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全册配套教学课件2

《中药药理学》全册配套教学课件2
皮层下中枢
(2)强心、升高血压 有效成分:麻黄碱 作用特点: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
能神经受体,升压作用缓慢、 温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 生快速耐受性。
桂枝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主要成份
挥发油(桂皮醛 )
桂皮酸、乙酰桂皮酯
二、主要药理作用
解表药
表证
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恶寒(或恶风)、发热鼻塞、喷嚏、无 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咽喉痒痛、 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 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
表证
二、共同的药理 作用
发汗作用
绝在多数解表药都有一定的发 汗作用,特别是辛温解表剂。
直接刺激汗腺:麻黄挥发油、麻黄碱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生姜、桂枝挥发油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有效成分:桂皮油 作用特点: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较弱,
若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 作用机制: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
3、利尿
有效成分: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 作用特点:1)脉注射给药利尿作用明显,
而口服用药作用较弱。
2)作用出现快,利尿作用强度有限
(4)解热、抗炎 有效成分:麻黄挥发油、伪麻黄碱、噁唑烷酮类 作用特点:1)对一般性炎症的早晚期有抑制作用
2)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2.其他药理作用
(l)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有效成分:麻黄碱 作用特点:治疗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
证的实质还未得到揭示时, 要做到与证的研究结合尚 存在困难。
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泻火药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的规律。

2、中药药效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提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理与物质基础。

3、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第一个时期:(20年代—1949年)从本草学进入化学与药理研究阶段,标志:陈克恢等对麻黄进行研究,发现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1(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

热性或温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5种不同的药味。

③升降浮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与趋势。

④归经: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归经所属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基本一致。

)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寒凉药:中枢抑制作用。

、下降。

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P94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广义的毒:指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熟悉并熟悉例子副作用:中药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麻黄——止咳平喘(药效)中枢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大黄通便(药效)月经量多(不良反应)附子止关节痛(药效)心慌胸闷(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危害,一般后果比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变态反应: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51.多效性化学药单一的化学物质与靶点.如阿斯匹林()与阿托品(M受体)中药多成分与多靶点.如人参含的皂苷与其他成分,作用多个系统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关.一定范围有协同作用,超出范围有对抗作用3.双向调节性,指的是同一种中药,同时具有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有兴奋低下的功能,调节完全相反的二种病理状态.如麝香–镇静安神(中枢抑制)、醒脑开窍(中枢兴奋)山楂消胀(收缩胃肠肌)、止泻止痛(松弛胃肠肌)机理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皂苷(镇静)、(兴奋)6掌握并举例1.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中药功效的描述与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2.与中药功效存在差异性:传统功效没证实及新的药理作用.如葛根(解毒没证实、扩冠、强心、降压为新的作用)3.丰富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中药药理学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中药药理学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衰老
气虚:补肺汤、七福饮、四君子汤、大补元煎,人参、黄芪、白 术、甘草、山药等;血虚:四物汤、归脾汤、养心汤,当归、川 芎、熟地等;阴虚:沙参麦冬汤、补心丹、补肝等 姜药药; 等理阳 。学医虚学:知识保培元训汤、理中汤、右归丸,附 17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归”指药物作用的归属,即指药物作用的部位。
“经”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
归经为药物作用选择性归属一定脏腑经络。中医认为每种病证都是 脏腑或经络发病的表现,因而某药能治疗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 就归入某经。它是药物作用所及或药物效应的定向、定位,是药 物功效和药理作用的综合。吸收、分布、代谢与归经关系密切, 大部分与有效成分分布的脏腑一致;与药理作用相关,如抗惊厥 作用入肝经,泻下作用入大肠经,止血作用入肝经、止咳作用入 肺经。归经假说有微量元素、环核苷酸、受体假说。
中药药理学医学知识培训
14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 药物因素
品种与产地(地道药材)、采收与贮藏、炮制(消除或降低毒性、 增强疗效、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 忌(配伍内容: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 相反),配伍理论: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十八反十九畏)
➢ 机体因素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具发汗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 表证。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其症状:恶 寒(或恶风)、发热、全身酸痛、鼻塞、喷嚏、无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 咽喉痒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表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常分表寒证和表热证。 解表药: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和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药理主要是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部分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 1.发汗作用:促进汗腺分泌汗液,兴奋外周α受体。如麻黄汤、桂枝汤。 2.解热作用:扩张皮肤粘膜血管,影响脑内活性物质如cAMP,PGE进而影响中枢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PTCM):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

20世纪初,陈克恢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3.当归龙荟丸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成分为青黛中的靛玉红。

第二章中药药性1、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势。

2、四气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寒证患者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温热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热证患者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寒凉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

(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3)中药四气与对内分泌系统功能(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2)甘味药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能力。

(3)酸味药化学成份:单酸味要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4)苦味药化学成份: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

(5)咸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4、中药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5、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一、中药药效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药理学--初级中药师讲义

药理学--初级中药师讲义

前言1.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药药理学》课程,考试前辅导。

2.《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和药理学的结合学科,中药学是基础,药理学是方法。

3.《中药药理学》就是通过《药理学》方法,用《药理学》药物作用的理论,对中药的传统功效作出现代的阐释,或发现中药新的作用。

因此:本课程学习,需要具备两类知识:中药学、药理学。

对学习和理解中药药理学内容有很大帮助。

(一)课程内容:基本理论:第1单元: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介绍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各论:第2-19单元,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进行分类,每一单元包括:(1)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与本单元中药功效相关的一般药理作用(本单元中药共同的作用)。

(2)常用药物: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不良反应等。

《中药药理学》学习难度大,原因在于内容多:成分、作用、实验、应用。

(二)如何有效地学习(复习):1.以药理作用为核心:药理作用重要,但是有时药理作用很多。

2.提出两个方法,供参考:1)注意与中药传统的功效结合与功效结合,有助于把众多的药理作用分类,从而易于记忆。

如:秦艽药理作用较多,功效主要两个:祛风湿、清湿热。

记忆时可以把药理作用,按照功效分两类:与“祛风湿”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以上作用是祛风湿药共有的功效。

与“清湿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解热、镇静、抗菌、利尿。

2)注意通过比较,加强记忆。

横向:同一类药物中,存在不同的作用;或者作用相同,机制不同。

要注意比较。

活血化瘀药:益母草→兴奋子宫;莪术→抗肿瘤等。

解表药:麻黄、桂枝均发汗,机制不同。

纵向:不同的药物分类中,有相同的药理作用。

酸枣仁、延胡索镇静催眠。

对药理作用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我们对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关于《中药药理学》考试的题型、考点,将结合各单元内容进行具体的介绍。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

四气的现代科学涵义温热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提高植物神经功能。

2.提高内分泌系统了功能。

3.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

4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

寒凉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 1.降低植物神经功能。

2.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

3.降低能量代谢。

4.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

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

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

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1.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表现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密切相关3.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

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辛、热属升浮,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

?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

解表药概述1. 功效与主治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外感风热。

2. 分类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细辛、防风等。

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等。

3. 药理作用: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常用药物:麻黄、桂枝、细辛、柴胡、葛根麻黄1.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B、确定中药品种C、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D、研究中药作用机制2、产生中药药理作用双向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剂量B、化学成分C、机体状态D、实验方法3、温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正确的是()A、抗惊厥B、中枢兴奋作用C、解热D、镇静4、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镇静B、镇咳、祛痰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5、最能体现解表药发散表邪的药理作用是()A、利尿B、抗菌、抗病毒C、发汗D、解热镇痛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A、解热B、抗炎C、利胆D、抗心律失常7、麻黄中最显著的利尿成分是()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麻黄挥发油D、甲基麻黄碱8、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9、治疗糖尿病可选择的清热药是()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10、因含大量脂肪油而产生弱的泻下作用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芫花11、属于刺激性泻下作用的药物()A、大黄B、枳实C、火麻仁D、芒硝12、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清热药是()A、金银花B、穿心莲C、黄连D、板蓝根13、属于峻下逐水药的是()A、大黄B、芒硝C、火麻仁D、芫花14、芒硝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硫酸镁B、硫酸钠C、氯化钠D、氯化镁15、秦艽保肝、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龙胆苦苷B、挥发油C、秦艽多糖D、蛋白成分16、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A、需久煎B、需先煎C、不宜久煎D、不宜混煎17、下列哪项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方法()A、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B、抑制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C、对抗组胺引起豚鼠离体气管痉挛性收缩的实验D、降低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作用的实验18、关于雷公藤的不良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均呈现毒副作用B、毒性较大C、多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D、神经系统可见头晕、乏力、嗜睡等19、关于芳香化湿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胃肠运动B、抗肿瘤C、抗溃疡D、抗病原微生物20、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A、钾盐B、茯苓多糖C、卵磷脂D、茯苓酸21、茵陈可用于治疗()A、梅尼埃病B、黄疸C、精神分裂症D、肿瘤22、与温里药“助阳气”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是()A、镇痛B、抗心律失常C、平喘D、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23、下列哪项不是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A、抗休克B、强心C、抗心律失常D、兴奋子宫24、下列哪项不是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B、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双向调节C、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D、对消化液分泌呈双向调节25、山楂含有的消化酶是()A、胃蛋白酶B、胰酶C、脂肪酶D、淀粉酶26、临床上可用于回乳的药物是()A、山楂B、神曲C、麦芽D、鸡内金27、三七“祛瘀生新”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A、止血B、抑制血小板聚集C、镇痛D、促进骨髓造血功能28、三七的止血成分是()A、人参皂苷B、三七氨酸C、三七总黄酮D、三七皂苷29、下列不属于三七不良反应的是()A、出血B、胃肠道不适C、呼吸抑制D、房室传导阻滞30、延胡索生物碱中止痛作用最强的是()A、延胡索甲素B、延胡索乙素C、延胡索丙素D、延胡索丁素1、中药作用的多效性是由()决定的。

中药药理学 复习资料 最新

中药药理学 复习资料 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的规律。

2、中药药效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提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理与物质基础。

3、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第一个时期:(20年代—1949年)从本草学进入化学与药理研究阶段,标志:陈克恢等对麻黄进行研究,发现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1、中药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调节平衡(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①四性:寒、凉、热、温、平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

热性或温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②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的药味。

③升降浮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与趋势。

④归经: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归经所属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基本一致。

)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寒凉药:中枢抑制作用。

DA、NA下降。

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P93、五味的现代研究五味古代认识举例现代认识主要化学成分辛发散行气活血陈皮理气、生姜解表、红花调节胃肠运动与分泌、解表发汗、抗血栓挥发油(如柠檬烯)酸涩收敛固涩乌梅治痢脱肛止泻、止血、抗菌有机酸,鞣质甘补益和中缓和调和人参补气甘草缓急止痛强壮机体、调节免疫;对抗胃肠肌的痉挛营养物质:氨基酸、甙类、糖类等苦泻火、泻下燥湿黄连泻火大黄泻下栀子燥湿抗菌、抗炎刺激性泻下作用解热、抗菌生物碱及苦味甙类(小檗碱、番泻甙)咸软坚润下海马温阳海藻软坚芒硝泻下影响内分泌性腺补碘容积性泻下作用含多种无机盐成分(镁、碘)4、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其毒性作用?对中药毒性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广义的毒:指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 受体兴奋作用的是A. 柚皮甙B .忍冬甙C .新橙皮甙D .对羟福林E .右旋柠檬烯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A发汗或促进发汗 B •抗菌抗病毒C •抗炎D •以上均是E •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A. 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 •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 •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D. A 和C E . A、B 和C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A. 镇痛B .镇静C .解热D .抗惊厥E.以上均不是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A. 生物碱B .挥发油 C .无机盐 D .皂甙E .鞣质、有机酸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A.人参B .当归C .附子D .枳壳E .白术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茵陈炔酮 B .-蒎烯 C . 6、7-二甲氧基香豆素D.茵陈黄酮 E .绿原酸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A. 蒿本内酯B. 川芎哚C. 川芎挥发油D. 阿魏酸E .川芎嗪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A .改善房室传导B .恢复窦性心律C.加快心率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 .以上均有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B .艾叶C .三七D .仙鹤草 E .茜草11.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A.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B. 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C. 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D. A 和BE. A、B 和C12. 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 .毒性较强 . A 、 B 和 CC.药性峻烈D .A 和B E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A .血糖 B .血脂 C .肝糖元 D .A 和C E . B 和 C 14. 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 . 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B . 抗胃溃疡C . 刺激消化液分泌D .镇吐 E . 增加胃肠蠕动, 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 •夏季采收作用强C•秋季采收作用强D.冬季采收作用强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16. 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B .白芨C .紫珠草D .地榆 E.仙鹤草17.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安定 B .镇静 C .抗炎 D .抗惊厥 E .降温D 核糖核酸JE 、B 和C18. 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 A.新橙皮甙 B D.忍冬甙E19.莪术抗肿瘤作用机理是 A 增加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D. A 、B 和 C E- 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对羟福林 .右旋柠檬烯 B. 直接杀死瘤细胞 .A 和B.柚皮甙.抗嘌呤作用20.口服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中药是 A.生半夏 B .浙贝母C .杏仁D .紫苑 E.款冬花21. 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有一定关系, A 、辛味药多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流表 B 苦寒药多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 C 酸味药多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 D 咸味药芒硝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 E 、甘味药甘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 面何种药味的作用与其功效不相适应:22. 柴胡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模型具有的影响是: A 、肝糖元 J B、SGP 口C、使肝硬变减轻D 大黄素甲醚E 、大黄酚 24. 寒凉药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是: A 、尿中CA fB、尿中CAJ D 尿中17— OH 类固醇JE 、B+D25. 枳实等理气药升高血压的作用机理是: A 、兴奋M — R B 、阻断B — R C 、兴奋a — R D 阻断M — RE、阻断a — R26. 活血化瘀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 、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 B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D 扩张血管增加脏器流量E 、改善心脏功能C 、止血2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茵陈炔酮 B . - 蒎烯 C. 6、 7- 二甲氧基香豆素D 茵陈黄酮E.绿原酸2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A. 蒿本内酯B. 川芎哚C.川芎挥发油D.阿魏酸 E .川芎嗪2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A . 改善房室传导B .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D . 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E .以上均有3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中药药理复习重点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重点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重点资料中药药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中药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理的复习重点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药理知识。

一、中药性味归经1. 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

性味是指中药的属性和味道,如辛、甘、苦、酸、咸、涩等。

归经是指中药所归属的经络系统,如归肺、归肝、归心等。

了解中药的性味和归经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特点和适应病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中药的性味和归经还能帮助学生合理使用中药,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选择相应的中药,达到治疗效果。

二、中药药性与功效1. 中药的药性是指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等。

了解中药的药性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治疗特点和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2. 各类中药的功效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如玄参清热解毒、黄连泻火清热等。

了解中药的功效有助于学生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选择相应的中药,达到治疗效果。

三、中药制剂的性质和作用1. 中药制剂是中药的一种形态,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煎剂、浓缩剂等。

不同的中药制剂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比如汤剂易吸收、速效,丸剂能减轻味道等。

了解中药制剂的性质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正确选择中药制剂,达到治疗效果。

2. 中药制剂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中药的味道、颜色、气味等,影响患者的服药能力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更加关注患者的各种需求,针对性地治疗疾病。

四、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1. 中药治疗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中药的剂量、煮制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服用中药。

2. 对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体质,中药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对于体弱的患者,应采取滋补为主,温补药物为辅的治疗方法。

学生需要遵照医嘱和中药治疗原则,以最小的剂量、最短的疗程、最小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掌握中药药理知识,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深入学习并掌握中药性味归经、药性和功效、中药制剂的性质和作用等知识,同时要遵循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确保中药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抑制,温热促进)5:寒凉药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寒凉药长期给药:痛阈值,惊厥阈值, 5-HT,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其余均降低。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五味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主要成份有机酸,鞣质生物碱,苷氨基酸和糖挥发油无机盐中药有毒无毒的认识:中枢神经系统:马钱子,附子,雪上一枝蒿,细辛,川乌,草乌,生南星,黄药子心血管系统: 1—乌头碱类: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2—强心苷类:蟾酥,罗布麻叶,黄花夹竹桃,万年青呼吸系统: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枇杷仁,白果,商陆肝毒性:苍耳子,川楝子,黄药子,雷公藤肾毒性:斑蝥,关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长期毒性所致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发生率最高。

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1:药物因素:品种与产地,采收与贮藏,炮制,制剂与煎煮方法,配伍与禁忌2:机体因素:1 ):生理状况:年龄,性别,体质,情绪,遗传等。

2 ):病理状况3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3: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冷暖,居住条件,饮食条件等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2:中药作用的双向性3:中药作用的差异性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研究和认识与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是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中 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

如解表药 “发表散寒, 解除表证”的功效与抗病原微生物, 抗炎解热, 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此外, 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 存在差异性。

其一, 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相关的药理作用。

如苦参具有利 尿作用, 但未见与之有关的药理作用报导。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广东药学院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广东药学院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正常机体、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

2、中药药理学研究对象有两方面,即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3、中药药效学是指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

4、中药药动学是指研究中药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的规律。

5、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一、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定义:(1)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2)五味:是指中药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3)升降浮沉:是指中药性能在人体呈现的一种走向趋势。

(一般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为沉降)(4)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作用。

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现代研究:(1)四气: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天麻有镇静作用;地龙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部分温热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例麻黄兴奋中枢;人参增加中枢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寒凉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例知母,增加M受体合成;降低交感神经的功能:使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使机体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

部分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的功能;提高细胞cAMP含量,例麻黄兴奋α受体,升高血压;黄芪增加β受体等。

③对分泌系统的影响;部分温热药提高分泌系统的功能,1)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例人参.等)2)增强甲状腺功能.(例附子等);3)增强性腺功能,(例冬虫夏草、淫羊藿等)。

部分寒凉药抑制分泌功能。

例:龟板等。

④对基础代的影响;部分寒凉药降低机体的代,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知母抑制机体代,使机体产热减少,解除低热部分温热药提高机体的代, 使产热↑,耗氧量等↑;例附子提高机体的代,使机体产热增加,解决怕冷。

⑤部分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金银花、黄芩、黄连、柴胡等均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问答题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正确答案: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口服6-8小时产生泻下作用,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苷。

作用机理:(1)使肠平滑(江南博哥)肌M受体兴奋;(2)刺激肠壁神经丛;(3)抑制肠平滑肌Na+,K+—ATP酶。

2、单选寒凉药常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强心B.平喘C.升高血压D.抗肿瘤E.抗休克正确答案:D3、问答题简述党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正确答案:(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作用;(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增强造血功能;(4)抗应激作用;(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强心、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6)改善血液流变学;(7)益智作用;(8)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4、单选木香的主要药理作用()A、抗心律失常B、镇咳C、抗休克D、抗消化性溃疡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5、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A、小檗碱B、苦参碱C、绿原酸D、原儿茶酸E、癸酰乙醛正确答案:D6、单选在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B.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C.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研究)可补充中药的功效理论D.绝大多数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不符合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7、多选痰浊阻肺常见的症状有()。

A.气喘胸满,苔白腻B.咳喘,咯吐脓血臭痰C.咳嗽痰多,色白易咯D.痰少而黏,缠喉难出E.痰多黄稠,不易咯出正确答案:A, C8、单选脾虚病人,应见面色萎黄,今不见萎黄,反见青色,其病理变化属于()。

A.水乘火B.土乘水C.木乘土D.火乘金正确答案:C9、单选大黄抑制肾髓质Na+,K+-ATP酶,可()A、含结合型蒽苷,使肠道蠕动增B、口服不吸收,因高渗透压使肠容积增大C、含脂肪油,使肠道润滑D、强烈刺激肠黏膜,产生剧烈泻下作用E、以上均无关正确答案:A10、多选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1中药药理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容分为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两部分。

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泻过程及其特点。

2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归经:中药的性能之一,归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属,即药物的作用部位;经是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

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是药物作用部位的综合。

3中药四性研究着重于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药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4中药的毒性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5中药的不良反应类型有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三致反应,停药反应。

6影响中药药理的因素主要有三大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7机体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病理因素,遗传因素。

8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中药具有双向性作用,即某一中药可使机体从机能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的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

9简述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A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寒凉药有中枢抑制作用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B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六个定量指标~~~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唾液分泌量,温热药可使平衡指数偏高,寒凉药可使平衡指数偏低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温热药使分泌系统功能寒凉药使内分泌系统受抑制D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功能和细胞纳贡(Na+-K+ ATP酶活性)的能量代谢,温热药附子,肉桂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的作用E寒凉药具有抗菌抗感染的作用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发汗作用;B解表作用;C抗炎作用;D镇痛作用;E抗病毒作用;F调节免疫作用发汗机制:直接影响汗腺,改善血液循环,兴奋外周阿法受体麻黄平喘的机制:A本身激动β受体,从而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产生,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B直接兴奋α受体使黏膜血管,从而使黏膜肿胀减轻;C使进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释放,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的作用;D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中药药理学(全套课件370P)

中药药理学(全套课件370P)

机体
中药药动学
二.
学科任务
1.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2. 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3.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4. 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
5. 促进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三.
学科性质
药学(中药学)
桥梁学科 医 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中药药理学与中药学、药理学的关系
药理学
药物学
生化药理学 时间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
本草学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熟悉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
任务。 3.了解中药药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以及其发展简史。
6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中药药效学
中医药基本理论 及临床应用
中药
药理作用及机理、物质基础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8

③ Rudolf Buchheim (鲁道 夫)(1820-1879) 药物作用为细胞和药物相互作 用所致,“受体”理论前驱者。 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写 出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德国第 一位药理学教授。

19

④ Claude Bernard (克 劳德)(1813-1878)

证实箭毒(arrow poison, curare )作用于神经—肌 肉接头,药物作用机制的 最早研究者。毒药的正式 研究开始于19世纪早期,标 志是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 得研究马钱子的药效开始 的。
12
(一) 天然药物发展概况 1.世四传药:中埃希印,中药学 者最多。 1500 BC,埃及,亚伯斯古医籍 (Ebers papyrus) 1500BC,印度草医学,1000BC用 梵语编撰草药方剂

中药药理学资料

中药药理学资料

1.中药药理学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P1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相互规律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中药药效学;二、中药药动学;三、中药毒理学2.简述中药药效学概念和研究内容。

P33中药药效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环节与效应,以及产生作用和效应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的科学,一、中药药效研究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三、重要作用机制研究3.麻黄平喘机制有哪些环节?P901 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cATP,使平滑肌松弛2 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3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 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5-羟色胺组胺白三烯)的释放4.黄连的抗菌机制涉及哪些环节?P117a影响细菌糖代谢中间环节----病痛酸的氧化脱羧过程 b 破坏细胞结构,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隔变形,在细胞质和你和中染色体颗粒消失,核糖体出现高电子密度的团块c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d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5.泻下药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哪几类及如何发挥泻下作用?P142分为攻下、润下和峻下沥水三类。

攻下:刺激大肠粘膜产生写下作用润下:润滑肠壁从而致泻。

峻下沥水:刺激消化道黏膜,是肠胃运动增加,分泌亢进,导致泄水。

6.苍术抗溃疡作用机制主要有哪几方面?P174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抑制胃酸分泌,苍术中所含有的有关物质能够减轻甾体激素以及对抗皮质激素对胃酸分泌的刺激。

2.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苍术中所含有的有关物质可使胃黏膜组织血流量增加,还具有促进胃黏膜修复作用。

7.附子具有抗休克作用,是如何抗休克的?P201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与其强心的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相关外,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亦有强心升压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终版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终版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终版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中药药理学进展简史中的代表性成果答:(1)从1923年开始,我国学者陈克恢等对麻黄、当归进行了系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发觉麻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其作用温顺持久。

此举掀开了中药药理的新篇章。

中药防病治病的差不多作用是扶正祛邪、调剂平稳。

★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答: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应中药在阻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

现代对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阻碍: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阻碍,表现为冷静、催眠、解热、镇痛等;如钩藤、羚羊角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苓、丹参、苦参具有冷静作用,金银花、连翘、知母、柴胡、葛根具有解热作用;而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麻黄、麝香、马钞票子。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阻碍:临床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温热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寒证、阳虚证患者副交感神经-M 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不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复原正常。

相反,热证、阴虚证患者交感神经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不服用寒凉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 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复原正常。

(3)对内分泌系统的阻碍: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性效应,寒凉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4)对物质代谢的阻碍: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5)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常具有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可用寒凉药进行治疗。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答: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5种不同的药味。

(1)辛味药要紧含有挥发油,其次是昔类、生物碱等<2)酸味药要紧含有机酸、隸质(3)昔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昔类为主(4)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昔类为主(5)咸味药要紧含有钠、钾、钙等无机盐成分★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答:特点:(1)作用的多效性,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均有阻碍(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是其量效关系相对不规则性的重要缘故(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剂性,同一种中药,既可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乂可兴奋底下的功能(4)作用相对缓慢、温顺,如黄诜、党参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应激能力等作用,需连续多次给药后才见效应▲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答:(I)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2)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3)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S 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解表药的要紧药理作用答:(1)发汗(2)解热(3)冷静、镇痛(4)抗炎(5)抗过敏(6)抗病原微生物(7)镇咳、祛痰、平喘•麻黄宣肺平喘的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答:有效成分是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其中麻黄碱性质稳固,平喘作用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 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 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D.A和C E.A、B和C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 D.皂甙 E.鞣质、有机酸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D.茵陈黄酮 E.绿原酸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A. 蒿本内酯B.川芎哚C.川芎挥发油D. 阿魏酸 E.川芎嗪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D.A和BE.A、B和C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安定 B.镇静 C.抗炎 D.抗惊厥 E.降温18.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 -受体兴奋作用的是A.新橙皮甙 B.对羟福林 C.柚皮甙D.忍冬甙 E.右旋柠檬烯19.莪术抗肿瘤作用机理是A增加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B.直接杀死瘤细胞 C.抗嘌呤作用D.A、B和C E.A和B20.口服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的中药是A.生半夏 B.浙贝母 C.杏仁 D.紫苑 E.款冬花21.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有一定关系,下面何种药味的作用与其功效不相适应:A、辛味药多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流表B、苦寒药多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C、酸味药多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D、咸味药芒硝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E、甘味药甘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22.柴胡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模型具有的影响是:A、肝糖元↓B、SGPT↓C、使肝硬变减轻D、核糖核酸↓E、B和C23.大黄止血主要有效单体成分是:A、蒽甙B、大黄素C、没食子酸D、大黄素甲醚E、大黄酚24.寒凉药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是:A、尿中CA ↑B、尿中CA↓C、尿中17—OH类固醇↑D、尿中17—OH类固醇↓E、B+D25.枳实等理气药升高血压的作用机理是:A、兴奋M—RB、阻断β—RC、兴奋α—RD、阻断M—RE、阻断α—R26.活血化瘀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B、改善心肌供血、供氧C、止血D、扩张血管增加脏器流量E、改善心脏功能2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茵陈炔酮 B. -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D.茵陈黄酮 E.绿原酸2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A. 蒿本内酯B.川芎哚C.川芎挥发油D. 阿魏酸 E.川芎嗪2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3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31.下述清热药的药理作用中哪个是不相符合的?A.抗病原微生物B.强心C.提高机体免疫功能D.解热E.降压32.柴胡的中枢作用表现在:A.镇咳B.兴奋C.镇静D.A和BE.A和C33.下列中药五味具有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辛味药具有发汗解热作用,可散寒解表B.苦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燥湿解毒C.酸味药具有收敛作用,可敛汗止泻D.咸味药具有泻下作用,可软坚润下E.甘味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补能缓34.大黄止血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没食子酸B.α-儿茶素C.蒽甙D.A和BE.A和C35.板兰根对以下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流感病毒B.致病性真菌C.G-杆菌D.疟原虫E.阿米巴原虫36.枳实等理气药升高血压的作用机理是:A.兴奋M-RB.阻断β-RC.兴奋α-RD.阻断M-RE.阻断α-R37.益母草兴奋子宫的作用表现在:A.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加快B.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减慢C.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加快D.子宫张力↓,收缩幅度↓,节律减慢E.以上均不对38.五味子涩肠止泻作用与其所含下列哪种物质有关?A.硅酸铝B.鞣质C.阿片类生物碱D.有机酸E.氧化铁39.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抗炎B.镇痛C.抗菌D.A和BE.A.B和C40.山楂助消化作用原理是由于其含有A.脂肪酶B.淀粉酶C.胃蛋白酶D.酵母菌E.维生素B41.正品大黄比混杂品次大黄泻下作用强的原因是A.结合状态蒽醌含量明显多于游离状态B.结合状态蒽醌含量明显少于游离状态C.两种状态蒽醌含量相似D.还有其他泻下成分E.以上原因均无关系42.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中药储藏?A.干燥B.通风C.日光直射D.避光E.低温43.葛根改善脑循环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生物碱B.葛根总黄铜C.挥发油D.多糖E.氨基酸4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A.钾盐B.茯苓多糖C.卵磷脂D.茯苓酸E.组氨酸45.杏仁止咳作用的机理是A.抗炎B.促进支气管液分泌C.局麻D.轻度抑制咳嗽中枢E.以上均有关46.酸枣仁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A.镇静、催眠B.安定C.抗惊厥D.降压E.抗炎47.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的开窍药是A.麝香B.苏合香C.冰片D.石菖蒲E.樟脑48.人参兴奋心脏作用与下属哪种药物作用相似?A.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强心甙D.氨茶碱E.以上均不是49.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补益药是A.人参B.党参C.何首乌D.甘草E.当归50.五味子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溃疡B.保肝C.镇静D.兴奋子宫E.解热B型题A.尿中CA↑, 17-羟类固醇↓ B.尿中CA↓,17-羟类固醇↑C.尿中CA↑,17羟类固醇↑ D.尿中CA↓,17-羟类固醇↓E.尿中CA与17-羟类固醇均不变51.热证病人用了寒性药之后52.寒证病人用了热性药之后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甘草 E.淫羊藿53.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54.具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A.桔梗皂苷 B.蔊菜素 C.B谷甾醇 D.胡萝卜甙 E.浙贝母碱55.具有恶心性祛痰作用的有效成分是56.具有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利尿消肿 B.抗肿瘤 C.降血脂D.治疗氮质血症 E.急性胰腺炎57.大黄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可用于58.大黄抑制胰酶作用可用于A.石膏 B.黄连 C.常山 D.人参 E.附子59.能与连翘同用增强抗菌作用的药物是:60.能拮抗知母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氯化甲基多巴胺 B.去甲鹿尾草碱 C.去甲乌药碱D.乌头碱 E.乌头原碱61.附子镇痛的主要成分是62.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是A.生物膜保护作用 B.抗氧自由基损伤C.增加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力 D.增强肝药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E.以上都不是63.黄芩保肝作用机理是64.茵陈保肝作用机理是A天麻 B.钩藤 C. 地龙 D.苏合香 E.麝香65.具有明显抗癫痫作用的中药是66.能明显提高中枢耐缺氧能力的中药是A.尿中CA↑,17-羟类固醇↓ B.尿中CA↓,17-羟类固醇↑C.尿中CA↑,17-羟类固醇↑ D.尿中CA↓,17-羟类固醇↓E.尿中CA与17-羟类固醇均不变67.热证病人用了寒凉药后,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表现在68.寒证病人用了温热药后,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表现在A.发汗作用 B.平喘作用 C.解热作用D.降压作用 E.利尿作用69.麻黄碱兴奋α -受体和β受体可产生_作用70.D-伪麻碱静脉注射可产生_作用A、去甲乌药碱B、乌头碱C、川芎嗪D、藁本内脂E、叶酸71.附子中强心的主要成分是:72.附子中毒性较大的成分是:A、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B、增加血小板数而促进凝血过程C、降低纤溶酶活性D、增加凝血酶活性E、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促进凝血73.三七、蒲黄止血作用机理是:74.白及、大蓟、小蓟止血作用机理是:A、促进机体产生抗体B、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C、提高血清干扰素浓度D、促进淋巴细胞转化E、B+C75.补益药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表现在:76.补益药能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表现在:A、扩张末稍血管B、收缩末稍血管C、抑制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D、促进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E、兴奋交感神经77.麻黄发汗可能的作用机理是:78.桂枝发汗可能的作用机理是:A.人参 B.党参 C.黄芪 D.甘草 E.淫羊藿79.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80.具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是:A.麻黄碱 B.伪麻黄碱 C.麻黄挥发油 D.柴胡皂苷 E.细辛挥发油81.不具有平喘作用的成分是82.具有表面麻醉作用的成分是A.兴奋下丘脑B.兴奋垂体C.本身有ACTH样作用D.本身有皮质激素样作用E.减少致炎物的释放83.秦艽碱甲抗炎作用机理为:84.甘草抗炎作用机理为:A.扩张末梢血管B.收缩末梢血管C.抑制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D.促进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E.兴奋交感神经85.麻黄发汗的作用机理是:86.桂枝发汗的作用机理是:A.茯苓、莪术B.牛黄、天麻C.黄连、陈皮D.黄芩、茵陈E.柴胡、金银花87.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有:88.具有健胃助消化作用的药物有:A.去甲乌药碱B.乌头碱C.川芎嗪D.藁本内脂E.叶酸89.附子中强心的主要成分是:90.附子中毒性较大的成分是:A.作用增强 B.毒性降低 C.便于贮存D.加强和突出某一方面作用 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91.附子经炮制后:92.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A.山楂B.神曲C.鸡内金D.麦芽E.菜菔子93.主要含有淀粉酶的消食药是:94.具有明显强心、降压作用的消食药是:A.赤芍甙B.川芎嗪C.隐丹参酮D.延胡索乙素E.益母草碱95.具有明显兴奋子宫作用的有效成分是:96.具有明显抗溃疡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人参皂甙RgB.黄芪多糖C.甘草甜素D. 川芎嗪E.阿魏酸97.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有效成分是:98.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强心作用B.抗炎作用C.镇痛D.A+B+CE.以上均不对99.干姜的药理作用包括:100.细辛的药理作用包括:C型题A.促进ACTH释放 B.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101.人参对内分泌的影响是102.甘草对内分泌的影响是A.苦杏仁甙 B.获苓多糖 C.二者皆是 D.二者皆非10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104.具有祛痰作用的成分是A.抑制血小板聚集 B.增加纤溶酶活性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105.川芎对血液系统作用包括106.益母草对血液系统作用包括A.青皮 B.枳实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107.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108.升高血压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或不良反应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109.乌头炮制制后110.延胡索醋炒后A.大肠B.小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1.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112.番泻叶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A.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使葡萄糖醛酸↑B.水解形成葡萄醛酸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3.甘草解毒作用机理为:114.茵陈保肝作用机理为:A.雌激素样作用B.雄激素样作用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5.淫羊藿具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