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画好之后,上台展示。
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融情于事)二、“借”助课文学方法(一)锁定重点,回忆心情,尝试先写1.请大家回忆事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在心情变化图中标出。
2.在本子上把这部分写下来。
提示: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
3.展示一个同学的片段,共同评价。
(1)读语段,猜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说说哪里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小结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直白表达自己的情感,事件的描写多为概述,有一些动作、语言等描写,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具体、自然。
4.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阅读例段,学习方法,修改片段1.再读学过课文中的语段,在比较中学习方法。
(1)学习“直接抒情”。
①出示: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从这个句子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明显吗?②出示: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直接抒情”。
③找找本单元中还有哪些课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2)学习“融情描写”。
①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这个句子哪里表现出“惊惶”?②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融情描写”。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匆匆》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本课主要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八百多个日子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文章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能仿照作者接连追问、巧用修辞等表达方法将自己的真情流露笔尖,完成项目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情感积累、自学感悟和⾃主学习的能⾃,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但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的浓郁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设置情境,师生共同读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法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研读第1、4自然段,感悟接连追问抒胸臆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你发现了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第二题)预设:学生找到第1、4自然段。
2020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附教学反思 含习作例文、写作、学习园地
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趣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 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 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播放“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围绕 中心,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 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步、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 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2、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下面 从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1)析文品赏。(出示课件)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 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
再而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 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 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 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 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 项或者两项。)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 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设计板书的根本思路是为了体现文章 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 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课时】古诗诵读与感悟【教学目标】1. 通过古诗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诵读古诗。
2.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能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美感。
【教学准备】1. 课堂准备:PPT、投影仪。
2. 教具准备:古诗《静夜思》、《登鹳雀楼》的课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课题《古诗诵读与感悟》,简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导入课文(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古诗《静夜思》,让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齐声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押韵。
Step 3:课文解析(15分钟)教师展示《静夜思》的课文卡片,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指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Step 4:感悟古诗(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画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展示。
Step 5:扩展延伸(10分钟)教师再次展示《登鹳雀楼》的课文卡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诵读这首古诗。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美感以及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的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2. 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教学准备】1. 课堂准备:PPT、投影仪。
2. 教具准备:古诗《静夜思》、《登鹳雀楼》的课文卡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1.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
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2.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
板块二 品读好句悟文采 学习第 3 自然段。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课件播放轻音 乐,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 感人?(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 预设 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预设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 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3.朗读指导。 (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 (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 4.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受写下来。 5.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 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③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 ④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⑦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 ⑧指导背诵第 1、2 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 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 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8.匆匆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溜去、挪移、旋转、凝然、空虚、叹息、徘徊、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课前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二、检查预习,过关字词。
(一)词语检查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1)师板书演示“蒸”字笔画、笔顺,(2)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
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3.检查读词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匆匆一去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挪移跨过溜走蒸融遮挽徘徊(1)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2)齐读。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1.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匆匆一去不复返(时间特点)挪移跨过溜走蒸融(时间是怎样逝去的)头涔涔泪潸潸遮挽徘徊(作者感叹)2.把括号里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意,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好方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备课教案(含2课时)
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
6.《别了,语文课》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以前不喜欢国语课,上课提不起劲,后来忽然喜欢上了国语课,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默写成绩提高到一百分。
当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为自己不能再学习国语课而难过。
作者是通过列举具体事例,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表达的。
7.《阳光的两种用法》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再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我体会到了温暖的母爱。
作者通过写“我”的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温暖的爱;通过写毕大妈晒水为她的孩子们洗澡的场景表现出了毕大妈对孩子的爱和生活的智慧。
8.《别了,语文课》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一,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看报纸、温习课文、写生字;二,内心独白可以直接表达情感:(第七自然段,“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第一人称,直接强烈地表达“我”因不能再学习语文课而难过和不舍;三,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情感:选择(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来表达对国语课的依依不舍。
9.《阳光的两种用法》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一,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冬天中午晒被子,夏天用缸中太阳晒热的水洗澡;二,围绕一条主线来表达情感:作者反复提到“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表达了我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赞颂,对平淡生活的赞美。
10、交流平台读一读交流内容,我发现写文章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有:(1)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1.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奔跑在田野中弹琴钓鱼示例:奔跑在田野中:1.田野中的空气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我在田野中奔跑,拥抱绿色,拥抱风,拥抱清鲜的空气,我感觉绿油油的草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在里面尽情畅游。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优秀教案设计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讲课文。
这是一个关于盼望的故事,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现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本课不同于前一课《匆匆》直接表达情感,而是侧重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通过本课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方法练笔的兴趣,为习作做准备。
本课节选自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语言质朴,笔触细腻,情感真实。
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的独特之处,用孩童视角体验、观察、感受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体会表达的效果,在语境中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会写“媚、砖、蚁、叨、绊、耽、揉、绽、惶、吻、偎”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18个词语,多种方法巩固生字识写,通过归类辨析等方法,对易错字、多音字等进行深入学习。
2.读懂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伴随时间推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识写辨析。
2.读懂课文,整体感知“我”一天心情的变化。
3.抓住时间推移和心情变化两条主线,梳理心情变化图。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作者的写作特点,感受“我”一天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进课文。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跟盼望有关的故事——《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节选自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二、作家简介,铺垫阅读。
史铁生,中国杰出作家、散文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三、生字学习。
1.本课生字较多,我们来认读一下,跟老师读一遍词语:明媚蚁穴耽搁揉动绽开亲吻依偎沉郁惊惶念念叨叨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词语,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批注,进一步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习习作例文和旁批,进一步归纳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方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情感,并采用合适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修改习作,了解自己运用写作方法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运用写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对比法、点拨法。
学法表格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
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从习作例文中进一步感知习作方法。
二、研读课文1. 默读课文,在《别了,语文课》一课中,“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教师点拨: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
2. 从“我”的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点拨: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中文的事例,谈自己的感受。
3. 朗读课文,在《阳光的两种用法》一课中,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点拨:母亲创造了阳光的第二种用法,其实是告诉我们母亲就是我们生命里那束不可或缺的阳光,母爱是我们幸福的来源。
三、例文引路,感知写法1. 对照课文和批注,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表格。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
板书
让真情自然流露
精描细绘见真情
万事求实显真情
直抒胸臆见真情
巧妙地安排结构
第一人称描写叙述
一、回顾单元所学,明确习作主题。
1.同学们读得那么自信,奖励大家玩个游戏吧,比比谁能鹤立鸡群。出示比赛规则:老师将出现4道题目,答对第一题半立状,答对第二题站立状,答对第三题站立一手上举。答对第四题站立一手举起一脚后伸做鹤立鸡群。
2.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体会了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1)《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
(2)《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股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前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后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中。
(3)昨天的语文课我们还欣赏了学生习作的范例。看着PPT你能回忆起来吗?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结尾:再次抒发情感,注意和主题及开头相呼应。
四、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三、指导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1.六年的小学习作你对开头一定很有方法?你想到什么?用上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关于“真情”的排比句,引出一件往事。(也可以用开门见山、声音法、情景描写、回忆法等开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3.写字。
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他(她)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重点提示:“吻”的右边是“勿”不是“匆”,“偎”的右下部分不要写成“衣”。
三、绘制时间轴,梳理事件1.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边点拨边抓住时间的顺序,绘制时间轴。
板书:盼望早晨——上午——下午——黄昏2.梳理事件。
引导学生梳理出本文的主要事件:妈妈正准备出门时——“我”藏起来;妈妈出去买菜时——“我”跳房子……;妈妈翻箱倒柜忙开了时——“我”追着念叨;妈妈洗衣服时——“我”蹲在一旁。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发放板贴,让学生把“我”做的事,概括地写下来贴在黑板上,完善黑板上的时间轴。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体会作者将情感融入细致描写中的表达方法。
(重点)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难点)一、复习导入,梳理文章1.提问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绘制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文章的主要事件。
(请一位学生回顾)2.导入:今天我们来探索“我”的内心世界。
二、梳理线索,体会心情1.抛出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梳理心情变化。
问题:“我”从早到晚,做了这么多的事,“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借由课后题,给学生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出示讨论要求和汇报要求。
(1)学生讨论要求:①默读课文,通过圈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②自学完成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
(2)汇报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朗读、谈体会、写心情)(3)自学完成后,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学习完成后,选出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并在时间轴上,加入表示心情的词语,完善时间轴。
2.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给予充分的认可,包括:抓住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等,鼓励学生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理解、朗读和默写。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复习《古诗两首》,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背诵。
2.复习《开福人》中的句子,能够正确地读和默写,理解其中的文言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于《开福人》中的句子理解,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材、电子板书、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课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古诗两首》1.教师唱读《古诗两首》,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两首》。
3.全班对古诗进行朗读。
第二步:复习《开福人》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开福人》的故事情节,对课文进行简要复述。
2.学生逐句读课文,理解其中的词义。
3.学生默写《开福人》中的重要句子。
4.教师对文言阅读技巧进行解释和讲解。
第三步:思考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2.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两首》和《开福人》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课堂作业1.完成《开福人》的默写作业。
2.思考并写下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复习《古诗两首》和《开福人》为主线,通过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完整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5个字,会写“空虚、叹息”等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出了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2.板书课题“匆匆”,指导写好“匆”字,书写不要忘了点。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
《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
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重点指导书写。
空虚叹息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涔涔潸潸2.找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4.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5.提出疑问。
“我的问题是。
”(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研究。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布置作业: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2.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
2.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3.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
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聊天导入师:刚刚你们站在教室外面的心情是什么?生:紧张,因为跟平时上课不一样,有很多老师来听课。
师:还有吗?生:很期待,因为这是全新的课堂,是全新的老师,所以我很期待。
师:你呢?生:我很兴奋,因为我想在这堂课上流露我的真情实感,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
师:很好,刚刚你们抒发都是自己的?生:真情实感师:对了,我也说说我的情感体验。
师:当我迈进到罗江实验小学那一瞬间,我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因为我听到一个男老师带领全校师生经典诵读,那声音富有磁性,诵读的内容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学校虽小,但是特别有文化底蕴。
师:中午我和叶老师在这里小憩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身上有一张柔柔的,软软的围巾盖在我们的身上,当我抬望眼,看到的金校长那温柔的眼神,我知道是金校长送来的温情。
下午第一节,一个杯子从后排递过来,当我打开看时,咖啡的香味弥漫出来,热气腾腾的,一股暖流溢满了我的心间。
第三单元单元简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第一部分:单元导学方案设计说明1.《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就指出:“在阅读中穿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2.从人文主题方面分析横向梳理发现: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和《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作例文,意在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遇到的类似的人和事,并能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文《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纵观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本单元是第三单元。
本单元主题“表达真情实感”,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其它各单元第一单元“民风民俗”、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第四单元“理想与信念”、第五单元“科学精神”、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等单元内容,从节日习俗,逐步过渡到毕业季回顾小学生活,教材内容编排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描写中,感受作者传达出的真情实感。
3.从语文要素方面分析:横向梳理发现:本单元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另一个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让真情自然流露课型习作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2. 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3. 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4. 和同学交换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
教学重点1.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5 )分钟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 做游戏,谈感受。
【出示课件2】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2. 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情感,你还有过哪些情感体验?(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怒火中烧......)3. 书上也提供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4.【出示课件3】原来人的情感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小结: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内心情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让真情自然流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
8 匆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写“挪、藏”等生字。
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
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逃去如飞——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加强对重点语段的品读、理解,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的无奈和惋惜。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
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时,把自己在特定处境里的感受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中,把抽象的时间流逝通过具体的事物写具体。
[不足之处]我感觉本节课中还有些欠缺。
学生的交流虽然还算成功,但不够深入,仅停留在部分成绩好的同学之间,学困生还没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因此很少发言。
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学机智,是动态生成,为了不使每一节课匆匆而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更加成功。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的“绽、搓”等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品析课文,重点关注文章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3.情感与价值
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和孩子在沟通中所存在的鸿沟。
【教学重点】
重点关注文章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和孩子在沟通中所存在的鸿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语言的过渡,教师的及时评价,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大胆交流,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主要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感受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在教学中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
为此,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说话训练,进行语言积累的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更好地把握教材,做到收放自如。
2.对于生字的教学环节,我忽略了。
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
(2)懂得作文的步骤,能够自主列提纲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自然流露的效果。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努力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
在习作过程中,感悟习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几篇感人的文章和片段。
3.习作范文《别了,语文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打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借助观看录像,听感人故事,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真情。
[不足之处]学生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致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今后,我应以“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作为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状态,让他们对真情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后,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