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温度控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刚出生的仔猪,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饲养者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如加热灯或发热设备,保持仔猪周围环境温度恒定,并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饲料和饮水管理:仔猪出生后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饲养者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3. 疾病防控:仔猪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饲养者需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注意卫生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舍,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猪舍管理:仔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环境来生长。
饲养者应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积存的粪便和废弃物,保持猪舍内部的干燥和卫生。
5. 群体管理:仔猪是社交性动物,需要与同伴一起成长。
饲养者应合理安排仔猪的群体结构,避免攻击和压迫行为的发生,促进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 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饲养者应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观察其行为和食欲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避免疾病的严重后果。
7. 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饲养者应建立健全的饲养记录系统,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仔猪的饲养效果,及时调整饲养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8. 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饲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饲养者应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了解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进行疾病防控和猪舍管理,合理安排群体结构,进行疾病监测和早期诊断,建立饲养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提高饲养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仔猪的健康和良好生长发育。
新出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最初几 天每 隔 1h 出 1 ,仔 猪吃足 初乳 后 粉 与米 粉 比例 为 11 放 次 :,加 水稀 释 ,最好 温热 喂 放入 保温箱 内,经过 3 5d训练 ,便 可 以 自行 给 ,少 喂勤 给 , 以防发生 消化 不 良引起 下痢 。 ~
出入 。为保持保温箱 内的温度恒 定 ,可在箱 内 仔猪 的哺乳 次数基本上是前 多后少 ,前 期间隔
仔 猪 出生后 1 2h内必 须吃上 初乳 ,每头 3 预 防贫 血 ,补 喂 矿 物质 ~ 仔 猪生后 3d 肌注 射牲血 素 1 2m ,可保 ~ l
疫,必须吃到初 乳获得丰 富的免疫球 蛋 白,才 证仔猪 在整 个 哺乳 期 内不发 生缺铁 性贫 血病 , 能 具 有 免 疫 抗 病 能 力 。初 乳 还 具 有 刺 激 消 化 器 同时 ,注射 亚硒 酸钠 ,促 进仔 猪健壮 高 成活 ,
死 、压死 、饿死或 下痢 死亡等 原因 ,因此 ,主 时要有专人 护理 ,观察每 头仔猪是 否都能吃到
要 应 抓 好 仔 猪 的成 活 ,需 做 好 保 温 、防 压 , 固 均等 的初乳 ,以防止吃初 乳不足导致抗病力差, 定 乳 头 , 让仔 猪 吃 足 初 乳 。 成 活 率 低 ,形 成 僵 猪 或 死 猪 。 如 果 母 猪 产 后 无
官活动 、促进胎粪排 出、增加 营养 产热 、提 高 必 要 时 可 于 1 5d后 再注 射 1次 。 ( 宁省 锦 州 辽
抗寒 能力等作用 。根据 母猪 的哺乳规律 ,一般 市黑 山县 畜 牧技 术推 广 站 万 凤 武 贾 玉波 ;辽 前 中部 的乳头较后面 乳头 的泌 乳量高 。仔猪 产 宁省锦 州市义 县 动物检疫 站 高铁军) 后 2 3d应 将个 别仔 猪 固定 到后 面 的乳 头 上 , ~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
1 保 温 防压
哪种保温措施 , 都力求温度平稳恒定 。
2 吃 足 初 乳
出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Leabharlann 不全 , 下丘脑 的传导机 能还不完
善, 不能分解体内贮存 的能源物质来调节体温 。 因此 , 寒冷对 仔猪的直接危 害是 冻死 , 而寒冷 又是压死 、 死和下痢 的诱 饿 因, 保温是提高仔猪成 活率 的关键 。 猪适 宜的环境温度为 : 仔
呈放射状条 纹 , 面凸凹不平 , 切 有坏 死灶 , 病猪 心肌迟缓 , 心 容积增大 , 呈球形 , 内外膜及切面上有黄 白 、 白色点状斑 心 灰
骼肌 , 心肌 、 肝脏的变性 和坏死以及渗出性素质为特征 。本病
主要 由于饲料 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造成 ,据考 查 , 我国东北 、 西北 、 西南 、华东 、 、 华北等省区都 为缺硒地区。 即土 壤 中缺乏微量元素硒 ,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植物作为妊娠母 猪 的饲料 , 仔猪也必 然缺硒 , 而维生素 E主要存在 于青绿饲 料、 优质干草及谷实类的种胚 中 , 但谷实类饲料在一般情况下 贮存 6 个月 , 所含 的维生素 E可被氧化破 坏 3%~ 0 0 5 %。如果 仔猪饲养中饲料单 一 , 缺乏青 饲料 , 饲喂 陈旧的谷 实类 , 就会 导致仔猪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而患 白肌病。
其 中 2头 死亡 , 某 前 来 求 诊 。 李 2 临 床 症 状 病猪精神沉郁 , 卧地 不起 , 继而 昏睡 , 食欲废绝 , 眼结膜
5 I 肌 肉注射仔猪 l2 L 成年 猪 1 ~ 0 。 0U, -m , 0 2 mL
6 预 防
主要是加强 饲养管理 , 饲料 要合理搭 配 , 特别是妊 娠母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一、仔猪的生物学特性在母体内,仔猪受到母体严格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环境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也得到了全面合理的营养供给。
娩出后仔猪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特别是有四大系统直接与外界环境交流,这四大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与被皮系统,神经系统。
因此,从仔猪出生起,这四大系统就受到环境因素的重大影响。
但是,新生仔猪全身都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这四大系统必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发育成熟。
1、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器官发育,快仔猪出生时体重不到成年猪体重的1%,但7―10日龄的体重为初生重2倍,2周龄时为3倍,4周龄时为4―5倍,8周龄时为10倍,10周龄时为15―20倍。
生长之快为其它畜禽所不及。
仔猪生长发育快,必然体内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按单位体重而言,都远远大于成年猪。
如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可沉积蛋白质9―14克,而成年猪只能沉积0.3―0.4克。
由于沉积蛋白质所需能量是沉积脂肪的60%,因此,仔猪单位增重比成年猪单位增重耗能少,料肉比低,成本低。
科学地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仔猪生长潜力,是猪场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所有内脏器官中,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最快。
例如,胃,初生时只有6―8克,容积为20―30ml;20日龄时胃重35克,容积为100―140m1;60日龄时胃重150克,容积为570―800ml。
又如小肠,在30天哺乳期中要增加5倍左右,容积扩大50―60倍。
仔猪在消化系统的外分泌方面有如下特点:①盐酸:新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不能分泌盐酸,直到20日龄以后才逐渐有少量盐酸分泌,到60日龄时,接近成年猪水平。
所以在这一阶段,仔猪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而且,由于缺少盐酸,胃内不能很好地维持酸性环境,不能有效杀灭进入胃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新生仔猪腹泻。
②消化酶:新生仔猪的唾液淀粉酶仅为成年猪1/3―1/2,且活性较低。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仔猪生后,即脱离母体进入新的环境,靠母乳和母爱继续生长和发育,获得新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初生仔猪假死的急救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布片将口、鼻及全身黏液擦干,扒去胎膜,增加新生仔猪活力。
有的仔猪由于个体大,在产道停留时间长,或因脐带被压迫,产出时呈假死状态,应急救。
一是进行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拖肩,另一手拖臀部一屈一伸进行人工呼吸致仔猪开始呼吸为止;二是在仔猪鼻部涂酒精刺激呼吸;三是将仔猪浸在40℃水中刺激(防口、鼻进水)。
2、吃好初乳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分泌的乳为初乳,初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镁盐及抗体,所以必须使仔猪在产后2小时内都吃上初乳,使仔猪获取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刺激帮助消化。
3、仔猪的适时免疫仔猪出生后3天内每头注射100-200毫克铁剂,预防贫血;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毫升,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同时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 等,以预防下痢。
4、控制好产房温度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
同时要保暖防压。
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
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5、掌握哺乳仔猪饲喂方法刚分娩的母猪当天不喂料,只喂些麸皮粥或饮水,在产后7天内逐步增加饲料并达到标准喂量,日喂3~4次。
细心观察母猪及仔猪精神状态和粪便等,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在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料1/2~1/3,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对分娩时体况过瘦的母猪应适当提高第一个泌乳月的饲喂水平,因母猪产后21天达到泌乳高峰,第一个泌乳月泌乳量占总量的65%左右,失重占哺乳期总失重的85%左右,如果营养不良,则很快就会垮掉,难以弥补。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并提高生产效益。
以下是仔猪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要点:1. 温度管理:仔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保持舒适的温度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8-32摄氏度,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不良影响。
2. 饮水管理:仔猪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饮水能够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行。
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定期更换并清洗水器。
3. 饲料管理:仔猪的饲料需求量相对较小,但是营养需求丰富。
应根据仔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适宜的饲料,保证其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
4. 健康管理:仔猪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健康管理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对仔猪进行常规体检,观察其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
并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5. 环境管理:仔猪饲养的环境应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还应注意猪舍的通风和排泄物处理,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6. 疾病防控:仔猪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等措施,保持仔猪的健康状态。
7. 补充营养:仔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营养补充。
应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配制合适的添加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生长发育。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另外 仔 猪 出生 后2~3 d 内 ,要让 所 有 仔猪 都 固定 乳 头 。帮 助 所提 供 的断 奶仔 猪数 。仔猪 早 期 断乳 ,可 以缩 短母 猪 的产 仔 间 隔 仔 猪 固定 乳 头 以 自然选 择 为 主 、个 别 调 整为 辅 。不 同乳 头 的泌 乳 ( 繁 殖周 期 ),增 加年 产仔 窝 数 。从 理论 上讲 ,断奶 时 间越早 , 量 不 同 ,让 弱小 仔猪 吃前 3 对 乳头 ,强壮 的仔 猪 吃后 3 对乳头。 母 猪 年 产 仔 窝 数越 多 。每 提 1 周 断奶 ,1头母 猪 可 多 生 产 1头 断 2 . 3 选 择 性 寄 养 奶仔 猪 。 目前 ,世界 通 行 的仔 猪断 奶 时间 为2 1 ~2 8 日龄 ,我 国为 ( 1 )多产 的仔 猪最 好在 吃足初 ¥ L 2~ 3 次 后在 进行 寄养 ,且 生 2 8 ~ 3 5 日龄 。 ( 2 ) 提 高饲 料利 用效 率 :仔 猪越 早断 乳 ,母 猪 在哺 母 和 养母 的分 娩 日期 最好 相 差 在3 d 以内 。 ( 2 )寄 大不 寄小 ,寄 乳期 耗料 就 越少 。从 饲 料利 用 率来 看 ,仔 猪断 乳 后直 接摄 取饲 料 强 不 寄弱 。 ( 3) 保 证 所有 寄养 猪 吃上 初 乳 。 ( 4)用养 母 的尿 、 的利 用率 ,要 比断乳 前 饲料 通 过母 猪 摄取 ,然 后转 化 为乳 汁 ,再 乳 汁 、垫 草 擦 拭 寄 养 猪 ,或 将 两 窝 仔 猪 放 在 一 起 半 小 时 后 再 放 由仔猪 吮 吸乳 汁转化 为体 组织 的要 高 。 ( 3 ) 有 利 于仔猪 的 生长发 入 ,也 可在 两 窝小 猪身 上 都涂 上酒 、臭 药水 等 ,以防止 寄母 伤 害 育 :早期 断 奶 的仔 猪 ,虽 然在 刚 断奶 时 由于断 奶 应激 的影 响 ,增 4) 提 高分 被寄仔猪。 ( 5) 有传染病存在的情况下不进行寄养 ,以免疫情扩 重较慢 ,一 旦适 应后 增重 变快 ,可 以得 到生长 补偿 。 (
仔猪饲养流程
仔猪饲养流程仔猪饲养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着猪肉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仔猪饲养的流程,以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进行管理。
第一阶段:胎儿期仔猪的胎儿期从受精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在这段时间里,母猪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养殖户们需要为母猪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保持母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安静的休息区和干净的饮水设施。
第二阶段:新生仔猪期仔猪出生后,需要尽快与母猪建立亲子关系,并开始采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适合仔猪的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仔猪需要有干净的垫料来保持卫生,并提供充足的母乳或奶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此外,适当的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仔猪建立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第三阶段:断奶期当仔猪达到适当的年龄时,通常在28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断奶。
断奶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猪肉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逐渐将仔猪从母猪的乳汁中断奶,转而提供适合仔猪消化的固体饲料。
为了帮助仔猪适应新的饮食,可以将奶粉与固体饲料混合,逐渐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
同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也非常重要,以避免仔猪患上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阶段:生长期断奶后,仔猪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仔猪的肌肉和骨骼发育。
此外,养殖户们还需要确保仔猪的生活环境干净、舒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给仔猪体检和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第五阶段:育肥期当仔猪达到一定的体重后,就可以进入育肥期。
育肥期是为了增加猪肉的产量和改善猪肉的品质。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能量、低纤维的饲料,以促进猪肉的脂肪积累。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猪肉均匀地沉积脂肪。
养殖户们还需要密切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任何疾病或感染的问题。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养猪业中重要的生产环节,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保持环境卫生
仔猪因抵抗力较弱,在饲养过程中易感染各种病菌。
因此,保持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饲养场地的干燥,不积水。
同时,饲养场地要经常清洁消毒,以此减少细菌的
滋生。
其次,要保持饲养场地空气流通,避免因缺氧导致仔猪死亡。
二、合理饮水饮食
仔猪的饮食比较特殊,需要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
在饲养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
生长需要,为仔猪提供不同的饲料。
同时,要保证饮水干净,水质清洁,以防止仔猪感染
病菌。
三、适宜的温度
仔猪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温度适宜。
在仔猪刚出生时,应尽量
保持环境温度在28℃以上。
随着仔猪的生长,环境温度可逐渐降低。
四、保持良好的通风
通风对于仔猪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如果饲养场地通风不良,仔猪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气味过重。
五、定期体检和治疗
仔猪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要定期体检,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
如果发现仔猪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病因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总之,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猪业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我们合理的制定养殖方案,并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才能够让仔猪健康成长,大大
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前 3~ d每 日要用温水 清洗 按摩乳 4
7 注 意 事 项
一 黑龙 江省 孙吴 县畜牧兽 医局, 1 0 了冬季保暖 , 多养 猪户使用 塑料 薄膜把所有 6 0 房, 以刺激乳腺 , 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产母 猪乳房 、 阴部 孙吴 在北方为 一 外 许
用 01%高锰酸钾水擦拭消毒 , . 0 并挤掉少量初乳 。 3 防寒保 温 , . 2 防冻防压
5 d开始 。前 3 d应人工 强制 补料 , 购买 营养丰富 , 易于消化吸收的仔
仔猪 1 月后 , 个 死亡较少 , 食量增加 , 是仔猪 由吃乳为主
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 的重要准备期 。
1 仔 猪 的 理想 目标
猪 颗粒料 ,用手 捏些放 入仔猪 口
中 , 续饲 喂 2 3 。7 连 — d d后可把 颗 粒 料 放 在 护 仔 栏 内让 其 自由 采
食。
5 正 确 方 法 断 奶
一
2 1日龄断奶重 165 g2 > .k ,8日龄 断奶重 ≥85 g2 . ;1日龄 k
断 奶 后 1周 日增 重 ≥10 ;8 日龄 断 奶 后 1 日增 重 ≥ 5 g2 周
20; 0 g 出生至 6 0日龄成 活率 /9 %;0日龄体重 >2 k 。 > 8 6  ̄ 2 g
奶前 后 饲 喂 次 数 方 式不 变 。 6 搞 好 疫 病 防 治
IlI
少, 产仔 当 日降至 0 ~ .k , . 1 g 以防止母猪泌乳高峰期 采食量 5 0 下降 , 初乳脂肪过高而引起仔猪腹泻 。 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应采用单圈饲养 , . 3 严
2 ~ 1日龄 猪 瘟 首 免 ,0日 02 6 龄猪瘟 二免 , 1 5日龄 注射 猪 6 ~6 丹毒疫苗和 口服猪肺疫疫苗 。 猪 舍地 面最 好用 1 ~4 % %火 碱消毒 。每隔 3 d喂 1 0 5 ~4 次 . %高锰酸钾水 。保持舍内空 0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
1. 饲料管理:
1)保证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饲料,并注意饲料的合理配比,避免饲料营养不均衡;
2)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制定饲喂计划,确保仔猪得到充足的营养;
3)定时、定量喂养,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发霉或变质。
2. 环境管理:
1)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仔猪的影响;
2)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仔猪在封闭空间中感染病原微生物;
3)确保饮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
4)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避免仔猪之间争食、争夺资源。
3. 卫生管理:
1)保持场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避免仔猪在脏乱环境中生长;
2)注意消毒工作,定期对场舍、设施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定期检查仔猪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养殖人员接触仔猪前应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疾病传播。
4. 疾病防控:
1)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问题及时处理;
2)做好病原生物的防控工作,如使用疫苗、药物等预防措施;
3)分组管理,根据仔猪的体重、生长情况等因素将其分组饲养,防止疾病的传播;
4)依据猪只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防疫补充措施,常规注射、驱虫等防疫工作;
5)养殖环境定期消毒,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性疾病。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涉及饲料、环境、卫生和疾病防控四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生态猪养殖本 身是顺应 时代发展 和现代环境保 护需求 的
技术 . 目前生态猪 养殖技术 的推广速度 正在不断增 加 ,越 来 越多 的养殖户意识 到生态猪 给社会带来 的好处并且 加予利 朋
保证 养殖 户的利益最大化 。
隔离防疫提供 基础。另外 ,远程 监控技术还 能够为养殖户 提
要 及 时让仔 猪 吃到初乳 吃饱后 就放 人 保 温 间 ,定 时放 仔猪 吃奶 。放 垫草 的
养 殖 户追求 的 目标 是顺 利 度过 断
奶关 ,而断奶常 因环境和食物 的变化 , 导 致仔 猪不 适应甚 至 生病 的很 多 ,移 母 不移 仔 的断奶法 更 有益 于仔 猪 度过
养殖 户要勤 换垫 草 :用火 保温 的养 殖
户让仔 猪 和母猪 睡在一 起 ,为防 止一
氧化碳中毒要 注意通风。
3 补 铁
U1
t , ,r l
断奶关 .它 可降 低 断奶应激 提高 饲料 报酬增 加仔 猪体 重 .饲料 的 变化 要 采
取逐 渐增加 新饲 料 和减少 原 饲料 的 办
乙 丌
仔猪 最 易缺 铁 而导致 贫 血 .要 在
开始长牙 ,这时仔猪爱咬东西 ,这时对 仔 猪进行诱食 训练 ,喂给一些乳猪 料 ,
断奶后最易生病 ,在仔猪 断奶前后在母
猪 和仔猪 的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 。用 科 学的免疫程序 给母猪 和仔 猪进行 免疫 。
关键词 :仔 猪 ;饲养:技 术
作者 简介 :李淑芬 ( 1 9 7 8 - ) 。女 ,云南省 富源县人 ,本科 ,畜牧 师,从 事畜牧 工作。
2周 后 开 始 给 仔 猪 补 喂全 价 配 合 倒
料 。给 仔猪 选择 营养 丰 富易 消化 的 : 卜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是指出生后尚未断奶的幼猪,对于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仔猪对温度和湿度波动比较敏感,饲养场的温度和湿度应
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风要良好,避免仔猪患上肺炎等疾病。
2. 合理的饲喂方式:仔猪在出生后第1-3天主要依靠母乳饲喂,之后逐渐过渡到断奶饲养。
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母猪通常会为仔猪提供足够的乳汁,但在人工饲养下就需要进
行合理的饲喂管理。
饲喂时要使用高营养价值的仔猪奶粉,同时要注意控制饲喂量,避免
过度喂养导致消化问题。
3. 饲养密度控制:仔猪饲养的密度过高会导致猪只之间相互竞争,影响其生长发育。
饲养场要合理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确保每只仔猪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活动。
4. 疾病防控: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要加强对仔猪的疾病防控
工作。
包括定期接种疫苗、清洁饲喂工具,加强场所卫生等。
5.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在仔猪饲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饮水清洁,
防止粪便污染;定期更换和消毒饲喂设备;定期观察仔猪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
调整;加强对仔猪饲料的营养调整,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配方。
以上就是关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
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乳猪是生猪养殖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护理技术对于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
1.保持乳猪舒适温度:乳猪对温度较为敏感,周龄以内的乳猪无法自我调节体温,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一般来说,周龄在7天以内的乳猪宜保持在32-35摄氏度,随着周龄的增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2.提供合适的饲料:周龄以内的乳猪主要以母乳为主食,同时可适量添加稀饲料。
在乳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体力较差的乳猪可口服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有利于减少低血糖引起的死亡率。
一般从7天龄开始,可以逐渐添加浆粉、麦麸、小麦秸秆等适量的饲料。
3.定期喂食和饮水:周龄以内的乳猪需要定期喂食和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
在乳猪出生的24小时内,应提供高糖液体饮料,促进肠道功能发育。
5-7天龄的乳猪开始添加浆粉,每天需定期喂食3-5次,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4.建立良好的卫生条件:周龄以内的乳猪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乳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排泄物要定期清理。
乳猪的定期浸泡、清洗和消毒,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5.进行常规的防疫措施:针对周龄以内乳猪的典型疾病,如猪瘟、隐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等,可以进行常规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乳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注射干扰素和多维生素的混合液,提高其抵抗力。
同时,对猪舍和饲料槽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6.定期体检和观察:通过定期体检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乳猪的健康状态和异常状况。
对于体重正常、行为活跃且拥有光亮毛发的乳猪,可以判断其为健康状态。
相反,体重下降、食欲不振、毛发呈现残损或起皮等异常状况需及时重视。
综上所述,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包括保持舒适温度、提供合适饲料、定期喂食和饮水、建立良好卫生条件、进行常规防疫措施以及定期体检和观察。
通过这些科学护理技术,可以促进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 保 证 环 境 温 度
初 生 仔 猪 的环 境 最 佳 温 度 为 3 c 1周龄 内 的 2c, 适 宜 温度 为 2 ~O ,达 不 到 条件 的可 根 据 实 际 情 53℃ 况 , 立 简易 的保 温 室 。如 果是 在 冬季 , 温 室 的 建 建 保 造材 料 可就 地 取材 。一 般 要 求长 1 . , 07 2米 宽 . 5米 ,
星期将圈舍 、 食槽 、 用具等消毒 1 次。做好防疫工作, 平 时可 用磺 胺二 甲嘧啶 适 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射鸭 瘟 、 霍乱 鸭
,
1 搞好卫生、 2 消毒 、 防疫
每天要及时清除鸭粪 , 勤晒勤换垫草 , 保持舍 内
或磺胺塞唑拌料预防 ,
蛋。
证蛋鸭健康强壮 , 正常产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05
清扫 , 使舍 内保持卫生干燥 , 给仔猪提供清洁 、 安静 、
空气 新鲜 的生 活环境 。每 日要 细心 注意 观察 , 现下 发 痢时, 要及 时进 行 治疗 。
3 补充微量元素
铁是 血 红 素 的重要 组 成 成分 ,初生 仔 猪 体 内储
6 母猪 的 护理
产后母 猪身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关 系到仔猪的生
畜 禽 饲 养
初 生 仔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要 点
李爽 云 张永 伟 王海亮 ( 天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301 ) 021
1吃足初乳
由于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 ,必须通过吸吮 初乳 方 能获得 。仔 猪消 化机 能较 弱 , 胃消化 液缺 少盐 酸, 而初乳的营养极其丰 富 , 内含大量的蛋 白质 、 乳 脂, 酸度较高 , 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 的活 动 , 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若有弱小仔猪吸奶不 足, 可进行人工补喂 , 以便 提高整 窝仔猪 的成活率 。 因此 , 在仔猪 出生后 , 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 应 初乳。 猪 3日 内须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 E注射液。 龄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一、猪厩的建设猪厩要求光照条件好、排水良好、既利于通风又利于保暖。
隔墙高1.1~1.2米,食槽及水槽高15厘米、宽30~35厘米,设排水孔,仔猪洞高35厘米、宽18厘米、门开向仔猪间,后墙排水孔高20厘米、宽5厘米,厩门与隔墙同高、宽70厘米、内蒙铁皮防止大猪拱爬及仔猪逃出。
二、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与生活习性:(1)生长发育快。
哺乳仔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
生后一个月,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5~6倍。
生后两个月,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15倍。
生后20天内,每千克体重每天沉积蛋白质9~14克,是成年猪的30~35倍。
(2)消化器官机能不发达。
初生时胃仅能容纳乳汁25~40毫升,生后三周才增至3~4倍。
生后20天前,胃液中缺乏盐酸,胃蛋白酶也不多,对蛋白质及脂肪的消化力弱,抵抗细菌的能力弱,易患胃肠病。
(3)神经系统机能不完善。
体温调节能力差,御寒能力又差,极怕寒冷,易被冻死;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压死。
(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仔猪出生后没有先天免疫力,即体内没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只有靠初乳(母猪产后4~7天内分泌的乳汁)从母猪体内获得母源抗体,因此仔猪出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5)生活习性:生后3~5天内,仔猪表现为饱吃鼾睡,四肢无力,动作迟钝。
一般于吸乳后立即排泄粪尿,然后依偎母猪腹部,或者相互堆聚睡眠。
7天左右开始在圈内啃东西活动。
半月左右相互追逐嬉游。
7~10天开始学吃料,25~30天基本上可以吃饱饲料。
30天以后进入旺食阶段。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1)固定乳头,早哺初乳。
初乳中含有仔猪所需的极为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母源抗体,可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并含有镁盐能促进仔猪排出胎粪。
仔猪生后,应让它们尽早吃到初乳。
仔猪放养管理制度内容
仔猪放养管理制度内容一、仔猪的选种1.选择耐病性好、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父母猪进行繁殖,确保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
2.定期检查仔猪的生长情况,按照标准选出生长良好、体质强壮的仔猪作为种猪继续繁殖。
二、仔猪圈的环境管理1.确保仔猪圈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防止猪圈内湿气过重。
2.定期清洁仔猪圈,保持卫生,防止病原菌滋生。
3.保持仔猪圈的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对仔猪的生长造成影响。
4.给予仔猪充足的日光照射,有助于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三、仔猪的喂养管理1.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保证仔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2.定时定量喂养,避免喂食不足或过量对仔猪的健康造成影响。
3.注重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防止使用变质或发霉的饲料给予仔猪。
4.定期检查仔猪的食欲和消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仔猪的健康管理1.定期进行体温检查和疾病筛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为仔猪进行定期的驱虫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确保仔猪的健康状况。
4.避免仔猪受到过度的外界刺激,保持心理健康。
五、仔猪的生长监测1.定期测量仔猪的体重和生长速度,了解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
2.根据生长监测数据,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
六、仔猪的疾病防控1.定期对仔猪圈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仔猪圈的次数,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3.定期清理和更换仔猪圈内的床料,避免细菌滋生。
4.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仔猪获得清洁的饮水。
七、仔猪的托养管理1.对于离乳仔猪,应有专人负责托养工作,保证仔猪的饲养和生长。
2.定期对离乳仔猪进行社会化训练,促进仔猪之间的良好互动。
3.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仔猪的转养管理1.对于离乳仔猪,应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和体重,确定适宜的转养时间。
2.在转养过程中,应逐步适应新的饲料和环境,避免给仔猪带来过大的生长压力。
3.定期进行转养后的监测和评估,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
[仔猪饲养的技术]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的技术]断奶仔猪饲养管理1.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在本地,大部分散养户认为夏天气温高,不需要保温,但东山的气温,即使在7、8月份中午最热的时候也就32-34℃,一到下雨,降至20-23℃,而在分娩后的头3天内,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2~28℃;,生后4~7天,适宜温度为28~25℃;第8~30天,适宜温度为25~22℃。
应保证产房舍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
2.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
在3日内做到每只仔猪都固定乳头吃奶。
3.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减少仔猪死亡。
4.固定奶头。
注意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5.选择性寄养技术。
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
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
6.补铁、补料。
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7.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
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的过渡。
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用教槽料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自由采食和饮用清洁水。
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
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断奶仔猪转群时尽量减少合群。
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
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
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
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减少疾病传播。
8.做好去势和早期补料工作。
规模养殖场在7~10日龄阉割。
散养户可在25日龄前后阉割。
仔猪饲养技术要点一、抓好仔猪出生前母猪的选种选配、加强母猪各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管理水平,是养好仔猪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措施。
浅议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2 1 年第 8 0 1 期
浅议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柯 昌 寿
( 陕西 旬阳县麻 坪 镇畜牧兽 医站 ,陕西 旬阳 7 5 0 ) 2 7 0
摘 要 :仔猪饲养是养猪 生产 的基础 ,直接 关 系到生产效益 。仔猪 饲养要 经历 “ 生、补 料诱食及 断奶” 三个关键 时期 , 初 俗称 “ 过三关” 。本文重 点论述仔猪在饲养过程 中三个关键 时期 的饲 养管理技 术及其重要性 ,综合 、辩证地分析饲养管理 中所存 在的问题 ,结合 生产 实践提 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仔猪 初乳 诱食 断奶 饲养管理
的免疫球蛋白和矿物质 、维生素 ;可 以提高仔猪抗病力 , 样不 仅 可 以让仔 猪提 前适 应 干料 ,而且 还 可 以有 效促 进 母 是哺乳 仔猪 不可缺 少的营 养物质 。 猪提 早发情 。 仔 猪 出生时 ,体 内没有 免 疫抗 体 ,抗病 力 低下 。让初 次 性断 奶是 最可 取 的方 法 。但 断奶 意 味着 生 活环 境 生仔 猪 吃足初 乳 ,是 增强 仔猪 抗病 力 的重 要措 施 ;此 外初 的改变 ,这 种方 法 突然性 强 ,易 引起 仔猪 产 生较 大 的 应激 乳 中所 含 的镁 盐 具有 轻泻 作用 ,能 促进 胎 粪排 出 ;铁 和维 反 应 ,为 了减小 应激 ,断奶 时应 赶走 母猪 ,尽 量减 少环 境
在 3日龄和 五 日龄 时要注 射 铁硒 针 剂 ,每次 注 射量 为 2毫 前 言 要 养好 仔猪 ,饲 养 人 员就必 须 具 备高 度 的责任 心 ,做 升 ,防止 缺铁性 贫血 。 到精 心 饲养 。让 仔猪 在初 生 、补料 和 断奶 三个 关键 时 期得 三 、补 料 及 诱食 到 精心 的照 料 ,获得 最 高的成 活 率 、理 想 的断 奶 窝重 和个 从母 猪 泌乳 的规律 分 析 :泌乳 的 高峰 期 在产 后 3 4周 体重 ,大大 地提 高养猪 的经济效 益 。 左 右 ,随 后逐渐 下 降 ;在泌 乳 的高峰 期 ,乳 汁 的营 养一 般 很 难满 足 仔猪生 长 的营 养需 要 ,所 以要 及时 补料 。一般 采 二 、仔 猪 生产 前 后 的 技 术 管理 用 第 5 ( 见的是 7 )开始 诱食 、补料 ;补料要 注 意一些 d 常 d 1产前准 备工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吃足初乳
由于出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允初乳方能获得。
仔猪消化佳能较弱,胃消化液缺少盐酸,而初乳的营养极其丰富,内含大量的蛋白质、乳脂,酸度较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若有弱小仔猪吸奶不足,可进行人工补喂,以便提高整窝仔猪的成活率。
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应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初乳。
2、保证环境温度
初生仔猪的环境**温度32度,1周龄内的适宜温度为25~30度,达不到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易的保温室。
如果是在冬季,保温室的建造材料可就地取材。
一般要求长1.2米,宽0.75米,高1米左右,并在保温室的一侧底部留可供仔猪初乳的小门。
可通过悬挂红外线灯或用热水袋提高温度,病在保温室中间离底部0.5米处悬挂干湿温度计,以便准确掌握温度和湿度。
另外,可在室内放一些松软垫草,并注意勤换。
尽量使母猪和仔猪分开睡,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3、补充微量元素
铁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每天的需要量为7~8毫克,而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所以若不能给仔猪及时补铁,必将导致仔猪患上贫血症。
4、寄养与并窝
寄养是指母猪产后死亡或产后无乳,或者所产仔猪数超过了有效乳头数时,将那些无奶吃的仔猪叫由其他的母猪哺育。
并窝是指母猪产仔偏少或者所产仔猪中的部分因某些原因死亡,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可将这些仔猪进行合并饲养,并窝前一定要让仔猪吃足初乳。
在寄窝并养前,用寄养母猪的乳汁(不提倡用母猪的尿液)涂擦仔猪全身,并选择在夜间进行混群,使母猪无法区分自产和寄养的仔猪。
之后要注意观察,防止母猪拒绝哺乳或咬伤过寄仔猪。
寄养与并窝的仔猪要求产期相似,**好不要超过3~4天。
5、疾病预防
吃初乳前,可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时后再让仔猪自由吃奶。
另外,可给母猪服用土霉素,以防仔猪发生红、黄痢。
对圈舍每日要进行清扫,使舍内保持卫生干燥,给仔猪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
每日要细心注意观察,发现下痢时,要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