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无力直接领导 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不满,频繁暴动 政策不满,
经济困难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 政治危机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政治危机
1921年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内 业 工 业 容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国有化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中小企业和暂时无 力经营企业允许私 新经济政策 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
材料四: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材料四: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 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 “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列宁在回顾和总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后来, 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 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 的思想。 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俄领导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主要意图是什么? 主要意图是什么?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资本总额
黄 金 初 步 发 展 时 期 时 期 ” 萎 缩 时 改 期 造
19世纪 年代前后 世纪70年代前后 世纪
1895 甲午 战争
1912
1919 1927 1937 1945 1949
损害农民利益特点:排斥商品关 特点: ①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系,用军事和行政 农业: 公有化程度过高 手段控制经济, 手段控制经济,幻 工业: ②工业:工业国有化 想直接进入社会主 不符合实际 义。 商业: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 ④分配: 强制劳动
结合课本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合课本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 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 应当说我们实行“ 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应当说我们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20年 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农民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幻想以此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 幻想以此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
取消商业贸易, “新 商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 ”在哪 允许自由贸易 业 集中分配 里? 强制劳动, 分 强制劳动,“不劳动 按劳分配 者不得食” 配 者不得食”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 新经济政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策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 政策
三、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国内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 长期实行专制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 主观原因 斯大林个人因素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结合以下三组图片和课本第三部分内容说明 形成过程及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及主要表现
• 1、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 • 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 2、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是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工 业 化
战争即将爆发,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 宣传画) 尽早实现工业化 (宣传画)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 (宣传画)
农业集体化
1930年 1930年1月5日 斯大林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海报: 完成五年计划》 苏联在20世纪30 20世纪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苏联在20世纪30 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1956
年代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 要性。 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之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 的前提下, 一定限度内发展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 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 到社会主义。
1933年 1937年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欧洲第一,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世纪30年代中期 到20世纪 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世纪 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表现: 2、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表现: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所有制形式: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忽视民主 管理体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特点: 特点:一个以国 家为核心的高度 调节手段: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集中的计划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 体制。 体制。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管理手段: 僵化指令
3、评价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 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 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 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依据以上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
新经济政策 (1921—1927) ) 斯大林源自文库式
世纪30年代 (20世纪 年代) 世纪 年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 年夏天 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 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 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 国内战争 十分猖獗。 十分猖獗。 材料二: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 材料二: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 年开始 装进攻;英法等国派军参战 等国派军参战, 装进攻;英法等国派军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 动进攻;1920年 协约国怂恿 怂恿波兰军队进攻 动进攻;1920年4月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 苏俄。 苏俄。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 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 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 经济困难,粮食、 1/8磅 经济困难,粮食、物质短缺 面包。 面包。
思考:1921年 国内战争结束后, 思考: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又 面临什么困难和危机? 面临什么困难和危机?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 引发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 1.背景
看一看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主要“新”在 A.无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B.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 C.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基础
特点
根本目的
列宁的逝世(1924年 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 21日
1924年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 年列宁逝世后,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 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 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 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 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1928年 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 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 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 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此时的苏联面对怎样的形势? 此时的苏联面对怎样的形势?
1921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918 1921 3、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积极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 (2)局限: 局限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损害了工农利益, ①超出战时需要限度,损害了工农利益,使工农 联盟面临崩溃,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联盟面临崩溃,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即生产力落后) ②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即生产力落后) 的这一实际国情。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的这一实际国情。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21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918 1921 1、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内叛军的联合进攻 ◆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内叛军的联合进攻 ◆国内经济困难,粮食和各种物资短缺 国内经济困难, 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直接过渡到 ◆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2、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