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映像在工程勘察中应用

合集下载

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勘察工程中应用实例

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勘察工程中应用实例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质地震映像法依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地质结构整体反映清晰等特点,在岩溶地区及其它特殊地质被广泛应用。

它填补了仅依靠钻探很难查清场地特殊的工程地质结构方面的不足,大大的降低了勘察成本,节约了工期。

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波速取值存在一定误差,容易造成造成误判,所以在今后应不断提高解释精度。

[关键词]地震映像;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勘察工程中应用实例王立刚(唐山市新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1工程概况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更名为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外科病房楼工程由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筹建,该工程位于唐山市建设北路东侧,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北侧,北邻体育馆道。

拟建建筑物地上层数为18层。

拟建工程场区属于岩溶较发育地段,在进行地质详细勘察同时,并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场地地表为1.0米左右厚杂填土,下为30.0米左右厚第四系沉积黏土与砂性土,下覆强-中等风化石灰岩(属于奥陶系),其中石灰岩有岩溶发育可能,为调查该场区的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已经完成的钻探工作,进行了专门岩溶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以地质地震映像法为主,工程钻探验证为辅,并结合已经完成的勘察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判定场地的岩溶发育情况。

2方案设计原理地震映像法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法,是在距震源一定距离的点上,测定由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从不同弹性地层分界面上反射回到地面的传播时间。

映像中含有反射波、绕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通过分析上述波组和特定波的特征进而推断空洞、断层和破碎带的分布状态,圈定构造,划分采空、塌陷区分布范围等,达到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3主要仪器设备为1)SM98主机一台;2)便携式联想笔记本一台;3)大锤一把及10HZ检波器若干个。

4)实测设备工作参数为:采样点数:2048;采样间隔:0.1ms;测点间距:1m;偏移距:10m。

4工作布置如下工作布置:首先采用地质地震映像法进行物探工作,共布置六条高密度地震映像剖面;然后进行工程钻探,结合原有勘察成果及地质地震映像分析资料成果,进行补充验证。

岩溶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映像法研究进展

岩溶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映像法研究进展

岩溶工程勘察中的地震映像法研究进展摘要:地震映像方法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工程物探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岩溶勘察中。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地震映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野外工作方法,并通过地震映像方法在铁路岩溶,公路岩溶,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勘察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了地震映像方法在解决地质问题中的有效性,证明地震映像方法是一种可用于岩溶勘察,具有广泛前景的物探工作方法。

关键字:岩溶地震映像方法勘察Abstract:The seismic imaging method, as a fast and operative way in engineering geophysics filed,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the prospecting of karst cave.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he seismic imaging method, and given several example of the appliance of the seismic imaging method in the prospecting of the karst caves inthe railway, the superhighway and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s, proof that the seismic imaging method is a developing and promising way in engineering geophysics.Key words: karst cave; the seismic imaging method; prospect1 引言1.1地震映像方法概述地震映像法是近10年来用于探测浅部介质中纵、横向不均匀体(构造、洞穴、障碍物、非金属管道、岩溶、土坝中白蚁巢及空洞、地裂缝与疏松带、滑坡体等)的有效方法。

地震映像法在某管道穿越勘查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某管道穿越勘查中的应用

21地震 映像 法的基本原理 . 地震 映像法 ,又称地 震共 偏移距 法 ,是 以地 层的物 性 差 异为基 础 ,用 相 同的小偏移 距逐步 移动 测点接 收地震 信
号 ,在地 面或水 面对地 下地层 或 目标 体进行 连续 扫描 ,利
3 野外数据采集 地震 映象法通 过人工激 发震动 波 ,震动波 在地下介 质 传播 ,遇 到不 同介质 的分 界面 时 ( 即波阻抗 界面 ),产 生 定 能量 的反射波 并返 回地 面 ,经 置于地面 的检波器接 收 后输 入地 震仪 ,再通过地 震仪进行 信号放大和 采样后将 波 形数 据记 录下来 ,通 过计 算机对接 收到 的地 震信息进行 分 析处 理和解 释 。根据 反射波 法 中的最佳偏移距 技术 ,选 择 合适 的偏移距 ,激发 点与检 波点 的距 离固定不 变 ,每激 发 次 ,记 录一道 ,沿 测线 不断移动激 发点及检 波点 ,通 过 地震 仪记 录可获得 一条最 佳偏移距 地震反射 时间剖面 , 以 大 屏幕 密 集 显示 成 彩色 时间剖 面 ,再现 地 下地 层 结构 形 态 ,通过计 算机对地 震反射 时 问剖 面进行数据 处理解释 , 达 到 地 层 界 面 勘 察 的 目的 。 ( )接 收方式:采取单道接 收直接形 成地 下地层波阻 1 抗界面 的时间剖面 。 ( )仪器 参数 :工 区采用G o e 44 P 2 e p n 2 0 E 多功 能工程
r. c
/t aa n r 者J z


在某 管道穿越 的勘查 中,该工 区上的覆地 层主要 为第 四系 松散 堆积层 ,主要成 分为砂岩 、砂卵石 以及粘土 ;下 伏 地层主 要有侏 罗系沙溪 庙组砂岩 以及 自流井 组灰 白色 泥 灰岩 、泥 岩 ,砂泥 岩互层 ,岩层分 布较复杂 ,局部地 区裂 隙比较发育 。因此建立其速度模型如表 1 所示。

地震映像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1、前言地震映像技术是以其高分辨率又直观的图像、准确解释等优点逐渐被人们熟知和认可。

在地下障碍物、岩溶、地下管道和人防工事等方面探测中常取得独特的效果。

地震映像法是采用锤击激发震源形式,在离震源一定距离设置单道检波器接收地下反射波,并由地震仪记录显示,逐点进行激发接收,检波器与震源同时等距同向平移,来获取地下丰富的波场特征资料,对采集到的地震记录,经计算机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进行处理后,可推断地下地层结构信息。

2、工程实例2.1 南京市汉口西路西延工程秦淮河驳岸桩基探测南京市汉口路西延工程隧道段须穿越秦淮河,而秦淮河两岸在整治过程中两岸采取了桩基支护方法,因此需查明桩基分布位置,为隧道设计、施工、桩基处理提供依据。

现场两岸为秦淮河风光带人行通道,地表为水泥路面。

据调查,桩基顶部采用水泥圈梁相连,圈梁与地面水泥路面直接相连。

根据这些特征,利用有桩区与无桩区地震波运动学及动力学的不同特征,采用高频地震纵波映像法进行探测。

沿河岸走向每隔0.5m布置测线,经现场试验,地震映像探测选用的施工参数为:道间距0.15m,炮间距0.15m,偏移距0.4m,记录长度256ms,采样间隔0.25ms。

图1为西岸护栏所布测线获取的地震映像记录,从图中可看出在19、图1 西岸护栏D3测线获取的地震映像时间剖面图31、40、49、59、69、82测点附近地震波形出现相位减少,两侧波形变化近似对称现象。

以上各测点相隔距离分别为1.8m、1.35m、1.35m、1.5m、1.5m、1.95m,在东岸护栏下测线地震映像也有该特征,而其它测线则无此现象,经调查分析推断以上各异常点为桩基反映。

即秦淮河两侧驳岸桩基位于两岸护栏下侧,桩基间距为1.5m左右。

2.2 南京栖霞区某路基管道探测南京市栖霞区某道路地下有一大型管道穿越,在扩建过程中需了解其平面位置,地表为压实土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地震映像法进行探测,沿道路走向布置测线,经现场试验,地震映像选用的施工参数为:道间距、炮间距0.2m,偏移距2m,记录长度512ms,采样率0.5ms,图2为获取的地震映像记录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8-25测点、25-50ms之间,相位呈隆起状,经现场验证为涵洞通过位置。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地震映像法是一种应用地震波在岩土中传播的物理原理来研究地下构造的技术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变化和反射、折射等现象,通过对波的传播轨迹和特征进行分析,来推断出地下构造的特征和参数。

在工程勘察中,地震映像法常用于管线勘察等工程中。

管线勘察是指对地下管线进行勘察和探测,目的是为了确定管线的位置、深度、方向、管径和材料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震映像法在管线勘察中的应用,就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情况,来推断管线在地下的位置和特征。

在此过程中,不同偏移距的选择对于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有着重要作用。

偏移距是指地震波从源点出发到地下某一点的垂直距离,通常用偏移距与震源距的比值(即偏移系数)来表示。

偏移距越大,对应的偏移系数越小,地震波穿过地下深部的程度也越深。

不同偏移距的选择对于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有着重要作用。

在管线勘察中,较小的偏移距容易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适合于探测较浅的管线,但是对于深部管线的探测效果不佳。

而较大的偏移距可以有效地探测深部管线,但是分辨率降低,容易出现模糊和平坦的图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偏移距。

对于较浅的管线,可以采用较小的偏移距,以提高分辨率和探测精度;对于深部管线,可以采用较大的偏移距,以提高探测深度和范围。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勘察方法,如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进行多方位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判断。

例如,在一次管线勘察中,当地震源与接收器间距为100米时,可以探测出管线深度约为3米,管径约为0.15米,材料为PVC管或PE管;当间距为200米时,可以探测出深度约为8米的管线,管径约为0.3米,材料为钢管或铸铁管。

经过验证,这些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管线的施工和运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震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藏着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而找到并利用这些资源是人们不懈的追求。

地震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地质勘探手段,已经成为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技术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地震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地震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一、地震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成像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推断出地下物质的构造和属性的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地震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于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透过地球内部,观测地表上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以及这些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以此推断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

根据不同的领域和勘探目标,地震成像技术又可分为地震勘探、地震监测、地震研究等不同的应用领域。

二、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1.石油勘探地震成像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层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反射、折射以及传播的差异,对地下岩层的结构和物性进行探测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取得地震数据,利用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和成像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勘探人员获得地下岩石类型、厚度、深度、性质、成分等相关信息,这对于决定油层分布、确定钻探目标以及预测油藏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地震成像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管理和注水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钻探过程中,根据地下泥盆岩、矿物、岩石组成的不同,通过地震勘探可以确定钻探坐标和岩层的分布,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钻井中的钻探失败率,提高钻探效率。

2.矿产勘探地震成像技术在矿产勘探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在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煤矿等不同领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都很广泛。

地震勘探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构造和变形情况,为矿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

在金属矿产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确定矿体的出露范围、厚度和矿体内矿物的含量及分布等。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范围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范围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范围1. 地震影像法简介地震影像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的岩石结构和地层性质。

该方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通过接收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上的信号,提取出地下的信息。

地震影像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土壤工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2. 地震影像法的原理地震影像法的原理是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的特性。

当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被接收器接收到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处理这些记录数据,就可以重建出地下的结构。

具体的原理包括: - 反射:地震波到达介质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

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可以计算出介质界面的位置和性质。

- 折射:当地震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波速会发生改变,导致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通过测量偏折角度和波速改变量,可以获得介质的速度和密度等信息。

- 干涉:当地震波经过多个界面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通过分析干涉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可以推断出界面间的厚度和反射系数等信息。

3. 地震影像法的应用范围地震影像法在地质勘探、土壤工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范围包括:3.1 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研究:通过分析地震影像图像,可以推断出地下构造的形态和性质,例如断层、褶皱等。

这对地质构造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为地质灾害评估、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

•岩性识别:地震影像法可以识别出地下岩石的类型和性质,例如岩性的变化、岩层的分布等。

这对于地质研究、地质工程和石油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2 土壤工程•地基评价:地震影像法可以用于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通过分析地下土壤的密度、层序和含水性等参数,可以判断地基的质量和强度,从而为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潜在灾害分析:地震影像法可以检测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和土体的稳定性等参数,从而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映像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地震映像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地震映像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在建设工程场地地基勘察中,地下空洞或塌陷存在,会破坏岩土层的稳定性,使岩土层产生变形、位移、塌陷、地裂缝等灾害现象,严重影响其上方的建设工程安全性,因此,在工程施工前需对可能存在空洞或塌陷建设工程场地基础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了地震映像探测地下空洞或塌陷的方法技术原理,并对地震影像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研究。

【关健词】地震映像地下空洞或塌陷建设工程基础应用效果1引言在建设工程场地地基勘察中,地下空洞或塌陷存在,会破坏上覆岩土层的稳定性,使岩土层产生变形、位移、塌陷、地裂缝等灾害现象,严重影响其上方的建设工程安全性,为了消除建设工程场地地基下可能存在地下空洞或塌陷等安全隐患,在建设工程施工前需对可能存在空洞或塌陷的建设工程场地基础进行探测,因此,科学、经济合理选择探测方法是很重要的,地震映像作为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具有经济、快速、高效、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等优点,对建设工程场地基础地下空洞或塌陷等灾害的探测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方法原理及技术特点地震映像是近年来随着工程勘查市场的需要而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类似反射波地震勘探,但又与反射波地震勘探有明显区别。

地震映像测量就是地震勘探中的自激自收方法,在测量过程中遇到地下不均匀体(波阻抗发生变化)时,弹性波便产生反射,反射信号被传感器接收,根据该反射波异常,即可判断地质异常体的存在。

近几年来,地震映像测量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在寻找地下坑道、煤矿采空区、水坝裂隙、基础勘察等。

它采用小偏移距与等偏移距,单点激发,单点接收或多点接收,经过简单数据处理,以多道、较密集显示地震数据通道方法,根据需要形成黑白或彩色数字剖面,再现地下地质结构形态。

地震映像最大优点是:经济、快速高效、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其准确度也能满足岩土地质工程勘察要求。

激发振源根据所要勘察地质任务的不同,要具体对待,一般当勘探深度较小时(小于50m),可采用铁锤作激发振源;但是当勘探深度较大时,采用铁锤作激发振源,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时候就要考虑到采用炸药作激发振源。

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1 2,王东方玉满( 1, ,114005; 2, ,114005)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一队鞍山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鞍山、、,、,摘要地震映像法俗称单道地震法因其配置灵活操作简单资料成果异常简单明了易于辨认的特点以及高,。

,效经济的优势在工程物探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浅部空区探测方面具有独到的勘探。

,、,效果文章从空区勘探角度出发阐述了地震映像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技术方法通过列举不同类型地,,质条件下空区勘探的成功与不成功的实例探讨与分析了在空区勘探中的实际效果和适用场地环境说。

明了地震映像法对空区勘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关键词地震映像采空区勘探应用效果: P631, 4 : A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674 ) 7801( 2012) 02 ) 0244 ) 03文章编号。

出地质体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变化0前言1, 2地震映像法的特点地震映像法是基于反射波法中最佳偏移距技术,,。

( 1) 数据采集速度快但抗干扰能力差勘探深发展起来的一种常用浅层地震方法由于其数据采。

,,,度有限集速度快资料处理流程简单浅层勘探效果好工,( 2),作效率高等特点而备受专业人员的青睐目前已成资料解释中可以利用多种波的信息即有,、、。

,、效波不但是反射波还可以是折射波面波绕射波为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简洁快速的工程物探勘查手。

,( 3) ,段但由于方法本身的特点其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在探测目的单一只需研究横向的地质情。

,,,,定限制所以在不同工作区此方法是否适用必须况下效果较好而探测目的层较多时不易确定最,。

通过试验来进行选择本文通过不同地区的工作效佳偏移距( 4) ,。

由于每个记录都采用了相同的偏移距地果来说明其适用性震记录上的时间变化主要为地下地质异常体的反1地震映像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映给资料解释带来极大的方便1, 1地震映像法的基本原理 2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地震映像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多波勘2, 1工作方法 ) ,,探是通过采用最佳偏移距利用多种波作为有效,,,波来进行勘探也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要求仅采用 ( 1) 在测量过程中每次激发在接收点采用单。

关于水利工程勘察的地震映像法运用探析

关于水利工程勘察的地震映像法运用探析

经有一部分地震映像仪器使用 了特殊 的数据收集技术 .主要 是
为 了方 便 操 作 , 并尽快得到勘测数据记录。
2 工 程分 析
通过 上述 分析 , 将物探结合 钻探资料和地震 映像 资料相结
合, 综合分析后 推断 : Ⅱ—— Ⅱ地震映像剖面 的第二十八条 道到
第 三 十 条道 之 间 , 岩 层 界 面应 当是 花 岗岩 与 板 岩 的岩 性 界 线 。
布情况 。 通过 详细的分析 , 可 以确定在这 个工程剖 面的第二 十八
条 道 和 七 十 四条 道 处 于 同一 个 轴 向 变化 . 并且在这 两处之间 , 同 相轴的数量首先是两条 , 后 来 逐 渐 变 成 三 条 。可 以结 合 钻 探 揭 露
使用相同的偏移距激发和接收 。在这个偏移距 的位置接 收到的 有效波的效果是 最好 的 , 主要是 因为其信 噪比和分 辨率最高 , 能
法 主 要 是 运 用 了 反 射 波 和 绕 射 波 的 物 理 特 性 ,可 以对 各 种 不 同
波在不 同岩层 的纵波速度 , 根据 地震映像 剖面 , 结合 波纹速度 ,
确 定 不 同 位 置 地 质 构造 情 况 和岩 层 所 处 的深 度 。
波纹的传播 时间和波纹的动力学特点进行详细的记录 。观测人 员可以根据记录的图像信息 , 找 出反演介质 的物性 参数 。 再根据
关键 词 : 水 利 工 程勘 察 : 地 震 映像 法 : 运 用
中 图 分 类 号: P 6 3 l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5 1 6 8 ( 2 0 1 4 ) 2 3 — 0 0 1 8 - O l
当弹性波在介质 中传播时 , 一 旦遇到 了物理性分 界或者物 理 性 突 变情 况 , 就 会 发 生折 射 或 者 反 射 的现 象 。 反射 波 法 这 种 方

地震映像法和探地雷达法在城市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和探地雷达法在城市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DOI:10.16660/ki.1674-098X.2007-5640-6613地震映像法和探地雷达法在城市地质勘查中的应用①胡彦军(山西华冶勘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2)摘 要:地质勘查要面对环境复杂的施工环境,有的复杂地质处在明显位置,有的处在隐伏状态。

采用地质勘查的方法,对于不能达到施工要求的地质进行提前勘查,并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施工方案。

以帮助工程顺利开展。

例如为了解决路面塌陷问题,做好地下孔洞的勘查,探明岩溶位置以及空间规模,采用地震映射法和探底雷达法,结合勘查结果分析,对岩溶地质发育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用以指导施工处理。

另外采用地震影响法和探地雷达法结合的方式能够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

本文对地震映像法和探地雷达法在城市地质勘查中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物探技术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震映像法 探地雷达法 地质勘查 工作质量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2(b)-0014-04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maging Method an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 in Urban Geological ExplorationHU Yanjun(Shanxi Huaye Surve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02 China)Abstrac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ust face the complex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some complex geology is in the obvious position, some is in the hidden stat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an not meet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 adva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sign construction program. To help with the project.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oad surface collapse, do a good job in the exploration of underground cavities, and find out the location and spatial scale of karst, the seismic mapping method and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 are use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to obtain good exploration resul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arst geology,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eismic impact method an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maging method an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method in urba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analyzed.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be of reference valu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Seismic imaging metho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Quality of work①作者简介:胡彦军(198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勘查、地质灾害勘查。

地震映象法在港口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映象法在港口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映象法在港口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林文太 卞坚耐(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福州 350004) 摘要 介绍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地震映象法,简述其工作原理及技术方法,论述了不同于其他地震勘察方法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这种方法用于港口码头工程地质勘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地震映象 工程物探 地质勘察 GPS 导航 定位中图分类号:P 6311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592(2001)01-0045-04收稿日期:2000-11-24图1 两层介质的反射模型 港口码头的建设,无论是选址阶段还是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地质勘察工作是首要的任务。

地质勘察工作都在水上进行,水上地质勘察工作的困难程度远大于陆地;一是水上风浪大、潮水急,钻探工作难度大;二是钻探工期长、耗资大。

因而探求其他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查清港区的地质情况成为迫切任务。

近几年来,工程物探在陆地地质勘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仪器、新方法的研究,水域工程物探也逐步发展起来。

水域工程物探不同于陆地,有其自己的特点。

如地震勘探方法:在水中没有剪切波,即没有面波干扰,是其优越的一面;困难的一是水上定位难,二是震源问题,三是水底是一个很强的反射介面,多次反射问题十分难办,当水浅和水下土层较硬的时候尤为明显。

地震映象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

它利用了水中无面波干扰的特点,利用了小偏移距与等偏移距、单点高速激发、单点接收或多点接收,经过实时数据处理,以大屏目密集显示波阻抗界面的方法形成彩色数字剖面,再现地下结构形态。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应用,在震源方法、接收方式、数据处理、推断解释等方面总结了许多经验。

震源采用了机械式全自动冲击震源,这种震源既避免了气泡效应,又获得了较大的勘探深度,多次反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通过应用研究认为,在水域勘察中采用地震映象法时震源及接收方式是很重要的。

震源的能量要大,激发波的频率要适当,这样既能有效地获得较深土层的信号又能减少多次反射的影响。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震映像法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波会遇到不同密度和速度的地质体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在地震波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波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

地震映像法在近年来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探测大管径管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地下大管径管线往往埋藏在较深的地下深度,传统的探测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易受干扰等问题,而地震映像法则能够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管线的位置、尺寸和深度信息。

通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管线的地下映像图,进而实现对管线的精确定位和识别。

这为地下管线的勘探和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减少地下管线事故、保障地下管线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地震映像法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针对地下大管径管线的探测。

通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下大管径管线的位置、管径和材质等关键信息。

这对于城市建设、管网安全管理以及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大管径管线通常包括城市的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燃气管线等,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地下大管径管线通常埋藏较深,难以直接观测和检测。

利用地震映像法结合不同偏移距的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获取地下管线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探测方法中可能涉及的地面开挖和破坏问题。

研究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提高城市管网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线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科学研究在此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将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地震映像法在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勘察中的应用
第 1 O卷 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工程 球物 号 赧
CH I NE S E J OURNAL OF ENGI NEE RI NG GEOP H YS I CS
V o1 .1 0。 NO. 3
Ma y .,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7 9 4 0 ( 2 O 1 3 ) 0 3 —0 3 0 1 O 5
作者简介 : 杨俊杰 ( 1 9 6 5一 ) , 男, 学士 , 主 要 从事 物 探工 作 。E—ma i l : t i a n f u c h e n g 1 2 3 @1 2 6 . c o n r
施 工对 航 道 、 海事、 防汛 等 影 响较 大 , 涉及 部 门众
1 引 言
沌 口长江公 路 大桥为 拟建 武汉 四环 线 的重要 控 制性 工程 之一 。其 建成 可尽 快发 挥 四环线 的交 通功能, 缓 解 三环 线 交通 压 力 , 有 效 分 流京 港 澳 、
多, 钻探施 工 手续繁 琐 , 两岸 堤 防安全 控制 区 内严 禁汛 期钻 探施 工 , 为 了不影 响建 设 工 期 并 达 到设 计要 求 , 勘 察工 作 的 展 开及 工 作 量 布 置遵 循 逐 步 深入 的原 则 : 先 布置 物探施 工 , 了解 桥位 的基本 地 质条件 , 初 步查 明影 响工 程 安 全 的 重 大不 良地 质 问题 , 再 进 行钻探 施 工 。
依据 。
关键 词 : 地震映像法 ; 水 域勘察 ; 基岩 ; 断层
中 图分类 号 : P 6 3 1
文献标 识 码 :A
收稿 E t 期: 0 1 3 -0 1 —2 5
The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S e i s mi c I ma g i ng M e t ho d t o Zh u a n k o u Ya ng t z e Br i d g e

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地基初步勘察中的工程应用

地震映像法在岩溶地基初步勘察中的工程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0
2 O
3 O
4 0
4 0 6 0 8 O
1 o o 1 2 0
1 40
变化的情况下 , 地震映像法能取得较好 的效 果。初勘前 首先通过
野外 踏勘和区域 地质 资料 对 比, 采 取 地震 映像 法对 场 区进 行探
测, 并在对地震映像 探测成 果分析 基础之 上 , 合 理布 置钻孔 对探 测 成果 进行 验证 ; 经对钻探 、 物探等 资料 综合分析 后 , 提 交场 区的
窑湾某场 区岩溶地基的初步勘察实例说明了采取地震映像 法进行岩溶地基勘察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 岩溶 , 浅层地震勘探 , 地震映像法 , 初步勘察
中图分类号 : P 6 4 2 . 2 5 文献标识码 : A
1 0
2 0
0 引言
岩溶在 我国是一种相 当普遍 的不 良地 质作用 , 往往对 工程安 全造成不利影 响。在岩溶 区进行建设 , 需要重点查 明工程稳 定性 问题 , 一般需要先对岩溶区场地进行初步勘 察。为避免盲 目布置 钻孔 , 可先采用物探方法 , 在探测 目的明确 , 只需 要研究横 向地质
第4 1 卷 第1 1 期

7 4・
2 0 1 5 年 4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 URE
V0 l _ 41 N o . 1 l Ap r . 201 5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5) 1 1 — 0 0 7 4 - 0 2
初勘资料 , 从而指导下一步工程建设 。下 面结 合大连市 大窑湾某 场区岩溶地基初 步勘 察中地震 映像法探测实例进行说 明。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勘探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区工作中的应用
在第四系覆盖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场工作中,活动断层的探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目标层埋深几十米的情况下,地震映像勘探是进行断层探测的有效物探手段,结合唐山北郊热电2×300MW机组建设场地、沽源电厂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进行断层探测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温超张合冉志杰彭远黔蔡玲玲骆艳欣WEN Chao ZHANG He RAN Zhi-jie PENG Yuan-qian CAI Ling-ling LUO Yan-xin 作者单位:温超,张合,冉志杰,WEN Chao,ZHANG He,RAN Zhi-jie(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彭远黔,PENG Yuan-qian(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1)
蔡玲玲,CAI Ling-ling(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地震台,河北,隆尧,054000)
骆艳欣,LUO Yan-xin(石家庄,市地震局,河北,石家庄,050025)
刊名:华北地震科学ISTIC英文刊名: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6(1)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第四系覆盖区活动断层地震映像勘探。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地震映像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利用地面震源激发地下的地震波,利用地下介质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埋藏在地下的管线进行定位、勘测和检测工作。

常用的方法有电磁法、地震勘探、探地雷达等。

地震勘探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方法,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准确的探测。

1. 定位管线位置:地震映像法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确定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

通过放置接收器接收地震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可以绘制出地下管线的位置图。

2. 判断管线路径:通过分析地震映像法获取的地下结构信息,可以确定管线的路径。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会受到地下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地震映像法的数据,推测出管线的路径。

3. 评估管线状态:地震映像法可以发现地下管线的变形、挤压等异常情况,从而评估管线的状态。

通过观察地震映像法的数据,可以判断地下管线是否存在破损、漏水等问题,为后续的维修和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4. 避免施工破坏:地震映像法可以帮助工程施工人员准确定位和避免地下管线,避免施工中对管线的破坏。

地震映像法可以在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的勘查和探测,提供准确的管线位置及状态信息,为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降低了施工风险。

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地震映像法可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路径和状态,避免施工破坏,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对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浅地震反射波法与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浅地震反射波法与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浅地震反射波法与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采空区是由人为挖掘或者天然地质运动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物探是采空区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以某拟建厂区采空区物探勘查为例讨论了采用地震反射波法与地震映像法相结合的物探技术方法准确的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情况。

并对这两种方法如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行了初步探讨。

标签:采空区物探地震反射波法地震映像法0前言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矿业开采秩序混乱,非法无序的乱采滥挖在一些矿山及其周边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既无资料可查又无规律可循。

采空区的存在会使得地面塌陷及地上建筑物的倾斜甚至倒塌,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建设及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在采空区勘查中是一种快捷的勘探方法,但由于地球物理的多解性,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结果。

一般需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相结合。

本次物探的任务是查明拟建厂区内地下100米深度以浅是否有采空区的存在,如果有采空区则查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

1地形、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勘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1166-1175m,相对高差约9m。

主要地貌形态为丘陵、丛草沙丘和沙坑。

地表出露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中细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

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与现场试验,不同岩土层即覆盖层与基岩间、基岩与采空(塌陷)区之间均存在着较明显的地震波速差异,即不同岩性地层之间存在波阻抗界面。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波阻抗界面均会产生波的反射。

这为地震反射波法勘探提供了地球物理前提。

2物探方法的选择一般在采空区勘查中通常采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浅地震反射波法、地震映像法以及测氡法等物探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高密度电法及瞬变电磁法受场地内地下燃气管道和供水金属管道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勘探要求,由于场地内地表为细砂覆盖且砂层较厚所以测氡法也不适宜作为本次勘查方法。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实例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实例

地震影像法原理的应用实例地震影像法(Seismic Imaging)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等信息以及地震仪器在不同位置的接收数据,进而推断地下介质的属性和结构,为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下面将分别对低阻抗层、地下洞穴探测和地下水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实例进行介绍。

首先,低阻抗层的探测是地震影像法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低阻抗层通常指的是地下含油气层或者油气水界面。

通过地震影像法可以确定低阻抗层的深度、分布和厚度等信息。

这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石油公司的一次勘探中,利用地震影像法检测到了几个低阻抗层,经过更详细的地质解释,确定了其中一个低阻抗层为含油气层。

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得到了该区块的丰富油气资源,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大效益。

其次,地震影像法在地下洞穴探测方面也有重要应用。

地下洞穴可以是天然的岩溶洞、矿井或者人工建造的地下设施等。

地震影像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勘探人员探测并识别地下洞穴的位置、形态和尺寸等信息。

例如,在地区的隧道建设前,采用地震影像法评估地下洞穴的分布情况,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岩溶洞,避免了隧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不可预见的困难。

这个应用实例表明地震影像法在土木工程和地下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地震影像法还可以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的评估和勘探。

地下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通常难以直接观测。

地震影像法可以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并指导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在地区的水资源勘探中,使用了地震影像法确定了地下水层的分布位置和厚度,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地震影像法在低阻抗层探测、地下洞穴探测和地下水资源评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地震仪器的接收数据,地震影像法能够揭示地下介质的结构和属性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映像在水域勘察中的运用作者:王兆景,刘轩雄,费建东(浙江有色应用地球物理研究院312000)摘要:地震映像法是以固定偏移距激宽频带弹性波,以共偏移距观测方法,近炮点、宽频带、快速、高密度采集多波列弹性波映像,其中含有直达波和来自不同地质体的绕射波、反射波等信息。

通过对所接受的多波列地震波的振幅、频率、相位的对比分析,可查明地层的分层情况。

它既可以用于陆上,也适用于水域勘察。

本文着重介绍地震映像在水域勘察中的实施,并对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地震映像宽频纵波引言:水域工程物探主要是由陆地工程物探发展而来,它和陆地工程物探的多种方法一样,为了探查水下的第四系土层、基岩分布及地质构造,也可以采用电磁法(瞬态电磁法、地质雷达等)、磁法、重力法、地震手段。

但由于水域工程物探较陆地物探有其独特的地方,一是水是低阻体,尤其是海水电阻更低;二是需探测水底地形以下深度,而水的深浅不同,浅的3-5米,深的可达到百米;三是水底是很强的反射界面。

这需要选择物探手段,陆地物探中的电法,电磁法就不易在水中采用,尤其在海水中采用。

有资料显示,100MHz天线的探地雷达在淡水中的探测不超过10米,而在海水就更浅了。

因此,地震物探就作为水域物探的首选的方法。

文章主要讨论了地震映像在水域勘察中遇到的问题及实际采用技术方法,并对地震映像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延伸。

1.1方法及原理介绍:地震映像(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多波勘探),是基与反射波法中最佳偏移距发展起来的。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多种地震波作为有效波来进行勘探,也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要求仅采用某一种特定的地震波作为有效波。

地震映像法由于每个记录道都采用了相同的偏移距,则地震记录上的时间变化主要为地下地质体的反映,这给资料解释带来极大的方便,可直接对资料进行数字解释,如频谱分析、相关分析等。

1.2 测区的地质情况与判断的基本原则地震记录仪之所以能反映各地质体的区别,其原理是地层与地层之间存在着波阻抗差异。

如以下工程实例一,根据该工程的钻孔资料可知,测区浅部地层为淤泥、砂砾石混粘土、淤泥与砂砾石混粘的土界面在高密度地震映像图上,均会出现较为连续一致的地震波同相轴,追踪界面的同相轴,即可推断界面的起伏状况。

1.3方法技术选择根据工作任务及测区地形、地质特征工作条件和工区介质地球物理特征,以及考虑工作开展效率,本次勘探选用走航式地震映像法,以查明弱风化基岩埋深和起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

在地震映像测量过程中,激发后在接收点用单个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后,激发点和接收点同时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或称为点距),重复上述过程可获得一条剖面上的地震映像时间剖面。

记录点的位置是激发和接收距离的中点,实际上此记录反映了此偏移距范围内地下的岩层、岩性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有效波时,地震记录上这种波反映的介质情况及位置应有不同的意义。

在水域采用的地震方法较陆地有优势也有困难,优点是:1、表层结构的不同: 陆地的表层声波速度差异较大,地下水面的松软土层声波一般在300-600m/s ,含水土层的声波大约在1000m/s左右,在往下的正常严密的土层的声波速度大约在1600-2000 m/s 左右,而在水域条件下,海水的声波一般在1500m/s ,水的第四系地层的声波大约在1600-1800m/s ,这对于地震波传播来说,与正常压实的地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由于水及饱和土层的纵波衰减较小,高频波得以通过,反射波接收频率高,因此勘探精度及薄层探测能力高。

2、陆地表层横向差异较大: 陆地上的地表如河沟、土坡、坑洼等及各种土质变化,对激发和接收条件有很大的影响,而水的一致性很好,激发和接收的一致性使得进行可靠的数据处理。

3、水中声波传播的单一性:水中只能传播纵波,因此,利用其波的传播的单一性,摆脱了陆地地面波的干扰的麻烦。

由于纵波能量集中,地震探测深度也较陆地要深。

考虑的因素:1、水中定位困难,由于工作区域位于入海口,除了潮水波涛汹涌外,水流速也是很大影响,计算流速,选择船要向上游倾斜,并采用的动态差分GPS定位。

2、水上地震的噪音干扰,如水波的干扰、地震测量船体及螺旋桨、风浪等噪音干扰。

字串。

作业时一定要做干扰波调查。

3、海底鸣震强,其频率与地震波发射的频率几乎一致。

水地的强烈的反射形成鬼波,对地震反射资料的解释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4、作为一个工程项目:野外成本控制也是衡量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次在水域上做物探,租船费用相当高。

由于工作区域是在入海口:浪花很大,所谓踏浪而来,乘风归去,只是诗人的浪漫情怀。

一般内陆的平底船稳定性差,选择排水量200吨的海船,并选择涨潮时的平潮,退潮时的平潮这段较平稳间歇。

平潮期只有2个小时,工作有效时间短。

准备工作事先一定要做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实践出真知。

做过一种方法一定要总结,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地方效果不好,怎么改进。

这样工作才会有进步。

2,实际野外工作2.1工作目的和要求本次地球物理勘探的目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工程地质钻探:(1)查明桥位方案B下是否存在地质构造、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2)查明桥轴线附近水下地形、覆盖层厚度、基岩埋深、起伏形态及特征等。

2.2测线布设根据勘探工作的目的、任务及甲方的工作要求,给定的工程物探勘察专题技术要求,在桥位方案B区域内沿设计桥轴线平行布设测线3条,线距为50米,测线长均为1640米。

另外在桥位方案B的上游1000m处深坑补充物探短测线1条,测线长877米。

依据物探勘察专题技术要求中的测线布设,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首先在1:2000的地形图上预布测线,计算出各测线延伸至陆域上的控制点坐标,用GPS定出可以控制各测线的控制基点。

水上勘探工作选择平潮时进行作业,岸上测量人员通过全站仪观察,用对讲机指挥作业船缓行进行作业,同时作业船内利用手持式GPS(精度±2m)进行校控。

干扰波调查:选择宽频带的100Hz检波器,在水域内长时间采集信号,类似于常时微振动测量和桥梁模态测量。

将时间域图像转换到频率域,调查出干扰波主频。

2.2 仪器设备(1)水上地震映像工作采用重庆奔腾仪器厂生产的WZG—24数字式工程地震仪(24道)和CDJ—100Hz垂直水中检波器;(2)测量工作采用苏州一光生产的RTS600 型全站仪。

(3)锤击震源选择:水域工程物探的地震法震源的选择和布设较难。

陆地的锤击和炸药震源不适宜在水上应用,而作为资源勘察的水域震源又不适合在工程上用。

由于水上勘察要求有较深的探测深度,同时要避开低频的干扰波信号。

对比桩基检测中往往采用尼龙锤。

本次工作还是采取陆地上使用12磅的重锤,同时在锤击面下垫有一层较厚的硬塑料板。

为确保能量集中,尽量往下传播,锤击时垂直重击。

激发能量大、频带宽。

在震源位置布置上,曾经采取将震源固定在水上的浮子上,利用浮子浸水导电触发,对比试验后决定将震源放置在船体最底下层板,拆掉底板的木质板,在铁壳船底垫上硬塑料板。

接收选择,CDJ—100Hz垂直水中检波器距离震源位置大于15米,从船头吊下船底下约5米。

基 岩图一野外工作布置图2.3 工作参数观测方式:连续测量偏移距:10~15m采样间隔:0.20ms记录长度:409.6ms测区岩土介质地球物理特征表12.4成果分析根据宽频带地震检波器干扰波调查本次波浪及其他机械干扰主频为40Hz。

对获得的地震映像图进行预处理,滤掉低通带宽。

检查剔除坏道。

可以提取纵波的初至,计算速度对照测区岩土介质地球物理特征。

压制干扰波,本次地震映像工作触发时间较短,平均1秒钟完成一个勘探点的探查功能,同样每小时3海里的走航速度,实现的勘探点间距为1.5米左右,达到对地层的精细勘察。

前文已经说过,地震映像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多波勘探,是基与反射波法中最佳偏移距发展起来的。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多种地震波作为有效波来进行勘探,也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要求仅采用某一种特定的地震波作为有效波。

反射波,折射波在地震映像中有不同的同相轴。

本次地震影像根据计算深度选择了反射波的最佳偏移距15米,同时大致算出各个界面的初至时间:初至时间= 传播距离/ 平均速度水底界面初至时间= 求根(偏移距的平方+(水底深度*2)平方)/ 海水纵波速度= sqrt ( 225 + 400 ) / 1.5 = 16.7 ms淤泥和松散软土大致初至时间约为100 ms ,弱风化顶面初至时间为约180 ms由于水底地面线和基岩面影响,纵波在地震映像内很有可能多次反射成像,结果追踪到多条同相轴。

根据大致计算时间分析,对同相轴是水底面时间倍数的初步进行排除。

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及工程地质推断解释图如下图一物探东线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物探东线工程地质推断解释图剖面方位为北偏东13度,全长1640.0m。

泥面标高为-8.2~-0.4m;卵石夹粘土顶面标高为-62.7~-50.3m;弱风化基岩顶板标高为-128.0~-65.1m。

图二 B方案轴线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B方案轴线工程地质推断解释图剖面方位为北偏东13度,全长1640.0m。

泥面标高为-8.3~1.0m;卵石夹粘土顶面标高为-56.9~-48.2m;弱风化基岩顶板标高为-122.3~-44.0m。

图三 物探西线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 物探西线工程地质推断解释图 剖面方位为北偏东13度,全长1640.0m 。

泥面标高为-8.1~0.8m ;卵石夹粘土顶面标高为-50.9~-36.1m ;弱风化基岩顶板标高为-105.8~-46.2m 。

基 岩基 岩 0图四 附加物探线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 附加物探线工程地质推断解释图剖面方位为北偏东24度,全长877.0m 。

泥面标高为-12.5~-6.2m ;卵石夹粘土顶面标高为-51.7~-44.7m ;弱风化基岩顶板标高为-99.5~-84.6m 。

东 线轴 线西 线13°图五 B 方案轴线、东线和西线弱风化基岩面等值图所有测线的地震映像波列成果图,无反射同向轴明显缺失、杂乱等现象,且弱风化基岩面无陡降、陡升段,表明本次地球物理勘探测线范围内不存在地质构造、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

本次通过该法的勘察,了解了测区范围内的地层状况,为工程的正常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达到了预期目的。

2.5 实例讨论:地震映像原理即为高密度地震单道反射。

利用了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波过程中,遇到地下介质存在物理力学的(如波阻抗) 差异。

便会产生反射波并反射回地面。

当介质分布均匀,无地下空洞、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体存在时,则所得到的同相轴连续稳定,不会出现错断、拱起等现象。

若地下存在空洞、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则地震波在其分界面上产生波的绕射等现象,使得同相轴出现错断、拱起、反相位及波周期变化、能量较快。

如实例二(图六),基岩面突然丢失,推断为岩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