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话与普通话之区别

合集下载

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新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新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新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一个地方的方言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特色。

因此有必要对于方言进行研究。

现以我的家乡新县为例,在语音方面阐述新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的江淮分水岭处,鄂、豫、皖三省在此交界,属信阳市。

东与商城县接壤,南、西面分别与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大悟县及本省罗山县居邻,北与光山县缘连。

新县历史悠久,处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带。

语言上,该地区处在中原官话、下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受三者的影响较为明显,也呈现出“交融”的特点,但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该地区又介于南北之间,处于南方型方言向北方型方言过渡的地带,又呈现出“过渡”的特点。

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新县人的祖上是从江西九江迁过来的,因而也继承了一些九江方言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就形成了今天颇具特色的新县方言。

新县靠近湖北,方言又有湖北话成分,但绝对不等同于湖北话,同武汉话的差别更大。

这里讲一下新县的历史,以前历史上是没有新县的,新县原来是信阳光山县新集镇,后来由于20世纪初的战事,新县出了不少革命将领(现在新县是将军县),从光山中脱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县,这个过程中从湖北省得到一些土地,所以部分人原来是湖北人,那些地区湖北口音更重。

新县话语音多以八里、浒湾一带为标准。

特征:以张口音为主,闭口音和伸缩音较少。

因为口型自然伸缩,故而语速极快,较普通话约快1.3倍。

动词富于变化,很多普通话的动词词汇都可以找新县话的动词词汇来替代。

同北边的正宗河南话和南边的湖北话相比,很多词汇都不一样,更别提语音语调了。

变音:声母(仅部分字出现变音):s→sh 例:师 shi→siz→zh 例:最 zhui→zuich→q 例:吃 chi→qih→f 例:黄 huang→fuangn→l 例:南 nan→lany→r 例:玉 yu→rux→sh 例:玄 xuan→shuanj→zh 例:卷 juan→zhuan变音之韵母(多数同音节字出现变音):a→o 例:大da→doo→e 例:我wo→weei→i 例:煤mei→miuo→ou 例:做zuo→zouuan→ian 例:宣xuan→xianing→in 例:英ying→yineng→en 例:正zheng→zhenǖe→ie 例:雪xǖe→xie另,有些音普通话里没有,如:他ta→kei你ni→enr脚jiao→jo以下是一些新县方言中常见的词汇的的音译,括号中为与之对应的普通话词汇或者解释。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

【二年级作文】普通话VS方言_650字
普通话VS方言
我们都知道,中华大地上有许多种方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也有属于自己的美食和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随着普通话越来越流行,方言使用的范围却越来越小了。

作为中国的国语,普通话是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因此在国内许多场合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校、单位、商店、酒店等公共场所使用的通常都是普通话,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表现。

而方言则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在家庭、民间文艺表演中等。

普通话和方言虽然都是中国语言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普通话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而方言则更具有地方特色、个性化、民间色彩,更加亲切自然。

在我家,我们一般使用的是晋语,这是山西省的一种方言。

当我和父母交流时,我们使用晋语,这种语言更让我们感觉亲切自然,更能够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思想。

但是当我们遇到外地人或者去外地旅游时,我们就必须使用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一个更为通用的语言。

总之,普通话和方言都是我们汉族人民的语言宝库,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劣。

我们既要学习好普通话,也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好家乡的方言和文化。

这样一来,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浅谈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浅谈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浅谈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方言。

在中国,方言种类繁多,各地的方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围绕定西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展开讨论,探索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辅音的使用上,定西方言也与普通话存在一些差异。

在音节结构上,定西方言的辅音较多,包括爆破音、鼻音、擦音和塞音等,而普通话中则相对简单一些。

定西方言在辅音的使用上更为灵活多样,这也为其语音特点增添了一些独特的魅力。

在语音的连读和变调上,定西方言和普通话也存在差异。

定西方言的语音变调相对多一些,语音的韵调也更为丰富。

而普通话则相对规范,语音变调较少。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两者在音韵上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两者在语音体系上的特点。

除了以上所述的语音差异之外,定西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习惯、语音规律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同。

定西方言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语音变化规律,如语音的塞音化、音节的交错发音等,这些规律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学习和掌握定西方言,需要充分理解其独特的语音规律和特点。

尽管定西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并非完全隔离。

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定西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还是存在着联系和互动的。

定西方言与普通话同属官话,因此在很多词汇和语法上还是有着相似的地方。

虽然在发音上有一定差异,但经过适当的学习和练习,还是可以比较顺利地掌握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交流互动的需要,定西方言使用者和普通话使用者之间也会进行语言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两种语言的融合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尽管定西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仍然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定西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在发音、韵调、语音规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两者之间并非完全隔离,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适当的学习和交流,定西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差异可以逐渐被弥合,促进两者的交流和融合。

文县方言中入声字的分派

文县方言中入声字的分派

文县方言中入声字的分派莫昱鼎【摘要】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划分方言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县方言(碧口话除外)属于中原官话,特点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碧口话属于西南官话,特点是古入声字今全读阳平.从古入声字在文县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比例可以看到文县方言的过渡特征.调查的方言有:城关话、玉垒话、范坝话、碧口话以及中庙话.【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7(022)007【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文县方言;入声分派;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作者】莫昱鼎【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2文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古“文州”之“文”而得县名。

位于甘肃省最南端,是陕、甘、川三省的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

东南与四川青川、平武二县接壤,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和四川九寨沟县,北接武都区。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文县方言的差异性和多彩性。

本文的发音合作人主要有:汪若浩,男,1957年生,文县城关镇人,大专学历,职业为教师;王静平,男,1970年生,文县玉垒人,高中文化,职业为农民;李树贵,男,1968年生,文县范坝人,小学文化,职业为农民;何洁方,男,1939年生,文县碧口人,中专学历,退休教师;肖文全,男,1965生,文县中庙人,初中文化,职业为农民。

古入声字在城关话中58%归阴平,28%阳平,4%归上声,10%归去声。

其中清入字70%归阴平,16%归阳平,4%归上声,10%归去声;次浊入字76%归阴平,10%归阳平,4%归上声,10%归去声;全浊入字12%归阴平,75%归阳平,4%归上声,11%归去声。

1.清入字:2.次浊入字:3.全浊入字:1.清入字:2.次浊入字:3.全浊入字:1.清入字:2.次浊入字:3.全浊入字:1.清入字:2.次浊入字:3.全浊入字:古入声字在玉垒话中53%归阴平,29%归阳平,6%归上声,12%归去声。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浅析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

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

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

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

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

(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1.语音(1)入声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

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

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

即“an/ang,en/eng.in/ing”不能分清楚。

例如“山”和“伤”,在云南方言中发音一致。

同类的还有很多,如“网”和“晚”,“银”和“瀛”,“王”和“玩”等。

这也造成云南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一些障碍。

(3)平舌音、翘舌不分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

即“z/zh,c/ch,s/sh”不分。

例如“四”和“士”,“私”和“师”。

(4)音调相似西南官话区大多数地方的四声调值比较相近,云南方言受其影响,四声也惊人的相似。

这是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最突出的区别。

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各种区别

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各种区别

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差别不大。

我们对四川方言词汇进行了调查,并对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了对比,发现群众的口语和生活用语中使用和普通话不同的方言词汇比重较大,许多方言词汇外地人完全听不懂.例如: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锅盔面饼相因便宜啥子什么霸铺哪个谁杂个;朗个怎么撇脱干脆;简单咖咖(音)角落、缝隙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也有一些不同。

例如:四川话你做得来做不来他得不得走了搞不赢看倒起普通话你会不会做他会不会走了来不及看着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名词方面的差异一、差异较大的常用名词举例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二天以后、将来哈哈儿一会儿二回下回隔哈儿过一会儿上半天上午早先、在前以前手杆手臂、胳膊倒拐子胳膊肘儿肋巴骨肋骨醪糟儿江米酒叫鸡子蟋蟀老人公公公家家外婆宝器傻瓜、活宝牛牛儿陀螺梭梭板滑梯二、词根相同词缀不同的名词1.下面这些常用名词四川话常代词缀“子”,普通话却不带。

如:树、葱、蒜、羊、蚕、虾、蝉、鞋、今年、明年、哪年等2.下面这些词,四川话常带“子”词缀,普通话却带“儿”词缀。

如:“枣子、桃子、皮子、肝子、纸盒子、烟盒子、白心子(红苕)”普通话则说“枣儿、桃儿、皮儿、肝儿、纸盒儿、烟盒儿、白心儿”3.四川话里有些名词带词缀“巴”,普通话却不带“巴”词缀。

如:四川话泥巴盐巴牙巴普通话泥盐牙三、四川话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

普通话里在表人的名词后加“们”表示人的多数;表事物的名词后不加任何成分,也可表事物的多数。

例如:四川话学生些东西些桌子些普通话学生们东西桌子五、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吼头”,普通话里说“里”或“里面、里头、里边”。

例如:四川话屋头学校头城头瓶瓶吼头普通话家里学校里城里瓶子里头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动词方面的差异一、四川话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当于普通话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但是有些动词的用字或字音不同。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

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

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1. [ni:]。

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

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

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

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

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

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

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

即:b p m f d t n lg k [gn] h j q [ni:] xzh ch sh r z c s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各种区别

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各种区别

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差别不大。

我们对四川方言词汇进行了调查,并对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了对比,发现群众的口语和生活用语中使用和普通话不同的方言词汇比重较大,许多方言词汇外地人完全听不懂.例如: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锅盔面饼相因便宜啥子什么霸铺哪个谁杂个;朗个怎么撇脱干脆;简单咖咖(音)角落、缝隙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也有一些不同。

例如:四川话你做得来做不来他得不得走了搞不赢看倒起普通话你会不会做他会不会走了来不及看着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名词方面的差异一、差异较大的常用名词举例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二天以后、将来哈哈儿一会儿二回下回隔哈儿过一会儿上半天上午早先、在前以前手杆手臂、胳膊倒拐子胳膊肘儿肋巴骨肋骨醪糟儿江米酒叫鸡子蟋蟀老人公公公家家外婆宝器傻瓜、活宝牛牛儿陀螺梭梭板滑梯二、词根相同词缀不同的名词1.下面这些常用名词四川话常代词缀“子”,普通话却不带。

如:树、葱、蒜、羊、蚕、虾、蝉、鞋、今年、明年、哪年等2.下面这些词,四川话常带“子”词缀,普通话却带“儿”词缀。

如:“枣子、桃子、皮子、肝子、纸盒子、烟盒子、白心子(红苕)”普通话则说“枣儿、桃儿、皮儿、肝儿、纸盒儿、烟盒儿、白心儿”3.四川话里有些名词带词缀“巴”,普通话却不带“巴”词缀。

如:四川话泥巴盐巴牙巴普通话泥盐牙三、四川话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

普通话里在表人的名词后加“们”表示人的多数;表事物的名词后不加任何成分,也可表事物的多数。

例如:四川话学生些东西些桌子些普通话学生们东西桌子五、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吼头”,普通话里说“里”或“里面、里头、里边”。

例如:四川话屋头学校头城头瓶瓶吼头普通话家里学校里城里瓶子里头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动词方面的差异一、四川话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当于普通话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但是有些动词的用字或字音不同。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

家乡话与普通话比较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包头市,包头话属于非官话中的晋语,是晋语大包片的代表方言之一,也是内蒙古西路方言中的代表性方言。

包头话,被包头人称之为“此地话”,是当今汉语中保留入声最北的方言。

与其他各个城市方言不同的是,包头话并不是包头全市范围内的通行方言,包头话只通行在市内的旧城-东河区和相连的九原区。

城市中心区-青山区,建国后新建,此区居民大都为外地移民,以京津冀地区为主,普遍使用普通话。

城区中心区-昆都仑区,建国后新建,包钢集团在此区建立,初期职工大都来自东北地区,城区也以东北居民为主,使用东北话,因与青山区相连接,普遍使用普通话。

包头话的语音要比普通话保留古音多一些。

一、声母:与普通话主要有如下差别:1.平翘舌音不分,普通话中的zh ch sh读作对应的平舌音,声母r一部分人读作对应的平舌音,一部分人和普通话一样读r。

2.保留ng声母,但包头方言中的ng声母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ng声母(疑母)。

3.不规则的保留一些古音,如包头话有一个口语词[ko~ ning],其本字当为”强硬“,”强“声母读k即是不规则保留的古音,但是在其他词语中,”强“仍然读为[qio~],又如部分人将“去”读如“克”也是古音。

4.普通话的合口呼零声母字u,包头话用唇齿浊擦音声母v代替(如“完”,“卧”,“网”,“位”,“文”)。

对于u韵字,在前面加v声母(如“无”,“午”,“巫”,“武”)。

其他字的声母基本与普通话相同。

二、韵母相较于声母,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大1.包头话保留了古代“入声韵”和“入声调”,如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古代本该押韵,但由于普通话失去入声而不押韵,在包头话里,这两句读作:reng you bei hue~ li hak, yuak you ying qing yue~ quak“,”合“[hak]和”缺“[quak],可以完好的押韵。

2.包头话有丰富的鼻化元音,而且鼻化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修改版]

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修改版]

第一篇: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家乡话是每个人自幼学习的一种说话腔调和发音习惯,人们常说乡音难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如此。

而且,对于地域广大多民族的中国来说更是这样。

现在中国全民都在推行学习说普通话,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说好普通话。

今天所讨论的是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当然得说说什么是普通话,还有普通话的由来。

首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它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

“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从上面的文字说明了普通话对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普通话,说普通话,但是这只限于在语文课上,同时我们说普通话时总是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

因为生活在家乡语言环境的限制下,我们从小接触普通话却很难说纯正的普通话。

我认为这是地域的语言的差异,就好比语音也有自己的种族。

就像我们学习英语,说的都是Chinese English。

就算学的还可以的,但到了英国却发现每个人说的英语都不一样,也很让人费解。

大体来说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区别是有很多的。

家乡话只限于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城市所说的语音,俗称方言。

而普通话却是普及整个国家,而且作为一种全民的交流语言,从而进行经济文化的传播。

普通话的应用有利于整个名族的交流,而家乡话只限于地区的人们交流,性质有根本的不同。

再者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从而在根本上区别于地区方言。

用途也存在着差异,我们的方言基本上只用来说或者唱,但普通话却发挥着更广泛的作用。

温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

温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

温县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作者:原佩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1期摘要:温县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的一支,由于与山西省南部接壤,加之明代的洪洞县大移民,现在的温县方言独具特色。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入声调。

本文通过对温县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来找出温县方言独特的语音规律。

关键词:温县方言;普通话;语音对比作者简介:原佩(1987-),女,汉族,河南省温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1-0156-01一、温县方言概述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临沁水,属黄、沁河冲积平原。

明代以后,山西省曾多次移民至豫北,再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温县虽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河南省,但其方言却不与河南方言同属一区。

而和黄河以北的晋派方言更为接近。

(张晓宏 2008)因此,温县方言也被归位豫北方言入声区。

本文通过对温县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韵配合关系以及声调上的比较,来探讨温县方言的语音特征。

二、温县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备注:小括号内为普通话没有的声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温县方言的声母数量为24个,除了包含普通话里所有的声母外,还要加上舌面前鼻音[ȵ],唇齿中缝浊擦音[v],舌根浊擦音[ɣ]。

(袁蕾 2005)普通话中与齐齿呼和撮口呼相拼得[n]声母音节,在温县方言中读为[ȵ]声母,如“泥你鸟牛妞年念宁”等字。

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音节,在温县方言中以舌根浊擦音辅音[ɣ]开头,如“鹅矮恶袄恩暗”等字。

普通话合口呼零声母音节u,在温县方言中读为唇齿浊擦音[v],如“雾味袜微万问”等字。

温县方言中部分声母跟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往往把[ʂ]改为[f],如“书,叔[ʂu]”在温县方言中读为[fu],“水、税[ʂuei]”读为[fei]。

温县方言虽和普通话同样都含有舌尖前声母[ts] [tsh] [s]与舌尖后声母[tʂ] [tʂh] [ʂ],但在温县方言中发音时往往混读,如把“柿、翅”发成“[sɿ] [tshɿ]”, 把“走、丝”发成“[tʂou] [ʂʅ]”等。

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教案资料

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教案资料

3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
文学话语 —— 阻拒性 —— 侧重于陌生化
普通话语 —— 自动性 —— 侧重于常规化 “阻拒性”、“陌生化”概念是二十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理论家提出来的。所谓阻拒性、陌生化,就是指很多 情况下文学话语并不是一下子、马上、不假思索地,一看 就弄明白的。这是因为文学话语它要自觉地走在普通话语 的前面,常常故意打破语言常规,或者使用一些不为人所 熟悉的修辞手法,甚至不合语法,从而达到陌生化效果。 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你在经过一番思索、玩 味之后,深感其妙,或风趣幽默,或耐人寻味。这就是文 学话语的文学性、艺术性所在。而普通话语相对于文学话 语,则是自动性、常规化的,一听就懂,不假思索,因而 也就缺少艺术性
文学话语 ——心理蕴含性 —— 侧重于表现功能
普通话语 —— 直指性 —— 侧重于指称功能
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 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话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 能,而文学话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 置。文学话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 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普通话语是 外指性的。 2文学语言具有心里蕴含性,普通话 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 3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
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
文学话语 —— 内指性 —— 侧重于诗意逻辑(情感逻辑)
普通话语 —— 外指性 —— 侧重于现实逻辑(事理逻辑)
正因为这自然之美,作者说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因为自然的美是要融入自然中,与自然和谐统一时用 心才能感受得到的。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 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 神的抽象“自然”。在这里,山水田园的描写不是 当作表现诗人心灵“自然”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在 诗中是浑融混一,难辨彼此的。这种“意与境浑” 的艺术境界,乃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客观与主观 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 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它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特殊艺术效果。

哪些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区别大

哪些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区别大

哪些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区别大哪些地方的方言和普通话区别大中国汉语的方言甚多,但有部分方言的读音、用词跟普通话差别不大,反而却有一些地方的方言就跟普通话差别得非常大,有时候听起来觉得不是汉语的种特别是:潮汕话、海南话、雷州话(属闽南语的一种次方言)、广西哎话,而讲普通话的人如到了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或海南可能就难以猜测当地人民讲的是什么意思。

以下就是开列一些跟普通话差别大的方言:1.潮汕话又称潮州话通行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这种方言的读音、发音、词汇、俗话跟普通话差别甚大。

它是属于福建闽南方言的一种分支方言。

2.海南话又称琼文话通行在我国海南岛,发音、读音、词汇、俗话跟普通话差别特大。

也是一种属于闽南方言的支系方言。

3.雷州话又称黎话通行在广东雷州半岛三县:海康(今雷州市)、徐闻和遂溪部分乡村,也是一种属闽南方言的分支方言。

4.闽南话又称福建话、闽南语、台湾话、台语,通行在福建南部、台湾岛大部分地区。

5.莆仙话又称兴化话,通行在福建莆田市,属闽方言的分支。

6.福州话,通行在福建省闽东地区,属闽方言的分支。

7.闽北话,通行在福建省北部地区,属闽方言的分支。

8.温州话,通行在浙江省温州市,属闽南和吴语结合而成的一种次方言。

9.湘南话又称老湘语,主要流行在湖南省南部地区。

10.哎话,流行在广西南部、广东粤西部分乡村。

11.梅州客家话,通行在广东梅州地区。

12.闽西客家话,通行在福建汀州地区。

13.赣南客家话,通行在江西赣南地区。

14.广东话又称粤语、广府话、白话、唐话,通行在两广地区、香港、澳门及海南儋州市。

15.湘北话又称新湘语,通行在湖南省北部及湖北省南部部分县市,属湘语。

16.江西话又称赣方言、赣语,通行在江西北部、湖南省部分地区。

17.徽州话又称徽语,通行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18.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宁波话,通行在江苏苏州、无锡、杭州、嘉兴、湖州、宁波、舟山地区,属吴语。

19.陕西话又称晋语。

四川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摘要:甘肃陇南文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与普通话之间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两者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辨证分析。

关键词:普通话甘肃文县方言辩证分析甘肃文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麓,东接四川广元市,西连陇南武都县,南接九寨沟风景区,北邻与陕西宁强县隔江相望。

东西长217公里,南北宽156公里,幅员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有汉、藏、羌、蒙等多个民族,总人口25万人。

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文县城关。

地处秦岭南麓与岷山山系接壤处,也是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南北朝以前,当地人口以羌、氐等少数民族为主,后吐蕃东侵,又被吐蕃占领过一些时间,所以明代以前,文县方言以各类少数民族语言为主,明朝洪武年以后,开始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规模移民,文县方言,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形成基本架构,后因与四川、陕西相连,语言上又受这两种方言的影响,所以形成了现代文县方言。

其方言也和其地理环境一样,属于基础为中原官话介于西南分支与西北分支之间的北方方言。

文县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韵调方面。

声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鼻边音不分,部分舌尖前后音混读、送气不送气音混读,零声母前普遍加辅音声母等;韵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后鼻韵母不分,复韵母动程明显不足等;礼县话有四个调类,但在调型与调值上与普通话有较大分歧。

下面分别从声韵调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发音方面文县话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音声调,即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而文县话只有以一声为主、四声为辅、缀以二声的发音、甘肃人学说普通话,声调相对来说是个难点。

一方面,就声母、韵母、声调相比较而言,甘肃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差距最大;另一方面,甘肃方言内部声调方面的一致性也比较差。

我们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甘肃方言的调类。

从调类数目看,和普通话差别不大:有4个调类的,如兰州、平凉、庆阳;有3个调类的,如定西、天水、武都、临夏及河西地区。

4个调类的与只是入声字的归属与普通话不同,各地之间也有差异。

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

3.“一、不”的变调
( 1 )“一”、“不”单念或在语句末尾,
读原调,“一”读阴平,“不”读去声。 如:


十一
我不
第一
统一
偏不
唯一
(2)在去声前,“-’”、“不”一律变 阳平。如: 一律
不怕
一向
不够
一定
不看
一看就会
不卖
走了一站
不露声色
(3)在非去声前,“一”变去声,“不” 仍读去声。如: 一般 一边 一天一手 一笔抹煞
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官话” 、“国语”、“普通话”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 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01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法》将普通话定位于“国家通用语言” •
(2)我们不能忘记党的恩情啊
5.a前面的音节末尾音素是一i时,变成一 za(有音无字音节)。如: (1)这是他写的字啊
(2)你这是吹毛求疵啊
6.a 前面的音节是 er 或儿化韵尾时,变成 ra(有音无字音节)。如: (l)儿啊
(2)谁家的小孩儿啊
练习
• 1.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 2.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 • 3.笑得真欢啊! • 4.快冲啊!
1. 音节的韵尾是 i、n(除 in、ün外),儿 化时,韵尾失落,变成韵腹加上个卷舌动 作,如: “小孩儿har”、“好玩儿”、“没准儿”
2.音节韵母是in、ün的,儿化时.韵尾失 落,加上er.如:
“背心儿xier”、 “干劲儿”、“花裙儿”
3. 音节韵母是 -i 的,儿化时,韵腹失落, 换成er,如: “没词儿cer”、“树枝儿”、“瓜子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县话与普通话之区别摘要:甘肃陇南文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与普通话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从音调、声母、韵母、区域等角度对两者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辨证分析。

关键词:普通话文县方言区别分析文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麓,东接四川广元市,南连四川平武县,西接四川九寨沟县,北邻与陇南武都县、陕西宁强县隔江相望。

东西长217公里,南北宽156公里,幅员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有汉、藏、羌等多个民族,总人口25万人,县政府治所地文县城关镇。

文县从地理上处在秦岭与岷山两大山系接壤处,介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处,其地理环境就决定文县是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地。

南北朝以前,当地人口以羌、氐等少数民族为主,后遇吐蕃东侵,又被吐蕃占领过一些时间,当地一些土著民族被藏化,所以明代以前,文县方言以各类少数民族语言为主。

明朝洪武年以后,开始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等地大规模移民,就是在这些移民落脚文县后,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后,逐渐形成文县方言的基本语言架构。

又因地理上与四川、陕西相连,数百年来又从周边地区陆续迁徙而来的人口补充,语言上又受到川、陕方言的影响,就形成了现代文县方言。

文县方言也和文县地理环境一样,属于以中原官话为基础的介于西南分支与西北分支之间的北方方言。

文县话所用词语大部分还是北方语言的词语,和普通话差距不大,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声韵调等方面。

最大的差异主要是音调,发音基本上以一声为主,音调平平。

声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n、l不分,部分舌尖前后音混读、送气不送气音混读等情况。

韵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后鼻韵母不分,复韵母动程明显不足等。

下面分别从声韵调区域等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发音音调方面文县话与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音声调,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而文县话大部分发音以一声为主、四声、二声为辅、缀以很少的短而不转调的三声。

整个发音语调平缓,没有多大的音调起伏。

比如“我是一个人民警察”,文县话发音就是: “ngēsìyīkuāi rén míng jīn cā”。

“我爱你呀,我的祖国”,文县话发音成了:”ngēngài nīyā, ngēdāi zǔguāi”。

其他句子数不胜数,普通话听起来抑扬顿挫,而文县话则语调平平。

二、声母方面(一)、文县方言比普通话多了两个声母ng和v。

清朝以前,文县等地因受陕西管辖并和陕西接近之原因,文县方言尤其是“我”字发音受陕西口音有很大影响,不读作“wo”,而是读作“nge”。

又由于文县三面与四川接壤,和四川方言一样,在语音上多出了一个带鼻音的声母,即ng。

所有在普通话中韵母直接发音的字除a、er外,其他如ai、an、ang、ao、e、en、eng等所有的韵母在发音前都加拼一个ng,比如说“爱、安、昂、熬、饿、恩、”这些字,在文县话发音中就读作“ngài、ngān、ngāng、ngáo、ngâ、ngēn”。

w这个撮唇发音的声母与a、o、ai、ei、ang等韵母相拼时读w,比如“窝头、挖沙、歪风、威力”等词语。

而w在与u、en、un、eng、ong等韵母相拼时,声音就发作唇齿音v,比如“五个、文县、温度、污点”等词语。

(二)、鼻边音l、n不分文县话一直以来就l、n不分。

基本特点就是n与i、ian、iang、iao、ie、ing、iu等第一个韵母为i单复韵母的相拼,与ǖ相拼的这两种情况下发音为n,如“泥、年、娘、鸟、捏、宁、牛、女”等字。

其他所有韵母与n相拼一律发l,如“那=拉、乃=来、难=兰,怒=路,暖=卵、挪=罗”。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字韵母与泥字韵母在发音时会相互转换,如在普通话中l与ǖ相拼的字,在文县话中则大部分发音为nǖ,如“吕=女、驴=女”。

两音混读如“脸=碾”。

普通话中声母n、l后有ei韵母,而没有uei韵母,而文县方言则恰好相反,n、l声母后有uei韵母无ei韵母。

例如:“雷”、“擂”、“泪”、“累”、“类”、“内”等字的韵母都是uei。

(三)、普通话以舌尖后音zh、ch、sh为声母的字,在文县方言中的读音比较复杂,可以归为两大类。

1、大部分地区,将—部分zh、ch、sh声母的开口呼韵母字,读作相应的z、c、s声母的字。

如将“枝、抄、是”的声母分别读成z、c、s。

但“知、超、世”等字的声母仍读作zh、ch、sh。

2、有小部分地区将zh、ch、sh、r等发为j、q、x、y,例如“桌子=角子、记者=记接、汽车=汔切、蛇=鞋、热=叶、说话=雪化”。

但有趣的是,在文县方言中在这几个字母拼读的字中,又出现了一个恰巧相反使用的情况,就是将j、q、x与z、c、s反用,如文县石坊、中寨等地j、q、x三个声母与z、c、s尚未分化,“鸡”、“举”等字声母为z,“七”、“取”等字的声母为c,“洗”、“虚”等字的声母为s。

比较典型的如“吃西瓜=词丝瓜,雪化了=梭化老”。

(四)、文县方言中g组声母亦没有演变分化的遗迹,如“街道=该套,胸腔=胸康、鞋子=孩子、瞎子=哈子,下来=哈来”。

这些字的声母仍为g、k、h。

(五)、普通话中有塞音、塞擦音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如b—p ,d—t,g—k ,j—q,zh—ch ,z—c等字母,但在文县言中有些字存在将—部分不送气音的字读作送气音字。

例如:“鼻子=皮子,你有病=你有拼,街道=该套,下跪=下溃,干净=干庆”。

这些字的声母分别读为送气音p、t ,k、q。

常见的还有zh与ch、z与c混用,如“柱子=触子、在=菜、坐车=错切”。

三、韵母方面(一)、在文县方言中,e韵母与不同的声母相拼发不同的音,如与g、k相拼基本上发e音,如“哥、科”,同时也有变化,如 e与k相拼时有的字却发音为ei, 如“客”读作“kei”。

e与h 相拼发uo,如“河=活,喝水=豁水”。

e与其他大部分声母相拼则发音为ai,如“得到=呆到,改革=改该,色=腮,特点=胎点,你的、他的=你呆、他呆”。

e与zh 、ch、sh、r相拼则发音为ie,如“者=接、车=切、蛇=鞋、热=叶”。

(二)、在文县方言中,“u”这个韵母除了与z、c、s相拼发u音外。

与其他声母组成的字都不发u音,比如是u与h相拼,不读作hu,而是读作huo,这种情况就和e与h相拼读音完全相同。

u与其他声母相拼,全部读作v,发唇齿音,如“不=bv,度=dv,古=gv,路=lv,扑=pv”。

(三)、在普通话中复韵母的复元音在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都有变化。

这种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等滑动变化都有一个过程,而在文县方言中复韵母大都舌位动程不足,常常将复元音读作单元音,因此将复元音韵母读作单元音韵母。

如“铁楼乡=铁炉乡,元谋人=元目人,堡子坝=不子坝”,这些字的韵母“ou”都成为单元音字母“u”,进而读作“v”。

(四)、文县方言将普通话的—部分圆唇音读作了不圆唇音。

文县话把普通话o韵母的字,全部读成了e韵母,例如“播音=be 音,白面馍=北面me,山坡=三pe”,这些字的韵母都读e。

o和e 都是舌面后半高元音,区别在于o是圆唇音,e是不圆唇音。

而文县话全部发的是不圆唇音。

(五)、文县方言大多数地区是把后鼻尾韵读成前鼻尾韵。

例如:把eng、ing、ong、iong这几个后鼻尾韵混同于相应的前鼻尾韵,于是“崩”和“奔”不分、“精”和“金”不分、“共”和“棍”不分、“穷”和“群”不分,“跟”和“耕不分”、“今”和“京”不分、“春”和“冲”不分、“熏”和“凶”不分等等。

四、文县方言的地域划分。

由于移民的来源地不同,所接壤的地方不同,文县方言有四大地域区分,又形成了独特的区域语言。

(一)、是以碧口的中心的四川方言,这个地区语言除所用词语本地化了外,说话音调完全是四川口音。

所说语言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的翘舌音全部念为平舌音,比如:“知识”普通话为“zhīshi”,碧口话为“zīsi”(音同资丝)。

“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碧口话为“cāosǐ”(音同“操四”)。

“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碧口话为“zici”(音同“资瓷”)。

(二)、第二个区域以城关为中心的城区方言,也是当地通用的方言,上面介绍的几种特征就是以城区方言为基础,下面两个区域的方言除了特别独特的几个发音外,大多数语言都和城区方言近似。

(三)、第三个区域文县洋汤河流域,这个区域的语言是以高楼山为分界线,高楼山以北的人说话时在文县方言语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音。

就是把前鼻韵母读为后鼻韵母,尤其是把an读成ang,于是,“班”读“帮”、“烟”读“秧”、“玩”读“王”。

发音很像甘肃的武威人。

如“三碗两罐子”,就读作“桑汪两逛子”。

笔者有个同学在唱郑少秋的歌时,把“蓝蓝的天、蓝蓝的梦,伤心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唱成“狼狼呆tiang,狼狼呆梦,伤心呆娘luei不会掉哈来”。

(四)、第四个区域是文县中路河流域,其方言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将j、q、x与z、c、s反用,上面已介绍过了,再不赘述。

在这个区域的地方方言中,形成了一个无法用拼音拼读的声母,用字母表示就是汉语拼音的l加一个英语音标ð连读,比如“驴读作lðu,丽读作lð”。

五、量词很少文县话量词很少,区分不清,除了山用架、江用条外,其他所有对具体的物的量词都用块来取代,如一块人,一块肉,一块门,一块马。

没有特别清晰的量词用法。

结合以上文县话的特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文县话就是:“一块(个)新花(华)谢(社)呆(的)记接(者),错(坐)呆(的)解放牌的汔切(车),来到人民公谢(社),公谢讲的四(是)谢(社)会主义建歇(设)。

桑(晌)午瓷(吃)饭,角(桌)子上摆的四(是)叶(热)me(镆)、叶(热)饼子、叶(热)资(鸡)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