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

合集下载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二讲__我见青山多妩媚(精选)共52页PPT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二讲__我见青山多妩媚(精选)共52页PPT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__第二讲 __我见青山多妩媚(精选)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014艺术概论试题

2014艺术概论试题

艺术概论试题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贺新郎·辛弃疾)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请从这两首诗谈一下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红色经典”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成为一代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2014年末,著名电影导演徐克又将其以3D的形式搬上了大银幕,创造了不俗的银幕效果。

试从艺术接受美学的角度谈谈你对“经典”改编的看法。

3.有一次,梅兰芳先生请一位老太太看川剧《秋江》,这个戏的演出全是素幕前的虚拟动作,其中划船的舞蹈最为著名。

老太太看戏回来后告诉梅兰芳:戏很好,“就是看了有点头晕,因为我有晕船的毛病,我看出了神,仿佛自己也坐在船上了,不知不觉的头晕起来”。

请以此事为例,论述一下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

4.经典京剧《三岔口》剧情十分简单:一个武生为了保护一个花脸追到了一个乡村小店,在夜晚和武丑扮演的店主人闹了误会,相互摸黑打了起来。

全剧主要部分就在于表现这种“摸黑”中的武戏。

舞台上光线充足,但两个人物却要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出来。

他们虽然是对打,却常常出拳打在虚空之中,踢腿虽猛,但是没有踢到对手,反而踢到了桌子板凳,台下的观众虽然心知肚明,却也乐在其中。

这主要表现了中国戏曲的哪种特性?并由此谈一下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5.请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6.列举某一位你所喜欢的艺术家,结合其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谈谈你对他的艺术风格的理解。

7.法国作家G.-L.L.de布丰有一句名言:“风格即其人”,黑格尔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也是讲造成不同艺术风格的主观条件。

【精编范文】我笑青山多妩媚-范文模板 (7页)

【精编范文】我笑青山多妩媚-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笑青山多妩媚篇一:我看青山多妩媚我看青山多妩媚作者:朱正伟来源:《职业》201X年第12期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全社会在关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三年培养五十万技师的工作目标时,出现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前,在中国谁是批量培养技师的主体?职业技师(技术)学院能否建成培养技师的基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调查研究,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仅供商榷。

传统技师培养模式面临挑战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工人技师队伍的建设,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投入资金,通过中长期规划,要求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抓好工人技师队伍的建设。

企业培养工人技师的主要途径有五种。

途径一:选拔生产一线的优秀工人,送到大、中专院校学习,增加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途径二: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工人参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班,为工人提供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途径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的技能训练、竞赛活动,给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对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者,授予工人技师资格。

途径四:对在取得成果的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工,经相应程序批准为工人技师。

途径五: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少量出类拔萃的工人培养为技师。

上述主要模式都是以企业作为培养工人技师的主体的,技师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是专业工作年限、原有技工等级和工作实绩,由企业劳资部门综合评选,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人技师的考核评定方式改革为以考代评。

由劳动行政部门组织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授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这项改革为技师培训、考核、鉴定的社会化、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45上海大学美学原理 第七讲 美学散步PPT课件

45上海大学美学原理  第七讲 美学散步PPT课件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的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资料编》
21
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
*诗集:《流云》
*《三叶集》 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
讯集
*注: 编过两本《中国美学 史资料选编》(60年代)
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
★29
诗集《流云》的序言:
当月下的睡莲还在轻睡的时候, 东方的晨星已渐渐的睡了。 我梦魂里的心灵, 披了件辞藻的衣裳,踏着音乐的脚步, 向我告辞去了。我低声说: ‘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 他说:‘黑夜的影将去了, 人心里的黑夜也将去了! 我愿乘着晨光,呼吸清新的灵魂, 起来颂扬出生的太阳。’
_陶渊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_杜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_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_辛弃疾
19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朱先生把物的形象称为意象。
“物本身的模式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这一
属性的本体,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20
一.西方美学经典 著作的翻译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第七讲 美学散步
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朱光潜先生 的学术历程
二、宗白华先生 的学术历程
2
“散步”释义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 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宗白华 《美学散步》

《大学美育第二讲》课件

《大学美育第二讲》课件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宣传美的理念,提高全社会的 审美意识。
企业参与
鼓励企业参与美育活动,如赞 助艺术展览、提供艺术培训等
,推动社会美育的发展。
家庭美育实践
家庭氛围
艺术启蒙
家长应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如布 置家居、选择艺术品等,潜移默化地影响 孩子的审美观念。
鼓励孩子参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培 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现。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创作过程也是读者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交流和
03
自我实现的过程,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舞蹈的美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通过身体 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等元素, 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舞蹈作品。
舞蹈的美表现在对人类情感 和思想的深刻表达,以及对 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舞蹈的表演和创作过程也是舞 者内心世界的表达和自我实现 的过程,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美感的音响。
音乐的美表现在对人类情感和思 想的深刻表达,以及对自然和生
活的独特感悟。
音乐的演奏和创作过程也是艺术 家内心世界的表达和自我实现的 过程,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
考。
文学的美
0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通过文字和语言的运用,创造出具有美感 的文学作品。
02
文学的美表现在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揭示,以及对自然和
总结词
古典美学强调秩序、和谐和比例,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美学思想为代表。
详细描述
古典美学认为美是秩序、和谐和比例的体现,这种美学思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和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如帕特农神庙、维纳斯雕像等。
近代美学
总结词
近代美学强调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以浪漫主义和印象派为 代表。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如何理解崇高和悲剧:《天龙八部》最后一回中萧峰为了化解宋辽两国纷争,舞剑自杀,从英雄的死,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悲剧感,但是沉思之后,可以理解在悲的背后,是英雄的崇高。

悲剧是一种社会冲突,是把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给人的悲剧感。

审美主体在欣赏悲剧容易加入悲剧的情节,以悲剧主体的心态体验斯时斯人的感触,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崇高给审美主体的美感是崇高感,这种价值类型的产生是主体和一个较为强大的客体对抗的结果,在对抗的过程中,主体的精神和力量得到展现。

萧峰的死给人留下的是难以平息的崇高感。

如何理解生活丑和艺术美:答:生活丑是从现实的角度说的,艺术美是从艺术的艺术形象的角度说的。

生活丑成为艺术是从艺术形象的角度说的。

生活丑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是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

法国老妓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而罗丹则刻出了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欧米哀尔。

有人评价这个雕像丑得如此精美。

丑陋的老妓在雕像这一艺术形象中竟然丑得如此精美。

(1)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或是美。

作为生活,对象可能是丑的,作为艺术,却能把对象表现得非常深刻、生动。

(2)把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通过典型化的原则,揭示出丑的本质。

这样,艺术便更美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便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如何理解审美心理距离: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

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

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

审美心理距离的获得是以审美主体的摒弃功利欲望为条件的。

举个例子,忙碌在街道的我们是看不到整齐干净的街道带给我们的美,我们只会注意街道里有超市、餐馆、娱乐场所等跟我们功利欲望相关的事物,而从外地来观光的陌生人一下子就发现了它的具有美的特性,因为这个陌生人的心不为事物的功利欲望所牵累,能够把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去观照,因而能够发现事物的美。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1)答案⼀、填空1.(席勒)在《美育书简》⼀书中第⼀次从⼈性的完善⾓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个前所未有的⾼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理的协同运动⽽形成的⼀种精神上的⾃由感,在本质上是对(⼈的本质⼒量)的肯定。

4.以(孔⼦)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其⼈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1、形式美的产⽣与⼈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是以(⾃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符号、⾃然符号和(⼈⼯符号)是⼈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物是古代西⽅哲学家(A)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泛⽽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仪C.宗⽩华D.李泽厚电⼤专科形考作业答案3.关于悲剧的本质,⿊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的悲惨遭遇来显⽰命运的⼒量。

`B.悲剧是两种对⽴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永恒理性”的胜利。

C.⼈⽣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

D.悲剧是将⼈⽣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

卓越4.在中国,⾃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卓越⼈社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6.认为⾃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峰体验”的⼈本主义⼼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全国⼤学⽣交流社区3 w+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A.⼈的启蒙和解放B.建⽴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化认同D.以情动⼈,以理服⼈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的是(C)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影视美学教案

影视美学教案

教案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影视美学系(院、部) 新闻传播系教研室(实验室) 新闻业务教研室授课班级20XX级1、2班主讲教师李超职称助教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制二00 八年八月教案(首页)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一章:影视美学原理1、授课时间:9月4日、9月11日、9月18日、10月2、16日2、授课类型:理论课3、授课题目:影视美学原理(美、美感、审美、美学)4、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学生把影视美学放在美学的历史长河中去加以比较,把传统美学思想和影视美学理论加以审视和关照,从审美经验出发掌握美的发展简史,熟悉历史上主要的美学流派,了解影视艺术美的历史轨迹。

能够跳过事物的物质层面来提升审美境界。

5.教学重点及难点:对于美的感念的理解和把握。

6.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步骤:(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和视频实例分析相结合(二)实施步骤:第一讲:美从何处寻?1、什么是美?对于美的研究和探讨,从西方的古希腊、中国的先秦时代算起,至少也有2500年的历史了。

但是,美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美的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

仅在1933年出版的《美学的基础》中,就罗列了西方美学界关于美的16种定义。

如:任何具有特殊形式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模仿自然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能产生幻想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具有表现性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导致愉快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能够助长一种特殊情感的事物都是美的;任何能够诱发联想的事物都是美的。

可以说什么是美,也构成了千年难以破译的难题。

以上是从横向上对美的审视,如果对美加以纵向的考察,也就是在美的发展的历史上去审视,亦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然而,我们却可以寻找它的发展轨迹。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美在于和谐”;中世纪的美学家认为“美就是完善”;18世纪的美学家认为“美就是愉悦”,也就是“快感”。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 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 ▪ 郑板桥----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
修竹数竿,石笋数尺。”
“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瓦尔登湖》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意义: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 科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空潭写春 古镜照神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之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æ 柳宗元: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
同功利相脱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 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佳话。
明代《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
“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岳阳楼记》
•岳阳楼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二讲我 见青山多妩媚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

《美学十五讲》第一讲美从何处寻西方美学观点“美学”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第一次使用“美学”: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鲍姆嘉通情:美学美1750年,以“埃斯特惕卡”命名《美学》第一——“美学”这一术美学对象美、美感和艺术“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美‘的问题还在其次。

”——《朱光潜全集》第1卷审美关系:1 客观方面:美,2主观方面:美感3主客观的结合(最高形式):艺术。

审美活动:欣赏美、创造美一、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1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2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3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意义和影响:1“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真正重大的发现”——[德]海森堡2天文学研究: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运动的和谐法则)3数当作世界的本源,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造型性或形体性‘中西艺术的区别)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

二、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5世纪,雅典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的最大区别:1 事物本身的美和事物对使用者的美2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人本主义的美学观三、柏拉图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

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

智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的哲学家。

智者又被成为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个贬义词。

不过,早期智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大希庇阿斯篇》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

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被称作为天才的追问,正是有了这个追问,西方才产生了美学。

美学原理第二讲(内容摘要)

美学原理第二讲(内容摘要)

(一)致用
内涵: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
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
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初期。 适用地域:中国、欧洲。
实用、功利的原因决定了人类在自
然美领域首先欣赏动物的美, 然后 才欣赏植物的美。
(二)比 德
内涵: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
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 观。 形成时期:春秋时代(儒家)
所谓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 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 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 的特殊心境。 它既是人从其他活动的主体向审美主 体转化的开端,也是审美对象开始显 现自身的契机。
审美惊异的两个特点
1.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 命感。 2.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 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æ 魯迅:賈府的焦大不愛林妹妹。
自然美欣赏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怎样做到“澄怀”? 第二,怎样做到“味象”?
自然美---人与自然的契合
中国:“雪后寻梅,霜前访菊”, “与竹同清,与燕同语,与桃李同 笑”。 西方:“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 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
-----黑格尔
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之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æ 柳宗元: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
æ 古人:
“赤壁,断岸也,苏子再赋而秀发江山。
岘首,瘴岭也,羊公一登而名重宇宙。”
æ 萨特: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
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 个统一的风景。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 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 的默默无闻之中。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系出发,接着朱先生讲。
2.对20世纪50年代 我国的美学讨论重新进行 评价。 3.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 作的基本观点重新进行评 价。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 界的代表人物: 蔡仪 李泽厚 朱光潜
蔡 仪
蔡仪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
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
的典型性。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
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考察,理清每种美 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渊源联系; (3) 结合美学家的体系来研究他们的 术语和术语史。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划分了中西艺术在审美空间上的差别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 中国的绘画》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中西绘画的区别:
西方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透视法
概念:把眼前立体形
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
例:六十岁学俄语
学习的俄语著作:《联共党史》 《三姐妹》 《樱桃圆》 《父与子》 《母亲》
契 诃 夫
屠 格 涅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夫散步
高 尔 基
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朱光潜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朱光潜、朱自清与 丰子恺的性格比较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纸上听?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七讲美学散步

美学原理1-6章

美学原理1-6章

《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绪论:什么是美学Aesthetic年首次提出塔塔科维奇: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

一、美学历史西方美学发展阶段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中国美学发展阶段先秦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时期清代前期近现代1、本体论美学本体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2、认识论美学认识论美学是指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认识为中心的美学。

它突出理性思考的重要意义,认为美可以凭理性加以认识。

认识论美学五种形态:经验主义美学,以休谟等为代表;理性主义美学,以笛卡尔、鲍姆加登为代表;德国古典美学,以康德、席勒、黑格尔为代表;科学美学,以费希纳为代表;生命美学,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

3、语言论美学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英美分折哲学把哲学与美学归为语言批判,他们从对语言的清洗入手,来消解美的形而上学的意义. 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大陆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从“生存"入手转变思想范式,他们认为科学与知识都不是万能的,科学与知识分解着人的生活,真正的人的生活又在何处?人还有什么?这成大陆哲学与美学关心的问题。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儒家美学观的最大特点是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功利性。

2、道家—-审美心态层面第一,强调美在自然.第二,美的相对论和辩证法。

第三,道家美学观的虚无主义色彩。

3、禅宗—-审美境界层面禅宗讲顿悟与涅槃,这些既是人生论也是审美论 .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现代:朱光潜、宗白华朱光潜:30年代影响很大的《谈美》、《文艺心理学》中,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诗论》朱光潜也是成就斐然的翻译家,译作: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黑格尔《美学》(三卷共四册)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美学原理》等宗白华: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

美育与素质教育

美育与素质教育

美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我认为,最主要的为爱心、创造力、自我心理调控力这三种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

美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审美同情与爱心培养爱心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是善的基础。

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就社会来说,爱,是维系社会的心灵纽带。

理想的合理的社会,应是充满爱心的社会。

古今中外,大学者无不视爱为社会的灵魂。

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

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

在爱中,在一般感觉中--人人都承认新哲学的真理","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

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

爱首先是人之爱,人之爱是人道主义的基础。

任何斗争包括阶级斗争都不能否定人道主义。

在人类社会,人道主义具有绝对性。

除了人之爱外,还有对自然的爱,对非人类生命的生命的爱。

这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育有它特殊的作用。

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

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

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见青山多妩媚,不就是对青山的爱?"相看两不厌,只是敬亭山。

"为什么会看不厌呢?也是因为爱。

我们常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说明美感的主观性,情人眼中的人为什么最美呢?是因为爱。

关于审美中爱的情感的显现,美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是审美同情说,另是移情说。

其实,移情也是同情。

人在审美中,的确是将自己最善良的最美好的情感,其中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

我见青山多妩媚

我见青山多妩媚

我见青山多妩媚
吴东晓
【期刊名称】《观察与思考》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 "往事就像一位凌波微步的绝色女子,你只能端详其愈去愈远的背影,藉以重温当初擦肩而过时的笑声,又如信手点染在水面上的一滴颜料,有过瞬间的变幻莫测,最终为时间的洪流冲淡……"十八年前的一个秋日傍晚,当我在北方一所叫梅村的中学里,借着摇曳的烛光,在日记簿上写下这句话时,八十年代刚刚飞奔而去.【总页数】1页(P64)
【作者】吴东晓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见青山多妩媚
2.我见青山多妩媚
3.我见青山多妩媚
4.我见青山多妩媚
5.我见青山多妩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曰:“坚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种远近法中 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创立的远近法 的年代约早一千年。
地位:标志着山水画已经从对人物画的依附中解脱了出来。它涉及到了山水 画美学的本体、创作、鉴赏、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 整的理论体系。
《潇湘图》董源 五代
《龙宿郊眠图》董源 五 代
《洛神赋》贴
王献之: (344一386年),字子敬 ,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他 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体 势秀逸,笔致洒脱,运笔英俊豪迈 ,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 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王羲之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
意义: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 科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空潭写春 古镜照神 清露晨流 新桐初引
•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之
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æ 柳宗元: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
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
怀!
—王献之
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
体中。
—宗白华
《画山水序》
宗炳(375一443年),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 )人。他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山水画理论家, 也是我国的神游山水第一人。
主张“畅神” 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抒写意境的 一个过程,使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力求将“ 万趣”与神志融合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与陶潜《饮酒》诗中的得意 “忘言”、谢灵运《游名山志》中的“意得”有相通之处。
(三)畅 神
内涵: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 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
盛行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 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而是让自然景物来触动空明的 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
表现:清谈佛老,纵情山水,归隐山林。
支遁:(314~366)字道林,东 晋高僧,陈留人。善草隶,好畜 马。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 很深,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 ,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清谈家条件 杂揉老释的僧人。
上海大学美学原理第二讲我 见青山多妩媚
第二讲 我见青山多妩媚
一、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社会美 —人的美
现实中的美 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
自然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 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致用
比德
畅神
辛弃疾(1140-1207),南 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
变化之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
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
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
霞蔚。”
—《世说新语》
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 、关、董、巨等山水画境界的 绝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 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 然美的发现中了! —宗白华
《匡庐图》荆浩 五代
同功利相脱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 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佳话。
明代《神奇秘谱》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 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一 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一)致用
内涵: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 然的一种审美观。
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初期。 适用地域:中国、欧洲。
狩猎时代的原始人洞穴壁画
雅俗:东晋时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称“修 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 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王羲之兴之所致,挥就千古名作《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 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 书法平和自然,秾纤得体,遒丽天成,委婉含蓄,纵横自如,极尽和畅
“澄怀”—审美主体,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澄清、空 明的胸怀,无杂念。同于康德所说的审美不涉利害。
“味象”—审美客体,指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它们的灵趣 。
《溪山行旅图》范宽 北宋 《踏歌图轴》马远 北 宋
《寒林图》郭熙 北宋
《画山水序》
序曰:“峰岫峣嶷,云林森渺,贤圣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 ?畅神而已”。
巍巍泰山,汤汤流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破琴绝弦终身不国末 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 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 归)人。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 其可喜兮。
《橘颂》是著名的比德篇章,也是 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
马格德林时期,法国拉斯科洞窟
•《鹿》
•《马、牛、鹿》
狩猎时代的欧洲和中国原始人岩刻
•岩刻,挪威布斯克吕
•《车·战斗·行猎图》, 中国
中国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二)比 德
内涵: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 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形成时期:春秋时代(儒家) 意义: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
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
近玩!
—支遁
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开,接受宇 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 ,体会它的深沉境地。 —宗白 华
(四)《兰亭集序》和《画山水序》
《兰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 山阴,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