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社工1101 张赛明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而在性别歧视之下,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从福西特( Fawcett,1918) 开始研究性别差异到1981 年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模型建立, 进行了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并着重对国内关于歧视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的综述。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综述Review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Abstract Employmen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cal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 Graduates Employment highlights the employment rate continued to decline under the Sex Discrimination, female students and 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sues become more prominent. From Fawcett (Fawcett, 1918) began to study gender differences in 1981 Becker family economic theory model to establish a foreign-related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domestic study on discrimination from economics, law, sociology Review of Studies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Keyword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Review歧视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到今天我国炙手可热的就业歧视话题, 歧视现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女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论文报告一、题目:性别歧视在女性大学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女性大学生是当前求职市场中充满活力的一群,但在求职过程中,面对职场中的性别歧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性别歧视在女性大学生求职中存在,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就业歧视和女性自身条件差异等。

建议提高性别平等意识,创造开放的就业环境,提高女性自身素质。

二、题目:女性大学生职业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女性大学生职业偏好的研究对于其职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女性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一定的偏好,挑选职位时更看重社交价值、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等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角色、文化背景和就业环境等因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为女性大学生创造具有吸引力的职业环境,同时加强女性的教育和培训等建议。

三、题目:女性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对家庭的影响女性大学生的就业有利于家庭的经济稳定,同时也对家庭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女性大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对她们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女性大学生的就业也会对家庭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改变家庭生活方式等。

建议在职场中建立性别平等制度,同时提高女性大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技能,实现家庭和职业的平衡。

四、题目: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得出以下结论: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不断提高,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性格特质、社会支持和就业环境等。

建议提高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素质,同时优化就业环境,吸引更多女性大学生参与创业。

五、题目:女性大学生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女性大学生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女性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水平和减轻职场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女性大学生在职场压力、性别歧视、职业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

社会视野BT W it l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但佳丽蒋雨潇杨荣宗杨从会张春连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就业成为校园热门话题"文章通过对大量有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文献的阅读,对相关理论做出了整理与分析,从经济学原理分析性别歧视内在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同时从经济效率与就业公平角度价值判定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梳理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弓I言伴随高校扩招中专、职高、技校等集中进入就业市场,以及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愈加激烈,就业为何如此严峻成为了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课题。

劳动力市场供给矛盾的加剧是女性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供过于求,用人单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这无疑是加剧了歧视现。

性矛劳动力供给求的、是就业性歧视的主要原因成为为的认知$男性学生在就业中或多或少有过性歧视的经历相,女大学生在劳动市场遭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更加$彳的,藏的“就业歧视”依旧在业间盛行,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大难$由于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天花板”、、等歧视现的广泛在,大了国会的,了广大就业:的,以更要现及因进入的,究以国就业市场$二、就业性别歧视类型、归因、治理措施综述(一)就业歧视类型梳理1.职业性于职业性,这是大的观点。

(2015)、5(2013)职业性的以及因,通过、度、建模,系统总1892〜2010年劳动力市场职业布的性别隔离愈加显的现。

且影响男性劳动力进入女性职业的因素远少于女性要进入男性职业的因素,这的“进入”则对于劳动力来说是等的。

于此观6,何泱泱(2016)得出的相似,同时二(2016)将理辐射国际层面,对职业性的国际入研究,采用会性方法,从水平与垂直两个视角综述职业性情况#其中提了崭新的6,职业性别隔离同样具有中国特6,具有解决决策上的操作难度,在不同职业间具有显著的特征。

2•天然分割支持天然割的学者立足于将性别歧视的问题个与道德无关的特征一一男女两性天然的区转化成了一种会优劣$璐(2016)、罗娟(2012)的文章中均指出企业存在严重的雇佣歧视性歧视,为男性劳动者创造的收益咼于女性,这表明招聘单位的观念淡薄将男女的天然区转化成为优劣成为造成性歧视的重要原因$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获得的信息具有对称性,因此在企业的招聘阶段如此短的,无入而全面的了解就业者信息相力,成入了解,企业更于将聘的特征成个人特征,此时就会现歧视$3.垄断经济学视角审视就业性别歧视的形成原因,总蔡红(2005)、罗月(2015)、刘宁(2010)的相关研究,其:有三:其一就是个人的成,其二就是统性歧视,其是市场中在垄断力$1542021年5期(2月)CHI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LLECTIVEECONOMY在此之中用人单位愿意以担负相应比例的费用为代价来避免与某一群体产生接触以及合作方有性别偏见从而使用人单位在理性选择的情况下让某一性别群体较为集中的现象被称作个人偏见!正因如此,用人单位不得不降低被歧视员工以保持企业的资本积累,更加有效的利用员工的剩余价值,保持在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学(2005)从人力资本资理与性歧视来,性别因引起的人资差异的根源是男女生理不同导致的就业周期的异%企业利,录用被歧视者来,被歧视不与的而在人力资本方的投资,造就了用人单位的歧视与偏见0理性人被利的的在的人资方面做出差异性选择!4. 中的歧视Dohmen(2006) ^Niederle(2007)提出相,现为女性工资(生的)()接不高,该文中关于“女性?*的异,在晋升的选与中女性存在偏性异,性的因之一%,在的环境下女性的工作效地低于男性的绩效%相反的,Manning(2010)利用1998 2004调查数扌居得,用“羞于竞争说*来解释绩效工资差距很有局限性的,且效工资性别工资差距也是适的%扌居有效的统计,2009年女性在具潜500强企业当中担任层的仅占13.5%% 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展乎了职场中的晋升概率以及预,该模型表明,女性在职场中想极其不易的,企业主与社会对于女性晋升标准远男性,性的能力考察:极严%5.社义女性主义平等观的崛起随着社义女性主义的崛起,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更深%王东月(2018)、马晓燕(2005)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女性参与工作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就业性别歧视极大的阻碍女性的%与女性主义背向而驰,所以西方社多次爆发政治运一步探索社公平%(二"就业性别歧视归因综述业性别歧视的策不胜枚举,其突破口有以下三点%1.人资本层从自身能力出发,适当增加女性员工的人力资本,核心卜力首任务%深用人单位的歧视为,为更多的利润而避免更多人本%只有对女性再投资,才能使得与男性相当的,增加人资本而得与男性的业%再,较所门专业更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一理论与实相合,切实从源头性的核心竞争力,一步的促进社公%2.市场体层从来看,业歧视的首一个的市场%体的,我国较为重视就业性别,并且一J的政治政,与我 实行的(低工资、高就业*的业政策合的 %市场的,企业为不被,更多的一种自策,企业为效业的以实%所以现存的歧视为更多市场调的,想积极有效的解,市场不%3•立法实践层更严的准在中业性别歧视的概念进行细化,树立标准%次,性的偏见置于一边,从的就业,从而在的业性别歧视现象% 同,,性别歧视的律程序,的业者提起%业歧视一个的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在得解,一定的社,例如:企业工的作用,为合的;向作用,,;作用 个人的意以解性的偏见与歧视;增加利与%三、结论与启示性在业中歧视,因,且我正改革的阶段,这无为歧视共同增加,学生就业趋势愈加严峻%所以在实证分析,也应当从市场、人力资本、:济学、社会现实以及公共政策等多壬思考,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的女性建性的意见%实现社步带来的先进管理工具的共享;歧视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的实现;社员的各种利益的%参考文献:[1]韩静文•基于经济学视角研究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实事求是,2017(01):38-41.[2]刘宁,于基伯,周红肖.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42-244.[3]李二.职业性别隔离的国际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4]云卉•中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⑸孙文萍.女性主义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124+123.⑹卿石松.职业晋升中的性别隔离[J].中国就业•分配论坛,2011,11(03):3—6.[7]刘明辉.首例就业机会性别歧视案折射的立法缺失[J].妇女研究论丛,2014(02):44-48.[8]蔡红.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的“歧视”:经济学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5(08):150-156.[9]宋虎林,陈海懿.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06):183.[10]贺永平,熊艳,郭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03):98-100+34.[11]静.国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12].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美国经及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16(04):80-87.[13]王冬月•国外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平等观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03-10.!本文系2019年度攀枝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00后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一与95后的分析比较”[项目编号:025501196(蒋雨潇)-S201911360014-阶段性成果。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分析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各个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增加。

这也就导致了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也慢慢增大。

与此同时它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局面。

本文就搜集众多学者观点及部分文献信息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区别对待;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就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 %,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87% ,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搜集相关材料,从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定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就业歧视成因和就业歧视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力求能得出一些有实质意义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1、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界定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现象,首先应该明确一下概念。

(1)性别歧视国际劳工组织1958 年通过的《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第ll1 号公约)对“就业歧视”的界定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覃伟丽认为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首先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歧视与一般的就业歧视进行区分。

形式逻辑学“种差加属”的定义方法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歧视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义区分。

根据其分析得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雇主方对于获得大学文凭就业者的初次或初期就业,采取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3](2)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表现,不同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过在这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下,虽说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就业歧视的表现,不过几乎所有学者在具体表现方面都达成了一致的见解。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然而,性别歧视现象在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

本文旨在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本文首先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概述,明确性别歧视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分析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企业用人观念、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接着,探讨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如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社会文化变革、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等。

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职业发展的进程。

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本部分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明确或隐含地限制女性应聘某些职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化”的领域,如工程、技术、管理等。

这种限制导致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和潜力。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还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即使女性大学生和男性大学生拥有相同的学历和能力,但在求职过程中,女性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相同的薪酬待遇。

这种薪酬差距不仅是对女性劳动价值的贬低,也挫伤了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文献综述

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文献综述

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文献综述第一篇: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文献综述关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文献综述武汉科技大学蔡娟摘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存在,在我国也不例外。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和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越来越突出。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女性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受到性别的限制,这些限制影响了平等主义的原则,阻碍了良性社会法制意识的形成,也影响了女性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梳理了近几年来国内性别歧视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性别歧视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原因;对策所谓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是指仅仅因为性别而非其它因素,在就业招聘中对某一性别加以区别、排斥、并由此剥夺、损害该性别享有与异性相同的就业机会,或者令该性别以不合理的低于异性的薪酬被录用,或者令该性别在不能得到与异性相同的安全保障条件下被录用。

[1]虽然性别歧视有男性和女性之分,但现实社会中以女性的歧视更为普遍。

分析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可知,造成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长期的“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传统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得不到认可;第二,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雇主更偏爱男性;第三,法律的缺失使得女性在就业市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无处申诉,加剧了性别歧视。

一、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原因探析(一)社会原因周群英、周文莲(2006)认为性别分工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和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终日忙于日常家务劳动。

这种生活模式不仅使女性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充实和提高自身素质,亦降低了她们对职业的投入和自我期许,从而削弱了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2]牟燕(2008)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心理和职业价值对她们的综合劳动能力有影响。

与男性相比,女性未来的职业发展往往缺乏后劲。

而且整个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大大高于对社会角色的期待,女性成才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承认,还会遭到社会的压制与鄙弃,加剧了就业中女性的劣势地位。

《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①国外研究综述就业歧视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Gary S. Becker根据1957年的一篇论文发表了《歧视经济学》,提出了歧视的偏好模型,他的歧视理论,是基于“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这表明有些人可能会支付高昂的费用独自一人享受,也不愿与特定群体的成员约会。

个人偏好歧视理论是贝克尔歧视理论的发展。

该理论将歧视视为歧视者的偏好。

这是指与不同种族或性别的成员相关的个人偏好。

她认为歧视来自个人。

用贝克尔的话来说,包括雇主、雇员和客户,不来自个人品味。

“如果一个人有歧视性的偏好,”他愿意用另一组代替一组,并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例如放弃部分收入。

贝克尔进一步指出:“当歧视行为发生时,该人要么直接支付特权,要么放弃部分收入行使特权。

这样看来,他只是触及了偏见和歧视的本质。

Riskin提出的“就业分离理论”而Ruth则基于简单的供求概念,具有有限的歧视范围,假设部分雇主有限制就业的理论。

人们对不同的人群有主观的好恶,无论他们的能力如何。

阿尔斯特皇家警察局局长Shaman表示,英国是一个古老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传统观念是雇主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绝求职者,普通法中不存在就业歧视。

直到1970 年代,英国才开始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人生来权利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相关的维护运动也越来越多。

支持社会组织的平等权利,英国政府一直承受着通过立法来规范雇主观念的压力,英国是国际条约的签署国和欧盟的成员,即法律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欧盟的法规,必须履行其采纳相关法规的义务。

简而言之,成员国有义务反对工作场所的歧视。

英国政府的社会排斥部门表示:“社会排斥是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特定个人或地区遭受失业、缺乏技能、低收入、住房问题、犯罪环境高、健康和家庭损失等情况,它是一个综合问题”(Social Exclusion Unit,2019)。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影响(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从职位因素、年龄因素、婚姻生育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在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录用男性。

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由此就见,“只要男生”的性别歧视,使同样具备应聘资格的大量女生失去竞争机会,宁可岗位空缺也不招聘女性。

[2.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隐性歧视女生。

与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不同,有的用人单位不写明招收人员的性别,但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或以“名额已满”为由拒绝女生。

3.招聘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

一些招聘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外的一些额外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做文章的。

2003湖南省在录用公务员的过程中,竟把“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快”列入招聘的体检标准中,使20%的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女考生因这一条而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4.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生的基本权利。

在就业过程中,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但单位在签约时规定三五年内不得结婚或生育。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影响1.对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就业中歧视女性现象的增多及女大学生自身对这一现象的切身体验,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如果用人单位不招收女性劳动者,就会造成社会对女性在教育、培训、提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没有用处的,那么势必会对女性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就业歧视的文献综述研究

关于就业歧视的文献综述研究

越 突出,加上 中国 目前没有专 门的法律对就业歧视 问题进 行规范 ,所 以 招聘启事 中带有歧视性 的条款数不胜数 ,严重侵犯 了劳动者 的平等就业 权 。 中 国 的就 业 歧 视 问题 在 过 去 并 没 有 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但 随 着 十 八 大 提倡整个社会要追求公平 、正 义。就业歧视 问题 已不容 回避。就业歧视 是短期 内无法彻底解决 的问题 ,我们 的研究 旨在找 出歧视 的特点和发展 趋势 ,帮助劳动者正确定位消 除疑虑 ,也督促企业做 出转变 。 二 、就 业歧 视 中 外 研 究现 状 平 等原则 和禁止歧视原则作为 国际人权法上 的基本 原则 ,在 国际立 法 上早就 得到了确认 。这 主要体现 在联合 国和 国际 劳工组织 的立法 中。 而国际劳工组织在 《 关于就业 和职业歧视公约和建议 书》 ( 第 1 1 1 号 公 约) 中给 “ 就业歧视 ”下 了一个较规 范的定义 :任何 根据种族 、肤 色 、 性别 、宗教 、政治观点、民族 、血统或社会 出身所作 的区别 ,排斥或 优 惠 ;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 或职业 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 等 ,从
而 构 成 就 业歧 视 。
就 我国而言 ,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 对人权 问题 的认识 和研究有 了长远 的发展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我国学者对 于就业 歧视问题 的研究 也越来 越多。张体魄 ( 2 0 1 3 )对当前我国对于就业歧视的理论研究从分 层 发展 角度进 行了系统梳理。在定义内涵方面 目前没有统一定论 ,主要 有 “ 非能力致 差别 ”说 、 “ 非职 业致差别 ”说 、 “ 非经济 致 差别” 说 、 “ 差别对 待影响”说 、 “ 法定 因果综合 ”说 。关 于就业歧 视的认定 规则 的研究 ,从认识发展看 ,认定规则的研究经历了从外部特征 、构成 要件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文献综述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随之就业歧视现象日益增多。

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常常遇到性别歧视、身高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诸多行为,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同时与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极不和谐。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由于就业歧视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因此本文运用个人偏见理论、统计性歧视理论、社会排挤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其更客观、全面和准确的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这一社会问题。

一、个人偏见理论的研究综述个人偏好歧视理论是贝克尔歧视理论的发展。

这种理论把歧视看作是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指的是个体偏向于不同某些特定种族或性别的成员打交道。

认为歧视来源于个人,包括雇主、雇员和顾客。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 1957)在1957年根据其博士论文出版了《歧视经济学》,提出了歧视偏好模型。

他的歧视理论是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含义是某些人宁肯承担一定的费用,也不愿意同某个群体的成员打交道。

不愉悦的感觉来自个人的偏好,用贝克尔的话说就是。

“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代替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这种费用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如宁愿放弃一部分收入。

贝克尔进一步论证到:“当歧视行为付诸实施时,为了行使这种特权,该人要么是为此直接支付费用,要么是放弃一部分收入。

当把问题简化为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时,我们才触及到了偏见与歧视的精髓。

”里斯金和鲁斯提出的“就业隔离理论”是根据简单的供求概念,分析将被歧视者限定在有限的就业范围内的理论。

假设一些雇主对一部分人具有主观的偏爱或对另一部分人具有嫌恶情绪,而与其技能无关。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对策研究引言: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和性别观念的局限,女性在就业市场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女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歧视现象。

本文将对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实现性别平等就业提供参考。

一、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表现1. 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在同等劳动条件下,往往面临着较低的薪资待遇。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贬低,认为她们在家庭责任和职业发展间做出选择时,更容易为家庭妥协,故在薪资待遇上不予公平对待。

2. 晋升机会方面:女大学生相对于男性来说,获得升职机会的几率较低。

一方面是因为用人单位对问题解决和领导才能的容忍程度相对低,而女性常常被认为管理和决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行业和职业中性别歧视的思维观念还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存在。

3. 职业选择方面:女大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选择面临更多限制。

某些传统行业和部分技术岗位普遍存在男女工作性别称谓,女性很难进入这些行业,或仅被安排在无晋升空间的职务上。

4. 性别偏见方面:就业面试过程中,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

用人单位可能认为女性在怀孕、生育和照顾家庭等方面存在风险,亦或是担心她们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影响1. 经济影响:女大学生在薪资待遇较低和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就业收入的差距,进而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2. 社会参与度下降:女大学生面对性别歧视,可能会心生劣势感和自卑心理,从而降低其参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热情。

3. 培养优秀人才的失败: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有可能导致许多有潜力和才华的女性放弃或被拒绝进入一些重要领域,无形之中降低了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效果。

三、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对策研究1. 创造公平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应确保公平的招聘和晋升机制,对女性和男性应一视同仁,避免性别偏见影响决策过程。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高考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供过于求,大学生也再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21世纪影响中国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1]。

这严重违反了就业平等权,并且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形扭曲,已经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分析,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相关对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一、就业歧视相关定义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做的任何区别、排除或者限制,其作用是为了妨碍或者破坏妇女基于男女平等、无论已婚还是未婚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3、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4、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个环节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

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孙慧敏;田保状;张小村;张安涛1、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许多被调查者指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精选作文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精选作文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目前,随着高校中女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歧视的现象愈发明显。

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女生比例已经高达44%,真正是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

然而,尽管女大学生数量日益变多,而且女大学生在学习成绩、工作态度和能力等方面与男生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筹,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率次依旧远低于男生。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2009年6月13日发表的《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招聘中基于性别的歧视依然严重,平均每4个女性被调查者就有1个因自己的性别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

调查还显示,学历高的女性求职被拒率也呈升高的态势。

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当前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分析和探讨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无论是对女大学生还是对我们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对于就业歧视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其中,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第111号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及建议书,将就业歧视定义为“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

”而目前国内较统一的观点认为,就业歧视是指在条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或者受聘者在就业时因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的因素不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工资配置、升迁、培训机会、就业安全保障的平等待遇,从而使其平等就业机会受到损害的情况。

所谓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就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或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基于性别而采取各种手段来区分、排斥或限制女大学生,从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丧失的一种行为。

对于女大学生遭遇到的就业歧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影响(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从职位因素、年龄因素、婚姻生育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在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1.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录用男性。

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由此就见,“只要男生”的性别歧视,使同样具备应聘资格的大量女生失去竞争机会,宁可岗位空缺也不招聘女性。

[2.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隐性歧视女生。

与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不同,有的用人单位不写明招收人员的性别,但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或以“名额已满”为由拒绝女生。

3.招聘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

一些招聘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外的一些额外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做文章的。

2003湖南省在录用公务员的过程中,竟把“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是否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快”列入招聘的体检标准中,使20%的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女考生因这一条而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4.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生的基本权利。

在就业过程中,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但单位在签约时规定三五年内不得结婚或生育。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影响1.对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就业中歧视女性现象的增多及女大学生自身对这一现象的切身体验,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如果用人单位不招收女性劳动者,就会造成社会对女性在教育、培训、提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没有用处的,那么势必会对女性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毕业论文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毕业论文

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女性参与有酬社会劳动无论是对女性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女性本身而言, 它是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经济独立和迈向与男性平等的第一步;对整个社会而言, 它是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然而广泛存在于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却使女性在就业时遭遇了种种的艰难和困境。

尽管男女两性的先天差异不容置疑, 但是人力资源市场上针对女性的歧视却也不容忽视。

如果不分析人力资源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那么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遭遇将极有可能影响到家庭及个人对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 近年来流行的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而由于女性天然要承担母亲的角色, 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降低所造成的女性综合素质的降低, 或者由于就业困难而造成的贫困, 将不仅会影响到受歧视的女性本人, 还有可能会产生代际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和集体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企业有了越来越多的经营自主权。

通过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形成的新的产业部门也在改革后异军突起, 不断成长和壮大。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导作用, 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干预越来越少, 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本和生产率、工资和生产率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前提下, 企业在人员雇佣和工资决定上开始偏向于“效率优先”的考虑, 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即根据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符合需要的人力资源市场供给老决定就业和工资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 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由于歧视所受教育的有限等原因, 被雇主视为生产率低的劳动群体而在就业中遭遇歧视, 导致女性就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女性就业难;女性就业质量差;从总量上讲, 女性失业人数比重较大;再就业困难;女性劳动权益问题凸显。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于消除人力资源市场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综述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就业成为校园热门话题。

文章通过对大量有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文献的阅读,对相关理论做出了整理与分析,从经济学原理分析性别歧视内在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同时从经济效率与就业公平角度价值判定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梳理应对措施。

一、引言伴随高校扩招中专、职高、技校等集中进入就业市场,以及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愈加激烈,就业为何如此严峻成为了学者们广泛研究的课题。

劳动力市场供给矛盾的加剧是女性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供过于求,用人单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这无疑是加剧了歧视现象。

结构性矛盾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不一致、不平衡是就业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成为较为普遍的认知。

较男性学生在就业中或多或少有过性别歧视的经历相比,女大学生在劳动市场遭遇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出。

各类明文禁止的法律条款和规定之下,隐藏的“就业歧视”依旧在行业间盛行,成为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大难关。

由于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天花板效应”、晋升受阻、薪酬差异等歧视现象的广泛存在,极大背离了我国社会发展与指导的思想,并危害了广大就业群体的切身利益,所以更需要对现象及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探究对策以适应我国就业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二、就业性别歧视类型、归因、治理措施综述(一)就业歧视类型梳理1. 职业性别隔离论关于职业性别隔离,这是大众普遍认同的观点。

李汪洋(2015)、张成刚(2013)针对职业性别隔离的趋势以及成因,通过抽样调查、公式测度、建模分析,系统总结出1892~2010年劳动力市场职业分布的性别隔离愈加明显的现象。

且影响男性劳动力进入普遍女性职业的因素远少于女性想要进入男性职业的因素,这样的“进入”法则对于劳动力来说是不平等的。

于此观点,何泱泱(2016)得出的结论相似,同时李二(2016)将理论辐射到国际层面,对职业性别隔离的国际比较深入研究,采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从水平与垂直两个视角综述职业性别隔离情况。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作者:————————————————————————————————日期: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综述社工1101 张赛明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而在性别歧视之下,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从福西特( Fawcett,1918) 开始研究性别差异到1981 年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模型建立,进行了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并着重对国内关于歧视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的综述。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综述Review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Abstract E mploymen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cal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 Graduates Employment highlights the employment rate continued to decline under the Sex Discrimination,female students and 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issues become more prominent。

From Fawcett (Fawcett, 1918) began to study gender differences in 1981 Becker family economic theory model to establish a foreign-related Research;focusing on the domestic study on discrimination from economics,law,sociology Review of Studies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人才市场逐步放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方式已用原来的统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然而大学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其中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更是尤为突出。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广大学者们亦发出相应的种种声音,本文对性别歧视现象的出现原因、现状、消极影响以及消除措施进行了总结概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平等就业随着人才市场逐步放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方式已用原来的统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给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中有限的工作岗位,以及社会中潜在的失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压力加大。

在男性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女性在就业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不争事实,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 %,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 ,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3】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篇文献综述是从资料室以及期刊网上通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选取了2005年到2011年的30篇文献进行阅读研究,对目前我们存在的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现状、危害以及解决措施进行总结整理。

(一)调查显示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受用人单位各种理由的歧视,无法得到平等的就业权利和资格。

平等就业权是指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就业权利和资格,不因性别等因素而受限制;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业机会,在竞争同一个岗位时,任何人不得享有优惠待遇,也不得对任何人进行歧视;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就业条件,同等条件同样对待。

【4】然而现在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大学生或提高女大学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大学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情况。

【11】【13】【19】一般地,当有男性可用的情况下,雇主很有可能拒绝女性应聘者;在能够解雇女性雇员的条件下很少有可能去解雇男性雇员。

同时,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招女生并以建立在性别差异上苛刻条件面对女生,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性应得到的基本权利。

【2】【9】这就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获得的机会的不平等,福利待遇不平等,人为设置障碍多、门槛高以及职业范围选择狭隘等现象。

【6】判断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应遵循以下三点:一是以男女享有平等就业权为法律依据;二是以具有相同的生产率的男女劳动者是否因其性别特征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为实质性标准,换言之,生产率的高低是否与性别特征必然相关;三是要求在求职、收人、人力资本投资、晋升、解雇及惩戒等方面发生事实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

【23】(二)对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形成原因,学者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大学生自身进行剖析。

政治: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产业结构失衡带来就业示范;国家关于女性的生育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对女性的保护措施缺乏制度规定;经济:用人单位是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雇用女生的预期经济成本高于男生,而且女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一些能力需求;文化:传统父权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性别角色的固话印象,传统的性别观念造成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法律:我国有关就业歧视的立法抽象,缺少就业性别歧视的判断规则;高校: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自身: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落后、成就动机不足;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影响和性别歧视意识素质尚待提高。

【10】【15】【17】【19】【20】【21】其中政策性别公正失当是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归因:政策中的“平等性”不明确;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政策性缺位;性别意识教育薄弱、就业培训准备不足。

【14】此外有些学者对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一是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失衡形成“买方”市场;二是市场经济发展与各种保障服务机制不完善的矛盾;三是市场的外部性。

【21】(三)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状况令人担忧,以上的因素使得性别歧视的现象也是尤为突出。

在就业机会、薪酬高低、就业行业、就业区域、就业意愿、工作满意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性别差异。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0年的95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95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截止2007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有351万人。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平均增长高达34.5%。

2001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而2003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仅为50%。

其中大学生群体内部的男女就业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1】女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入学比例不断提高,初次就业率存在很大差距;就业过程艰难,就业质量低于男性大学生;性别歧视现象明显,缺乏就业保障的现状。

【10】其中许多学者从就业机会、就业质量、薪酬高低、就业领域、工作满意度、就业意愿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就业机会:全国妇联09年9月9日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会感受到性别歧视,而在工作中实际遭受的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可能还要多。

同时据厦门大学叶文振教授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15】薪酬高低: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几乎在每种职业上女性的工资都比男性低,最低的制造业工人中女性工资占男性工资的比重只有63%,最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这一比例也只有82%,可以看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差异显著。

【1】就业行业:就业分布结构方面表现出“男女分工不同”的鲜明特点,75%的女性在第三产业就业,而接近一半的男性在第二产业就业。

【5】其中科研单位对女生产生着更高的吸引力, 而女生对国营企业的关注度要低于男生。

同时, 相对于男生来说, 女生在相对稳定的就业领域上, 聚焦程度要高于男生, 存在一定的扎堆现象。

【11】就业区域:在选择中部和西部地区时, 女大学生更是集中于大城市,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竟高出男大学生13 个百分点。

【11】可以看出女大学生较之于男大学生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中工作, 这无疑加大了她们在求职过程中的难度。

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女同学在学习排名、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和证书的获得方面都不比男生差,甚至在平均水平上略高一筹,而且绝大多数女同对自己的能力有较大的肯定,她们不同意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2】这就造成了女大学生相对高就业意愿的形成,使得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化。

【11】工作满意度:女性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力资本投资、晋升、解雇及惩戒等方面都得到或多或少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

【23】总的来说,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表现出一好三高四低:“一好”是指女生的学业成绩好;“三高”是指女性的就业成本高,期望值高,依赖性高;“四低”是指女性就业的落实率较低、起薪水平较低、工作满意度较低以及就业质量低。

【6】【8】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师范院校男女就业差异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从就业率来看,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从就业地区来看,女生选择在地级市及以下的县级市实现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从就业流动看,女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愿望较强,从就业行业来看,女生在基础教育的比例远高于男生。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师范院校的就业去向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系统在选择人才时,性别因素考虑相对较少,毕业生的综合表现考虑较多,导致更多的女生因为其在校表现良好而得以顺利就业。

【5】(四)虽然绝大多数女性对性别歧视问题感到不满,但是反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意识却不够强烈,潜意识里缺乏反对性别歧视的观念,这无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a、这将大大增加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寻求过程中的挫折感,影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及发展,女大学生存在就业压力容易损害身心健康,导致极端行为、影响正常求职;【22】b、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将产生效率损失;c、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为歧视而降低,能力优秀的人才未能得到聘用,再者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d、对高校招生和教育模式产生负面影响;e、违反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损害法律的权威性,而且阻碍良性的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

【2】【15】【19】【24】另外社会性别不歧视会导致女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困惑:社会歧视导致的焦虑心理;社会偏见导致的自我定位偏差形成的自卑或失落心理;性别图式导致的低成就动机心理;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矛盾心理;社会人才需求畸形导致的恐慌心理。

【18】相反的,女大学生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可以使用人单位更公正的选拔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反对就业歧视,努力消除或减弱就业歧视,有利于创建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

【13】(五)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秩序公平合理,众多文献作者分别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搭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平台。

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加强就业的公共信息传播,消除传统的性别偏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增加;完善政策法规和社会保障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7】【9】高校:可以针对性的对女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作用,帮助女生就业;注重专业的合理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切实提高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时效性。

【16】【17】用人单位:要转变思想,真正相信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女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要认识到女大学生是一支知识密集的伟大人力资源队伍,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0】【13】学生自身:既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又要充分利用自己性别的能力优势;调整心态、与时俱进,勇敢面对就业压力;合理定位,科学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女大学生新形象;转变观念,积极就业。

【23】关于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提出:一是建立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就业法律、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完善以生育保险制度为主的社会制度保障;三是贯彻以“社会性别主流化”观点为核心的文化制度保障。

【4】关于就业政策实现性别公正的路径选择提出:一是以性别需求为导向,实施切实有效的就业性别保护政策;二是以转向立法为保障,建立专门受理就业性别歧视的机构;三是以性别分析为基础,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评估机制。

【14】(六)结语就业歧视使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使女大学生能顺利毕业、充分就业,不仅能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也会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走越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