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脑钠肽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脑钠肽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脑钠肽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在最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脑钠肽(BNP)是一种研究比较多的利钠肽,BNP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一种标志物,因为BNP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自身的特殊生物特点,从而让BNP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主要分析了BNP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标签:BNP;心血管病;临床应用;进展BNP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从猪脑中分离得到的,但是实际上BNP主要来自于心室。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BNP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疾病的诊断、鉴别、评估预后以及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等。

1 BNP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1.1 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当出现心力衰竭时,心脏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会增加,心肌受到牵拉或者室壁压力增加,从而就会增加血液中的BNP浓度,因此BNP可以对心力衰竭进行辅助诊断。

BNP是唯一一项心力衰竭的诊断血清标志物。

而且临床研究也证实了,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2 BNP在心力衰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血浆BN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是正相关的关系,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则是引起心力衰竭症状的主要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所以BNP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NYHA心功能分级虽然可以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反映,但是NYHA心功能分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感染,具有较高的主观性,尤其是不能评估存在活动障碍患者的心功能,而BNP则是一项客观指标,在对心力衰竭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时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在预测心力衰竭的心脏事件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并不好,而血浆BNP 水平的预测作用则比较强,血浆BNP水平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能力有直接关系,能有效预测患者的心功能恶化情况[1]。

临床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BNP 水平越高,预后情况则较差。

1.3 BNP在指导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现阶段虽然没有监测BNP指导心力衰竭治疗的相关指南,但是却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

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B型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游志刚;程晓曙【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04(005)005【摘要】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etic peptide.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的心脏激素。

最初由日本学者Sudoh T等从猪脑中分离出来,所以又叫脑钠肽。

它与心房肽(ANP),血管内皮细胞分泌(CNP),肾小管合成和分泌(RNP).树眼睛蛇毒液中存在(DNP)同属利钠肽家族成员。

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抑制ACTH释放,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反应.参与调节血压、血容量、盐平衡等作用,最近研究显示BNP还有抑制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抗冠脉痉挛等作用。

BNP的基因存在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末端,通过mRNA转录为BNP前体(proBNP),储存在心肌的一些分泌颗粒中,当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时,proBNP释放出来并分解为无活性的氨基末端proBNP和有活性的BNP。

【总页数】3页(P152-154)【作者】游志刚;程晓曙【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R54【相关文献】1.B型利钠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应用的研究进展[J], 畅凌;吴礼泓2.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李素琼3.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策略在心肾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梅玫;张倩4.双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策略在心肾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J], 梅玫;张倩(综述);申兵冰(审校)5.B型利钠肽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J], 周琰;陶青;潘柏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利钠肽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脑利钠肽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脑利钠肽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背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手术。

在这一手术中,心脏被停止并置于机器上,机器代替心脏进行血液循环。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肾脏功能的下降。

脑利钠肽是一种可能有利于改善肾脏功能的激素。

脑利钠肽的作用脑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脏细胞产生的激素,其作用包括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以降低血压,并促进心脏排盐和利尿。

这些作用都使其成为可能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的激素。

实验设计在这项实验中,选取了40名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

通过对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2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标准的手术治疗。

另外20名患者则在手术时注射脑利钠肽。

注射剂量为0.05μg/kg/min,连续注射6小时。

在手术后48小时,比较两组患者肾脏功能情况的变化。

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接受脑利钠肽注射的患者中,血液中的肌酐和BU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此外,在使用脑利钠肽的组别中,仅有10%的患者出现肾脏功能衰竭(肌酐水平> 2.5mg/dL),而对照组中的肾脏功能衰竭率高达45%。

讨论脑利钠肽作为治疗肾脏功能损害的药物已经被广泛研究。

在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中,脑利钠肽注射可降低肾脏功能损伤的程度和发生率。

然而,目前尚未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确定脑利钠肽注射是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益处。

因此,在将脑利钠肽用于治疗这类患者时,需谨慎权衡其可能带来的好处和不良反应。

结论本实验表明,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中,脑利钠肽注射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然而,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其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以及最佳用药方式和剂量。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脑利钠肽是一种通过增加尿量和减少心脏前负荷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的药物。

本文对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标准治疗下仍然存在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

这些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浮肿等症状,并且常常需要频繁的住院治疗。

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肽类物质,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环鸟苷酸的产生,从而扩张血管,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

脑利钠肽还能促进尿量增加,减轻水肿症状。

研究表明,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

一项对39名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使用脑利钠肽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肌重塑指数,缓解心脏负荷,减少住院次数和疾病进展。

另一项针对152名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脑利钠肽治疗组的患者在心功能评分、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脑利钠肽治疗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防治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脑利钠肽治疗可以减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水肿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脑利钠肽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重塑指数和肌钙蛋白水平。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研究发现,在长期的治疗中,脑利钠肽的疗效会逐渐降低,甚至失效。

脑利钠肽治疗还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晕、肾功能损害等。

在使用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

脑利钠肽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它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增加尿量来改善心功能,减少住院次数和疾病进展。

脑利钠肽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临床应用时注意。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将有更深入的理解。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

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促进利尿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有望成为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

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力衰竭程度,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还分析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综合讨论后认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潜在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研究启示了利用生物技术和新药物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展望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临床特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潜在作用、研究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

目前,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但仍存在治疗效果不佳以及药物副作用大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潜在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案。

借此研究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深化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正文2.1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脏前负荷,通过扩张血管和促进利尿利钠的作用,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因为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危及生命。

在临床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利钠激素,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尿钠排泄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来降低循环血容量和血压,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利钠激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利尿和血管舒张,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组人脑利钠肽已经在多个临床研究中证实了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项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循环血容量指数,减轻患者的肺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症状,并且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重组人脑利钠肽并非没有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并及时监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最佳使用途径、剂量和联合治疗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治疗效果,改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我们能够为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B型利钠肽心力衰竭诊治中的进展

B型利钠肽心力衰竭诊治中的进展
反映心功能状况
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鉴别诊断心力衰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BNP水平升高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如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局限性Leabharlann 受年龄、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影响
01
BNP水平受年龄、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假阳性或
和预后。
03
BNP水平还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高BNP水平 的患者,应加强药物治疗和优化生活方式,以降低心衰的
复发风险。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展望
随着对BNP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可能开发出更加有效的BNP拮抗 剂或类似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BNP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等。未来研究需 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BNP检测的准确性和
个体化诊疗
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和临床情况,综合运用BNP等多种生物标志物,实现心力衰竭的个体 化诊疗。
无创检测技术
无创检测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BNP等生物标志物的可及性和可重复性,为心力衰竭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便利。
03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应用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价值
诊断价值
假阴性结果。
无法区分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02
BNP水平升高无法区分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需要结合其
他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无法替代其他检查手段
03
BNP水平虽然有助于诊断心力衰竭,但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手段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展望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脑利钠肽对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血浆脑钠肽(BNP)检测,并比较结果。

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BNP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利钠肽在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大,可推广使用。

标签:心血管疾病;脑利钠肽;诊断心血管疾病涉及机体循环系统,如静脉、微血管、心脏、动脉等,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病因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相似之处,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BNP水平,分析BNP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女29例,男35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9.67±5.76)岁,其中心力衰竭(A小组)7例,平均病程(3.77±1.46)年;心衰导致呼吸困难(B小组)4例;高血压病(C小组)21例,平均病程(3.56±2.19)年;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9例,平均病程(5.54±1.21)h;心律失常(E小组)13例,平均病程(2.61±1.97)年。

对照组女30例,34例男,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59.48±5.94)岁,均无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中非心力衰竭(A小组)1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小组)9例,非高血压病(C小组)22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D小组)14例,非心律失常(E小组)9例。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急性重症心力衰竭(ACCF/AHA阶段D)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重度肺淤血、器官灌注不全等病理过程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低血压等症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病情,利钠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钠肽的重组形态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一、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1. 促进利尿排钠排水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使其产生环鸟苷酸,提高肾小管对钠的排泄,从而促进利尿排钠排水。

这一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淤血和周围水肿等症状,对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2. 扩张静脉和动脉重组人脑利钠肽还能够直接作用于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导致这些血管的扩张,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

这一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为其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3. 改善心脏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扩血管作用和利尿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通过扩血管和促进利尿排钠排水的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1. 改善患者预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重组人脑利钠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存在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态,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同时通过促进利尿排钠排水还可以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时间。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当前,急性心肌梗
死临床治疗的重点是尽可能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和减少心肌缺血时间,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然而,传统的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因
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B型利钠肽检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B型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脏细胞释放的多肽激素,其浓度与心肌缺血程度相关。

B型利钠肽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定量测定B型利钠肽
的浓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且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同时,
在治疗方面,通过B型利钠肽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从
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总之,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B型利钠肽的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提
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积极地推广和应用B型利钠肽
检测,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福祉。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ACS患者往往伴有心肌炎症和心功能障碍。

利钠肽是一种由利钠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对调节体液平衡和血管紧张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ACS患者的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功能和炎症因子两个方面对rhBNP对ACS患者的影响进行综述。

一、rhBNP对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 促进心脏排血功能:ACS患者受损的心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肌钙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T,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脏排血功能下降。

rhBNP能够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方式,促进心脏排血功能,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3. 改善心功能指标:临床研究表明,rhBNP治疗ACS患者后,心功能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均有所提高,心脏负荷减轻,心功能得到改善。

尤其在对于STEMI 患者的治疗中,rhBNP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STEMI患者的心功能。

1. 抑制炎症反应:ACS患者发病后,机体往往会出现炎症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恶化。

rhBNP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2. 降低心肌梗死风险:研究发现,rhBNP治疗ACS患者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损害的程度,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这可能与rhBNP具有的抗炎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保持心肌功能的完整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这些疾病常常伴随着心功能的减退和炎症因子的激增,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次综述。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重组人脑利钠肽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情况。

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内源性的激素,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中,对于调节血管张力、抑制前列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活性物质的分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而急性冠脉综合征则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管病变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损伤。

在这一过程中,炎症因子的激增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反应。

在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时,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重组人脑利钠肽的血管扩张和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受体,导致内皮细胞产生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血管的松弛和扩张,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重组人脑利钠肽还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动,提高心肌的能量代谢水平,从而保护心肌免受缺血的损伤。

除了对心功能的影响外,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因子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抗炎作用不仅有助于减轻心肌的损伤,还能够减少炎症因子对于其他器官的损害,提高病人的整体康复水平。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十分积极,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大多数研究是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对于人体的临床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优化。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需要引起重视。

利钠肽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利钠肽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 利 钠 肽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11 利钠肤结 构 所有 利钠肽 均先 翻译 成 大的前 体蛋 白, .
因此 ,N A P可 用 于 无 症 状 左 室 衰 竭 的 预 测 。 O a aH 等 认 kw
为 给 心 梗 患 者 输 注 —h N A P能 减 少 梗 死 面 积 , 防 缺 血 再 预
出 现 血 浆 N—po N rA P显 著 升 高 , 随 着 病 程 发 展 持 续 上 升 。 并
内皮 、 和 肾 , 人 体 作 为 内皮 获 得 性 自 分 泌 、 分 泌 调 节 因 脑 在 旁
子, 主要 调 节 血 管 张 力 。关 于 利 钠 肽 在 心 血 管 系统 中 的 调 节 作 用 主 要 集 中在 两 个 方 面 , 个 是 通 过 基 因敲 除 和 过 量 表 达 一 证 明的 利 钠 肽 具 有 利 钠 、 尿 和 扩 张 血 管 的 作 用 ; 一 个 利 另 是 O a a等 ‘ 发 现 的 B P在 心 肌 重 塑 时 有 抗 纤 维 化 作 用 。 gw N
活 。
A P A 型 , 钠 素 ) , 利 钠 肽 ( ri nt irt et e , N , 心 脑 ba a r ecp p d n u i i
B P, N B型 , 脑 钠 素 ) 和 C 型 利 钠 肽 ( 即 C—t e n tu e c y a ir i p r t
灌 注 损 伤 。Ln F 等 给盐 敏 感 性 大 鼠输 注 人 A P基 因 3天 iK N 后 血 压 明显 下 降 并 持 续 5周 , 缩 压 平 均 降 低 3 m H ( 收 8 m g P<
00 ) 因此 ,N .1。 A P对 冠 脉 疾 病 及 高 血 压 患 者 有 治 疗 潜 力 。 2 2 B P的 临 床诊 断价 值 。 N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是两种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它们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又称为利钠肽(ANP),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激素,主要由心脏分泌,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利钠肽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静脉回流等方式,改善心室射血功能,增加肾脏血流量,促进水、盐的排泄,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米力农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减少心肌氧需的作用。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和缺血时的细胞代谢紊乱,从而保护心脏功能,并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研究显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负荷,而米力农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脏后负荷,二者的协同作用能够使心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功能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压、肾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监测相应的生化指标。

个体差异和疗程长短也会影响疗效的显示,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米力农的联合应用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有效的,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荷,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剂量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B型利钠肽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参考模板

B型利钠肽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参考模板

B型利钠肽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关键词】心血管疾病B型利钠肽(brain/B-type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Sudoh等首先提出,由于其最先从猪脑中分离所以又称为脑钠素。

其主要由心室合成分泌,在人体血浆中以含有特异环状结构的32肽形式存在。

利钠肽通过与其主要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目前发现有A、B、C 3种利钠受体(NPR),在大血管中以A型受体多见,脑组织中主要是B型受体,C型受体主要存在于肾及血管中[1]。

当心室扩张或容量压力负荷增加时,其分泌亦随之增加,并扩张血管,从肾脏排出多余水分,减少液体滞留,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脏负担。

磷酸化/去磷酸化是NPR活性调节的重要机制[2]。

BNP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2min,主要在肺和肾内降解。

BNP主要作用于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环鸟苷单磷酸浓度,从而促进利尿、排钠,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肾上腺素及内皮系统的活性,降低容量负荷。

BNP尚有调节植物神经系统,阻滞心肌纤维化和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如内皮素)和纤维蛋白酶原激活抑制剂I的表达,阻止充血状态下的血栓形成[3]。

1 临床作用1.1 B型利钠肽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1.1.1 B型利钠肽对于心衰的诊断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早期诊断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

研究证实,血浆BNP在CHF时显著增加,重度CHF时BNP 升高更明显。

Dao等[4]对250例呼吸困难的急诊患者测定BNP,结果证实CHF患者BNP明显高于非CHF患者(P<0.01)。

Selvais等[5]的研究显示,重度CHF (NYHA Ⅲ~Ⅳ级)的BNP明显高于轻度CHF(NYHA Ⅰ~Ⅱ级),而且BNP与左心室射分数(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判定CHF程度时BNP又强于LVEF。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

B型利钠肽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分析B型利钠肽检测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本文旨在对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坏死会引起心肌功能的严重损害。

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B型利钠肽检测成为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

B型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肌细胞释放的激素,其水平与心肌的压力和心功能相关。

当心肌受到损害时,B型利钠肽的释放会增加。

通过测量血液中B型利钠肽的水平,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受到损害,并且可以用来指导治疗。

研究表明,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非常敏感和特异。

对于那些早期症状不典型的患者,B型利钠肽检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B型利钠肽检测还可以判断心肌功能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B型利钠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B型利钠肽水平的高低,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并且可以调整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类型。

研究显示,通过根据B型利钠肽水平来指导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心力衰竭和死亡率。

B型利钠肽检测也存在一些限制。

B型利钠肽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和肾功能等。

在进行B型利钠肽检测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B型利钠肽检测的费用较高,这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B型利钠肽检测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B型利钠肽水平的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心肌损伤,并且可以指导治疗的调整。

使用B型利钠肽检测时需要考虑到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需权衡其费用效益。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病人在经过充分药物治疗和经过严格一致的饮食与运动控制后,
仍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这种病情下,心脏肌肉无法收缩或者扩张,并导致心血管系统循
环不稳定,如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项新的治疗方法——脑利钠肽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脑利钠肽是一种肽类激素,由心内分泌细胞分泌,可以促进尿量增加,减少利益等液
体的积累。

在体内,它也可以通过抑制肾素和醛固酮等激素的分泌来降低血压,同时也可
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并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室壁厚度,减轻心脏负荷。

然而,尽管钠肽化脑利钠肽可以有效地缓解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但一些研究也发现
它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它可能导致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疲劳感、头晕等,这可
能需要及时的监测和治疗。

为了更好地了解脑利钠肽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
析。

研究结果表明脑利钠肽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水
肿和疲劳等不适症状。

而且,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心血管
系统的功能。

然而,脑利钠肽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是其中最常见
的不良反应之一。

此外,该药物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和头痛等不适反应。

最后,虽然脑利钠肽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症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是在使用过
程中必须严格监测患者,特别是在治疗初期需要重点检测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的变化。

在严格监测患者的情况下,脑利钠肽治疗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方
法。

NT-proBNP在婴幼儿及孕妇心血管疾病应用分析

NT-proBNP在婴幼儿及孕妇心血管疾病应用分析

NT-proBNP在婴幼儿及孕妇心血管疾病应用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NT-proBNP(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为一种血液标志物,开始在婴幼儿及孕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分析NT-proBNP在这两个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NT-proBNP在婴幼儿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婴幼儿心血管疾病是指在婴幼儿期间出现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异常。

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NT-proBNP作为一种心肌肽,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

首先,NT-proBNP水平的测定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医生判断婴幼儿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与心室扩张、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存在及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测量NT-proBNP水平,医生可以及早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其次,NT-proBNP还可以用于评估婴幼儿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一些研究发现,NT-proBNP水平与婴幼儿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相关联。

高水平的NT-proBNP提示着病情的严重性和不良预后,而低水平则意味着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因此,通过定期检测NT-proBNP水平,医生可以对婴幼儿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虽然NT-proBNP在婴幼儿心血管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NT-proBNP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重、性别等。

因此,对于婴幼儿来说,参考标准的制定十分重要,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其次,婴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也需要考虑。

在采集血样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采取温和、耐心的方法,以减少婴幼儿的不适和压力。

二、NT-proBNP在孕妇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孕妇心血管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异常。

这种疾病不仅会对孕妇自身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NT-proBNP作为一种心肌肽,在孕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脑利钠肽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激素,被称为“内源性钠利钠肽”或“心血管保护肽”,在维持水盐平衡、促进利尿、扩张血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脑利钠肽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脑利钠肽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由心脏、大脑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扩张血管、减少静脉回流、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神经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激活、促进利尿等。

这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力衰竭的预后。

二、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关于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

这些研究大多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以脑利钠肽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效评价试验尤其引人关注。

一项由中国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在改善左心功能、纠正水盐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一项发表在《心血管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脑利钠肽与传统治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除了国内的研究外,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脑利钠肽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的显著疗效。

美国《内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脑利钠肽能够有效减轻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水肿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尽管脑利钠肽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疗效显著,但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长期应用脑利钠肽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临床使用中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联合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文 献 【】 M ar o . ri nL Ri nsa yPe 1B tp nti ei 1 ri nA M or o K.r hawm .ta .- ye ar rtc s s s u
p p ie p e it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 r c r ic v n s i p t e t p ee tn o h e t d r d c s u u e a d a e e t n a in s r s n i g t t e
J I d. 0 2. 4 1 1 1 7 i 2 0 3 7: 6 - . v e 6
【1 李静宇. 5 王宇航 , 杨志新. 放免法测定血浆脑钠索水平诊断无症状性心 力衰竭【 .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00 1()44 4 5 】 2 0 .0 :5- 5 . 4
【】 N h a iiTYdi r FMr ooA e a.e t nh ewe et 4 i i k .oah a ,oi t .t 1Rl i si bt enl sg m a m ao p f
2 1 B 对| . NP 力衰竭 的诊 断 心力衰竭 时心脏容量 负7- /或压力 负荷 an  ̄ 增加, 心室肌受 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 大 , 引起血 中B 浓度增高且与 心衰的 NP 分级呈正相 关. 即心衰越重 , 中B 浓度越高。02 血浆 NP 20 年Mas s i lA 等公布 e
【 摘要 】 利钠肤家族包括心房利钠肽( r 1 ar r i ppieAPA型, a i ti e c etd . , 即心钠素)脑利钠肽( an a uei pieBPB 即脑钠 ta n u t N 。 b tr r cp td . , r n i t e N 型。
素)和C型利钠肽(— y en tirtcp pie C P, C t p arue i e td . N C型)。 其中A PB P为心脏循环激素, N 、N 主要作用于心房、 心室. 具有较强的利钠 、 利尿、 舒张血 管、 抑制肾素一 血管紧张素一 固酮系统(AS 醛 RA )和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及 内皮细胞的增殖的怍用。N C P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 脑和肾, 在人体作为内皮获
降低更 明显 。 实验表 明 C 基 因G 68 有 NP 2 2A的单核 苷酸 多态性 在高 血压 病 患者尤 其年 龄在6 岁以下 的高血压 病 患者 中起 更 大作用[7。 5 2 1因此C 浓 NP 度测 定可作 为高 血压患 者病 情判 断 , 效 的观察 及评 估预后 的指 标 , 有 疗 具
6 4 7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S e ekMe i l n s T e d n 2 1 d a A dA k h Me i e 0 2年第 1 卷 第 4 c d 0 期
浅谈 利钠肽在心血 管疾病 中的应用
曾能初 刘海泉 周华明
( 西省吉安市 遂川县人 民医 院 3 3 0 ) 江 49 0
压的高低呈负相关 , 这进一步表明C NP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 与其他体液 因子 、 管活性 肽共 同调 节 人体血压 稳定 。 血 高血压 患者体 内C P 的代谢 和 N 产 生机 制 失调 , 致 C 导 NP 的 清除 增加 。 另外 , 可能 高血 压 患者 体 内抑 制 C P 分泌的体液因子致内皮细胞分泌C N NP减少。 青年患者的肾功能相 对较好。 肾小管中性肽链 内切酶对C P 的清除功能较强, N 故血浆C P 的 N
者联合起 来其预测效果更强 。moa d 1】 O l 等【 认为B L其它 常用危险 因子 n 5 NP E
关于利钠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个
方面 :
1 A 的I 诊断 治疗 NP 临床
ANP的主要生理学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 尿钠增多、 外周阻力 降低 。 P 可抑 制 肾索2 AN 血管 紧张索2 固酮轴 , 致 肾致密 斑 的。 分 醛 导 肾素 泌降低, 直接抑制肾小球的分泌及血管紧张索 Ⅱ对醛固酮分泌的刺激作 用 。 NP 还可 提 高毛细 血管 对水 的通 透 陛和毛 细血 管 的后 阻力 , 循 A 促使 环血浆向组织间隙转移 , 从而使血容量减少。 P可通过神经反射途径, AN 特别是心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等因素, 还可对心肌收缩活动起直接抑制作 用 ,从而降低心输出量。e asP Sl i L等的实验证实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即 v 出现 血浆N- mAN 显著升 高 , p P 并且随着 病程 发展持 续上升 。 因此 , P AN 可用于无症状左室衰竭 的预测 。 k wa O a H等认为给心梗病人输注 o一 【 h NP , A 能降低梗死面积, 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 iK 等给盐敏感性大 Ln F 鼠输注人ANP基因,天后血压明显下降并持续 5周, 3 收缩压平均降低 3mmHg P< . 1。 8 ( 0O )因此, NP A 对冠脉疾病及高血压患者有治疗潜力。
eegny dprm n i ype[1Anmr d2 0 .93: m rec eat etwt dsnaJ.nE egM e, 0 2 3 () h
1 1 I 8. 一 3 5
2 B 对急性冠脉综合议 A s的 . NP 3 c ) 诊断 A S C 是一组 肌缺血 性疾病, 按
活性肽 共 同调节 血 管张力和 结构的变 化 , 血管 稳态的维持 和抑制 血 管平 在 滑肌 及心 肌细 胞增殖 中起 重要 作用 。 赵海 鹰等 的研 究发 现 , gU患 者 血 高 n_ , 浆 C P 浓度明显 低于 正常 人。 年组 C N的 青 NP 降 低更显著 , NP 浓度 与血 C
2 B P 临床诊 断治 疗 N 的
更有价值, P BN 越高, 其远期预后越差。 3 CN 的临床 诊断 治疗 P
C 型利钠肽 是一种 内皮源舒 张因子 , 人类和动 物体 内C 可 引起 静 在 NP 脉和动脉血管舒张, 参与心血管和体液因子稳定的调节 , 具有抑制平滑肌 细胞增殖 , 迁移 及细胞 外基 质形 成等心血 管 效应 , 制血管 内膜 及心 肌 细 抑 胞增殖,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因此Ck 在高血压及心肌肥厚 , iP r 动
得性 自分 泌 、 分 泌调 节 因子 , 要 调节 血 管 张力 。 旁 主
【 中圈分类号 】 9 2 R 7
【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 ) 4 0 7 — 2 17 — 5 3 2 1 0 — 6 4 0 2
加有关。 结论认为, NT- rB 是评估非 段抬高AC 患者的一个非常有 po NP S 用 的生化指标 , 可用于症状 出现 的极早期有 c 预测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 } 电 B 与急性心肌梗 A NP MI) 及预后关系密切。a a e S b ̄n等在AC 患者中通 S 过测定血浆肌钙蛋白( o o i— , I、 反应蛋白( R P 和B T z证 t p nn I r TN )C C ) NP] ,  ̄I 明3 者值升高均可以单独预测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 若将其中2 者或3
利钠肽 系统对于心血 管疾病 的诊 断 、 及判断 预后 已经展 示 了美好 治疗 的前景 。 利钠 肽的广泛研 究 , 对 使人 们越来越重 视它 们的生理 作用 , 它们 但
调节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不太明确,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 入研究,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使利钠肽系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 用 。
的一项由18例患者参与, 56 在美国、 法国, 挪威7 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 前瞻陛 BP N 研究中, 仅根据B P N 检测结果. B >10 g/ 就可正确诊断8 . P NP 0p ml I 34 % 的心衰患者, 其敏感性为9 % , O 特异性为7% , J1 P 0P n作为 6 而P 3 <5 g/r ,N l 排除. 衰的标准时 , 阴性预 测值为9%。 6 对于无症状也 衰 , 李静宁等用静息 L E < O4或运动高tL E <04 作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衰的标准, V F .5 t V F .5  ̄ 发现 B P 5g/ 时, N >7p ml 诊断敏感 l 生为9% 、 1 特异性 为9% , B P也是诊 4 可贝.N
v n r ua em t y a d n t i e i p p ie lv l i esn ilh p re so eti l c  ̄g o e r n a r rte e td e es n se ta y e tn in u
N— N B P是— 可I预 测长期死亡的指标
【】 Ma e A .rha ayPNw kR 。 1Rp eueeto B ye 2 il SKins m 。oa Me a .ai ma r n f -tp s s w t d s m
ntiei ppi nteeignyd go so ha aue 】NEg ar r c et ei h mrec i ns f er fir J. nl u ̄ d a j t l[
严重程度分类, 从不稳定性 0绞痛、 渡 粼 波 更 非Q 都属于这组疾 病, 其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痉挛、 粥样斑块脱落、 粥样斑出血、 血小 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 mln  ̄ ' S O n d AC 进行了—个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其中 包括24 MI O 名A 患者,2 名非 段抬高的AM】 2O 患者和l5 8名不稳定型| 绞 痛患者, 在随访5 月里发现N N】 l —B 在AC 后生存的患者中水平明显低于 S 死亡的患 前者 者, 平 净 / l 2 g m, P 而后者平 l 0p / l < . 0) 6g m ( 0 o 1, 3 P 0
断无症状 衰的较好指标。 N 结合临床体 胸片、 所』 P B 检、 超声心动图 能更
准确诊 断 I衰。
22 NP 左心 室肥厚 、 . B 对 高血压病 的诊断 左 .室肥 厚是 原发性高血压 的

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