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1.docx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是理综考试中最简单的科目,高二学习的生物知识是高考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必须掌握好高二生物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好高二生物知识,下面给大家带来了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价值①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②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注:做题先判断是不是属于间接价值,否则即为直接价值。

5.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6.可持续发展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b.保护环境和资源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高二生物上册知识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能够经常巩固这些生物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轻松的运用,从而取得好成绩。

高二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二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得夺市安庆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生物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二. 学习内容:本周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在从事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建立感性认识。

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丧失的原因,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认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三. 学习重点:我国的人口状况及生态环境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四. 学习难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生态环境现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五. 学习过程: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 我国人口现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 我国的人口前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省,下同)要控制在13.3亿以内;,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对资源的影响(1)土地资源目前,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109 hm2,人均约0.26 hm2。

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

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

(2)水资源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对某一区域,水循环的自然过程限制了该区域的用水量,这就意味着人均用水量是一定的。

如果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而环境保护则是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措施。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为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它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生态系统可以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以及减少污染等方式来实现。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某一地区或特定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

保护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破坏主要包括森林砍伐、过度捕捞、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以及生境破坏等。

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我们应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推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以及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现象会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等。

4.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高效的生物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研发出高效的生物能源生产方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培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以及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应该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高二生物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高二生物教案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与人类的行为紧密相关。

本节内容,作为本章的结尾,同时,也是本模块学习的结束,应该着意引导学生在本章前三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行为和意识。

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从生产和消费行为两方面着手,而消费行为则会影响,甚至能够决定生产方式。

绿色消费的方式,不仅考虑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还要考虑满足后代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

这种消费方式,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绿色消费。

简述绿色消费的兴起、说出绿色消费的概念是学习本节后续内容的基础。

生活中有很多消费行为,哪些是绿色的消费行为呢?尤其是自己有哪些行为和观念还不符合绿色消费?通过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费行为还不是绿色消费,让学生认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行为。

但是,仅仅是自己做到绿色消费还不够,作为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即让更多的人进行绿色消费。

因此,参与“宣传绿色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的活动就很有必要。

--思路教学实施的程序课前师生搜集有关绿色消费的资料,在网站上建立倡导绿色消费的网页,内容包括: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误区、网络自测问卷(中英文)、倡导绿色消费的宣言、问题讨论区等。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与方法预期目的导言同学讨论对绿色消费的认识教师总结,从绿色消费的兴起,引导学习绿色消费的概念澄清学生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提问,发现学生中对绿色消费的“误区”提出填写绿色消费自测卷的要求分析调查结果结束语师:今天,在我们心中,绿色不仅是由树木花草构成的风景,而且是安全、健康、清洁和环保等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商店里,消费者可选购绿色产品和绿色食品。

在各种媒体中,以绿为冠的新名词不时扑入眼帘。

就连广告用词中,商家也常常大谈“绿色”。

很多公司和企业的标志,也设计成双手紧握着绿叶。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1 生物性污染(1)素材 中图版选修2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1 生物性污染(1)素材 中图版选修2

第1节生物性污染1.生物入侵“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这是2007年底在福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上发出的警示。

与会的127个科研院所的470多名专家达成了加强合作、共同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福州共识》,从而拉开了举国同力阻击外来生物入侵的大幕——中国:阻击外来生物入侵专家认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因。

目前有害生物入侵有两种方式:一是盲目引进,二是人流和物流的带入。

水葫芦原产于委内瑞拉,上世纪7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

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其中福建、云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最多。

水葫芦的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

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以昆明滇池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有水生动物68种。

但到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多种,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

而现在我国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达到上千万元,不仅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而且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美国白蛾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

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大米草又如互花米草,也称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

该物种原生长于英国,1980年10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1982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

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章整合 中图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章整合 中图版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章整合中图版知识建构综合应用专题1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总结: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空前扩大。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

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危害、水资源的短缺、森林资源的过度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等。

所有这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而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措施。

环境污染的治理要遵循防治结合,各种技术措施综合运用的原则。

【例题】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纯种林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既不能绝对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也不能乱砍滥伐。

在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这样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砍伐热带雨林,营造纯种林,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平衡容易遭到破坏。

答案:C绿色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专题2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总结: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全人类的关注。

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

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全球合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既有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价值,又有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间接价值,还有人类目前尚未明确认识的潜在价值。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锐减。

正是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有识之士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_1.docx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_1.docx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教案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思路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

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

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现以后一种教学思路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程序。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学生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意图阅读相关内容,开展讨论。

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内容,以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为例,讨论: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J”型增长?3.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

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1。

什么是资源?狭义的资源指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

例如,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

从广义来说,资源可以定义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和事物的总称.2.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实例以渔业为例:过度捕捞和渔业水域污染对我国的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甚至到了1。

8万公里海岸线“无鱼无渔"的地步。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保护鱼类的产卵亲体和幼体,我国水产部门采取措施,如划定禁渔区、禁渔期,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等。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东海设立了产卵带鱼保护区,并划定对虾产卵洄游通道,限制捕捞产卵亲虾.1993年,在黄海中部设立了对虾越冬场休渔区;各地的大型水库、江河都划定了禁渔区,实行封湖休渔。

1995年2月,农业部发布管理规定,要求“黄海北纬35度以南至东海北纬27度以北的海域,在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之间禁止拖网渔船和帆张网渔船生产"。

水产部门在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也大力发展鱼类的人工增殖和自然增殖,如在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开展了对虾放流增殖工作,这项工作还扩展到了淡水湖泊鱼类资源。

3.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4。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 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2生物净化1素材中图版选修精编版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2生物净化1素材中图版选修精编版

第2节生物净化4.我国饮用水的标准国家卫生部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于2001年6月制定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列出的检测项目共90多项,其中60项指标值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饮用水水质准则》等值,10项比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严格,同时根据我国水源污染特点增加了耗氧量、微囊藻毒素等指标,规定水中耗氧量不应超过4 mg/L。

这个标准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详见下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部分检测项目及标准值5.我国目前对垃圾进行处理的主要方法简介,目前世界上还有哪些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答:(1)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垃圾混合收集,增加了垃圾中塑料、金属、玻璃、纸张等的回收成本,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质的价值,并且,大量有害物质,如干电池、橡胶等进入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

如分为可燃物、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含重金属的干电池、灯管,以及其他不可燃物等。

垃圾回收分类后,还存在一个分类利用问题。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要比我国做得好。

(2)垃圾堆肥。

堆肥处理是利用自然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弃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常采用的高温堆肥法,一般温度为55~65 ℃,有时高达80 ℃,分解彻底、周期短、臭味小,有利于达到垃圾无害化。

我国目前在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堆肥设备、技术方面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杂物的精细分离外,还通过添加必要的肥料成分和技术(如微生物发酵技术),使之形成统一的标准产品,并最终制作成便于运输和施用的颗粒形状。

(3)垃圾焚烧。

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炉膛,在800~1 000℃的高温下燃烧,使垃圾中的可燃组分与氧气剧烈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用于发电、供暖等,残渣用于填埋。

经过焚烧,病菌被彻底消灭。

各种有害气体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知识点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知识点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知识点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作为高二生物学学习的一部分,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点对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性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系统。

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等细菌和真核生物,非生物性环境则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等。

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基本单位,其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对应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诸如森林砍伐、气候变化和物种的灭绝等,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知识点三: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社区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指标。

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对环境的消耗程度,进而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知识点四: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出现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问题。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知识点五: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的核心思想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人类需要在生产、消费、资源利用等方面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确保地球能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通过对以上环境保护知识点的了解,高二生物学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自身做起,关注可持续发展,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字数:498字)。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0416文档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0416文档

2020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0416文档EDUCATION WORD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_0416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1.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务。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其中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思路3.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课题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如《地球之歌》展示全球环境问题。

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通过音像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

全球性生态问题通过图片展示全球性生态问题并指出我们的家园面临威胁,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到你的生活了吗?2你平时的行为是否影响到这些环境问题?3现在你如何理解“人定胜天”这句话?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自己周围环境的改变学生分组讨论。

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纠正其错误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联系学生的回答,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提出问题: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层次?通过对问题: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讨论,引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1)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1)

第2节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净化的概念,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2.举例说明生物净化。

3.尝试搜集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

【学习过程】1.石油污染越来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之一。

石油中含硫、含氮及有机烃等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科学家利用吞噬石油的细菌来分解废油。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生物也可以净化污染。

什么是生物净化?答案:生物净化:是指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2. 阅读教材98页,试分析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1.吸收大气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有害气体。

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更多的硫);橡树和刺槐等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2.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物质每平方千米山毛榉林可以一年中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达68吨3.分泌抗生素等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3.微生物有哪些净化作用?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2.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基质,但是确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

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

4.请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回答,生物净化应用实例有哪些?1.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净化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1)遏制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2)降低大气污染2.植物可以净化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1)吸收作用(2)富集作用(3)降解作用3.生物净化污水目前人们常常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1、微生物的生物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将有机污染物逐渐分解成无机物B .分泌抗生素、杀灭病原菌C .阻滞和吸附大气粉尘D .吸收各种有毒气体2、在二氧化硫浓度较高的工业区植树,首选的绿化树种是 ( )A .法国梧桐B .山毛榉C .柳杉D .圆柏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 、CO2B 、O2C 、硝酸盐D 、磷酸盐4、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B 、清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C 、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D .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又指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过程5、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 、先通气后隔绝B 、隔绝空气C 、大量提供空气D 、先隔绝空气后通气6、污水处理厂的某部分,( )A 、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B 、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物质C 、将液体消毒作灌溉之用D 、给微生物供氧 7、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A .人畜粪尿,农药B .脂肪,纤维素C .人畜粪尿,蛋白质D .塑料,农药8、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使污水得到净化,下列与这一措施无关的是 ( )A .要利用厌氧型微生物B .要利用需氧型微生物C .要首先清除污水中个体大的固体污染物D .污水净化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例题9、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流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1生物性污染1课件中图版选修2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1生物性污染1课件中图版选修2
• 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 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 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而枯萎。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
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 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的_繁__殖__、__扩_,散 对迁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 的 稳定性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thank
you!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6

没有天。敌
环境条件适宜
• (2)外来物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为 生物入侵 。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入侵的物种由于脱离了在原产地和当地物种之间的
关系,在新的环境里容相易互快制速约繁殖、扩散和爆发,影响到其他生
物的生活和繁殖,因而导致入侵地区
生物多样性
的破坏和丧失。
二、识别生物性污染
资料分析
• 实例1、赤潮 • 实例2、伦敦烟雾事件 • 实例3、电磁辐射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机体对人 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非 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 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环境污染的种类

第4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手册】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沪科2020版选择性必修2)_1

第4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手册】高二生物必背知识清单(沪科2020版选择性必修2)_1

第4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每天的生活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如果把这些为了维持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换算成对应的自然土地还是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生态占用,指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全球来看是生态赤字,因为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生态承载力总量大于生态足迹总量时,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总量小于生态足迹总量时,表现为生态赤字人口:指一定地理区域内人类的数量“人口爆炸”:科学家把这种人口大幅增加、自然增长率快速上升的现象。

人口增长导致陆地资源有限;水资源全球性短缺;环境污染。

全球环境问题危害: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也已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水、土地、食物、能源都面临短缺问题,同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超过了生物圈自我调节的能力,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正常生活带来危害,也对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措施:人类应正视现实,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自然环境更友好地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项目危害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形成原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整个海岸线和海岸线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随之飓风、台风等自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引起优良耕地退化;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扩大耕地面积,对自然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气候失衡等)除了农业,住宅、交通、休闲设施和工业等也需要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上很难再重现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动植物随之减少,一些特有物种甚至灭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土壤也容易因侵蚀而退化,甚至荒漠化沙尘暴遮天蔽日,破坏力极强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植被;大量营造防护林;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都会导致物种灭绝)(平均每天都会有一个物种在消失,自然情况的1000倍之多))物种灭绝后不能再生,导致人类可利用资源减少;使环境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和它们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环境共同组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生物学与环境保护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生物学与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生物学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保护自然栖息地、禁止非法猎捕和贩卖物种、倡导可持续消费等措施。

2.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中基因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通过研究基因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基因调控网络、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等。

同时,基因组学还为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研究的是物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

遗传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遗传变异的机制以及杂交和突变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遗传与进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珍稀物种、改良作物品种并推动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4.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的细胞结构、功能和活动。

通过研究细胞的分裂、分化、凋亡等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组织重建和免疫应答等机制。

同时,细胞生物学也为细胞医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环境保护知识点1.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主要由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推广低碳生活等措施。

2.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威胁。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提倡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等。

3.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基础。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1)

高中生物 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2.1 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1)

第2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1.绿色植物究竟是怎样净化环境的?(1)森林具有减尘、滞尘的作用。

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

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 t,橡树林56 t,山毛榉林63 t。

(2)植物的分泌物。

我们知道许多植物含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并非副产品,而是植物对抗昆虫、草食动物等的一种重要防御手段,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多肽抗生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细菌或真菌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抗原虫、病毒或癌细胞的功能。

又如,大蒜分泌的大蒜辣素也是一种植物抗生素,它对化脓性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霉菌等均有抑杀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吸收作用、固定作用。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一些植物对污染环境产生了适应性,能够吸收一种或几种污染物,特别是有毒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茎叶中,从而达到净化污染的效果。

例如,十字花科天蓝遏蓝菜可以从土壤中积累高达4%的锌而没有明显的受伤害症状,芥菜可以积累高浓度的铅。

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在根部的累积、沉淀,并将其移出农田,可以减少土壤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还可以提炼出某些重金属,如铜、铅等。

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方面。

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更多的硫);当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浓度大于5 mg/m3,CO浓度大于1 mg/m3,NO浓度为1.5~2.0 mg/m3时,就有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具有较大的毒性。

橡树和刺槐等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4)挥发作用。

植物可以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再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在这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对汞和硒元素的吸收挥发。

(5)降解作用。

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
外链代发http://wwபைடு நூலகம்/
将活似小号形态的手臂复原,但已无力再战,只好落荒而逃神怪最后一个校霸终于逃的不见踪影,战场上留下了满地的奇物法器和钱财珠宝……蘑菇王子正要收拾遍地的宝贝,忽然听四声怪响! 四个怪物忽然从四个不同的方向钻了出来……只见B.摩拉日勃木匠和另外四个校霸怪突然齐声怪叫着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橱窗五毛神!这个巨大的橱窗五毛神,身长六百多米,体重五百多万吨。 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十分美丽的五毛!这巨神有着亮灰色猪肚模样的身躯和深灰色细小长笛般的皮毛,头上是土灰色娃娃一样的鬃毛,长着火橙色镜子模样的菜板飘帘额头,前半身是白杏仁色 钉子模样的怪鳞,后半身是破旧的羽毛。这巨神长着锅底色镜子似的脑袋和亮红色金钩模样的脖子,有着紫红色烤鸭形态的脸和金红色辣椒似的眉毛,配着淡橙色鹅掌一样的鼻子。有着深黑色磁 盘形态的眼睛,和淡黄色木盒模样的耳朵,一张深黑色钳子模样的嘴唇,怪叫时露出深橙色椰壳似的牙齿,变态的白杏仁色拐棍般的舌头很是恐怖,深灰色羽毛般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神有着如 同旗杆似的肩胛和犹如瓜秧一样的翅膀,这巨神浮动的暗灰色灯泡般的胸脯闪着冷光,活似水母一样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神有着仿佛螳螂模样的腿和亮橙色蛙掌似的爪子……凸凹的土灰色陀 螺般的九条尾巴极为怪异,纯黄色面条似的闪电鱼皮肚子有种野蛮的霸气。暗灰色油条一样的脚趾甲更为绝奇。这个巨神喘息时有种淡橙色尾灯般的气味,乱叫时会发出粉红色奶糖形态的声音。 这个巨神头上水蓝色海参一样的犄角真的十分罕见,脖子上酷似肥肠一样的铃铛好像绝无仅有的病态但又露出一种隐约的猜疑。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见这伙校霸来者不善,急忙把附近的学生别墅 群甩到千里之外,然后快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喷头蝶牙魔!这个巨大的喷头蝶牙魔,身长六百多米,体重五百多万吨。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十分刺激的蝶牙!这巨魔有着浅橙色篦子形态的身躯 和烟橙色细小春蚕一般的皮毛,头上是亮黄色果冻般的鬃毛,长着天青色橘子形态的提琴水晶额头,前半身是暗橙色乌贼形态的怪鳞,后半身是多变的羽毛。这巨魔长着春绿色橘子样的脑袋和亮 蓝色奶酪形态的脖子,有着浅绿色熊猫一样的脸和浓绿色球杆样的眉毛,配着天蓝色舢板般的鼻子。有着褐黄色水闸一样的眼睛,和青兰花色床垫形态的耳朵,一张褐黄色勋章形态的嘴唇,怪叫 时露出蓝宝石色地图样的牙齿,变态的暗橙色琴弓一般的舌头很是恐怖,烟橙色路灯造型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魔有着仿佛螺栓样的肩胛和特像鼓锤般的翅膀,这巨魔瘦弱的银橙色熏鹅一般的胸 脯闪着冷光,如同馄饨般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生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我 国 生
1、物种丰富。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生物 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许多稀有古 老的物种都能在我国找到。


3、经济物种丰富。我国有许多具有很 高经济价值的野生生物,有几十种

农作物及家养动物起源于我国。
性 4、生态系统多样。海洋、沼泽、江

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
潜在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指目前尚未被人发 现的使用价值。目前绝大多数野生生 物的使用价值都未被人充分发掘出来。 如果如一广种泛分生布物于灭广绝东各了地,山它林的中的任三何叉使苦用, 过8价0去年值一代都直科将被学人家永们以远砍它找来为无作主柴要法烧原得,料到使生了用产价出。值三很九低胃。泰
及999感冒灵等药品,使得三叉苦的身价一下 子上升了几百倍。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然后再进行以下处理: • (1)垃圾填埋 利用坑洼池填埋垃圾,
是一种既可处置废弃物又可复土造地的保 护环境措施。但应防止垃圾液渗出对土壤、 水源的污染。
• (2)垃圾焚化 垃圾在现代焚化炉内燃 烧后,剩余物的体积比原体积大缩小,便 于填埋。同时消灭了各种病原体,把一些 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通过燃 烧还可以回收热能,可供热水和发电等。
一的家园。让我们一 样子,那时这里林木茂盛,山青水秀,是
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人类造
成的,是大自然对人类掠夺式开发自然资
源的无情的报复!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有的多人样性提—出—物用种的克个体隆数量的多,方个体法之间来的
道鲜美,是上等食品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2生物净化1课件中图版选修2

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1.2生物净化1课件中图版选修2

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净化植物——加拿大杨
• 2.阻滞和吸附大气 中的粉尘和放射性 物质。如山毛榉
• 3.分泌抗生 素等物质杀 灭空气中的 细菌。如悬 铃木
其他作用:
• 1.吸收和固定作用。能吸收一种或集中污染物,特别是有毒金属, 并将其转移、贮存在茎叶重,从而达到净化污染的效果。
• 2.挥发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 3.降解作用。可用于石油化工污染物、泄漏燃料、农药、炸药废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生物净化应用实例
• 1.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净化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 • 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生态工程 • 作用: • (1)遏制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 • (2)降低大污染物
特有植物
吸收作用 富集作用 降解作用
去除 重金属污染物
水污染
3.生物净化污水
• 目前人们常常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综合运用, 以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 具体流程:
污水 过虑、沉淀等 基本处
多种微生物
生物净
除去固体污染物 理水 分解有机物,利用无机盐 化水
杀死有害细菌、病毒 工业用水和 离子交换
灌溉水
瓷性过虑
生活用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文档资料

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文档资料

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总结
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
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价值①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②间接价值: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
注:做题先判断是不是属于间接价值,否则即为直接价值。

5.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例如,建立植
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务。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其中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思路
3.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习阶段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课题
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如《地球之歌》展示全球环境问题。

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通过音像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

全球性生态问题
通过图片展示全球性生态问题并指出我们的家园面临威胁,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1这些环境问题影响到你的生活了吗?
2你平时的行为是否影响到这些环境问题?
3现在你如何理解“人定胜天”这句话?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自己周围环境的改变学生分组讨论。

各小组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纠正其错误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联系学生的回答,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提出问题: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层次?
通过对问题: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讨论,引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展示有关冬虫夏草、红豆杉的图片讨论它们的药用价值,从而指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引导学生分析三副漫画“大树的哭泣”、“小鸟找家”、“大水后的感想”,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不知名的生物还存在潜在价值。

展示红树林、野生稻的图片和内容介绍,让学生尝试讨论:红树林、野生稻有哪些价值?
学生回忆有关进化的内容,进一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学生对图片和漫画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学生通过对已学知的回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结合图片、漫画和课件的演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指出我们需要通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这三个层次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让学生讨论有关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课前预习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措施,课上讨论。

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讨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否就等于不利用呢?列出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古文,让学生翻译成现代文说出所表达的意思,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古都有。

讨论问题欣赏古文总结古人的思想。

让学生通过对古人思想的领悟,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含义。

总结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播放歌曲《同在蓝天下》,再次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音乐欣赏中结束本节课
欣赏音乐、观看图片、总结有关知识。

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4.其他问题及对策
4.1关于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的收集,需要学生课前通过书籍、上网等手段进行调查,并组织学生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介绍和交流。

4.2课堂上展示的有关古文需要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翻译,课堂上分组进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