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

合集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评估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评估标准
15
查资料和现场考察:各岗位工作职责制度与落实情况;抽查工作人员对职责掌握情况。一项不符合扣5分。
(三)CSSD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质量
50分
1应有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至少每半年对工作质量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5
查资料/现场考查和考核工作人员掌握情况:
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技术操作规范有无健全并符合岗位需要;
5
4健全CSSD消毒隔离制度,有效控制污染源。
5
5健全交接班制度。包括清洗消毒器、医用热封机及灭菌器等关键设备、水电蒸汽等特殊情况的交接班。
5
6健全清洗、消毒质量监测制度,包括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分析记录、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与运转情况的监测制度及分析。
5
7健全器械配备、查对包装复核制度、包装密闭完好性及无菌物品标识复核制度、灭菌过程及效果监测制度,包括灭菌物品装载、卸载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灭菌器操作规程。
3.外来医疗器械应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医院组织制定对外来医疗器械接收、清点、登记等管理制度。
4.内镜的清洗消毒应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和(或)灭菌。
5.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应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6。
区域制度与规程落实情况;
消毒隔离管理情况;
与相关科室联系制度的执行情况;
器械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一项不符合扣5分。
2 CSSD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对各岗位工作范围、职责、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等都应有清晰的表述,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5
3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等各工作环节应有完善的技术和设备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指负责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工作的专业机构。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对医疗消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已成为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此,国家制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

一、规范适用范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工作,包括病区、手术室、检验室等。

二、规范要求(一)设施、设备和布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设在医院的中心区域或利于分区布局的地方。

中心设施要满足消毒物品的储存、加工、包装、发放、回收和废品处理等要求。

中心设备要满足各种物品消毒的需要,如洗消机、气体灭菌器、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二)人员从事医院消毒供应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格和技能,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健康合格后方可入岗。

中心应配备一名主任,负责消毒供应工作的全面协调和管理,积极开拓供应市场和维护用户关系。

另外,中心要有足够的配送人员和清洁人员,确保物品的安全送达和设施的清洁卫生。

(三)管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程序、科学的存储管理程序、回收废弃物品处理程序以及品质追溯程序。

中心要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环节。

(四)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中心要定期对所供应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匹配各类设备和需求。

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采取措施,以消除相关问题,保证消毒效果。

三、结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于一个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制定有力保障了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与安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严格依照标准要求建设和管理,确保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标准

1、消毒供应中心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内部环境整洁,通风貌光良好。

2、建造面积符合医院建设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3、建造布局分为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

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歇息室、洗手间等。

4、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污染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的原则,污染物品有污染通道,清洁物品有清洁通道。

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有实际屏障并有洁、污物品传递通道。

5、工作区域的天花板、墙壁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

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

电源插座应采用嵌墙式防水安全型现场查看周围、内部环境情况现场查看建造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查看建造布局是否符合要求,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是否分开。

现场查看各区之间是否设实际屏障、人员出入缓冲间(带)和物品传递通道现场查看工作区域天花板、墙壁、墙角、电源插座。

周围环境有污染源扣 1 分、内部环境不整洁扣 0.2 分不符合法规和标准扣 1 分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未分开扣 0.5 分,工作区域未分隔或者分隔不符合标准要求扣 1 分无实际屏障或者各区之间有交叉或者逆行扣 2 分天花板、墙壁、墙角有蜘蛛网及污物扣 0.5 分、 1 项不符合规范扣 0.2 分16、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

地漏应采用防返溢式。

7、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

缓冲间应设洗手设施;工作区域的洗手设施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宜设洗手池。

8.护理人员知晓消毒供应中心洁污分开流程规定与履职要求。

9、污水应排入符合环保要求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1.物体表面无积尘、污渍、血渍;设备表面无污渍、无手印、无油迹、保持良好状态。

2.保洁用具清洁干净、分区使用标志明确,晾挂在指定地点,不得交叉。

3.物品放置有序规范摆放整齐4. 新风口、回风口干净无灰尘,每周清洗过滤网 2 次。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1
0.6
每发现一种扣0.3分
6.10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用品旳发放实行以旧换新制度, 用后应立即消毒毁形, 交指定单位处理, 不得发售、赠送他人或丢弃
2
1.5
不合规定不得分
2
1.2
未审定不得分, 未完全按审定图纸施工扣0.5分







2.2供应室应距各科室较近, 并有合理旳通道, 环境整洁、绿化、无杂草、垃圾、积水、蚊蝇孽生地
2
1.2
通道不合理扣0.2分, 发现露天垃圾或明显积水扣0.5分, 环境不整洁, 绿化不好或有杂草各扣0.2分
2.3供应室内部布局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一般工作区, 各区之间应有明显旳标志与界线、走向由污至洁、不逆行、不交叉
6.4多种消毒剂配制更换与消毒灭菌设备使用状况记录, 灭菌作业流水登记
1
0.6
缺一种记录扣0.3分, 记录不完整旳每种扣0.2分
管理
规定
6.5下收下送清点记录
0.5
0.3
无记录不得分, 记录不完善旳扣0.2分
6.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有合法有效旳卫生立案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射器还需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旳加盖生产企业鲜章旳复印件, 经手人员旳身份证和委托授权书复印件
5
4
前4种每缺一种扣0.4分, 后4种每缺一种扣0.8分, 虽有但未按规定使用旳每种扣0.4分
洗涤包装及灭菌规定
洗涤包装及灭菌规定
4.1需反复使用旳污染物品均应实行消毒、洗涤、灭菌旳双消毒原则, 洗涤时用含酶洗涤剂刷洗, 初消毒含氯制剂浓度不低于1000mg/L, 感染病患者用后物品不低于2023mg/L。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

重要性及作用
VS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的过程。早期医院内各科室各自负责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落后等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院感控制的重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
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采用集中管理模式,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院感控制水平。同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
培训要清洗流程: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基础,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清洗时应选择适当的清洗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清洗,确保物品的清洁度和安全性。
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包括消毒灭菌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
IMDRF是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组织,其发布的指南对全球医疗器械的监管和消毒灭菌技术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技术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指南
谢谢观看
建筑布局与设施标准
根据医院规模和需要,消毒供应中心应配置适当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如清洗机、高压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等。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如储物架、运输车等。
设备配置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对于关键设备,如高压灭菌器等,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测和验证,确保其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严格执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落实。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一、术语和定义1、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灭菌过程验证装置: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3、A0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

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体积小于60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6、官腔器械:管腔内直径≥2mm。

7、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

二、监测要求及方法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1)、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2)、定期对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卫生部消产品卫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自制测试标准包赢符合要求。

(3)、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使用说明。

(4)、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验。

(5)、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6)、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2、清洗质量的监测(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2)、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3)、定期检查: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并记录监测结果。

3、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2)、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监测。

(3)、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4、消毒质量的监测(1)、湿热消毒(a)、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时间或A0值,监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解读
9.3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自来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符合电导率≤15μs/cm(25℃)。9.4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10水与蒸汽质量要求10.1清洗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供应。10.2灭菌蒸汽灭菌蒸汽供给水的质量符合附录B.1的要求。灭菌蒸汽质量符合附录B.2的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一部分:管理规范附录A CSSD信息系统基本要求(资料性附录)
A.2.2 CSSD质量可追溯功能包括:
A.2.2.1 记录复用无菌物品处理各环节的关键参数,包括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等信息,实现可追溯。
A.2.2.2 追溯功能通过记录监测过程和结果(监测内容参照W310.3),对结果进行判断,提示预警或干预后续相关处理流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附录B.1压力蒸汽灭菌器共给水的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蒸发残留
≤10mg/L
氧化硅(SiO2)
≤1mg/L

≤0.2mg/L

≤0.005mg/L

≤0.05mg/L
除铁、镉、铂以外的其它重金属
≤0.1mg/L
氯离子(C1-)
≤2mg/L
磷酸盐
≤0.5mg/L
电导率(25℃)
≤5μs/cm
PH值
5~7.5
外观
无色、洁净、无沉淀
硬度(碱性金属离子的总量)
≤0.02mmol/L
注:一致性检查结果应符合已知方法的规定
附录B.2冷凝物的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氧化硅(SiO2)
≤0.1mg/L

≤0.1mg/L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场所应选择在医院内部的相对独立区域,远离患者活动区域和医疗废物处理区域,以确保消毒物品的存储和处理安全。

同时,消毒供应中心应具备相应的通风设施和排水设施,保证空气流通和污水排放,以防止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施设备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消毒设备、洗消设备、贮存设备等。

消毒设备应具备高效、安全、节能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种类医疗器械的消毒需求。

洗消设备应具备高温高压的特点,能够有效清洗医疗器械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贮存设备应具备防潮、防尘、防腐等特点,确保消毒物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另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配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消毒供应中心应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他们应具备相关的消毒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消毒设备和洗消设备,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此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消毒供应管理制度,包括消毒物品的采购、存储、分发、使用和监测等各个环节,确保消毒物品的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

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消毒物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库存量,避免过期物品的浪费。

最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医院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设施设备、人员操作、消毒效果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消毒供应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的建设需要从场所选择、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高效运行,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278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第1 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WS 310.1和WS 310.2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追溯traceability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3.2 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 challenge device,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3.3 A0值Avalue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lO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

3.4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table-top sterilizer体积小于60 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3.5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flash sterilization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新标准.消毒供应中心(CSSD)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规范、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和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对于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该按照本标准执行。

同时,其他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医疗机构可以参考本标准使用。

4.2本标准引用了一些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条款适用于本标准。

对于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适用于该日期之前的版本,但是鼓励各方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时,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4.3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例如,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内承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去污区是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属于污染区域。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是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属于清洁区域。

无菌物品存放区是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属于清洁区域。

去污是指将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去除的过程。

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4.4医院CSSD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规范、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和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5医院CSSD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并且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符合本标准要求。

4.6医院CSSD应当建立完善的建筑、设备、设施和耗材要求,以确保其操作环境和消毒灭菌设备符合本标准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标准《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标准:为健康保驾护航的“秘籍”》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医院这个充满挑战的“战场”上,消毒供应中心就像是幕后的超级英雄基地!要是没有它按照标准建设得妥妥当当,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就好比超级英雄失去了他们的超能力装备,还怎么和病魔这个大坏蛋战斗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标准,这可绝对是重中之重啊!一、场地布局要合理:打造有序的“作战基地”“场地布局很重要,别把这里变迷宫哟!”消毒供应中心的场地布局那可得精心规划。

这就好比一个有序的作战基地,各个区域划分明确,不能混乱不堪。

要有专门的去污区,就像英雄们进入战场前清理装备的地方,把那些沾染病菌的器械都好好清洗消毒;还要有检查包装区,像是给英雄们装备上精良武器的地方,仔细检查确保每件器械都完美无缺;更要有灭菌区,这可是给器械加持超强力量的关键区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操作。

不能让各个区域相互干扰,否则就会像在迷宫里打转,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比如如果把去污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混在一起,那岂不是把干净的器械又给污染啦,这可不行!二、设备设施要齐全:装备强大的“秘密武器”“设备设施不能少,它们可是大法宝!”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那就是超级英雄们的秘密武器呀!要有先进的清洗设备,把那些器械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有高效的灭菌设备,就像给器械注入无敌能量一样,让病菌无所遁形。

这些设备就像是英雄们手中的宝剑和盾牌,必须品质优良、功能强大。

要是设备不给力,那可就像英雄拿着把破剑去战斗,怎么能打得赢呢?就拿灭菌设备来说吧,如果它总是出故障,或者灭菌效果不达标,那岂不是让患者陷入危险之中啦!三、人员管理要规范:训练有素的“超级战队”“人员管理要严格,打造无敌战队哟!”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那可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超级战队。

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各项标准和操作流程。

就像超级英雄们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一样,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健康,因此消毒供应室的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一、布局与设施1、位置与环境消毒供应室应位于医院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区域,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内部区域划分明确,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之间有实际屏障,做到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建筑面积应根据医院规模和工作量合理确定消毒供应室的建筑面积。

一般来说,消毒供应室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医院病床总数的 08% 10%。

3、去污区配备有清洗池、超声清洗机、压力水枪、压力气枪、干燥设备等。

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污水排放。

4、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有宽敞的工作空间,配备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设备等。

5、无菌物品存放区设置货架、传递窗等,环境清洁、干燥,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

二、设备与器材1、清洗消毒设备包括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手工清洗用具、多酶清洗剂、消毒剂等,能满足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需求。

2、灭菌设备至少配备一台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需要可配备低温灭菌设备。

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3、监测设备有物理监测设备(如留点温度计、压力计等)、化学监测设备(如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等)和生物监测设备(如生物指示剂),以对灭菌过程进行有效监测。

4、运输工具配备密闭式的下收下送车辆,保证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清洁与安全。

三、人员要求1、人员配备根据工作量合理配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消毒员等。

2、专业素质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健康状况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室工作。

四、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1、回收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及时回收,避免在临床科室存放过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点
强调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强调清洗质量监测 增加灭菌生物学监测频率
通用要求
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 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 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 设备维护与保养:日常清洁与检查 按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 注意:
– 任何监测结果合格均不能指示灭菌物品的 无菌。 – 任何监测的结果阳性均应视为该灭菌过程 无效。 – 至少应使用两种监测方法以确保灭菌监测 的可靠性。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的监测
B-D试验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 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B-D测试合格后方可 使用。 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质量控制过程记录的可溯要求
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进行记录与 追踪。记录应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清洗、消毒监测资料的保存期限应≥6个月 灭菌质量的监测资料保留的期限应≥3年。
监测是为了发现问题, 发现了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 解决问题!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 过程中意外被HIV、HBV、HCV感染者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HIV 、HBV、 HC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利器刺 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职业暴露的 高危科室!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
(建筑、监测及防护)
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回放
肌注部位偶发分支杆菌感染暴发 (福建南平,1998年)
表现: 1998年8月~11月某诊所59例病人发生肌注 部位感染,潜伏期2~80天。继发腹股沟淋巴结炎4 例。脓液或病理标本43份中33份检出偶发分支杆菌。 调查:27种药物、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均合格; 其他诊所肌注者无发病;诊所卫生条件差,1个水龙 头,自来水直接从河中抽取,未消毒;玻璃注射器 15支,煮沸消毒,时间凭经验,每天消毒1次;病人 多时使用同种药物者换针头不换注射器 结论:污染注射器是引起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细 菌则可能来自河水
广东省汕头手术切口感染事件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 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38名剖宫产患者 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调查: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是导致事件的 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 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针和换药 用剪刀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 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 有效监测 。
清洗质量的监测
器械、器具和物品 日常监测:在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 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 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 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 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并记录监 测结果。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日常监测 每批次监测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定期监测 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停止使用 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等时, 应进行检测。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 HBV 6-30%, HCV3-10%,HIV0.2-0.5% 4、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
职业暴露的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安全
其它职业危害
消毒液、化学气体污染 使用压力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时意外烫伤
职业暴露(危害)的预防(1)
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 发生。 配备各类防护用品、设施:圆帽、口罩、隔离衣 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 去污区配制洗眼装置。 在回收、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戴口罩、帽子、橡 胶手套,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必要时戴防护镜。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不能将 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 伤。废弃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 器盒中,以防刺伤。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 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12日上午,10名患 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全部患 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 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眼球摘除手术。 调查:手术室布局、流程不符无菌手术要 求,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用一灭菌。冲洗 液污染、手术器械用酒精擦拭、手术包培 养细菌阳性(绿脓)
工作区域
温度 (℃) 去污区 16~21 检包灭区 20~23 无菌区 低于24
相对湿度 换气次数 (%) (次/h ) 30~60 10 30~60 10 低于70 4~10
工作区域照明要求
工作面 普通检查 精细检查 清洗池 普通区域 最低照度 (lUX) 平均照度 最高照度
500 1000 500 200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
物理监测法: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 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 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 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化学监测法: 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 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 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 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生物监测法 : 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 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职业暴露(危害)的预防(2)
进行敷料包装时戴口罩、帽子,防止布类、敷料 中的尘埃污染。 严格执行各类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定期检测设备, 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灭菌室内严禁明火作业,配 备消防器材和通风设施。 使用压力蒸汽、干热灭菌器时应具有防止爆炸、 燃烧的措施,灭菌物品需冷确30分钟再卸载,操 作时戴防护手套,防烫伤。 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排出气体从 专用管道排出,取物时戴口罩、防护手套。环氧 乙烷贮气罐应存放在通风、防晒、温度≤40℃的 环境内,定期检测环氧乙烷灭菌区空气中浓度, 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低温灭菌的监测
低温灭菌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过氧 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 等。 通用要求 : 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 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 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 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 (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 使用。
灭菌质量的监测
通用要求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法进行 物理、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 生物监测不合格,召回;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 方可使用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 使用 按照灭菌物品装载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 PC理监测法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 灭菌时间,应记录所有临界点时间、温度 与压力值
生物监测法 应每周一次 将2片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按照规定的要求 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或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 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 标准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并设阳性 阴性对照。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 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 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 报使用部门。
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 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 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 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 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 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
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事件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 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 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 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 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 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 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 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 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750 1500 750 300
1000 2000 1000 500
无菌物品
200
300
500
工作区域要求(2)
三区之间应有实际屏障 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 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 (带) 缓冲间应设非手触式洗手设施,无菌物品 存放区不设洗手池 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 闭式设计
消毒供应进展
任务:负责临床各科室诊疗及护理重复使 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的处理与消毒、 灭菌,保证临床需要。 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管理。 操作方式: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发展。 理念: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的保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建筑要求
建筑要求(1)
基本原则: 医院CSSD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应遵循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医院建筑 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论证。 选址: 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与手术室有物品直 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或半地下室 2010年1月1日后,新建、改(扩)建的CSSD如建 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予发放《消毒供应中心(室) 合格证》
消毒质量的监测 (1)
湿热消毒
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 值。 每年应检测清洗消毒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