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思想汇报

学前教育思想汇报

学前教育思想汇报一、引言学前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质量。

本文将围绕学前教育的理论思想展开分析和讨论,探讨学前教育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状况。

二、学前教育理论思想的演变1. 儿童中心理论儿童中心理论是现代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发展。

该理论提倡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 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核心,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情感培养,通过情感教育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3.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类拥有多种智能,不同孩子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优势。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激发儿童潜能,促进个体发展。

三、学前教育实践的探索1. 游戏教育游戏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是学前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的教学方法。

2.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素质教育应该贯穿始终,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体验。

3.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和学校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四、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学前教育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结语学前教育思想的汇报是对学前教育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展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学前教育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案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理解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简述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背景。

介绍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强调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应用。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思考的短文。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的教育改革2.1 教案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详细讲解鸦片战争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改革方向。

分析鸦片战争后教育改革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使用历史文献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育改革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加深对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学前教育3.1 教案目标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掌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教育思想。

3.2 教学内容介绍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详细讲解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教育思想。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历史文献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思想。

3.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加深对洋务运动的理解。

2016学前教育学(高教版)教案:第四章幼儿教育目标

2016学前教育学(高教版)教案:第四章幼儿教育目标

第四章幼儿教育目标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明确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认识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及幼儿教育目标的特点;教学重点:幼儿教育目标;幼儿园教师在目标实施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五育”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幼儿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所谓“目的”,是人对于他所希望达成或获得的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设定。

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根本特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教育结果的预期.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和幼儿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具体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如学前教育目标,中小学教育目标等。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概括与具体、指导与操作的关系。

(一)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或前提。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它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活动过程。

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去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确定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教育目的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它指明了受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与教育实践活动所要追求的结果。

(二)教育目的的依据与结构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

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统一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

教育目的由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构成。

教育目的的形式.一般反映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或素质.例如体、智、德、美等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或素质。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1937年,以国难教育社代表身份主动参加宋庆龄等人发起旳营救爱国“七君子” 活动,为国难教育社主编抗战课本。上海沦陷后,组织复社,编辑出版《西行漫记》、 《鲁迅全集》、《列宁全集》等,被日伪与国民党蓝衣社列为暗杀对象。
1942年,撤离到新四军淮南根据地,任江淮大学秘书长。
1943年到延安,任延安大学教育系副主任,被评为陕甘宁边区模范文教工 作者。
1947年后任北方大学文教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教研室主任、北平军管会教 育接管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等教育部计划财 务司副司长、司长,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体制旳建设,明确表达不同意机械照搬 苏联经验。
1957年,因在高级党校学习会上提出建立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等意见, 被错划为“右派”,分配到教育部图书馆管理资料。1970年起,下放安徽凤阳 干校劳动。1972年因病回家,1976年10月14日卒于上海。1978年12月,教育部 党组对错划“右派”案予以改正,在追悼大会上,赞扬他“是我们党旳一位好党 员,教育战线上一位老战士”。
Part 1 Part 2 Part 3
活旳教育
•活教育旳课程论 •鉴于老式教育旳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 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活教育旳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到 大自然中去学习。但是,应该看到,陈鹤琴并没有否定课 本在教学中旳地位。
Part 1 Part 2 Part 3
我国当代著名幼教教授张雪门提出旳一套有关幼稚园 课程旳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以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旳孩子们在幼稚园生 活中旳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以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 合在小朋友旳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动,并把生活和行动 看作相互联络旳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旳两大 原因。

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重点+试题

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重点+试题

⒉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 • 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陶行知运用了艺友 制培养幼教师资。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 客问》中,陶行知解释了艺友制:“艺友 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 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 手艺便是艺友制。”“凡是朋友之道教人 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
含义: 艺友制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 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 方法是边干边学。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培养幼教师资运用(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判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艺友制培养 幼教师资。(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P73 (二)幼儿教育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真题 :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
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 和富贵病的是我国教育家(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 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 富贵病。
第四章育思想概述
一、近代的儿童公育思想
(一)康有为论儿童公育思想
康有为(1858-1927),广东省南海人,是中国近 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的代表人物。 1891年起,在广州庆里万木草堂讲授新学,宣传自 己的改革思想,先后出版《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引起思想界大轰动。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 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1.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
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2.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 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的是( 康有为 )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简述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探讨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的学前教育思想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变革和探索。

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变化和探索。

探讨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文献研究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学前教育思想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贡献。

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分析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

探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戊戌变法与学前教育思想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贡献。

让学生理解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分析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革。

探讨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论文: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提出原因

论文: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提出原因

分析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提出的原因摘要:从清末到“五四”前后,以康有为、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儿童公育的主张,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儿童公育思想。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儿童公育思想,然后简单分析了该思想提出的原因。

关键词:近现代;儿童公育思想;原因一、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简介1.思想渊源儿童公共教育是国家对儿童普遍实施的社会教育。

中国的儿童公育思想自古就有。

《礼记礼运》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即是其渊源之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倡“儿童公育制”,指由国家专设公共教养机构,由专人负责施行公育,而我国古代儿童公育思想是以儿童公有为前提,由原始族群或氏族成员共同承担,幼儿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成人对于幼儿的教养也无亲疏之别。

①在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种有力的统治工具出现后,原始社会的部落大家庭逐渐演化为相对较小的家庭,社会性质的儿童公育也随之被家庭教育占去绝对优势,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自1840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大家庭分化出个人小家庭。

由于家庭性质发生变化,公共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出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地位受到挑战。

20世纪初,中国有关儿童公育的讨论盛极一时。

2.主要代表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的主要人物有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及五四时期的一批文化激进主义者,他们分别从空想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等立场诠释自己的观点。

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康有为首次系统提出了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康有为主张废除家庭,孕妇入胎教院,婴儿进入育婴院,断绝亲子关系,由社会公养,直到成人。

蔡元培是五四时期儿童公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康有为的主张不同,他不提倡完全消灭家庭,他认为,当时不少家庭娶妾续仆,明争暗斗,父母素质低,教导无方,家庭教育不尽理想,主张儿童进入公立的胎教院和育婴院进行教养。

恽代英根据自己掌握和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初步知识,宣称个体经济组织崩坏,私产,家庭,国事已经失去时代价值;他主张打破私产,自由恋爱,实行儿童公育。

2016学前教育史习题:第5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2016学前教育史习题:第5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5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1.颁布新的教育宗旨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新的教育宗旨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教育方针,其所注重的道德教育,是指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灌输于新一代,取代了忠君、尊孔的旧道德。

实利主义教育是指要量儿童之力,给其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精神,强调美育、体育,这都为学前教育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2.制定学制系统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不久教育部又陆续颁发了各种学校令,与“壬子学制”相结合,成“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实行到1922年。

按此学制规定,学校系统分三段四级,小学一段二级,中学大学各一段一级。

初小一级,为义务教育,4年,毕业入高小三年或师范、实业学校。

中学4年,毕业入大学预科或高等学校、高等实业学校、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本科3年或4年。

这个学制的框架结构与癸卯学制相近,基本上也是仿照日本。

3.改革课程主要是改革中小学课程,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实用课程及美术、音乐等,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培养。

4.改革教学原则和方法废除封建专制主义的遗毒,强调教学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得用体罚,主义教育内容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联系。

(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按“壬子癸丑”学制的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

,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与大学院(今研究生院)一样,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级。

它的建置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附属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

蒙养园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中。

这也是学前教育地位提高了的标志。

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在资产阶级教育和教育团体的推动下,1922年9月,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西哦女干部《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或称“新学制”。

2016中国当代学前教育习题:第十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016中国当代学前教育习题:第十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第十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2000)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学前教育逐步形成了由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

P2532.规定我国幼儿园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和勤俭办园的文件是《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P2553《幼儿园教育纲要》将“作业”改为“上课”,将“教养员”改为“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使幼儿园重“上课”的倾向。

P256△△4农村幼教文件有两个:《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P256-2575.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幼儿园管理条例》P258△△6.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全日制幼儿园P268△△7为了适应教育改革,还成立了实验幼儿园,实验研究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

P2698“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教育培养骨干教师”文件:《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P2709在幼儿师范学校中,首开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先河的是:上海幼儿师范学校。

P27310 1986,开始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考核,分为《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专业合格证书》P27411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幼儿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及其他幼教工作者。

P27512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培养高校学前教育教师和科研人员。

P275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大部分为中等师范毕业生P27614 .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15 .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规定,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合格学历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 P27816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提高。

17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幼儿教育研究机构是“幼儿教育研究室” P27918 学前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体现了普及性、群众性、学术性的特点。

P28019《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是中央科教所幼教室主持的第一个项目。

2016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湖南师大版)课件:第二章 学前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

2016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湖南师大版)课件:第二章 学前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

专题3: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简史
一、新中国成立前(1904年—1949年) (三)解放区(1927年一1949年) 1、“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指导思想:保育儿童,服
务于革命战争和经济市场,及培养革命的接班人 2、注重对妇女及儿童的保护,体现出倾向社会福利
的趋势:一系列相关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3、政策缺乏一致性和系统性:多见于政府文件或报
第一节 概述
四、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关系 (一)联系:后者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 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 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前者的定型化和规范化; 前者不仅指导着后者的制定过程,而且指导着其 运行和实施,是后者的灵魂;前者是制定后者的 依据,后者是前者得到实施的保证。成熟的、稳 定的后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前者。要在 前者的指导下实施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
护和发展、幼儿教师、幼儿园课程以及针对具体 问题出台的政策等五大组成要素基本具备
专题3: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简史
三、改革开放初至今(1978年至今) (一)政策范围进一步拓展:多方面的拓展 (二)政策制定更具敏感性和针对性:农村、学前班 (三)开始走向法制:幼儿园管理条例,第一部法规 (四)加关注儿童发展及自我保护:生命安全第一位 (五)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纲要、规划频出 (六)时代和国际接轨:与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一致
第一节 概述
三、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及作用 (一)特点 1、规范性: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备法律效 力,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其权威性和规范性。 2、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这种强 制力又具有普遍性,无论谁违反都要受到制裁。 3、稳定性:它是比较成熟化、定型化的政策。 4、独特性:与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性法规。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阶段。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中国开始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

本文将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教育思想开始影响中国,这些思想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家们纷纷引进西方学前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例如,梁启超、林则徐等人在他们的教育著作中,强调幼儿阶段需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并提出了一些早期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随着教育的推进,学前教育逐渐被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中。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开始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当时的教育者们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的目标,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康和才能。

在20世纪30年代,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幼儿园和幼托机构,这些机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学前教育。

幼儿园和幼托机构成为了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

这些机构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加大学前教育的发展力度。

1951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幼儿园办园的意见》,提出了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并通过设立师范学校、提供师资培训等措施来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在经济上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大量的幼儿园和幼托机构得以兴起。

同时,学前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教育内容逐渐与国际接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幼儿园安全和教育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幼儿能够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教案第一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1 近代以前的中国学前教育概况1.2 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1.3 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2.1 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2.2 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2.3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三章: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理念3.1 生活教育理念3.2 儿童本位教育理念3.3 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第四章: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4.1 游戏教育法4.2 情境教育法4.3 情感教育法第五章: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5.1 道德教育5.2 智力教育5.3 美育教育第六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6.1 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6.2 鲁迅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6.3 陶行知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七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前教育思想7.1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7.2 马云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前教育思想7.3 学前教育政策与实践的探索第八章: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前教育思想8.1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8.2 冯晓霞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前教育思想8.3 当代中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九章: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9.1 当代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目标9.2 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的完善9.3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创新第十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10.1 传承与创新: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10.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10.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第十一章:比较学前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1.1 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1.2 西方学前教育的主要理念与实践11.3 亚洲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第十二章: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2.1 全球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12.2 学前教育国际化的趋势12.3 我国在国际学前教育合作与交流中的角色与挑战第十三章: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13.1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13.2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3.3 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第十四章: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14.1 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4.2 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14.3 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的合作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展望15.1 科技进步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5.2 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5.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重点涵盖了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包括了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涉及比较学前教育、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以及未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展望。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
陶文濬,后改名知行,又改行知。毕业于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教育家杜威。毕生践 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诺言, 被誉为“人民教育家”。
主要学习经历
• 15岁,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 读书。
• 17岁考入杭州教会办的广济医学堂,后因 该校歧视非入教学生,愤而退学。
• 18岁考入金陵大学文学系 • 23岁公费留学美国,先后在伊利诺斯和哥
伦比亚大学就读,师从大教育家杜威。
主要社会活动
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学校,以晓庄学校为中心,设小学 师范院、幼稚师范院、晓庄小学等。推行平民教育。
1932年在上海大场办山海工学团。 1936年陶行知发起国难社教育,开展国难教育运动。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成为一座民主革命的
2.1924年,在北大教育系学习,细心研究了 福禄倍尔、蒙台梭利以及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 译著《福禄倍尔游戏辑要》、《蒙台梭利及其教 育》。
3.1930年,应熊希龄之聘,任北平幼稚师范 学校校长。期间,编辑了幼稚师范丛书,进行了 教育见习、实习的改革试验。
•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 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社会即学校)
• “让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教师在儿童的 活动中进行教育、教学,对学前儿童切记空口说教, 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教学做合一)
二、论幼稚教育的普及方向 幼儿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幼稚园要
中国化、省钱化、平民化。

给他机会训练儿童,一直到七岁为止,他可以保证使他以 后对教会一直保持忠诚。
——梅因 “中国之宜设幼稚园,如此其急也。吾党传道之士,苟之 劝道华人之法,惟幼稚园之收效为最大。”

第5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5章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肩负着教育儿童的重要使命。
(三)鲁迅对传统儿童教育方法的批判
鲁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儿童同方法,一般的趋势有两种:一是“禁”,即一味禁止;二孩子”的教育思想
鲁迅根据儿童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他的“完全解放孩子”的教育思想。 鲁迅认为,要做到尽
力教育、完全解放孩子,必须做到:第一,要正确理解儿童。第二,要正确指导儿童。
对他冲击很大。愤而研习西学,赞同变法。1912 年以前,蔡元培(见图 5-1)发起成立中国
教育学会和光复会,参加了同盟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骨干。 其间还主持过绍兴中
四学堂、上海爱国女学,并于 1907 年远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直至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
才回国。
二、学前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了解陶行知的教 育思想


施教育,比如设立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等。庙出家修行。教育内容 除重视道德品格教育
和言行举止的训练外,主要是学习佛教经典。
(四)学前教育美育
(1)公立胎教院中实施胎儿美育。
(2)公立育婴院中实施婴儿美育。
(3)幼稚园中实施幼儿美育。
第二节 鲁迅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年幼时家
第三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原名文浚。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 ”学说改名为“知
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为“行知”。陶行知(见图 5-3)秉持“捧
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先后参与发动了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运动、普及

2016学前教育学(高教版)教案:3.1学前儿童观

2016学前教育学(高教版)教案:3.1学前儿童观

第三章儿童观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观一、儿童观的演变历史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儿童是“小大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

2、儿童是“有罪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成人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约制,使儿童能不断地进行赎罪。

3、儿童是“白板”“白板”是空白的板或擦过的黑板。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刚生下来的时候,其心灵就象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象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成人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象是一个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

4、儿童是“花草树木”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的倡导,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在儿童观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

提出不应用成人的标准去儿童,儿童应该象个“儿童”,要倍加珍惜童年的生活。

尊重儿童具有的纯洁美好、独立平等的自然本性。

5、儿童是“私有财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

父母可以左右儿童的命运,控制儿童的生活,决定儿童的一切事情,要求儿童学习许多并不感兴趣的课程,把儿童培养成为他们认为是最理想的人,压服儿童,让儿童唯命是从。

儿童特别是男童被认为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的工具,开始重视儿童、关心儿童,但儿童仍然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附属品,父母的私有财产,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

例如,“老子打儿子”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家庭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学前教育史》复习-2016

《学前教育史》复习-2016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庠___”。

2“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3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从俭、诚信、为善)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

5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保傅制度: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的训练。

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7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8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文》,《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9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10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11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是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

12 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了“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

为我国胎教学奠定了基础。

13万全《养生四要》,主张男女慎“择配”,胎教学说中有了优生优育的内容。

14颜之推提出“德艺同厚”,既要进行封建德行教育,又要进行“应世经务”的教育。

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

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问题。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15朱熹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来帮助儿童学“眼前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学前教育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学前教育主要由私塾和家庭教育组成。

然而,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的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从政治意识的觉醒到理念的转变,从教育机构的建立到教育政策的制定。

首先,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与时代的政治意识觉醒密不可分。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动荡不安,社会经济发展欠缺,人民对于教育的认识和需求有限。

然而,中华民国的成立带来了新的政治氛围,教育开始被重视起来。

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理念和目标。

他们认为,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个性和社会意识的关键时期,应该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近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源于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私塾和家庭教育中,学前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缺乏对儿童的全面发展的关注。

然而,20世纪初,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改变了这种状况。

在这个时期,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并推广了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如蒙特梭利教育法、弗洛贝尔教育法等。

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自我发展和动手能力,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

再次,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也离不开教育机构的建立和教育政策的制定。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托儿所。

然而,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原因,这些机构的发展相对缓慢。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开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制定。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体系,覆盖了城市和农村的大部分地区。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还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学前教育开始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例如,蒙特梭利教育法、维基教育法等逐渐在中国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

奥鹏教育2016《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及参考答案

奥鹏教育2016《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及参考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是,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助手。

2、1940年10月江西省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

3、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4、陈鹤琴指出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张宗麟在30年代出版的一书中提出了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6、1927年11月,在领导下,以张宗麟等为基干,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园——。

7、陈鹤琴认为、都是活教材。

8、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9、张宗麟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和,而这二者是极不相同的。

10、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

答案:1、张宗麟,陈鹤琴 2、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3、陶行知 4、活教育 5、《幼稚园的社会》 6、陶行知燕子矶幼稚园。

7、大自然、大社会 8、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9、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 10、湖北幼稚园。

二、名词解释1、中外幼儿教育史:中外幼儿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国内外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2、《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所作,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我们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3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3春,陈鹤琴在自宅厅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4、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

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

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①思想品德教育:小悌、崇俭、诚信、为善(3分)②生活常规教育:礼仪常规的训练、养成卫生习惯(3分)③文化常识教育(2分)④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2分)2、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①养护儿童(1分)②发展儿童身体(1分)③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2分)④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2分)⑤与家庭联络(2分)⑥研究儿童(2分)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1 Part 2 Part 3
生活教育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 ” 是 “生活即教育 ” 的延伸, 是生活教育的领域 论 。陶行知认为, 既然 “生活即教育 ”, 那么 “到处是生活, 即到 处是教育 ;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 。
Part 1 Part 2 Part 3
及17 条教学原则等。
Part 1 Part 2 Part 3
活的教育
•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 次。
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 第一、他必须爱人不论国界、种族、阶级和宗教的关系;第二、他确是最爱真
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协助陈鹤琴创办我国第一 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第一个男 性幼稚教师。又奔走于宁、沪、杭各地作社会调查,兼任 宁波启明女子中学校长。
1927年2至6月,在杭州浙江女子高中任教务主任。
1930年,共同创办乡村幼稚园。后因遭国民党通缉,先后避祸于厦门、桂林、重 庆、湖北等地,任集美乡村师范校长、桂林师专教师、重庆教育学院教务长、湖北教 育学院教育系主任。
1936年2月,回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协助陶行知办生活教育社、国难教育社, 任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周报》社社长、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训练委员会主办,并参 加救国会的核心组织。
1937年,以国难教育社代表身份积极参加宋庆龄等人发起的营救爱国“七君子” 活动,为国难教育社主编抗战课本。上海沦陷后,组织复社,编辑出版《西行漫记》、 《鲁迅全集》、《列宁全集》等,被日伪与国民党蓝衣社列为暗杀对象。
2.问题
陈鹤琴“活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意思?
Part 1 Part 2 Part 3
活的教育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是我国第一个运 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 他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理论,这 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 “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
Part 1 Part 2 Part 3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 ”、 • “社会即学校 ”、 • “教学做合一 ”。 •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 资源 、 方法等 的阐释 。
Part 1 Part 2 Part 3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 ”: •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 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 教育随 人类生活的变化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围绕生活来进行, 要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 性 。教育可改变生活, 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
Part 1 Part 2 Part 3
活的教育
•活教育的课程论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 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到 大自然中去学习。但是,应该看到,陈鹤琴并没有否定书 本在教学中的地位。
Part 1 Part 2 Part 3
1942年,撤离到新四军淮南根据地,任江淮大学秘书长。
1943年到延安,任延安大学教育系副主任,被评为陕甘宁边区模范文教工 作者。
1947年后任北方大学文教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教研室主任、北平军管会教 育接管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等教育部计划财 务司副司长、司长,重视教育质量和教育体制的建设,明确表示不同意机械照搬 苏联经验。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 的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确处 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在 “做 ”上 “教 ”, 在 “做 ” 上 “学 ”, 可以加速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 从而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 “教学做合一 ”, 实际上是行 知合一 , 行是做 , 即实践 , 做是第一 , 知是第二。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主要学前 教育思想是什么?
生活教育主要指什么?
1.问题
Part 1 Part 2 Part 3
陶行知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是什么
•生活教育 •平民教育
Part 1 Part 2 Part 3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针对近代中国 “洋化教育 ” 和 “传统教 育 ” 的弊端 , 并在合理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的教育理论。其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活的教育
•活教育的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 进步”。 •在他看来,学校的各种教学中,都不应该直接把各种结果 告诉儿童,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和思考,去求结果。
3.问题
什么是行为课程?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行为课程
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 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理,不为富贵所淫;第三、他有人类崇高的精神,天下一家的观念 然而,人毕竟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他始终生活在特定阶级、历史环境之中。
“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 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
而陈鹤琴进一步提出“做为具体。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 活中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 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动,并把生活和行动看 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 素。
实 践 活 动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幼稚师范教育的特点
1.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出能为普及平民幼稚教育 造就新一代国民而献身的幼儿教育师资。
2.重视实习。 3.注意继续教育。
张宗麟简介
张宗麟, 生于江苏宿迁县(现称宿迁市),2岁时随父母 回绍兴原籍。
1915年毕业于袍谷敬敷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绍兴五 师。1920年初,在袍谷敬敷小学任教。次年,考入南京高 等师范教育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