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更高的创新要求。
在新课改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
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一、要抓住规律1.把握知识规律:即引导学生弄清本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堂课与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
要用图、表或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述知识结构,以帮助学生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主观的认知结构。
2.把握应用规律:即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应用的范围;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切入点的选择方法;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
二、要多层次展开1.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
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初始阶段数学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这些不足的出现使得数学课堂出现低效教学,如何改变现状使每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科学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规定,及时发现教学观念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并积极寻求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国内现代化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创新进步。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如何构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抽象难懂,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
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就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多动脑筋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积极探讨,让他们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精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练习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由浅入深,兼顾优生和学困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的收获,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都能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诸多领域已初见成效。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新课程理念真正实现的关键,也是当今教育适应世界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实践性教学;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逐步稳固落实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
但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诸如如何把理论与实际创新能力相结合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是改革前进的基础。
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推进还需要更多的完善。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点(1)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创新教育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
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民主平等的角色处理当今师生关系。
教师更加尊重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在课堂上以一个长辈或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为课堂营造出和谐健康的环境。
而且,在创新培养的过程中,数学教学也加大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之中体会到数学的兴趣,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良好学习品德。
对于数学的抽象性和枯燥问题,现在的数学教学也大量引入多媒体教学,让抽象难懂的问题更加直观,这样新颖的多媒体教学不仅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而且符合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鼓励和奖励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再单一地以“德、智、体”衡量一个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使用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启发式的方式进行提问和开导。
这样可以很好地为学生留下自我思索的空间,避免了“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现象”。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标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强调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讨论,探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数学知识,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数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例如数学游戏、数学探究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重视数学的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重视数学的跨学科整合。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能够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体验。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三维数学教学”为核心,即将数学学科的知识、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的实践。
以下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
一、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解题技巧和应试突击,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联想、抽象、归纳以及探究,不拘泥于公式推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漫画、游戏、动漫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扩展他们对数学领域的知识。
二、情境教学的应用情境教学是新一代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方法,旨在将数学知识和实际情境融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问题,让学生自主构建模型,从而掌握数学的实际应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思维,拓宽应用方向。
三、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个人竞赛,更加注重团队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与组员协作,互相促进,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数学成果。
此外,团队合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的融入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应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为教师减轻一定的课堂教学负担。
此外,网络资源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注重一味追求应试成绩,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延伸拓展,通过情境教学、团队合作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数学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体会。
一、变教师讲明白为主为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醒悟为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在教学中则采取“变‘教师讲’为‘学生做’”,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
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几个大的学习活动,由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教师只起一个组织者和“顾问”的作用。
活动教学的首要的教学原则就是“尽可能把时间让给学生”,这就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地操作化、具体化,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学生拿出已作好的三角形纸片,我提出问题:“怎样得到∠a的平分线?”学生先保持沉默,而后各小组开始讨论,还有学生动手操作。
过了一会儿,第三组发言代表回答:“用量角器量一下,再平分计算。
”同学们纷纷微笑,并点头以示赞许。
突然第六小组的同学发言人举手表示异议:“我们组同学认为这是困难的,如我们假定三角形的∠a=56.7°,若再平分的话就是28.35°,因为56.7°本身是估计的,更何况做出28.35°的角就有很大的误差,而我们前面已经学过角平分线是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我们组用量角器量出后,用这种方法做出它的平分线,经过操作后,发现两个角是重合的。
”他边说边取出一个三角形的纸片操作给同学看。
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他也洋洋得意,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我追问:“这能够得到准确的角平分线吗?”沉思片刻,第三组发言人再次请求发言:“用量角器量出角平分线,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是能行通的,但操作中是会出现误差,现要准确做出角平分线,只要将∠a对折,使边ac与ab重合就可以了,折痕便是……”他边说边操作给同学看,我点头表示赞许,并让同学们动手操作,然后用量角器验证。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几点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开展已有几年,在这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使我逐渐了解了新课程。
于是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做好角色转换,更新观念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机会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空间。
如七年级数学的让学生以给定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图形,并写一两句诙谐的解说词。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最后由兴趣小组汇总全班同学中的优秀作品并展示评奖,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拼出了名为如“战车”、“风筝”、“蜜蜂”等等许多意义丰富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使人耳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积极参与,高潮迭起,真正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而新课程则要求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激励他们探索与创新。
如八年级函数部分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于是在《实践与探索》中,我借助多媒体,从学生熟知的《乌鸦喝水》故事出发,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然后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以量筒代替玻璃瓶,以玻璃球代替小石子,探讨数量关,并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摘要: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因此,教师要紧跟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的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主体;生活;差异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由此看出,数学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数学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空间。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所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
首先,我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展示给学生:一个条件:一边、一角;两个条件:两边、一边一角、两角;三个条件:三边、两边一角、一边两角、三角。
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自主进行探索,独立进行思考,进而让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全等条件:sss、sas、asa、aas、hl,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在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见解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见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和例题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变化,那么,在新教材背景下我们将如何来实施数学教学工作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因此教师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学课堂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和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究、感悟、应用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同学生打成一片,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解法,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合适的课堂氛围,使其思维迸射出灵感的火花,分析问题有自己看法。
在课堂上师生应该互相交流问题的看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互相交流的课堂主体。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相帮助合作分析、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悟、观念和理念。
同时应做到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做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学、好学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解决方法,才能使一株株蕴含创新精神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教育的意义才能落在实处。
例如:我在给七年级学生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节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已学数学知识猜想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共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然后问:“谁能告诉我理由呢?”有的学生说用测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用构造平角的方法,于是我让各个小组一起研究解题的方法,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地动手动脑研究、讨论各自的看法,通过研究,各个小组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研究,学生发现的方法不下五种,出乎我的意料。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摘要:新课程理念对初中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学习内容上强调现实性和富有挑战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改革为数学教学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学习内容上强调现实性和挑战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以下就是本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四点体会。
一、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改以往的角色,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而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能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也能实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首先,过去对于教师的“主导”地位问题,是课堂评价的一个论据,而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对这个问题则有不同侧面和深刻程度上的差异。
所以,当教师把自己变为课堂活动的一名合作者、参与者时,也要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水平上,才能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背景、现实基础、认知水平等进行教学,从而发挥每个学生最大的潜能。
其次,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地位也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动态的,不再起什么“主导”与“主体”性作用,这一定位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过去我们评价一节课只看表象,评课者只关注教师在这节课中“戏”演得是否令观众满意,再根据观众反应如何来评这节课的成功与否,注重数学教学的系统结构和形式化。
而较少关注“感知数学情境、体验数学本质、概括数学现象、反思数学应用”的完整数学学习过程,这种形式化教学搞得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无所适从。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
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
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
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如:方程 的 正根的个数是多少? 直接计算不容易, 把方程转化为两个函 数,分别作出图像, 交点中的正的x值
x 2 5x 2
2 x
就是正根。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原则 数学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水平。 低级水平是介绍数学概念,陈述数学定理 和公式,指出解题的程式和套路,以便通过考 试。 高级水平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 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 的数学思考,经过思维训练,获得数学美学的 享受。
南阳市教育局召开研讨会
双分管理教学课堂掠影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交,展示自我”教学模式
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 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 ”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 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 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 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4.教师合理引导和学生探究发现相结合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的参与主要是学生 对于数学问题(包括数学习题)的探究,而教 师的引导,则主要表现为知识讲授的计划、数 学问题的设计以及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提供 适当帮助等。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发 现活动将陷入盲目无章、毫无效率,三维目标 无从实现;而没有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 探究,知识就无法转化为能力,学生也不能获 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数学教育的三大功能: 1 实用性功能 2 思维训练功能 3 选拔性功能
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活动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活动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
我们既要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科学地操作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控制环节。
一、以新的《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学生学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了达到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教法,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制订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原则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
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对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
2、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在制订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与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中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由于比较抽象,所以显得比较难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探讨。
下面本人就怎样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浅见:一、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1)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活动,情感传递活动,以及思维活动都是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数学活动的核心。
因此,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2)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生学好学懂学会最终是要教学生怎样自学,会学。
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是很有道理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必须了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教理论,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学法。
因此我们就要把过去那种传统的,单纯的,单简的解释教材的教法解脱出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直接与教材接触,阅读教材,从教材中获取基础知识,教师对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作必要的引导。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从接受知识变为独立获取知识,教师从单纯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引导者。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点拨,恰当引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含和外延,比如,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然后自己描述角平线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条线有两个端点,从而得到了,三角形的角平分是一条线段。
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角平分线的知识,还了解了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且它把某一内角平分,这样就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要教会学生阅读数学知识的获取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阅读中是怎样灵活处理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课堂教学中他们就会认真对待,最终及时地从教师的讲解中得到得解决。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1. 引言1.1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新课改将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不再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还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1.2 新课改的主要特点1. 注重学生发展。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
2. 强调实践和应用。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 强调综合素质教育。
新课改倡导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素质,提高综合能力。
4. 推动教学改革。
新课改不仅仅是改变教学内容,更是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5. 强调个性化教育。
新课改提倡因材施教,注重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这些特点体现了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理念,也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2. 正文2.1 拓展数学教学内容拓展数学教学内容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机械的计算,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们更多地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在拓展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建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浅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新教材实施多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的教学也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表现在以知识传授向以人为本的转化,由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改所关注的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应该围绕目标,务真求实,创造乐学、学会、会学的教学与学习境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一、注重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说教,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
对于教师教学来讲,一节课,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我是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的。
故事中的乌鸦因为水位不够高瓶口太小喝不到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通过将石子放入瓶子使得水位逐渐升高就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中“随着瓶内石子体积的增大水位逐渐升高”就蕴涵了函数关系,由此引入新课内容。
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情绪调动下,很容易自觉地走进课堂;同时,还设置了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情趣飞扬数学源于生活,教学要联系生活的“源头”,在初中数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相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针对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最好的连接点,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体验“熟悉风景”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教者自己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把生活中的题材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活动教学
同学则 用 画树 状 图或 列 表 的方 法 进 行 分 析. 这样 学
生就理解 得 深刻 、 透彻.
() 3 活动 内容 的开 放 性. 材 是 课 堂 教 学 的依 教 据 , 开展 活动 的依据 , 活 动教学 的 内容不 应拘泥 是 但 于教材 , 不应 是封 闭 的. “ 比三 家” 一 节教 学 , 如 货 这 就要指 导学 生积极 探究 , 阅览室 、 书馆 、 从 图 电视 、 上
聪 明才智 , 响教 学效果 , 以活动 的形式 应该 是可 影 所 供 选择 的. 教 学 “ 签 方 法 合 理 吗 ” 一 节 时 , 如 抽 这 让 学生各 自开展 活动 来理解 , 的学 生用摸球 、 的学 有 有 生用 抓 阄 、 的 学 生 用 抽 签 进 行 实 验 , 讨 先 抽 有 探
表演游戏. 教师适时问两位演员 : 知道对方纸盒中 “ 球 的颜色 吗 ? 问其 他 同学 : 你们 知 道 吗 ? 从 而将 ” “ ” 游戏表演与教学内容紧紧结合起来. 这样 , 以游戏表 演 为形式 , 极进行 探究 可收 到很好 的 教学效 果. 积
操 作实 验 活 动. 学生 看 别人 操 作 与 他们 自己进
1 初 中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设 计
() 1 根据 新课 程标 准 和初 中数 学教 材 在 具体 教 学过 程 中 , 常采 用 以下 活 动 形 式 : 戏 表 演活 动 、 游 操 作实 验 活动 、 观察发 现活 动 、 论探究 活 动等. 讨 游戏 表演 活动. 把游 戏引入 课堂 , 给予学 生更 能 多 的心灵 自由 , 足 他 们 的“ 满 游戏 冲动 ” “ 色幻 和 角 想” 需要. “ 证 法 ” 学 中 , 用 教 材 中 内容 “ 如 反 教 运 生 活 中 的一 些 判 断与 推 理 ”, 学 生 按 要 求 进 行 角 色 让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教学理念、教学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教学设计,以此深入推进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以往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深层反思找到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言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因为理论知识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
因此,初中生会产生很多的学习障碍,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信心与兴趣。
除此之外,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创新上表现不够积极,课堂教学模式因循守旧,使得初中生缺乏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强调创建活跃、开放的数学课堂,这是提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
1目前教学环境分析从社会这一大环境来说,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这些有利的条件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促进提供很大协助作用。
为了能够顺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初中教育标准也在随之不断完善,但是其内涵要求还是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也是坚持本文所阐述的五育并举这一教育理念。
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说,为了能够遵循新课程这一理念,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树立起素质教育观的意识,并且对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站在中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的工作。
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旧抱有单一的传统教学理念展开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以刷题为主,学习成绩代表一切。
此种错误观念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是现阶段社会进步的趋势,还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中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视,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学来说,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应该从小抓起,从各个学科着手,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这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养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援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言语表达现实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开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一、新课标课程理念2022版新课标指出:探究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觉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
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能够回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情境设计情境包含: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每种情境可以分为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
什么是问题情境根本解释是在肯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心理学解释是在社会心理学中,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
也指在肯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感情气氛。
“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含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含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恰当的情境素材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
教学情境也指具有肯定感情气氛的教学活动。
它的意义在于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例如:认识三角形〞一节中,教师可以提出:我们农村盖房子,都用木头做的梁,你了解它是怎样做的吗?你能画出它的形状吗?你了解为什么这样做吗?问题刚问完,学生们的兴趣高涨,纷纷议论,学习气氛一下子被活泼了,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化被动为主动。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索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理念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地推行,数学教学百花齐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遭遇到强有力的冲击。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几点作法。
一、重视情景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应结合具体数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
要创设这种模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下,能有效地启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从而使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最终还要回到生活。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再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里指出: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比如我在教《打折销售》时,没有给学生出一系列干巴巴的题目,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调查现在的商家主要有哪些促销手段。
学生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商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打折,一种是送礼券。
于是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问题情景:假如现在有两家鞋店竞争,一家打出了8折的旗号,另一家则推出买100送20的活动,你作为消费者,到那一个店购买东西更合算。
学生经过讨论也没有达成一致,结果出来三种意见:前者便宜;后者便宜;一样。
这种讨论当然是建立在学生感性的基础上,并没有经过仔细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4-06-25T17:10:21.01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5期作者:李素文[导读]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李素文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从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 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先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中之重”。
应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学生应用意识不可缺少的武器。
在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循序渐进。
在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尤其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在教学《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大问题:两个三角形至少满足哪些条件就能全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自操作,亲历过程,一方面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应用全等知识的能力。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
充分体现了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满足学习需求,发展数学才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
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作者单位:河北省献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