择
主要根据极性的不同来选择流动相展开剂。 各种展开剂按其极性不同排序为:
第七章薄层色谱法详解
![第七章薄层色谱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17d0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e.png)
1、薄层板的制备
要求:玻璃板需光洁,否则吸附剂易脱落;
大小由需求决定。
现在是29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1、薄层板的制备 薄层板分类和制法
软板的制备
硬板的制备 倾注法
平铺法
机械涂布法
现在是30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1)软板的制备
软板:直接将吸附剂铺在玻璃板上制成,不加粘合剂
(2)硬板的制备
c、机械涂布法:
优点:简单方便、薄板厚度均匀、分离效果好。
手动涂布器
现在是35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全自动涂布器
常用的薄层板: 软板:硅胶H板、氧化铝H板 硬板:常用的有硅胶G板、氧化铝G板、硅胶CMC-Na板、氧化铝 CMC-Na板、硅胶GF<[254]> 、硅胶GF<[356]>
现在是36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2、点样
(1)样品溶液的制备: 怎样选择溶剂? 水可以用吗?
现在是37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2、点样
(2)点样量:
与薄层板的关系 太多太少的影响
现在是38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样点直径:2-4mm
2、点样
(3)点样方法:
现在是22页\一共有57页\编辑于星期四
硅胶、氧化铝的含水量与活性级别
活性等级
I
II
III
氧化铝加水量 /%
0
3
6
硅胶加水量 /%
0
5
15
IV
V
10
15
25
38
硅胶和氧化铝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越弱。 只要在110℃左右加热,这些“自由水” 就能被可逆性地除去。利用
@薄层色谱法(TLC)讲稿(xin).
![@薄层色谱法(TLC)讲稿(xin).](https://img.taocdn.com/s3/m/e2642aa20242a8956bece4a1.png)
温湿度的控制
温湿度对薄层影响都很大。不冻结的前
提下,通常温度越低分离越好,较难的 分离需在低温下分离,例如人参皂苷。 湿度的影响,估计主要是影响薄层板的 吸附能力,导致选择性(容量因子)的 变化,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度 控制使用空调器或冰柜,湿度控制是通 过在另一展开槽放置相应浓度的硫酸。
薄层板示意图
前沿
原点
I0
I2 I1
比移值 :
组分移动距离
Rf= 溶剂前沿移动距离
相对比移值 :
Rx=
样品Rf值 参照物的Rf值
2.仪器与材料
薄层板 点样器 展开容器 显色设备 色谱检视装置
2.1薄层板
2.1.1薄层板分类
预制薄层板和自制薄层板(制备方法)
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分离效果)
2.2点样器
毛细管 微量注射器 半自动及全自动点样器
2.3展开容器
专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盖能密 闭
特殊水平展开缸
2.4显色设备
喷雾显色: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
雾器,用压缩气体可使试剂呈均 匀细雾状喷出
浸渍显色
蒸气熏蒸显色
2.5色谱检视装置
可见紫外三用仪 装置可见紫外光源及相应滤光片
的暗箱 拍摄图像的设备
③香草醛/硫酸 检出物:高级醇、酚、甾类及精油。 溶液:香草醛1g溶于硫酸lOOml。 方法:基苦基偕肼 ’ 检出物:醇类、萜烯、羰基、酯与醚类。 溶液:本品15mg溶于氯仿25ml中。 方法:喷后于110oC加热5~lOmin。 结果:紫色背景呈黄色斑点。
薄层色谱法(TLC)的规 范化技术要求
1.什么是薄层色谱法?
系将适宜的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 玻璃板、塑料或铝基上,使成一均匀薄 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的对照物 按同法在同板上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 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以进行药 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薄层色谱法PPT参考课件
![薄层色谱法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79f3752e3f5727a5e9628c.png)
②点样 除另有规定外,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下,用点样用的微
升毛细管(或其他符合要求的点样工具)点样与薄层板 上。一般为圆点状或窄细的条带状,点样基线与底边的 距离,视所用板的大小而定,如采用长度为10cm的板, 点样距离底边以10-15mm为宜,高效板一般8-10mm。 圆点状点样直径一般不大于4mm,高效板不大于2mm。 如样品容量较大,或为了改善分离度,也可点成的条带 状,条带状宽度一般为5-10mm,高效板条带宽度一般 为4-8m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相邻斑点互不 干扰为宜。点样时须注意尽量不要损害薄层表面。一般 的自制硅胶G薄层板,板面的牢度不够,定量测定时需特 别注意小心点样,不要使原点部分的板面破损。
18
③展开 点样后的薄层板置入加有展开剂的薄层展开箱中,密闭,一般采用上行展
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深度一般要求溶剂最初的前沿距原点约5mm,展开至规 定展开距后立即将薄层权取出,晾干,以备检测。展开距离为8-15cm为宜,高 效板5-8cm为宜。
如规定需用展开剂或其他溶剂的蒸气预平衡者可在双槽展开箱的一侧加入 适量的溶剂,密闭,一般保持15-30分钟。溶剂蒸汽预平衡后,应迅速放入载有 供品的薄层板,立即密闭。如需达到饱和状态,可在展开箱内壁贴一被溶剂湿 润的滤纸使展开箱易于被蒸气平衡。如规定薄层板需要同时预平衡者,应将薄 层板放入箱内没有溶剂的一侧槽中,平衡后再将溶剂倾入此糟中展开(如图)。
365nm紫外光检视例图
254nm紫外光检视例图 15
⑥薄层色谱扫描仪
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 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或定 量的分析仪器。 薄层扫描仪不仅可以进行原位定量,薄层扫描全图谱对定性鉴别也能提 供有用的信息。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ppt课件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ce1385f46527d3250ce016.png)
No Image
最新课件
40
No Image
最新课件
41
最新课件
42
E 温度的影响
温度影响物质的分配系数KD,同时也影 响纤维的水合作用,改变固定相的量。
最新课件
43
最新课件
44
F 展距的影响
No Image
最新课件
45
❖ 薄层色谱法---跑板
❖ 点样
❖ 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点样前,先用铅笔在层 析上距末端2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 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点的斑点较小,展 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如果要重新点 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 样(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再点),以免点样斑点 过大。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 点好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底线距基 线1~2.5cm,点间距离为lcm左右,样点与玻 璃边缘距离至少lcm,为防止边缘效应,
却后使用。
最新课件
8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最炭新课件
9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最新课件
19
最新课件
20
B 溶剂系统的影响
溶剂系统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故Rf值不同。
在平面电泳中,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 组分的泳动速度减小。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22
最新课件
中药材薄层层析ppt课件
![中药材薄层层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31b692a8114431b90dd8c0.png)
3)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同时对照(“双对照”) 为了准确检验制剂投料的真实性,有时仅用对照
品无法鉴别出来,这时可增加原药材作为对照药材。 例如含有黄连、黄柏的制剂,单用小檗碱对照品
来鉴别是不足足以说明的,此时应增加黄连作为对照 药材进行检视。
要求样品色谱图中的主要斑点应与对照品和对照 药材色谱图中的有关斑点相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薄 层色谱鉴别法的专属性和整体性,可有效地检出药品 是否使用了假冒药材。
为了得到较清晰的色谱图,供试液的制备要求:被测成分 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杂质要尽可能多的除去。
2)薄层色谱的点样 点样是关键的一步,既关系到能否得到可重现的薄层色谱,
也关系到定量结果的准确与否,不良的点样是测定误差的主要 来源。
3)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 硅胶为亲水性吸附剂,其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越弱,自
中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定性鉴 别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 离分析双重功能,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 度和专属性,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
薄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 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薄层色谱
3、对照物的选择
对照物分为对照品(主要为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的单体, 也包括对照提取物)和对照药材两种。
对照物的设置有以下三种方式: 1)对照品对照:
用已知中药制剂某一种有效成分或特征性成分对照品制成 对照液,与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层析,比较相同位置有无同一颜 色(或荧光)的斑点,来检测是否含有某原料药材。可设置一 种或数种对照品。 2)对照药材对照: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使用
(254nm)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ppt课件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96bca1336c1eb91b375dcd.png)
精选课件PPT
46
❖ 2.展开 ❖ 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
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 分固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 展开室应预饱和。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密 封室顶的盖。
❖ 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强烈振 摇使混合液充分混匀,放置,如果分层,取用体积大的一层作为展开剂。 绝对不应该把各组成溶液倒入展开缸,振摇展开缸来配制展开剂。混合 不均匀和没有分液的展开剂,会造成层析的完全失败。各组成溶剂的比 例准确度对不同的分析任务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达到实验室仪器的最高 精确度,比如:取1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
精选课件PPT
43
精选课件PPT
44
F 展距的影响
精选课件PPT
45
❖ 薄层色谱法---跑板
❖ 点样
❖ 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点样前,先用铅笔在层 析上距末端2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 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点的斑点较小,展 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如果要重新点 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 样(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再点),以免点样斑点 过大。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 点好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底线距基 线1~2.5cm,点间距离为lcm左右,样点与玻 璃边缘距离至少lcm,为防止边缘效应,
碱性氧化铝:pH = 9~10,可分离合成染料,生物碱等 酸性氧化铝:pH = 4~5,适应于酸性物质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 = 7~7.5,适于分离醛酮,以及对酸碱
不稳定的脂和内酯等化合物
氧化铝的活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大,则吸 附能力小。
薄层色谱法培训讲义
![薄层色谱法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d6133fa79563c1ec4da71ce.png)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注意事项⏹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及对照药材和供试品及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应量化操作,目的是使样品的色谱与对照药材的色谱更有可比性。
⏹定量点样(除了鉴别有无,还可粗略进行量化评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化学对照品的同时设对照药材。
⏹注意环境条件对样品色谱行为的影响。
一、薄层板普通薄层板:硅胶G、H,硅胶GF254,聚酰胺薄膜等市售薄层板(商品预制板)高效薄层板自制薄层板:铺板用的匀浆不宜过稠或过稀:过稠,板容易出现拖动或停顿造成的层纹;过稀,水蒸发后,板表面较粗糙。
匀浆配比一般是硅胶G:水=1:2~3,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水=1:2。
研磨匀浆的时间,根据经验来定,与空气湿度有关,一般通过拿起研棒时匀浆下滴的情况来判断,越稠越难下滴。
匀浆的稀稠除影响板的平滑外,也影响板涂层的厚度,进一步影响上样量。
涂层薄,点样易过载;涂层厚,显色不那么明显。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薄层板规格:10cm×10cm,10cm×20cm或20cm×20cm注意事项1、薄层板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最好随用随制,放入干燥器中保存仅作为使用前的一种过渡。
2、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
3、如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30分钟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4、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整、光滑、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
二、点样1、点样器:专用毛细管、半自动或自动点样器械、薄层用微升注射器等。
2、点样:要求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下点样。
尽量用小的点样管。
如果有足够的耐性,最好只用1微升的点样管。
这样,点的斑点较小,展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
《中国药典》薄层色谱的基本要求解析上课讲义
![《中国药典》薄层色谱的基本要求解析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4cfa836284ac850ad02429a.png)
点样
点状或条带状点样? 点状点样: 简单快速 缺点:接触式点样,易损伤薄层板表面 点样量小 斑点容易点大,易产生容积环形色谱效应,影响 分离效果 条带状点样 优点:一般喷雾式,不损伤薄层板表面 点样量比点状点样大 原点不会上下扩散,分离度增加
对于多来源品种,每种收集3~5种;相关信息包括:产地 (如有可能表明野生或家种)、收集地、收集时间、收集人
独家生产的应不少于10批,多家企业生产的应尽量收集 每家企业的样品,5家以上企业生产的应至少收集5~10家 企业生产的样品
样品量除满足起草研究、留样观察外,还应有不少 于3倍检验量的样品供复核用
产地如有可能表明野生或家种收集地收集时间收集人独家生产的应不少于10批多家企业生产的应尽量收集每家企业的样品5家以上企业生产的应至少收集510家企业生产的样品样品量除满足起草研究留样观察外还应有不少于3倍检验量的样品供复核用供起草用样品的要求注意中药材饮片要求专家鉴定对于具有多种不同规格的中成药应收齐全部规格的样品试验用样品必须采用合格原辅料依法生产的样品收集的每批样品均要有该企业的原辅料和成品的自检报告及详细生产工艺供起草用样品的要求阴性对照样品生产单位应尽可能提供研究单位自制阴性样品系指按处方除去被测定的药味按制法制备的样品注意应包括所有的辅料和工艺步骤制成量应与原标准相符鉴别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色谱鉴别特征图谱鉴别一般理化鉴别荧光鉴别光谱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液相色谱鉴别气相色谱鉴别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尽量采用对照品和对照提取物或对照药材同时进行对照图谱清晰斑点明显分离度与重现性符合要求根据被测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展开剂及显色方法等色谱条件色谱条件的优化应对三个以上的展开系统进行考察确定供试品取样量提取和纯化方法点样量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对照物质确定对照物质用量浓度溶剂点样量等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验证专属性重复性耐用性重现性多来源药材饮片的色谱行为是否一致混淆品的区别斑点是否重叠不同品牌的薄层板或自制薄层板考察考察至少23个品牌或厂家的薄层板不同温度湿度考察在535考察高溶剂的选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参数 1.点样方式:喷雾式点样; 点样平台:最大可放
20x20cm薄板; 2.平台驱动:步进马达3200步/转,80步/mm,速
度10mm/s; 3.点样带长度:0(点状)-190mm;进样针规格:
100ul或500ul; 4.进样针驱动:步进马达1600步/转;(接下) 5.100nL/120步,100ul进样针;100nL/24步,
4)固液萃取:将样品的提取液通过 小柱(如:硅藻土柱)萃取,萃取液再 经浓缩等处理后作为供试液。用固液萃 取或洗脱的方法制备样品,是色谱分析 常用的方法,目前用的较多的是AL2O3柱。
谢 谢!
薄层扫描仪 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 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 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 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 或定量的分析仪器。
例如:参苓白术散中的人参和甘
草的薄层鉴别,用甲醇直接提取有两 个扩斑点(黑红色)掩盖了人参很多 斑点。甲醇提取液用正丁醇处理后, 糖点去除后,图谱好多了。再经上注 后,则斑点分离更清晰了,可得到质 量高的薄层色谱。
样品供试液净化的方法通常有:
1)单一溶剂萃取法:如浙贝母、平 贝母、洋金花等均利用在碱性介质下用 氯仿或苯将其所含的生物碱有选择地萃 取出来,而舍弃其他成分,使供试液得 以净化.
50 16
17
7
1 56
9
115
14 31
412 3 17 9 34
17 71
175 13 20 7 30
40 243 22 1138 15 25 16 32
28 217 1
505 47 37 31 34
操作方法
• 薄层色谱就是将吸附剂均匀地铺 在玻璃板上,把欲分析的样品加到薄 层上,然后用合适的溶剂展开而达到 分离、鉴别和定量的目的,因为层析 是在薄层上进行,所以称它为薄层色 谱法
采用卡玛Nanomat 4手动点样仪,它操作简 便,点样位置准确,不损伤薄层,结果优于传 统手工点样。
半自动点样仪 全自动点样仪
操作程序:
一、 制 板 二、 点 样 三、 展 开 四、 显 色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及应用
第三节 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 主要因素
常规薄层色谱因为是一种“敞开
系统”的色谱技术,与柱色谱的区别 之一是除材料及器材以外,外界环境 条件对被分离物质的层析行为影响很 大,分离机制也很复杂;其次由于分 析全过程是不连续的,所以操作技巧 也明显的影响色谱质量;
17 10
12
10版 新增
374
526
3
中药材
05版 收载
339
347
5
2
26 1127 12
179 726 17
10版 新增
633
2492
31
12
134 1554
31
合计
05版 收载
620
1507
16
16
298 1363
37
32 162 6
709 12 8 24 1
10 90 1
321 33 16 19 4
增修订项目
项目 类别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特征
或指
纹图
显微
TLC
HP LC
GC
理化
通则
重金属 有害元
素
毒性 成分
其 他
谱
HPLC
TL CS
UV GC
其 他
10版 新增
259
1818
25
9
54 426
8
中成药
05版 收载
281
1144
11
16
102 627
8
提取物
10版 新增
05版 收载
21
3
2
5
1
11
16
不足之处
薄层色谱法在仪器自动化 程度、分辨率及重现性等方面 不如后来发展起来的气相色谱 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二节 薄层色谱的基本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薄层色谱法是色谱法中应用最普 遍的方法之一,薄层色谱法按分离机 制可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等方 法。其中吸附色谱是最常用的层析方 法,吸附色谱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 不同物质的吸附力大小,从而达到分 离的目的。
前景
近年来,由于薄层扫描仪的出现以 及高质量的预制板、高效薄层板的应用 以及上样技术的改进。目前,薄层色谱 已经进入仪器化、高效化、定量化及数 据处理自动化阶段,即向仪器化薄层色 谱发展。
薄层色谱法作为一种敞开系统的 色谱技术对分析工作者仍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有着重要的 意义。中国药典2019年版共收载了784 个中药品种,其中就有1523项用于薄 层鉴别项目,含量测定45项,从而说 明了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鉴别方面的 重要性
2)分段萃取法:如龙胆泻肝丸先用 正己烷萃取,供当归鉴别用;经用丙酮 萃取,供用以鉴别马兜铃酸;最后用甲 醇萃取再经氧化铝小柱用甲醇洗脱,以 鉴别龙胆苦苷,是利用了各自不用的溶 解度,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分段萃取,从 而达到样品供试液净化的目的
3)液液萃取法:如小儿化毒散中牛 黄的鉴别,先用稀碱液将胆酸类成分溶 出,用乙酸乙酯洗涤;再在酸性条件下, 用醋酸乙酯萃取,以减少其他成分和杂 质的干扰。
因而薄层色谱,尤其是常规薄层色谱,
有被视为是一种“难以驾驶”的技术。为 了充分发挥薄层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方面 的优势,提高色谱的分离度和重现性,注 意控制影响色谱质量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所述的几个方面不仅对定量分析是必 须注意的问题,对提高定性分析的质量也 是不可忽视的。
一、样品的预处理
一般地将被检样品用合适的溶剂(常用 甲醇、乙醇)提取,直接上样,即可达到 分离,但未经处理的甲醇或乙醇提取液却 经常由于杂志太多无法得到高质量的薄层 色谱,尤其是复方中药制剂,样品的预处 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步骤。
因此,当溶剂流过时,不同物质在
吸附剂和溶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地吸附, 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易被吸附 的物质(吸附性强的物质),相对地移 动慢一些,而较难吸附的物质相对地移 动快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不同 的物质就被彼此分开,最后形成相互分 离的斑点。
【实验装置】
前沿线
色斑 起始线 图3-6 薄层色谱示意图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薄层色谱的基本技术 • 第三节 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概 述
• 薄层色谱法 是kirchner等人在五 十年代从经典柱色谱法及纸色谱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技术。薄层 色谱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 离快速、灵敏度及分辨率高、显色剂 选择性大,以及制备薄层载量较纸色 谱大,而切割色带较柱色谱方便等优 点。并且在2019版药典中应用的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