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的诊断及建设

合集下载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23
3 手法复位疗法
①后半规管结石病:目的是促使后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 微粒经总脚回到椭圆囊。以改良的Epley法为常用:a.由 坐位快速至仰卧位,头部后仰呈悬头位,并向患侧转45。, 使患耳垂直向下,患者出现典型的眼震;b.待眼震消失 后保持该位置2~3min,颈部保持伸展位,头在1 min内被 动缓慢向对侧转90。;c.继续将头和躯干向对侧转动, 直到头呈俯卧位(此时身体呈侧卧位);d.1~2 min后恢复 坐位。注意事项:a.整个操作保持平稳、连续的动作; b.扶持病人头部操作时,注意观察向健侧转动时有无第2 次眼震出现,并注意其方向。在治疗成功的病例回复坐位 后将看不到眼震。c.手法复位后患者头部应保持近垂直 位(睡高枕、辅以颈套等)48 h,不向患侧卧;d.1 周后复 查再行Hallpike变位眼震试验,如无眼震出现为痊愈;否 则,可重复上述手法,再1周后复查。如超过3次仍不好, 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晕的脑部肿瘤是小脑桥脑角肿瘤(如听神
经瘤) 。头颅x线摄片可见病侧内听道扩大 或同时有骨质破坏。颅脑CT或MR检查对脑 肿瘤具有确诊价值。
14
5 颅脑外伤性眩晕 患者有颅脑外伤的症状和体征,眩晕 因外伤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形式、 程度和伴发症状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癫痫性眩晕 本病属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中的感觉性发作,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1
眩晕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 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常表现 为突发性的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 漂移或翻滚感。为当今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之一。重 庆眩晕会议对眩晕的诊断治疗讨论定稿摘录介绍如下:
2
3
1 耳源性眩晕
系指由内耳前庭感受器受到病理损伤所致,常伴有听力

眩晕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眩晕中心建设规划方案

眩晕中心建设规划方案引言眩晕是指人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物体在不停旋转、晃动和摆动的一种临床表现。

眩晕是常见的症状,据报道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2500万人因为眩晕就诊。

眩晕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因此,眩晕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出眩晕中心的建设规划方案,旨在建设一个可供患者前来就诊的现代化眩晕中心。

建设计划1.选址眩晕中心应选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备的地方。

2.建设内容(1)建设眩晕病房,提供高质量的住院治疗服务。

(2)配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电生理技术(EEG)和眼动技术(EOG)等。

(3)建设眩晕门诊,提供及时的门诊诊疗服务。

门诊应设有先进的眩晕诊断室和眩晕治疗室。

(4)开展眩晕研究,建立眩晕疾病数据库,为眩晕疾病的研究提供方便。

(5)建设眩晕康复中心,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人员构成(1)设立眩晕中心管理部门,负责中心整体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2)医疗服务团队应包括眩晕科医生、护士、康复医生、专业技术人员等。

(3)组建眩晕研究团队,包括医学研究人员、科研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

4.筹资(1)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2)医院自筹资金或通过社会捐款、投资等方式筹资。

建设目标(1)建立一座标准化、规范化的眩晕中心,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和治疗。

(2)提高眩晕疾病的诊疗水平,提高国家的医疗水平。

(3)为眩晕疾病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推动眩晕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结尾眩晕中心作为一个创新型的医疗服务机构,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科学的眩晕诊疗方案,同时也为各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的建设规划方案旨在为各位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规划模板,为眩晕中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说明眩晕是指人体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晃、颠簸或不稳定的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人体阳气虚衰、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病症。

针对眩晕,中医有一套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中医诊断眩晕的方法:1.望诊:观察病人面色苍白、面红或有其他异常表现。

2.闻诊:闻气味有没有病气。

3.问诊:询问病人有没有口渴、排便正常、睡眠好不好等问题。

4.切诊:通过取脉及体察脏腑功能来判断阴阳盛衰、气血虚实等。

二、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案:1.祛风降浊法:以祛风除湿、宽中理气的方法治疗。

可用白芍、柴胡、苍术等祛风降浊的药物或方剂,如荆防败毒散、柴胡炖薏苡仁等。

2.调和气血法:以补益气血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黄芪、当归、白术等调和气血的药物或方剂,如八珍汤、四君子汤等。

3.疏肝理气法:以舒缓肝气、调理脏腑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理气的药物或方剂,如逍遥散、柴胡汤等。

4.活血化瘀法: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或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络丸等。

5.健脾益肾法:以健脾益肾、固摄精气为主的方法治疗。

可用党参、山药、枸杞子等健脾益肾的药物或方剂,如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三、配合其他治疗方法:1.中药外治法:可用中药熏洗、贴敷、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针灸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足三里、合谷等。

3.推拿按摩法: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舒展筋骨,调和气血,缓解眩晕症状。

4.饮食调理法:根据中医理论,合理调理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眩晕症状。

总之,中医诊疗眩晕的方案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粟秀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孔繁元中山大学医学院一院神经内科黄如训眩晕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

常表现为突发性的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为当今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之一。

给病人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带来较大影响,所致的人身或工伤事故亦间有所闻; 再因眩晕易与头昏、头晕发生混淆,且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也可为脑部出血、肿瘤等重病的临床症状,稍有不慎又易导致误诊误治。

本建议系在探求诊疗工作共识的基础上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我们初步拟稿,并经全国部分省市神经病学专家、教授2003年4月重庆眩晕会议讨论定稿的,现连同其文字说明(按诊断、病因和治疗次序)分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之一眩晕的诊断流程表眩晕(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等)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专科检查定位诊断定性诊断有听力障碍无听力障碍有或无听力障碍 1、血管性 2、炎性1、耳性 1、前庭神经核性 1、前庭神经性 3、外伤性 4、中毒性2、脑干性 2、颈性 5、占位性 6、代谢性3、大脑性 7、变性性 8、先天遗传性4、小脑性 9、其它:躯体疾病、癫痫等疾病诊断如:梅尼尔病、壶腹嵴顶结石病、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Wallenberg综合征、小脑出血、癫痫性眩晕等备注:1、本流程适用于已排除头晕、头昏的眩晕病人。

2、专科检查系指神经内科、神经耳科、神经外科、内科和影象科等有关的专科检查。

眩晕的治疗流程表眩晕发作期间歇期一般处理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寻找病因康复治疗预防发作静卧、减免刺激镇静、抗晕剂:如安定、西病因明确者,进行理疗减免诱因控制水盐摄入比灵相应处理(如抗体疗增强体质防治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药:如敏使朗感染、手术、手重点加强平衡功药物预防(如预防跌伤抗胆碱能制剂:如莨宕碱法复位等)能的锻炼西比灵等)脱水利尿剂:如速尿营养代谢药:如ATP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之二眩晕的临床诊断[眩晕的临床表现]当内耳迷路半规管、及其传入径路或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见附录1)受到病理或人为的强烈刺激,或两侧功能不平衡和不协调,且超出了机体自身的耐受力时即可引发眩晕。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此外,由于临床实践的差异和患者个体差异,本研究的结果 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眩晕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 治疗。
同时,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在治疗方面,应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对症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止吐药、镇静 药等缓解眩晕症状。
对于耳石症患者,可以通过手 法复位来治疗。
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可以使用 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病因治疗
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可以采 取颈椎牵引、理疗、针灸等治疗
措施。
对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应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
血脂等。
对于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 可以通过前庭功能训练来提高前
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观察眼球震颤和身体 平衡测试来评估前庭功能
听力测试
检测听力是否受损,以及 是否与眩晕相关
头部影像学检查
拍摄头部CT或MRI以排除 颅内病变
鉴别诊断
梅尼埃病
表现为眩晕、听力下降、耳鸣等,与内耳功 能异常有关
脑供血不足
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等,可能与脑血管 狭窄或闭塞有关
颈椎病
表现为颈部疼痛、手部麻木等,可能与颈椎 压迫神经根有关
CHAPTER 02
眩晕概述
眩晕的定义
01
02
03
眩晕
一种运动幻觉,表现为周 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移动 感觉,通常由前庭系统功 能障碍引起。
分类
根据病因和持续时间,眩 晕分为急性眩晕、慢性眩 晕和发作性眩晕。
症状和表现
眩晕患者通常感到自身或 周围物体旋转,可能伴随 恶心、呕吐、出汗、面色 苍白等症状。

眩晕中心建设标准

眩晕中心建设标准

眩晕中心建设标准
一、概述
眩晕中心是专门致力于眩晕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疗机构,旨在提高眩晕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眩晕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制定本标准。

二、建设标准
1. 硬件设施
眩晕中心应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诊疗室、检查室、治疗室、病房等。

各室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 人员配备
眩晕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耳鼻喉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康复科医生等。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诊断和治疗眩晕疾病。

3. 技术设备
眩晕中心应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前庭功能检查设备、平衡功能检查设备、听力检查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眩晕程度和病因,为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4. 诊疗流程
眩晕中心应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包括患者接待、问诊、检查、诊断、治疗等环节。

各环节应衔接紧密,以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5. 医疗服务
眩晕中心应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包括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

同时,应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眩晕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三、管理要求
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

2. 严格执行医疗安全措施,防止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4.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眩晕中心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

眩晕疾病的诊断流程
13
3、伴随症状
在发作前后或同时出现耳蜗症 状,大多为前庭周围性疾患。 如伴有NS症状,应考虑为中 枢NS疾病。 如伴有颈项疼痛、肩痛、上下 肢麻木无力、黑蒙、复视等, 应考虑为颈性眩晕或PCI。
14
4、诱因
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 有无过劳、情绪变化、饮酒 体位:BPPV、颈性眩晕或PCI。
15
5、既往疾病史: 中耳炎史、眼病史、心脑血管病
2
分类
方法很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多用的分类 方法:非前庭性眩晕和前庭性眩晕,后者包 括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外周性眩晕 前庭外周性眩晕:发病率最高,约占2/3。 常见疾病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 炎,迷路炎,突聋伴眩晕,Hunt综合症,听 神经瘤等等。 前庭中枢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脑血管病 (PCI),多发性硬化,癫痫,肿瘤性病变 (原发性、转移性、副肿瘤性),遗传性共 济失调,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 正压性脑积水)。
22
诊断:右后半规管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要点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 BPPV的诊断标准: 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 短暂性眩晕发作; 2、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主要由 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进行诱发。 3、眼震有潜伏期和疲劳性。
23
病例2
女,45岁。 发作性眩晕3个月。开始时每年发作1-2次, 最近一年发作频繁,每半个月-一个月发 作一次。为自发发作,旋转感,持续约24个小时,伴右耳低调耳鸣、听力下降及 耳闷胀感;近一年发作间期仍有耳鸣,但 较发作时轻。 纯音侧听:右耳感音神经性聋(平均听阈 60dB) 温度试验:右水平半规管功能低下(两侧 不对称比为59%)
时曾做过一次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以低频下降为主(0.25-3KHZ)平均听阈为45dB。

眩晕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眩晕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如CT或MRI,用于检测脑 部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综合考虑,确定眩 晕的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进行鉴别,如梅尼埃病、良性发 作性位置性眩晕、脑供血不足等 。
03
眩晕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的环境
饮食调理
身体检查
检查患者的平衡能力、听 力、眼球运动等,以及神 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 潜在疾病。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前庭功能 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 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诊眩 晕病因。
常见诊断方法
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平衡能力 和眼球运动,评估前庭功 能状态。
听力测试
检测患者的听力水平,了 解是否存在听力下降或耳 部疾病。
病理机制
眩晕的病理机制主要与前庭器官功能障碍有关。内耳结构负责平衡和空间定向, 当其受到损伤或病变时,会导致前庭神经信号处理异常,进而引发眩晕。此外, 脑部疾病和颈椎病也可能影响平衡和空间定向,导致眩晕。
02
眩晕的诊断
诊断流程
01
02
03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如 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及既 往病史、家族史等。
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
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目前对其病因
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
03
目前对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
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和探讨眩晕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眩晕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眩晕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眩晕诊断与治疗ppt 课件
目录
• 眩晕概述 • 眩晕诊断方法 • 眩晕治疗方法 • 常见眩晕疾病诊断与治疗 • 特殊类型眩晕诊断与治疗 • 总结与展望
01
眩晕概述
定义与分类
眩晕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 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 起伏等感觉。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及发病原因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 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也称为真性眩晕, 是前庭系统(内耳、前庭神经、脑干前庭神经核及其 联系通路)病变引起,表现有旋转感、摇摆感、漂浮 感等;非前庭系统性眩晕也称为一般性眩晕,多由全 身性疾病引起,表现有头昏、头胀、头重脚轻、眼花 等,有时似觉颅内在转动但并无外界或自身旋转的感 觉。
3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血压、血糖等指 标。
女性妊娠期和更年期眩晕处理策略
01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02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调整饮食、改善睡眠等。避免使用对胎
儿有影响的药物。
女性更年期眩晕处理策略
03
女性妊娠期和更年期眩晕处理策略
01
02
03
04
了解更年期相关症状,如潮热 、盗汗、心悸等。
抗胆碱能药物
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 可抑制前庭系统活动,减 轻眩晕症状。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 内淋巴囊减压术、前庭神经切断术等。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颅内感染等患者不宜手 术治疗。
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措施
前庭康复训练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提 高前庭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眩晕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规范眩晕的临床路径实施,提高眩晕患者的诊疗水平,特制定了以下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一、初步评估。

患者初次出现眩晕症状时,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包括对患者病史的详细询问,了解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情况。

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耳鼻喉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眩晕症状。

二、辅助检查。

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必要时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头颅MRI、内耳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眩晕的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三、诊断与分型。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明确眩晕的病因和类型。

眩晕可分为前庭性眩晕、非前庭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眩晕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治疗方案。

根据眩晕的病因和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前庭性眩晕,可采取药物治疗、前庭功能锻炼等措施;对于非前庭性眩晕,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措施;对于中枢性眩晕,需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五、随访与复查。

对于眩晕患者,需进行定期的随访与复查。

随访时应询问患者的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应重复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六、教育与康复。

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眩晕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注意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前庭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七、病例讨论与交流。

定期组织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病例讨论与交流,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和交流,提高眩晕的诊疗水平。

以上就是眩晕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眩晕患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病理机制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本体感觉系统病变等
眩晕对患者的影响
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心理影响
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并发症
听力下降、头痛、跌倒等
02
眩晕的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
1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眩晕的发作时间、频 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2
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病史,如耳部疾病、头部 受过伤、颈椎疾病等。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的预防措施 • 眩晕的康复治疗
01
引言
眩晕症状介绍
眩晕
旋转感觉,视物旋转,倾倒,站立不稳,天旋地转等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
眩晕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其他原因
增加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眩晕发作。
05
眩晕的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
01
针对眩晕的康复训练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 制定。
02
康复训练应注重个体化,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采取不同的
训练方法和手段。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前庭功能,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
03
稳定性。
心理干预
对于因眩晕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患者,心理干预 是必要的。
3
询问患者家族病史,以排除遗传性疾病的可能 性。
体格检查
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 肺听诊等。
检查耳部,以确定是否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 部疾病。
检查颈部,以确定是否有颈椎病或颈部肌肉紧张 引起的眩晕。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 全身性疾病。

3 脑病科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3 脑病科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3 脑病科眩晕中医临床路径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甚至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

在中医理论中,眩晕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

为了规范眩晕的中医临床诊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为眩晕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张伯礼、吴勉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年出版)。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第 8 版,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出版)。

1、有明确的眩晕症状,如旋转感、摇晃感、漂浮感等。

2、伴有平衡障碍、眼球震颤、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

3、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耳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排除其他导致眩晕的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辨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恼怒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症状: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或补肾助阳。

方药:左归丸加减;或右归丸加减。

4、痰湿中阻证症状: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眩晕 诊疗方案

眩晕 诊疗方案

眩晕诊疗方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头重或周围景物旋转等感觉。

眩晕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对于眩晕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诊断,为其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1. 诊断眩晕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首先会向患者询问病史,包括眩晕出现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以了解眩晕症状的特点。

1.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头颈部、内耳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1.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一些潜在的病因。

1.4 辅助检查眩晕诊断的辅助检查包括:•电子眼震图(ENG)•前庭脱敏试验•脑电图(EEG)•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眩晕的病因。

2. 眩晕的常见病因眩晕常见的病因包括: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是一种内耳疾病,常表现为头位改变时短暂的眩晕发作。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物理疗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患者可以进行前庭重定位操和前庭脱敏。

2.2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梅尼埃病是一种慢性内耳疾病,表现为间歇性的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满。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手术治疗等。

2.3 眩晕型偏头痛眩晕型偏头痛是一种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疾病,表现为眩晕发作伴随头痛。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药物预防和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等。

2.4 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常见的病因包括脑干血管病变、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治疗方案一般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眩晕的治疗方案眩晕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因而定。

以下是眩晕常见病因的治疗方案:3.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对于BPPV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前庭重定位操:通过特定的头位改变,将耳石移除内耳的后半规管,缓解眩晕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的诊治
眩晕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

眩晕的发生涉及到内耳前庭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机理复杂,给研究者带来困难,不易取得重要突破。

尽管如此,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给广大眩晕患者带来希望。

眩晕的发病情况: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的主诉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

眩晕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人群的4.9%,发病率约为1.4%,其中最多见的是周围性眩晕﹝1﹞,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h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多的一种约占所有眩晕症的1/3。

BPPV的终生发病率为2.4%,年发病率为0.6%﹝2﹞,按照这个比例率推算,北京人口1500—2000万,每年约有10万人发病,全国按13亿人口计算,每年近800万人发病。

眩晕涉及到各个学科,内、外科约占5%,耳鼻咽喉科门诊约占15%,神经内科和骨科也占15%左右。

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眩晕,老年人几乎一半以上有眩晕。

Anderson报告,眩晕占老年门诊的81%—91%﹝3﹞。

(眩晕的国内外统计:BPPV 34.3%、老年性共济失调 20%、梅尼埃病 5.9%、体位性低血压 5.9%、广场恐怖症 5.7%、前庭神经炎4.3% 、偏头痛性眩晕 3%、多发性硬化 1%、帕金森病 1%、非前庭源性平衡障碍 0.7%、听神经瘤0.4%、耳毒性药物所致眩0.1%)
眩晕的目前诊治
近些年来,眩晕性疾病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对该病的研究有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是认识到BPPV的发病率最高,约占所有眩晕性疾病的1/3;二是复位治疗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法复位治疗可以达到90%以上的疗效,复发率只有4—7%。

也就是说大概有1/3的眩晕患者可以得到立竿见影良好的治疗效果。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诊断依据:1、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 min至数小时。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

无意识丧失。

2.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

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听觉重振现象。

3.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符合以上任何一条为可疑诊断。

对于可疑诊断者根据条件可进一步行甘油实验、耳蜗电图、耳声发射及前庭功能检查。

4.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目前的治疗:主要控制眩晕,保护提高听力。

急性发作期—对症处理,镇静,减轻水肿:利尿,脱水,改善微循环。

静止期,生活饮食控制:低盐,锻炼,调节情绪,激素治疗,Meniett正压脉冲治疗,内淋巴囊手术,化学切除,前庭神经切断术等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周围性眩晕的32%,治疗有效率90%以上;梅尼埃病占周围性眩晕的26%,治疗有效率90%以上,其他相关的眩晕可相应对症处理。

我科在我院优势所在:
目前我科王飞主任及李兆乾医师进修于北京医院眩晕中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可以做到诊断明确,手法复位准确。

梅尼埃病可以明确诊断,给予相关药物及化学切除等处理。

颈性眩晕方面,我骨伤科医师具有明确诊断及治疗方式多样。

未来建设:
根据我科目前情况,可以开展眩晕门诊及病房。

门诊对轻度眩晕诊治,眩晕剧烈患者可以住院治疗。

复杂、难诊断性患者可于北京医院进一步诊断。

我科现于北京医院眩晕中心关系良恰。

原文数据参考:
(1)NEUHAUSER H K Epidemiology of vertigo,Curr Opin Neurol 2007,20(1):40-46.
(2)Von Brevern M, Radtke A,Lezius,et al. Epidemiology of benigh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Neurosurg.Psychiaty.2007;78:710-715.
(3)张素珍主编.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未来建设及优势方面我写的不是太过于具体。

你再具体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