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三大难题-外币折算
外币折算
![外币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07e3490b79563c1ec5da715f.png)
本讲共分四部分:一是准则概述;二是准则内容讲解;三是新旧准则衔接;四是总结与比较。
一、概述外币折算是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在会计学界,有学者将合并报表、外币折算和物价变动会计视为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外币折算会计的两个主要问题在于:(1)在外币折算时,应该使用哪一种汇率?(2)折算损益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外币折算准则,也主要是对以上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规范。
外币折算准则,是一个全新的准则,但它所涉及到的却是企业的日常业务。
比如进口货物、出口产品、外币借款、接受外币投资等等,都涉及到外币折算的问题。
我们国家以前没有外币折算的专门准则,但在有关的会计制度中有一些规定,但总体上来看,不很系统、全面,新准则的发布,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
新准则与原有的制度规定相比,主要有如下几点变化:1.增加了记账本位币的定义以及如何确定记账本位币的内容。
记账本位币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功能货币”,我国对记账本位币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功能货币”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
但为什么没有采用功能货币的概念,而仍然采用记账本位币呢?主要是由于会计法规体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会计法》采用的的是记账本位币,作为下位法的会计准则必须与上位法保持一致。
对于“记账本位币”这个概念,人们耳熟能详,但是以前没有对其进行定义,新准则中明确将其定义为“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这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中功能货币的定义),并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准则中,还对企业如何确定记账本位币进行了规定。
这是以前的制度中所没有的,是一个新内容。
2.增加了变更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
企业由于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有变更记账本位币的要求,但以前的制度中对变更记账本位币的会计处理没有作出规定。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5d7f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2.png)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1. 外币折算的目的外币折算的目的是将外国货币的金额转换成本国货币的金额,以方便公司进行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公司通常会与外国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易并且持有外币资产或负债,因此需要将这些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
2. 外币折算的影响外币折算会对财务报表的数值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由于外汇市场的波动,外币折算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数值出现变化,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3. 外币折算的方法外币折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直接将外币金额按当时的汇率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而间接法是指先将外币金额折算成美元,然后再将美元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
4. 汇率风险管理由于外汇市场的波动,外币折算可能会带来汇率风险。
公司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来降低汇率风险,例如使用远期外汇合约或货币期权。
通过使用这些衍生工具,公司可以锁定汇率,降低外币折算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 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外币折算涉及到一些会计处理问题,例如汇率差额的处理,外币货币兑换损益的确认等。
在进行外币折算时,公司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核算,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6. 外币折算的披露要求对于持有外币资产或负债的公司,相关的披露要求非常重要。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外币折算的相关情况,包括外币金额、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内容。
7. 外币折算的税务影响外币折算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税务产生影响。
在涉及外币折算的交易中,公司需要考虑外币折算对税务的影响,确保合规地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
总之,外币折算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一个重要的会计知识点,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正确地进行外币折算可以帮助公司准确地呈现财务报表,降低汇率风险,并且保持合规性。
因此,公司需要对外币折算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管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9def7116fc700aba68fc1e.png)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作者:黄申来源:《财会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06期【摘要】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研究进展缓慢,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化解之道。
首先,通过对现存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该难题的关键是折算汇率的波动。
其次,分析不同的汇率形成理论,发现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导致该难题似乎无法从源头化解。
再次,通过对会计反映真实的会计目标、会计报表对应计量属性的重新确立,创新性地提出“单一汇率折算法”的建设性建议,使该难题得以暂时化解。
最后,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应用与完善,预测永久化解该难题的趋势。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汇率变动;物价变动;单一汇率折算法;区块链;比特币【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19)11-0089-5外币报表折算、合并报表编制、物价变动会计被称为财务会计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且外币报表折算是其余两大难题的中间环节。
因此,以外币报表折算为重点有助于化解这三大难题,本文将集中探讨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提出化解该难题的方法以供借鉴。
一、外币报表折算难题(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最早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该方法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在其1931年的第92号公告中推荐,但直至1939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才在《会计研究公报第4号——境外经营与外汇》中认可其合法性。
该方法认为,流动性资产与负债多在会计期末产生,故用期末现行汇率折算较为合理;非流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则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若企业处于短缺经济时代,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均产生于会计期末,前述理由成立而折算方法合理;但在商品过剩时代,存货类流动资产可能是早期或上期所购入,此时采用期末现行汇率折算就会歪曲财务状况。
1956年 Hepworth[1]提出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并于1960年得到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的赞同。
外币折算与汇率风险知识点总结
![外币折算与汇率风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79a4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d.png)
外币折算与汇率风险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和个人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的编制。
外币折算和汇率风险成为了财务管理中重要的课题。
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防范风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外币折算与汇率风险的相关知识。
一、外币折算的基本概念外币折算是将用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和交易金额转换为本国货币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原则。
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等业务。
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应当将外币金额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
期末,对于货币性项目,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应当按照期末即期汇率进行调整,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交易发生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期末不进行调整,但如果其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动,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汇率的种类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常见的汇率种类有:1、即期汇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2、远期汇率:是指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三、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果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与母公司不同,就需要进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cbad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7.png)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摘要】外币报表折算是企业在国际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外汇市场的波动不断影响着外币报表的准确性,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
为了化解外币报表折算的难题,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汇率折算方法,并且降低外币报表折算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措施,进一步使用外币报表折算的技术工具。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确保外币报表折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改进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不断提升折算的准确性,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外汇市场的波动,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对企业未来的国际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折算的方法,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难题,外汇市场波动,汇率折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风险,内部控制,技术工具,企业重要性,持续改进,准确性可靠性。
1. 引言1.1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一直是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企业间跨国贸易的频繁发生,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愈发凸显。
外币报表折算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且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折算不当,将会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如何有效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确保报表准确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种考验,更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
只有通过采取合理的折算方法、加强内部控制、持续改进技术工具等手段,才能有效化解外币报表折算难题,降低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报表准确无误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外币报表折算难题的化解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共同努力,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以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外币报表的影响外汇市场的波动对外币报表的影响可以说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浅谈外币报表折算的差异问题
![浅谈外币报表折算的差异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c3ac6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b.png)
财经纵横293浅谈外币报表折算的差异问题王 嵩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国际会计界外币报表折算可谓是极具争议性的技术性问题,它与物价变动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与金融工具会计一同被称作会计界的四大难题。
早在2006年2月我国就已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涉及外币折算的相关内容,如第19号的外币折算,同时也包括现金流量表的相关内容,如第31号的现金流量表,明确规定了外币折算差异处理、外币折算汇率选择以及为外币折算方法等相关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外币报表折算处理环节仍旧会面临着诸多的难题,给审计工作以及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的落实带来极大的困难,而本文则主要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差异;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3-0293-01在此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增加了对外投资,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以来,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就使得我国国内大型企业纷纷投入到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的方式反映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以及财务状况等等,为外国股东提供财务报表,这一过程中就会涉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相关问题,而本文则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外币报表折算中的常见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说针对外币交易过程中的折算及处理作出了规定,明确提出现金流量表折算方式、资产负债表折算方式以及利润表的折算方式,同时也提供了选择外币折算汇率的方案,但是,在处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仍旧会有诸多的阻碍,其中涉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以及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缺失等等。
(一)合并报表编制方面的问题企业集团在合并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容易受外力或表折算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公司彼此间存在内部购销行为,子公司在汇率折算的过程中仍旧运用以往的汇率折算方式,而母公司在折算的过程中容易与子公司出现差异[1]。
(二)汇率变动给当期变动产生影响的问题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很多时候负债项目与资产项目期初都会按照前一年的财务报表期末数予以确定,将其作为数据的有效参考,而汇率折算也会按照上一年期末的汇率完成折算任务。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研究论文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ff27faa300a6c30d229f78.png)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研究论文外币报表折算问题自产生开始就一直是国际会计问题中的难题,至今仍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上都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币报表折算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外币报表折算准则用以指导这方面的会计实务。
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并提出符合我国现状的选择。
一、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所有外币报表折算问题集中在汇率的选择上面。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外币汇率是稳定的,那么外币折算的方法就无异于把千克折算成其他的重量计量单位。
但是,大多数国家在货币市场上是自由定价的,所以汇率的不稳定性以及外币折算时选择的汇率种类对折算的结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将外币折算成本国货币时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汇率:第一个是历史汇率,这是业务发生时的汇率。
使用历史汇率可以在本国货币报表上保留外币项目的原始成本,可以保护财务报表免受折算损益的影响。
第二个是现行汇率,指报表编制日的当天汇率,使用现行汇率会产生折算差异。
第三是平均汇率,是现行汇率与历史汇率的简单加权平均。
这三种汇率中,外币报表折算各个项目应该采用哪种最好?折算损益应该怎样进行会计处理?关于以上问题的争议,就是外币报表折算问题的焦点所在。
二、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比较总体来说,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共有四种:流动与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
当今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选择只是在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之间进行的,所以本文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介绍。
1、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是一种历史古老的方法,从19世纪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现行汇率法是将外币报表中所有资产、负债项目按统一的期末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只对子公司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进行折算。
若子公司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交易发生频繁,也可以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子公司外币报表原先表述的财务结果和关系,并且揭示汇率变动对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净额(母公司权益)的影响,所以折算过程中发生的折算损益将作为资产负债表中权益的独立项目递延处理。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6b7e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c.png)
外币折算会计知识点总结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这就涉及到外币的折算问题。
外币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计价的交易或者以外币记账的业务转换为本币计价或者本币记账的过程。
下面,本文将就外币折算的会计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外币账户的确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存在外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需要进行外币账户的确认。
外币账户的确认主要是指将企业的外币资金和外币债务折算成本币计价,以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一般来说,外币账户的确认分为两种情况。
1.外币资产的确认当企业持有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资产时,需要按照当期的汇率折算为本币记账。
折算的基准通常是当期的现汇买入价或者以其他合理的汇率进行确定。
折算后的本币金额应当与外币资产的公允价值相等。
2.外币负债的确认当企业有外币贷款、外币应付账款等外币负债时,同样需要按照当期的汇率进行折算,计算出相应的本币金额。
折算的基准通常是当期的现汇卖出价或者以其他合理的汇率进行确定。
折算后的本币金额应当与外币负债的公允价值相等。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记账的交易,包括以外币计价的收入和支出。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外币折算和外币汇兑损益的确认。
1.外币折算外币折算是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币金额。
一般来说,外币折算采用即期汇率进行计算,即交易发生时的汇率。
具体折算公式为:折算金额 = 外币金额× 汇率。
2.外币汇兑损益的确认外币汇兑损益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益。
当企业时点交易结束,即外币款项已经收到或者付出时,需要以当时的汇率计算和折算外币汇兑损益。
外币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表。
三、外币报表的准备外币报表是指报告期内以外币计价的财务报表。
在编制外币报表时,需要进行折算和汇兑损益确认,并且考虑到利润的计算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折算。
1.折算和汇兑损益确认在编制外币报表时,需要将以外币记账的交易和外币资产负债进行折算,计算出相应的本币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013_外币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难点精讲013_外币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028a88fff90f76c661371a6e.png)
第六章 特殊业务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解析第一节 外币折算难点一:外币交易的处理一、交易日的处理交易日是某项交易发生之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计账本位币反映。
1.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外币交易(除外币兑换业务和接受投资者投资业务外)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中间价是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如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1美元=7.55元人民币,卖出价1美元=7.65元人民币,那么中间价为1美元=7.60元人民币。
3.外币兑换业务,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银行买入价通常是指银行买入美元需要支付多少人民币;银行卖出价是指银行卖出美元需要收多少人民币。
4.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发生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5.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二、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的处理(一)外币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货币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因汇率波动而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就计算汇兑损益而言,只有货币性项目才计算发生的汇兑损益;就计算时间而言分成三种情况:1.针对外币兑换业务在发生兑换业务的同时即发生汇兑损益(比较特殊);2.针对其他一般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计算发生的汇兑损益;3.针对结算业务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如果发生本期收款或偿还,使得不再存有余额,则在收款或偿还时计算发生汇兑损益;如果存有余额,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计算发生的汇兑损益。
把脉国际会计四大难题
![把脉国际会计四大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2718ab2cc58bd63186bdb9.png)
把脉国际会计四大难题把脉国际会计四大难题厦门大学汪一凡西方财务会计历来有三大难题的说法,即“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和“通货膨胀会计”,也称为“国际会计三大难题”。
近二十年来,又出现了一个热度最高的超大难题,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由于这个难题没解答好,已经带来众所周知的世界金融危机恶果,会计界作为替罪羊,也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笔者认为,中国会计已经具备作为世界领跑者的条件,所以当然要占据“制高点”,态度鲜明地直面这些传统难题,给出自己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充分展示过人之处。
有位医生曾戏言他只能治四分之一的病,“不治之症”肯定是治不好的;“难辨之症”如无名肿毒等疑难杂症,连病因都不清楚,只能凑合着碰运气;“免治之症”如一般感冒其实是可治可不治的,装腔作势地打针吊瓶要一周能好,病人不找医生,自己多喝点水也是七天包好;只有“可治之症”才是医生真正能药到病除的。
有趣的是,这恰好可以用来为国际会计四大难题分别贴上标签,借用“把脉”一词,则强调应用了中国的“辨症施治”思想。
可治之症:合并财务报表这是在“控股合并”形式下,由于要求在合并报表中消除关联交易而产生的难题。
关联交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是可以消除的,有些则在“主流”方法下彻底绝望,根本看不到能消除的前景。
我们就以“内部加价销售商品”为例来分析。
假设母公司将成本为6000元的库存商品加价后,以10000元售与子公司,双方作了账务处理后,于月底各自编制了财务报表。
根据主流的“合并法”,也就是只在报表工作底稿上调整抵销的方法,要想从两家公司的个别报表,得到公司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首先应作抵销分录如下:主营业务收入(售出方,母公司)10000主营业务成本(购进方,子公司)10000该抵销分录是先假设该批库存商品在本月也由子公司卖出去了,所以抵销掉多余重复的记录,即真正有效并被保留下来的,是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母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
但是,还要考虑到,母公司在自己当月的核算中,已经因该笔内部加价销售而结算出本年毛利4000元,所以到了月末,还要看看这一“公司间利润”是不是最后真正实现了,判断标志是子公司是否在本月内又把这批货转手售出。
分享一下我的总结--外币折算部分:
![分享一下我的总结--外币折算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48596d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2.png)
分享一下我的总结--外币折算部分: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如果采用与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即便是设在境外,其财务报表也不存在折算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一)折算方法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末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历史汇率)。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按照上述规定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也应列入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期初盈余公积为以前年度计提的盈余公积按相应年度平均汇率折算后金额的累计,期初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为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的累计。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资产总计-负债)-实收资本(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二)境外经营的处置: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二、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一)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外币折算的答案
![外币折算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a7f173968011ca3009155.png)
外币折算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差额。
2000年6月20日从境外购入零件一批,价款总额为50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7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23元人民币。
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失为( )万元人民币。
A.一10 B.一5 C.5 D.10答案:C 500*(8。
23—8。
22)=52、某外商投资企业收到外商作为实收资本投入的固定资产一台,协议作价20万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
投资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
另发生运杂费2万元人民币,进口关税5万元人民币,安装调试费3万元人民币。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人民币。
A.164 B.170 C.174 D.175答案:D 20*8。
25+2+5+3=1753、某外商投资企业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上期期末余额50000美元,即期汇率为1美元=8.30元人民币,该企业采用当日即期汇率作为记账汇率,该企业本月10日将其中10000美元在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美元买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8.32元人民币。
该企业本期没有其他涉及美元账户的业务,期末即期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
则该企业本期登记的财务费用(汇兑损失)共计( )元。
A.600 B.700 C.1 300 D.一100答案: C 10000*(8。
32—8。
25)+(50000*8。
3—10000*8。
32)—40000*8。
28=1300 4、某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该企业外币业务的是( )。
A.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B.与国内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的销售业务C.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D.与中国银行之间发生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业务答案:A5、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差额。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详解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c9d2f776c66137ef061937.png)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详解(重定向自外币报表的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translation of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目录• 1 什么是外币会计报表折算• 2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 3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折算方法• 4 选择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的原则• 5 相关条目什么是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是为了编制合并报表或便于了解境外实体经营状况,将一套业已编制完成的以外国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会计报表,运用一定的折算方法,折算为以本国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的过程。
是指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或翻译)为某一特定货币(通常为母公司的记帐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满足跨国公司合并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子公司会计报表,以反映其集团综合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第二,为了向外国股东和其他使用者提供适合于他们阅读和使用会计报表的需要。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第三,为了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需要按一定的汇率将本国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相关的外国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是采用何种汇率对外币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折算;二是对由于报表各项目所使用的折算汇率不同所产生的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的问题。
如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我国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地无有附属企业的(包括需要与本企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被投资企业),如以当地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编制会计报表,企业在将附属企业会计报表汇编和合并时,应将其会计报表折算成人民币金额,再与本企业的人民币报表进行汇编和合并。
故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是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第一种目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企业选用某种外国货币为记账本位币,到会计期末就应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成人民币报表。
另外,为了使习惯持不同纲币观念的报表使用者便于理解,而将一些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成人民币报表,或者为满足特定的国外投资者的需要,而将人民币报表折算成某种外国货币报表,这属于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第二种目的。
国际会计学第六版chapter6
![国际会计学第六版chapter6](https://img.taocdn.com/s3/m/7c12fd49ccbff121dc368324.png)
• The forward market handles agreements to exchange a fixed amount of one currency for another on an agreed date in the future.
Swap 掉期市场(P128)
FC Transactions
Spot 即期市场(P128)
•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spot market, currencies
bought and sold must be delivered immediately,
normally within 2 business days
forward premium(discount)=(forward rate –spot rate)/spot rate × 12/n
($0.8462-$0.8318)/$0.8318×12/6=3.4% Indirect quote: forward premium(discount)=(spot rate-
forward rate)/forward rate × 12/n
Spot & Foward exchange rate
Bid quote 买方出价
• Is w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dealer would pay you for foreign currency.
• The forward market handles agreements to exchange a fixed amount of one currency for another on an agreed date in the future.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比较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56825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d.png)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比较(一) 现行汇率法1. 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应付账款、长期借款。
2. 确认时的历史汇率:实收资本。
3. 盈余公积:上期期末盈余公积+本期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提取盈余公积”4. 利润表的收入和费用: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5. 折算差额: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反映,逐年累积(二) 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法1. 期末现行汇率: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2. 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实收资本。
3. 盈余公积:来自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 未分配利润:轧算平衡数5. 利润表的收入和费用: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6. 利润表的折旧费、摊销费:历史汇率7. 折算差额:若为净损失,外币报表折算顺序为: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列示于利润表,作为当期损益;若为净收益,外币报表折算顺序为: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三) 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法1. 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
2. 资产购置日的历史汇率: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实收资本。
3. 留存收益:轧算平衡数4. 利润表的收入和费用: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5. 利润表的折旧费、摊销费:历史汇率(四) 时态法1. 现行汇率: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市价)、投资(市价)、应付账款、长期借款。
2. 历史汇率:存货(成本)、投资(成本)、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实收资本。
3. 未分配利润:轧算平衡数4. 利润表的收入和费用:交易发生日的实际汇率5. 利润表的折旧费、摊销费: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币改用本币计量,折算的结果好似子公司的报表中的资
产和负债在交易日就已经把发生额折算为本国货币。其具
体做法是,对所有的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按编表日的现
行汇率折算,对于按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负债
项目采用原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对按现行成本计量的
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项目采用期末汇率折算。在此法下,
• (一)适用范围的比较
改进后的IAS21第3段规定了准则的使用范围: • (l)对外币计价的交易和余额的会计处理; • (2)通过合并、比例合并或权益法对已包括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国外
经营的财务报表。
准则明确
• (1)不涉及对外币项目进行长期保值所作的会计处理,但对国外实体投 资净额进行套期保值而产生的外币负债所引起汇兑差额的分类则可以 例外;
币的成员公司,其数据在进入公司集团核算体系前,要先
进行折算,改为用集团会计本位币表述。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
间投资业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发挥
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跨国公司财务会计问
题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作为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提
的外币报表折算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功能货币可定义为“国外主体(子公司)从事经营活
动主要经济环境内的货币”。
•
如果国外子公司是相对独立并与国外经济环境形成一
个整体的经济实体,应选用当地货币为功能货币,外币报
表折算应采用现行汇率法,这样经折算后的外币报表就尽
可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揭示的财务成果及各项财务指标的
比例关系,也有利于国外子公司分析考核其经营业绩和进
结果和关系,同时揭示汇率变动对母公司在国外
子公司的投资净额(子公司报表中的母公司权益)
的影响,其着眼点与不同的资产、负债项目在交
易时日的不同计量属性毫不相干。正因为如此,
折算的结果将以“折算调整额”这一独立的项目,
包含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内,平时均不
得减少这部分折算差额累计数。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目录
外币报表折算中的两个问题 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我国外币折算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分析
我国新颁布的外币折算准则
外 币 折 算 准 则 主 要 内 容 框 架
一、外币报表折算中的两个问题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资本国际化和市
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一
些新特点,决定了其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一系列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三、我国外币折算准则与国际外币折算准则的比较 分析
1 适用范围的比较
主要区 别体现 在以下 六方面
2 记账本位币与功能货币比较 3 外币交易的比较 4 财务报表折算的比较
5 汇兑差额的处理比较
6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下的处理比较
三、我国外币折算准则与国际外币折算准则的比较 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应当怎样处理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
针对这两个问题,国际上尚未形成一致的惯例,使得
外币报表折算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会计实务的主要差异所在。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 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 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 法。总体来说,当今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常 用方法是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
新的财务会计问题。在所有的问题中,外币报表
折算问题一直存在并日益重要。目前国际上在外
币报表折算中折算汇率的选择和折算差额的处理,
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使得外币报表折算成
为当今世界各国会计实务的主要差异所在。
一、外币报表折算中的两个问题
•
每届会计期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需要将国外子公司
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由于子公司的
行经济预测,这种折算观点可以称之为“子公司观点”;
•
如果国外子公司是母公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则以
母公司货币为功能货币,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时态法,通
过折算对子公司的当地货币(外币)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
述,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以折算损益项目列示于利润表,
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折算观点可以称之为“母公司观点”。
财务报表是以其所在国的货币为单位进行编制的,其货币
单位与母公司所使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因而在编制合并报
表之前,先要将以外币表示的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与母公司
相同的货币单位表示的报表。
•
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给外币报表折算带来了两个问
题:
• 一、当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时的汇率不同于现行汇率时, 用以折算该项资产或负债的恰当汇率是什么;
• (2)不涉及企业为了方便那些习惯使用另一种货币的读者或类似目的, 而将财务报表由报告货币再换算为另一种货币的情况;
• (3)不涉及在现金流量表中,对由外币交易形成的现金流量和国外经营 的现金流量的换算进行呈报的问题; 等三种情况不适用本准则。
对这两种方法 进行比较分析
时态法和现 行汇率法的 特点分析
时态法和现 行汇率法的 适用性分析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 (一)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的特点分析
•
时态法认为外币折算只是一种计量变换程序,是对按
外币计量的既定价值的重新表述,它不应该改变计量项目
的属性(会计基础),而只是改变计量的货币单位,即对
考虑到汇率变动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有在汇率变动的当期
就确认其会计影响,才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预测和决
策的需要,所以,时态法通常将折算差额直接记入当期合
并损益中。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
•
在现行汇率法下,对国外子公司报表中的所
有资产、负债项目都要按单一的现行汇率折算,
其目的在于保持子公司外币报表原先表述的财务
外币折算
•
会计的多种“货币计量”之间的换算是可变的,1美
元今天兑换6.2元人民币,明天可能只有6.0元了,这是
由两国央行外汇政策和金融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
•
对于外币交易的处理,会计上已经有了成熟稳定的做
法。尚未明晰的疑难点还在外币报表折算方面。这属于合
并财务报表领域,即记账本位币不同于公司集团所用本位
• (二)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的适用性分析
外币报表折算一般应该达到两项目标
一是在合并报表中反 映按照每个被合并的 主体从事经营的主要 货币(它的功能货币) 所计量的财务结果和 财务关系;
二是提供与汇率 变动对企业的现 金流量和业主权 益的预期经营影 响相一致的信息。
二、针对两个问题而存在的不同折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