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财务报表分析

合集下载

601607上海医药2022年经营成果报告

601607上海医药2022年经营成果报告

上海医药2022年经营成果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1、利润总额2022年利润总额为880,835.33万元,与2021年的814,381.49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8.16%。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2、营业利润2022年营业利润为901,465.04万元,与2021年的820,548.63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9.86%。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资产处置收益增加138,062.8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42,474.16万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9,103.02万元,管理费用减少15,172.86万元,共计增加214,812.92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投资收益减少127,827.6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减少31,313.84万元,其他收益减少10,502.56万元,营业成本增加1,421,377.38万元,销售费用增加96,094.15万元,研发费用增加12,492万元,财务费用增加6,782.3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5,004.6万元,共计减少1,711,394.55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增加80,916.41万元。

3、投资收益2022年投资收益为53,311.71万元,与2021年的181,139.3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0.57%。

4、营业外利润2022年营业外利润为负20,629.71万元,与2021年负6,167.14万元相比亏损成倍增加,增加2.35倍。

5、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3,198,129.98万元,比2021年的21,582,425.9万元增长7.49%,营业成本为20,149,492.31万元,比2021年的18,728,114.93万元增长7.59%,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增长,但营业成本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表明企业经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二、成本费用分析1、成本构成情况上海医药2022年成本费用总额为22,490,725.09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20,149,492.31万元,占成本总额的89.59%;销售费用为1,427,897.49万元,占成本总额的6.35%;管理费用为499,168.9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22%;财务费用为131,319.2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58%;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1,627.3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32%;研发费用为211,219.76万元,占成本总额的0.94%。

上海医药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360,387.67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344,199.18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70%。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经营利润却有所上升,企业通过压缩成本费用支出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要注意营业收入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7,405,504.67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7,928,690.97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6.6%。

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612,036.49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643,018.8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82%。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但企业的营业利润却不降反增,企业采取了紧缩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盈利水平的经营战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注意营业收入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222,479.19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232,922.97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48%。

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5%,与2019年上半年的2.52%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水平正常。

2020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7,050.8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72,532.94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7.56%。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上半年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2020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出现过快增长。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

上海医药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量报告一、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入为19,627,027.45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17,727,214.9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72%。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13,419,461.21万元,它是企业当期现金流入的最主要来源,约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68.37%。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现金能够满足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需求,经营活动现金净增加163,842.39万元。

企业通过增加负债所取得的现金也占不小比重,占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总额的17.27%。

这部分新增借款有84.86%用于偿还旧债。

二、现金流出结构分析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出为19,211,488.06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17,292,815.6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10%。

最大的现金流出项目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现金流出总额的62.09%。

三、现金流动的稳定性分析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到的现金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提高。

2023年上半年,工资性支出有所增加,企业现金流出的刚性增加。

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入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现金流出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四、现金流动的协调性评价2023年上半年上海医药投资活动需要资金261,465.06万元;经营活动创造资金163,842.39万元。

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不能被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满足,还需要企业筹集资金。

2023年上半年上海医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162.06万元。

满足了投资活动的资金缺口。

五、现金流量的变化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15,444.5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的434,300.42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34%。

上海医药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2020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出现过快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 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 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项目名称 总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应收票据
资产主要项目变动情况表(万元)
2019年上半年
数值
差值 增长率(%) 数值
1.36 120,929.59
0.20 22,012.2
0.11 843.17
23.03
1.64 1.13 0.21 0.01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4,790,774.94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 13,391,417.6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45%。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项目名称 总资产 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
资产构成表(万元)
2018年上半年
2019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2020年上半年 数值 百分比(%)
11,901,046. 57
100.00 13,391,417. 69
100.00 14,790,774. 94
100.00
8,711,684.3 8
8.91 1,148,358.9 5
8.58 1,185,472.3 9
8.01
固定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742,707.64 489,467.88
6.24 886,212.21
4.11 486,156.87
6.62 1,052,347.2 4
3.63 657,088.39
7.11 4.44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 流动资产的46.49%,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上海医药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上海医药2020年资产总额为14,918,565.5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0,756,292.62万元,主要以应收账款、存货、货币资金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9.04%、22.39%和20.73%。

非流动资产为4,162,272.93万元,主要以商誉、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27.25%、25.2%和15.98%。

资产构成表(万元)项目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总资产12,687,933.45 100.00 13,702,639.59100.00 14,918,565.55100.00流动资产9,327,788.26 73.52 9,809,158.1471.59 10,756,292.6272.10应收账款4,215,211.17 33.22 4,733,980.3534.55 5,274,590.5935.36存货2,502,401.03 19.72 2,487,735.6818.16 2,408,825.7716.15货币资金1,869,466.9 14.73 1,815,281.7713.25 2,229,623.2714.95非流动资产3,360,145.19 26.48 3,893,481.4528.41 4,162,272.9327.90商誉1,134,528.61 8.94 1,078,991.857.87 1,134,226.827.60固定资产859,616.84 6.78944,567.516.89 1,049,071.577.03长期股权投资436,660.48 3.44485,377.913.54 665,106.44.46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9.04%,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1比2010 5.606332191 0.051213162 0.3818671 3.576774388
第9页/共27页
9
10
第10页/共27页
三 能力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 3.营运能力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
第11页/共27页
11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1/12/31 2010/12/31
5489987
3741107
287373
207657
204224
136825
0.84
0.69
2012比2011
2011比2010
营业收入(万元) 0.240041552
0.467476605
营业利润(万元) -0.027090228 0.383883038
净利润(万元) 0.005205069 0.492592728
第13页/共27页
13
结合长期偿债能力上图可看出: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负债率指标值逐年下降,说明企业
长期偿债能力逐渐增强,财务风险逐渐减小,企业偿债能力需继续 维持此状态较好。
股东权益比率基本在50%左右,且比率相对稳定,说明投资者投 入的资金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稳定,企业偿债能力较稳定。
上海医药公司2010年到2012年速动比率从0.98逐渐上 升到1.31,在11年和12年该指标值均大于1,表明企业的 短期偿债能力较好。上海医药公司现金比率在11年到12 年时,有所下降,主由于2011年上药公司进行了两次收 购的因素造成的。
相比云南白药而言,云南白药公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比较好,企业应继续保持此趋势,使短期偿债能力能稳 定并逐渐提高,速动比率均大于1。

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净利润
竞争对手A净利润最高,竞争 对手B和竞争对手C相差不大

毛利率
竞争对手B毛利率最高,竞争 对手A次之,竞争对手C最低

研发投入
竞争对手B研发投入最高,竞 争对手A次之,竞争对手C最
低。
竞品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A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竞争对手B创新能力较强,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竞争对手C在 中药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销售网络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 覆盖全国主要地区。
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 和工艺,具备大规模生产 能力。
02
财务业绩
总营收详情数据
上海医药公司从2019年到2022年,总营收持续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率最高为12.46%,2022年同比增长率略有下降为 7.49%。
总资产详情数据
上海医药公司总资产持续增长,2022财年同比增长21.23%。
业务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步阶段
公司成立于上世纪XX年代, 初期主要从事药品流通业 务。
扩展阶段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公 司开始涉足药品制造领域, 并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转型阶段
近年来,公司开始向医疗 服务领域转型,加强一体 化服务能力。
业务规模
市场份额
公司在上海市医药行业具 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排名 靠前。
建议公司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寻找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降
低生产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
03
建议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
高盈利能力。
展望
持续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上海医药公司应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加大研发投入, 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上海医药2023财务报告

上海医药2023财务报告

上海医药2023财务报告1. 引言本文档所述为上海医药公司2023年度的财务报告。

该报告旨在提供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未来发展的详细分析与解读。

以下将按照报告的常用结构,分别从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公司进行全面评估。

2. 财务状况2.1 资产负债表上海医药公司在2023年实现总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

负债方面,公司总负债规模为800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

公司净资产规模为200万元人民币,资产负债比率为40%。

2.2 利润表上海医药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80万元人民币。

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销售,净利润的增长得益于公司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和市场扩张策略的有效实施。

毛利润率为40%,净利润率为16%。

2.3 现金流量表在2023年,上海医药公司的净现金流量为1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万元,主要来自销售收款和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

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万元和0万元。

3. 经营绩效3.1 产品销售情况上海医药公司在2023年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开拓市场,实现了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

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包括创伤外科器械、心脑血管药品和抗癌药物等。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2 成本控制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上海医药公司在2023年加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公司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公司积极谈判采购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增加毛利润。

3.3 市场扩张上海医药公司在2023年积极开拓新市场,通过增加销售渠道和加强营销活动,拓展产品的销售范围。

公司加强了与各地分销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市场扩张为公司增加了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资金需求为3,828,434.24万元,2023年三季度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3,802,113.02万元。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权益资金能够满足长期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并且还有3,162,607.38万元的权益资金可供经营活动之用。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的总资金需求为665,826.87万元。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4,193,593.33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4,808,300.21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3,802,113.02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4,500,946.77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4,654,623.49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4,961,976.93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4,550,874.37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该企业偿还全部有息负债大概需要1.7个分析期。

只是负债率相对较高,如果经营形势发生逆转会存在一定风险。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7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4,219,914.55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缺口为3,534,673.2万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已被长期性融资活动所满足。

其中:应收股利增加38,351.04万元,应收账款增加390,416.1万元,预付款项增加266,690.01万元,存货增加669,543.1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2,565.65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6,409.07万元,共计增加1,383,975.05万元。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9,902,972.7 73.14
3
8,350,654.9 73.65
5
88.51
536,124.7
3.79 525,882.79
3.91 570,663.23
6.05
991,770.46
7.02 855,405.41
6.36 715,418.68
7.58
2,267,422.3 3
2,162,339.4 16.05
项目名称
总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其他
资产构成表
2020年一季度
2019年一季度
2018年一季度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14,128,281. 4
13,446,600. 100.00
35
9,434,447.5 100.00
2
100.00
10,332,963. 9
26,353
0.26 232,033.65
2.34 160,891.24
1.93
2,171,851.5 9
1,852,954.7 21.02
4
1,782,629.1 18.71
4
21.35
873,494.73
8.45 524,316.89
5.29 316,045.15
3.78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一季度总资产为14,128,281.4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2 页 共 38 页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13,446,600.35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07%。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货币资金增加318,896.85万元,存 货增加171,271.4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36,365.05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 增加93,285.2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70,00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 加24,880.85万元,商誉增加21,151.37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5,768.2 万元,长期投资增加10,241.92万元,开发支出增加4,699万元,生产性生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601607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98,520.2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80,993.92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9.68%。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应收账款增长的贡献。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5,801,240.6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5,525,593.01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99%。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73,717.3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54,269.8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22.74%。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增长,表明企业采取了较为成功的销售战略,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43,038.04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43,488.7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31%。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与2022年三季度的2.28%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38,112.7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34,867.9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9.31%。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685,241.35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上海医药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3.08%,总资产报酬率为4.66%,净资产收益率为7.7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14%。

上海医药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187,139.97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56,286.3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9.74%。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迅猛增加,但这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贡献,应当关注应收账款的质量。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4,609,914.08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4,165,422.0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67%。

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320,453.2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303,288.3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66%。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明显市场效果,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27,529.07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28,918.05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1.08%。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与2019年三季度的2.68%相比变化不大。

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销售利润有较大幅度上升,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30,891.8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40,493.3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23.71%。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2020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上海医药2020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上海医药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上海医药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上海医药财务报表分析2009-2010H CHEN, JINGJING...目录一.上海医药概况. (3)(一)历史沿革 (3)(二)主营业务 (3)二.医药行业介绍. (4)(一)行业概述 (4)(二)发展现状 (4)(三)发展趋势 (6)(四)行业壁垒 (7)三.上海医药核心优势 (10)四.上海医药财报解析 (11)(一)趋势分析(Historical) (11)(二)比较分析(Cross-Sectional) (16)五.上海医药发展前景 (19)(一)公司战略规划 (19)(二)H股发行计划 (19)(三)公司发展前景预测 (20)一.上海医药概况(一)历史沿革1995 年,上实集团合资组建三维制药,正式进入医药产业1998 年,上实集团收购正大青春宝,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扩大在医药方面的投资原上海医药管理局下属企业改制组建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集团与施贵宝,罗氏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成为全球第一家获罗氏授权生产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厂家2001 年,收购胡庆余堂与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2002 年,收购胡庆余堂国药号2003 年,收购厦门中药厂2004 年,上实控股收购上实医药2008 年,上海市国资委将上海华谊,上海工业投资各持有的上药集团30%股权划拨给上海上实2009-2010 年,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医药资产重组整合,上海医药成为旗下唯一医药上市平台自此,上海医药拥有医药研发与制造,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业务,成为我国A股市场市值较大,综合竞争力可观的全产业链医药上市公司。

(二)主营业务上海医药融医药工商业于一体,在工业领域主营化学,生物,中药药剂的研发制造,兼营医疗器械,在商业领域涵括医药的分销与零售业务。

二.医药行业介绍(一)行业概述医药产业跨越传统与现代产业,是融合多学科,多技术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他不仅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一季度实现利润为156,666.43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171,853.31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8.84%。

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营业利润也有所下降,企业在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及时采取了压缩成本费用开支的战略,但未能完全消除收入急剧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一季度营业成本为3,419,581.7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3,940,264.0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3.21%。

2020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94,018.23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331,367.3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1.27%。

2020年一季度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市场销售形势迅速恶化,并引起盈利能力的下降,应当采取措施,调整销售力量和战略。

2020年一季度管理费用为111,606.88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115,320.8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22%。

2020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6%,与2019年一季度的2.51%相比变化不大。

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管理费用控制有效,但经营形势迅速恶化。

2020年一季度财务费用为35,509.56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33,223.71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88%。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一季度企业资金不合理占用数额较大,企业经营活动资金紧张,资产结构不太合理。

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恶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医药财务报表分析2009-2010H CHEN, JINGJING目录一.上海医药概况 (3)(一)历史沿革 (3)(二)主营业务 (3)二.医药行业介绍 (4)(一)行业概述 (4)(二)发展现状 (4)(三)发展趋势 (6)(四)行业壁垒 (7)三.上海医药核心优势 (10)四.上海医药财报解析 (11)(一)趋势分析(Historical) (11)(二)比较分析(Cross-Sectional) (16)五.上海医药发展前景 (18)(一)公司战略规划 (18)(二)H股发行计划 (18)(三)公司发展前景预测 (19)一.上海医药概况(一)历史沿革•1995年,上实集团合资组建三维制药,正式进入医药产业•1998年,上实集团收购正大青春宝,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扩大在医药方面的投资原上海医药管理局下属企业改制组建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医药集团与施贵宝,罗氏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成为全球第一家获罗氏授权生产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厂家•2001年,收购胡庆余堂与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2002年,收购胡庆余堂国药号•2003年,收购厦门中药厂•2004年,上实控股收购上实医药•2008年,上海市国资委将上海华谊,上海工业投资各持有的上药集团30%股权划拨给上海上实•2009-2010年,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医药资产重组整合,上海医药成为旗下唯一医药上市平台自此,上海医药拥有医药研发与制造,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业务,成为我国A股市场市值较大,综合竞争力可观的全产业链医药上市公司。

(二)主营业务上海医药融医药工商业于一体,在工业领域主营化学,生物,中药药剂的研发制造,兼营医疗器械,在商业领域涵括医药的分销与零售业务。

二.医药行业介绍(一)行业概述医药产业跨越传统与现代产业,是融合多学科,多技术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他不仅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产业链结构医药产品研发医药产品生产制造医药产品流通交换医药服务与产品交换(二)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 年以来全球医药行业的增长势头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生产、销售平稳增长•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效益增幅虽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较快水平,整体效益良好究其原因,除了居民对药品的刚性需求,也由于中国正处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上升通道,国家财政给医药市场扩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行业特征就医药行业目前发展态势看来,呈现三大特征:•产销持续稳步增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投资增幅不断加大2)最新数据截止2010 年8 月31 日,所有医药上市公司已公布2010 年中期业绩,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情况表现良好,分别同比增长29.36%、46.95%,增速有所加快;毛利率略升0.9 个百分点至30.3%,销售利润率提升1.6%至11.51%。

板块总体表现略优于医药制造业宏观数据。

2.产业政策1)全国性2009年是历年来医药行业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医改、药品集中采购、药品整治、H1N1流感、产业发展等政策相继出台,从推进落实力度可看出政府改革整合该行业的决心。

2010年8月11日,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余功斌说,今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安排支出44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389亿元,比去年执行数1277 亿元增长了8.8%。

2003 年至2009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累计达到13023 亿元,平均增幅达29.4%。

据此推断,只要明年财政收入平稳,3年内医改新增投入将达到8500亿元。

近期备受关注的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已完成,9月成为一个值得期待的时间点。

规划的重点在于,要培育1-2 家千亿企业,20家百亿企业,解决行业集中度不高,以药养医等问题。

2919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生物医药正是重点之一。

2)地方性江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将生物医药纳入到正在实施的新兴产业振兴计划。

其中,四川已经将生物制药列为四川“十二五”规划冲刺产值的新兴行业之一,江苏希望到2012 年生物医药销售收入超过5000 亿元,而北京力争未来3 年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现在的不到400 亿元增加到1000 亿元,上海则计划到2012 年底,使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达2000 亿元。

3.竞争格局1)产业整体竞争态势与国外医药行业相比,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普遍偏低,目前产业整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新药试验费用低。

未来研发水平,融资渠道,流通区域,政策支持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医药流通行业为例,产业集中度过低,恶性竞争屡禁不止。

目前国内前三名医药流通企业为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合计市场份额约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而德国仅保留了10个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其中前3 家占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左右。

2)潜在进入者与替代产品在许多关键的治疗领域,药品及其替代疗法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药品相互之间也是如此。

以生物制药为例,由于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以及限制血液制品进口,使得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竞争秩序趋于规范,市场份额趋于向优势企业集中。

3)主力品牌分布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仍然处于发展期,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只是促进了几个大型厂家的规模化发展。

中国医药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很多企业也通过一类或几类产品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并谋求在更多药品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远景规划,但是业内领跑者并未出现。

(三)发展趋势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革命。

在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粗放式发展的问题越发突出。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的恢复之后,逐渐步入正轨,呈快速稳定发展的趋势。

中国未来药品价格调整的新方向和酝酿两年的新医改已于今年在部分省市展开试点。

此次医改将重点整治中国医药行业一直存在的“多、小、散、乱、差”问题,进而促进该行业健康成长,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

赛迪顾问预测,2010-2012年中国医药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预计在23%-29%之间,产业规模预计超过20000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才刚刚开始,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医药产业目前进入新医改牵引下的新一轮有序发展期,未来新医改方案将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行业优胜劣汰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及城镇化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医药行业的需求持续提高。

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台实施,将唤醒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四)行业壁垒如果把行业可能带来的收益比作蛋糕,需求的旺盛和持续程度决定了蛋糕的大小,而行业壁垒则决定了可以分享蛋糕的人数和人均份额。

1.市场需求1999-2008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市场规模注:截至2008年11月,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了工业行业平均数据目前,我国人均医疗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水平,政府预算支出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空间巨大。

综合近期和远期分析,国内药品需求量都将处在上升通道:•近期来看,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带来了市场扩容,医疗费用增加额将呈逐年上涨态势•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无疑将对医药行业形成长期支撑2.行业壁垒1)高科技医药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为后续想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设定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标准。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

尤其是新药研发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

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 年的时间,耗费8 亿~10 亿美元左右。

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 年间,每隔5 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 倍。

3)高政策医药行业是受政府规制最多最严,受政策影响最深最大的行业之一。

就中国目前政策导向来看,医药行业在未来5至10年都将是受到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并将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

政府政策将为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设定高端严格的进入门槛,把他做大做强。

4)高垄断观察欧美国家庞大成熟的医药行业,无论制造或流通领域,从根本上说都被有强大研发实力和渠道控制力的几家龙头企业所垄断,这也是中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上海医药核心优势值得注意,上海医药本身存在的劣势和制约因素也是目前国内医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四.上海医药财报解析(一)趋势分析(Historical)1.2008A – 2010H财务数据分析析基于调整后数据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医药资产重组与内部制度构建已基本结束,效率超出市场预期。

其组织架构聚焦12家核心子公司,实现了集团管理的扁平化和专业化。

这种高效的整合带来了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业绩的超预期增长。

2010年1-6月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85.23亿元,同比增长2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66 亿元,扣除2009年同期联华超市股权出售因素后净利润增长67.50%;实现EPS 0.386元。

经营性现金流高达10亿元,同比增长23%,远超经营性净利润,盈利质量优异。

2.整合前后实力对比自2009年10月公布重组方案,仅用不到6个月时间上海医药就全部完成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购买上药集团和上实控股资产,进度超出市场预期,显示上海市国资委及新上药领导班子的整合决心。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新上海医药产业链示意图重组完成后,新上药形成医药工业(包括研发、生产和制造)和医药商业(包括分销和零售)两大业务板块,成为A股市值最大,覆盖医药行业全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医药龙头企业,而工商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将为未来发展提供动力。

此外,新上药作为上海市国资委医药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政府支持力度大,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表示,上海医药未来的扩展除了兴建中央工厂等内涵式发展外,也少不了外延式并购重组,计划瞄准目前境内药品用量最大的区域,如分别占据全国药品总量40%、21%和16%的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作为战略并购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