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和《前赤壁赋》的对比鉴赏
前后赤壁赋对比赏析
前后赤壁赋对比赏析
两篇赋都融合了诗情和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XXX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引发了对生命、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他在文中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的名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这种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使得两篇赋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有哲学深度。
二、两文的不同点
1、主题不同:
前赤壁赋以秋夜清幽的赤壁景色和XXX泛舟的美妙体验为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游乐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而后赤壁赋则以冬夜江岸和登高所引起的悲戚心情为主题,通过白鹤道士的虚幻梦境表达了对超脱尘俗的向往和追求。
两篇赋的主题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XXX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2、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方式,通过对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而后赤壁赋则以自我陶醉和梦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
两篇赋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充满了诗情和哲理,体现了XXX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3、文笔风格不同:
前赤壁赋以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清幽的赤壁景色和XXX泛舟的美妙体验,使人感受到作者的游乐心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而后赤壁赋则以悲凉萧瑟的笔触,描绘了冬夜江岸的荒凉和登高所引起的悲戚心情,使人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对超脱尘俗的向往。
两篇赋的文笔风格不同,但都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和诗意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文,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全文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饱满感受和战争中的豪情壮志。
本文将对《赤壁赋》的前后部分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赤壁赋》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描绘了赤壁以及赤壁之战的战场景象,中间部分以人物描写和叙事为主,主要是描述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和相关人物的行为举止。
最后一部分则是对赤壁之战的评述和感慨,展示了作者对这场战争的理解和感慨。
前后两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
从内容上来看,《赤壁赋》的前部主要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展现了赤壁的自然景观。
苏轼通过对赤壁的山峰、瘦柏、归骑、浔阳江等景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而后部则是通过对战争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物的英勇,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烽烟和人物的悲壮。
前部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带给读者一种纯粹的美感;而后部则是对战争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严酷的现实感。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赤壁赋》的前部采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情感。
譬如“如牧童之山上,驱疴而归者也”,这样的表述让读者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感觉,仿佛自然与人类是和平共处的。
而后部则以叙事和描写人物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物的英勇,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名词,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人物的奋斗。
例如“舰队喷空,火炮雨替;聚兵短亭,死地力战”等句子,使人们不能不为这场战争所震撼。
对比《赤壁赋》的前后两部分,可以发现前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传达美的感受,后部分则以叙事和描写人物的方式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物的英勇。
两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战争的深刻感悟。
这种对比使整篇赋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对比效果,是《赤壁赋》这一经典之作的独特之处,也正是使《赤壁赋》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
欧阳修秋声赋宋〕欧阳修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这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典型文赋,是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时的欧阳修(仁宗嘉佑四年,即1059年),时年53岁,政治上经历了“庆历新政”失败,并辞去了开封府尹的职务,思想上正处于心情郁结、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其年秋日,因感政治失意,故交云散,体力日衰,写下了长诗《夜闻秋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而余意未尽,又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秋声赋》。
在这篇文赋中,欧阳修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并由景入情,抒发秋感,融入了作者对政治、人生、世事的深觉感慨,从而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深刻主题: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加强内省、超乎其外。
这一寓意,抒发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郁闷心情,能主力求自我超脱的愿望。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赏析赤壁赋赏析(一):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析《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
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
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
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
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
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
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
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
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
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但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赤壁赋》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篇文,通过对东汉末年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现出壮阔的景色和伟大的历史事件。
而在唐代,诗人杜甫也写了一篇《赤壁赋》,用更加婉转柔美的语言描绘了赤壁之战所具有的深刻历史意义和人民生活状态。
两篇赤壁赋在语言表现和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曹操的《赤壁赋》以雄奇豪放著称,语言风格激烈、奔放,体现了当时时代的战争气氛。
句子多用小官、越人、匈奴等地名来描绘战争的过程,热血沸腾,令人感到震撼。
文章开头写到:“江南之胜,风潇潇而帆樯斜洒”,奏鸣琴的曹操脸上浮现出喜悦的表情,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
而随着文中不断描述赤壁之战的惨烈和推进,在读者心中热血澎湃,充满了激情。
而与之相比,杜甫的《赤壁赋》则更加注重文学意义和审美效果,他更多地关注的是战争所带来的人民疾苦和生命危险。
他的《赤壁赋》用诗歌的写作方式,表现出了更加优美的景色和文化气息。
他用咏史思想和佛门慈悲的理念赋予了这篇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文中抒发出对战争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并深入到战争过后的人民,描述了他们所遭受的痛苦。
因此,杜甫的《赤壁赋》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创作,而且是历史的见证和人民的呼声。
综上所述,两篇题材相同的《赤壁赋》有着鲜明的文学特色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曹操的《赤壁赋》描绘了赤壁之战的热血场面和英雄壮图。
而杜甫的《赤壁赋》则从人民生活出发,关注战争所带来的人民疾苦和生命危险,具有更加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人性关怀。
无论是曹操的雄烈与激越,还是杜甫的咏史和哀悼,都是对古代历史的文化传承,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思考。
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
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大学语文论文情感与哲理——前后《赤壁赋》比较研究○夏梦薇摘要:前后《赤壁赋》堪称苏轼散文中的“双壁”,通过对两篇赋的对比研究,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比较辞藻华美乐观豁达精神以前曾听说过前后《赤壁赋》是苏轼散文中的“双壁”,细细研读品味两篇佳作,觉得果然名不虚传。
茅鹿门曰:“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
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1]确实,暂且不管两篇赋艺术上的成就如何,单是在精神上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获得精神自由,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就必须在遭遇挫折或落难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坦然面对命运的无常与不公,筑室东坡垦荒植树,赏月泛舟行歌相答,饮酒赋诗谈笑风生,一如既往纵论古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等丰富的文化遗产,体现出了超常的心理素质和处变不惊的高妙修为。
因此,不能不说苏子教会我们的达观与超然是一份无价之宝,我们应由衷地献上表达崇敬之情的花环。
下面,笔者想就前后《赤壁赋》的异同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前后《赤壁赋》有着相同的写作背景,只是时令不同而已。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湖州。
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苏轼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做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当时朝中政敌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
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的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淳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作为证据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
欧阳修《秋声赋》赏析
欧阳修《秋声赋》赏析欧阳修《秋声赋》赏析引言:《秋声赋》是欧阳修所写,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散文赏析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
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倏然而听之。
”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
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潇潇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
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
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
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
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如出视之。
”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
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对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
作者在第一段通过悬念式的对声音的生动描绘,点明了文章主题即秋声。
文章起始,就写得脉络清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接着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胡来哉?’”,自答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秋声,是秋天的声音,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之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
文赋读后感
文赋读后感文赋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赋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赋读后感1“拢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天下文人一生对于自身作书的至高要求。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曾对文采词赋、写作著书这一方面展开探讨,写下了指引后世千万文人的《文赋》一篇。
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读罢此篇,可以说是学到颇多。
在当时的.洛阳,他文才倾动一时。
陆机是“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
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
与潘岳合称”潘江陆海“之称,被誉为“太康之英”,形成“太康诗风”。
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在文坛如此有造诣的他“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语言和思想如何同步是众多文人所遇的困难,作《文赋》借评前人的优秀作品,阐述作样写有利,作样写有害的道理。
首先,写作文章之前要有准备、要进行观察,基于事实事物才能保证文章的真实性。
同时可以学习运用前人的著作笔法,“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其次,切不可茫然下笔,需要精心构思后才能开始创作。
构思尤为重要,好的作家的思绪能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整个构思过程,想象贯穿始终。
片刻之间通观古今,眨眼之时天下巡行。
完成构思后,布局谋篇便成为了第一要务。
文体文辞应选用恰当、语言通顺、事理连贯、主题明确…“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所用辞意必须经过严格考较,去留取舍也应该仔细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主题只有一个,含义说尽了便不用再赘述。
第五册第二课赤壁赋国学常识赋赤壁赋与秋声赋之比较三
第五冊第二課赤壁賦國學常識 (2)一、賦 (2)二、赤壁賦與秋聲賦之比較 (3)三、前後赤壁賦之比較 (3)四、短歌行曹操 (3)五、詩經陳風月出 (4)作者面面觀 (5)一、步入仕途,奮勵有志 (5)二、政壇失意,自請外放 (5)三、謫居黃州,驕氣盡落 (6)四、元祐召還,忠忱未減 (7)五、垂老投荒,寄情詩詞 (7)六、詩詞書畫,信手天成 (8)七、軼聞掇拾 (8)段落大意 (11)形音義彙整 (13)一、義近詞語 (13)二、同義成語 (14)三、一字多義 (14)四、形似字比較 (16)修辭纂要 (16)一、設問 (16)二、借代 (16)三、引用 (17)四、錯綜 (17)五、映襯 (17)六、誇飾 (17)延伸閱讀 (17)一、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17)二、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蘇軾 (18)三、後赤壁賦蘇軾 (18)考題觀摩 (19)國學常識一、賦二、赤壁賦與秋聲賦之比較三、前後赤壁賦之比較四、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1,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2。
青青子衿○3,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4鹿鳴,食野之苹○5。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6?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7。
契闊○8談讌○9,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10,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11,天下歸心。
繞樹三匝○(注釋:○1慨當以慷:即「當以慷慨」,應當因此慷慨激昂。
○2杜康:相傳為上古時候善於造酒的人,後借代為「酒」。
○3青青子衿:穿著青衿的年輕才士。
此指曹操要探訪的賢才。
青衿,原指學子服的衣襟,後借代為青年文士。
衿,即衣襟。
○4呦呦:音ㄧㄡㄧㄡ,鹿的鳴叫聲。
○5苹:音ㄆㄧㄥˊ,萍草。
○6掇:音ㄉㄨㄛˊ,拾取。
○7枉用相存:徒費你的慰問與省視。
枉,徒然。
用,以。
前赤壁赋赏析(15篇)
前赤壁赋赏析(15篇)前赤壁赋赏析第1篇: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此文正面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那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梦想和一切完美事物的化身。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资料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秋声赋背景及赏析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辞海》1989年版)公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
在滁州时,自号醉翁。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三朝言行录》)欧公一带儒宗,风流自命。
词章窈眇,世所矜式。
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
(曾[忄造]《乐府雅词》序)六一婉丽,实妙于苏。
(尤展成)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
(罗大经)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西江月》)《秋声赋》赏析作者:欧阳修文章来源:网友收集点击数:3944欧阳修的散文《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
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
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
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
评价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
评价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评价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篇一》嘿,说起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那可真是一个超级“大瓜”,值得好好唠唠。
咱先说说韩愈吧。
韩愈的散文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一下子就能刺中问题的要害。
他那篇《师说》,简直就是古代教育界的“吐槽大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句话就像一个定海神针,把老师的职责说得明明白白。
我就想啊,韩愈当年肯定也是被那些不好好对待老师的现象给气到了,才写出这么犀利的文章。
他的文章风格,可能有点像现在那种很直爽的人,有啥说啥,绝不藏着掖着。
再看看柳宗元。
他的散文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卷,充满了诗意。
就说《小石潭记》吧,“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这描写,仿佛我自己就跟着他走在那竹林边,听到那清脆的水声,心里那个美啊。
不过呢,我有时候又觉得他的文章有点太“凄美”了。
也许是他自己被贬谪的遭遇让他的文章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他的散文就像是一个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美人,虽然美,但是让人有点心疼。
欧阳修的散文呢,感觉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在讲故事。
他的《醉翁亭记》,读起来那叫一个顺溜,“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这开头简单直接,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我觉得他的文章就特别适合在午后,泡一杯茶,慢慢悠悠地读。
可是呢,有人说他的文章有点太“四平八稳”了,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感。
但我觉得吧,这也许就是他的风格,像温水一样,虽然不烫嘴,但是喝着舒服。
苏洵、苏轼和苏辙这父子三人呢,那可真是各有千秋。
苏洵的文章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布局谋篇特别严谨,猎物(主题)一旦被他盯上,就别想跑。
苏轼的散文就像是一个百变魔术师,风格多变。
他的《赤壁赋》,一会儿谈古论今,一会儿又充满了哲理,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聊天,一会儿讲个历史故事,一会儿又跟你探讨人生。
苏辙呢,他的文章可能相对比较低调,就像一个默默努力的学霸,虽然没有哥哥那么耀眼,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觑。
《秋声赋》与《前赤壁赋》的异同比较
( De p a r t me n t o f C h i n e s e , Mi n n a n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a n e : z h o u 3 6 3 0 0 0 , C h i n a )
文中的 问答 ,结 构上客主对答 或多人对 话演变成赋 中两者 对答 ,宋代文赋 继承 了这一结 构方式 。 《 秋声赋 》 以欧 阳子与 童子的对话 结构 ,开头 为欧 阳
、
欧苏文赋 的共同特征
( 一 )骈散结合 , 以散为主 文赋是散 文体文风 向辞赋渗透 的结 果 。散体为 文 ,骈 散结 合是文赋 的基本特点 , 是赋 、骈文 、古文 的交叉融合 。 文 赋的散句主 要用来记叙 、议理 ,骈 旬则主写景抒 情 。两
欧 阳修 的 秋声 赋》与苏轼 的 《 前赤壁赋 》皆为 中国 辞赋体上 的典型文赋 。 秋声 赋》 是宋代 文赋开 山始祖 , 《 前
句 ,“ 少焉 几 句 为 散 句 , “ 白露 横 江 ,水 光 接 天 为 骈 句 ,以下 又 是 骈 散 相 间 。 此 赋 全 文 亦 是 以散 句 为 主 , 其 核心 为 三 四 段 ,尤其 是 四段 几乎 全 段 由散 文 写 成 , 以上 可 说 明典 型 的宋 代 文 赋 为 骈 散 结 合 , 以散 为 主 。
赤壁赋 》是 宋代文赋 发展的集大成之 作 ,两者 有何 异 同?
本 文从几个 方面剖析两篇 辞作的异 同 ,以便更深入 透彻地 理 解这两篇 名传 千古 的鸿 文杰作 。
一
( 二) 铺 陈扬厉 ,主客对答 ,议论 阐理
文赋既然 名为文赋 ,必然要运用赋 的结构方式 。赋体 问答形式 阐发道 理起源于 游士的说辞和 孟子、庄子等 诸子
《前赤壁赋》金圣叹点评
《前赤壁赋》金圣叹点评《前赤壁赋》金圣叹点评引导语:《前赤壁赋》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看名家是如何点评的?《前赤壁赋》金圣叹点评前赤壁赋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点评】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
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
前后赤壁赋对比赏析
前后赤壁赋对比赏析一洗万古”二《赤壁》──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XXXXXX前后《赤壁赋》是XXX被贬谪到黄州后,于XXX元丰五年所写。
两文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堪称千古绝唱。
《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XXX泛舟的飘逸兴致,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发表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通过对明月与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后赤壁赋》描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气氛,写出了独自登高引起的悲戚心情,最后以白鹤道士的虚幻梦境作结,于空灵奇幻中寄托超尘绝俗之想,笔调迷离惝恍,逗人遐思。
古人曾称赞说:“XXX《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下面就两文的一些特点作比较分析:一、两文的相似点1、文章体制上相同: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它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节。
到宋代赋已趋于散文化。
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趣。
它们都有固定的节奏与较为宽泛的音韵,语句上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在整齐的对偶句中显示了多姿的美感,加上音节自然流畅,文势充沛,给人强烈的美感。
不仅如此,XXX用散文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他那汪洋恣肆、雄伟奇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其丰富的想象之下更显出特殊新奇的意味。
2、蕴含的情感一致:两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能归结到享受江山美景的乐趣,表现奔放开畅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固然不能排除作者的这种超脱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慰藉和排遣,在超逸的背后和奔放的外表下,躲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戚,但我们可以一定的是两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都腾跃着XXX在恶运中努力坚持人心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费力头脑斗争的身影。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对比前后赤壁赋》是一篇描写赤壁之战的文学作品,描写了当时曹操和孙权之间的对峙和战斗情景。
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而对比前后赤壁赋也成为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们常常进行的研究话题。
本文将就对比前后赤壁赋进行深入分析,从内容、结构、风格、意境等方面进行对比,为读者带来更深刻的文学感悟。
我们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对前后赤壁赋进行对比。
《前赤壁赋》描写了赤壁之战前的景象,著名的“红粉明妆”、“渔阳鼙鼓”、“云霓生早”等描述,以及诸葛亮的谋略和孙刘联军的准备等,通过对战前氛围的描绘,给人以一种紧张、激动的感觉。
而《后赤壁赋》则是围绕着赤壁之战的真实情景展开,描述了曹操大军的壮丽场面,以及孙刘联军的智谋和勇气,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给人以一种悲壮、壮烈的感觉。
两篇赋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鲜活的历史气息,但却又各具特色,前者以准备战争的精神气息为主,后者则以真实战争的景象为主,各有千秋。
我们可以从结构的角度对前后赤壁赋进行对比。
《前赤壁赋》的结构较为宏大,总共十四章,以形式多样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描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给人以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而《后赤壁赋》则结构更加简练,只有五章,但却更加突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给人以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两篇赋文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篇幅和写作手法上,但都达到了传达主题的目的,各有所长。
我们可以从风格的角度对前后赤壁赋进行对比。
《前赤壁赋》以豪放激昂的笔调和富丽堂皇的修辞为主,如“登临绝壁,攀援玩景。
览飞泉以过清。
灌穴品枯。
栈路以幽红,疏凿以壮。
”等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而《后赤壁赋》则以凝重深沉的笔调和悲壮激昂的修辞为主,如“凛然姿节,英才秀拔;方以类合,近变之类。
”等等,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给人以一种悲壮壮烈的感觉。
两篇赋文的风格各有所长,但却都达到了传达主题的目的,都富有感染力和感染情感。
《秋声赋》和《前赤壁赋》的对比鉴赏
作为宋朝的文坛巨擘,欧阳修与苏东坡同是散文大家、是文学艺术和政坛上的明星,他们更是一对师徒。
他们的成长道路虽不相同,但是他们对当时的哲学,社会,人生都有深切的体会。
欧阳修在1059以知命之年作下《秋声赋》,苏东坡在1082以不及弱冠的年龄写下了《前赤壁赋》,岁年龄相差巨大,但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正在步入人生的低谷。
从这两篇赋中我们可以感觉出他们把自然、景物和人生融为一体,从而抒发他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嗟叹两篇赋写作时间前后相差廿余年,一师一徒,一前一后,一脉相承,所以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在于文体上。
都是以散文为主,夹杂骈、韵的“文赋”。
不同于韩柳的完全散文,又区别于流行于六朝的骈文。
欧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锋大将,他们承传于韩柳,都重视实用战斗力。
但是又加以改变融入骈文,骈文倾向于贵族化,长于抒发个人感情而不是道德教诲。
欧苏一生以忠君爱国为己任,精于政令,同时他们都深于情,是感性的人。
所以他们面对相同的壮丽山川、秋分夜月的时候,都以一种审美的的笔触来抒发个人怀抱,描绘人和自然感应,写出情和理的喟叹。
他们不约而同的用上了散、骈结合,韵、俗搭配的文体,体现大家风范。
散和俗表现他们入世事俗,骈和韵表现他们超然脱俗的士气,表现他们对于文学的趣和文学的真相统一的追求。
欧苏创造的这种文体能被后世所接受并传承千古,用事实证明了这种文体的生命力。
第二取材相似。
《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以“秋”为题材。
欧阳修的《秋声赋》主写秋的声、气,苏轼的《前赤壁赋》着重于秋的江、月。
虽然二者略有差别但无非都是一个“秋”字,秋天对于农民代表丰收,对于世人带有淡淡的哀愁与伤感,但是对于诗人却有异乎寻常的感触,秋代表暮年,垂死,杀戮。
也许上天早就注定秋天是一个死神,它冷静而伟大,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到颓丧、衰竭和死亡。
有多少人为此哀叹悲鸣!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不知产生了多少秋日的绝唱,欧苏就是其中的奇葩,经久不衰、美妙绝伦的两个曲子。
浅谈《秋声赋》中童子的作用
浅谈《秋声赋》中童子的作用《秋声赋》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时作者歐阳修已五十三岁。
正所谓“阅尽沧桑世已通”,作者用“赋”的形式咏叹着秋声、秋状、秋气、秋感,抒发着对宦海沉浮、世事艰难的深沉感慨,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其中小书童在文中只有一个动作(“出视”)、一句话(“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一个神态(“垂头而睡”),在文中似乎是一个旁逸的斜枝——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形象。
高明的文学大师为何在这样恢弘深沉的生命咏叹调中安排这样一个“小角色”呢?一、体现散赋问答体特征,以“抑客申主”方式彰显“主辅不能错位”的传统文化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说:“赋有特点,除了押韵、换韵、多用四六字句,文前常有序等一般形式以外……常是由假设的二人问答引起的。
”宋朝的文赋在形式上常借鉴汉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
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月夜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互问互答共至认识上、情感上的和谐共升。
《后赤壁赋》也设为主客,也始以宴饮游乐,但主客情致两端,终“客不能从”,显示了作者的孤寒萧索。
《秋声赋》也采用了这种赋体制,然而此赋与《前后赤壁赋》稍有不同。
苏子之赋常是一主一宾,或和谐共鸣,或情致两端,欧阳子之赋却是一主导一仆。
一般来说作者从写作目的出发,根据自身的宗旨与趣味的需要,作出不同的处理。
但是从抑申角度来说,即使在抑主申客模式中,“客”大多以“主”为虑,“主”是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虚设主客都是为“主”申述某种观点或思想倾向,“主”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而这又是与君本的主体位置及主辅不能错位的传统文化是一致。
《秋声赋》在此特点的彰显上更加鲜明一些,其重在表现主导者以思想、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引领智慧的新高度,引发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主客问答第一处在开头。
作者详细处理了似风似雨似波涛又似狂风骤雨似金铁似行军的声音,并转而发声:“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此处童子只有一句:“明河在天,星月皎洁,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之间的对话把情景进一步展开,把人物的议论归结到人生、宇宙的大道理上去。两赋都以点睛之笔描绘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感相辉映对诗人带来的影响,给读者留下一连串深邃的回味。
苏东坡自欺欺人的做法,也许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赞赏,痛苦和焦灼是永远的主题,没有解脱,但是他再语言世界塑造的一种追求,并努力去奋斗,为此他成为了人们的榜样,减轻了正直士大夫的重担,但是这也减弱了士大夫对君权的牵制,导致士大夫成为专制皇权的工具。苏东坡上承其师欧阳修,完成对其焦灼的消解工作,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第二取材相似。《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以“秋”为题材。欧阳修的《秋声赋》主写秋的声、气,苏轼的《前赤壁赋》着重于秋的江、月。虽然二者略有差别但无非都是一个“秋”字,秋天对于农民代表丰收,对于世人带有淡淡的哀愁与伤感,但是对于诗人却有异乎寻常的感触,秋代表暮年,垂死,杀戮。也许上天早就注定秋天是一个死神,它冷静而伟大,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到颓丧、衰竭和死亡。有多少人为此哀叹悲鸣!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不知产生了多少秋日的绝唱,欧苏就是其中的奇葩,经久不衰、美妙绝伦的两个曲子。其色、其气、其意,无一不夺人心魄、令人黯然神伤;清风、明月、水光、山色,令人宠辱皆忘。二者都把自然描绘得如此声色具备,把心情情绪刻划得触手可及;写秋,这样的文字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哪得几回闻”。
与固执,所以才需要解脱,这比贫乏的乐观要有力量和深刻得多。欧阳修认识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但他仍为了永恒而奋斗、焦虑,他没有办法解脱。这就是我们读《秋声赋》能感到一股郁结的奔突之气的原因。
苏东坡是不同的,是幸运的,他也是大胆的。他的天才豪放能使人转悲为喜。他完成了古代士大夫的一种心态转变。东坡认为即使当你一无所获的时候,伟大的自然也不会把你抛弃,即为尽人事,听天命。这确实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使专制政体下士大夫们获得一个普遍可接受的模式,在减少自身伤害的前提下去忠君爱国,这就是苏轼。这也就怪不得要“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以至于“不知东方之既白”读起来确实让人可喜。《前赤壁赋》就是在且喜且悲之中,驱散了《秋声赋》的叹息与蹉跎,成为封建士大夫文人心态转变的一个标志。
两篇赋写作时间前后相差廿余年,一师一徒,一前一后,一脉相承,所以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在于文体上。都是以散文为主,夹杂骈、韵的“文赋”古文运动的先锋大将,他们承传于韩柳,都重视实用战斗力。但是又加以改变融入骈文,骈文倾向于贵族化,长于抒发个人感情而不是道德教诲。欧苏一生以忠君爱国为己任,精于政令,同时他们都深于情,是感性的人。所以他们面对相同的壮丽山川、秋分夜月的时候,都以一种审美的的笔触来抒发个人怀抱,描绘人和自然感应,写出情和理的喟叹。他们不约而同的用上了散、骈结合,韵、俗搭配的文体,体现大家风范。散和俗表现他们入世事俗,骈和韵表现他们超然脱俗的士气,表现他们对于文学的趣和文学的真相统一的追求。欧苏创造的这种文体能被后世所接受并传承千古,用事实证明了这种文体的生命力。
作为宋朝的文坛巨擘,欧阳修与苏东坡同是散文大家、是文学艺术和政坛上的明星,他们更是一对师徒。他们的成长道路虽不相同,但是他们对当时的哲学,社会,人生都有深切的体会。欧阳修在1059以知命之年作下《秋声赋》,苏东坡在1082以不及弱冠的年龄写下了《前赤壁赋》,岁年龄相差巨大,但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正在步入人生的低谷。从这两篇赋中我们可以感觉出他们把自然、景物和人生融为一体,从而抒发他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嗟叹
欧苏二赋如果只有相同之处,那对他们的对比赏析就毫无意义了。我们在品读二赋的时候不仅没有重复之感,还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变化。两赋在相似的外表之下蕴藏着不同的内涵。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欧阳修《秋声赋》)
方夜读书,最是人心最安静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时刻。文章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窒息、紧张的氛围中去。而这些对于一个孩童来说仅仅就是“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大自然总是触动着诗人敏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天地之心。六一居士这一颗心在秋风声动的时候,忍不住为之一悲,秋之声、色、意,无一不“以肃杀而为心”。欧阳修是政坛,文坛的领袖,一生充满奋斗和挫折。欧阳修的悲哀,不但不消极,反而在其中有一种悲愤:人生不能如金石之质长久不变;正因为追求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