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合集下载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练 习
1、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 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其中, “20年代初的俄国”的调整改革机遇指的是俄国的 A.十月革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确立
2、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 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 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 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 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 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牧畜
(六)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实质、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了哪些调整), 主要依据是什么?
(1)新的指导思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 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恢复 商品生产,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即 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 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改善和工农联盟, 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的内容:略 (2)依据:国情即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材料2: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 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 由于原料缺乏,铁路运输瘫痪,40%的工厂停工。 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 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块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 得不到。
结合教材,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 样的处境?
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固定的粮食税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 工业国有化 有区别地对待大、中、 小企业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按劳分配 分配 强制劳动 结合上表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 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 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 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材料13
1925联共(布)十四大提出 工业化方针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 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自1928年始实行五年计划
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社会主 义已基本建成
材料2: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 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 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 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民曾经

不得不去挽

救国家,无

报酬地缴纳

余粮,但是 他们现在已 经经受不住 这样的重 担。”
农 民 的 意 见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 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 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
思考探究
材料1:在生产力 高度发达的资本 主义基础上建立 的社会主义,实行 公有制、计划经 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 货币。
——马克思
列宁的困惑
材料2: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 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 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 断。”
(注:普特沙皇时期俄国的主要重量单位,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
材料7:教材P65《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 复和发展情况》表
材料8: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 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9张优秀课件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9张优秀课件

成 斯大林模式
活学活用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 那年(1917年)我50岁,常年种地干农活, 身子骨还算硬朗。我的大儿子斯洛夫开了煤矿厂, 小儿子维可夫在城里经营棉布店。最近报纸上说 了,革命虽胜利了,但还得打……
小组讨论:结合本课所学,设想一下接下来耶巴 达里大叔(粮食)、斯洛夫(煤矿矿厂)、维可 夫(棉布店)将会有哪些曲折经历?
1、背景: 内忧外患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杰米扬·别德内依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 切都会有的。” ——《列宁在 1918》
请回答: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2、内容
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 马克思设想
帮 助 有这样一个国家…… , 我 们 亲 战的主要参与者。 她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 切 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 的 称 她拼死抵抗法西斯的侵略,为二战胜 之 利立下赫赫战功! 为 : 老 大 哥 !
她就是பைடு நூலகம்—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式”等历史概念;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感 悟其艰难曲折;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认识经济政策要适应国情、遵循 规律;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学会简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惑 ?
“不存在将资 本主义制度具体 改造成社会主义 制度的现存方 法”。 ——《全球通史》
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呢…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中期)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提升】
领域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 工业国有化
结合下表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固定的粮食税 有区别地对待大、中、小企业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 强制劳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 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 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D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5.1922年苏俄一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
运到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 国内反革命叛乱 ——政治形势严峻
镜头闪回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1,建立途径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主要表现(填下表) 3,评价
①积极方面:集中全国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齐全 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 道路;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来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方面: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优先发 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节约消费为工业积累资金导 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 致地方企业缺乏活力。 (比例失调、生活太苦、农民太亏、企业太死)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_高中历史_必修二_经济史_岳麓版 2

第14课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_高中历史_必修二_经济史_岳麓版 2

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三、斯大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①外部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苏联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供借鉴; ③俄国社会政治传统; ④斯大林个人因素。
2、确立途径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始建于 1932年,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过渡途径:新经济政策
1936(20C30S) 体制建立:斯大林体制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牛奶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请回答: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经济 形势?
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单一公有制;直 接过渡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 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 商品生产和货币。
结合材料思考: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是否是向社会主义经 济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直接原因 ①长期战争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反抗; ③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 生产。 (2)深层原因 列宁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新思考 (3)根本原因
取消商品贸易,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
评价
*如何进行历史评价? 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点明本质 (积极、消极、特点)

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 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胜②的为利反剑。法在西战斯斗战最争激的烈胜的利时刻奠,定斯重大要林的格物勒质拖拉基机础厂。的
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材料三 当西方资本主世界正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泥潭时, 苏联正在热火朝天的方美国资的本新主闻义记国者家林的肯·经斯济蒂芬发斯展从提苏供联了回借国鉴后。声
一、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领域 政策
内容
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
农业 余粮征集制 粮外,剩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
积物工业极力方、工面财业:力国最,有化大保限证度了的军企集事业中斗售全了争给部国全 的收家国胜归;国的利有人;;力、
商业
取消商 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 由国家集中生产分配;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3、影响 材料一 列宁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
是居权一然实得个能践到被够上巩打拄:固得着国。半拐民死 杖经的 走济人 动得, 了到而 !恢现”复在和,发谢展天,谢苏地维,埃他政
项目\时间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耕种面积 9446
6620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二、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 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列宁文集》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消除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三、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0世纪30年代)
1、背景 阅读课本67页解析与探究,布哈林与斯大林 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布哈林
斯大林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经验是什么?对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启示?
经验
①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 进行全国性计划管理,实行计划经济; ②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借鉴
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国情发; ②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取得了 3、评价:一定的成效;
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失败原因 -见课本78页)
4、失14000败原因: 12000
(1)10000赫鲁晓夫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局部改 革(8小000 修小补); (2)6000提出的目标超越实际; (3)4000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思路;带有
③个人:斯大林急于将苏联建成世界强国
2、主要特征
①实行单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经济计划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三、斯大林模式
“特定的历史 条件”是指什
么历史环境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 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 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1958年度人物
赫鲁晓夫
1973年度人物
美 国 《
勃列日涅夫

1988年度人物 戈尔巴乔夫
代 》








1953
1964
1982
1991人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
A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 建设时期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2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2张ppt
美国罗斯福新政
辩证认识斯大林体制
成就突出
A.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B.为二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C.为西方国家提供借鉴
弊端丛生
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良影响
五、总结实验成果——献计献策
经济困难,粮食、物质短缺
实验内容
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1、张永超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粮食 2、康帅不能买到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 3、路兴超想开个小工厂 4、赵康想做一个啃老族
二、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位:普特 1919年俄国1普特粮食的价格
25000
20000
国家征购价 6 卢布
15000 1000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农 容业
工 业
商 业
分 配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国有化
有区别地对待大、中、 小工业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集 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 中分配
强制劳动,“不劳者不 工资级别制,按劳分配 得食”
角色:农民、企业主、商人、普通市民 要求:结合表格和教材,小组讨论2分钟后各组新闻发言人
请结合苏联探索道路上的经验教训, 为今天中国改革的深入提出宝贵建议。
牛刀小试
1、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 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 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材料二: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全国3/5 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 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

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0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实施:1921年 俄共(布)十大 3.内容: 农业
工业
4.评价
流通
11
列 宁 《 论 粮 食 税 》 文 本
12
问题探究II:
新经济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方法上与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依据是 什么?其科学性体现在哪里?总结新经济政策的本质 特征。
斯大林经济
产。
体制确立
31
29
问题探究III: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对我国建设 社会主义有哪些启示?
30
课堂小结:
从性质到社会主义 经济形式的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索 新经济政策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制 的




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
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
13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14
冶金工厂建设工地
15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PCBA

开关 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间隙建议留0.05~0.1mm,以 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 算累积公差,以防按键手感 不良。
十月革命后,在探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以列宁 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经验教训是 值得后人记取的。1921年春天,列宁说:“我们原打算 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的国家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犯了错误。”如何评价列宁所说的错误?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8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8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建立第14课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 ①最初目的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②后来作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 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 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 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 径”。
——《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消极:
• 它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牺牲了人民的生活 质量,这是一种畸形发展。
• 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 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之 所以出发的目的。大多数时候,方向比行 动更为重要。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 进步。
深度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 马恩: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的计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 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 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 最时髦的词。苏联1932年完成“一五”计划 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 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 人申请移居苏联。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苏联会选择哪一种模式?为什么?
苏联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
• 一、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现实) • 二、专制主义传统(历史) • 三、斯大林个人因素 • 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偏差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形成 • 1、1925年苏共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及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

B案【课前自主预习】【使用说明】上课前预习标记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并记住以下问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评价?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评价?3.“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后,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形势。

(2)主要内容:实行,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余粮交售国家;实行,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实质: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经济,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但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的不满。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农民对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1)目的:解决国内的和。

(2)开始时间:年3月。

(3)主要内容:农业:以固定的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由经营;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恢复。

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实质:在无产阶级掌握社会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5)评价:理论: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实践:受到人民的支持,使得到恢复和发展,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体制确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工 业 化 宣 传 画
农 业 集 体 化 宣 传 画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
第聂伯河发电站
2、主要表现: (特点)
(1)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 制。 (3)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调节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经济。 ★ (5)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的建立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 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 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导入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攻打冬宫的同时,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通 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 民委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根据上述材料及课本知识,你如何简单评价新经济 政策?
3、评价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1)理论上: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
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2)实践上: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 固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俄国国情 的正确决策。
练一练
1、1922年苏俄一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 余粮运 到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 态度是 ( )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强行收集 D.放任自由 2、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 说是由 ( ) A .苏俄的社会性质的所致 B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所致 D .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
读读想想
材料二:农民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 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暴动 1921年春,波罗的海舰队喀 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 琅施塔得基地的水兵发生兵 变。 的口号。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45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45张ppt

4.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 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 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采取固定的粮食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5.B.T.克列缅在《斯大林造成的社会主义 ――集体性的变形:实质用根源》中认为: “它从产生之初就不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性 质……(农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真正主人 :他们播种什么、什么时候耕耘和收获、交 售自己的多少产品、交给谁、按什么价(有 时完全是象征性的价格),都要听命于他人 。”作者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D.农业集体化运动
必要、有效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 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 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 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1921年的苏俄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春)
1.背景: 2.内容: 3.评价:必要、有效
超限,引发危机--超越生产力水平,损害农民利益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赫鲁晓夫上 台执政,开始改革。之后,苏联历经了30多年的社 会主义改革,最终失败,苏联解体。
赫 鲁 晓 夫
勃 列 日 涅 夫
戈 尔 巴 乔 夫
【巩固练习】 1.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 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 主义都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 列宁的上述主张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知识提升】 结合下表和材料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领域
农业 工业 商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5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5张ppt
1、背景 2、内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粮食
余粮征集制 军用 工业国有化 物资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 物资
战时目的:为战争提供人力、物力、财 力
列宁
3、目的
3、目的 战后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分商 工 配业 业 :: : 强取普 制消遍 劳商实 动 行 品工 贸业 农 业 : 余 粮 征 集 制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 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 品和货币。 请思考:从以上两则材料你 能找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 行的另一目的吗?
请思考: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4、 评价
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
【鉴古指今】 苏俄(联)在探索中不断的改革,给我 们以深刻的启示。在我国的改革中,我们应 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工农无产阶级政权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 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重点知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时间、措 施、影响 2、新经济政策的起止时间、背景、措 施、意义 3、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的时间、表现、 评价 重要概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余粮征集制、粮食税、计划经济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4、评价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17-1918 1918-1919 1919-1920
余粮征集数量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 A.扩大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范围
•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走向灭亡
• C.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性作用
• D.帝国主义对苏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
• 答案:C
• 2.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 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 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 苏俄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对话中的历史》
一、艰难的起步
对话一:马克思与列宁的对话
材料1: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
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 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问题1:根据上面这段文字, 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 个怎样的社会?
——见自教材第64页 材料2:列宁的困惑
——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年)
问题3:根据上面这段材料和教材内容,请大家记忆并分 析一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你们 “嗅”到共产主义的“味道”,它与马克思的设想相符合 吗?更重要的是,与实际相符合吗?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通向共产主义的“真正门径”吗?
材料4:领袖与人民的对话 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
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我了解农民的生活,我热爱他们,我尊敬他们。 我请求农民再稍微忍耐一下,我请求他们清醒过来并帮助 自己的政权。
——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
总体了解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沙俄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资本主 1917年十 义社会 月革命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5张ppt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5张ppt
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 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结合材料思考:
1、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达到什么目的? 2、这样的“共产主义政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真正门径” 吗?为什么?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策,更是一 个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2、不是
二、立足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通过后,有人尖叫道:“列宁 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交流、探究:这些革命者害怕的是什么?新经济 政策有没有背离对社会主义梦想的追求?
3、实质:借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间接向社会 主义过渡
位。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1953 年) ,(苏联)人均粮食产 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 沙皇时代的水平。
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
30年代西方人士纷 纷前往苏联取经, 一时间,“计划” 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材料二:两个五年计划期 间 1937年比1928年的 增长率
农 业 产 值 8.1% 轻工业产值 210% 重工业产值 550%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 列宁——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斯大林体制
宏观看实验
追随理想的实验 立足现实的实验 回归理想的实验
感悟历史 以史为鉴
同苏联一样,中国也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我们也正在进行社会主义 的实验,从苏联社会主义实验中,我们能得到哪些经验教训呢?
那是个战争的年代 那还是个建设的年代 那是零距离的年代 那还是个膜拜的年代
二、立足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2、影响 材料一:1922年,苏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6.6%, 农业虽然经历了自然灾害,但产量仍然增加了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业 化
战争即将爆发,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 宣传画) 尽早实现工业化 (宣传画)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 (宣传画)
农业集体化
1930年 1930年1月5日 斯大林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海报: 完成五年计划》 苏联在20世纪30 20世纪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苏联在20世纪30 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
国家无力直接领导 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不满,频繁暴动 政策不满,
经济困难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 政治危机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 工农联盟濒临崩溃,政治危机
1921年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内 业 工 业 容 余粮征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国有化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中小企业和暂时无 力经营企业允许私 新经济政策 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918 1921 3、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 积极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 (2)局限: 局限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损害了工农利益, ①超出战时需要限度,损害了工农利益,使工农 联盟面临崩溃,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联盟面临崩溃,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即生产力落后) ②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即生产力落后) 的这一实际国情。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的这一实际国情。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思考:1921年 国内战争结束后, 思考: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又 面临什么困难和危机? 面临什么困难和危机?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 引发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 1.背景
1933年 1937年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欧洲第一,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世纪30年代中期 到20世纪 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世纪 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表现: 2、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表现: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所有制形式: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忽视民主 管理体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特点: 特点:一个以国 家为核心的高度 调节手段: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集中的计划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 体制。 体制。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管理手段: 僵化指令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 的前提下, 一定限度内发展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 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 到社会主义。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资本总额
黄 金 初 步 发 展 时 期 时 期 ” 萎 缩 时 改 期 造
19世纪 年代前后 世纪70年代前后 世纪
1895 甲午 战争
1912
1919 1927 1937 1945 1949
三、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国内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 长期实行专制主义的历史文化传统 主观原因 斯大林个人因素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结合以下三组图片和课本第三部分内容说明 形成过程及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过程及主要表现
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21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918 1921 1、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内叛军的联合进攻 ◆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内叛军的联合进攻 ◆国内经济困难,粮食和各种物资短缺 国内经济困难, 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 直接过渡到 ◆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2、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
新经济政策 (1921—1927) ) 斯大林模式
世纪30年代 (20世纪 年代) 世纪 年代)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 年夏天 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 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 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 国内战争 十分猖獗。 十分猖獗。 材料二: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 材料二: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 年开始 装进攻;英法等国派军参战 等国派军参战, 装进攻;英法等国派军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 动进攻;1920年 协约国怂恿 怂恿波兰军队进攻 动进攻;1920年4月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 苏俄。 苏俄。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 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 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 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 经济困难,粮食、 1/8磅 经济困难,粮食、物质短缺 面包。 面包。
取消商业贸易, “新 商 取消商业贸易,国家 ”在哪 允许自由贸易 业 集中分配 里? 强制劳动, 分 强制劳动,“不劳动 按劳分配 者不得食” 配 者不得食”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 新经济政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策 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 政策
3、评价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 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 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 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依据以上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损害农民利益特点:排斥商品关 特点: ①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系,用军事和行政 农业: 公有化程度过高 手段控制经济, 手段控制经济,幻 工业: ②工业:工业国有化 想直接进入社会主 不符合实际 义。 商业: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 ④分配: 强制劳动
结合课本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合课本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 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 应当说我们实行“ 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应当说我们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20年 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农民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 超出战时需要限度,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 幻想以此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 幻想以此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
• 1、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 • 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 2、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是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材料四: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材料四: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 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 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 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 “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列宁在回顾和总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后来, 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 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 的思想。 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俄领导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主要意图是什么? 主要意图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